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治未病理论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
1
作者 李磊 周锦 +5 位作者 余涛 张豪荣 陈辰 余长艳 宋海斌 朱琼洁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8-372,共5页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基于治未病理论探讨灸药同治对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治疗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接受化疗,观察组化疗前连续3 d给予灸药同治(艾灸+加味八珍汤)。比较治疗前、化疗后7 d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生命质量[卡诺夫斯凯计分(KPS)、中国癌症患者生命质量(QOL_(2))调查问卷],比较化疗后7 d 2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发生率、严重程度、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使用情况]。结果:化疗后7 d,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WBC、PLT、NEUT、KPS评分及QOL_(2)评分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rhG-CSF使用率低于对照组,0、Ⅰ度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治未病理论,灸药同治能够改善实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常规,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治未病理论 灸药同治 化疗 骨髓抑制 中医证候积分 血常规 生命质量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立体时相给药治疗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静 易宣洪 +1 位作者 汪萍 王志武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2-676,共5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立体时相给药对放射性肺炎(R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时中医辨证为痰热阻肺型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立体时相给药对放射性肺炎(R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时中医辨证为痰热阻肺型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在放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静脉注射联合清燥救肺汤加减立体时相给药,于治疗结束后评估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RP发生率,观察2组放疗前、中、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观察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RP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TGF-β1、IL-6水平于放疗后不同时期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放疗后2个月、4个月及放疗结束时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TNF-α、TGF-β1、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及KP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清燥救肺汤立体时相给药可有效减轻放射治疗所致的放射性肺炎,通过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肺功能起到减毒增效作用,对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放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清燥救肺汤 立体时相给药 肺肿瘤 放射性肺炎 痰热壅肺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介质
下载PDF
中药单体靶向mTOR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丽华 管思思 +4 位作者 刘吟絮 黄弦歌 陆恩昊 吴冠中 李和根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综述中药单体靶向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mTOR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存活等过程;在肺癌中,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单体成分(萜... 综述中药单体靶向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mTOR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和存活等过程;在肺癌中,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单体成分(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多酚类、醌类等)具有抑制mTOR信号通路的作用,为开发肺癌新药提供了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中药单体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痰浊内阻”与“脂代谢紊乱”的联系论治结肠腺瘤复发与恶变
4
作者 王洁 唐莉 +1 位作者 缪伟峰 杨勤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2-17,共6页
结直肠腺瘤作为结直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虽作为首要治疗手段,但腺瘤复发率较高,如何预防腺瘤的发生,阻断腺瘤癌序列的进展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中“痰浊内阻”是结肠腺瘤发生与复发的主要原因,并且“痰浊”与“脂代谢... 结直肠腺瘤作为结直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内镜下切除虽作为首要治疗手段,但腺瘤复发率较高,如何预防腺瘤的发生,阻断腺瘤癌序列的进展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中“痰浊内阻”是结肠腺瘤发生与复发的主要原因,并且“痰浊”与“脂代谢”二者联系密切,因此本文将就“痰浊内阻”与“脂代谢紊乱”在结肠腺瘤中的联系进行讨论,探讨结肠腺瘤“痰浊内阻”的现代生物学内涵。通过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为临床治疗结肠腺瘤提供思路,同时还可将其运用到其他有关痰浊内阻、脂代谢紊乱的疾病中,以扩展临床诊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瘤 痰浊内阻 脂代谢 复发与恶变
下载PDF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5
作者 王立娟 钱鹏 +5 位作者 徐鸽 韩柯柯 徐莹 张伟妃 张瑞义 李福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组间、不同系统肿瘤组间舌下络脉量化积分及各特征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5分(正常)的占比(24.9%)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的占比(38.3%),≥10分(重度)的占比(22.1%)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占比(13.0%)(P<0.05)。肿瘤组舌下络脉宽度、颜色、形态、瘀斑瘀点等特征与非肿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系统恶性肿瘤87.2%舌下络脉超过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消化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舌下络脉偏宽,颜色多为青紫、蓝紫、紫黑,络脉多迂曲粗张,瘀斑瘀点也明显多于内分泌系统、妇科恶性肿瘤组。结论: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舌下络脉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脉诊法 舌下络脉 恶性肿瘤 不同系统肿瘤
下载PDF
淋巴瘤证型及其“痰瘀”证素与趋化因子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代兴斌 王鑫研 +9 位作者 孔德丽 周强 付佳玉 周居立 徐祖琼 庞洁 马邦云 滕凤猛 孙雪梅 姜鹏君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证型和主要病性证素“痰瘀”与常见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初步探讨淋巴瘤“痰瘀”证素的现代科学本质。方法选择198例淋巴瘤患者,统计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趋化因子及受体(CXCL2、CXCR2、CXCL8、CXCL12、CXC... 目的分析淋巴瘤证型和主要病性证素“痰瘀”与常见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初步探讨淋巴瘤“痰瘀”证素的现代科学本质。方法选择198例淋巴瘤患者,统计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趋化因子及受体(CXCL2、CXCR2、CXCL8、CXCL12、CXCR4)和凝血指标(PT、APTT、FIB、FDP、D-D)水平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痰”、“瘀”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XCL2、CXCR2、CXCR4、CXCL8、PT、APTT、FIB、FDP、D-D在不同证型中均有差异(P<0.05),在痰瘀互结证型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证型(P<0.05);CXCL12在不同证型之间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是淋巴瘤最主要的病性证素,其中CXCR2、CXCR4、D-D、FIB对“痰”有影响,D-D与“瘀”有密切相关性。结论淋巴瘤证型、“痰瘀”证素与常见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凝血指标具有明确相关性,趋化因子和凝血功能异常可能是淋巴瘤“痰瘀”证素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趋化因子 痰瘀理论 凝血功能 证素
下载PDF
