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藻黄质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1
作者 谢婷 刘婷婷 +3 位作者 曾雪慧 李亚敏 周庞虎 易念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09-3614,共6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 背景: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易导致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而现有药物干预不良反应大,难以满足临床需求。目的:探索岩藻黄质对糖皮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模型的作用与潜在机制。方法:将原代大鼠成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内,待细胞融合度达到80%后分4组干预:对照组单纯培养24 h,糖皮质激素组使用地塞米松干预24 h,岩藻黄质组使用岩藻黄质干预24 h,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使用地塞米松与岩藻黄质同时干预24 h。干预结束后,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内活性氧含量以及凋亡相关蛋白、骨形成相关蛋白、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CCK-8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②JC-1线粒体膜电位染色与流式细胞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凋亡比例减少(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BAX、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Ⅰ型胶原蛋白α1肽链、碱性磷酸酶、骨钙蛋白、RUNX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④荧光探针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活性氧含量增加(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活性氧含量减少(P<0.05);⑤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糖皮质激素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糖皮质激素组比较,糖皮质激素+岩藻黄质组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⑥结果表明,岩藻黄质通过活化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与骨形成相关分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糖皮质激素 成骨细胞 细胞凋亡 岩藻黄质 活性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核转位
下载PDF
灵芝孢子干预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线粒体自噬及细胞的凋亡
2
作者 薛晶文 王芳芳 +3 位作者 张欣 逄瑞丰 王肖烨 马小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2-568,共7页
背景:男性生殖障碍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灵芝孢子具有降糖、抗氧化、抗炎等功效,但其对于糖尿病睾丸组织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灵芝孢子对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 背景:男性生殖障碍作为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灵芝孢子具有降糖、抗氧化、抗炎等功效,但其对于糖尿病睾丸组织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灵芝孢子对糖尿病大鼠睾丸组织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高脂高糖组、糖尿病组、灵芝孢子干预组,每组10只:高脂高糖组、糖尿病组、灵芝孢子干预组给予高脂高糖饮食至实验结束;高脂高糖饮食1个月后,糖尿病组、灵芝孢子干预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灵芝孢子干预组灌胃给予灵芝孢子300 mg/(kg·d),其余3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给药12周。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精子数量和形态、睾丸组织形态结构、血清睾酮和睾丸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免疫组化分析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抗核孔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睾丸组织中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抗核孔蛋白、程序性死亡受体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Ⅰ、caspase3、剪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精子数量减少(P<0.01),精子畸形率增加(P<0.01),血清睾酮浓度降低(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灵芝孢子干预组大鼠精子数量增加(P<0.05),畸形率降低(P<0.01),血清睾酮浓度升高(P<0.01);②与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睾丸组织中丙二醛水平升高(P<0.01),谷胱甘肽还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灵芝孢子干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丙二醛水平降低(P<0.01),谷胱甘肽还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P<0.01);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与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对比,糖尿病组大鼠睾丸组织中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阳性表达减少,抗核孔蛋白阳性表达增加;与糖尿病组相比,灵芝孢子干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阳性表达增加,抗核孔蛋白阳性表达减少;④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与正常组和高脂高糖组相比,糖尿病组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程序性死亡受体1蛋白表达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Ⅰ蛋白比值降低(P<0.05或P<0.01),抗核孔蛋白、caspase3、剪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灵芝孢子干预组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程序性死亡受体1蛋白表达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Ⅰ蛋白比值升高(P<0.05或P<0.01),抗核孔蛋白、caspase3、剪切caspase3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⑤结果显示,灵芝孢子可能通过激活PTEN诱导激酶1/E3泛素蛋白连接酶信号通路增强睾丸组织自噬水平,减少组织细胞的凋亡,以此保护睾丸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睾丸 PTEN诱导激酶1 E3泛素蛋白连接酶 自噬 灵芝孢子
