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8篇文章
< 1 2 1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参数回归方法简介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亚航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4,共5页
本文介绍了非参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慢病管理数据,拟合包含限制性立方样条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及双变量响应模型,探索2... 本文介绍了非参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分慢病管理数据,拟合包含限制性立方样条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及双变量响应模型,探索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糖均值水平和血糖变异水平对全因死亡的单独和共同作用。结果显示血糖变异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存在非线性关联;在高血糖均值水平下观察到的血糖变异水平与全因死亡的关联比在低血糖均值水平下更强。非参数回归方法可以全面探索连续型暴露因素和结局变量之间复杂的剂量-反应关系,揭示两个连续型暴露因素间的共同作用,可为目标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依据。该方法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回归 血糖均值 血糖变异 死亡率
下载PDF
分位数回归方法简介及其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
作者 潘璐璐 余勇夫 秦国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拟合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索睡眠时间和抑郁水平在不同抑郁水平分位数下的... 本文介绍了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实例数据分析展示其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实例基于美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横断面数据拟合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索睡眠时间和抑郁水平在不同抑郁水平分位数下的关联。方法揭示了抑郁程度越高的群体,其抑郁水平受睡眠时间的影响更大。该实例说明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可以提供暴露和连续型结局之间的全面关联分析,并能识别出对暴露因素更敏感的亚组人群,可为该人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该方法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抑郁 睡眠时间
下载PDF
评估工具在领悟社会支持方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菲菲 张彩云 +5 位作者 张宏晨 李娜 李帅彤 申冬琴 虎洁婷 韦性丽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139-145,共7页
对国内外有关主观社会支持的测评评估工具在领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概括各工具在领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评估要点,介绍各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维度、特点及局限性等,为医护人员有效评估领悟社会支持能力... 对国内外有关主观社会支持的测评评估工具在领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进行阐述,概括各工具在领悟社会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和评估要点,介绍各评估工具的主要内容、维度、特点及局限性等,为医护人员有效评估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提供主要依据,为评估工具本土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工具 领悟社会支持 概述
下载PDF
脊柱微创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及精准化运动康复方案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金玉 张晗硕 +4 位作者 崔洪鹏 潘灵之 赵博然 李菲 丁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59-1364,共6页
背景: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导致颈椎骨性结构改变,进而引起责任节段生物力学变化,临床术后康复亟需了解该结构变化引起的生物力学变化,从而建立精准化运动康复方案。目的:应用有限元逆向工程技术建立针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三维实体有... 背景: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术导致颈椎骨性结构改变,进而引起责任节段生物力学变化,临床术后康复亟需了解该结构变化引起的生物力学变化,从而建立精准化运动康复方案。目的:应用有限元逆向工程技术建立针对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建立颈椎生理活动下静态的生物力学分析,制定术后精准化运动康复训练对策。方法:获得志愿者颈椎术前及2次手术后的CT薄层平扫数据,分别导入Mimics 20.0软件中,应用术前CT资料建立C4-5节段骨性组织有限元模型M,应用第1次术后CT资料建立单侧C4-5椎板开窗减压术后模型M1,应用第2次术后CT资料建立双侧C4-5椎板开窗减压术后模型M2。将3种骨性模型导入3-matic中进行曲面构建,在C4椎体上表面施加75 N轴向向下压力,记录不同工况下椎间盘受力和椎体位移值。结果与结论:(1)与模型M比较,模型M1右侧弯活动下的椎间盘b、d区域应力增高10%-12%,其他工况下的椎间盘应力无明显差异;模型M2右侧弯活动下的b、d区域压力值增高10%-13%,左侧弯活动下的a、c区域椎间盘压力值增高9%-11%,其他工况下的椎间盘压力值无明显差异;(2)与模型M比较,模型M1右侧弯活动下的位移增加约15%,其他工况下的位移约增高13%;模型M2左右侧弯活动下的位移变化均增加约17%,其他工况下的位移约增高14%;(3)结果提示,全内镜下椎板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脊柱整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影响较小,可根据术后骨性结构变化引起的生物力学变化制定精准化运动康复方案:对于单侧术后患者需着重训练手术侧颈半棘肌和头半棘肌,对于双侧术后患者需再训练双侧颈半棘肌和头半棘肌等肌肉组织,从而增加颈椎后方的肌肉强度,通过肌肉力量使颈椎更好地处于中轴线上,达到稳定颈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柱内镜 微创减压 精准化运动康复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外侧壁分型髓内钉治疗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周龙 王亮 +3 位作者 徐锐 鲍益东 何双建 徐希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4652-4657,共6页
