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致小腿筋膜室综合征
1
作者 徐鹏 薛明宇 +3 位作者 芮永军 卜凡玉 郭晓峰 谢艺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7-2641,共5页
背景:目前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大多是充分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吸引,该方法需要反复多次清创才能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目的:介绍一种临床少见的病例——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 背景:目前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方法大多是充分彻底清创后使用负压封闭吸引,该方法需要反复多次清创才能彻底清除坏死感染组织,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目的:介绍一种临床少见的病例——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总结使用载抗生素骨水泥进行治疗与综合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收治的糖尿病性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4岁,围术期整体把控患者全身情况并进行全身营养支撑治疗,所有患者均一期行彻底清创+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负压封闭引流以控制感染、二期取出骨水泥并行创面修复治疗。出院后随访时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有无红肿渗液发生。结果与结论:①4例患者经过2次载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后创面新鲜,诱导膜形成良好,1例经过3次抗生素骨水泥填塞后诱导膜形成良好,这5例患者二期经过植皮手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1例患者急诊手术时因术中血压难以维持且小腿4个间室均出现感染,急诊行膝上截肢,同时残端创面放置载抗生素骨水泥,二期骨水泥取出后创面直接闭合,创面一期愈合;②6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24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患者创面均愈合良好、无红肿渗液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均对疗效表示满意;③对于临床高度怀疑糖尿病足坏死性筋膜炎时应警惕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减压至关重要,应用载抗生素骨水泥治疗糖尿病性坏死性筋膜炎导致的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抗生素骨水泥 糖尿病 坏死性筋膜炎 筋膜室综合征 保肢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增强胫骨横向骨搬运治疗感染创面的能力
2
作者 刘俊鹏 要星晨 +5 位作者 赵会 徐子彧 吴岳 裴福春 张林 杜心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599-4604,共6页
背景:糖尿病足伴创面感染的患者群体庞大,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顽固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朝阳中西医... 背景:糖尿病足伴创面感染的患者群体庞大,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技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顽固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37岁,均接受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手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记录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踝肱指数、伤口/缺血/足部感染分级(WIFi分级)、目测类比评分与溃疡面积。结果与结论:①46例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58.07±24.82)d,46例患者胫骨横向骨搬运术后3个月的踝肱指数、目测类比评分、溃疡面积、WIFi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钉道感染,未出现溃疡或感染复发。②结果显示,改良胫骨横向骨搬运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可有效缓解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疼痛、改善下肢血运、控制感染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横向骨搬运术 抗生素骨水泥 糖尿病足溃疡 血运重建 感染控制 踝关节 组织工程研究 糖尿病并发症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软骨分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飞非 王布雨 +2 位作者 杨治航 董晓宇 邓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76-1982,共7页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也是关节发育的最早标志之一,对软骨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也是关节发育的最早标志之一,对软骨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生长分化因子5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RT-PCR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作用机制,加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和激活剂Laduviglusib诱导培养14 d,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相关基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CCK-8结果表明生长分化因子5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②生长分化因子5促进了软骨相关基因Ⅱ型胶原、蛋白聚糖、Sox9的表达,其中以50 ng/mL组软骨相关基因上调明显;③加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aduviglusib之后,Sox9、β-catenin和Ⅱ型胶原表达上调(P<0.05),加入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之后,Sox9、β-catenin和Ⅱ型胶原表达下调(P<0.05);④综上,生长分化因子5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分化 软骨细胞 WNT Β-CATENIN 机制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急性皮肤创面修复 被引量:1
