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b_(1)脂质体的制备及对脂肪细胞中脂滴积聚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尤晓颜 刘慧 +1 位作者 段续 陈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0,共7页
[目的]制备β-谷甾醇修饰的人参皂苷Rb_(1)脂质体(β-Rb_(1)-Lip),减少Rb_(1)降解并增强人参皂苷Rb_(1)降脂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和法制备了β-谷甾醇修饰的人参皂苷Rb_(1)脂质体,利用MTT法评估脂质体的生物安全性,借助油红O染色试验... [目的]制备β-谷甾醇修饰的人参皂苷Rb_(1)脂质体(β-Rb_(1)-Lip),减少Rb_(1)降解并增强人参皂苷Rb_(1)降脂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和法制备了β-谷甾醇修饰的人参皂苷Rb_(1)脂质体,利用MTT法评估脂质体的生物安全性,借助油红O染色试验和酶标仪测量TG含量,考察了脂质体β-Rb_(1)-Lip对脂肪细胞3T3-L1的脂滴积聚抑制作用。[结果]制备的β-Rb_(1)-Lip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3.74%,平均粒径为198 nm,β-Rb_(1)-Lip在12 h内Rb_(1)释放率约为80%,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效果。对于降脂活性,50μmol/L的β-Rb_(1)-Lip表现出显著的细胞内脂滴抑制率,与同浓度Rb_(1)单体相比,β-Rb_(1)-Lip对3T3-L1细胞内脂滴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且对细胞没有毒副作用。[结论]β-Rb_(1)-Lip具有包封率高、粒径小和缓释效果明显的特征,能够持续释放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b_(1),增强其降脂功效并减少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_(1) Β-谷甾醇 3T3-L1前脂肪细胞 脂滴积聚 脂质体
下载PDF
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评价
2
作者 张宽 欧余航 +3 位作者 罗春燕 翁一玲 谢玉和 严锦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34-2139,共6页
目的对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ThermoScientificAccucoreTMXLC18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280nm,测定天麻素、丹参素、槲皮素-3-O-... 目的对畅脉乐胶囊(Ⅰ)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分析采用ThermoScientificAccucoreTMXLC18色谱柱(4.6mm×250mm,4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30、280nm,测定天麻素、丹参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糖苷、芍药苷、大豆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异槲皮苷、芒柄花苷、大豆苷元、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的含量,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相似度。结果1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87.4%~103.9%,RSD0.54%~3.10%。在230nm处,10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54~0.999,而在280nm处其差异较明显。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芹菜苷、大豆苷、大豆苷元是主要差异成分,芍药苷、异槲皮苷含量在各批样品中稳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畅脉乐胶囊(Ⅰ)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畅脉乐胶囊(Ⅰ) 质量评价 含量测定 HPLC指纹图谱
下载PDF
苦蛇治霉滴耳剂的制备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牟珊 张勤修 +1 位作者 刘志庆 朱聪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4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苦蛇治霉滴耳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程序,观察该制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常规制备工艺将该组方制备为滴耳剂,同时建立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收集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苦蛇治霉滴耳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程序,观察该制剂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常规制备工艺将该组方制备为滴耳剂,同时建立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收集在本院门诊就诊的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和对照组140例。所有患者均彻底清洁外耳道,然后各组分别接受不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4%硼酸酒精滴耳液耳浴,治疗组患者则以苦蛇治霉滴耳剂耳浴,均为每日2次,7d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该制剂生产工艺可行,质量控制良好。观察组有效率95.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0.74%(P<0.01)。结论苦蛇治霉滴耳剂组方合理,质量标准稳定可控,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蛇治霉滴耳剂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真菌性外耳道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咽炎片挥发油质量评价
4
作者 曹欢 张清波 +5 位作者 曲范娜 李慧勇 林林 胡楠 王艳宏 笔雪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评价咽炎片挥发油质量。方法建立GC指纹图谱,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测定薄荷脑含量。结果5个企业2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85以上。各批样品聚为2类,质量差异标志物有3个,其中2个为薄荷脑和异薄荷酮。薄荷脑在0.051... 目的评价咽炎片挥发油质量。方法建立GC指纹图谱,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测定薄荷脑含量。结果5个企业2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85以上。各批样品聚为2类,质量差异标志物有3个,其中2个为薄荷脑和异薄荷酮。薄荷脑在0.05105~1.02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6%,RSD为2.9%。结论色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可有效评价各企业咽炎片挥发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炎片 挥发油 GC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蕲艾油-β-环糊精包合物膜剂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5
