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2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
1
作者 王建新 王琳茜 +3 位作者 朱波 时沛 孙义长 韩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3-858,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通过调控E2F1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物行为学的影响。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0、80、160、320μmol·L^(-1))对细胞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3对E2F1、MMP-2、MMP-9、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存活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迁移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侵袭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E2F1 mRNA与E2F1蛋白表达量相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80、160、320μmol·L^(-1)人参皂苷Rg3组细胞中MMP-2、MMP-9、BCL-2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BCL-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能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抑制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同时还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E2F1因子下调MMP-2、MMP-9、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E2F1 胃癌 增殖 迁移和侵袭 凋亡
下载PDF
山银花茎叶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2
作者 蒋小华 韦玉璐 +3 位作者 白军 颜小捷 李典鹏 卢凤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4-489,共6页
目的对山银花茎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方法山银花茎叶80%甲醇提取物采用Diaion HP20SS、Sephadex LH-20、高速逆流色谱、反相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 目的对山银花茎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方法山银花茎叶80%甲醇提取物采用Diaion HP20SS、Sephadex LH-20、高速逆流色谱、反相半制备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测定单体化合物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NO水平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山银花茎叶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苄醇-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獐牙菜苷(2)、表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3)、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4)、裂环马钱苷(5)、断氧化马钱苷(6)、裂马钱素二甲基乙缩醛(7)、绿原酸甲酯(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0)、野漆树苷(11)、木犀草素-7-O-α-L-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2)、忍冬苷(13);化合物2~8、11~13可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结论化合物1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7、9、11~12首次从山银花茎叶中发现。化合物2~8、11~13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茎叶 环烯醚萜苷 黄酮 抗炎活性
下载PDF
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评价香附质量
3
作者 李莹莹 纪亮 +6 位作者 雷敬卫 杨春静 贾豪 张维方 龚海燕 刘文俊 谢彩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199,I0020,共7页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结合4种化学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香附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集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 目的建立香附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结合4种化学成分含量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香附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集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CA)等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及用药规格的香附药材进行区分比较。利用HPLC法测定香附药材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木犀草素和阿魏酸的含量。结果CA和PC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香附均可单独聚为一类,而浙江金华与其他产地香附差异最大,河南尉氏香附综合得分最高,质量较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OPLS-DA)结果显示,指纹图谱中13号峰(α-香附酮)、10号峰(香附烯酮)和14号峰是不同产地间香附质量产生差异的主要成分。广东湛江和浙江金华香附中香附烯酮与α-香附酮含量较为接近,香附烯酮含量远大于河南香附,α-香附酮含量远小于河南香附;不同产地香附中阿魏酸和木犀草素含量差异不大。去皮后香附中香附烯酮、α-香附酮和木犀草素含量降低,阿魏酸含量增加。结论不同产地间香附质量存在差异,以河南香附质量最佳。去皮前后香附化学成分相似,无明显种类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化学模式识别
原文传递
白术挥发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静 何牟 +1 位作者 李玲 张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889,共9页
白术挥发油为临床常用中药白术的主要有效部位,在白术根茎中的含量约为1.4%~2.5%,其化学成分复杂,共有约78种萜类、5种脂肪族、3种芳香族、1种甾体类和1种生物碱类,主要由苍术酮、β-桉叶醇、γ-榄香烯、白术内酯Ⅰ~Ⅲ等组成,并具有调... 白术挥发油为临床常用中药白术的主要有效部位,在白术根茎中的含量约为1.4%~2.5%,其化学成分复杂,共有约78种萜类、5种脂肪族、3种芳香族、1种甾体类和1种生物碱类,主要由苍术酮、β-桉叶醇、γ-榄香烯、白术内酯Ⅰ~Ⅲ等组成,并具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肠道微生物群、抗消化道炎症、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等药理活性。本文系统检索了国内外白术挥发油的相关文献,针对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整理,并对其燥性、稳定性等问题做出讨论,以期为白术挥发油的深度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挥发油 化学成分 炮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UPLC特征图谱和含量测定的蜜远志标准汤剂质量评价研究
5