4
作者 董鸿斐 黄茜 +4 位作者 李先慧 张彦标 王旭阳 王冰 孙红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47-2053,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多种间充质干细胞被证实具有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促进急性皮肤创面愈合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皮肤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背景:目前已有多种间充质干细胞被证实具有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促进急性皮肤创面愈合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皮肤损伤愈合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S组、干细胞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PBS组、干细胞组于建模后即刻和第8天在创面及创缘分别注射PBS、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建模后即刻及2,4,6,8,10,12,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在14 d时取大鼠创面处皮肤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①各组大鼠创面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缩小,干细胞组14 d时创面愈合率、创面上皮化率高于PBS组(P<0.01),创面挛缩比率低于PBS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干细胞组皮肤创面修复优于PBS组,创面上皮化程度更高,胶原纤维形态更接近正常皮肤;③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干细胞组皮肤创面组织中胶原纤维明显增多且粗大,新生组织内胶原纤维含量更多(P<0.01);④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干细胞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多于PBS组(P<0.01),而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低于PBS组(P<0.01);⑤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干细胞组新生创面内的M2型巨噬细胞数多于PBS组(P<0.01),M1型巨噬细胞数少于PBS组(P<0.01)。结果表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加速皮肤创面修复、促进创面上皮化、减轻创面挛缩,可能与促进创面内毛细血管新生、调节胶原纤维生成、抑制炎症、调控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胎盘 创面修复 巨噬细胞极化 皮肤 血管新生
下载PDF
全层皮肤损伤的原位打印修复与毛囊重建
5
作者 黎行宙 陈骁俊 +4 位作者 孙梦哲 韩文卿 张艳 张荣 陈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利用原位打印的方式修复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实现损伤的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方法在裸鼠背部构建直径7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并覆盖海藻酸钙/氧化纳米细菌纤维素(CA/BC),将新生C57小鼠表皮/真皮来源原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每个创面植入... 目的利用原位打印的方式修复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实现损伤的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方法在裸鼠背部构建直径7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并覆盖海藻酸钙/氧化纳米细菌纤维素(CA/BC),将新生C57小鼠表皮/真皮来源原代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每个创面植入5×10^(5)个细胞:实验组在CA/BC内原位打印10个高浓度细胞墨点;对照组以1 mL注射器手工注射。术后4周观察创面恢复及毛发生长情况,通过HE染色检查新生毛囊结构。结果皮肤缺损实验组创面恢复良好,毛发生长旺盛、均匀,而对照组毛发稀疏、不均匀甚至没有毛发生长。组织学观察证实,实验组新生皮肤内存在完整的毛囊结构,而对照组几乎没有毛囊形成。结论初步验证了原位打印技术在皮肤缺损原位修复和毛囊重建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 原位生物打印 全层皮肤缺损 毛囊重建
下载PDF
