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6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鹿升白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研究
1
作者 单魁中 黄辉 +1 位作者 陆婷婷 任渊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566-569,共4页
目的观察芪鹿升白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PEG-rhG-CSF治疗,治疗组45例在... 目的观察芪鹿升白方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PEG-rhG-CSF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芪鹿升白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症状(包括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自汗及头昏眼花,)评分及肝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升高(P<0.05),且2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高于治疗1个化疗周期时水平(P<0.05),治疗组治疗1、3个化疗周期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症状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面色萎黄、自汗、头昏眼花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肝肾功能指标SCr、BUN、AST及ALT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3个化疗周期后SCr、BUN、AST及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8/4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5/4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鹿升白方联合PEG-rhG-CSF治疗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升高中性粒细胞水平,改善症状和肝肾功能,安全可靠,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 化学疗法 中药疗法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基于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升阳益胃汤对肺癌大鼠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宏君 孙星星 张润莲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39-745,共7页
目的探究升阳益胃汤对肺癌大鼠免疫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对照组,其余60只大鼠采用气管内灌注致癌碘化油溶液法建立肺癌模型,并分为模型组、顺铂组(5 mg/kg)、升阳益胃汤组(14 g/kg)、磷酸肌... 目的探究升阳益胃汤对肺癌大鼠免疫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72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2只为对照组,其余60只大鼠采用气管内灌注致癌碘化油溶液法建立肺癌模型,并分为模型组、顺铂组(5 mg/kg)、升阳益胃汤组(14 g/kg)、磷酸肌醇3-激酶(PI3K)激活剂740 Y-P组(10 mg/kg)、升阳益胃汤+740 Y-P组(升阳益胃汤14 g/kg+740 Y-P 10 mg/kg),每组12只。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占比,计算CD4^(+)/CD8^(+)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取肺、脾和胸腺并称质量,计算肺、脾、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CD4^(+)占比和CD4^(+)/CD8^(+)比值、脾和胸腺指数、IgG、IgA、IgM水平降低,CD8^(+)占比、肺指数、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ICAM-1 mRNA和MMP-9 mRNA水平、p-PI3K/PI3K、p-Akt/Akt比值和核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肺组织左叶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大量肿瘤细胞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紊乱,伴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升阳益胃汤组CD3^(+)、CD4^(+)占比和CD4^(+)/CD8^(+)比值、脾和胸腺指数、IgG、IgA、IgM水平升高,CD8^(+)占比、肺指数、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ICAM-1 mRNA和MMP-9 mRNA水平、p-PI3K/PI3K、p-Akt/Akt比值和核NF-κB p65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肺组织病变减轻,肺组织肿胀不明显,肺泡囊及上皮细胞结构基本清晰;在使用740 Y-P的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汤干预可明显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增强肺癌大鼠免疫力。结论升阳益胃汤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增强肺癌大鼠T淋巴细胞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疾病模型 动物 升阳益胃汤 免疫力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金复康口服液治疗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刘嘉湘 潘敏求 +3 位作者 黎月恒 叶大茜 郭映华 李涌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 观察金复康口服液(黄芪、北沙参、天冬、女贞子、石上柏,七叶一枝花等组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290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分为金复康组,化疗组及化疗加金复康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金... 目的 观察金复康口服液(黄芪、北沙参、天冬、女贞子、石上柏,七叶一枝花等组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290例非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分为金复康组,化疗组及化疗加金复康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金复康组100例 PR 11例(11%),MR 34例,SD 38例,PR+NC为83%;化疗组90例 PR 21 例(23.33%),MR 32例,SD 18例,PR+NC为78.88%;化疗加金复康组100例,PR 42例(42%),MR 38例,SD 15例,PR+NC为95%,明显高于化疗组P<0.01。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KPS评分),金复康组及化疗加金复康组均优于化疗组,治后多项免疫指标(NK、IL-2、CD_3+、CD_4+、CD_4+/CD_8+比值)均较治前显著提高,化疗组则有所下降。金复康组治疗后未见不良反应。两组化疗的毒性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脱发。但化疗加金复康组的毒性发生率和毒性程度均较单纯化疗组明显减轻(P<0.01)。结论金复康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并有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作用;金复康口服液与化疗并用有明显的增效减毒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复康口服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疗法 化学疗法 肺肿瘤 中药
下载PDF
鬼臼毒素资源研究现状 被引量:49
4
作者 杨显志 邵华 +3 位作者 张玲琪 周成 宣群 杨春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2-1044,共3页