下载PDF
无金属黑色素纳米酶用于肝纤维化治疗
3
作者 李婷婷 岳彩凤 +2 位作者 霍媛青 纪慧芳 张瑞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以5,6-二羟基吲哚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无金属黑色素纳米酶(MeNPs),并探究了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表明,MeNPs纳米酶为单分散球形结构,粒径为(91.3±2.6)nm,具有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催... 以5,6-二羟基吲哚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无金属黑色素纳米酶(MeNPs),并探究了其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表明,MeNPs纳米酶为单分散球形结构,粒径为(91.3±2.6)nm,具有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类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其催化活性遵循典型的Michaelis-Menten动力学,Michaelis-Menten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_(max))分别为1.01 mmol/L和8.49×10^(−6)mol/(L·s).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等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证实MeNPs对H_(2)O_(2)诱导的氧化应激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经MeNPs纳米酶治疗的肝纤维化小鼠的炎症因子IL-6,TNF-α,IL-1β和趋化因子CXCL-1水平显著降低;肝脏损伤指标ALT,AST和肝组织H&E染色均显示MeNPs干预肝纤维化的良好疗效.本文研究结果对于构建安全、高效的自由基清除纳米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无金属纳米酶 类超氧化物歧化酶 类过氧化氢酶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达格列净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和功能障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权威 李辉 +2 位作者 刘大男 龚才伟 陈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背景: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的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和抑制炎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 背景: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的抑制剂,可以通过调节糖代谢和抑制炎症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模型组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处理24 h,达格列净组在加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干预24 h,CCK-8检测内皮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一氧化氮水平;Hoechst 33342/PI荧光双染和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内皮细胞焦亡情况和焦亡特征;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焦亡因子NLRP3、caspase-1、GSDMD、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导致内皮细胞焦亡和功能障碍;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和一氧化氮水平下降(P<0.05),而乳酸脱氢酶、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显著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达格列净组细胞活性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乳酸脱氢酶、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显著下降(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达格列净组细胞焦亡率以及焦亡因子NLRP3、caspase-1、GSDMD、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④以上结果表明,达格列净可以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焦亡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焦亡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NLRP3炎症小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美洲大蠊研粉干预脊髓半横断大鼠运动功能和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周邦瑜 李杰 +2 位作者 阮玉山 耿福能 李绍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3-1228,共6页
背景:脊髓损伤有氧化应激、炎症、凋亡、自噬等机制参与其中,激活自噬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对脊髓起保护作用。目的:探讨美洲大蠊研粉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损伤区域自噬蛋白Beclin-1的影响。方法:取30只6-8周... 背景:脊髓损伤有氧化应激、炎症、凋亡、自噬等机制参与其中,激活自噬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神经运动功能,对脊髓起保护作用。目的:探讨美洲大蠊研粉对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和损伤区域自噬蛋白Beclin-1的影响。方法:取30只6-8周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暴露脊髓后缝合;生理盐水组与美洲大蠊组均建立左侧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与美洲大蠊研粉,连续给药14 d。术后6 h及1,3,7,14 d行BBB评分,观察后肢运动功能的情况;给药14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检测、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半横断损伤区域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大鼠BBB评分逐渐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术后6 h及1,3,7,14 d的BBB评分均降低(P<0.05);美洲大蠊组术后7,14 d的BBB评分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假手术组Beclin-1呈弱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生理盐水组Beclin-1主要位于胞浆,可见部分核膜表达;美洲大蠊组Beclin-1主要位于胞浆,可见部分核膜表达;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Beclin-1阳性细胞比例多于假手术组(P<0.05),美洲大蠊组Beclin-1阳性细胞比例多于生理盐水组(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与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组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美洲大蠊组Beclin-1蛋白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④结果表明,美洲大蠊研粉能够改善脊髓半横断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机制可能是美洲大蠊研粉中的多糖类物质增加了自噬蛋白Beclin-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半横断损伤 美洲大蠊研粉 自噬 BECLIN-1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引言
