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MS/MS与G1-熵权法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微乐方提取工艺
1
作者 李玲慧 许文 +3 位作者 李丹 林娟 黄汉明 潘鸿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微乐方水提物中6个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优选微乐方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Waters 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微乐方水提物中6个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并优选微乐方的水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Waters 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 mL/min,柱温40℃,进样量2μL,电喷雾负离子离子源,正负离子切换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以没食子酸、牡荆素、芍药苷、柚皮苷、橙皮苷、甘草酸含量和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G1-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以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工艺优化参数。结果微乐方水提物中6个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3%~102.56%,RSD<4.0%。最佳工艺参数为:饮片加12倍量水浸泡2 h,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同时测定微乐方中6个成分的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剂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1-熵权法 多指标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微乐方
下载PDF
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党参精准煮散工艺
2
作者 周晶晶 周洁 +1 位作者 窦霞 靳子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35-141,共7页
目的优选党参煮散的最佳粒度及煎煮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及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总多糖、干膏率为考察指标,运用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确定党参煮散饮片的最佳粒度及煎煮工艺参数。结果党参煮散饮片... 目的优选党参煮散的最佳粒度及煎煮工艺。方法以加水量、浸泡时间及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总多糖、干膏率为考察指标,运用AHP-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确定党参煮散饮片的最佳粒度及煎煮工艺参数。结果党参煮散饮片的最佳粒度为4.00~4.75 mm(4~5目),最优煎煮工艺为加水量13倍,浸泡时间15 min,煎煮时间10 min。结论本研究优选出的党参煮散粒度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生产;确定的煎煮工艺方便快捷,合理可行,可为煮散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精准煮散 AHP-熵权法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最佳粒度 煎煮工艺
下载PDF
基于BAS-BP神经网络结合熵权法多指标优化金蕾复方提取工艺
3
作者 王嘉鸣 柳娜 +1 位作者 陈晖 景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与天牛须搜索算法(BAS)-BP神经网络对金蕾复方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多指标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得到最佳醇提浓度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运用熵权法计算木犀草素、山柰酚、当药宁...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与天牛须搜索算法(BAS)-BP神经网络对金蕾复方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多指标优化。方法在单因素考察得到最佳醇提浓度的基础上,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正交试验考察因素,运用熵权法计算木犀草素、山柰酚、当药宁及干膏得率的综合得分,再建立BAS-BP神经网络模型,以BAS进行寻优,预测最佳提取工艺。结果BAS-BP神经网络优化得到金蕾复方醇提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0.5 h、提取3次,综合得分为96.3526;正交设计所得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提取0.5 h、提取3次,综合得分为90.9880。前者略优于后者但差异较小,结合生产实际确定金蕾复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0.5 h,提取3次。结论基于BAS-BP神经网络优选所得工艺参数提取效率高、稳定性良好,可为后续开发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蕾复方 正交设计 BP神经网络 天牛须搜索算法 熵权法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多指标加权综合评分法优选百解合剂提取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文炜 沈洋 +4 位作者 许舒瑜 林锦德 褚克丹 许文 徐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采用多指标加权综合评分法优选百解合剂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百解合剂提取液中13种指标性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黄芩苷、芍药苷、(-)-... 目的采用多指标加权综合评分法优选百解合剂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百解合剂提取液中13种指标性成分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黄芩苷、芍药苷、(-)-丁香树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迷迭香酸、厚朴酚、和厚朴酚、甘草苷、甘草酸、6-姜辣素的含量,采用Waters 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柱温45℃,电喷雾正负离子切换多反应监测模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13种成分提取量和全方得膏率为评价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加权综合评分法优选百解合剂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0倍量水浸泡2 h,提取2次,每次2.5 h,13种成分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9%~102.39%,RSD≤3.3%。结论本研究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百解合剂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解合剂 正交试验 G1-熵权法 多指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AHP-CRITIC综合评分法优选紫连生肌凝胶剂提取工艺
5
作者 高丽霞 闫治攀 +1 位作者 李喜香 王雪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36-141,共6页