鬼臼毒素衍生物 VP1 6,VM2 6等对人体多种癌症都具有较好疗效 ,美国 FDA已批准应用于临床 ,但鬼臼毒素的资源植物鬼臼类植物却十分有限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扩大资源是当前研究的焦点。综述了鬼臼毒素以及国内外在鬼臼毒素资源方面所作... 鬼臼毒素衍生物 VP1 6,VM2 6等对人体多种癌症都具有较好疗效 ,美国 FDA已批准应用于临床 ,但鬼臼毒素的资源植物鬼臼类植物却十分有限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扩大资源是当前研究的焦点。综述了鬼臼毒素以及国内外在鬼臼毒素资源方面所作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物质 鬼臼毒素 资源 内生真菌 木脂体类
下载PDF
半边旗中二萜类化合物的植化及抗肿瘤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张晓 李金华 +2 位作者 何承伟 梁念慈 田中信寿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12-514,共3页
目的:对半边旗中二萜类有效成分及抗肿瘤活性作进一步研究。方法:半边旗乙醇提取物上活性炭柱,乙醇氯仿(10∶1)洗,减压浓缩后上硅胶柱,甲醇氯仿(90∶2)洗脱,得纯化合物,经二维核磁共振(NMR)确定了化合物的空... 目的:对半边旗中二萜类有效成分及抗肿瘤活性作进一步研究。方法:半边旗乙醇提取物上活性炭柱,乙醇氯仿(10∶1)洗,减压浓缩后上硅胶柱,甲醇氯仿(90∶2)洗脱,得纯化合物,经二维核磁共振(NMR)确定了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以噻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存活率,。IC50按改良Karber公式计算。结果:共分得5个化合物B,4F,5F,6F及A,其中A是新化合物,6F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5F,A,6F明显抑制人白血病粒细胞HL60,人低分化胃腺癌上皮细胞MGC803、人低分化鼻咽癌上皮细胞CNE2Z和人肝癌上皮细胞BEL7402的增殖,活性依次增强。6F对HL60细胞的活性最强[IC50为(0.09±0.01)μmol·L-1],阳性对照5Fu的IC50为:(52.5±2.8)μmol·L-1。结论:从半边旗分离得到的一类二萜化合物具有显著抑制多种癌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6F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 二萜 对映贝壳杉烷 抗肿瘤活性 中药
下载PDF
川芎嗪和丹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抑制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71
6
作者 陈刚 徐晓玉 +1 位作者 严鹏科 廖端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 (TMP)、丹参注射液对小鼠 L 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 C57BL小鼠 L ewis肺癌模型 ,分别 ip TMP 5 0 ,10 0 ,2 0 0 mg/(kg· d) ,丹参注射液 5 ,10 ,2 0 g/(kg· d) ,共2 1d,...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 (TMP)、丹参注射液对小鼠 L 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 C57BL小鼠 L ewis肺癌模型 ,分别 ip TMP 5 0 ,10 0 ,2 0 0 mg/(kg· d) ,丹参注射液 5 ,10 ,2 0 g/(kg· d) ,共2 1d,检测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体积、质量、肺转移灶数、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TMP组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体积、质量、肺转移灶数、肿瘤 MVD和 VEGF的表达均显著降低 ;丹参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MP可抑制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 VEGF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有关。丹参对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丹参 LEWIS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邓旭坤 蔡宝昌 +4 位作者 吕晓宇 殷武 王琳 张晓春 刘陶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9-393,共5页
目的评价和比较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肿瘤模型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用ICR小鼠接种S180、EAC腹水瘤、肝癌Heps瘤株造成相应的移植性荷瘤小鼠模型,考察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实体瘤模型(S180和Heps)小鼠的... 目的评价和比较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移植性肿瘤模型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用ICR小鼠接种S180、EAC腹水瘤、肝癌Heps瘤株造成相应的移植性荷瘤小鼠模型,考察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对实体瘤模型(S180和Heps)小鼠的抑瘤率和对腹水瘤模型(EAC和Heps)小鼠生命延长率的作用以研究两者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能有效抑制实体瘤模型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生长,1.61、3.23、6.46mg/(kg·d)马钱子碱对Heps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5.05%、43.70%和46.09%,而1.61、3.23mg/(kg·d)马钱子碱脂质体的抑瘤率分别为45.41%和58.19%;1.61、3.23、6.46mg/(kg·d)马钱子碱对S180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7.59%、36.13%和38.87%,而1.61和3.23mg/(kg·d)马钱子碱脂质体的抑瘤率分别为53.00%和48.37%,明显高于马钱子碱;但两者对腹水瘤模型(EAC和Heps)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均无延长作用。结论马钱子碱及其脂质体有显著的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作用,马钱子碱脂质体抗肿瘤作用明显强于马钱子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子碱 脂质体 移植性肿瘤小鼠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新藤黄酸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程卉 彭代银 +3 位作者 王效山 汤立建 黄鹏 李庆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4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藤黄酸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新藤黄酸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4、8、16、32mg/kg剂量新藤黄酸作用于人肿瘤裸小鼠(BALB/c-nude)模型,观察新藤黄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MTT法显示新藤黄酸... 目的初步探讨新藤黄酸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方法观察新藤黄酸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4、8、16、32mg/kg剂量新藤黄酸作用于人肿瘤裸小鼠(BALB/c-nude)模型,观察新藤黄酸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MTT法显示新藤黄酸对培养的人肿瘤细胞(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作用72h的IC50在1.75~3μmol/L;8、16、32mg/kg新藤黄酸iv给药,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肿瘤移植的模型小鼠有一定的抑制肿瘤增长作用(P<0.05)。但4~16mg/kg剂量的新藤黄酸iv给药,对人肝癌Bel-7402肿瘤模型的抑制生长作用不明显。结论新藤黄酸能够抑制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iv给药时对A549细胞肿瘤移植的模型小鼠肿瘤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藤黄酸 肿瘤细胞 细胞增殖 抗肿瘤