6
作者 沈爱国 陈卓 王少儒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已进入了分子医学时代。在分子医学时代,我们需要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探究其机理,以实现早期和准确诊断、精准治疗、康复指导以及预防与预测等目标。而分子医学的核心,正是对细胞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已进入了分子医学时代。在分子医学时代,我们需要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探究其机理,以实现早期和准确诊断、精准治疗、康复指导以及预防与预测等目标。而分子医学的核心,正是对细胞和生命体中分子的识别、量化和动态定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各种生物分析方法以精准测定特定生物分子,并在复杂的生物系统中监测这些物种,对于我们理解这些生物分子在体内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分子医学在肿瘤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例如,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病毒、细菌的感染情况;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不同人群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免疫细胞疗法、靶向药物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均来自对肿瘤分子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精准治疗 分子医学 生物分子 康复指导 现代医学 动态定位 基因芯片技术
下载PDF
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促进骨性关节炎骨缺损的修复
7
作者 苏坤阳 陈毕能 +1 位作者 陈益樑 金少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8-1574,共7页
背景: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下骨损伤是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根据这一病理特征进行局部调控将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有前景改进方案。目的:设计并研究一种可注射载雷奈酸锶药物递送系统,观察其在骨性关节炎局部促进软骨修复并改善软骨下... 背景:软骨退行性变和软骨下骨损伤是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特征,根据这一病理特征进行局部调控将是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有前景改进方案。目的:设计并研究一种可注射载雷奈酸锶药物递送系统,观察其在骨性关节炎局部促进软骨修复并改善软骨下骨结构的治疗效果。方法:①体外实验:将雷奈酸锶搭载于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基质中构建原位药物递送系统,表征该系统的体外缓释性能。将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实验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对照组)分别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成软骨诱导分化后,分别进行番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RT-qPCR检测。将两种水凝胶分别与成骨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②体内实验:取18只成年SD大鼠,通过内侧半月板切除的方法建立右后侧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处理: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实验组右膝关节腔内注射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每组6只。造模后第6周取材,分别进行Micro-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具有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可持续释放雷奈酸锶,至21 d时累计释放量(60.89±0.58)%。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死染色显示,两种水凝胶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CCK-8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番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免疫荧光染色及RT-qPCR检测显示,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可通过增加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比值而降低骨吸收活性。②体内实验:Micro-CT扫描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下骨骨体积分数与骨密度升高(P<0.05,P<0.01)。组织学染色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明显减轻,促进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P<0.05,P<0.01)。③结果表明:载雷奈酸锶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能促进骨性关节炎软骨缺损的修复、重建软骨和软骨下骨之间的复杂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药物递送系统 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 雷奈酸锶 软骨下骨 软骨修复
下载PDF
基于新绿原酸的紫外吸收和电化学双信号响应的Al^(3+)分析新方法研究
8
作者 魏文凤 董永亮 张自品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949-954,共6页
