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中7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比较
1
作者 龙小妹 李蓉 +3 位作者 郭爽 古建兴 刘海鹏 范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5-790,共6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果肉、果皮、果核、果汁、果渣)中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咖啡酸、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诃黎勒酸、鞣花酸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考察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布情况,为新鲜余甘...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果肉、果皮、果核、果汁、果渣)中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咖啡酸、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诃黎勒酸、鞣花酸和槲皮素含量的方法,考察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布情况,为新鲜余甘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B)-0.1%磷酸溶液(D);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并以AIA格式导出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的色谱图,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相似度。结果 7种活性成分在不同余甘子鲜果部位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槲皮素为果皮特有,表没食子儿茶素未在果核中检测出;果核中整体化合物含量均低于其他部位,但鞣花酸含量显著较高;果渣中咖啡酸、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诃黎勒酸含量可达其他部位的2倍,而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鞣花酸的含量与果汁相差较小;果汁中表没食子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与果肉比较,其他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小;余甘子鲜果果肉、果皮、果核、果汁、果渣的相似度分别为0.993、0.997、0.728、0.990、0.98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同时测定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中7种成分的含量;余甘子鲜果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鲜果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沙棘不同采收期与不同干燥过程真菌毒素的考察及其风险评估
2
作者 赵磊 杨铭 +5 位作者 王皓 马彧 马金刚 姜大成 王路宏 昝珂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5期377-383,共7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沙棘不同采收期及不同干燥过程中11种真菌毒素残留,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免疫亲合柱进行富集,采用液质建立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结合沙棘的抑菌效力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11种真...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沙棘不同采收期及不同干燥过程中11种真菌毒素残留,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通过免疫亲合柱进行富集,采用液质建立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结合沙棘的抑菌效力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11种真菌毒素的随行回收率在88%~103%之间,RSD≤7.8%,在测定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所有批次HQ c<1,沙棘的真菌毒素风险较低。通过抑菌效力试验表明沙棘不具备抑菌作用,存在产生真菌毒素的风险。结论:通过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沙棘中真菌毒素成分,具有快速、准确、简单等优点,适合沙棘中11种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真菌毒素 抑菌效力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灵芝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含量测定 被引量:10
3
作者 于浩翰 谢林 +2 位作者 肖深根 刘东波 夏志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61-1063,共3页
本文以8个灵芝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菌株菌丝体液体发酵产物、子实体多糖等指标。结果表明:8个菌株深层发酵产物,由于生物学特性不同而有差别,各菌株菌丝体生物量与次生代谢产物多糖之间,相关性较小;甜芝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但自溶速度... 本文以8个灵芝菌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菌株菌丝体液体发酵产物、子实体多糖等指标。结果表明:8个菌株深层发酵产物,由于生物学特性不同而有差别,各菌株菌丝体生物量与次生代谢产物多糖之间,相关性较小;甜芝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但自溶速度最快,灵芝5760最慢,血芝次生代谢产物多糖最高;各菌株菌丝体多糖含量均高于子实体;以超声波破壁处理后,再以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得率可明显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液体发酵 多糖 提取工艺 成分测定
下载PDF
蜂胶微胶囊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游海 郑为完 高荫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介绍了一种蜂胶活性成分,提取物的微胶囊化方法,对壁材的制取和微胶囊化工艺过程进行了论述与讨论。该法制取的蜂胶微胶囊粉末产品包理率达95%以上,在水中的溶解性,分散性良好。
关键词 蜂胶 蜂胶活性成分 提取物 微胶囊化工艺 药用 食用
下载PDF
红花干物质和化学成分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郭美丽 张芝玉 +1 位作者 张汉明 苏中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红花干物质和黄色素动态积累规律符合Y=a+bX+cX2的一元二次方程,而腺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前3d内符合 Y=aebx的指数方程,3 d后则呈直线下降。根据干物质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得知:红花在开花后第3天的早... 红花干物质和黄色素动态积累规律符合Y=a+bX+cX2的一元二次方程,而腺苷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在前3d内符合 Y=aebx的指数方程,3 d后则呈直线下降。根据干物质和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得知:红花在开花后第3天的早晨6:06~8:30的时间内采收最佳,其时间的两个端点分别是黄色素和腺苷量最高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干物质 黄色素 腺苷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中药材指纹体系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晓波 屠鹏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建立反映中药材整体信息的指纹体系是现阶段全面、有效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手段。