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尔菲法的《脑卒中“病脉证并治”临床辅助决策方案》条目筛选
1
作者 丁萌萌 任巧生 +5 位作者 陈健 齐大河 王可欣 陈媛媛 孔令博 常静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对《脑卒中“病脉证并治”临床辅助决策方案》进行条目筛选,为方案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问卷星平台于2022年7、8月分别向全国60位脑病学或神经病学方向专家发放两轮问卷,对方案的病名概述、病因病机、证候特... 目的对《脑卒中“病脉证并治”临床辅助决策方案》进行条目筛选,为方案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问卷星平台于2022年7、8月分别向全国60位脑病学或神经病学方向专家发放两轮问卷,对方案的病名概述、病因病机、证候特点、治则治法、代表方、针灸及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具体条目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轮调查分别回收42、50份有效问卷。专家对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针灸及其他疗法、预防调护条目重要性达成共识。证候特点删除了与证型相关度低或引起歧义的要素,代表方删除现代已弃用或同名异方。同时,对证型、治则治法的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结论《脑卒中“病脉证并治”临床辅助决策方案》条目基本得到专家认同,但仍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辅助决策方案 病脉证并治 中医药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豨莶通栓制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eta分析
2
作者 陈奕杉 王天园 +4 位作者 胡晶 张会娜 王宏 刘倩 李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对豨莶通栓胶囊/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Medline、Embase、Coc... 目的对豨莶通栓胶囊/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Wanfang Data)、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豨莶通栓制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文献,对可量化分析的研究作Meta分析,对有效率和其他疗效指标进行合并。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用于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加用豨莶通栓胶囊/丸剂有效率(RR=0.34,95%CI[0.23,0.51],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MD=-2.90,95%CI[-3.74,-2.06],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MD=-10.08,95%CI[-13.47,-6.68],P<0.01)、纤维蛋白原(MD=-1.18,95%CI[-1.59,-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介素-6(MD=-15.4,95%CI[-33.3,2.49],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剂型和用药疗程对有效率和NIHSS评分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豨莶通栓胶囊/丸可更好地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和BI评分,辅助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还可通过减少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风险,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豨莶通栓胶囊/丸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鉴定及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
3
作者 颜思阳 杨仁义 +4 位作者 李飞亚 何孟豪 刘利娟 周德生 高晓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目的鉴定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探讨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多芯片联合差异分析(GSE61616、GSE30655),结合Reactome数据库,鉴定出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在GSE97537芯片中鉴定并验证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相... 目的鉴定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探讨活血荣络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多芯片联合差异分析(GSE61616、GSE30655),结合Reactome数据库,鉴定出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并在GSE97537芯片中鉴定并验证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GSE61616、GSE30655、GSE97537、GSE137595、GSE22255、GSE163614、GSE78731数据集中51个脑梗死样本mRNA表达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R语言clusterProfiler包对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及GO、KEGG富集分析。制备脑梗死模型大鼠,并予活血荣络方浸膏11.7 g/kg灌胃给药,连续7 d,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Nissl小体变化及脑梗死脂质代谢关键基因PLA2G4A、SPHK1、PTGS1 mRNA表达。结果TSPO、CYP1B1、PLIN2、CH25H、PLA2G4A、ANGPTL4、PTGS1、SPHK1、PTGES被鉴定为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在脑梗死中显著高表达且显著正相关,其中PTGS1、PLA2G4A、SPHK1相互作用关系最强,是脑梗死脂质代谢关键基因;脑梗死脂质代谢基因主要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等分子功能,介导花生四烯酸代谢、磷脂酶D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参与脂质代谢调控进程、脂肪酸代谢进程、脂肪酸衍生物代谢过程。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P<0.001),活血荣络方能有效改善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P<0.001);Nissl染色结果提示,脑梗死后神经元结构异常,数目明显减少(P<0.001),活血荣络方能增加神经元数目(P<0.001),修复神经元结构;RT-qPCR结果提示,脑梗死脂质代谢关键基因在脑梗死中显著高表达(P<0.001),与生物信息学结果一致,活血荣络方能降低脂质代谢关键基因PTGS1、PLA2G4A、SPHK1表达(P<0.001,P<0.01,P<0.05)。结论活血荣络方能下调PTGS1、PLA2G4A、SPHK1表达,发挥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血红素结合等分子功能,介导花生四烯酸代谢、磷脂酶D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参与脂质代谢调控进程、脂肪酸代谢进程、脂肪酸衍生物代谢过程,增加Nissl小体数目,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质代谢 生物标志物 实验验证 大鼠