藤黄属植物笼状呫吨酮类化学成分与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俊艳 张倩 金颖慧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128-128,I0001-I0005,共6页
目的为藤黄属植物中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藤黄属”“笼状呫吨酮”“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1995年至2023年的相关文献,总结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出的... 目的为藤黄属植物中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藤黄属”“笼状呫吨酮”“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1995年至2023年的相关文献,总结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出的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和抗肿瘤作用。结果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为藤黄属植物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取代基主要有异戊烯基、异戊二烯基、羧基、羟甲基、甲氧基、羟基等,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其中抗肿瘤活性研究最广泛。结论笼状呫吨酮类化合物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为天然抗肿瘤化合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属 笼状呫吨酮 化学成分 波谱学特征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穗花杉双黄酮对人胃癌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粘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8
作者 张梅芳 石建 +1 位作者 吕军 薛刚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观察研究穗花杉双黄酮(AMF)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粘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BGC-823人胃癌细胞株进行相关试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MF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试验观察AMF... 目的观察研究穗花杉双黄酮(AMF)在体外对人胃癌细胞株增殖、侵袭、迁移、粘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BGC-823人胃癌细胞株进行相关试验,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MF对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侵袭试验观察AMF对BGC-823细胞侵袭的影响,细胞划痕试验观察AMF对BGC-823细胞迁移的影响,细胞粘附试验观察AMF对BGC-823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ol法检测AMF对与BGC-823细胞侵袭、迁移、粘附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伴有Kazal域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逆转诱导蛋白(RECK)表达,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中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试验结果显示,50、100、200、400μmol/L浓度的AMF对BGC-823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与1‰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AMF浓度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升高,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P<0.05)。Transwell侵袭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F 100、200、400μmol/L浓度组侵袭过去的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AMF浓度的增加侵袭细胞数目逐渐减少(P<0.05),呈显浓度依赖关系。细胞划痕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MF 100、200、400μmol/L浓度组迁移至划痕区域内的BGC-823细胞数目均少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AMF浓度增加迁移细胞数目逐渐减少(P<0.05),呈浓度依赖关系。细胞粘附试验结果显示,AMF 100、200、400μmol/L浓度组的AMF作用于BGC-823细胞20、40、60、80 min后,各浓度组在各时间点粘附于纤维粘连蛋白(FN)胶上的细胞数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AMF浓度的增加,细胞粘附抑制率越大,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细胞粘附抑制率亦越大,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P<0.05)。Western bolt条带分析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MF 100、200、400μmol/L浓度组的RECK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MMP-2及MMP-9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着AMF浓度的增加RECK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MMP-2及MMP-9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MF 100、200、400μmol/L浓度组的p-Akt及p-PI3K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AMF浓度的增加表达量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关系(P<0.05)。结论AMF能抑制BGC-823人胃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迁移、粘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促进RECK蛋白表达,下调MMP-2及MMP-9蛋白表达,并抑制PI3K及Akt蛋白磷酸化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实验 穗花杉双黄酮 中药药理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手足麻木的效果
9
作者 殷飞 倪毅 +4 位作者 刘伟 钱炜伟 刘蕾 马家礼 许桐林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5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手足麻木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后手足麻木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后手足麻木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后手足麻木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手足麻木消退时间、治疗效果、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手足麻木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治疗前,两组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收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内收角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手足麻木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缓解手足麻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 手足麻木
下载PDF
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促进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核酸转阴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敏 刘耀丹 陆云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2年4月至6月收治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止咳对症及维生素...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2年4月至6月收治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止咳对症及维生素C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症状积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总有效率和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病毒核酸转阴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下降(P<0.001),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1),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前显著下降(P<0.001,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较前显著升高(P<0.001),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西医结合 玉屏风散加减 孕妇 疗效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IL-2和TNF-α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王静 孙旭 +2 位作者 易宣洪 汪萍 王志武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 