背景:目前针对外侧壁破损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方式存在争议,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为主流方案,不同外侧壁分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同外侧壁分型... 背景:目前针对外侧壁破损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方式存在争议,以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为主流方案,不同外侧壁分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较少。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不同外侧壁分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探讨外侧壁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健康老年女性患者,根据股骨近端CT扫描数据,应用Mimics 21.0,Geomagic Wrap,Creo 6.0,Abaqus 2020软件建立股骨近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外侧壁稳定型、危险型及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建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装配模型。观察在静止及行走2种状况下赋予同等载荷时3种骨折内固定模型的等效应力及位移分布云图。结果与结论:①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动态载荷时最大等效应力及位移均最大,最大等效应力约为A2.3型的2倍,A1.3型的2.7倍,最大等效位移约为A2.3型的1.5倍,A1.3型的3倍,静态时各型差别不明显;②动静态载荷时股骨颈、骨折端及主钉处等效应力A3.3型较A1.3和A2.3型增大,以主钉处明显;③动态载荷时股骨头、股骨颈、骨折端、外侧壁、内侧壁、主钉及螺旋刀片各部位等效位移A3.3型均较A1.3和A2.3型增大,静态时变化不明显;④结果表明,外侧壁的完整性可减轻内固定应力,使应力及位移分布更为合理,有利于维持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外侧壁分型 髓内钉 等效应力 有限元分析 动态载荷
下载PDF
定量药理学在疫苗研发中应用的概述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广立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15-322,共8页
本文从抗原提呈、佐剂、淋巴系统等方面介绍了疫苗的作用机制与产品特点,并总结了定量药理学的QSP、PK/PD、Dose-Response、MBMA等核心工具在疫苗研发的量效关系、临床前与临床转化、生物标记物与有效性相关性等研究中的关键应用。期待... 本文从抗原提呈、佐剂、淋巴系统等方面介绍了疫苗的作用机制与产品特点,并总结了定量药理学的QSP、PK/PD、Dose-Response、MBMA等核心工具在疫苗研发的量效关系、临床前与临床转化、生物标记物与有效性相关性等研究中的关键应用。期待在药物研发中成功应用的模型引导药物开发理念能够在疫苗领域促成模型引导的疫苗研发,进而为更安全、有效、可控的疫苗产品研发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模型引导疫苗研发 模型引导药物研发 定量药理学 量效关系 定量系统药理学 基于模型的荟萃分析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骨折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一鸣 王子豪 +3 位作者 蔡大钊 鹿麒 袁峰 陈宏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700-3706,共7页
背景:目前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新发骨折的研究较多,但是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这类研究尚少。目的: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术后再骨折发生的列线图。方法:... 背景:目前对于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新发骨折的研究较多,但是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这类研究尚少。目的:探究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术后再骨折发生的列线图。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39例,男107例,女332例,年龄(71.38±9.73)岁,根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1年内有无新发骨折分为新发骨折组(n=57)和无新发骨折组(n=3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发生新骨折的危险因素。使用KNN法对缺失值进行多重插补,并用SMOTE方法对样本过采样均衡。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75%)和测试集(2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了预测再骨折发生风险的列线图,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来评估其性能,制作网络计算器给临床医生带来更便捷的交互体验。