壳多糖-胶原-糖胺聚糖凝胶人工皮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朱堂友 伍津津 +4 位作者 胡浪 李文维 贺萍 张民众 徐春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胶原凝胶类人工皮肤。方法 制备壳多糖 -胶原 -糖胺聚糖 (GAGs) -成纤维细胞真皮替代物 (DE) ,观察成纤维细胞 (FB)在凝胶中的生长情况和不同因素对凝胶收缩的影响 ,并绘制 FB生长曲线和凝胶收缩曲线。了解不同含...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胶原凝胶类人工皮肤。方法 制备壳多糖 -胶原 -糖胺聚糖 (GAGs) -成纤维细胞真皮替代物 (DE) ,观察成纤维细胞 (FB)在凝胶中的生长情况和不同因素对凝胶收缩的影响 ,并绘制 FB生长曲线和凝胶收缩曲线。了解不同含量壳多糖对 FB和角质形成细胞 (KC)生长的影响 ,不同含量壳多糖 DE的抗感染能力。再于“成熟”的 DE表面接种 KC,先浸没培养 ,后行气液界面培养 ,构建完整的人工皮肤。对 DE和人工皮肤行组织学和电镜分析。结果  DE收缩度与 FB数量呈正比 ,终末收缩度与胶原蛋白浓度成反比 ;FB在凝胶中 2~ 9天呈指数增生。 DE基质配方对 FB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但可促进 KC的生长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随壳多糖含量增大而增强。扫描电镜示 DE有丰富的微孔结构。人工皮肤组织学观察见类似于正常皮肤 ,有分化良好的表皮和致密的真皮。结论壳多糖 -胶原 - GAGs胶原凝胶人工皮肤是一种新型、有一定抗感染能力的活人工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胶原-糖胺聚糖 人工皮肤 胶原凝胶类 真皮替代物
下载PDF
壳多糖-胶原-糖胺聚糖凝胶人工皮肤的制备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堂友 伍津津 +5 位作者 胡浪 李文维 贺萍 杨宏珍 张民众 徐春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940-942,共3页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凝胶类人工皮肤。方法 制备壳多糖 胶原 糖胺聚糖 (GAGs) 成纤维细胞真皮替代物 (DE) ,随后在“成熟”的DE表面接种KC ,先浸没培养 ,再气液界面培养 ,构建完整的人工皮肤。对人工皮肤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人工...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凝胶类人工皮肤。方法 制备壳多糖 胶原 糖胺聚糖 (GAGs) 成纤维细胞真皮替代物 (DE) ,随后在“成熟”的DE表面接种KC ,先浸没培养 ,再气液界面培养 ,构建完整的人工皮肤。对人工皮肤行组织学分析。结果 人工真皮浸没培养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收缩 ,接种角质形成细胞将促进其收缩。液气界面培养一定时间后的人工皮肤有结构致密的真皮和分化良好的表皮。结论 我们制作的壳多糖 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壳多糖 胶原 糖胺聚糖 凝胶 人工皮肤
下载PDF
碳化二亚胺交联的胶原-硫酸软骨素支架材料构建人工真皮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玲蓉 张立海 +2 位作者 马东瑞 任百智 张其清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探讨以胶原 -硫酸软骨素支架材料构建人工真皮的可行性。 方法 以碳化二亚胺 (EDC)为交联剂构建胶原 -硫酸软骨素 (CS)支架体系。通过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HE染色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对材料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分离培... 目的 探讨以胶原 -硫酸软骨素支架材料构建人工真皮的可行性。 方法 以碳化二亚胺 (EDC)为交联剂构建胶原 -硫酸软骨素 (CS)支架体系。通过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HE染色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对材料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同时分离培养人胚真皮成纤维细胞 ,将体外扩增的成纤维细胞接种在支架上 ,制备人工真皮。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 ,与传统的胶原海绵人工真皮的性质进行比较。 结果 胶原 - CS支架是三维多孔海绵状结构且空隙均匀 ,与胶原支架比较 ,断裂强度提高 ,并且材料表面极性基团增加。成纤维细胞在胶原 - CS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 ,形成人工真皮。 结论 胶原 - CS人工真皮具有优越的生物学和力学性能 ,成纤维细胞在胶原 - CS支架上黏附、增殖情况优于胶原真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硫酸软骨素 支架材料 人工真皮 碳化二亚胺 皮肤缺损 人工表皮移植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血管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肖仕初 夏照帆 +3 位作者 杨珺 王广庆 王勇胜 刘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移植后血管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培养 ,形成活性真皮替代物 ,采用 EL 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白介素 - 8(IL- 8)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的含量 ,RT- PCR...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促进真皮替代物移植后血管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培养 ,形成活性真皮替代物 ,采用 EL 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白介素 - 8(IL- 8)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的含量 ,RT- 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酸、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 FGF、b FGF) m RNA的表达量。将含成纤维细胞的真皮替代物植入 BAL B/ 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的转归。 结果 成纤维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表面生长良好 ,可形成单层细胞膜片 ,并分泌 IL - 8(192 .3± 15 .9) pg/ ml和TGF- β1 (1.10 5± 0 .0 5 1) pg/ ml,表达 a FGF、b FGF。植入创面后 3周 ,成纤维细胞仍成活并生长、增殖。 结论 成纤维细胞分泌多种与血管形成有关的活性肽 ,移植后继续生长、增殖 ,可能对真皮替代物的血管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替代物 成纤维细胞 移植 血管形成
