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续命汤在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光峰 刘德浪 +2 位作者 许玉皎 王家艳 王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9-182,共4页
目的考察小续命汤结合常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小续命汤... 目的考察小续命汤结合常规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患者9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治疗+小续命汤治疗,连续治疗14 d。治疗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各组脑水肿变化情况(脑水肿扰动吸收),颅脑CT观测梗死灶周围低密度容量。结果实验组明显改善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727,P<0.05;χ^(2)=8.459,P<0.01);实验组第7天和第14天梗死灶周围低密度容积大小显著低于对照组(t=3.134,P<0.01;t=7.067,P<0.01),实验组第7天和第14天脑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t=5.576,P<0.01;t=3.971,P<0.01);治疗后,实验组S-100β、NSE、MBP和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t=8.050,P<0.01;t=10.463,P<0.01;t=5.700,P<0.01;t=8.341,P<0.01)。结论小续命汤结合常规治疗可缓解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程度,保护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大面积脑梗死 脑水肿 脑扰动系数
原文传递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H-FABP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永俊 畅雪丽 +4 位作者 杜文贤 李晓峰 杨文明 赵文珺 杨文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therosclerosis of aorta,LAA)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shaped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发病48 h内诊断为LAA型急性脑梗...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therosclerosis of aorta,LAA)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shaped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发病48 h内诊断为LAA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及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America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及14 d清晨空腹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FABP水平。随访3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78/8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69/84)(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H-FABP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治疗后14 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7 d及14 d观察组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月发现观察组mR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以更明显改善LAA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更好地保护脑细胞,降低H-FAB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酮通络胶囊 丁苯酞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急性脑梗死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宇飞 安学雷 +1 位作者 张庆博 于艳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8-221,共4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纳入共计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9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影响。方法纳入共计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9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数据观察:疗效、治疗前后梗死面积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脑血流灌注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发症、血清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素(endothelin,E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变化、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Barthel指数)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分变化、并发症、不良反应。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35/4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43/4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梗死面积、NIHSS评分与、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等脑血流灌注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及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等血液流变学指标、NO、VEGF、ET、CRP、IL-8、Barthel指数、FIM评分等指标比较,P>0.0,治疗后两组患者梗死面积缩小,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均改善,CBV、CBF、MTT、FIB、HCT、PV、NO、VEGF、ET、CRP、IL-8等指标水平改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梗死面积缩小,NIHSS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均改善,CBV、CBF、MTT、FIB、HCT、PV、NO、VEGF、ET、CRP、IL-8等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4.35%,2/46)低于参照组(17.78%,8/45)(P<0.05);研究组1例胃肠道反应,1例发热,参照组1例发热,1例皮疹,1例肝功能异常,P>0.05。结论灯盏花素结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疗效佳,用药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灯盏花素 尿激酶静脉溶栓 疗效 神经功能 脑血流量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中药对脑梗死血清NGF、BDNF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小磊 王峰 +3 位作者 王伟民 丁瑞丛 张文涛 王松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28...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中药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64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的64例作为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清NGF、BDNF含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63/64)、85.9%(55/6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体现在气短乏力、畏寒肢冷、手足麻木、舌紫方面。治疗前两组血清NGF、BDNF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NGF、BDNF含量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减轻脑梗死症状,并改善血清NGF、BDNF的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药 益气活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永霞 崔万森 +4 位作者 王晓娜 马崇 邹玉安 李姣 贾晓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0-253,共4页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康复治...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分别在入院时、2周、4周进行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评估,并检测脑电地形图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运动功能障碍采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法评定。结果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IHSS、Fugl-Meyer、Barther指数以及脑电地形图、血清MMP-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实验组的NIHSS、Fugl-Meyer、 Barther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实验组的δ、θ频带梗死区平均功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α频带梗死区平均功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实验组的血清MMP-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在脑梗死恢复期应用效果满意,有利于恢复脑神经电生理活动、抑制炎性反应,进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 头穴丛刺 肌电生物反馈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脑电地形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化痰通络汤联合辅助训练对脑梗塞恢复期偏瘫症运动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曾志文 卢桂兰 +4 位作者 张正学 龚勋 王信凡 李海辉 史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联合辅助训练对脑梗塞恢复期偏瘫症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2月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恢复期服用通心络胶囊加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辅助训练治疗...