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小鼠脑缺血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41
1
作者 汪红仪 王瑜 +2 位作者 赵晓宁 张祖暄 缪煜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明显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导致的急性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降低小鼠脑缺血再灌期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钠钾ATP酶活性的抑制。预先给予EGb761可减轻海马缺血再灌后的亚细胞结构...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明显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导致的急性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显著降低小鼠脑缺血再灌期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钠钾ATP酶活性的抑制。预先给予EGb761可减轻海马缺血再灌后的亚细胞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 脑缺血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钠-钾-ATP酶 亚细胞结构损伤
下载PDF
黄芩苷、栀子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伟华 朱陵群 +3 位作者 王硕仁 牛福玲 崔巍 李澎涛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栀子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H-SY5Y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结合缺糖、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攻击,模拟人体神经细胞的缺血... 目的 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阐明黄芩苷、栀子苷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H-SY5Y细胞,采用缺氧、复氧结合缺糖、复糖的方法,对其进行攻击,模拟人体神经细胞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黄芩苷、栀子苷对此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 缺氧、缺糖8 h结合复氧、复糖12 h对神经细胞可造成明显损伤,导致SH-SY5Y细胞突起皱缩、变圆,可见有部分细胞漂起,细胞轮廓不清,凋亡率明显上升,线粒体的活性下降;而黄芩苷、栀子苷可以显著减轻上述损伤。结论 黄芩苷、栀子苷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栀子苷 神经细胞 缺氧 缺糖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治疗 脑缺血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_2/PGI_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4
3
作者 王淑君 王万铁 +2 位作者 熊建华 邱晓晓 金可可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 /PGI2 的影响。方法 制作家兔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3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红花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缺血前 ;缺血 30min ;再灌注30 ,60...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浆TXA2 /PGI2 的影响。方法 制作家兔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30只家兔随机平均分为红花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缺血前 ;缺血 30min ;再灌注30 ,60 ,1 2 0min5个时点血浆TXB2 ,6 酮基 PGF1а及其比值 ,并行脑组织电镜观察。结果 缺血 再灌注组家兔脑缺血再灌注30min ,60min ,1 2 0min时血浆TXB2 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P <0 .0 5) ;缺血前、缺血 30min两组家兔的血浆 6 酮基 PGF1а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再灌注 30min ,60min ,1 2 0min时缺血 再灌注组家兔的血浆 6 酮基 PGF1а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 <0 .0 5和P <0 .0 1 ) ,血浆TXB2 / 6 酮基 PGF1а比值增加 (P <0 .0 5和P <0 .0 1 ) ;缺血 再灌注组脑组织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 ,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能降低TXB2 水平 ,升高 6 酮基 PGF1а水平 ,使血浆TXB2 / 6 酮基 PGF1а比值保持在正常水平 ,脑组织超微结构异常改变减轻。结论 红花注射液可纠正脑缺血 再灌注后循环血中TXA2 /PGI2 的平衡失调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 ,减轻脑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花注射液 中药制剂 血栓素B2 6-酮基-PGF1
下载PDF
红景天甙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O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莉 孔乐凯 +3 位作者 陈融 王刚 李瑞峰 郭成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17-18,共2页
为探讨红景天甙在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阶段对一氧化氮 (NO)代谢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于大鼠 4血管结扎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不同阶段给予红景天甙 ,观察血清和脑皮质中 NO、自由基变化及脑组织含水量等指标。结果... 为探讨红景天甙在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阶段对一氧化氮 (NO)代谢的影响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于大鼠 4血管结扎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不同阶段给予红景天甙 ,观察血清和脑皮质中 NO、自由基变化及脑组织含水量等指标。结果显示缺血组和再灌注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比对照明显增多 ;脑内及血清L PO、NO等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SOD水平降低。用药后各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认为红景天甙可通过抗自由基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护理 红景天甙 自由基 一氧化氮 大鼠 藏药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予阳 于庆海 +2 位作者 游松 盛丽 孙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7-669,共3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 (TG)对小鼠密闭缺氧、急性脑缺血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密闭缺氧实验 ,观察TG对耗氧速度和存活时间的影响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造成脑缺血 ,观察TG对死亡率及死亡时间的影响 ;...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 (TG)对小鼠密闭缺氧、急性脑缺血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密闭缺氧实验 ,观察TG对耗氧速度和存活时间的影响 ;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及迷走神经造成脑缺血 ,观察TG对死亡率及死亡时间的影响 ;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 (MCAO) ,观察TG对脑梗塞面积、行为及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 TG(32mg·kg-1)降低脑缺血小鼠的死亡率 ,延长死亡时间 ;4,8,16mg·kg-1降低MCAO大鼠脑梗塞范围 ,改善行为障碍及脑组织病理形态。对密闭缺氧小鼠耗氧速度、存活时间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局灶性脑缺血 脑梗塞 耗氧量 脑缺血 动物实验 中药
