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7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清热汤联合针刺治疗痤疮痰热郁表型临床观察
1
作者 欧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402-404,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清热汤联合针刺治疗痤疮痰热郁表型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及维A乳膏外涂,观察组用化痰清热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 目的:观察化痰清热汤联合针刺治疗痤疮痰热郁表型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及维A乳膏外涂,观察组用化痰清热汤联合针刺放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化痰清热汤联合针刺治疗痤疮痰热郁表型疗效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痰热郁表型 化痰清热汤 针刺疗法
下载PDF
消炎去脂片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虹亚 吕晓英 +4 位作者 龙子江 刘和凤 刘峥 刘涛峰 李美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6-317,共2页
目的 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 ,观察消炎去脂片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动物的抗炎作用。方法 临床实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 ,其中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3 0例。动物实验取Wistar雄性大鼠 ,连续用药 7天 ,采用鸡蛋清致炎法致... 目的 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 ,观察消炎去脂片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动物的抗炎作用。方法 临床实验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 ,其中治疗组 60例 ,对照组 3 0例。动物实验取Wistar雄性大鼠 ,连续用药 7天 ,采用鸡蛋清致炎法致足肿胀和棉球法致肉芽增生。结果 ①消炎去脂片治疗组痊愈 15例 ,显效 2 3例 ,进步 19例 ,无效 3例 ,有效率为 62 .3 3 % ;对照组痊愈 6例 ,显效 8例 ,进步 15例 ,无效 1例 ,有效率 46.67% ;卡方检验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②消炎去脂片能使大鼠足肿胀的消退加快 ,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能抑制肉芽组织增生 ,降低肉芽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去脂片 药物治疗 寻常痤疮 动物实验 中药
下载PDF
青年女性痤疮中医分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矗 马丽萍 +1 位作者 李伟权 林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痤疮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青年女性痤疮患者分为肺胃蕴热型、瘀热痰结型、冲任不调型,观察比较肺胃蕴热型、瘀热痰结型、冲任不调型及正常对照组间睾酮、雌二醇水平,分析各中医分型与性激素...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痤疮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青年女性痤疮患者分为肺胃蕴热型、瘀热痰结型、冲任不调型,观察比较肺胃蕴热型、瘀热痰结型、冲任不调型及正常对照组间睾酮、雌二醇水平,分析各中医分型与性激素水平间的关系。结果:瘀热痰结型、冲任不调型睾酮水平较肺胃蕴热型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经2个月的治疗后,瘀热痰结型、冲任不调型痤疮患者睾酮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青年女性痤疮中医分型与血清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女性 痤疮 中医分型 血清 性激素 相关性
下载PDF
中药面膜验方治疗脓疱型痤疮疗效及其对Toll样受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天浩 宋海祯 +7 位作者 邱琳惠 李春霄 程宏斌 郝平生 张婧 严晓萍 吴军 黄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验方治疗脓疱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oll样受体2(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脓疱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加中药面膜验方)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观察2...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验方治疗脓疱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Toll样受体2(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脓疱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基础治疗加中药面膜验方)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观察2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20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健康人与痤疮患者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TLR2、TNF-α水平。结果脓疱型痤疮患者治疗前TLR2、TNF-α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TLR2、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仅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面膜验方可有效降低脓疱型痤疮患者TNF-α水平,疗效优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面膜验方 脓疱型痤疮 TOLL样受体2 肿瘤坏死因子-Α TLR2 TNF-α
下载PDF
中药内外合治青春期颜面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侯慧先 肖平 +5 位作者 郑美华 赵文静 刘拥军 刘英琦 郝凤文 东贵荣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11-12,共2页