下载PDF
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林芳 钱之玉 +2 位作者 薛红卫 丁健 林莉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 MCF- 7细胞株 ,利用 SRB法测定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 ,FCM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 ,亚 G1 期... 目的 对比研究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对人乳腺癌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 MCF- 7细胞株 ,利用 SRB法测定青蒿素和青蒿琥酯对 MCF- 7细胞增殖的影响 ,FCM法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 ,亚 G1 期含量测定和 DAPI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10 μmol/L 青蒿素和 1μmol/L青蒿琥酯能明显改变 MCF- 7细胞的细胞周期 ,使 S期细胞显著减少 ,G0 +G1 期细胞明显增加。青蒿素对 MCF-7细胞增殖仅有微弱抑制作用 ,但其衍生物青蒿琥酯却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IC50 为 0 .31μmol/L。同样 ,1μmol/L 青蒿琥酯引起 MCF- 7细胞的凋亡和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明显强于 10μm ol/L青蒿素的作用。结论 体外研究表明 ,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青蒿琥酯比青蒿素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青蒿琥酯 乳腺癌 MCF-7细胞 体外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龙葵碱对H_(22)荷瘤小鼠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季宇彬 王胜惠 +2 位作者 高世勇 汲晨锋 邹翔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DPH标记法测定肿瘤细胞膜流动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果龙葵碱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降低H22小鼠肿瘤细胞膜蛋... 目的观察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和膜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探针DPH标记法测定肿瘤细胞膜流动性,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果龙葵碱可显著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流动性,降低H22小鼠肿瘤细胞膜蛋白水平。结论龙葵碱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肿瘤细胞膜上的蛋白水平恢复细胞的正常生理活性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碱 H22荷瘤小鼠 膜流动性 膜蛋白水平
下载PDF
龙葵碱对H_(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唾液酸和封闭度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季宇彬 王胜惠 +2 位作者 高世勇 邹翔 汲晨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唾液酸(SA)水平和封闭度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荷瘤小鼠分别sc生理盐水、环磷酰胺、龙葵碱(9.375、18.75、37.5mg/kg)。采用比色法测定H22小鼠肿瘤细胞膜SA水平和封闭度。结果龙葵碱... 目的研究龙葵碱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唾液酸(SA)水平和封闭度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荷瘤小鼠分别sc生理盐水、环磷酰胺、龙葵碱(9.375、18.75、37.5mg/kg)。采用比色法测定H22小鼠肿瘤细胞膜SA水平和封闭度。结果龙葵碱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SA水平和肿瘤细胞膜封闭度。结论龙葵碱通过降低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SA水平和肿瘤细胞膜封闭度起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碱 H22荷瘤小鼠 膜封闭度 唾液酸
下载PDF
熊果酸体外抗胃癌细胞SGC7901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奕颖 邓涛 +2 位作者 胡志芳 张秋萍 江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体外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观察不同浓度UA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同浓度UA(0~40 μmol/L)处理SGC7901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 目的 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体外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观察不同浓度UA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同浓度UA(0~40 μmol/L)处理SGC7901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20~40 μmol/L UA可抑制SGC7901的生长,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作用12、24、36、48 h的IC50分别为(57.50±1.18)、(34.28±2.05)、(27.54±1.11)、(24.83±1.02)μmol/L.20~40 μmol/L UA作用24 h后,SGC7901细胞变圆,出现不同程度的漂浮;同时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并发生凋亡,随药物浓度升高,凋亡率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减少,Bax无明显变化.结论 熊果酸对SGC7901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细胞毒作用、增殖抑制作用以及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而促进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胃癌细胞SGC7901 细胞毒性 增殖 细胞凋亡 BCL-2
下载PDF
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莲莲 孙抒 +3 位作者 李香丹 金光洙 金莉莉 杨万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4-888,共5页