下载PDF
电针百会、神庭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宋长明 黄佳 +5 位作者 林冰冰 杨敏光 张秀峰 柳维林 陶静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0-755,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损伤大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手术组(n=19)。手术组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90 min后再灌注模型,筛...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损伤大鼠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手术组(n=19)。手术组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90 min后再灌注模型,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1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各6只。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穴7 d。采用Longa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小动物磁共振成像分析系统T2加权成像观察脑梗死体积;Barnes迷宫测试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突触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Longa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1);Barnes迷宫测试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平均进入错误洞口次数显著减少(P<0.001)。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突触结构溶解,数量减少,囊泡稀疏、破坏;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突触结构较清晰,突触数量较多,突触囊泡较多。结论电针百会、神庭能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海马CA1区突触的超微结构,提高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电针 突触 超微结构 学习记忆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当归对大鼠局灶性缺血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杨静薇 田峻 +2 位作者 邹凡 廖维靖 杨万同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4-6,18,共4页
目的 :应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当归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TTC染色计算脑缺血梗塞灶体积。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 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与... 目的 :应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当归对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TTC染色计算脑缺血梗塞灶体积。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观察凋亡相关蛋白Bcl 2及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①与单纯缺血再灌组相比 ,当归治疗组TTC染色显示当归治疗组脑缺血梗塞区体积缩小 (P <0 .0 5 ) ,凋亡率和凋亡指数较单纯缺血再灌组有明显下降 (P <0 .0 1 ) ,Bcl 2蛋白表达与单纯缺血再灌组无差异 (P >0 .0 5 ) ,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减少 (P <0 .0 1 )。②缺血 2h再灌 4 8h组较缺血 2h再灌 2 4h组 ,凋亡细胞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①当归能抑制Bax蛋白的表达 ,减少脑缺血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这是当归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可能机制之一。②缺血 2h再灌 4 8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细胞凋亡 BEL-2 BAX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治疗作用 治疗机制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葛根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6
8
作者 王磊一 赵爱平 +2 位作者 王福文 柴强 柴象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752-754,共3页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EEG出现严重抑制,脑含水量增加;电热凝闭大鼠左侧MCA,左侧大脑半球含水量增加,右侧肢体出现运动障碍等改变;上述两种模型动物的脑组织皆呈典型缺血性组织形态学改变。葛根素i... 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EEG出现严重抑制,脑含水量增加;电热凝闭大鼠左侧MCA,左侧大脑半球含水量增加,右侧肢体出现运动障碍等改变;上述两种模型动物的脑组织皆呈典型缺血性组织形态学改变。葛根素ip可使上述症状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脑缺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小檗碱对培养大鼠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俊芳 刘少林 +1 位作者 潘鑫鑫 刘天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对缺氧/缺糖培养引起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以缺氧加缺糖培养作为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Ber对神经元“缺血”性... 目的观察小檗碱(Ber)对缺氧/缺糖培养引起的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以缺氧加缺糖培养作为细胞“缺血”性损伤模型,观察Ber对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Ber5,25μmol·L-1能显著降低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减少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改善细胞形态,对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提高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论Ber对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Ber抑制“缺血”性损伤诱导的[Ca2+]i异常升高,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生成,增加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大脑皮层神经元 脑缺血 细胞培养
下载PDF
丹龙醒脑片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花 刘旺华 +3 位作者 刘建新 周小青 张秋雁 郑科登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DLXNP)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模型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含量的影响及对海马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荧光法(HPLC)检测脑组...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DLXNP)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模型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s)含量的影响及对海马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再灌注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荧光法(HPLC)检测脑组织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浓度,用病理光学显微镜观测其双侧海马CA_1区神经元数目。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Glu、Asp含量明显升高(P<0.01),海马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丹龙醒脑片3个剂量组脑组织中Glu、Asp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0.05),海马区神经细胞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1)。结论:丹龙醒脑片能调节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减轻其兴奋性毒性,保护大脑海马区神经元,这可能是丹龙醒脑片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龙醒脑片 沙土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实验 兴奋性氨基酸 海马区神经元
