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9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静 郭志华 +5 位作者 刘建和 钟森杰 匡慧芳 杨漾 刘祎 张秋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探讨其病证生物学基础。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舌象色度、心电图、心功能,HE染色、透...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心肌组织代谢产物谱,探讨其病证生物学基础。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检测舌象色度、心电图、心功能,HE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心肌组织差异代谢物,并对代谢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舌象色度R、G、B值均显著降低(P<0.05),心电图心率、ST段抬高幅度显著上升(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上升(P<0.05);心肌组织结构模糊,有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肿胀、破裂、溶解,嵴结构断裂减少。代谢组学共鉴定出29个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差异显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7个上调、22个下调),主要富集于硫胺素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糖酵解/糖异生,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三羧酸循环,丙酮酸代谢10条代谢通路。结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可较好地模拟冠心病心血瘀证病理过程,其病理机制涉及葡萄糖代谢、线粒体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生物合成、嘌呤代谢等多层次代谢网络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血瘀阻证 生物学基础 代谢组学 大鼠
下载PDF
益智仁-乌药药对调控PI3K/Akt/mTOR通路介导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足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尹德辉 唐诗韵 +2 位作者 吴珠 陈应奇 朱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I0004-I0006,共8页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 目的研究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足细胞自噬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方法6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缬沙坦组、益智仁-乌药药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KSJ-db/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肾脏病理学改变,足细胞自噬体数量、结构及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智仁-乌药药对组可显著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情况,增加足细胞自噬体数量,显著升高自噬相关蛋白表达(P<0.05),降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其中益智仁-乌药药对高剂量组各指标改善优于益智仁-乌药低、中剂量组。结论益智仁-乌药药对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提高足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足细胞损伤,发挥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乌药药对 糖尿病肾病 PI3K/AKT/MTOR 足细胞 自噬
原文传递
新风胶囊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基于调控miR-502-5p/TRAF2/NF-κB轴
3
作者 周巧 刘健 +3 位作者 万磊 朱艳 齐亚军 胡月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 目的探讨新风胶囊(XFC)对白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炎症模型;SD大鼠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流式细胞术筛选最佳XFC含药血清浓度;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502-5p和TRAF2的靶向关系。构建miR-502-5p抑制表达质粒(inhibitor)及阴性对照组,转染至软骨细胞中。分为对照组(NC),IL-1β组,XFC组,IL-1β+NC-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IL-1β+miR-502-5pinhibitor+XFC最佳含药血清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检测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4、IL-10的水平。逆转录PCR(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B)、免疫荧光法检测Ⅱ型胶原α1(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软骨蛋白聚糖抗体(ADAMTS5)和miR-502-5p/TRAF2/NF-κB基因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IL-1β组中软骨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且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IL-1β、TNF-α和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P<0.05)。筛选得出20%XFC为最佳含药血清浓度。与IL-1β组相比,XFC含药血清干预后,软骨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p65表达下降,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升高(P<0.05)。与NC-inhibitor相比,转染miR-502-5p inhibitor后,IL-1β、TNF-α、ADAMTS5、MMP13、TRAF2、NF-κB p65表达升高,miR-502-5p、IL-4、IL-10和COL2A1表达下降;与miR-502-5pinhibitor相比,将miR-502-5pinhibitor转染的软骨细胞和最佳XFC含药血清共培养后,XFC含药血清能逆转miR-502-5p抑制状态对软骨细胞炎症和ECM的影响。结论XFC抑制软骨细胞炎症、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iR-502-5p/TRAF2/NF-κB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02-5p 骨关节炎 新风胶囊 炎症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麦冬亲水成分分析及提取物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4
作者 陈光宇 饶智 +3 位作者 谢梦洲 瞿昊宇 李亮 何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4-589,共6页