作者 肖新才 梁云靖 洪宗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14-618,共5页
为了提高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生物利用度,采用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再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成膜材料,考察蕲艾油-β-环糊精包合物膜的最佳工艺.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蕲艾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外观评价、膜性质、脱模性能和贴肤度作为... 为了提高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生物利用度,采用β-环糊精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再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成膜材料,考察蕲艾油-β-环糊精包合物膜的最佳工艺.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蕲艾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外观评价、膜性质、脱模性能和贴肤度作为表征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蕲艾油用量、β-环糊精用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以及甘油用量对成膜工艺的影响.结果:蕲艾油-β-环糊精包合物膜最佳成膜工艺为:蕲艾油用量为1.5 mL、β-环糊精用量为10 g、羧甲基纤维素钠∶去离子水为1∶20(W/V,g·mL^(-1))、甘油用量为6 mL,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结论:优选得到的成膜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该剂型的后续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油 Β-环糊精 羧甲基纤维素钠 制备 工艺优化 成膜工艺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及响应面法优化香薷漱口水配方工艺
6
作者 范彬 白雯静 +7 位作者 彭腾腾 尹盼盼 李海燕 沈薇 马趣环 王新娣 刘东彦 石晓峰 《甘肃医药》 2024年第7期641-645,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新型复方中药漱口水。方法:以药食同源中药香薷为主要原料,以乙醇、甘油、柠檬酸-木糖醇的用量为考察因素,感官评分(色泽、香味、滋味)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新型复方中药漱口水。方法:以药食同源中药香薷为主要原料,以乙醇、甘油、柠檬酸-木糖醇的用量为考察因素,感官评分(色泽、香味、滋味)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结合遗传算法优选漱口水的配方工艺;采用梯度稀释法测定漱口水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该中药漱口水的最佳配方为:乙醇3.8%,甘油10.4%,柠檬酸-木糖醇0.31%;抑菌试验表明漱口水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0.0741 g/mL和0.1481 g/mL。结论:该中药漱口水制备方法简单,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为药食同源中药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漱口水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配方工艺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
7
作者 张忠 范依霖 +3 位作者 薛宝玉 蒋琳 仲瑞雪 涂禾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优化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方法以去乙酰结冷胶用量、海藻酸钠用量、氯化钙用量、枸橼酸钠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考察变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各变量的范围。以25℃凝胶前体溶液黏度和37℃胶凝黏度为考察指标,采用... 目的优化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方法以去乙酰结冷胶用量、海藻酸钠用量、氯化钙用量、枸橼酸钠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考察变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各变量的范围。以25℃凝胶前体溶液黏度和37℃胶凝黏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的处方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白及多糖pH敏感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去乙酰结冷胶用量为0.50%,海藻酸钠用量为1.10%,氯化钙用量为0.07%,枸橼酸钠与氯化钙的质量比为4∶1。该处方条件下,25℃前体溶液黏度为(704.00±3.00)mPa·s,37℃胶凝黏度为(12544.70±47.33)mPa·s。结论白及多糖pH-离子敏感原位凝胶稳定性好,前体溶液在25℃流动性良好,凝胶强度良好,可为基于白及多糖原位凝胶的后续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白及多糖 pH敏感原位凝胶 黏度测定
下载PDF
八宝景天及香叶天竺葵混合制剂的抗炎及促愈合效果研究
8
作者 裴宇恒 谭杰 +2 位作者 王宁 甘明雨 卞伟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0期1082-1089,共8页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八宝景天及香叶天竺葵纯化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小鼠创口的抗炎及促愈合作用。方法:将八宝景天及香叶天竺葵进行纯化,使用吸光度检测及薄层硅胶板对纯化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定性及定量进行检测。取36只雄性Balb/...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八宝景天及香叶天竺葵纯化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对小鼠创口的抗炎及促愈合作用。方法:将八宝景天及香叶天竺葵进行纯化,使用吸光度检测及薄层硅胶板对纯化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的定性及定量进行检测。取36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选取18只用于皮肤刺激实验和过敏激发实验,6只用于ELISA实验,将剩余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碘伏组及实验组,每组3只。在小鼠背部脱毛后均剪出1个大小形状相似的1~1.5 cm切口,每日予以蒸馏水、生理盐水、碘伏及八宝样液喷涂,并记录小鼠伤口愈合情况。最后,在志愿者手背喷涂所制备的混合药剂,以验证其安全性。结果:经吸光度检测及薄层硅胶板验证,八宝景天及香叶天竺葵活性成分为黄酮及类黄酮物质。刺激性及过敏激发实验中未出现异常,小鼠未出现应激反应。致敏部位皮肤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无异常。小鼠创口实验中,实验组愈合速度明显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志愿者喷涂后喷涂部位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八宝景天及香叶天竺葵纯化提取物的混合制剂具有一定的抗炎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宝景天 香叶天竺葵 巢蜜 抗炎 抗菌 伤口愈合