目的研究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活性;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 目的研究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活性;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dUTPnickendlabeling,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通过免疫细胞化学S-P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产物Bcl-2、Bax蛋白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蛴螬石油醚提取物作用细胞后凋亡细胞数目随时间延长而增多;凋亡指数与药物处理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蛴螬石油醚提取物作用后Bcl-2蛋白表达均下降,Bax、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上升,4种蛋白表达各组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1)。结论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HeLa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蛴螬石油醚提取物对HeLa细胞抑制增殖作用(50μg/mL作用48h之前)主要以诱导凋亡为主。蛴螬石油醚提取物诱导凋亡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上调Bax、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石油醚提取物 人宫颈癌HELA细胞 增殖 细胞凋亡 Bcl-2 BAX CASPASE-8 CASPASE-3
下载PDF
黄蘑多糖对荷瘤小鼠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岩 张锐 +3 位作者 于小风 曲绍春 徐华丽 睢大员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99-1202,共4页
目的研究黄蘑Hohenbuehelia serotina多糖对环磷酰胺(CTX)化疗H22荷瘤小鼠的减毒和增效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肝癌模型;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分别ip黄蘑多糖提取物20、40、80mg/kg,连续给药10d,测定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和化疗药... 目的研究黄蘑Hohenbuehelia serotina多糖对环磷酰胺(CTX)化疗H22荷瘤小鼠的减毒和增效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体内移植性肝癌模型;小、中、大剂量治疗组分别ip黄蘑多糖提取物20、40、80mg/kg,连续给药10d,测定荷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和化疗药物CTX的毒副作用以及黄蘑多糖对CTX的减毒和增效作用。同时检测黄蘑多糖对淋巴细胞转化率、IL-2水平等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结果中、大剂量黄蘑多糖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率的作用。与CTX伍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抑瘤率(P<0.05、0.01);提高荷瘤小鼠生存质量,体重、白细胞计数及免疫器官指数,与CTX阳性对照组比较均显示显著差异(P<0.05、0.01);实验结果显示黄蘑多糖与CTX伍用具有良好的减毒和增效作用,可增强荷瘤小鼠机体免疫力,提高淋转和IL-2的水平(P<0.05、0.01)。结论黄蘑多糖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CTX的抗肿瘤作用,同时减轻CTX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蘑多糖 环磷酰胺 减毒 增效
下载PDF
甘草次酸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柯文娟 刘新月 +1 位作者 陈燕 舒文秀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分析其引起细胞周期的变化及探讨其可能的抗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甘草次酸对K56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分析其引起细胞周期的变化及探讨其可能的抗癌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甘草次酸对K56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及cyclin D1和cyclin E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测定细胞中cyclin D1和cyclin E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甘草次酸对K562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为量效和时效依赖性,作用48 h的IC50值为(93.1±3.7)μmol/L。甘草次酸可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Hoechst染色可见细胞核内凋亡小体。甘草次酸可以诱导K562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G2/M期细胞比例减小,S期变化不明显,仅在最大浓度组稍有降低。甘草次酸可以同时下调K562细胞内cylin D1和cyclin E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下调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甘草次酸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周期阻滞于G0/G1期。该效应可能与其下调周期蛋白cyclin D1和cyclin E表达有关,有望成为新型抗肿瘤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白血病 细胞周期 CYCLIN D1 CYCLIN E
下载PDF
3种仙人掌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汲晨锋 邹翔 +1 位作者 高世勇 季宇彬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研究3种仙人掌多糖对S180、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给药,以抑瘤率、生命延长率及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为指标比较3种仙人掌多糖对荷瘤小鼠(S180和H22)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3种多糖(食用仙人掌、药用仙人掌、仙人球)对S180荷... 研究3种仙人掌多糖对S180、H22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通过腹腔注射给药,以抑瘤率、生命延长率及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为指标比较3种仙人掌多糖对荷瘤小鼠(S180和H22)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3种多糖(食用仙人掌、药用仙人掌、仙人球)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最大抑瘤率分别为46 38%,33 82%,36 23%;其对H22荷瘤小鼠有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最大生命延长率分别为56 98%,45 53%,78 89%;另外,除药用仙人掌多糖低剂量组(50mg/kg)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与生理盐水组无差异外(P>0 05),其他各多糖组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均与生理盐水组及5-Fu组有显著差异(P<0 05,P<0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 多糖 抗肿瘤作用 抑瘤率 生命延长率 免疫器官指数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英文)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加军 李桥 +6 位作者 潘祥林 彭军 吴祥元 李铭权 林东军 林曲 黄仁魏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88-1193,共6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 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8、16、24和32μm o 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 4细胞。应用四氮唑蓝(M 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Ho...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白血病NB 4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8、16、24和32μm o 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B 4细胞。