结果与结论:(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骨密度T值、既往骨折史、脑血管疾病、受伤时间及术后椎体Cobb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脑血管疾病[OR=35.742,95%CI(9.377,136.236),P=0.000]、骨折史[OR=11.546,95%CI(5.420,24.595),P=0.000]、骨水泥椎间隙渗漏[OR=2.817,95%CI(1.109,7.158),P=0.029]是与新发骨折呈正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骨密度T值[OR=0.019,95%CI(0.005,0.076),P=0.000]、受伤时间[OR=0.981,95%CI(0.963,0.999),P=0.041]与术后新发骨折呈负相关;(2)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27[95%CI(0.864,0.989)]和0.807[95%CI(0.707,0.906)],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和实际状态之间的一致性较高,决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044和0.062;(3)结果表明,低骨密度、脑血管疾病、骨折史、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及受伤时间较短是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后发生新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性骨折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不同运动贴扎技术对跳深着陆时膝关节应力的影响
8
作者 向福荣 唐圣鑫 +2 位作者 欧丽珍 林熙凯 陈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50-4855,共6页
背景:贴扎作为一种有效预防运动过程中损伤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不同的贴扎方式对膝关节内部应力的影响尚不清晰。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贴扎在跳深着陆中对女性篮球运动者膝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和软骨、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应力分布... 背景:贴扎作为一种有效预防运动过程中损伤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不同的贴扎方式对膝关节内部应力的影响尚不清晰。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贴扎在跳深着陆中对女性篮球运动者膝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和软骨、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应力分布差异的影响。方法:①招募10名武汉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女大学生,身高(166.60±1.64)cm,体质量(57.50±2.87)kg,年龄(22.40±1.77)岁。每名受试者分别在膝关节无贴扎、肌内效贴扎、重弹贴扎的条件下进行跳跃动作,采集跳深着陆时膝关节运动学与地面反作用力数据。②基于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膝关节运动学数据作为边界条件,以股骨长轴方向的合力作为载荷,分析跳深着陆过程中膝关节模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收集受试者跳深着陆数据显示,无贴扎组、肌内效贴扎组触地时刻膝关节外翻角度大于重弹贴扎组(P<0.05);无贴扎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膝关节膝外翻角度大于肌内效贴扎组、重弹贴扎组(P<0.05),缓冲阶段峰值膝关节膝外翻角度均大于肌内效贴扎组、重弹贴扎组(P<0.05),缓冲阶段膝关节峰值膝关节内翻角度小于肌内效贴扎、重弹贴扎组(P<0.05);无贴扎组、肌内效贴扎组缓冲阶段峰值膝关节内旋角大于重弹贴扎组(P<0.05);②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无贴扎组股骨软骨外侧髁中部、外侧胫骨软骨中部与外侧半月板前角内侧缘为应力集中部位;肌内效贴扎组股骨软骨外侧髁中部,重弹贴扎组股骨软骨内侧髁中部及肌内效贴和重弹贴扎组内侧胫骨软骨中部外侧、内侧半月板体部内侧缘为应力集中部位;③结果显示,肌内效贴扎与重弹贴扎均能改善落地缓冲时膝关节额状面的运动模式,减少膝关节外侧软骨及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处的应力,而且重弹贴扎对于改善膝关节水平面内旋角度也有一定的作用,在运动中膝关节额状面与水平面控制能力较差的人群可采用贴扎的方式,以提高落地缓冲时膝关节的动态控制能力,保护膝关节免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膝关节 有限元分析 贴扎技术 篮球运动员 女性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血小板计数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金鹏 陈畅 +4 位作者 潘秋予 麦陈耀 李印龙 郝玉玺 胡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5046-5051,共6页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与骨密度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但对于二者内在联系的结论不一。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美国NHANES数据库,共纳入2571名男性和2929名女性,对样本加权后采...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血小板计数与骨密度之间可能具有内在联系,但对于二者内在联系的结论不一。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来自美国NHANES数据库,共纳入2571名男性和2929名女性,对样本加权后采用加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评估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之间的关联。