目的 基于原制剂玉红油纱条指纹图谱,结合AHP-CRITIC综合评分法优选紫连生肌凝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建立11批玉红油纱条指纹图谱,通过共有峰数量、共有峰占总峰面积筛选紫连生肌凝胶剂的提取方法,运用均匀试验结合AHP-CRITIC... 目的 基于原制剂玉红油纱条指纹图谱,结合AHP-CRITIC综合评分法优选紫连生肌凝胶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建立11批玉红油纱条指纹图谱,通过共有峰数量、共有峰占总峰面积筛选紫连生肌凝胶剂的提取方法,运用均匀试验结合AHP-CRITIC综合评分法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 与玉红油纱条相比,以乙醇为提取溶媒的提取液共有16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47.83%;以水为提取溶媒的提取液共有8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45.06%;优选的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乙醇加入量16倍,提取2次,每次90 min。结论 基于玉红油纱条指纹图谱可优选紫连生肌凝胶剂的提取工艺,将指纹图谱应用于传统中药外用制剂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连生肌凝胶剂 指纹图谱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枳实-白芍不同配伍比例及枳实生品与炮制品换用的枳实芍药散化学成分研究
6
作者 余远盼 林桂梅 李医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35-140,共6页
目的采用HPLC比较枳实-白芍不同配伍比例及枳实生品与炮制品换用的枳实芍药散化学成分差异,解析炮制及配伍过程对经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速1 mL/min,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0.1%... 目的采用HPLC比较枳实-白芍不同配伍比例及枳实生品与炮制品换用的枳实芍药散化学成分差异,解析炮制及配伍过程对经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Wond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速1 mL/min,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测定辛弗林、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考察枳实-白芍药对不同配伍比例(3∶1、2∶1、1∶1、1∶2、1∶3)及枳实生品与不同炮制品(清炒、麸炒、炒炭)的枳实芍药散化学成分变化。结果9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4%~101.50%,RSD为0.42%~1.11%。枳实-白芍配伍比例为2∶1、1∶1、1∶2时,辛弗林、柚皮苷、新橙皮苷在水煎液中的提取率最高;枳实经清炒和麸炒后,单味药和复方中辛弗林、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含量高于生品,而炒炭后含量均下降;白芍与枳实配伍后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酸、(+)-儿茶素含量增加。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枳实芍药散的质量控制;炮制过程及配伍对枳实芍药散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合理配伍及炮制过程有助于化学成分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芍药散 枳实 白芍 配伍 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法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剂量配比
7
作者 韩杨杨 韩玉洁 +3 位作者 王海娟 高凡 刘兴超 郭秋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142-146,共5页
目的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最佳配比及配伍效应。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法制备CHF大鼠模型,运用均匀设计法,以大鼠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和射血分数(EF)为因变量,通过多元线... 目的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最佳配比及配伍效应。方法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法制备CHF大鼠模型,运用均匀设计法,以大鼠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含量和射血分数(EF)为因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最佳剂量配比,并对筛选结果进行实验验证,测定大鼠心重指数,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ELISA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血清肌钙蛋白T(cTnT)含量。结果回归方程提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最佳配比为:黄芪总皂苷60 mg/kg,丹参总酚酸10 mg/kg,葶苈子水提物190 mg/kg,桂皮醛100 mg/kg。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病理切片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胶原纤维堆积改善;心重指数明显减少(P<0.01);血浆AngⅡ、ALD及血清cTnT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分析法可优化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组分防治CHF的最佳剂量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药组分配伍 均匀设计 最佳配比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肝积方治疗肝细胞癌作用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珏 张春蕾 +3 位作者 杨铭 杨悦 郑培永 宋海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肝积方对肝细胞癌(HCC)的可能作用靶点和相关机制,并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采用TCMSP、HIT、TCMID、STITCH数据库查找肝积方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收集GeneCards数据库中与HCC相关基因,建立疾病-靶点-化...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肝积方对肝细胞癌(HCC)的可能作用靶点和相关机制,并进行体内实验验证。方法采用TCMSP、HIT、TCMID、STITCH数据库查找肝积方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收集GeneCards数据库中与HCC相关基因,建立疾病-靶点-化学成分网络。通过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肝积方对肝癌可能的作用途径。建立肝纤维化背景的SD大鼠原位HCC模型,并予肝积方灌胃干预,检测大鼠原位瘤大小并称重,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通过数据库检索共获得肝积方有效成分127个,主要成分对HCC的作用靶点共301个。KEGG富集分析获得肝积方与HCC显著共关联的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TNF-α、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显示,肝积方显著减轻大鼠HCC体积和瘤重,下调瘤组织AKT活化水平,并逆转HCC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结论肝积方对HCC有明显抑制作用,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HCC细胞EMT可能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肝细胞癌 肝积方 PI3K-AKT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9