作者 严慕贤 蓝义琨 +3 位作者 谭有珍 梁盛 周雅亮 吴颖欣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目的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以及3种成分质量分数同时测定的UPLC方法,对不同来源蜜远志饮片制成的标准汤剂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以及细叶远志皂苷、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质量分数测... 目的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以及3种成分质量分数同时测定的UPLC方法,对不同来源蜜远志饮片制成的标准汤剂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蜜远志标准汤剂的特征图谱以及细叶远志皂苷、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质量分数测定的方法,并对16批标准汤剂进行测定,采用高分辨质谱对共有峰进行了指认,采用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对共有峰进行了分析。结果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了9个共有峰,通过高分辨质谱分别指认为:西伯利亚远志糖A5、西伯利亚远志糖A6、远志酮Ⅲ、3,6′-二芥子酰基蔗糖、黄花远志素A、细叶远志皂苷A、远志寡精H、远志寡糖A、1,2,3,7-四甲氧基呫吨酮,相似度结果显示16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聚类分析及PLS-DA显示不同来源之间的样品可能存在质量差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蜜远志标准汤剂特征图谱和质量分数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蜜远志相关制剂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远志 标准汤剂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下载PDF
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志伟 李季文 +3 位作者 马新换 杜伟锋 边娜 毕映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当归作为“分根梢”理论的代表药材,其以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起源于唐代,形成于金元,兴盛于明清;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逐渐确立了归头止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的作用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挥发油、有机酸、无机... 当归作为“分根梢”理论的代表药材,其以不同药用部位分别入药起源于唐代,形成于金元,兴盛于明清;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总结,逐渐确立了归头止血、归身补血、归尾活血的作用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当归中含有当归多糖、挥发油、有机酸、无机盐等药效部位及阿魏酸、绿原酸、欧前胡素、藁本内酯等药效成分;在当归头、当归身及当归尾等不同药用部位中,上述药效物质基础的种类分布均匀、区别不大,但含量及相关比例差异明显;多数学者认为,含量、比例差异可能是导致当归不同药用部位存在较大药理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对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基础分布情况及相关药理作用的研究,从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药效物质基础的种类分布和含量差异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药效物质基础对应的药理作用研究,找寻当归不同药用部位间存在的“成分-效用”关系,以期为历代医家将当归按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分别入药提供更强有力的佐证,同时为当归提出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当归头 当归身 当归尾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青钱柳叶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7
作者 杨勇 郭婷思 +7 位作者 谢敏 谭李宏 李文楚 郑豪 黄费炳 杨玉佩 王炜 翦雨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4-842,共9页
目的 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ljinskaj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青钱柳叶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C18反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 目的 研究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 Iljinskaja叶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 青钱柳叶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C18反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PNPG法评价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paloside C(1)、cyclopaloside A(2)、juglanosides E(3)、vaccinin A(4)、ent-mururin A(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8)、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乙酯(9)、山柰酚-3-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0)、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1)、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2)、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13)、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丁酯(14)、香橙素(15)。总提取物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为(1.83±0.04)μg/mL,化合物1、4~5分别为(29.48±1.86)、(0.50±0.07)、(0.71±0.07)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四氢萘醇苷类,化合物4~5、8~10、14为首次从青钱柳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为较少见的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潜在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裙带菜多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
8
作者 刘伟萍 陈建芬 +2 位作者 安金琪 罗艺 刘凤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0-678,共9页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SPU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 目的探讨裙带菜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 from Undaria pinnatifida,SPUP)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P干预后对HepG2、SMMC-7721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和划痕法检测HepG2、SMMC-772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PUP对肝癌细胞自噬、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MP-9蛋白的影响。结果SPUP对HepG2、SMMC-7721细胞有短期和长期的抑制增殖作用,对正常肝细胞L-02无明显抑制作用,SPUP可促进两种肝癌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同时,SPUP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降低EMT和MMPs水平。结论SPUP通过促进凋亡和自噬、抑制EMT和MMPs,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带菜多糖 肝细胞癌 增殖 自噬 凋亡 侵袭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锁阳中19种无机元素的NIR快速测定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测定元素筛选