目的 分析麦冬亲水成分,并探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反相/亲水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HILIC-Q-TOF-MS)法、分子排阻色谱-示差折光法、网络药理-分子对接技术测定水提冻干粉及多糖、果糖、... 目的 分析麦冬亲水成分,并探究提取物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反相/亲水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HILIC-Q-TOF-MS)法、分子排阻色谱-示差折光法、网络药理-分子对接技术测定水提冻干粉及多糖、果糖、酚酸提取物中亲水成分,预测解酒护肝活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麦冬水提冻干粉组、麦冬多糖提取物组、麦冬果糖提取物组、麦冬酚酸提取物组、3-O-对香豆酰奎宁酸组,每组9只,分别预防性给药14 d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50%乙醇(14 mL/kg)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根据血清ALT、AST、LDH、TG、VLDL水平结合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各提取物及3-O-对香豆酰奎宁酸活性作用的强弱。结果 从各提取物中鉴定出103种亲水成分及分子量为6 000、4 000 Da的多糖类成分,并发现3-O-对香豆酰奎宁酸、对羟基肉桂酸甲酯。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依次为麦冬酚酸提取物=麦冬果糖提取物=3-O-对香豆酰奎宁酸>麦冬多糖提取物>麦冬水提冻干粉。结论 麦冬果糖、酚酸提取物、3-O-对香豆酰奎宁酸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亲水成分 提取物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超高效反相/亲水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HILIC-Q-TOF-MS) 分子排阻色谱-示差折光法 网络药理-分子对接技术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5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基于肝脏蛋白质组学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
6
作者 汪保英 李雅静 +4 位作者 田磊 刘辉 白明 栗俞程 许二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6,I0017,共8页
[目的]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57BL/6N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丹栀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采用CUMS复制抑郁模型,模型成功后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进行行为学测... [目的]探讨加味丹栀逍遥散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57BL/6N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丹栀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采用CUMS复制抑郁模型,模型成功后灌胃给药4周.末次给药后进行行为学测试,采用串联质谱标签法(TMT)蛋白质组学分析小鼠肝脏差异蛋白的表达谱,通过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加味丹栀逍遥散抗抑郁的相关通路和蛋白;血液生化检测总胆固醇及总胆汁酸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率下降,自主活动次数减少,加味丹栀逍遥散给药后上调小鼠糖水偏好率及自主活动次数.蛋白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加味丹栀逍遥散给药组之间肝脏差异表达蛋白20个,其中上调11个,下调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了胆固醇代谢、初级胆汁酸的合成等.生化检测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总胆固醇含量下降而胆汁酸含量升高,加味丹栀逍遥散给药能显著增加总胆固醇含量而减少总胆汁酸含量.[结论]加味丹栀逍遥散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肝脏胆固醇异常代谢、降低血液总胆汁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蛋白组学 加味丹栀逍遥散 肝郁 胆汁酸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肺腺癌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贺 牟琪瑞 +3 位作者 王哲 王莹 于丹 高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沉默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血清组、顺铂组、siCTNNB1-235组、siCTNNB1-510组...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协同Siβ-catenin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A549/DDP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siRNA干扰沉默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血清组、顺铂组、siCTNNB1-235组、siCTNNB1-510组、siCTNNB1-547组A549/DDP细胞的β-caten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干扰β-catenin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β-catenin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量,MTT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IC50,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各组A549/DDP细胞顺铂诱导的凋亡率。结果:相较于正常血清组(1.00),siCTNNB1-235组(0.323±0.021)对β-catenin表达抑制率达67%(P=0.000)。RNAi技术沉默β-catenin后,与正常血清组(1.00)相比,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组的Survivin(0.247±0.015)和β-catenin(0.257±0.015)蛋白的表达下调更为明显(P=0.000,P=0.000)。IC50和正常血清组(28.330±1.029)µmol/L相比,单独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20.350±1.155)µmol/L或单独瞬时转染siCTNNB1-235组(15.577±1.535)µmol/L均可降低A549/DDP细胞顺铂的IC50(P=0.000,P=0.000),2者联合(10.453±0.999)µmol/L使用可进一步降低顺铂的IC50(P=0.000)。与正常血清组(9.130±0.384)%相比,瞬时转染siCTNNB1-235联合顺铂组(64.393±0.244)%和补中益气汤联合顺铂组(70.120±0.400)%的总凋亡率均升高(P=0.000,P=0.000)。结论: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和瞬时转染siβ-catenin在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肺腺癌顺铂耐药性方面具有协同效应,且补中益气汤具有siβ-catenin瞬时转染样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Survivin RNAI 肺癌耐药 补中益气汤
原文传递
灯盏花素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魏丹丹 李闪闪 +9 位作者 张明昊 魏雨润 王红玲 柴爽爽 殷晶晶 张敏 赵菡 吴宗耀 朱奎成 王庆波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1-677,共7页