作者 赖宝林 王利胜 +1 位作者 张升 田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1-212,F0003,共3页
中药凝胶剂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药物制剂。本文阐述中药凝胶剂基质的选用、渗透促进剂的选用、释药性能、质量控制、现代制药技术在凝胶剂中的应用等研究概况,建议从中药凝胶基质引进与优选、中药提取、质量控制等方面深入研究,以促进... 中药凝胶剂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药物制剂。本文阐述中药凝胶剂基质的选用、渗透促进剂的选用、释药性能、质量控制、现代制药技术在凝胶剂中的应用等研究概况,建议从中药凝胶基质引进与优选、中药提取、质量控制等方面深入研究,以促进中药凝胶剂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凝胶剂 基质 渗透促进剂 释药性能
下载PDF
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沙枣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廉宜君 李炳奇 +2 位作者 刘红 马彦梅 陈韩英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7-48,59,共3页
目的研究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沙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不同温度、不同酶量、不同酶作用时间下提取沙枣多糖最佳的方案,并且研究了超声处理对于酶法提取沙枣多糖的影响。结果沙枣多糖提取的适宜条件是:纤维素... 目的研究复合酶辅助超声波提取沙枣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不同温度、不同酶量、不同酶作用时间下提取沙枣多糖最佳的方案,并且研究了超声处理对于酶法提取沙枣多糖的影响。结果沙枣多糖提取的适宜条件是:纤维素酶1.5%、果胶酶1.5%;酶解时间为40min,酶解温度为55℃,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400W,固液比1∶30,超声温度60℃。在此条件下,沙枣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2.35%。结论本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沙枣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 多糖 超声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川芎、当归双提法提取工艺及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美玲 倪健 +6 位作者 郭琳 陈功森 于颖超 游龙泰 张海英 尹兴斌 曲昌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68-72,共5页
目的优选川芎、当归双提法提取及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水提液中阿魏酸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的包合... 目的优选川芎、当归双提法提取及挥发油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量、水提液中阿魏酸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的包合工艺。结果川芎、当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饮片不浸泡,加8倍量水,提取8 h。提取工艺验证试验显示,挥发油平均提取量为1.23 m L,水提液中阿魏酸平均提取量为0.387 9 mg/g。最佳包合工艺为:油(m L)∶β-环糊精(g)=1∶8,温度40℃,包合3 h。包合工艺验证试验显示,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得率平均值分别为74.89%、72.81%。结论本试验优选的川芎、当归双提法提取工艺及挥发油包合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剂生产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当归 阿魏酸 双提法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下载PDF
活血止痛纳米凝胶贴膏经皮渗透特性及药效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姚瑶 冯伟红 +6 位作者 王岚 易红 梁日欣 何爱萍 殷晓杰 杜茂波 刘淑芝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研究微乳/醇质体对活血止痛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特性及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过屏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标成分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评价活血止痛凝... 目的研究微乳/醇质体对活血止痛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特性及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试验,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过屏障,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指标成分丹皮酚、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的含量,评价活血止痛凝胶贴膏的经皮渗透效果。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比较其抗炎镇痛作用。结果凝胶贴膏、微乳凝胶贴膏和醇质体凝胶贴膏丹皮酚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65.30%、61.30%、60.20%,丁香酚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51.08%、54.71%、55.66%,水杨酸甲酯24 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49.20%、65.17%、72.15%。微乳凝胶贴膏大剂量组、醇质体凝胶贴膏中剂量组对减少模型动物腹腔内毛细血管的炎性渗出、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较好的作用(P<0.05)。结论基于微乳/醇质体技术的复合型纳米载体可使活血止痛凝胶贴膏中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屏障的能力更优,从而提高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凝胶贴膏 微乳 醇质体 透皮试验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连中小檗碱提取工艺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媛 张琰 +2 位作者 刘新友 刘琳娜 戚志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60-62,共3页
目的优选黄连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与比较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次数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确定黄连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10目,... 目的优选黄连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提取率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与比较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次数对考察指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确定黄连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10目,加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加醇量为9、8、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黄连 提取工艺 小檗碱
