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交试验法优选蜜升麻的炮制工艺研究
1
作者 卞理 李文强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蜜升麻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蜜升麻中的异阿魏酸含量,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75∶2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1 nm,进样量... 目的:探究蜜升麻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蜜升麻中的异阿魏酸含量,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75∶2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1 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加热温度、加热时间、闷润时间作为考察因素,每一因素设4个水平,以蜜升麻中的异阿魏酸含量、性状外观评分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进行考察。结果:异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0.81~202.40μg/mL(r=0.999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值均小于2%,异阿魏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0%(RSD=1.66%);加热温度对试验结果具有显著影响(P<0.05),加热时间、闷润时间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P>0.05)。蜜升麻最佳炮制工艺为加热温度100℃、加热时间90 s、闷润时间90 min。结论:该炮制方法操作简便,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蜜升麻的炮制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升麻 炮制工艺 含量测定 正交试验 异阿魏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中药“盐制入肾”炮制理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新月 陈乐乐 +2 位作者 孙鹏 展照双 王加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4-1229,共6页
“盐制入肾”是传统中药炮制理论的典型代表之一,药物经盐炮制后能够引药入肾,发挥增强补肾助阳、滋阴降火、缓和燥性等作用。文章通过“盐制入肾”理论内涵、中医与西医“肾”的关联性、盐与肾的联系三方面对“盐制入肾”炮制理论的形... “盐制入肾”是传统中药炮制理论的典型代表之一,药物经盐炮制后能够引药入肾,发挥增强补肾助阳、滋阴降火、缓和燥性等作用。文章通过“盐制入肾”理论内涵、中医与西医“肾”的关联性、盐与肾的联系三方面对“盐制入肾”炮制理论的形成发展进行考证,结合“盐制入肾”炮制理论的研究现状,从物质基础变化、归经的现代研究和临床组方等角度探索中药“盐制入肾”的效应机制,并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和中药质量标志物展望“盐制入肾”效应机制研究方向,以期为“盐制入肾”炮制理论深入研究和盐制品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制入肾 研究进展 中药炮制
下载PDF
大黄煎煮过程的化学变化初探 被引量:27
3
作者 苏子仁 曾元儿 +4 位作者 周华 魏俊峰 粱远园 吕雪斌 刘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1-292,共2页
目的:了解大黄煎煮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大黄煎煮前后生药、煎液及药渣中的各种蒽醌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生药煎煮后各种结合蒽醌和游离蒽醌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这种现象可能与结合蒽醌的水解,游离蒽醌... 目的:了解大黄煎煮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对大黄煎煮前后生药、煎液及药渣中的各种蒽醌的含量进行监测。结果:生药煎煮后各种结合蒽醌和游离蒽醌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结论:这种现象可能与结合蒽醌的水解,游离蒽醌的降解以及蒽醌间的相互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煎煮 蒽醌 化学变化 中药 炮制
下载PDF
半夏姜制对β-谷甾醇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5
4
作者 吴皓 束建清 +2 位作者 蔡宝昌 张来芳 叶定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662-664,共3页
薄层层析法测定半夏5个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表明经单纯加热后的姜煮半夏含量最低为0.0180%,生半夏最高0.0572%。以重量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姜矾半夏含量最高,姜煮半夏含量最低。
关键词 半夏姜制 Β-谷甾醇 总生物碱 重量法 比色法
下载PDF
马钱子不同炮制品中总生物碱的测定及急性毒性试验的比较 被引量:39
5
作者 蔡宝昌 何亚维 +2 位作者 丁红芳 马骋 吴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通过对中药马钱子不同炮制品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含量测定、生物碱种类鉴别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比较,就炮制方法与毒性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马钱子 炮制 生物碱 检测 急性毒性 毒性
下载PDF
三棱不同炮制品黄酮成分含量测定 被引量:21
6
作者 毛淑杰 沈鸿 +2 位作者 解静萍 谢爱萍 程丽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黄酮类成分系三棱活性部位之一,为优选三棱最佳炮制工艺,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进行黄酮含量测定。结果:醋炒三棱黄酮含量为最高,比生品增加40%左右。麸炒三棱含量为最低,比生品减少50%左右。... 目的:黄酮类成分系三棱活性部位之一,为优选三棱最佳炮制工艺,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比色法进行黄酮含量测定。结果:醋炒三棱黄酮含量为最高,比生品增加40%左右。麸炒三棱含量为最低,比生品减少50%左右。结论:炮制方法与黄酮含量有密切关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炮制 含量 测定 比色法 黄酮