下载PDF
参杞强精颗粒成型工艺优化与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甘典辉 刘金花 +4 位作者 马家宝 李鑫 夏冰雨 李晓霞 唐爱存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1450-1455,共6页
目的探讨参杞强精颗粒成型工艺优化方案,并考察其成品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湿法制粒工艺。以浸膏粉与辅料的配比(A)、乙醇浓度(B)、润湿剂用量(C)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吸湿率、溶化率、成型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 目的探讨参杞强精颗粒成型工艺优化方案,并考察其成品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湿法制粒工艺。以浸膏粉与辅料的配比(A)、乙醇浓度(B)、润湿剂用量(C)为主要影响因素,以吸湿率、溶化率、成型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参杞强精颗粒成型工艺。同时,考察参杞强精颗粒的长期稳定性和加速稳定性。结果正交试验法优选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浸膏粉与辅料配比为1∶1,乙醇浓度为65%,0.3%甜菊素的颗粒口感较好,润湿剂用量为15~20 mL,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在稳定性考察过程中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均符合规定。结论优化后的成型工艺方法科学合理,稳定可行,操作简便,所制得颗粒符合各项指标的相关规定,且稳定性好,可为参杞强精颗粒的生产及其后续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杞强精颗粒 正交试验法 成型工艺优化 稳定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法制备“腾药”乳膏及其镇痛作用研究
10
作者 潘旭 王洁煊 +4 位作者 曲舒显 潘琦 张蕊 李志远 霍梦逸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目的:将“腾药”熥剂制备为“腾药”乳膏,并对比研究“腾药”熥剂和“腾药”乳膏的镇痛作用,为“腾药”熥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出“腾药”乳膏基质的最佳处方工艺,以乳膏的外观均匀性... 目的:将“腾药”熥剂制备为“腾药”乳膏,并对比研究“腾药”熥剂和“腾药”乳膏的镇痛作用,为“腾药”熥剂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单因素筛选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出“腾药”乳膏基质的最佳处方工艺,以乳膏的外观均匀性、离心稳定性、涂布延展性、耐寒稳定性、耐热稳定性5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腾药”乳膏进行综合评价;运用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模型、热板法对比研究“腾药”熥剂和“腾药”乳膏的镇痛作用。结果:最佳“腾药”乳膏处方为载药量0.29 g,硬脂酸用量0.91 g,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0.50 g。“腾药”乳膏与“腾药”熥剂在醋酸扭体法中疼痛抑制率分别为28.77%、28.74%;甲醛致痛模型实验中“腾药”乳膏第I相、第Ⅱ相小鼠平均累计舔足时间分别为28.83 s、36.00 s;“腾药”熥剂第I相、第Ⅱ相小鼠平均累计舔足时间分别为30.17 s、38.25 s;热板法实验中“腾药”乳膏痛阈提高百分率为90.54%,“腾药”熥剂痛阈提高百分率为69.87%。结论:“腾药”乳膏制备工艺可行,其镇痛效果与“腾药”熥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药 乳膏 熥剂 响应面法 镇痛作用
下载PDF
基于标准汤剂的鲜龙葵果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1
作者 杨娜 宫畅 +1 位作者 李楠 张四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66-1372,共7页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 目的基于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制备并计算10批鲜龙葵果标准汤剂及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以鲜龙葵果药材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专属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的含量,并建立鲜龙葵果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确定4个特征峰及其相对保留时间的规定范围。结果标准汤剂出膏率为(18.21±1.87)%,确定的配方颗粒的出膏率范围为12.75%~23.67%,3批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分别为15.90%、21.26%、18.01%。标准汤剂中澳洲茄碱含量为(24.54±1.24)mg·g^(-1),澳洲茄边碱的含量为(31.34±1.65)mg·g^(-1);3批配方颗粒中澳洲茄碱含量分别为19.3 mg·g^(-1)、18.5 mg·g^(-1)、20.4 mg·g^(-1);澳洲茄边碱含量分别为23.9 mg·g^(-1)、22.9 mg·g^(-1)、25.8 mg·g^(-1)。识别出4个共有特征峰,以澳洲茄碱为参照物峰,其余3个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规定值分别为1.13、1.70、1.85。结论本研究证明鲜龙葵果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具有质量一致性,为制定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鲜龙葵果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下载PDF
参梅含片成型工艺研究
12