9
作者 顾志荣 祁梅 +2 位作者 杨浩 郭燕 葛斌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目的:建立锁阳中1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模型,筛选适宜采用NIR技术进行测定的元素。方法:采集5个省(区)的82批锁阳样品,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样品的NIR原始光谱,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Na、K... 目的:建立锁阳中1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快速测定模型,筛选适宜采用NIR技术进行测定的元素。方法:采集5个省(区)的82批锁阳样品,采用积分球漫反射方式采集样品的NIR原始光谱,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Na、K、Ca、Mg、Fe、Zn、Mn、Co、Sr、Ni、Ag、Ba、Ti、Pb、Cr、Cd、As、Hg、Cu等1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化学参考值,筛选预处理原始光谱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最佳波段及因子数,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定量分析模型。结果:K、Ca、Mg、Mn、Co、Sr、Ti、Cr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均大于0.9,校正均方差(RMSEC)、预测均方差(RMSEP)及留一法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在0.52~2.20之间,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预测性能较好;Ni、Zn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在0.8~0.9之间,RMSEC、RMSEP及RMSECV在0.49~1.41之间,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一般;Cu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在0.7~0.8之间,Na、Fe、Ag、Ba、Pb、Cd、As、Hg元素的决定系数R^(2)及交叉验证R^(2)均小于0.7,此9种元素的RMSEC、RMSEP及RMSECV在1.13~10.75之间,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差。K、Ca、Mg、Mn、Co、Sr、Ti、Cr等8种元素的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0.04%~7.62%之间,平均预测回收率在94.12%~108.45%之间,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阳中K、Ca、Mg、Mn、Co、Sr、Ti、Cr元素含量适宜采用NIR技术进行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无机元素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快速测定
下载PDF
接骨丹片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10
作者 蔡秀娟 林向前 林石明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 提升接骨丹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制马钱子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_(18)柱(250 mm×4.6 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 目的 提升接骨丹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制马钱子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_(18)柱(250 mm×4.6 c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 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 制马钱子、大黄的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分离度高,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46~116.73μg/mL和1.60~128.3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0.999 7,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8%和96.23%,RSD分别为1.16%和1.36%(n=6)。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接骨丹片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丹片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红姜花中黄酮的分离与鉴定
11
作者 郑丽 周日海 +3 位作者 张婉婷 张金凤 彭伟 陈业高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风干粉碎后的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根茎用工业甲醇浸提,甲醇浸提物用乙酸乙酯-水萃取。采用多种分离技术(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RP-18柱层析、HPLC)分离乙酸乙酯浸膏中的化学成分,通过NMR等方法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 风干粉碎后的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根茎用工业甲醇浸提,甲醇浸提物用乙酸乙酯-水萃取。采用多种分离技术(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RP-18柱层析、HPLC)分离乙酸乙酯浸膏中的化学成分,通过NMR等方法对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鉴定6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5-hydroxy-3,7,4’-trimethoxyflavone(1)、3,5-dihydroxy-7,4’-dimethoxyflavone(2)、kaempferol-4’-O-methylether(3)、ermanin(4)、dihydrokaempferide(5)、aromadendrin-7,4’-dimethyl ether(6)。均为首次从红姜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姜花 化学成分 黄酮
下载PDF
关苍术亲脂性化学成分研究
12
作者 周媛媛 孙杰 +5 位作者 江冰悦 杨咏琪 董柯杉 王萍 方振兴 张晓娟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期32-35,43,共5页