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联合辅助训练对脑梗塞恢复期偏瘫症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2月的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恢复期服用通心络胶囊加以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辅助训练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液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对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5%(36/4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30/4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卡方检验,P<0.05,接受治疗后,两组血液黏度指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定法(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内皮素(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一氧化氮(NO)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辅助训练运用于脑梗塞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有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通络汤 辅助训练 脑梗塞恢复期 偏瘫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储莺 郑业 +2 位作者 蔡鸣春 汪玲 顾炜萍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1期1710-1714,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组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活动能力,从而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益气活血方 穴位按摩
下载PDF
活血荣络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F6及线粒体游离Ca^(2+)浓度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湘鹏 周德生 +3 位作者 胡华 陈瑶 刘利娟 李中 《河南中医》 2016年第6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荣络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CF6及线粒游离Ca^(2+)浓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奥扎格雷钠、疏血通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并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 目的:探讨活血荣络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CF6及线粒游离Ca^(2+)浓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奥扎格雷钠、疏血通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并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作为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荣络片,每次6片,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吡哆醛丁咯地尔胶囊,每次1粒,口服,每日2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学变化、CSS评分变化、ADL评分、CF6及线粒游离Ca^(2+)浓度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S评分、ADL评分、血浆CF6及线粒体游离Ca^(2+)浓度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荣络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浆CF6水平,抑制Ca^(2+)内流,从而有效地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并能较好地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荣络片 急性脑梗死 线粒体偶联因子6 钙离子浓度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认知行为学及神经影像学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岳若蒙 蒋蕾 梁丽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认知行为学及神经影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 目的研究疏血通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认知行为学及神经影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认知行为学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神经影像学指标[标准化梗死灶体积、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值(rAD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0/52)、88.5%(46/52),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体现在神志状态、头晕目眩、心悸气短方面。治疗前两组MMSE、MOC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标准化梗死灶体积、rAD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标准化梗死灶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rAD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5/52),对照组为5.8%(3/5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提高认知行为能力,并改善神经影像学指标,而且用药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疏血通注射液 认知行为学 神经影像学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梗死36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磊 李浩 魏俊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1期212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有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七通舒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研究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有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三七通舒胶囊口服。治疗4周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研究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观察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6%,对照组有效率为57.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以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而且治疗组降低更加明显;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纤维蛋白原降低,阻止血栓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三七通舒胶囊 神经功能缺损 纤维蛋白原 全血黏度 红细胞压积
下载PDF
葛根素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任丽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1,共2页
为探讨葛根素制剂普乐林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将 60例高血压并发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30例 ,分别给予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疗程 15d。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60 .0 % ,(P &... 为探讨葛根素制剂普乐林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将 60例高血压并发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 30例 ,分别给予葛根素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疗程 15d。结果 :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3.3%、60 .0 % ,(P <0 .0 1) ;治愈率为 33.3%和 16.7% ;两药都能缩小梗死面积、降低血液黏度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葛根素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葛根素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惠民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较好,能发挥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活血化瘀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手术操作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克明 武继彪 +1 位作者 隋在云 王爱洁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3-24,共2页
