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男性下肢力线和髌股疼痛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1
作者 韩冰 刘宏滨 +4 位作者 王和洪 赵汉青 赵日光 孙燚炎 张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1-1216,共6页
背景:目前有关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危险因素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青年男性跑步人群下肢力线和髌股疼痛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选择同一个跑步人群中的男性受试... 背景:目前有关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为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危险因素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目的:探讨青年男性跑步人群下肢力线和髌股疼痛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选择同一个跑步人群中的男性受试者70名,其中双膝痛者21名,单膝痛者29名,正常者20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站立位双下肢全长X射线片检查,测量外侧远端股骨角、内侧近端胫骨角、关节间隙角、髋膝踝角、生理外翻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各组组内,左膝与右膝的各指标检测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正常组比较,单膝痛组、双膝痛组的外侧远端股骨角、内侧近端胫骨角、关节间隙角、髋膝踝角无明显变化(P>0.05),生理外翻角增大(P<0.05);③结果显示,生理外翻角的增大或许是髌股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力线 髌股疼痛综合征 生理外翻角 危险因素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治疗创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2
作者 何韵 胡结林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治疗创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萍乡卫生职业学院85例创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治疗创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萍乡卫生职业学院85例创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JO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ADL)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JOA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 w、6 w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6 w后JOA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治疗可显著减轻创伤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 创伤 肩关节功能 镇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影像学分析及术后随访
3
作者 庄勋慧 张洁琳 +2 位作者 宋修峰 王明慧 鲍爱华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及了解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表现。7例术前均行MRI及DR检查,其中3例行CT检查,术后复查均行... 目的:分析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及了解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儿童米粒体滑囊炎的术前及术后随访影像表现。7例术前均行MRI及DR检查,其中3例行CT检查,术后复查均行MRI检查。结果:7例发病部位均为膝关节,其中右膝4例,左膝3例。MRI显示膝关节腔及髌上囊内多发米粒体小结节影,以分布在髌上囊内更多更明显,T_(2)WI压脂信号稍低但略高于肌肉信号,可见滑膜增厚,其中5例见小的树枝状脂肪瘤;CT见关节腔积液,其内无高密度结节影;DR仅表现为软组织肿胀。术后复查MRI显示积液较术前明显减少,滑膜增厚明显减轻。随访时间段内所有病例未见复发。结论:T_(2)WI压脂序列可显示关节腔内多发稍低信号的米粒体、滑膜增厚以及树枝状脂肪瘤,有助于提高米粒体滑囊炎的诊断率,术后MRI复查显示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关节 滑囊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测效度研究
4
作者 王刚 宋永飞 +3 位作者 胡绪 陈振 雷恩宇 孟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89-2194,共6页
目的探讨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测效度。方法于2022年3-5月对联勤保障部队某训练机构113名新兵进行身体关节功能筛查测试,记录新训期间军事训练伤情况。采用JB(Jarque-Bera)正态性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ROC曲线... 目的探讨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对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测效度。方法于2022年3-5月对联勤保障部队某训练机构113名新兵进行身体关节功能筛查测试,记录新训期间军事训练伤情况。采用JB(Jarque-Bera)正态性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ROC曲线和OR值计算分析,综合判定身体关节功能筛查在预测军事训练伤中的效度。结果新兵关节功能筛查平均得分为9.46分,受伤新兵与未受伤新兵筛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0±1.45)分vs(9.92±1.74)分,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筛查评估得分是军事训练伤的重要影响因素(β=-1.098,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UC=0.875(95%CI:0.789~0.952,P<0.01)、敏感度为75%、特异性为80.6%、损伤风险阈值为8.5分;筛查评估<8.5分的新兵潜在损伤风险概率是≥8.5分新兵的12.5倍(OR=12.5)。结论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评估得分与军事训练伤关联强度高、预测效度好,可作为各军兵种新兵军事训练伤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身体关节功能筛查 预测 新兵 军事训练伤 效度
原文传递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张慧林 谢峰 +3 位作者 徐明灯 马剑 董博赞 何小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 比较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下肢力线差异,探究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退变性半月板损伤患者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40~59岁,中位年龄52岁... 目的 比较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下肢力线差异,探究半月板损伤与下肢力线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退变性半月板损伤患者9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40~59岁,中位年龄52岁。内侧半月板损伤组47例,外侧半月板损伤组43例。