下载PDF
利用不同支架材料构建人工真皮的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杰 崔雪梅 +7 位作者 张燕 赵梅兰 谷庆阳 吴小红 徐龙河 杨颖颙 于淑贤 王德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脱细胞基质、胶原蛋白基质网架、胶原凝胶的不同支架材料上构建人工真皮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 ,并进行传代培养 ;将第 3代成纤维细胞种植于三种不同支架上 ,14天后利用 HE染色、透射电镜和... 目的 探讨脱细胞基质、胶原蛋白基质网架、胶原凝胶的不同支架材料上构建人工真皮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 ,并进行传代培养 ;将第 3代成纤维细胞种植于三种不同支架上 ,14天后利用 HE染色、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构建的人工真皮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1酶消化法得到皮肤成纤维细胞 ,可在含有 10 %小牛血清的 DMEM中传代培养 ;2成纤维细胞在三种不同支架上形成单层细胞 ,并可向胶原膜和胶原凝胶内部生长 ;3成纤维细胞在胶原膜和脱细胞基质内增殖不如胶原凝胶内活跃 ,但人工真皮收缩不明显 ,而胶原凝胶构建的人工真皮收缩明显。 结论 利用脱细胞基质、胶原蛋白基质网架、胶原凝胶支架材料构建的人工真皮具有较好的组织结构 ,是一种较理想的皮肤替代物 ,可作为移植物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支架材料 脱细胞基质 胶原蛋白基质网架 胶原凝胶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工复合皮肤的构建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晋宇 侯立中 +1 位作者 颜炜群 杨同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5-239,共5页
目的 为皮肤缺失的移植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表皮、真皮的组织工程化人工复合皮肤。方法 将体外传代培养的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在经冷冻干燥及戊二醛交联的 I型胶原基质网架的两侧 ,在液面下培养 1周后 ,改为气 -液界... 目的 为皮肤缺失的移植提供具有生物活性的表皮、真皮的组织工程化人工复合皮肤。方法 将体外传代培养的表皮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接种在经冷冻干燥及戊二醛交联的 I型胶原基质网架的两侧 ,在液面下培养 1周后 ,改为气 -液界面培养 ,动态观测人工皮肤光镜下组织学形态及电镜下超微结构。结果 人工复合皮肤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培养过程中表皮逐步增殖、分化、发育 ,形成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 ;真皮基质网架渐渐降解 ,并逐步被增殖的成纤维细胞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外基质所取代 ,完成真皮构建。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构建人工复合皮肤 ,可用于皮肤缺失者的自体移植治疗 ,体外构建的复合人工皮肤可从根本上解决自体供皮不足 ,且细胞源于自体皮肤 ,排除了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和疾病传播的风险 ,具有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人工皮肤 角朊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口腔种植导板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汤雨龙 惠瑞宗 +3 位作者 曹志强 柳云恩 张晓东 侯明晓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32-35,共4页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基于该技术原理制作的数字化牙种植外科导板,具有能很好控制种植体植入方向、角度、深度,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并可实现微创不翻瓣种植等优势,但也存在精确度欠佳等问题。本文就3D打印种植导板制作...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基于该技术原理制作的数字化牙种植外科导板,具有能很好控制种植体植入方向、角度、深度,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并可实现微创不翻瓣种植等优势,但也存在精确度欠佳等问题。本文就3D打印种植导板制作过程、临床分类、精确性评估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牙种植 种植导板 口腔锥体束CT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下载PDF
几丁质-胶原蛋白膜的制作及皮下埋植实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永胜 侯春林 +2 位作者 肖仕初 刘志国 杨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 探讨几丁质 -胶原蛋白膜作为真皮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以酸溶法制备胶原溶液 ,添加一定比例的脱乙酰化几丁质 ,冻干成膜 ,0 .0 5 %戊二醛溶液浸泡交联 ,行体外酶降解实验 ,检测其耐受酶降解能力 ;将制备的几丁质 -胶原蛋白膜包埋... 目的 探讨几丁质 -胶原蛋白膜作为真皮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以酸溶法制备胶原溶液 ,添加一定比例的脱乙酰化几丁质 ,冻干成膜 ,0 .0 5 %戊二醛溶液浸泡交联 ,行体外酶降解实验 ,检测其耐受酶降解能力 ;将制备的几丁质 -胶原蛋白膜包埋于 36只 SD大鼠皮下 ,术后 3、5天 ,1、2、3、4、6、8和 12周取材 ,检测其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及材料在体内降解情况。结果 制备的几丁质 -胶原蛋白膜 ,呈微黄、半透明状 ,纤维排列呈网状 ,一侧较光滑 ,孔小 ,另一侧孔稍大 ,孔径大小保持在 5 0~ 2 5 0μm之间 ,其体外降解缓慢。皮下埋植实验术后 5天~ 2周显示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无明显炎性反应 ,血管化早 ,体内降解缓慢 ;8周后经改建可形成纤维排列较规则的类真皮样结构。结论 几丁质 -胶原蛋白膜具有较好的物理及生物学性能 ,组织相容性好 ,血管化能力强 ,体内、外降解缓慢 ,具有良好的真皮替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 胶原蛋白膜 制作 皮下埋植 实验 真皮支架 可行性 生物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CT的头颅骨三维表面重建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宗华 彭翔 +1 位作者 刘常青 胡小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2-397,共6页