下载PDF
针刺阳陵泉对中风偏瘫患者脑网络功能连接的即刻效应
4
作者 陈琛 李匡时 +6 位作者 喻鑫 武琳璐 陈天竹 吴康 李媛媛 史昕玥 邹忆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中风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SMN)、背侧注意网络(DAN)功能连接的即刻效应,探讨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中枢调节机制及经穴特异性。方法 纳入中风偏瘫患者20例,间隔2周分别进行1...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针刺阳陵泉真穴/假穴对中风偏瘫患者感觉运动网络(SMN)、背侧注意网络(DAN)功能连接的即刻效应,探讨针刺对中风偏瘫患者中枢调节机制及经穴特异性。方法 纳入中风偏瘫患者20例,间隔2周分别进行1次针刺阳陵泉真穴与假穴的fMRI扫描,应用独立成分分析提取运动相关的SMN、DAN,比较功能连接差异。结果 在SMN内,针刺阳陵泉真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有右侧中央前回、颞上回、额下回、楔叶、楔前叶,左侧颞中回、枕中回、颞上回、海马旁回、额下回、颞上回;针刺阳陵泉假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有右侧中央前回、额上回、额中回、扣带回,左侧额内侧回、前扣带回、豆状核、尾状核。在DAN中,针刺阳陵泉真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包括右侧大脑楔前叶、颞上回、颞中回、枕中回,左侧扣带回、后扣带回、楔前叶;针刺阳陵泉假穴后较针刺前功能连接增强,增强的脑区包括右侧前扣带回,左侧前扣带回、额内侧回。结论 针刺阳陵泉能激活中风偏瘫患者SMN、DAN双侧相关脑区,可能通过调节运动的启动及执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相较假穴更具经穴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陵泉 中风偏瘫 针刺 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经皮经颅电刺激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刺激参数应用规律
5
作者 修靖云 马良宵 +4 位作者 马凌慧 孙天祎 钱旭 张秦墉 王修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及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刺激参数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及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刺激参数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 2000年1月-2023年5月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探究核心腧穴及电刺激参数应用规律。结果 共纳入文献79篇,提取128组数据。TEAS核心腧穴主要包括外关、手三里、足三里、合谷、内关、阳陵泉等,上下肢最常用配伍为手三里-外关、阳陵泉-足三里;电刺激参数中频率选择多样,100 Hz最常用,刺激弛缓型偏瘫上肢腧穴时亦多选用2 Hz;其他电刺激参数应用较一致,多选用脉宽200~250μs的双向对称方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t DCS刺激电极多置于脑部M1运动区在头皮的投影,安全刺激强度为1~2 mA。结论 采用TEAS治疗卒中后运动障碍应根据卒中后不同康复阶段患者肌肉状态选择刺激腧穴及电刺激参数,尤需关注刺激频率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运动障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电刺激参数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唐娅妮 何轶帆 +2 位作者 崔艺敏 殷克敬 刘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78-182,共5页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误吸、营养不良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针刺治疗可代偿性重塑部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近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从针刺修复脑损伤...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易引起误吸、营养不良等,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针刺治疗可代偿性重塑部分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近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机制研究进行梳理,从针刺修复脑损伤、调节吞咽反射、协调吞咽诸肌运动、调节吞咽相关神经递质分泌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机制研究 综述
下载PDF
马云枝从脾胃升降论治脑动脉狭窄经验
7
作者 兰瑞 张勇 +3 位作者 邹旭欢 付雪琴 王漫漫 王玮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55-155,156,157,共3页