目的 利用新绿原酸(NCGA)与Al^(3+)的相互作用,建立一种基于NCGA的紫外吸收和电化学双信号响应的Al^(3+)分析新方法。方法 基于NCGA与单壁碳纳米管(CNTs)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构建了NCGA/CNTs/GC电极。利用差分脉冲(DPV)技术和修饰电极... 目的 利用新绿原酸(NCGA)与Al^(3+)的相互作用,建立一种基于NCGA的紫外吸收和电化学双信号响应的Al^(3+)分析新方法。方法 基于NCGA与单壁碳纳米管(CNTs)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构建了NCGA/CNTs/GC电极。利用差分脉冲(DPV)技术和修饰电极在+0.23 V的氧化电流的下降对Al^(3+)进行定量分析。基于NCGA对Al^(3+)在325 nm处的吸收降低同时伴随365 nm新峰生成的紫外光谱响应,并且在277和340 nm处出现等吸收点,利用365 nm和325nm处的吸光度值之比(A_(365)/A_(325))对Al^(3+)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基于NCGA的分析方法对Al^(3+)的紫外吸收在0.1~100μmol·L^(-1)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4μmol·L^(-1);基于NCGA的修饰电极对Al^(3+)的电流响应在0.01~0.1,0.1~10和10~100μmol·L^(-1)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45 nmol·L^(-1)。生理浓度的其他金属离子和生理活性物质对两种信号测定方法均无明显干扰。在NCGA的紫外分析方法和电化学分析方法下,大鼠血清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4%~101%(n=3)和98.5%~99.4%(n=3)。结论 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选择性和准确度,并被成功用于大鼠中Al^(3+)的准确定量。该方法有望应用于Al^(3+)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事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绿原酸 Al^(3+) 双信号响应 修饰电极 紫外吸收 电化学分析
原文传递
医用基础化学渗透压教学中巧用比较促思维
9
作者 尉艳 陈结霞 +3 位作者 冯志君 王慧 冯德香 李祥子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础化学中渗透压知识作为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意义,也直接关系到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由于渗透压等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面临理解困难和应用难题。文章结合渗透压教学中具体教学实践和教... 基础化学中渗透压知识作为医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意义,也直接关系到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由于渗透压等概念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面临理解困难和应用难题。文章结合渗透压教学中具体教学实践和教学案例,探讨如何通过类似比较法、对立比较法和对照比较法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对渗透压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从中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 渗透压 教学改革 比较教学法 思维能力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10
作者 樊芳 陈啸飞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文章以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探究了医学专业留学生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文章以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探究了医学专业留学生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医学专业留学生基础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留学生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抗生素亚胺培南探针分子设计及传感性能研究
11
作者 朱彦西 陈爱英 毛燕飞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抗生素亚胺培南(imipenem,IPM)用药治疗败血症患者感染需要快速做出反应,目前的血药监测方法严重延迟药物注射。设计金属元素掺杂型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可实现荧光法快速测定IPM和开辟荧光法检测抗生素的新途径... 抗生素亚胺培南(imipenem,IPM)用药治疗败血症患者感染需要快速做出反应,目前的血药监测方法严重延迟药物注射。设计金属元素掺杂型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可实现荧光法快速测定IPM和开辟荧光法检测抗生素的新途径。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铁掺杂GQDs(Fe-GQDs),用于快速探测IPM。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以及荧光光谱等方法,探讨不同铁源起始剂对GQDs荧光性能及传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乙酸铁为铁源制备的Fe-GQDs的微观结构及荧光性能。结果表明:以乙酸铁为起始剂制备的Fe-GQDs荧光性能最佳,且对IPM具有显著的荧光淬灭效应。所制备的Fe-GQDs荧光淬灭强度(F/F_(0))与IPM浓度(concentration,C)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F_(0)=0.983-4.23×10^(-3)C,线性相关系数(R 2)为0.997,线性范围为0.007~0.073 g/L。Fe-GQDs探针分子对血浆中常见有机分子和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检测IPM误差为1.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掺杂 抗生素 荧光性能 传感特性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冬焱 何伟 +4 位作者 肖志滢 廖月 毛家豪 何毅怀 蒋智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654-3660,共7页
背景:淫羊藿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潜在药物。目的:分析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32只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 背景:淫羊藿苷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功能,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潜在药物。目的:分析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取32只昆明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及淫羊藿苷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0 mL/kg的生理盐水,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00,200 mg/kg的淫羊藿苷混悬液,1次/d,连续7 d。