下载PDF
黄连─黄芩药对煎煮液沉淀物的分析 被引量:42
7
作者 乔梁 彭嘉柔 +1 位作者 濮训生 魏璐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目的:研究黄连与黄芩复方煎煮液产生沉淀物的成分。方法:应用聚酰胺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飞行时间质谱对黄连黄芩药对煎煮液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沉淀物主要成分是黄连中的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及黄芩中的... 目的:研究黄连与黄芩复方煎煮液产生沉淀物的成分。方法:应用聚酰胺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飞行时间质谱对黄连黄芩药对煎煮液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沉淀物主要成分是黄连中的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及黄芩中的黄芩甙、汉黄芩甙等组成。结论:煎煮液的沉淀物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为研究黄连黄芩药对的药效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黄芩 飞行时间质谱 柱层析 中药
下载PDF
“正交法”与药典法姜半夏中成分含量及对动物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吴皓 唐志坚 +1 位作者 邱鲁婴 叶定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比较“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中成分的含量及两种炮制品对动物的作用。方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重量法、酸性染料比色法;浸出物、灰分测定采用药典附录法;毒性采用LD50测试;胃液分泌采用大鼠幽门结... 目的:比较“正交法”和药典法两种炮制工艺炮制的姜半夏中成分的含量及两种炮制品对动物的作用。方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重量法、酸性染料比色法;浸出物、灰分测定采用药典附录法;毒性采用LD50测试;胃液分泌采用大鼠幽门结扎,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PGE2含量,酸度计测试胃酸,改良Met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结果:总生物碱含量以“正交法”较高;灰分、浸出物含量以药典法较高;两种姜半夏混悬液、水煎液灌胃均未见明显毒性,但水煎液腹腔注射以药典法毒性较大,其LD50为(13.346±0.019)g/kg;两种姜半夏对大鼠胃液中PGE2含量、胃蛋白酶活性均呈促进作用,但对胃液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两种工艺炮制的姜半夏无明显差异,以“正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半夏 炮制工艺 成分 毒性 胃液分泌
下载PDF
泰山野生丹参与种植丹参根、茎、叶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8
9
作者 齐永秀 曹明亮 +2 位作者 王晓丹 高允生 夏作理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选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酮ⅡA,选用氨水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用HLPC法测定泰山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三种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 选用乙醇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酮ⅡA,选用氨水超声提取法提取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用HLPC法测定泰山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ⅡA三种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紫花丹参、种植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根中均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丹参叶中丹参素含量较高;丹参茎中三种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泰山三种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丹参叶含丰富的丹参素和原儿茶醛,提示丹参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ⅡA 丹参素 原儿茶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蛋黄油中脂肪油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振凌 房方 +1 位作者 李军 张本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蛋黄油中主要成分脂肪油的影响。方法 :罗紫 哥特里法测定脂肪油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 ,药典法测定脂肪油理化性质。结果 :烘法和干馏法炮制的蛋黄油中脂肪油含量 ,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含量以及酸值...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蛋黄油中主要成分脂肪油的影响。方法 :罗紫 哥特里法测定脂肪油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 ,药典法测定脂肪油理化性质。结果 :烘法和干馏法炮制的蛋黄油中脂肪油含量 ,所含脂肪酸的种类、含量以及酸值、碘值、皂化值、相对密度、折光率相近 ,氯仿提取法制备品则差异较大。结论 :烘法和干馏法制备的蛋黄油中脂肪油部分没有明显区别 ,二者与直接用氯仿提取的蛋黄脂肪油相比则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黄油 脂肪油 脂肪酸 炮制 中药
下载PDF
红参加工中梅拉德反应及其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向高 郑毅男 +1 位作者 刘墨祥 张丽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4-278,共5页