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通路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探讨灯盏花素对肝纤维化(HF)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6... 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通路和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通路,探讨灯盏花素对肝纤维化(HF)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5.4、10.8、21.6 mg/kg)和秋水仙碱组(阳性对照,0.45 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以四氯化碳诱导构建HF模型。随后,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28 d。观察各组大鼠的肝脏外观并计算其肝脏系数,检测其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ALT、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观察其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情况,检测肝组织中TGF-β1、Smad、ERK1、Nrf2、Keap1、H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可见大面积的白色结节灶、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其体重,肝组织中SOD、GSH-Px水平和Nrf2、H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系数,Masson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血清及肝组织中ALT、AST水平,肝组织中MDA水平和TGF-β1、Smad2、ERK1、Keap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肝组织病变均有所改善,上述定量指标普遍逆转(P<0.05)。结论灯盏花素对大鼠HF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2/ERK1通路来抗纤维化,调控Keap1/Nrf2/HO-1通路来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肝纤维化 氧化应激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通路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
下载PDF
基于miR-155/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仙茅苷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
9
作者 李红英 刘佳 +2 位作者 张会军 董彦博 黄建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微小RNA(miR)-155/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茅苷组、miR-155过表... 目的探讨仙茅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对微小RNA(miR)-155/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茅苷组、miR-155过表达组和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I/R模型,仙茅苷组和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大鼠于建模前6 d腹腔注射仙茅苷50 mg/kg,1次/d;miR-155过表达组和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大鼠于建模前在左心室上取3个位点注射miR-155 mimic。再灌注24 h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155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病理表现,ELISA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仙茅苷组心肌组织miR-155水平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LVFS)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减小,血清中CK-MB、cTnT、LDH水平下降,心肌组织中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而miR-155过表达组以上各指标变化趋势相反(均P<0.05);与miR-155过表达+仙茅苷组比较,miR-155过表达组miR-155水平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大,LVEF和LVFS降低,LVESD和LVEDD增大,血清中CK-MB、cTnT、LDH水平上升,p-JAK2和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仙茅苷组以上各指标变化呈相反趋势(均P<0.05)。结论仙茅苷可减轻大鼠心肌I/R损伤,改善心功能,其可能通过抑制miR-155表达从而上调JAK2/STAT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仙茅苷 MIR-155 JAK2/STA3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银杏叶对肥胖症的作用
10
作者 陆江 朱道仙 +2 位作者 卢劲晔 刘莉 刘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银杏叶干预肥胖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检索银杏叶活性成分及其靶点,Gene Cards及TCMSP数据库获取肥胖症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肥胖症相关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银杏叶与肥胖...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银杏叶干预肥胖症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检索银杏叶活性成分及其靶点,Gene Cards及TCMSP数据库获取肥胖症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肥胖症相关靶点进行映射,筛选出银杏叶与肥胖症的共同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网络(PPI),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肥胖犬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共得到27种活性成分,108个银杏叶与肥胖症相交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核心活性成分与肥胖症关系密切。TNF、Akt1、IL-6、PPARG等53个靶点为银杏叶治疗肥胖症的潜在核心靶点,主要富集于GO生物过程(BP)和KEGG通路中的TNF、癌症等信号通路。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能与TNF、Akt1、IL-6、PPARG靶点稳定结合。银杏叶干预后,肥胖犬体质量、血脂及血清TNF-α、IL-6水平降低(P<0.05),脂肪组织PPARγ、Akt1、TNF-α、IL-6 mRNA表达降低(P<0.05),PPARγ及Akt1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 银杏叶可能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活性成分作用于PPARG、Akt1、TNF、IL-6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来治疗肥胖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肥胖症 网络药理学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黄芪-莪术-重楼配伍激活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介导抑制结直肠癌生长转移作用研究
11