末次给药后,模型组、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及淫羊藿苷高剂量组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24 h后,检测小鼠肝指数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丙二醛浓度,肝组织病理形态及肝细胞凋亡情况,以及肝组织中混葡萄糖调节蛋白78、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指数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均降低(P均<0.05);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均<0.05),丙二醛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均<0.05),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③苏木精-伊红与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严重,肝细胞大面积坏死,肝细胞凋亡率较高;淫羊藿苷低剂量组及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程度及肝细胞坏死面积明显轻于模型组,肝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P<0.05);④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混合谱系激酶域样蛋白Caspase-3的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低剂量组、淫羊藿苷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内上述指标蛋白表达降低(P均<0.05);⑤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炎、抗氧化、调节内质网应激及减轻程序性坏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急性肝损伤 抗炎 抗氧化 内质网应激 程序性坏死
下载PDF
基础化学实验课线上教学实践与反思
13
作者 乔华 贾斌 +4 位作者 孙体健 姚杰 王浩江 卫建琮 卞伟 《基础医学教育》 202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文章针对当前基础化学实验课无法在实验室开展的问题,构建以任务为导向、以讨论为中心的线上实验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分三个模块精心设计线上教学课程,保证线上实验课在内容上具备丰富多样性、在学习环节上具备高效互动性,以期... 文章针对当前基础化学实验课无法在实验室开展的问题,构建以任务为导向、以讨论为中心的线上实验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分三个模块精心设计线上教学课程,保证线上实验课在内容上具备丰富多样性、在学习环节上具备高效互动性,以期达到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同质等效的教学目标,同时为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实验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线上教学 实验视频 教学反思
下载PDF
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网络药理学分析活性成分及潜在治疗靶点
14
作者 杨敬言 马涉 +3 位作者 黄仁俊 杨骁侠 汤笑尘 于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346-4352,共7页
背景:右归丸具有温肾助阳、益精填髓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肾阳虚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具有较好的疗效。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①网络药理学分析:通... 背景:右归丸具有温肾助阳、益精填髓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肾阳虚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且具有较好的疗效。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并结合动物实验探讨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①网络药理学分析:通过TCMSP等数据库获取经过筛选后的右归丸有效成分与作用基因靶点,在GeneCards等数据库中收集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基因,取二者交集进行拓扑结构分析,得到主要活性成分及核心治疗靶点。使用R软件对核心治疗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②分子对接:运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中药活性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分子结合能预测。③动物实验: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退变组与退变+右归丸组,每组6只。取退变组与退变+右归丸组大鼠,采用纤维穿刺法制备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造模后2周,退变+右归丸组大鼠给予右归丸汤剂(1次/d)灌胃,连续给药2周。给药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出右归丸有90种活性成分和64种靶点,且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大豆黄素,4′-O-甲基尼亚萨酚。右归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AKT1、白细胞介素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富集分析发现,交集基因可能通过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改善椎间盘退变。②分子对接实验验证了右归丸中的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等与核心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③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退变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退变+右归丸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低于退变组(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退变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髓核结构遭到破坏,髓核细胞数量减少;退变+右归丸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可见重建趋势,髓核细胞数量较退变组增加。④结果表明,右归丸可能通过槲皮素、山奈酚、β-胡萝卜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α等核心靶点改善椎间盘退变,进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腰椎间盘突出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信号通路 炎症因子 潜在靶点 纤维环穿刺
下载PDF
温阳通络胶囊干预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的炎症反应和血管新生
15
作者 李钢 宋芸 梁国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682-3692,共11页