在全长片上测量髋-膝-踝角(HKA角)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 内侧半月板损伤组与外侧半月板损伤组患者性别、年龄、下肢侧别、体质量指数、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侧半月板损伤组HKA角为(177.20±2.46)°,外侧半月板损伤组为(181.05±3.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退变性内侧半月板损伤与外侧半月板损伤之间HKA角存在差异,下肢力线与退变性半月板损伤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半月板损伤 下肢力线 HKA角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患者术后NR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李燕萍 卓玉双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934-1936,共3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患者术后NR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病房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微创手术患者术后NRS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病房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FTS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指标差异情况,包括NRS评分、PSQI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恢复速度、术后并发症。结果:1)术后12 h、24 h、48 h,观察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2)术后12 h、24 h、48 h,观察组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3)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1.67%(P<0.05)。结论: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而言,FTS护理利于减轻术后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微创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疼痛数字量表评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医用臭氧水关节腔及穴位注射对膝骨关节炎疗效、WOMAC评分、炎症因子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权亮 朱紫燕 +1 位作者 王新义 梁爽 《中医研究》 2023年第3期59-64,共6页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医用臭氧水关节腔及穴位注射对膝骨关节炎疗效、WOMAC评分、炎症因子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医...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医用臭氧水关节腔及穴位注射对膝骨关节炎疗效、WOMAC评分、炎症因子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医用臭氧水关节腔及穴位注射(取穴:患肢血海、阳陵泉、梁丘、阴陵泉、三阴交、悬钟),每周注射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质导热疗法治疗,每周治疗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次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脱落1例,临床治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脱落2例,临床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49%(33/4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WOMAC评分、炎症因子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医用臭氧水关节腔及穴位注射对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银质针 臭氧 关节腔注射 骨代谢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中国北方6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数字化测量及与中青年的比较
8
作者 李佳伟 李灿然 +4 位作者 和雨洁 邬超 金凤 张凯 李筱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291-4296,共6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参数,选择适宜的角度进行截骨有利于术后下肢力线的重建及假体的稳定,因此研究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意义重...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参数,选择适宜的角度进行截骨有利于术后下肢力线的重建及假体的稳定,因此研究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意义重大。目的:测量内蒙古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两项参数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乌兰察布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下肢血管检查患者,共纳入175例,分为4组:<60岁(A组,n=41)、60-69岁(B组,n=52)、70-79岁(C组,n=41)、≥80岁(D组,n=41)。收集患者的下肢血管CT资料,使用Mimics 21.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旋转至标准正位,模拟下肢X射线片测量股骨外翻角,在CT横断面测量股骨后髁角。利用SPSS 25.0软件分析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两个参数的差异、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两参数的差异以及两个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相同性别下,A、B组股骨外翻角小于C、D组(P <0.05);对于男性患者,A、B组股骨后髁角小于C、D组(P <0.05);对于女性患者,A组股骨后髁角小于C、D组(P <0.05),B组小于D组(P <0.05);(2)相同组别下,男女间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与年龄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46 (P <0.01);(4)结果表明,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应考虑年龄对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的影响,建议术前行下肢CT检查及三维重建测量,明确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进行个体化精准截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股骨外翻角 股骨后髁角 三维数字化测量
下载PDF
弥散峰度成像对前交叉韧带早期退变性损伤的评估研究
9