作者 张慧兰 郭文晖 +6 位作者 苏婷婷 陈思 余倩慧 殷启航 万林鹭 王旭 唐德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8,共9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重楼(芪-术-蚤)配伍通过激活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介导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抗结直肠癌生长、转移相关作用。方法BALB/c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25 mg·kg^(-1))、芪-术...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重楼(芪-术-蚤)配伍通过激活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介导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抗结直肠癌生长、转移相关作用。方法BALB/c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5-FU)组(25 mg·kg^(-1))、芪-术-蚤高剂量组(5.85 g·kg^(-1))、芪-术-蚤低剂量组(2.925 g·kg^(-1)),每组6只,构建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给药15 d后,通过肿瘤体积大小变化评估芪-术-蚤配伍对肿瘤生长的干预效果;通过HE染色评估芪-术-蚤角药配伍干预后小鼠肝脏组织、肿瘤组织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芪-术-蚤高剂量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001)、肝脾转移灶较不明显,肝组织和肿瘤组织病理染色结果产生变化,下调氧化应激相关指标GSH-Px、SOD水平,上调MDA水平,上调ER stress相关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PERK)、磷酸化真核启动因子2α(p-eIF2α)、转录激活因子4(ATF4)等的表达,上调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下调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表达水平,抑制EMT过程。结论芪-术-蚤角药配伍可能通过激活PERK/eIF2α/ATF4通路诱导持续的ER stress,影响结直肠癌EMT过程,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术-蚤 角药 内质网应激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结直肠癌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证候表现与血清代谢组学的相关性
12
作者 黄晓巍 贾江维 +7 位作者 李锦巍 张译心 王鑫 刘博 纪凤兰 温富春 徐惠波 丁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证候表现与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渴灵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消渴灵组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第4周末,模型组和消渴灵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大鼠模型证候表现与血清代谢组学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消渴灵组,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消渴灵组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第4周末,模型组和消渴灵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 w后选取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大鼠用作后续研究,消渴灵组于第6周开始给予消渴灵2.2 g/(kg·d)。实验期间监测大鼠运动、精神状态、体质量、进食量、饮水量、抓力及空腹血糖等体征与生理状态。实验持续至第21周,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麻醉大鼠,采血,采用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中CD4^(+)、CD8^(+)、环腺苷酸(cAMP)、环鸟苷酸(cGM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的代谢组学技术对大鼠血清样本检测,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征表现符合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中医临床表现,CD4^(+)、cGMP、SOD、GSH-Px含量降低,CD4^(+)/CD8^(+)降低,cAMP、MDA含量升高,cAMP/cGM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渴灵组精神运动状态、抓力明显改善,CD4^(+)、cGMP含量升高,CD4^(+)/CD8^(+)升高,cAMP/cGM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模型组和消渴灵组共有27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包括L-谷氨酸、花生四烯酸等,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为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结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证候表现可能与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气阴两虚 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下载PDF
基于Trx1/TXNIP通路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凋亡机制研究
13
作者 王涛 吴子建 +7 位作者 李佩芳 李梦 韩永升 刘琨 张道宗 吴杰 刘辉 刘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1,I0007,共5页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激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Trx1,抑制海马凋亡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待缺血2 h后,退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颈总动脉后2 h缝合即可,采用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判断大鼠是否成模。成模后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进行治疗,疗程7 d。治疗结束后收集大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qPCR检测大鼠Trx1、TXNIP、Caspase3、Bcl2、Bax基因表达,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ROS表达,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的脑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显著增加(P<0.05);qPCR结果显示,Trx1、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ROS含量显著增高(P<0.05),海马组织凋亡程度显著增加。通督调神针法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评分、大脑梗死面积及海马凋亡程度,增加Trx1、Bcl2 mRNA表达,降低TXNIP、Caspase3、Bax mRNA表达,降低ROS含量。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能通过激活Trx1,抑制TXNIP诱导的凋亡反应,从而发挥缺血再灌注损伤之后大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 缺血再灌注 电针 凋亡
原文传递
基于AMPK/sirt1/RANKL/OPG通路研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愈合的机制
14