结果与结论:①加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总人群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将腰椎骨密度4分组后与血小板计数仍呈负相关;按性别分层后在男性中仍呈现负相关关系,男性β=-0.0002,95%CI(-0.0003,<-0.0001),按种族分层后只有其他种族美国人的3个模型呈现正相关关系[模型1:β=0.0002,95%CI(<0.0001,0.0004);模型2:β=0.0001,95%CI(-0.0001,0.0003);模型3:β=0.0001,95%CI(-0.0001,0.0003)],而西班牙裔、非西班牙裔白人和非西班牙裔黑人3个模型呈现负相关关系;②采用平滑曲线拟合解决血小板计数与腰椎骨密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男性正常范围内的血小板计数与腰椎骨密度存在2个拐点,使用二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找出这2个拐点,结果显示2个拐点分别是141×10^(9) L^(-1)和246×10^(9) L^(-1);③结果显示,中老年人群男性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且正常范围内血小板计数<141×10^(9) L^(-1)时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正相关,血小板计数在(141-246)×10^(9) L^(-1)时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血小板计数>246×10^(9) L^(-1)时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正相关;女性腰椎骨密度与血小板计数可能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密度 血小板计数 相关性分析 加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平滑曲线拟合 阈值效应分析
下载PDF
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院前急救分类优化研究
10
作者 沈蓝 浦同青 +4 位作者 周志聪 陆春梅 邓学林 谢好 陈朝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5期7-13,共7页
目的提取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院前急救的结构、过程、结果指标分类要素,并应用现代数理模型进行多学科交叉分类优化研究,分析其相关特征。方法运用文献回顾法检索20篇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院前急救的相关文献,采用迭代求... 目的提取基于医疗大数据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院前急救的结构、过程、结果指标分类要素,并应用现代数理模型进行多学科交叉分类优化研究,分析其相关特征。方法运用文献回顾法检索20篇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院前急救的相关文献,采用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K-MEANS算法)算法对院前急救指标进行针对性的分类优化分析。结果经矩阵分析证实,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的一级指标中各维度的权重分别为0.3324、0.1395、0.5276;矩阵一致性检验结果(CR)值均<0.1,其中结构、过程、结果指标的CR值分别为0.0345、0.0394和0.0395,符合检验要求。结论将K-MEANS算法与DeepFM预测模型用于医疗大数据下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院前急救分类指标的复杂关系的预测、定性、定量有益,可为该病的多学科交叉分类优化处理与各项临床基础工作的贯彻落实提供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大数据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院前急救 分类优化 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 DeepFM预测理论
下载PDF
如何上好《医用高等数学》习题课
11
作者 佡思维 王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3期1615-1615,共1页
关键词 《医用高等数学》 习题课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讲授方法 学生
下载PDF
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5
12
作者 蒙龙 李娟 +1 位作者 龙锐 贾运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56-662,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Medline、Sciencedirect、CNKI、万方数据库系统搜索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软件对其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计11篇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分析。Met...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小剂量与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Medline、Sciencedirect、CNKI、万方数据库系统搜索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软件对其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计11篇随机对照试验被纳入分析。Meta分析发现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常规剂量秋水仙碱两种治疗方案在关节疼痛评分减少≥2分的比例(RR1.04,0.95%C10.77~1.40,P=0.81)、疼痛缓解率(RR1.06,95%C10.85~1.31,P=0.62)和临床有效率(RR0.89,95%CI 0.71~1.11,P=0.29)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小剂量秋水仙碱方案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率(RR0.25,95%CI 0.19~0.34,P〈0.00001)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 0.36,95%CI 0.26~0.50,P〈0.00001)显著降低。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方案相对于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RR1.46,95%CI 0.42~5.08,P=0.55);但是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导致停药率(RR0.14,95% CI 0.07~0.28,P〈0.00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RR 0.16,95% CI 0.08~0.29,P〈0.00001)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率(RR0.17,95% CI 0.11~0.27,P〈0.00001)显著降低。结论:常规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组相对于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组疗效没有统计学差异,且发生不良反应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剂量 疗效 安全性 痛风