目的:从红参中分离鉴定出麦芽酚及其葡萄糖甙和精氨酸双糖甙(AFG),通过对不同加工品类人参的比较分析和人工合成证明它们是加工的产物。方法:应用色谱分离、光谱鉴定、TLC扫描定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模拟红参加工条件... 目的:从红参中分离鉴定出麦芽酚及其葡萄糖甙和精氨酸双糖甙(AFG),通过对不同加工品类人参的比较分析和人工合成证明它们是加工的产物。方法:应用色谱分离、光谱鉴定、TLC扫描定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模拟红参加工条件人工合成。结果:确认麦芽酚及其葡萄糖甙是红参特有成分,精氨酸双糖甙的含量红参比生晒参高3倍,它们是红参加工中产生的。结论:红参加工过程中有梅拉德反应参与,控制其反应条件对提高红参加工质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麦芽酚 精氨酸双糖甙 人参加工 炮制 中药
下载PDF
不同方法加工生地黄的2D-IR和HPLC检测结果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白雁 樊克锋 +3 位作者 李军 王东 朱凤云 陈志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评价不同方法加工的生地黄的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Twodimensionalinfraredcorrelationspectroscopy,2DIR)结合HPLC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多种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评价不同方法加工的生地黄的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Twodimensionalinfraredcorrelationspectroscopy,2DIR)结合HPLC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多种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良好相关统一性。结论:可以利用2DIR结合HPLC分别对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生地黄 相关性比较 检测结果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质量评价 产地加工 统一性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清 徐月清 +3 位作者 冯天铸 崔桂华 房慧勇 贾彩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7-660,共4页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中游离氨基酸、草酸铵的含量影响。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剂,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不同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各炮制品进行鉴别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中游离氨基酸、草酸铵的含量影响。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剂,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不同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各炮制品进行鉴别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各炮制品中草酸铵的含量。结果各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谷氨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为高。僵蚕各炮制品的薄层色谱未见明显差异,但僵蚕经过炮制后体内游离氨基酸和草酸铵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约为生品总量的50%~65%,其中麸炒品最低,仅为生品总量的48.8%。就草酸铵而言,各炮制品中草酸铵的含量约为生品总量的60%~82%,其中糖麸炒僵蚕的含量最低,姜炙僵蚕、姜麸炒僵蚕其次,而麸炒僵蚕中草酸铵含量下降的最少。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各指标性成分含量都有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尽相同。不同的炮制方法功效各异,各有所长,应在实际运用中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炮制工艺 游离氨基酸 草酸铵 含量测定 薄层鉴别
下载PDF
花蕊石炮制前后止血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彭智聪 张少文 +1 位作者 康重阳 谢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38-538,共1页
花蕊石炮制前后止血作用的比较彭智聪,张少文,康重阳,谢文(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花蕊石在临床使用多以明煅法炮制,其目的是易于粉碎,增强止血作用,缓和药性而不伤脾胃。本文从凝血时间,出血量和血小板数等方面比... 花蕊石炮制前后止血作用的比较彭智聪,张少文,康重阳,谢文(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花蕊石在临床使用多以明煅法炮制,其目的是易于粉碎,增强止血作用,缓和药性而不伤脾胃。本文从凝血时间,出血量和血小板数等方面比较了花蕊石炮制前后的止血作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蕊石 炮制 炮制前 炮制后 止血作用
下载PDF
生牡蛎与煅牡蛎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聂淑琴 李铁林 +4 位作者 江文君 薛宝云 梁爱华 李桂琴 杨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405-407,共3页
在0.6mol/LHCl、无水乙醇或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模型土比较了生牡蛎、煅牡蛎1号(900℃,1h)、煅牡蛎2号(350℃,8h)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牡蛎经1号工艺煅制后明显提高抗实验性胃溃疡活性。
关键词 牡蛎 煅制 炮制工艺 胃溃疡 药效
下载PDF
雷公藤“以药制药”炮制减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君明 李金洋 +6 位作者 蔡泓 刘瑞新 陈荣幸 李金花 宋玲玲 李军 崔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40,共4页