脑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全国名老中医马云枝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提出脾胃虚弱、升降失职为发病之源,痰浊、瘀血、热毒为致病之标,三焦功能失常为发病的关键环节;治疗上以升清降浊、健脾和胃、调畅三焦为基本治... 脑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全国名老中医马云枝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提出脾胃虚弱、升降失职为发病之源,痰浊、瘀血、热毒为致病之标,三焦功能失常为发病的关键环节;治疗上以升清降浊、健脾和胃、调畅三焦为基本治法,佐以化痰、祛瘀、清热解毒,为本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马云枝 脾胃升降 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2003-2023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李泐 王强 +3 位作者 王渊 李慧 刘隽阳 李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目的分析2003-2023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2003年1月-2023年9月收录的针刺治疗血管性痴... 目的分析2003-2023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研究状况与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2003年1月-2023年9月收录的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相关文献,应用NoteExpress3.7.0和CiteSpace5.7.R5软件分析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纳入934篇文献,发文量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纳入653位作者,发文较多的作者包括赖新生、刘智斌、牛文民等;纳入449个机构,发文较多的机构包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涉及635个关键词,形成23个聚类;高频关键词有“认知功能”“大鼠”“海马”等。结论针刺对神经的保护与修复、认知功能的改善、综合治疗模式、血管性痴呆的预防可能是该领域研究热点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障碍 针刺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艾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志杰 周杰 沈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76-176,177-180,F0003,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属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常发的淀粉样脑血管疾病,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中医辨证论治,尤其针灸具有独特疗效。研究表明,艾灸可通过调控脑内蛋白异常、调节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血脑屏障损伤、保护神经元、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AD)属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常发的淀粉样脑血管疾病,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中医辨证论治,尤其针灸具有独特疗效。研究表明,艾灸可通过调控脑内蛋白异常、调节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血脑屏障损伤、保护神经元、影响突触可塑性、调节脂质代谢异常等途径干预AD病理进程。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综述艾灸对AD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及深入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艾灸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中药多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汪麟双 杨思霞 +2 位作者 李敏 程卫东 卫东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91-196,共6页
中药多糖是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中备受关注。近年来,中药多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理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不断拓展深入,本文从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减缓β-淀粉样蛋白沉积、抑制细胞凋亡、... 中药多糖是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中备受关注。近年来,中药多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理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不断拓展深入,本文从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减缓β-淀粉样蛋白沉积、抑制细胞凋亡、改善中枢胆碱能系统、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和突触、改善能量代谢、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方面梳理近年中药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动物和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为中药多糖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糖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保护 作用机制 综述
下载PDF
刺五加对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GRP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作义 吴军 +1 位作者 张海鸥 李珂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2-443,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刺五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RT- PCR技术检测大鼠SAH后 DCVS脑组织、血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m RNA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 CGRP m RNA表达水平依次为基底节区... 目的 探讨中药刺五加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DCVS)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 RT- PCR技术检测大鼠SAH后 DCVS脑组织、血管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m RNA表达。结果 正常对照组 CGRP m RNA表达水平依次为基底节区、海马、大脑皮层和脑血管 ;注血 3 d各脑区、血管 CGRP m 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注血后 30 min、注血后 7d显著下调 (P<0 .0 1 ) ;刺五加组在注血 3 d虽然仍较同期正常对照组降低 ,但较同期注血组高 (P<0 .0 1 )。结论 刺五加可能是通过抑制 CGRP m RNA表达下调而达到防治 S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大鼠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CGRP MRNA表达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药