下载PDF
中国人股骨近端几何形态参数的测量和分类 被引量:21
13
作者 薛文东 戴克戎 +1 位作者 汤亭亭 龙公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对中国人股骨近段几何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类 ,以改善现有的人工关节设计。我们采用成人尸体股骨 480根 ,正侧位 X光片摄片获得原始成像 ,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结合测量 2 1个参数 ,对股骨上段髓腔曲线进行拟合和统计。经模式识别分... 为对中国人股骨近段几何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和分类 ,以改善现有的人工关节设计。我们采用成人尸体股骨 480根 ,正侧位 X光片摄片获得原始成像 ,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结合测量 2 1个参数 ,对股骨上段髓腔曲线进行拟合和统计。经模式识别分类后 ,得到 10组型号设计数据。这种大样本的统计和分类对优化现有人工关节乃至于发展因人定制的人工关节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有 测量 计算机 图像片 分类 假体设计
下载PDF
2020年3—12月新疆玛纳斯县部分本地居民血脂和血糖水平数据分析
14
作者 李水生 古丽江·门哈提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6期86-88,134,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玛纳斯县居民血脂和血糖(blood glucose,GLU)水平,分析与民族、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于清流县支援新疆的对口医院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的新疆玛纳斯县本地居民共5682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民族分为汉族组(... 目的了解新疆玛纳斯县居民血脂和血糖(blood glucose,GLU)水平,分析与民族、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3—12月于清流县支援新疆的对口医院行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的新疆玛纳斯县本地居民共5682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民族分为汉族组(5099例)及少数民族组(583例),依据性别分为男性组(2696例)及女性组(2986例),依据年龄分为<45岁组(1592例)、45~60岁组(3184例)及≥60岁组(906例),检测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并分析与不同民族、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汉族人群GLU及TG水平明显高于少数民族人群,而TC水平则显著低于少数民族人群(P<0.05)。男性GLU及TG水平明显高于女性,而TC水平则显著低于女性(P<0.05)。GLU、TC及TG水平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的GLU及血脂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疾病预防时应制定个体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 血糖 民族 性别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近红外无创伤人体血糖浓度测量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宏 李庆波 +1 位作者 刘则毅 徐可欣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79-783,共5页
遗传算法 (GA)应用在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的波长优化选择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将遗传算法作为模块循环运行 ,能更快达到最优解 ,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减少建模所用波长数。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无创伤人体血糖浓度光学检测的基础研究... 遗传算法 (GA)应用在偏最小二乘法 (PLS)校正模型的波长优化选择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将遗传算法作为模块循环运行 ,能更快达到最优解 ,有效提高测量精度 ,减少建模所用波长数。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无创伤人体血糖浓度光学检测的基础研究中 ,验证实验所用样品为 :①葡萄糖水溶液 ;②包含牛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的葡萄糖水溶液 ;③人血中的血浆 (含葡萄糖 )。结果表明 :建模的波长个数可分别减少 88%、86 %、85 % ;预测标准偏差 (RMSEP)分别减少 5 6 %、6 4 %、6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无创伤检测 人体 血糖浓度 遗传算法 波长选择 偏最小二乘
下载PDF
大型药理学计算软件DAS的功能介绍 被引量:53
16
作者 陈志扬 郑青山 孙瑞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2-564,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大型药理学计算软件DAS的功能。该软件最大限度地覆盖了基础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医学统计学所涉及的各种计算。如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动力学 ,时间药理学 ,动物剂量换算 ,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 。
关键词 药理学 计算机软件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时间药理学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两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何鹏 吴晓音 +7 位作者 荆庆 杨超美 时景璞 李荣成 李艳萍 胡忠玉 李河民 梁争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22-523,526,共3页