目的考察雷公藤"以药制药"炮制减毒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生品及其"以药制药"炮制品被给予生理小鼠14 d,通过对血清、肝、肾生物样本的分析,评价其炮制减毒作用机制。结果雷公藤生品引起了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目的考察雷公藤"以药制药"炮制减毒作用机制。方法雷公藤生品及其"以药制药"炮制品被给予生理小鼠14 d,通过对血清、肝、肾生物样本的分析,评价其炮制减毒作用机制。结果雷公藤生品引起了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和尿素氮(BUN)、肝和肾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以及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极显著升高,肝和肾的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抗炎性介质白介素(IL)-10水平的显著降低;与雷公藤生品组比较,金银花制雷公藤(JYHLGT)、白芍制雷公藤(BSLGT)、金钱草制雷公藤(JQCLGT)、甘草制雷公藤(GCLGT)、绿豆制雷公藤(LDLGT)等5个炮制品组均不同程度地逆转了以上指标的异常。结论金钱草、金银花、绿豆、白芍、甘草"以药制药"炮制雷公藤均可起到减毒作用,其减毒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药制药”炮制减毒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 抗炎 减毒机制
原文传递
香延止痛方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曹卫平 马青 +3 位作者 师伟 刘少玲 李霞 王东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香延止痛方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建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第7天,空白组和模... 目的探讨香延止痛方对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低、高剂量组建立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模型,造模第7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2 mL/只灌胃,西药组予布洛芬按每日0.002 g灌胃2 mL/只,中药低剂量组给予香延止痛方水煎剂2 mL/只(含生药2.38 g),中药高剂量组给予香延止痛方水煎剂2 mL/只(含生药11.9 g)。各组均连续灌胃6天。末次灌胃30 min,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缩宫素,观察大鼠扭体潜伏时间及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子宫组织上清液INF-γ、IL-4水平,RT-PCR法检测子宫组织上清液INF-γ、IL-4 mRNA表达。结果中药低、高剂量组30 min内扭体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均<0.05),扭体潜伏时间有延长趋势(P均>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子宫组织上清液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IFN-γ/IL-4降低,TNF-αmRNA表达降低,IL-4 mRNA表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高剂量组IFN-γ含量升高,IL-4含量降低,IFN-γ/IL-4升高,TNF-αmRNA表达升高,IL-4 mRNA表达降低(P均<0.05);但中药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存在Th1/Th2平衡漂移,香延止痛方可能通过调节Th1/Th2的平衡状态缓解痛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证 香延止痛方 中药 大鼠
下载PDF
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韬 张世臣 魏璐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409-411,共3页
首次用薄层扫描法对吴茱萸生物碱进行了炮制前后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吴茱萸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生物碱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关键词 吴茱萸 炮制品 吴茱萸碱 薄层扫描
下载PDF
3种水蛭炮制品调脂作用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武继彪 刘红兵 +2 位作者 吕文海 卢兖伟 王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43-345,共3页
3种水蛭炮制品调脂作用比较武继彪,刘红兵,吕文海,卢兖伟,王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250014)近年来,中药水蛭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渐趋扩大,用于脑血管病变、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呼吸系统疾病等 ̄[1]。水蛭经滑石... 3种水蛭炮制品调脂作用比较武继彪,刘红兵,吕文海,卢兖伟,王琦(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济南250014)近年来,中药水蛭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渐趋扩大,用于脑血管病变、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呼吸系统疾病等 ̄[1]。水蛭经滑石粉烫炮制后应用,已有2000余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炮制品 调脂作用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四逆汤滴丸制备工艺 被引量:16
20
作者 侯世祥 廖工铁 +3 位作者 程宇慧 卢俊香 梁小英 张益群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四逆汤滴丸的制备工艺,通过9次试验,用3个指标对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出了四逆汤滴丸的最适制备工艺。用此工艺制备的滴丸经质量检查均符合规定。
关键词 四逆汤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