下载PDF
生菟丝子、盐制菟丝子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朴金花 欧芹 +4 位作者 王昭 李晶 江旭东 张鹏霞 孙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菟丝 衰老模型小鼠 免疫
下载PDF
不同产地党参药材中的重金属及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宇靖 王亚丽 +3 位作者 赵生国 肖宇奇 潘新波 萨日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36-2338,共3页
目的对党参三个主产区24个地区的党参药材样品中的重金属和砷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法(AFS)测定样品中的镉、锡和铅、汞、砷的含量。结果砷的含量范围为0.16~0.94μg/g,铅... 目的对党参三个主产区24个地区的党参药材样品中的重金属和砷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和原子荧光法(AFS)测定样品中的镉、锡和铅、汞、砷的含量。结果砷的含量范围为0.16~0.94μg/g,铅的含量范围为0.25~0.39μg/g,汞的含量范围为0.012~0.023μg/g,镉的含量范围为0.008~0.036μg/g,锡的含量范围为4.68~15.14μg/g。结论该实验所收集各产地党参中的重金属及砷的含量均低于药典及《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的重金属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重金属 ICP-AES AFS
下载PDF
中药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杨欢 詹雪艳 +2 位作者 林宏英 赵智婕 袁瑞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29-133,共5页
使用环糊精对中药挥发油进行包合后可改善挥发油化学稳定性差、溶解性差、易挥发等缺点,因此,环糊精包合技术被广泛用于挥发油的制剂过程中。本文就环糊精包合挥发油领域,对所使用的环糊精种类、包合的挥发油种类、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使用环糊精对中药挥发油进行包合后可改善挥发油化学稳定性差、溶解性差、易挥发等缺点,因此,环糊精包合技术被广泛用于挥发油的制剂过程中。本文就环糊精包合挥发油领域,对所使用的环糊精种类、包合的挥发油种类、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合物的表征、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及包合物的溶出特征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中药挥发油 包合 综述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萃取沙枣花挥发油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廉宜君 李元元 +3 位作者 李敏 唐娟 陈韩英 李炳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沙枣花中提取挥发油的得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比较超临界CO2萃取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药材蒸馏时间对提取挥发油的影...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沙枣花中提取挥发油的得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比较超临界CO2萃取及水蒸气蒸馏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水蒸气蒸馏法中药材蒸馏时间对提取挥发油的影响最大;而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CO2流量为10L/h。结论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耗时少、效率高和对提取后物料破坏较小等优点,适合于批量生产,便于制剂的后续提取工艺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萃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当归补血微丸及其性质考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红霞 贾晓斌 +2 位作者 陈彦 施亚芳 孙晶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5-628,共4页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当归补血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当归补血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效果。结果:用... 目的: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当归补血微丸,研究微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和处方。方法:用新型的挤出滚圆造粒机制备当归补血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微丸的粉体学性质、收率和体外溶出效果。结果: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高,体外溶出迅速。结论:挤出滚圆法可以制备中药微丸。该工艺简便易行,制得的微丸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复方提取物 挤出滚圆法 微丸 粉体学性质 体外浴出
下载PDF
木姜叶柯总黄酮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蒋珍藕 黄明桂 +2 位作者 陆国寿 邱宏聪 韦宝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6-59,共4页
目的优选木姜叶柯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中主要有效成分根皮苷为优选指标,采用静态与动态吸附洗脱相结合的方法优选木姜叶柯总黄酮分离纯化工艺。结果筛选出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聚酰胺树脂(80~100目),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 目的优选木姜叶柯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中主要有效成分根皮苷为优选指标,采用静态与动态吸附洗脱相结合的方法优选木姜叶柯总黄酮分离纯化工艺。结果筛选出分离纯化效果最佳的聚酰胺树脂(80~100目),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根皮苷量(mg)与树脂(mL)的比例<23∶1,上样液中根皮苷浓度为7.68 mg/mL,吸附流速为每小时1倍树脂体积(1 BV/h),洗脱剂乙醇浓度为20%,洗脱流速为2 BV/h,洗脱剂用量为20 BV。纯化后木姜叶柯总黄酮的含量可达80%以上,根皮苷含量达65%以上。结论所优选的纯化工艺合理可行,可较好地分离纯化木姜叶柯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姜叶柯 总黄酮 根皮苷 分离纯化 聚酰胺树脂
下载PDF
复方元胡止痛贴中延胡索、白芷乙醇回流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莉 付敏 +1 位作者 韩建伟 黄理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优选延胡索、白芷乙醇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延胡索乙素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工艺为:以3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转移率高。
关键词 复方元胡止痛贴 延胡索乙素 延胡索 白芷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