作者 林玉玲 李杰玉 +3 位作者 李增一 刘琳 籍胤玺 金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7,共5页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 目的基于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探究补阳还五汤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6.25 g/kg)、补阳还五汤中剂量组(12.50 g/kg)和补阳还五汤高剂量组(25.00 g/k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并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检测大鼠骨密度(BMD)值、骨折愈合评分及骨痂体积;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股骨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骨痂组织的病理形态;Western印迹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RANKL/OP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痂骨小梁分布稀疏,成骨细胞大量减少且有纤维组织生成,骨痂体积、血清中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及股骨组织中MDA水平、RANKL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BMD值、骨折愈合评分、骨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和AMPK、sirt1、OPG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骨痂骨小梁分布较为密集,成骨细胞增加,骨痂体积、血清中ALP、骨钙素、钙和磷水平及股骨组织中MDA水平、RANKL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BMD值、骨折愈合评分、骨组织中SOD和GSH-Px水平和AMPK、sirt1、OPG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AMPK/sirt1/RANKL/OPG通路,发挥对骨质疏松骨折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骨质疏松性骨折 氧化应激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蛋白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通路
下载PDF
基于IKKβ/NF-κB通路探讨温胆汤对睡眠障碍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5
作者 李莉 刘茹 +4 位作者 何晶 陈云 郭娟 纪可 刘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3-809,共7页
目的 探讨温胆汤对睡眠障碍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采用改良版水平转盘睡眠剥夺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艾司唑仑片组(0.15 mg/kg)和温胆汤低、高剂量组(12.5、50 g/kg),每组6只,另取6只作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温胆汤对睡眠障碍小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采用改良版水平转盘睡眠剥夺法构建失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艾司唑仑片组(0.15 mg/kg)和温胆汤低、高剂量组(12.5、50 g/kg),每组6只,另取6只作为对照组。给药干预7 d后,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组织、海马CA1区组织、下丘脑组织变化;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ELISA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神经丝轻链(NEFL)、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GFAP、磷酸化IκB激酶β(p-IKKβ)、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NF-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高剂量组小鼠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结构完整,排列整齐,神经元细胞核皱缩变形数量减少,尼氏小体增多,血清和脑组织NEFL、NSE、S100B、TNF-α、IL-6、IL-1β水平降低(P<0.01),脑组织GFAP表达降低(P<0.01),脑组织p-IKKβ和p-NF-κB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 温胆汤能够减少睡眠障碍小鼠的神经损伤,减少促炎介质释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KKβ/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睡眠障碍 炎症 IKKβ/NF-κB通路
下载PDF
清热祛浊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研究
16
作者 刘爱茹 李华君 +5 位作者 王立新 姬云妍 王亚男 王元松 苏秀海 吕树泉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4-221,共8页
[目的]研究清热祛浊胶囊(QRQZ)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建立NASH小鼠模型,并灌胃... [目的]研究清热祛浊胶囊(QRQZ)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蛋氨酸和胆碱缺乏(MCD)饮食诱导建立NASH小鼠模型,并灌胃不同剂量的QRQZ。通过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氧化应激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QRQZ对NASH模型小鼠炎症的影响;通过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p-IκB)、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P65(p-NF-κB P65)、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mature IL-1β的蛋白水平以及NLRP3、ASC、Caspase-1、IL-1β的mRNA表达来评估QRQZ对NASH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QRQZ可改善MCD引起的体质量减轻,降低肝指数,降低血清ALT、AST活性及TC、TG水平,同时改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提示QRQZ对NASH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此外,QRQZ提升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降低了MDA水平,降低了IL-6、IL-1β、iuTNF-α炎症因子水平,提示了QRQZ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QRQZ降低了IκB与P65的磷酸化水平,减少NLRP3、ASC、Caspase-1、IL-1β蛋白及基因表达。提示QRQZ干预抑制了NASH小鼠NF-κB/NLRP3信号通路活化。[结论] QRQZ对NASH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并且可以提升抗氧化能力改善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NLRP3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祛浊胶囊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氧化应激 炎症 NF-κB/NLRP3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满药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
17
作者 柯昌虎 严慧 +3 位作者 陈春晓 李志浩 朱军 李鹏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3-106,共14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复方木鸡颗粒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筛选肝癌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平台获取药物与疾病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复方木鸡颗粒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筛选肝癌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平台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对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预后关联性进行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复方木鸡颗粒中共获得37个活性成分,筛选出57个共有靶点,涉及生物过程98条、细胞成分17条、分子功能37条,介导15条信号通路。生存期分析结果显示,ESR1、CYP3A4、G6PD基因的表达量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6个活性成分与6个关键靶点蛋白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复方木鸡颗粒中的大豆皂苷C、柚皮素、β-谷固醇、汉黄芩素等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ESR1、CYP3A4、G6PD等靶点,可能通过P53、戊糖磷酸途径、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木鸡颗粒 肝癌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研究进展