探讨了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中栓线的制备、动物体重、切口位置、线的插入深度及结扎翼腭动脉等问题,并对模型是否成功的标志及缺血时间再灌注和术后处理问题提出了标准。
关键词 线栓法 大脑中动脉闭塞 手术操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期分型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吉爱峰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23-124,共2页
概述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分型分期治疗脑梗死的研究进展,强调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优越性,并介绍了目前研究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中风 分期分型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涤痰化瘀汤治疗脑梗死86例
15
作者 赵世珂 董桂英 李春红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3-464,共2页
关键词 涤痰化瘀汤 脑梗死 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心脑血脉宁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宝贵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97-97,共1页
目的:观察心脑血脉宁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临床取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口服步长脑心通,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组40例口服心脑血脉宁。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0%,治疗组95.0%,经t检... 目的:观察心脑血脉宁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临床取8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口服步长脑心通,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丹参注射液等,治疗组40例口服心脑血脉宁。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5.0%,治疗组95.0%,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血液流变学改变亦有显著差异。结论:心脑血脉宁治疗脑梗死有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心脑血脉宁 步长脑心通
下载PDF
强脑消瘀煎治疗脑梗死55例
17
作者 张秀丽 李玉芹 +2 位作者 任海霞 李瑞双 刘瑞东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2951-2953,共3页
目的:观察强脑消瘀煎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强脑消瘀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目的:观察强脑消瘀煎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强脑消瘀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治疗组有效率为85.4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脑消瘀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抗血栓 通瘀煎
下载PDF
多效益脑口服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18
作者 杨一丁 刘峙 徐旭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 :验证并讨论由传统中草药、天然药物科学组方、加工提取而成的多效益脑口服液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双盲、设安慰剂对照组 ,共治疗 15 8例经头颅 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根据统一制定的“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 目的 :验证并讨论由传统中草药、天然药物科学组方、加工提取而成的多效益脑口服液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双盲、设安慰剂对照组 ,共治疗 15 8例经头颅 CT证实的脑梗死患者。根据统一制定的“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同时 ,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脂、脂蛋白、动脉硬化指数、血黏度、血小板聚集功能、性激素 (血清睾酮、雌二醇 )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监测的实验研究。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实验室各项检查指标改变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多效益脑口服液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益脑口服液 脑梗死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项针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NSE、VEGF、BDNF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灿 蔡燕 +1 位作者 何泽液 宋曼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项针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3例,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项针对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3例,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项针治疗,治疗疗效28 d,观察治疗前后者FOIS评分、炎性反应及血清NSE、VEGF、BDNF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FO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FOI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3(IL-13)、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IL-18、IL-13、hs-CRP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SE、VEGF、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NSE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VEGF、BDNF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67.31%(35/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针治疗能明显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NSE水平,提高VEGF、BDN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针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 炎性反应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复原通络汤联合靳三针配合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彦彬 赵保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究复原通络汤联合靳三针配合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9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将纳入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复原通... 目的探究复原通络汤联合靳三针配合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方法研究纳入119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将纳入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复原通络汤联合靳三针配合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肢软乏力、手足肿胀、面色淡白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脑血流图及肌电图参数指标变化、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系统指标变化及血脂指标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功能综合评分量表评分(FCA)变化、治疗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31%(58/59)、86.67%(52/60),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肢软乏力、手足肿胀、面色淡白等)积分、脑血流图及肌电图参数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系统指标、高密低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血脂指标、NDS评分、FCA及Barthel评分(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肢软乏力、手足肿胀、面色淡白等)积分、脑血流图及肌电图参数指标、凝血系统指标(FIB、APTT、PT、TT)、血脂指标(HDL-C、LDL-C、TG、TC)、NDS评分、FCA及Barthel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偏身麻木、半身不遂、舌强语謇、肢软乏力、手足肿胀、面色淡白等)积分、脑血流图及肌电图参数指标、凝血系统指标(FIB、APTT、PT、TT)、血脂指标(HDL-C、LDL-C、TG、TC)、NDS评分、FCA及Barthel评分(P>0.0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2例恶心呕吐,观察组1例皮疹,1例恶心,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复原通络汤联合靳三针配合董氏奇穴巨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效果良好,患者恢复好,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恢复期 复原通络汤 靳三针 董氏奇穴 巨刺法 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