背景:温阳通络胶囊在临床上治疗骨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目的:探讨温阳通络胶囊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以及其对软骨细胞中miR-1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将75只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5只... 背景:温阳通络胶囊在临床上治疗骨关节炎具有明显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目的:探讨温阳通络胶囊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以及其对软骨细胞中miR-1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的调控机制。方法:(1)动物实验:将75只SD大鼠分为5组,每组15只: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每天左后肢膝关节内注射miR-140-antagomir NC和siRNAVEGF NC,抑制剂组每天左后肢关节内注射mi R-140-antagomir和si RNA-VEGF NC,干扰组每天关节内注射mi R-140-antagomir和si RNA-VEGF,各组均注射2周;2周后,药物组、抑制剂组和干扰组灌胃给予温阳通络胶囊,连续灌胃4周;模型组、药物组、抑制剂组、干扰组实验的1,4,7 d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复制关节炎模型。给药结束后,进行相关检测。(2)细胞实验:将软骨细胞ATDC5分5组处理:正常组加入含mi R-140-antagomir NC和si RNA-VEGF NC的培养基;模型组加入含白细胞介素1β、mi R-140-antagomir NC和si RNA-VEGF NC的培养基;药物组加入含白细胞介素1β、mi R-140-antagomir NC、si RNA-VEGF NC及温阳通络胶囊的培养基;抑制剂组加入含白细胞介素1β、mi R-140-antagomir及温阳通络胶囊的培养基;干扰组加入含白细胞介素1β、mi R-140-antagomir、si RNA-VEGF及温阳通络胶囊的培养基,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1)动物实验:与正常大鼠相比,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中miR-140 mRNA表达降低(P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抑制剂组、干扰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软骨细胞凋亡、新生血管数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 <0.05),其中以药物组效果最明显。(2)细胞实验:与正常软骨细胞相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miR-140 mRNA表达降低(P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抑制剂组、干扰组细胞增殖活性提高(P <0.05),细胞凋亡、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新生血管数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 <0.05),其中以药物组效果最明显。(3)温阳通络胶囊能明显抑制软骨细胞的炎性应激和血管新生,缓解关节炎大鼠软骨病理损伤,这可能与调控miR-14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温阳通络胶囊 微小RNA-14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 软骨细胞
下载PDF
医学基础化学绪论课思政教学探讨
16
作者 黄中梅 毛会玉 武云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215-217,共3页
结合在民办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以医学基础化学课程中绪论这一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结合学生学业基础、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课... 结合在民办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以医学基础化学课程中绪论这一重要内容,如何进行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结合学生学业基础、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在教学目标中融入课程思政,实现知识、情感和思政目标有效达成的教学实践工作,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课程思政为理念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基础化学 课程思政 绪论课 民办高校
下载PDF
基于氧杂蒽结构Turn-Off型检测硫化氢的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17
作者 徐康硕 《江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硫化氢(H_(2)S)作为活性硫物质之一,其在生物体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炎和细胞凋亡等。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硫化氢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和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本文通过铃木偶联反应和取代反应合... 硫化氢(H_(2)S)作为活性硫物质之一,其在生物体中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维持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缺血再灌注损伤、抗炎和细胞凋亡等。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硫化氢在生物系统中的作用和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本文通过铃木偶联反应和取代反应合成了可用于高效检测的氧杂蒽结构的化合物1,并且详细地研究了其对硫化氢的荧光响应。化合物1本身发射出明亮的橙色荧光,与硫化氢响应后,荧光减弱甚至消失,并且对其他的阴离子和氨基酸的响应极其微弱。其验证机理已经通过高分辨质谱进行了验证。探针1识别H_(2)S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具有较低的检测限。最重要的是,探针已成功应用活细胞中外源性H_(2)S的荧光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杂蒽 硫化氢 荧光探针 荧光成像
下载PDF
基于吲哚的溶酶体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18
作者 陈涛 梁梓健 +5 位作者 桑亚男 王自瑶 柴方园 晏可 张璐 高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491-494,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用于溶酶体成像的荧光探针。方法使用芦竹碱和4-吡啶甲醛作为反应底物,正三丁基膦作为催化剂合成得到化合物(E)-3-(2-吡啶-4-乙烯基)-1 H-吲哚(PVI)。通过核磁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目的设计合成一种用于溶酶体成像的荧光探针。方法使用芦竹碱和4-吡啶甲醛作为反应底物,正三丁基膦作为催化剂合成得到化合物(E)-3-(2-吡啶-4-乙烯基)-1 H-吲哚(PVI)。通过核磁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法探究该探针与溶液pH之间的关系;理论计算其pH响应的机理;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成像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记录其溶酶体共定位成像。结果所制备的溶酶体荧光探针PVI在pH 4.00~7.00时,荧光强度随着pH的减小而逐渐增强。PVI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以用于PC-3前列腺癌细胞和其溶酶体成像。结论合成得到一种pH响应的荧光探针PVI,具有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强度高的优点,能用于溶酶体定位和成像,是一种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溶酶体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PH响应 细胞成像 溶酶体