下载PDF
蝙蝠葛酚性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继发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晓娟 郭莲军 +1 位作者 曲玲 吕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61-665,共5页
目的 研究蝙蝠葛酚性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继发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缺血 2h后 ,将线抽出实行再灌注 ,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对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白细胞的粘附与浸润... 目的 研究蝙蝠葛酚性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继发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 ,缺血 2h后 ,将线抽出实行再灌注 ,观察蝙蝠葛酚性碱对粘附分子 (ICAM 1)表达、白细胞的粘附与浸润、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和一氧化氮 (NO)含量的影响。结果 蝙蝠葛酚性碱可明显抑制ICAM 1的表达 ,减轻白细胞的粘附与浸润 ,降低缺血侧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中的MPO活性和NO含量。结论 蝙蝠葛酚性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的炎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 1表达 ,减轻白细胞的粘附与浸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酚性碱 大鼠 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炎性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电针对完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史仁华 姬广臣 +2 位作者 赵鲁鸣 王世军 何明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应用JI-200型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分析仪,采用闭合式颅窗法,选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病常用的“曲池”、“足三里”,“人中”、“内关”两组腧穴,并与“地机”、“经渠”相对照,观测了电针对完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大鼠脑软... 应用JI-200型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分析仪,采用闭合式颅窗法,选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病常用的“曲池”、“足三里”,“人中”、“内关”两组腧穴,并与“地机”、“经渠”相对照,观测了电针对完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大鼠脑软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动物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后,微循环血流量迅速减低,电针“曲池”、“足三里”及“人中”、“内关”后微循环血流量迅速增加,各观察时间的微循环血流量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膜 脑血管循环 脑缺血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灯盏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6
13
作者 罗祖明 商慧芳 +1 位作者 席静 刘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 探讨去势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灯盏花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 备去势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灯盏花、观察组织病理学、NO含量、IL-1及TNF活性的变 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 目的 探讨去势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灯盏花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 备去势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灯盏花、观察组织病理学、NO含量、IL-1及TNF活性的变 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灯盏花组的脑梗死体积比脑水肿体积、 血液中NO含量、IL-1及TNF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 脑缺血后灯盏花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其原因 可能是通过降低NO、IL-1、TNF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脑缺血 灯盏花 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实验性脑缺血脑血流及血脑屏障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33
14
作者 刘建辉 冀凤云 +2 位作者 王婷 解旭东 姚斌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缺血后再灌流期间血脑屏障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和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两种实验模型。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不论是全脑缺血还是局灶性脑缺血 1h后再灌流 3d ,应用三七总皂甙的...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缺血后再灌流期间血脑屏障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和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两种实验模型。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不论是全脑缺血还是局灶性脑缺血 1h后再灌流 3d ,应用三七总皂甙的各组动物及水肿明显减轻 ,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 ,大脑局部血流量显著增加。结论 三七总皂甙对脑缺血后脑水肿、血脑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血脑屏障 脑血流 三七总皂甙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白细胞在实验性脑缺血中作用及中药川芎嗪和丹皮酚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包仕尧 傅琦 +1 位作者 张志琳 刘春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研究沙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期周围血白细胞 (WBC)、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和WBC数的变化规律及中药川芎嗪、丹皮酚对其的影响。  方法 建立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取周围血行WBC计数 ,脑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行WBC及小胶质细胞计数。... 