基于头颅骨的计算机断层 (CT)图像 ,研究了一种对头颅骨表面三角化重建的方法。首先通过交互式分割选择出感兴趣区域 (ROI) ,提取出ROI的轮廓点并根据位置关系对轮廓点排序。然后基于局部形态最佳的思想 ,对两相邻断层图像上的轮廓点进... 基于头颅骨的计算机断层 (CT)图像 ,研究了一种对头颅骨表面三角化重建的方法。首先通过交互式分割选择出感兴趣区域 (ROI) ,提取出ROI的轮廓点并根据位置关系对轮廓点排序。然后基于局部形态最佳的思想 ,对两相邻断层图像上的轮廓点进行三角化 ,从而得到具有最佳几何形态的三角化表面。最后用实际的CT图像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实验 ,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快速、有效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化 表面重建 计算机断层成像(CT) 医学图像处理
下载PDF
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组织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鲁元刚 伍津津 +3 位作者 朱堂友 胡浪 贺萍 杨宏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518-519,共2页
目的寻找一种能够适合临床需要的较为理想的皮肤替代物。方法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将种子细胞接种于复合壳多糖真皮基质,先后进行沉没培养和器官型培养,观察培养物变化。结果获得的人工皮肤有较好组织学特性和物理学特性。结论复合壳多糖... 目的寻找一种能够适合临床需要的较为理想的皮肤替代物。方法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将种子细胞接种于复合壳多糖真皮基质,先后进行沉没培养和器官型培养,观察培养物变化。结果获得的人工皮肤有较好组织学特性和物理学特性。结论复合壳多糖人工皮肤组织学特点接近天然皮肤,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皮肤替代物,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人工皮肤 器官型培养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镁对子痫前期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黏附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丽 王新玲 +1 位作者 刘素新 霍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71-3377,共7页
背景:镁离子可通过自由基清除、细胞膜稳定、炎症抑制等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对不利刺激的敏感性,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但镁离子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镁对子痫前期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黏附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 背景:镁离子可通过自由基清除、细胞膜稳定、炎症抑制等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对不利刺激的敏感性,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但镁离子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镁对子痫前期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黏附和凋亡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产科17例子痫前期产妇与15名正常妊娠产妇,从两组产妇脐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将每例子痫前期产妇脐血来源内皮祖细胞分4组干预:子痫前期组以PBS干预,低、中、高浓度镁离子组分别以含4,8,16 mmol/L镁离子的培养基干预;正常妊娠产妇脐血来源内皮祖细胞以PBS干预,作为对照组。干预24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黏附、凋亡、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及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实验方案已获河北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2013临审13号。