作者 翁燕 管敏 戴国友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优选参梅含片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辅料种类。采用Design-Expert响应面法,以口感、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确定主要辅料的用量。结果:得到参梅含片的最优处方为参梅浸膏100 g,乳糖300 g,微晶纤维素100 g,甜菊糖苷4 g... 目的:优选参梅含片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辅料种类。采用Design-Expert响应面法,以口感、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确定主要辅料的用量。结果:得到参梅含片的最优处方为参梅浸膏100 g,乳糖300 g,微晶纤维素100 g,甜菊糖苷4 g。结论:试验所得参梅含片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梅含片 Design-Expert响应面法 口感 崩解时限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优化中药配方颗粒调剂工艺
13
作者 王婷婷 李先文 +1 位作者 马琴国 张露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配方颗粒药品下药量因素,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的满意度。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监管。结果:配方颗粒调剂工艺的... 目的:探讨影响中药配方颗粒药品下药量因素,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提高患者对中药配方颗粒药品的满意度。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优化最佳配药、储存条件,对中药配方颗粒进行质量监管。结果:配方颗粒调剂工艺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湿度>粒径>温度;最佳调剂工艺为温度21℃,湿度45%,粒径为全部通过2号筛且不通过3号筛。结论:温度、湿度、粒径三者对配方颗粒的调剂工艺都有显著影响,依据本实验所得最佳配药条件,能达到最准确配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配方颗粒 正交实验 下药量 调剂工艺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兰柏消炎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14
作者 陈燕梨 梁诗敏 +3 位作者 刁军飞 杨贤娜 柴莉娜 李卓亚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制备以黄柏为君药的兰柏消炎方的软膏剂,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黄柏中的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柏、侧柏叶、大黄、薄荷、泽兰等为主药制备兰柏消炎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制备以黄柏为君药的兰柏消炎方的软膏剂,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黄柏中的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该制剂的工业化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柏、侧柏叶、大黄、薄荷、泽兰等为主药制备兰柏消炎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45∶55的比例将乙腈与0.1%的磷酸溶液混合,作为流动相溶液,其中每100 mL的流动相溶液中需要添加0.1 g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以1.0 mL·min^(-1)的流速操作,每次的采集量设定为10μL,并且所采集的光谱范围是265 nm,柱温为25℃的色谱条件下检测对兰柏消炎膏中的盐酸小檗碱进行测定,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溶剂和阴性溶液对盐酸小檗碱的测定无吸收峰的干扰。盐酸小檗碱的峰面积在11.8~141.6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出上升趋势,其回归方程Y=38905X-65.441,R^(2)=0.9957,这表明盐酸小檗碱的峰面积与其浓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联。结论:建立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合理、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兰柏消炎膏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柏消炎膏 小檗碱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
15
作者 姚永秀 梁林辉 +1 位作者 章斌 郑泽连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100-103,共4页
建立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建立制剂中大黄和陈皮的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制剂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分离度... 建立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建立制剂中大黄和陈皮的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制剂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分离度好;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分别在18.15~181.50μg/mL、18.02~180.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于氏解郁调肝散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平均含量分别为4.533 8 mg/g(RSD 1.29%,n=6)、5.941 2 mg/g(RSD 0.77%,n=6)。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于氏解郁调肝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氏解郁调肝散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TLC HPLC
下载PDF
五味痛风丸提取及制备工艺研究
16
作者 姚永秀 章斌 梁林辉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49-52,共4页
目的:将五味痛风汤开发为五味痛风丸。方法: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秦皮乙素转移率和干浸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五味痛风丸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丸剂成型工艺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水、煎煮1.5... 目的:将五味痛风汤开发为五味痛风丸。方法: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以秦皮乙素转移率和干浸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五味痛风丸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丸剂成型工艺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2倍水、煎煮1.5小时、煎煮3次;最佳成型工艺为提取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吴茱萸和红曲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后制丸,70℃干燥24小时。结论:该提取、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痛风丸 秦皮乙素 提取工艺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中药传承视角下分析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