运用痤疮口服液及痤疮外洗剂联合治疗青春期颜面痤疮。筛选 5 5例进行研究治疗 ,并随机抽取另 5 5例进行西药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5 4 % ,观察组有效率为76.36%。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 (P <0 .0 1 ) ,提示清热解毒 ,... 运用痤疮口服液及痤疮外洗剂联合治疗青春期颜面痤疮。筛选 5 5例进行研究治疗 ,并随机抽取另 5 5例进行西药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5 4 % ,观察组有效率为76.36%。治疗组明显优于观察组 (P <0 .0 1 ) ,提示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为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痤疮 中药内服 中药外洗
下载PDF
痤疮颗粒抑菌抗炎及改善微循环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尹东辉 金翠英 +3 位作者 闫兴丽 李洪涛 魏领地 李月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探讨中药治疗痤疮机理 ,验证痤疮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选择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 ,进行体内抗菌、抗炎、对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 ,痤疮颗粒对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明显的体内保护作用 ,存活率为 70 % ;对醋酸所致小... 探讨中药治疗痤疮机理 ,验证痤疮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选择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 ,进行体内抗菌、抗炎、对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实验。结果 ,痤疮颗粒对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明显的体内保护作用 ,存活率为 70 % ;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一定抑制作用 ;对CMC引起的炎症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抑制率为 6 2 6 5 % ;扩张小鼠耳廓细动脉和细静脉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0 0 1,P <0 0 5。痤疮颗粒具有体内抗菌、抗炎及改善微循环作用。验证了本品清热除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颗粒 抗菌 抗炎 微循环 痤疮
下载PDF
健脾温肾方联合化疗调节肺癌患者雌二醇水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春杰 刘嘉湘 +2 位作者 刘苓霜 孙建立 李和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雌二醇(E2)水平的调节作用,分析E2变化与瘤体变化的关系。方法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6例(健脾温肾方)、中药加化疗组18例(健脾温肾方加化疗)和单纯化疗组17例(单纯化...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方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雌二醇(E2)水平的调节作用,分析E2变化与瘤体变化的关系。方法5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6例(健脾温肾方)、中药加化疗组18例(健脾温肾方加化疗)和单纯化疗组17例(单纯化疗),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E2的变化以及瘤体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未手术者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3.85%(7/13)和80.00%(8/10),均高于化疗组(44.44%,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及中药加化疗组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E2变化与瘤体变化趋势一致的占全部31例患者中的2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温肾方联合化疗可以稳定瘤体,下调雌激素水平;雌激素的变化与瘤体变化存在相关性;降低雌激素水平是健脾温肾方治疗肺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肾健脾方 化疗 肺癌 雌二醇
下载PDF
复方蛇草汤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0
8
作者 沈冬 许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应用复方蛇草汤治疗寻常痤疮42例,总有效率76.2%,对照组28例服用异维A酸,总有效率82.1%,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治疗组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进行皮损表皮分层剥离扫描电镜观察;... 应用复方蛇草汤治疗寻常痤疮42例,总有效率76.2%,对照组28例服用异维A酸,总有效率82.1%,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治疗组患者血清睾酮、雌二醇水平,进行皮损表皮分层剥离扫描电镜观察;测定痤疮丙酸杆菌对复方蛇草汤的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复方蛇草汤可有效升高男性患者血清中降低的雌二醇水平(P<0.05),对女性患者血清中升高的睾酮水平降低不明显(P>0.05);对痤疮丙酸杆菌有体外抑制作用;对痤疮患者皮损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蛇草汤 寻常痤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逍遥丸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严苗苗 刘仲荣 +2 位作者 李翠华 朱英杰 赵敏玲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64-1765,共2页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逍遥丸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皮肤科门诊就诊60例冲任不调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口服米诺环素胶囊,同时口服逍遥丸;对照组30例仅口服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均服药6周,每2周复诊,观察...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胶囊联合逍遥丸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皮肤科门诊就诊60例冲任不调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口服米诺环素胶囊,同时口服逍遥丸;对照组30例仅口服米诺环素胶囊。两组均服药6周,每2周复诊,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6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随时间的推移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联合逍遥丸治疗可显著提高米诺环素胶囊治疗冲任失调型痤疮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米诺环素胶囊 逍遥丸