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子痫前期组细胞增殖与黏附数量明显降低(P <0.05),凋亡率升高(P <0.05),Bax和Active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 <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P <0.05),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丙二醛水平升高(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P <0.05);②与子痫前期组比较,镁离子干预各组细胞增殖与黏附数量升高(P <0.05),凋亡率降低(P <0.05),Bax和Active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 <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P <0.05),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P <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 <0.05),丙二醛水平降低(P <0.05),并且高浓度镁离子组改善程度优于低、中浓度镁离子组(P <0.05);③结果表明,镁离子可促进子痫前期患者体外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和黏附,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降低凋亡率和氧化应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 子痫前期 脐血 内皮祖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黏附 细胞凋亡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海绵状胶原膜制备真皮支架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珺 肖仕初 夏照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7-439,共3页
目的:制备海绵状胶原膜,探讨其作为真皮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酸溶法提取猪皮胶原,冻于成膜。将胶原膜包埋于SD大鼠皮下,定期活检以检测其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及降解速度。结果:制备的胶原膜具有密集的相互贯通的微孔结构,且具... 目的:制备海绵状胶原膜,探讨其作为真皮支架的可行性。方法:酸溶法提取猪皮胶原,冻于成膜。将胶原膜包埋于SD大鼠皮下,定期活检以检测其组织相容性、血管化能力及降解速度。结果:制备的胶原膜具有密集的相互贯通的微孔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强度与韧性,适于手术操作。SD大鼠皮下埋藏试验表明组织相容性较好,无急性炎症反应,血管化能力较强,降解速度慢,真皮构架稳定性好。结论:海绵状胶原膜可作为真皮支架移植于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肤 胶原 海绵状胶原膜 真皮支架 酸溶法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化学去细胞肌肉促进大鼠脊髓半横断后的轴突再生 被引量:8
18
作者 薛辉 陈东 +1 位作者 张秀英 刘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移植后对大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大鼠制成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4周,银染观察脊髓轴突的再...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移植后对大鼠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大鼠制成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后,脊髓缺损处分别植入化学去细胞肌肉、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空白组不做处理。术后4周,银染观察脊髓轴突的再生情况,对移植物中再生轴突进行计数,做统计学分析并用锇酸染色鉴定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中的有髓神经纤维。另取6只化学去细胞肌肉治疗的模型鼠分别行HRP顺行和逆行示踪,1周后观察脊髓上行和下行轴突再生的情况。结果移植术后4周,空白组无脊髓再生轴突,化学去细胞肌肉中有大量再生的轴突,而冻融去细胞肌肉和新鲜肌肉中的再生轴突很少。锇酸染色显示化学去细胞肌肉中的有髓神经纤维较少。HRP示踪证明化学去细胞支架再生的轴突来自于其上下两端的脊髓。结论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可显著促进损伤脊髓的轴突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去细胞肌肉 移植 轴突再生
下载PDF
人毛囊细胞来源双层皮肤替代物的构建和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堂友 郝飞 +3 位作者 伍津津 毕建军 吴国选 杨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密、角化突出,真皮内可见与表皮相连的上皮细胞柱及球形膨大细胞团形成。结论毛囊细胞是构建皮肤替代物的良好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乳头细胞 真皮鞘细胞 外根鞘细胞 皮肤组织工程
下载PDF
HAI实验中EEG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兴元 骆超 邱天爽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8-415,共8页
采用一维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技术和混沌的定量判据,对缺氧窒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HypoxicAsphyxicInjury,HAI)实验中仔猪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对生理和损伤状态下仔猪EEG信号的相图、功率谱... 采用一维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技术和混沌的定量判据,对缺氧窒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损伤(HypoxicAsphyxicInjury,HAI)实验中仔猪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信号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对生理和损伤状态下仔猪EEG信号的相图、功率谱、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EEG的相图、功率谱、关联维数和Lyapunov指数反映了大脑的总体动态特征,它们可作为一种定量研究EEG的新方法进行脑损伤的早期诊断;(2)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EEG是混沌的,而在损伤状态下则趋于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 脑电 HAl实验 相图 功率谱 关联维数 LYAPUNOV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