17
作者 王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33-135,共3页
中药饮片是按临床治疗需求,对中药进行炮制。随着技术的发展,临床研制出了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加工技术,制作成了便于医师配药及患者使用的颗粒。本文通过对传统中药饮片、散装颗粒剂、小包装中药饮片及小包装... 中药饮片是按临床治疗需求,对中药进行炮制。随着技术的发展,临床研制出了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特定的加工技术,制作成了便于医师配药及患者使用的颗粒。本文通过对传统中药饮片、散装颗粒剂、小包装中药饮片及小包装颗粒剂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推动更加合理地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传承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园园 顾志荣 +2 位作者 郭燕 毛小文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2期14-19,共6页
目的:优化薰衣草精油(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体外释药模型。方法:以芳樟醇及乙酸芳樟酯为指标,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溶出度的方法;选用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辅料,优化辅料配... 目的:优化薰衣草精油(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并探讨体外释药模型。方法:以芳樟醇及乙酸芳樟酯为指标,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溶出度的方法;选用硬脂酸、聚乙二醇6000(PEG 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辅料,优化辅料配比,采用熔融法制备LEO缓释固体分散体,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结果:LEO缓释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处方配比为硬脂酸∶PEG 6000∶单硬脂酸甘油酯:LEO=3∶5∶1∶1,该条件下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在体外能够持续释药12 h,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所优选的处方配比工艺稳定可靠,所得缓释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药物溶出,缓释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缓释固体分散体 处方配比 体外释放 硬脂酸 聚乙二醇6000 单硬脂酸甘油酯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纳米粒处方工艺及体外释放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奕菲 杜利新 +3 位作者 魏起东 陆慧玲 郭志华 李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目的优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纳米粒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评价。方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为载体,利用改良的复乳法制备HSYA纳米粒,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实... 目的优化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纳米粒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体外释放评价。方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为载体,利用改良的复乳法制备HSYA纳米粒,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利用粒径测定仪、TEM扫描电镜仪、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仪、X-射线粉末衍射(XRD)仪对纳米粒进行表征;并对其进行4℃储藏稳定性、生理介质中稳定性、冻干保护剂及体外释放率考察。结果优选出纳米粒最佳工艺处方为:pH为6.95,投药量为2.8 mg,载体用量为18.2 mg;在此条件下制备出的纳米粒粒径为(176.4±1.29)nm,多分散系数(Polydiseperse Index,PDI)为(0.152±0.014),Zeta电位为(-17.6±0.46)mV,包封率为(78.5±0.49)%,载药量为(7.3±0.07)%,纳米粒形态圆整,分散性好;在4℃储存环境下、不同生理介质中稳定性良好,最佳冻干保护剂为1%葡萄糖;纳米粒48 h体外释放率为85%。结论该优化方法合理可靠,所得纳米粒稳定性良好,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黄色素A PLGA纳米粒 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的藿朴夏苓颗粒的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海菊 崔宏艳 +2 位作者 吴佳骏 邱智东 徐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建立藿朴夏苓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单因素考察确定辅料。以辅药比、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这三个关键质量属性(CQAs)为评价指标,设计Pla... 目的: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建立藿朴夏苓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湿法制粒,单因素考察确定辅料。以辅药比、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干燥时间和干燥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这三个关键质量属性(CQAs)为评价指标,设计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关键工艺参数(CPPs)。通过Box-Behnken设计结合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对成型工艺进行优化。建立数学模型考察CPPs与CQAs之间的关系。结果:藿朴夏苓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为:糊精作为辅料,辅药比为1.24∶1,乙醇浓度为80%,乙醇用量为35%,55℃干燥30 min。结论:基于QbD理念的藿朴夏苓颗粒成型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源于设计 藿朴夏苓颗粒 Plackett-Burman试验 Box-Behnken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