下载PDF
基于古籍医案从方证相应探索中药干预中风失语的证治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健 任巧生 +3 位作者 马亚男 陶晓华 高颖 常静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36-42,共7页
目的挖掘古籍医案中风失语证候要素与组方用药规律,从方证相应探析本病论治思路。方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标引数据库及《中华医典》(第5版)古籍数据库医案部古籍为主要医案来源,筛选符合要求的中风失语古... 目的挖掘古籍医案中风失语证候要素与组方用药规律,从方证相应探析本病论治思路。方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古籍“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标引数据库及《中华医典》(第5版)古籍数据库医案部古籍为主要医案来源,筛选符合要求的中风失语古籍医案,运用Python3.8编程语言提取医案的证候、处方等信息,录入Excel2019,进一步提取证素信息,形成标准证药信息数据库,运用Pandas库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统计描述,调用Apriori算法模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Gephi0.9.7进行证素复杂网络可视化呈现与分析;运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48部古籍的210则中风失语医案,涉及18个病性证素,总频次为495,痰、内风、热、气虚、阴虚为高频病性证素;9个病位证素,总频次为218,肝、肾、脾、心、经络为高频病位证素;中药262味,总频次为2261,频次≥16中药共40味,包括茯苓、法半夏、人参片、石菖蒲、当归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病位-病性强关联规则10条,中药-病性强关联规则20条。复杂网络可视化分析获得5个病性证素与5个病位证素的紧密关联网络。高频中药聚类分析获得3类核心组合。结论中风失语急性期,肝热生风、痰迷心窍以清神解语汤和羚角钩藤汤主之;恢复期与后遗症期,脾虚痰阻以六君子汤主之,肝肾阴虚、痰浊上扰以地黄饮子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失语 古籍医案 方证相应 证素 证治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中医辨治规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韩富华 陈文洁 +3 位作者 陈芷妍 何春颖 杜毅达 孙林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病历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证型...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病历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证型、证素、药物及组方规律等数据挖掘,总结归纳其辨治规律。结果纳入病案95则,涉及16种证型,拆分后得到实性病机证素9个,虚性病机证素4个,病位证素8个,病机证素以风痰为主,病位证素以脑络为主;共收集处方152首,包含中药249味,多为性温、平,味甘、辛、苦,归肝经、脾经;通过药物配伍关联分析得到11对关联药物,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组合,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由川芎、当归、茯苓等10味药物组成的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核心药物网络。结论通过挖掘真实世界临床数据,发现急性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临床多见风痰阻络、气虚血瘀、痰瘀滞络等证候,病机以实为主,多为虚实夹杂,组方注重活血、通络、息风、化痰、健脾、解郁、安神等药物的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真实世界 急性脑梗死 睡眠障碍 辨治规律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汪宁 刘青云 +3 位作者 彭代银 戴敏 章小兵 胡海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7-409,共3页
目的 研究通窍活血汤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颈总动脉注入混合血栓诱导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所致脑血栓模型及脑血栓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脑缺血模型,观察通窍活血汤抗脑血栓作用、脑缺血后脑组织的含... 目的 研究通窍活血汤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颈总动脉注入混合血栓诱导剂(ADP、凝血酶、肾上腺素)所致脑血栓模型及脑血栓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脑缺血模型,观察通窍活血汤抗脑血栓作用、脑缺血后脑组织的含水量、脑指数及脑组织中的MDA、SOD含量的变化。结果 通窍活血汤对混合血栓诱导剂所致脑血栓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脑指数,降低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结论 通窍活血汤具有较显著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初步认为与抗脑血栓形成、减轻脑水肿、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脑组织损伤及改善脑缺血后脑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等环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脑缺血 大鼠 脑血栓 病理学
下载PDF
灯盏花中咖啡酰化合物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铁军 郑杰民 +2 位作者 芮耀诚 邱彦 张卫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 目的 :研究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 (DC- 1,DC- 2 ,DC- 3)对溶血磷脂酰胆碱 (L PC)引起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方法 :以乳酸脱氢酶 (L DH )释放量为指标测定 BCMEC损伤 ,比色法测定药物体外抗氧化和抗活性氧能力。结果 :L PC(2 .5μg/ m l)与 BCMEC孵育 2 4h后 ,可显著增加 L DH释放 ;3种咖啡酰化合物均可显著抑制 L DH释放 ,其作用强度 DC3>DC2 >DC1;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 ,其强度 DC2 >DC3>DC1。结论 :灯盏花中 3种咖啡酰化合物对 L PC引起的 BCMEC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与其抗氧化和抗活性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化合物 血管内皮细胞 溶血磷脂酰胆碱 乳酸脱氢酶 抗氧化 脑血管病 灯盏花 BCMEC