目的:研究关苍术亲脂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关苍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MS与NMR等波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关苍术... 目的:研究关苍术亲脂性成分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关苍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MS与NMR等波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关苍术药材中分离并鉴定了12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sthol(1)、Atractylochromene(2)、6,7-二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3)、8-羟基-6,7-二甲氧基香豆素(4)、7-甲氧基香豆素(5)、豆甾-4-烯-3-酮(6)、蒲公英萜醇乙酸酯(7)、白术内酯Ⅱ(8)、白术内酯Ⅰ(9)、桉叶-4(15)-烯-7β,11-二醇(10)、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11)、丁香醛(12)。结论:化合物1,3~6,10~12为首次从关苍术中分离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苍术 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分离鉴定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飞龙掌血茎和根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13
作者 陈龙 陈小燕 +4 位作者 张淼 罗静 邓玲玉 朱华 许立拔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旨在了解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inn)Lam.]茎和根不同炮制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130只KM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13组,包括溶媒组和12个药物试验剂量组(1个药材茎生品组和5个茎炮制组,1个根生品组和5个根炮制组,其中5种药材... 旨在了解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inn)Lam.]茎和根不同炮制对小鼠急性毒性作用。130只KM小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13组,包括溶媒组和12个药物试验剂量组(1个药材茎生品组和5个茎炮制组,1个根生品组和5个根炮制组,其中5种药材炮制品包括水煮制品、水洗制品、水蒸制品、酒蒸制品和酒炙制品)。溶媒组小鼠按40 mL/kg给予纯净水灌胃,给药3次,间隔4~5 h;茎各炮制品试验组小鼠按40 mL/kg灌胃,给药3次,间隔4~5 h;根各炮制品试验组小鼠按30 mL/kg灌胃,给药2次,间隔4~5 h,记录给药后各组小鼠14 d的主要临床症状、体重变化,并统计死亡率。结果表明,飞龙掌血及各炮制品可对小鼠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临床中毒症状有自主活动减少、安静怠动、俯卧和翻正反射消失。炮制品组与溶媒组比较,在14 d内茎和根各炮制品均可致小鼠体重明显降低,且死亡率显著高于溶媒组(P<0.05或P<0.01);而与生品组比较,茎和根的5种炮制品在14 d内对小鼠体重的影响不显著,可有效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其中以水煮法效果最佳。水煮、水洗、水蒸、酒蒸、酒炙炮制方法可以减小飞龙掌血茎和根(生品)对小鼠的毒性作用,但对小鼠体脂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Linn)Lam.] 根和茎 炮制品 小鼠急性毒性 中药炮制减毒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评价诃子药材质量
14
作者 张炜文 袁静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5期47-53,共7页
目的评价诃子药材的质量。方法建立诃子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计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柯里拉京为内参物,建立测定诃子药材中莽草酸、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诃黎勒酸、鞣花... 目的评价诃子药材的质量。方法建立诃子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计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柯里拉京为内参物,建立测定诃子药材中莽草酸、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诃黎勒酸、鞣花酸、诃子酸含量的一测多评法,并将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批诃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有23个共有峰,指认出2号峰为莽草酸、7号峰为没食子酸、11号峰为没食子酸甲酯、14号峰为柯里拉京、15号峰为没食子酸乙酯、16号峰为诃黎勒酸、20号峰为鞣花酸、22号峰为诃子酸,相似度均大于0.9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批诃子药材聚为2类,其中产地为青海的2批药材聚为一类,其余药材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的5个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088%。采用一测多评法计算的18批诃子药材中莽草酸、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没食子酸乙酯、诃黎勒酸、鞣花酸、诃子酸的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一测多评法可有效评价诃子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一测多评法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雾水葛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线虫应激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吴冬凡 李美其 王艳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 正交法优化雾水葛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探究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测定雾水葛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以雾水葛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考察时间、温度、料... 目的 正交法优化雾水葛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探究其对秀丽隐杆线虫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测定雾水葛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以雾水葛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考察时间、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设立给药组和空白组,通过观察线虫头摆动次数、H_(2)O_(2)氧化应激、抗热应激试验探究总黄酮对秀丽隐杆线虫抗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70℃,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40 (g∶mL),总黄酮提取率实测值为1.31%。给药组线虫头摆动次数明显多于空白组(P<0.01)。雾水葛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300 mg/mL时,给药组在氧化应激和热应激实验中平均寿命比空白组分别延长32.28%、42.96%。结论超声法操作简单、便捷、提取率高,提取所得总黄酮能增强秀丽隐杆线虫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水葛总黄酮 正交法优化 秀丽隐杆线虫 氧化应激 热应激
下载PDF
不同来源芦荟药材品质评价研究
16