应用四氮唑蓝(M 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采用蛋白印迹(W estern b lot)和比色法测定细胞凋亡前后caspase-3表达水平及其活性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16μm o l/L以上浓度)对白血病NB 4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到典型的核浓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细胞凋亡时的DNA“梯形”条带;W estern b lot检测结果表明32 kD a的caspase-3酶原被激活,出现20 kD a的亚单位活化片段,同时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显著增高。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通过激活caspase-3的表达而诱导NB 4细胞发生凋亡,可为冬凌草甲素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治疗急性白血病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CASPASE-3 细胞凋亡 NB4细胞 白血病
下载PDF
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初探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新建 王一飞 +2 位作者 张美英 李贵生 岑颖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 :体外测定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千金藤素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 8h后观察细胞病变 (CPE)效应。结果 :千金藤素能明显抑制HSV 1对Ver... 目的 :体外测定千金藤素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千金藤素抑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 8h后观察细胞病变 (CPE)效应。结果 :千金藤素能明显抑制HSV 1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 :千金藤素有较显著的抗HSV 1的作用 ,且抗病毒作用是多方面的 ,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藤素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 HSV-1 生物碱 抗病毒药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柑橘黄酮川陈皮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光凤 王小晨 +5 位作者 肖璘 周自桂 郭彦飞 刘珉宇 刘英 刘全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94-1697,共4页
目的研究橘皮中提取的黄酮化合物川陈皮素的抗肿瘤作用: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及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模型,川陈皮素ig给药。结果川陈皮素8~32mg/kg剂量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的抑瘤率为42.24%~65.95%;对小鼠L... 目的研究橘皮中提取的黄酮化合物川陈皮素的抗肿瘤作用:抑制小鼠移植瘤生长、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及抗肿瘤转移作用。方法采用多种肿瘤模型,川陈皮素ig给药。结果川陈皮素8~32mg/kg剂量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的抑瘤率为42.24%~65.95%;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抑瘤率为38.84%~59.09%;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瘤率为36.02%~45.98%。川陈皮素与小剂量的紫杉醇、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和阿霉素(ADR)联合用药时,表现明显的协同效应。川陈皮素对小鼠Lewis肺癌腋皮下接种肺转移的抑制率为33.63%~38.94%;对小鼠Colon26结肠癌腹腔接种腹膜转移的抑制率为37.74%~43.40%。结论川陈皮素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生长作用,与临床常用化疗药物有协同作用,并可有效抑制实验性肿瘤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陈皮素 抗肿瘤作用 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5
20
作者 尚西亮 傅华群 +1 位作者 刘佳 李学东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121-123,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及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2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由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提供,三七总皂甙注射剂(从五加科人参...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甙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凋亡及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2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由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提供,三七总皂甙注射剂(从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②以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比色法观察三七总皂甙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分为三七总皂甙25,50,100,200,400,800mg/L组,设不加三七总皂甙为空白对照。③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并采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观察三七总皂甙对SMMC-7721细胞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三七总皂甙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随着三七总皂甙浓度增大、作用时间延长,其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明显的浓度-时间依赖关系,至800mg/L则有细胞毒性。②三七总皂甙对SMMC-7721细胞周期时相分布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不同浓度的三七总皂甙处理细胞72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且三七总皂甙浓度越高,该作用越强,其中三七总皂甙400mg/L组72h后G0/G1期细胞高达87.42%;同时三七总皂甙还能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正比关系。③三七总皂甙对SMMC-7721细胞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的影响:三七总皂甙可上调或恢复SMMC-7721细胞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的作用,400mg/L三七总皂甙处理72h后,荧光染料传输的范围可达4~5层细胞。结论:三七总皂甙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生长阻滞于G0/G1期,同时上调或恢复细胞的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功能,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甙 肝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缝隙接合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