目的 研究沙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期周围血白细胞 (WBC)、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和WBC数的变化规律及中药川芎嗪、丹皮酚对其的影响。  方法 建立沙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取周围血行WBC计数 ,脑组织切片在光镜下行WBC及小胶质细胞计数。  结果 周围血WBC数在再灌注 4h升高 ,至 1 2h达到高峰 ,以中性粒细胞 (NC)增多为主 ;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于再灌注 4h达到高峰 ,WBC在再灌注 2 4h增多最明显 ;川芎嗪、丹皮酚均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增加的周围血WBC数 ,亦能使脑实质中小胶质细胞和WBC数明显减少 ,  结论 白细胞、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时明显增多 ,丹皮酚、川芎嗪能减少增多的白细胞和小胶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 脑缺血 小芎嗪 丹皮酚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齐刚 张莉 +3 位作者 宋月英 汪超 陈小义 李积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0-431,共2页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 目的 观察绞股蓝总皂苷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 (4- VO)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模型 ,用吖啶橙染色法进行 GP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的 DNA和 RNA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 (反映 DNA和 RNA含量 )明显减弱 ,GP10 0 mg/kg ig给药组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RNA吖啶橙染色后的荧光强度强于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GP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海马及齿状回 DNA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苷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海马 齿状回 脑保护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被引量:47
17
作者 周兰兰 明亮 +1 位作者 左从文 马传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GB)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 ,应用毛细管微量热沉法和毛细管微量法分别检测血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 (HCT)数值 ,并将结果输入全自动血液流...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 (EGB)改善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 :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 ,应用毛细管微量热沉法和毛细管微量法分别检测血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 (HCT)数值 ,并将结果输入全自动血液流变仪得出血浆粘度 ( ηp)、血液粘度 ( ηb)、血液还原粘度 ( ηh)、血细胞聚集系数 (VAL)、血栓形成系数 (TEL)及微循环滞留时间 (MST)。结果 :EGB 2 5~ 1 0 0mg/kg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Fib、HCT ,降低 ηb、ηp、ηh ,缩小VAL及TEL ,缩短MST。 结论 :EGB可明显降低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血液粘度、促进血液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脑缺血 血液流变学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总丹酚酸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俊芳 王洁 张均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观察总丹酚酸 (Sa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 在小鼠和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上 ,Sal10 ,2 0 m g/ kg iv及 Sal5 ,10 mg/ kg iv可显著提高脑组织乳酸脱氢酶 (L DH)及超氧化... 目的 观察总丹酚酸 (Sal)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果 在小鼠和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上 ,Sal10 ,2 0 m g/ kg iv及 Sal5 ,10 mg/ kg iv可显著提高脑组织乳酸脱氢酶 (L 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明显降低丙二醛 (MDA)含量。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2 h再灌注 2 4h模型上 ,Sal 5 ,10 mg/ kg iv可明显缩小梗死灶面积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并显著抑制缺血脑组织中 L DH和 SOD活性降低 ,减少 MDA的过量产生。结论  Sal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丹酚酸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乳酸脱氢酶 氧自由基 中医药治疗 小鼠 大鼠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脑干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黔宁 王东武 +3 位作者 岳桂明 邓志宽 何英 杨红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对脑干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犬脑干缺血模型。在缺血前3h,经十二指肠灌注给予绞股蓝皂苷0.15g·kg-1。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病理(光镜及电镜)恢复率、磷...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对脑干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犬脑干缺血模型。在缺血前3h,经十二指肠灌注给予绞股蓝皂苷0.15g·kg-1。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病理(光镜及电镜)恢复率、磷脂酶A2(PLA2)和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基底动脉夹闭后1,3,6及12h,绞股蓝皂苷组BAEP及病理恢复率逐渐升高,PLA2活性逐渐降低(晚期突出),SOD活性逐渐升高(早期明显),与缺血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绞股蓝皂苷对犬脑干缺血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SOD活性及降低PLA2活性有关,早期以升高SOD活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缺血 绞股蓝皂苷 绞股蓝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玮 吴华璞 +3 位作者 祝晓光 明亮 董淑英 童旭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 (TGP)对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颅和大鼠三血管阻断复制急性脑缺血模型 ,以小鼠断颅后的喘息时间、大鼠脑电图 (EEG)、脑组织Ca2 + 、Na+ 和水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 (TGP)对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断颅和大鼠三血管阻断复制急性脑缺血模型 ,以小鼠断颅后的喘息时间、大鼠脑电图 (EEG)、脑组织Ca2 + 、Na+ 和水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GP(2 0mg·kg-1)可延长小鼠断颅后的喘息时间 ,能明显改善大鼠的脑电活动 ,可降低脑钙、钠、水含量。结论 提示TGP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脑缺血 脑电描记术 大鼠 白芍总苷 TGP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