作者 杨天梅 杨美权 +7 位作者 左应梅 许宗亮 杨维泽 王丽 起明菊 李纪潮 朱新焰 张金渝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24份芦荟药材品质进行分析及评价,为芦荟后期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检测方法和含量要求及相关文献,测定不同来源的24份芦荟药材的性状、杂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以及芦荟苷... 目的:对不同来源的24份芦荟药材品质进行分析及评价,为芦荟后期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检测方法和含量要求及相关文献,测定不同来源的24份芦荟药材的性状、杂质、水分、总灰分、浸出物以及芦荟苷、芦荟大黄素含量。结果:进口芦荟药材性状主要是不规则块状,少部分粉末状;表面棕褐色,较粗糙,较有光泽;断面棕褐色,较光滑,较有光泽。国产芦荟药材性状主要是圆饼状,表面较粗糙,呈黑褐色,略有光泽,断面粗糙,呈黑褐色,略有光泽。杂质含量在0.00%~0.05%之间。水分含量均符合规定,达标率为100.00%。总灰分含量只有9份符合规定,达标率为37.50%(9/24)。浸出物含量范围在2.82%~93.57%之间。大部分芦荟苷含量测定未达到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标准(芦荟苷含量库拉索芦荟不得少于16.00%,好望角芦荟不得少于6.00%),仅有7份芦荟苷含量符合规定,达标率为29.17%(7/24)。13份无法检出芦荟大黄素,11份芦荟大黄素含量范围为0.07%~0.63%。结论:当前药材市场上芦荟主要为进口芦荟和国产芦荟,质量参差不齐,进口芦荟药材品质较为优良,在以后的生产、销售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产地初加工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药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 药材品质 芦荟苷 芦荟大黄素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除湿丸质量控制研究
17
作者 杨薇 龚韬 +5 位作者 宋京美 王夏 胡银燕 严文利 周德勇 孙丽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9-13,共5页
目的 建立除湿丸指纹图谱,为完善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Luna Omega Polar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波长为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 目的 建立除湿丸指纹图谱,为完善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Luna Omega Polar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波长为254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以黄芩素为参照,测定29批除湿丸的HPLC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 29批除湿丸HPLC指纹图谱有3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95,并指认了8个色谱峰;聚类分析将29批除湿丸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中7个主要成分分别反映32个共有峰信息。结论 不同批次除湿丸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所建立的除湿丸指纹图谱可全面评价除湿丸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丸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金水六君煎物质基准中半夏和陈皮的薄层鉴别研究
18
作者 王欣 董自亮 +5 位作者 李红亮 吴瑞军 覃瑶 彭涛 秦少容 罗维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6期47-52,共6页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金水六君煎物质基准中半夏和陈皮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半夏对照药材为对照,对金水六君煎中半夏进行薄层鉴别研究,以橙皮苷和陈皮对照药材为对照,对金水六君煎中陈皮进行薄层鉴别研究,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金水六君煎物质基准中半夏和陈皮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半夏对照药材为对照,对金水六君煎中半夏进行薄层鉴别研究,以橙皮苷和陈皮对照药材为对照,对金水六君煎中陈皮进行薄层鉴别研究,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建立的薄层色谱法能鉴别出半夏和陈皮,斑点对应较好,阴性无干扰,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方法适应性良好。结论:本法简单可行、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金水六君煎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六君煎 半夏 陈皮 橙皮苷 薄层色谱
下载PDF
川党参的化学成分及其与磷酸二酯酶4D2的分子对接研究
19
作者 刘新桥 胡贝 +3 位作者 袁桥玉 宋炜 杨中正 吴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川党参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和^(13)C 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ybyl X 2.1.1软件,以Total score值为评价标准,评价川党参化学成分与磷酸...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川党参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 NMR和^(13)C 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利用Sybyl X 2.1.1软件,以Total score值为评价标准,评价川党参化学成分与磷酸二酯酶4D2(PDE4D2)的结合作用.利用Pymol和Discovery Studio 2017 R2 Client软件分析PDE4D2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从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部位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ngnostellin D(1)、(7S,8S)-3-methoxy-3',7-epoxy-8,4'-oxyneoligna-4,9,9,'-triol(2)、isolariciresinol(3)、curcasinlignan B(4)、(4E,12Z)-threo-tetradeca-4,12-diene-8,10-diyne-1,6,7,14-tetraol(5)、(-)-(7R,8S,7'E)-3',4-dihydroxy-3-methoxy-8,4'-oxyneoligna-7'-ene-7,9,9'-triol(6)、tetradeca-4E,8E,12E-triene-10-yne-1,6,7-triol(7)、lobetyol(8)、1-α-linoleoylglycerol(9)、glycerol 1-(9,12,15-octadecatrienoate)(10)、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酮(11)、syringic acid ethyl ester(12);其中化合物1、4、10、11和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1、2、5和化合物6与PDE4D2有较好的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党参 化学成分 分子对接 磷酸二酯酶4D2 抗炎
下载PDF
牛白藤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20
作者 银胜高 陈燕燕 +2 位作者 陈诗曼 岑燕霞 陆海琳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索牛白藤红外光谱(IR)快速鉴定技术。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牛白藤原药材进行整体分析。结果获得牛白藤的红外指纹图谱特征吸收峰有:3418,2925,2854,1723,1650,1514,1401,1319,1267,1155,1104,1054,1030,919,811,78... 目的探索牛白藤红外光谱(IR)快速鉴定技术。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牛白藤原药材进行整体分析。结果获得牛白藤的红外指纹图谱特征吸收峰有:3418,2925,2854,1723,1650,1514,1401,1319,1267,1155,1104,1054,1030,919,811,782,763,664,592,538,520 cm^(-1),并确定1267,1030,919 cm^(-1)为牛白藤镇痛抗炎药效成分熊果酸的红外特征指示峰。各样品IR相似度在0.9003~0.9895范围内,因此拟定牛白藤的IR相似度阈值为0.90。结论牛白藤的FT-IR指纹图谱可为其快速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白藤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指纹图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