下载PDF
平痤胶囊治疗痤疮(肺胃蕴热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松岩 范建国 邹存清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8-29,共2页
观察经验方“平痤胶囊”治疗痤疮 (肺胃蕴热型 )的临床疗效。治疗组 4 2例 ,用平痤胶囊口服治疗 ,对照组 2 8例 ,用丹参酮口服治疗。观察皮损计数 ,并测定皮脂溢出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0 .5 % ,对照组为 80 .0 % ,两组有显著差... 观察经验方“平痤胶囊”治疗痤疮 (肺胃蕴热型 )的临床疗效。治疗组 4 2例 ,用平痤胶囊口服治疗 ,对照组 2 8例 ,用丹参酮口服治疗。观察皮损计数 ,并测定皮脂溢出率。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0 .5 % ,对照组为 80 .0 % ,两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凉血解毒 ,清脏腑湿热为有效治疗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痤胶囊 治疗 痤疮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丹红祛斑汤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雯 郭建辉 +3 位作者 赵丽 刘玉华 刘建 闫淑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160-1160,共1页
黄褐斑是常见于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孕产后剑绝经前期的女性。本病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容颜。笔者采用自拟丹红祛斑汤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女性黄褐斑50例,并以疗效较明确的西药作对照比较临床疗效,现将结果... 黄褐斑是常见于女性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见于孕产后剑绝经前期的女性。本病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容颜。笔者采用自拟丹红祛斑汤内服联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女性黄褐斑50例,并以疗效较明确的西药作对照比较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中药面膜 外敷治疗 临床疗效 黄褐斑 祛斑汤 女性 丹红
下载PDF
丹参酮治疗痤疮4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海亭 赵晔 巴东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3-503,共1页
关键词 丹参酮 治疗 痤疮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女性痤疮患者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海鹰 周聪和 陈国勤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痤疮患者中医证型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比较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等中医证型共90例女性痤疮患者血清PRL、FSH、LH、T、E2、P水平,并与30例正常体检者对比,分析各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女性痤疮患者中医证型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比较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湿凝结等中医证型共90例女性痤疮患者血清PRL、FSH、LH、T、E2、P水平,并与30例正常体检者对比,分析各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女性痤疮患者各证型组血清T、FSH、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3组血清T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2水平则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经风热组、湿热蕴结组FSH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痰湿凝结组FSH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H、P、PRL在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性激素尤期是T、FSH、E2代谢失衡在女性痤疮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不同中医证型与T、FSH、E2失衡密切相关,不同证型女性痤疮患者其性激素失衡有其各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痤疮 性激素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药面膜治疗面部寻常痤疮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林峰 曹焕敏 +1 位作者 郭静 王淑燕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40-440,共1页
用自制中药面膜治疗61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每周2次,连续4周。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炎性皮损及皮损炎性程度减少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炎性皮损总有效率达96.7%。非炎性皮损减少无统计学差异。未见不良反应。
关键词 中药面膜 寻常性痤疮 炎性皮损 治疗
下载PDF
痤疮饮治疗痤疮65例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杜锡贤 汪五清 赵颖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68-269,共2页
目的 :观察痤疮饮对痤疮的疗效及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 5例寻常痤疮患者服用痤疮饮 4周 ,采用 Samuelson九度分级法评定疗效。其治疗前的病情级别为 6 .2 1± 1.85度 ,治疗后降为 3.76± 2 .0 5度 (P<0 .0 1) ... 目的 :观察痤疮饮对痤疮的疗效及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 5例寻常痤疮患者服用痤疮饮 4周 ,采用 Samuelson九度分级法评定疗效。其治疗前的病情级别为 6 .2 1± 1.85度 ,治疗后降为 3.76± 2 .0 5度 (P<0 .0 1) ;治疗前血液粘度低切为 13.192± 1.5 5 1m Pa· s;高切为 5 .143± 1.375 m Pa· s,红细胞压积 5 2 .189±4.45 3% ,红细胞变形能力 0 .485± 0 .15 4,[凝血 ]因子 I5 .412± 1.35 g/ L,治疗后分别为 9.92 0± 0 .6 96 m Pa· s,4.2 96± 0 .2 80 ,42 .0 5 6± 1.95 9% ,0 .80 7± 0 .175 ,3.95 9± 0 .45 9g/ L(P<0 .0 1) ,患者的血液粘度与病情级别呈正相关 (P<0 .0 5 )。结论 :痤疮饮不仅临床治疗痤疮有效 ,而且能明显改善局部微循环 ,降低血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痤疮饮 血液流变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治疗痤疮135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素慧 吕文英 曹国富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1,共2页