18
作者 余梦瑶 李芳 +2 位作者 苏琛 雷勇 罗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25-733,共9页
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检索了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CVA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献,总结了中药代表性有效成分、中成药、方剂在改善气道... 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检索了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治疗CVA作用机制的研究文献,总结了中药代表性有效成分、中成药、方剂在改善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高反应(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改善气道重塑、降低咳嗽敏感性、保护肺损伤、增加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以及网络药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了完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完善不同病程作用机制研究、完善“功效-物质-靶标”系统诠释的建议,以期为中药治疗CVA的临床推广应用和创新中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药 作用机制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 气道重塑
下载PDF
补肾通腑方对脂多糖诱导的认知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张杰 李思敏 +5 位作者 宋晓雨 王旭 许玉珉 段建平 马云枝 赵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0-2121,共12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腑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认知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抗炎保护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法制备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目的】探讨补肾通腑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认知障碍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抗炎保护机制。【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采用LPS侧脑室注射法制备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甘露特钠胶囊组,补肾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并设假手术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灌胃,1次/d,连续8周,其中补肾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的灌胃剂量分别为15.12、7.56、3.78 g/kg,甘露特钠胶囊组灌胃剂量为0.094 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纯水灌胃。于第8周末,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N-甲基-D-天门冬胺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等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明显延长,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排列紊乱、稀疏,有细胞空洞等损伤表现;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共表达升高、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Iba1共表达降低(P<0.05);海马区TNF-α、IL-6、IL-1β等的表达显著升高,NMDA、GABA、Ach等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通腑方高、中、低剂量组甘露特钠胶囊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路程显著缩短,撤除平台后跨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增多(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排列较紧密、整齐,细胞形态趋于正常,iNOS/Iba1共表达显著降低,仅补肾通腑方高剂量组Arg1/Iba1共表达显著升高(P<0.05);海马区TNF-α、IL-6、IL-1β等的表达显著降低,NMDA、GABA、Ach等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肾通腑方能够改善LPS诱导的认知障碍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海马区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海马区NMDA、GABA、Ach等记忆相关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补肾通腑方 中枢神经炎症 脂多糖
下载PDF
陕产附子炮制前后急性毒性及强心作用研究
20
作者 李凡 张景霞 +4 位作者 赵林涛 王卫锋 陈曦 韩昕 李芳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目的:考察陕产附子炮制前后的急性毒性和强心作用。方法:通过对生附子LD_(50)的测定和自制黑顺片最大耐受量实验比较生附子和自制黑顺片的急性毒性;通过复制慢性心衰大鼠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心脏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清BNP及c... 目的:考察陕产附子炮制前后的急性毒性和强心作用。方法:通过对生附子LD_(50)的测定和自制黑顺片最大耐受量实验比较生附子和自制黑顺片的急性毒性;通过复制慢性心衰大鼠模型,检测大鼠体质量、心脏指数、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清BNP及cTnI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其强心作用。结果:生附子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9.45 g/kg,黑顺片的最大耐受量为27.39 g/kg,经炮制后毒性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自制黑顺片组大鼠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能够降低心脏指数、左心室指数降低和左心室舒张压(LVEDP),升高左心室收缩压(LVSP)、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变化速率(+dp/dt_(max))和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_(max))(P<0.05,P<0.01);降低血清中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P<0.05);心肌纤维排列相对紧密,胞核清晰可见,但有一定断裂,其中有少量空泡存在,未发现炎性细胞浸润,各指标有明显差异。生附子组各指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附子经炮制后,毒性降低,起到减毒的作用;自制黑顺片较生附子强心作用有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炮制 急性毒性 强心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