中药材指纹体系是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基因指纹图谱来分别表述、控制中药材的多元化学组份和源于生物体的特性 ,从有效成分和遗传物质两方面实现对中药材质量... 建立反映中药材整体信息的指纹体系是现阶段全面、有效控制中药材质量的手段。中药材指纹体系是采用化学指纹图谱和基因指纹图谱来分别表述、控制中药材的多元化学组份和源于生物体的特性 ,从有效成分和遗传物质两方面实现对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基因指纹图谱可从遗传物质上进一步佐证中药区别于化学药品的特性。基因指纹与化学指纹相结合 ,对于中药的品种鉴定、质量评价、药用优良品种的选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中药材指纹体系 ,首先要建立药典品种的含多种检测方法的化学指纹和基因指纹图谱库 ,其次要建立指纹图谱的计算机模式识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指纹体系 质量标准 指纹图谱 中药现代化 多元化学组份
下载PDF
鸡蛋清中溶菌酶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迟玉杰 高兴华 孔保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6,共3页
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直接从鸡蛋清中提取溶菌酶,采用超滤方法将溶菌酶提取液浓缩及脱盐并进一步纯化。所得酶活力为15834U/mg,最终酶得率为56.57%。
关键词 提取工艺 药用鸡蛋清 溶菌酶 树脂吸附法 溶菌酶活力
原文传递
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7
8
作者 施峰 刘焱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66-1667,共2页
关键词 红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己中粉防己碱含量 被引量:17
9
作者 冯碧敏 叶云 张昊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防己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以含0.06%二乙胺的甲醇-乙腈-水(3∶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粉防己碱线性范围是0.05~1.0mg/mL,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1.09%(n=5)。结论... 目的:探讨防己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柱,以含0.06%二乙胺的甲醇-乙腈-水(3∶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粉防己碱线性范围是0.05~1.0mg/mL,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1.09%(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可用于防己中粉防己碱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粉防己碱 防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我国苜蓿属植物资源及应用概况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微微 何春年 佟建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0-681,共2页
我国具有极为丰富的苜蓿属植物资源,苜蓿在农牧业生产及生态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草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苜蓿中的黄酮、皂苷和多糖类成分具有多种活性,我国应加强苜蓿药用价值的开发。
关键词 苜蓿 资源 药用价值
下载PDF
市售鹿茸饮片及鹿茸粉的DNA条形码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晓晨 刘冬 +2 位作者 崔丽娜 孙佳明 张辉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7期706-708,共3页
目的利用COI序列对市售鹿茸饮片、鹿茸粉进行鉴定,并建立统一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鹿茸饮片及鹿茸粉分别进行DNA提取、COI序列扩增和序列测定,建立分子鉴定方法,并对市售鹿茸饮片、鹿茸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鹿茸饮片均可以... 目的利用COI序列对市售鹿茸饮片、鹿茸粉进行鉴定,并建立统一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对不同产地的鹿茸饮片及鹿茸粉分别进行DNA提取、COI序列扩增和序列测定,建立分子鉴定方法,并对市售鹿茸饮片、鹿茸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鹿茸饮片均可以使用COI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物种之间相互区分明显;市售40份药材中14份为药典规定物种,26份为非药典规定物种;鹿茸粉未成功获得COI序列。结论COI序列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可准确、有效鉴定市售鹿茸饮片,此方法为市场监管鹿茸饮片提供科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OI序列 鹿茸饮片 鹿茸粉
下载PDF
白粉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叶青 谢一辉 黄丽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08,110,共3页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含有黄酮、萜类、芪类、生物碱、香豆素类,甾体等活性成分。文献显示该属植物有抗炎镇痛,拮抗内皮素-1(ET-1)和蛇毒(S6b)、抑制胃溃疡、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治糖尿病等活性。我国葡萄科...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含有黄酮、萜类、芪类、生物碱、香豆素类,甾体等活性成分。文献显示该属植物有抗炎镇痛,拮抗内皮素-1(ET-1)和蛇毒(S6b)、抑制胃溃疡、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治糖尿病等活性。我国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藤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正交法优选酒炙川牛膝最佳炮制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黎万寿 陈幸 +1 位作者 李彬 吴燕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5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优选川牛膝的酒炙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水溶性成分及杯苋甾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酒炙工艺为饮片加10%的黄酒润透,130℃炒制15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是合理的。
关键词 川牛膝 酒炙 水溶性成分 杯苋甾酮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毛黄堇濒危原因及其野生资源保护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凤 林茂祥 +2 位作者 肖杰易 李娟 全健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6期17-18,共2页