目的比较5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方法1151和996名6 ̄12岁儿童分别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14批酵母疫苗和5批CHO疫苗,于第1针免后3(T3)、7(T7)、12(T12)、2... 目的比较5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方法1151和996名6 ̄12岁儿童分别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14批酵母疫苗和5批CHO疫苗,于第1针免后3(T3)、7(T7)、12(T12)、24(T24)、36(T36)、60(T60)月检测抗-HBs应答,分别对接种10批酵母、5批CHO,4批酵母、4批CHO,2批酵母和2批CHO疫苗的儿童进行首针免疫后T24、T36和T60的随访,采用放免法(RIA)检测抗-HBs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12个月内,接种两种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T24、T36时,接种CHO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显著高于酵母疫苗。结论应提高酵母疫苗免疫儿童现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重组疫苗 抗体应答 免疫持久性
下载PDF
三种模型在肺结核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国良 后永春 +3 位作者 舒文 朱士玉 聂绍发 许奕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比较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ARIMA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ARIMA)组合模型、径向基函数(RBF)网络模型在肺结核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探讨优化模型,为完善结核病预测预警系统提供建议和资料。方法利用1998年1月-2011年6月全国... 目的比较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模型、ARIMA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ARIMA)组合模型、径向基函数(RBF)网络模型在肺结核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探讨优化模型,为完善结核病预测预警系统提供建议和资料。方法利用1998年1月-2011年6月全国肺结核逐月发病资料构建ARIMA模型,而2011年7-12月数据作为模型测试值;将上述ARIMA模型拟合值作为GRNN模型输入值,各月实际发病率作为输出值,构建GRNN-ARIMA组合模型并预测;将1998年1月-2011年6月数据分段,构建三维输入,一维输出的RBF网络模型并预测。比较三种模型的拟合及预测效果优劣。结果三种模模型拟合肺结核发病情况的均方误差MSE值依次为GRNN-ARIMA(0.0848)<RBF(0.1987)<ARIMA(0.2800);三种模型预测2011年7-12月各月的发病率与实际值比较的均方误差MSE值依次为:GRNN-ARIMA(0.0571)<RBF(0.1024)<ARIMA(0.1053),其他模型评价指标也显示GRNN-ARIMA组合模型误差最小。结论 GRNN-ARIMA组合模型拟合及预测效果均优于RBF网络模型和单纯ARIMA模型,它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网络 肺结核预测
下载PDF
随机模拟法验证非劣效临床试验样本量计算公式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杨 李卫 +1 位作者 成小如 贾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并验证非劣效临床试验样本量计算方法。方法通过理论公式的推导,得到非劣效临床试验样本量计算公式,并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使用该公式计算出的样本量估计实际的检验效能,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结果由概率论严格推导得到样本量计算... 目的探讨并验证非劣效临床试验样本量计算方法。方法通过理论公式的推导,得到非劣效临床试验样本量计算公式,并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使用该公式计算出的样本量估计实际的检验效能,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结果由概率论严格推导得到样本量计算公式,并通过SAS随机模拟宏程序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即模拟出的检验效能与最初带入公式计算时设定的预期的检验效能一致。结论样本量计算与临床试验设计有机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现行临床试验样本量计算方法与研究设计脱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样本量 非劣效 检验效能 随机模拟
下载PDF
河南省林州市2004与1980年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患病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亚冰 赵立群 +5 位作者 裘宋良 张聚真 裘一兵 杨静 杨观瑞 薛乐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评估河南省林州市当前食管癌的发病率。方法:按1980年普查的自然村分布,以及居民性别、年龄组的构成,选择其匹配的检查对象,进行内镜与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2004年普查958例,食管炎占43·53%(417/958),明显低于1980年的64... 目的:评估河南省林州市当前食管癌的发病率。方法:按1980年普查的自然村分布,以及居民性别、年龄组的构成,选择其匹配的检查对象,进行内镜与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2004年普查958例,食管炎占43·53%(417/958),明显低于1980年的64·33%(339/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7,P<0·001;基底细胞增生占38·52%(369/958);非典型性增生占9·50%(91/958),与1980年的7·97%(42/5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87,P>0·05;2004年食管癌占3·34%(32/958),与1980年的1·90%(10/5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05,P>0·05。结论:2004年林州高危人群食管癌前病变与癌的患病率未见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状态 流行病学 河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