目的:观察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治疗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5例采用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综合治疗,取穴大椎,肺俞(双),膈俞(双);对照组150例采用单纯点刺泻血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76.0%(P<0... 目的:观察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治疗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35例采用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点刺引流综合治疗,取穴大椎,肺俞(双),膈俞(双);对照组150例采用单纯点刺泻血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76.0%(P<0.01)。提示:泻血疗法加高频电针治疗痤疮患者,使用高频电针点刺局部,早期清除瘀滞于痤疮内的分泌物及脓血,可防止炎症侵犯真皮遗留斑痕,同时由于瞬间高温可杀菌消炎而治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刺血疗法 大椎穴 肺俞穴 点刺 点剌引流 泻血疗法 高频电针
下载PDF
光子嫩肤治疗面部寻常痤疮8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红艳 陈辉 +2 位作者 叶华 唐微波 王颖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407-1408,共2页
痤疮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多见于青少年颜面部,影响容貌,给患者带来许多心理压力,易产生自卑感。2003年11月-2007年5月,我科治疗痤疮患者86例,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面部寻常痤疮 光子嫩肤治疗 疗效观察 炎症性皮肤病 皮脂溢出 心理压力 痤疮患者 皮脂腺
下载PDF
针刺耳压治疗痤疮36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森亭 黄丽萍 张争昌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86-686,共1页
目的 :探索针刺耳压综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太阳、颧 、攒竹、四白等穴 ;耳压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等穴治疗痤疮 36例 ,总有效率 91 .6% 。
关键词 痤疮 针刺疗法 耳压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窄谱蓝光联合中药面膜与单纯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志力 杨蓉娅 +2 位作者 王文岭 苏有明 徐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99-99,112,共2页
目的比较窄谱蓝光联合中药面膜与单纯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于2004-03-05/2005-01-05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轻、中度痤疮患者71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蓝光中药联合组36例,... 目的比较窄谱蓝光联合中药面膜与单纯中药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于2004-03-05/2005-01-05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轻、中度痤疮患者71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蓝光中药联合组36例,单纯中药组35例。①蓝光中药联合组使用窄谱蓝光照射,波长405~420nm,18min/次,2次/周,共照射4周,累计能量达396~1728J/cm2,外加中药面膜(主要成分为大黄、黄柏、黄连等),2次/周,共4周。②单纯中药组仅用中药面膜外用,方法同蓝光中药联合组。治疗期间每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皮损数、炎症皮损数和非炎症皮损数,连续观察4周,评价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效果采用治疗前后皮疹减少率判定:减少率=(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皮损数)/治疗前皮损数×100%。显效:减少率>60%;有效:减少率20%~60%。结果7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治疗4周后,蓝光中药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中药组[97.3%,91.5%(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窄谱蓝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轻、中度痤疮显效快、副作用少,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中药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外敷 光疗法
下载PDF
十味平痤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庄诚 庄元春 +2 位作者 熊霞 周洁 何兵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十味平痤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用十味平痤胶囊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新红康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并分别测试治疗组男性和女性患者治疗前后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 目的:观察十味平痤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用十味平痤胶囊治疗,对照组43例口服新红康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并分别测试治疗组男性和女性患者治疗前后睾酮和雌二醇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66例(95.65%),对照组总有效26例(60.46%),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男性和女性患者治疗前后睾酮水平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十味平痤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未见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中药疗法 十味平痤胶囊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