下载PDF
人参花蕾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丽君 吕文伟 +2 位作者 王志 金永日 孙连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93-1694,共2页
关键词 人参 花蕾皂苷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抗氧化作用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脑络通对脑缺血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32
17
作者 王键 许冠荪 +1 位作者 李玉梅 胡纪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脑络通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多因素病证结合的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脑络通对血浆 t- PA(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PAI(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组织型纤... 目的 :探讨脑络通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多因素病证结合的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观察脑络通对血浆 t- PA(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PAI(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及血清 IL- 1β(interleukin- 1β白细胞介素 - 1β)、IL- 6(interleukin- 6白细胞介素 - 6)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缺血模型组比较 ,脑络通可显著提高血浆 t- PA活性(p<0 .0 1 ) ,降低 PAI活性 (p<0 .0 1 ) ,降低血清 IL- 1 β水平 (p<0 .0 1 )及 IL- 6水平 (p<0 .0 5) ,且优于药物对照组。结论 :在脑缺血急性期 ,脑络通可通过改善血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 ,调节炎性介质释放 ,从多个病理环节阻断缺血性脑损伤 ,为益气活血的中药复方制剂脑络通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络通 脑缺血 T-PA PAI IL-1Β IL-6
下载PDF
清开灵治疗脑血管疾病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8
作者 严华 杨洪军 +1 位作者 黄璐琦 王永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自由基 清开灵 治疗 脑血管疾病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抗急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谭宝璇 陈朝凤 +2 位作者 陈洁文 李小英 王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41-44,共4页
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合并血压下降法,造成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急性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益气组、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海马组织NO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3个... 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合并血压下降法,造成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益气活血法对急性缺血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及自由基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益气组、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海马组织NO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3个用药组大脑皮层脑组织过氧化脂质(LPO)生成减少(P<0.05,P<0.01,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升高(P<0.05,P<0.001,P<0.01),活血组、益气活血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均为P<0.001)。提示益气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可能是通过减少缺血脑组织中NO的生成,减轻NO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对缺血性脑组织损伤起保护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脑缺血 一氧化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葛根素、丹参注射液、川芎嗪对MCAO大鼠血浆6-keto-PGF_(1α)、TXB_2、NO、ET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世军 姬广臣 +3 位作者 毛海燕 史仁华 张栋 王红海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iv 葛根素、川芎嗪 、丹参 注射液对大脑中动 脉结扎( M C A O) 后大鼠血 浆6keto P G F1α、 T X B2 、 N O、 E T 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大脑中动脉造成实验性脑缺血,iv 上述药物 14 ... 目的:研究iv 葛根素、川芎嗪 、丹参 注射液对大脑中动 脉结扎( M C A O) 后大鼠血 浆6keto P G F1α、 T X B2 、 N O、 E T 的影响。方法:大鼠结扎大脑中动脉造成实验性脑缺血,iv 上述药物 14 天,应用 放免法及 硝酸酶还原法测定上述指标。结果:iv 葛 根素(50 m g/ kg) 、丹参注射液(15g/kg) 、川芎嗪(20 m g/kg) 均可增加 M C A O 后6keto P G F1α与 T X B2 比例,降低血浆 E T 的含量,葛根素还可明显降低血浆 N O 的浓度。结论: 上述药物 调节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与其对6keto P G F1α、 T X B2 、 N O、 E T 的调节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葛根素 川芎嗪丹参注射液 脑血管病 大脑中动脉阻断 6-keto-PGF1 α RZB2 NO E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