目的探讨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放化科接受胸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放疗结束后3个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放射性肺炎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放疗前与放疗结束后3个月生存质量、免疫指标、IL-2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高于放疗前(P<0.05);治疗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组放疗结束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CD3+、CD4+和CD4+/CD8+高于放疗前(P<0.05),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CD3+、CD4+/CD8+较放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血清IL-2水平高于放疗前,而TNF-α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放疗结束后3个月血清IL-2水平和TNF-α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改善部分免疫指标水平,减轻细胞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燥救肺汤 痰热清注射液 放射性肺炎 免疫功能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451a在人参养荣汤治疗鼻咽癌放射性黏膜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鲁志兵 李瑞娟 +1 位作者 吴志清 肖永娟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微小核糖核酸-451a(miR-451a)和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SPARC)mRNA的表达,推断人参养荣汤治疗鼻咽癌(NPC)放射性黏膜损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患者30例... 目的:通过检测微小核糖核酸-451a(miR-451a)和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SPARC)mRNA的表达,推断人参养荣汤治疗鼻咽癌(NPC)放射性黏膜损伤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5月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辨证论治拟人参养荣汤加减治疗,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量表和口干程度、口咽疼痛程度、黏膜损伤程度。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iR-451a和SPARC mRNA表达水平。结果:人参养荣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主症和次症严重程度、Ⅲ级和Ⅳ级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口咽疼痛程度以及口干程度,使患者血清中miR-451a表达下降,促进SPARC mRNA蛋白翻译增强(P<0.05)。治疗前后,miR-451a与中医症候积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参养荣汤对鼻咽癌放射性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降低miR-451a表达水平,升高SPARC mRNA表达水平;miR-451a抑制了SPARC mRNA的翻译,可为将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451a 人参养荣汤 鼻咽癌放射性黏膜损伤 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 机制研究
下载PDF
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对消化道肿瘤术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3
作者 袁少飞 张雪 +4 位作者 关敬之 石素琴 韩军威 辛忠 马永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38-4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外文电子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以及国内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科...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对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外文电子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以及国内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重庆维普科技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等,并手工检索无电子版的杂志增刊和会议论文来收集文献。筛选并纳入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用于消化道肿瘤术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语种限定为中文或者英文,所有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1日。由两名研究人员各自独立对文献资料的各项数据进行提取,并完成对文献资料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和结果分析,采用RevMan5.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3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肠内营养联合四君子汤在改善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营养指标均高于单独使用肠内营养治疗(P <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由于纳入文献篇目较少,文献质量不统一,且原始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当前的证据还不能确认该治疗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是否完全有效,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其疗效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究,尤其需要进行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消化道肿瘤 术后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腹膜恶性肿瘤从三焦癌毒辨治的理论依据与临床应用
14
作者 殷晓聆 石齐 +1 位作者 杜美璐 侯风刚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腹膜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和继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既往对其认识较少,随着外科肿瘤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兴起,腹膜恶性肿瘤的理念逐渐被接受,相关研究日益增多。结合历代古籍和临床经验,针对腹膜恶性肿瘤的特点,本文提出三焦为其... 腹膜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腹膜癌和继发性腹膜恶性肿瘤,既往对其认识较少,随着外科肿瘤减灭术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兴起,腹膜恶性肿瘤的理念逐渐被接受,相关研究日益增多。结合历代古籍和临床经验,针对腹膜恶性肿瘤的特点,本文提出三焦为其病位,正虚癌毒为其病因,癌毒内结、三焦运化不畅为其病机;从三焦癌毒立法进行辨证论治,其治则为以攻毒为第一要素,以三焦为本,调达整体,并列举临床验案以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恶性肿瘤 三焦 癌毒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魏铭治疗食管癌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规律探析
15
作者 马清翠 路玉良 +1 位作者 魏铭 王慧凯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魏铭专家门诊中明确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例84例,使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常用药物、复方配伍关系进行分析,总结食管癌的...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魏铭专家门诊中明确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例84例,使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常用药物、复方配伍关系进行分析,总结食管癌的辨治经验。结果: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白术、薏苡仁、浙贝母频次最高,温热药物和寒凉药物使用频率相近;聚类分析发现,用药补泻兼施,注重顾护胃气。结论:在食管癌的治疗中,魏铭主张攻邪与扶正并施,寒温并用,处方多以理气化痰活血、健脾补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魏铭
下载PDF
王振常运用柔肝化纤颗粒加减辨治肝癌切除术后腹水验案浅析
16
作者 王静 李亚楠 +2 位作者 劳慧霞 李菲 王振常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73-76,共4页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转移及浸润性强,早期结合血清生化标志物、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可做出诊断,临床治疗上主要有手术切除、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手段...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转移及浸润性强,早期结合血清生化标志物、影像学和病理检查可做出诊断,临床治疗上主要有手术切除、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手段,其中肝脏储备功能良好型Ia期、Ib期和IIa期肝癌首选手术切除。由肝静脉癌栓及肝癌浸润腹膜形成的腹水可为肝癌切除术后主要体征,且肝癌切除术后腹水发病率较高,具有复发性,西医治疗方案主要有限盐、利尿、穿刺大量放腹水及联合补充白蛋白等。而从中医病因病机上认为其源于肝病日久,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血瘀、气滞、水停等病理因素结于腹中所致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中医治则为攻补兼施,治法为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利尿逐饮、扶正固本。本病预后较差,属于中医“臌”之顽证。文章通过对王振常教授运用柔肝化纤颗粒加减辨治肝癌切除术后腹水验案一则进行分析,浅谈王振常教授治疗肝癌切除术后腹水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肝癌切除术后腹水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验案 腹水 柔肝化纤颗粒