下载PDF
帕罗西汀干预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耀民 刘槃 +2 位作者 马瑞鑫 曾高峰 宗少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5184-5190,共7页
背景:破骨细胞过度活化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探究破骨细胞功能、开发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少骨重吸收的药物,是当前探索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目的:基于MAPK/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分析帕罗西汀影响破骨细... 背景:破骨细胞过度活化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探究破骨细胞功能、开发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少骨重吸收的药物,是当前探索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目的:基于MAPK/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分析帕罗西汀影响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外实验: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帕罗西汀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诱导下,使用不同浓度帕罗西汀干预破骨细胞分化,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确定破骨细胞数目;RT-qPCR检测帕罗西汀对破骨细胞分化相关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帕罗西汀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中核因子κB、MAPK信号通路及破骨细胞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②体内实验:将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脂多糖组、帕罗西汀2 mg/kg,5 mg/kg组,每组10只。脂多糖组、帕罗西汀2 mg/kg,5 mg/kg组每2 d颅骨矢状缝皮下注射脂多糖(构建小鼠颅骨骨溶解模型),帕罗西汀两组每次皮下注射脂多糖1 d后注射对应剂量的帕罗西汀,14 d后,分离颅骨进行Micro-CT扫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当帕罗西汀浓度≤5μmol/L时对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增殖无影响,浓度大于10μmol/L时抑制细胞的增殖;当帕罗西汀浓度≥0.5μmol/L时,可明显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数量及形态,抑制破骨细胞分化c-Fos、Nfatc1、Ctsk、Mmp9、Acp5、Atp6v0d2的mRNA表达水平;0.5μmol/L的帕罗西汀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相关蛋白c-Fos、Nfatc1、Ctsk的表达;②体内实验:Micro-CT扫描分析结果显示,与脂多糖组比较,帕罗西汀5 mg/kg组可以有效提高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P<0.05),降低骨表面积骨体积比、骨小梁分离度(P<0.05);③结果表明,帕罗西汀可以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少骨的重吸收,具有潜在的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MAPK 核因子ΚB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 骨髓源性巨噬细胞
下载PDF
Micro-CT评价铁超载影响膝骨关节炎模型小鼠软骨类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少聪 何琪 +4 位作者 潘兆丰 杨均政 陈柏豪 王海彬 周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4658-4663,共6页
背景:膝骨关节炎可能与铁代谢异常有关,了解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的作用非常有意义。目的:探究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7周龄C57B/6J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每组1... 背景:膝骨关节炎可能与铁代谢异常有关,了解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的作用非常有意义。目的:探究铁超载对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7周龄C57B/6J野生型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每组10只。8周龄时,手术+右旋糖酐铁组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500 mg/kg,每周1次,注射至18周龄时停止;10周龄时,手术对照组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行左后膝内侧半月板失稳手术。18周龄时处死所有小鼠,通过Micro-CT检测胫骨微结构参数,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普鲁士蓝染色证实铁在小鼠关节中的沉积。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检测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手术对照组、手术+右旋糖酐铁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小(P<0.05),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型指数增加(P<0.05);与手术+右旋糖酐铁组比较,手术对照组骨小梁相对体积、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增加(P<0.05),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型指数相减小(P<0.05);②番红O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相比,手术+右旋糖酐铁组小鼠软骨表面缺损、破裂严重,表层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半定量评分更高,提示其关节炎严重程度更高;③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手术+右旋糖酐铁组小鼠滑膜中可见大量被染成深蓝色的铁沉积颗粒,正常对照组与手术对照组均无明显铁沉积颗粒;④结果显示,铁超载能够加重膝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并且增加软骨蛋白多糖成分的丢失和软骨下骨的骨丢失,明确了铁超载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铁超载 MICRO-CT 膝关节 番红-O染色 普鲁士蓝染色 软骨下骨 OARSI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