对珍稀濒危民间药用植物毛黄堇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野生资源现状进行简述,分析了毛黄堇濒危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毛黄堇野生资源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 毛黄堇 濒危植物 野生资源 保护
下载PDF
南海多室草苔虫甾醇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辉 周雪峰 +3 位作者 杨亚玲 孙见凡 胡静 刘永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研究南海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 L.)的甾醇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室草苔虫石油醚部位分离到10个甾醇类化... 目的:研究南海多室草苔虫(Bugula neritina L.)的甾醇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分析,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室草苔虫石油醚部位分离到10个甾醇类化合物,鉴定为:胆甾-4-烯-3-酮(Ⅰ);胆甾醇(Ⅱ);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Ⅲ);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6,β-三醇(Ⅳ);3β-羟基-7-甲氧基-胆甾-5-烯(Ⅴ);过氧化麦角甾醇(Ⅵ);3β-羟基-胆甾-5-烯-7-酮(Ⅶ);6β-羟基-胆甾-4-烯-3-酮(Ⅷ);胆甾-5-烯-3β,7β-二醇(Ⅸ);胆甾-5,22(E)-二烯-3β7,α-二醇(Ⅹ)。结论:化合物Ⅴ~Ⅹ为首次从该种多室草苔虫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室草苔虫 甾醇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黄姜提取薯蓣皂素前热处理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俊英 雒廷亮 +2 位作者 曹文豪 卢朝国 刘国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296,共4页
为了解决黄姜酸水解提取薯蓣皂素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废水产生的新型热处理方法,采用干物料质量为3 kg,工作压力1.2 MPa,温度190℃,保压时间为10 min,压力介质为水蒸气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该文研究了黄姜在这种热处理... 为了解决黄姜酸水解提取薯蓣皂素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废水产生的新型热处理方法,采用干物料质量为3 kg,工作压力1.2 MPa,温度190℃,保压时间为10 min,压力介质为水蒸气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该文研究了黄姜在这种热处理作用前后,其显微结构(SEM)、红外图谱(FTIR)、热重—差示扫描热分析(TG/DSC)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这种热处理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这种热处理方法能够迅速粉碎黄姜中的淀粉颗粒,打碎纤维素的超分子结构,将包裹的薯蓣皂素释放出来,从而不需进行酸水解,就能直接提取薯蓣皂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姜 热处理 机理 直接提取 薯蓣皂素
下载PDF
牡蛎不同提取方法中糖原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辉 雷丹青 周先果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5期5-6,共2页
目的通过含量测定,筛选适宜的牡蛎糖原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苯酚-硫酸溶液为显色体系,检测波长为490nm。结果葡萄糖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0~80μg(r=0.9988),平均回收率97.74%,RSD=0.91%(n=6)。水提法获得的样品糖原含量最高,为48.4... 目的通过含量测定,筛选适宜的牡蛎糖原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以苯酚-硫酸溶液为显色体系,检测波长为490nm。结果葡萄糖进样量线性范围为10~80μg(r=0.9988),平均回收率97.74%,RSD=0.91%(n=6)。水提法获得的样品糖原含量最高,为48.46%;经SephadexG-50凝胶柱层析收集第Ⅱ峰,其冻干品的糖原平均含量为26.12%。结论比色法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牡蛎中糖原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糖原 比色法
下载PDF
黄精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8
作者 何新荣 刘萍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2期63-64,共2页
黄精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为了提高药用资源的更好利用,国内外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该文对近年来黄精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黄精 药理作用 进展
下载PDF
鳖甲研究概况 被引量:18
19
作者 唐尹萍 刘焱文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3期423-425,共3页
鳖甲为传统中药,来源于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被国家卫生部列为药食两用的中药品种。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都有收载。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 鳖甲为传统中药,来源于鳖科动物鳖(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被国家卫生部列为药食两用的中药品种。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都有收载。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劳热骨蒸、瘸瘕,虚风内动、久虐虐母、经闭等病症。目前,以鳖甲为君药组方的复方制剂在临床应用较多,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因而有必要对鳖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甲 化学成分 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四角蛤蜊粗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文文 王令充 +1 位作者 吴皓 栾合密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四角蛤蜊粗多糖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对其进行红外表征,并测定了总糖和总蛋白的含量;进一步通过碳粒廓清实验、血清溶血素水平测定实验,以及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研究四角蛤蜊... 目的:研究四角蛤蜊粗多糖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备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对其进行红外表征,并测定了总糖和总蛋白的含量;进一步通过碳粒廓清实验、血清溶血素水平测定实验,以及迟发型变态反应实验研究四角蛤蜊粗多糖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四角蛤蜊粗多糖提取物中总糖平均含量为72.79%,总蛋白平均含量为22.03%。四角蛤蜊粗多糖能够显著升高正常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力低下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以及免疫力低下小鼠的耳肿胀率。结论:四角蛤蜊粗多糖能够较好地提高小鼠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蛤蜊 多糖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