下载PDF
平胃胶囊对恶变后GES-1细胞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王丽娟 汪龙德 +4 位作者 牛小英 汪霞 张瑞婷 吴毓谦 樊泽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目的:观察平胃胶囊对亚硝酸胺类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导的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细胞模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空白... 目的:观察平胃胶囊对亚硝酸胺类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导的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细胞模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空白血清和平胃胶囊含药血清备用;MNNG诱导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制备PLGC细胞模型,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进行模型评价。CCK-8法筛选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浓度及时间;采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ELISA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采用新型荧光探针JC-10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67和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7,MDA-7)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Ki67、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MDA-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和空白血清组ROS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Ki67和IL-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MDA-7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空白血清组相比,模型组ROS和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Ki67和MDA-7 mRNA表达水平,Ki67、IL-6和MDA-7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位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平胃胶囊含药血清组中ROS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上升(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P<0.01),Ki67和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MDA-7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平胃胶囊可显著减轻MNNG诱导的胃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炎症反应,调控促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防治PLG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胃胶囊 胃癌前病变 GES-1细胞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E-cadherin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李明艳 刘学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目的探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钙黏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96例,随机编号方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对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细胞钙黏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96例,随机编号方法分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持续治疗8周。治疗前后评价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免疫功能、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cancer antigen 125,CA125)、E-cadherin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咽下困难、胸闷不舒、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等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高于对照组,CD^(+)_(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YFRA21-1、CEA、CA12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E-cadherin阳性率72.92%高于对照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皮炎、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芪贞归脾汤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食管癌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及E-cadherin的表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贞归脾汤 食管癌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免疫功能 E-CADHERIN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济复汤内服兼药渣烫熨治疗癌性便秘临床观察
19
作者 杜粉兰 朱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济复汤内服兼药渣烫熨对癌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癌性便秘患者62例,均给予一般干预和整体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组予济复汤内服兼药... 目的观察济复汤内服兼药渣烫熨对癌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癌性便秘患者62例,均给予一般干预和整体护理,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观察组予济复汤内服兼药渣烫熨。2周后观察2组患者便秘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2%(29/32),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便秘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济复汤内服兼药渣烫熨在癌性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安全节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便秘 济复汤 济川煎 复脉汤 枳术丸 烫熨 中医药疗法 经方
下载PDF
乳头溢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53、糖类抗原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
作者 郑加荣 薄丽英 +1 位作者 孔芹 牟善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乳腺浸润性...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溢液患者(乳腺癌组)、50例乳腺导管增生病变伴有乳头溢液患者(良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乳头溢液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用四格表法统计分析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结果:乳腺癌组乳头溢液和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且乳腺癌组中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明显高于血清CEA、CA153、CA125水平(均P<0.01);乳腺癌患者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与对应血清CEA、CA153、CA125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r=0.872、0.789、0.843),P<0.01;乳腺癌组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复发明显相关(P<0.01);肿瘤直径>2 cm、低分化、高分期、转移、复发患者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高中分化、低分期、无转移、无复发患者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水平;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三项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与各单项及血清组合检测比较明显提高(P<0.01),分别为94.57%(87/92)、92.25%(131/142)、89.80%(44/49)。结论:乳头溢液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对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早期诊断供了新思路,明显提高了乳腺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头溢液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