作者 夏振元 蓝岚 +3 位作者 莫欣鑫 杨成 余小平 李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7-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评估前交叉韧带早期退变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50例单膝关节DKI成像数据,据关节镜结果分为退变组(n=25)和正常组(n=25),对比两组患者前交叉韧带平均弥...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评估前交叉韧带早期退变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期间50例单膝关节DKI成像数据,据关节镜结果分为退变组(n=25)和正常组(n=25),对比两组患者前交叉韧带平均弥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弥散峰度(axial kurtosis,AK)、径向弥散峰度(radial kurtosis,RK)、平均弥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及弥散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的差异性。结果退变组MK值、AK值、RK值以及FA值均低于正常组(t=8.132、5.313、6.885、9.035,均P<0.01),而MD值高于正常组(t=-5.145,P<0.01)。ROC曲线示DKI以上各参数对前交叉韧带早期退变性损伤均具有诊断意义,以MK值最高。当MK=0.884时,其诊断效能最大,敏感性92%,特异性96%,约登指数0.88,曲线下面积为0.979。结论弥散峰度成像可定量评估前交叉韧带早期退变损伤,为临床评估前交叉韧带生理退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损伤 弥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肩关节镜对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价值研究
10
作者 于川东 董斌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0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肩关节镜手术应用于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 目的研究肩关节镜手术应用于肩袖撕裂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100例肩袖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性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为(59.86±6.32)分,与对照组(59.90±6.2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2,P>0.05)。经随访,研究组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4.58±1.07)分,高于对照组的(81.17±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80,P<0.05)。结论对肩袖撕裂患者应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 肩袖撕裂 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患者预后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
11
作者 张林 朱旭 +1 位作者 赵峰 桂琦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对患者预后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关节镜手术,研究组应用关节镜下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对患者预后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关节镜手术,研究组应用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观察比较预后、关节活动度、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2个月、术6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65.9±7.6)分、(85.4±1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术6个月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54.8±4.9)分、(75.6±10.3)分更高(P<0.05),研究组预后更好;研究组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为(67.4±4.7)°、(86.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45.6±3.9)°、(78.4±4.5)°更高(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9%,显著高度对照组的满意度77.1%更高(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9.6±1.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4.6±2.4)d(P<0.05),研究组医疗费用为(1.3±0.4)万元,显著低于对照的医疗费用(1.9±0.6)万元。结论:KOA患者使用关节镜下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可显著提升预后、关节活动度、满意度,同时还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射频消融 等离子刀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预后 满意度
下载PDF
羌活秦艽方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婧姝 李宁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5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究分析羌活秦艽方联合火针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门诊的8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42例接受羌活秦艽方联合火针治疗的患者分为联合组,38例仅接受火针治疗的患... 目的:探究分析羌活秦艽方联合火针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门诊的8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42例接受羌活秦艽方联合火针治疗的患者分为联合组,38例仅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分为火针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视觉疼痛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结局评分(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KOOS)、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火针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视觉疼痛评分、WOMAC、KOOS评分、ESR、MMP3、CRP、IL-1、TNF-α均比治疗前低,且联合组低于火针组(P<0.05)。结论:羌活秦艽方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有显著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关节炎炎症,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提升患者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秦艽方 火针 膝骨关节炎 寒湿痹阻型
下载PDF
不同高度和间距下跳深动作中膝关节力学和周围肌肉的激活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毕耕超 张彦龙 +2 位作者 李秋月 胡龙威 张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1218,共8页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跳深的高度对膝关节和周围肌肉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跳深间距的研究较为少见,更加缺乏相关的力学仿真结合表面肌电的研究。目的:分析不同高度和间距条件下跳深动作中膝关节的力学特征和周围肌肉的激活特征,比较这些数据...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跳深的高度对膝关节和周围肌肉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跳深间距的研究较为少见,更加缺乏相关的力学仿真结合表面肌电的研究。目的:分析不同高度和间距条件下跳深动作中膝关节的力学特征和周围肌肉的激活特征,比较这些数据的差异。方法:根据不同高度和间距将动作划分为:A组0.45 m×0.50 m、B组0.45 m×0.90 m、C组0.60 m×0.50 m和D组0.60 m×0.90 m(高度×间距)4组。招募和筛选16名下肢无损伤史的男性测试者。测试者依次进行4组动作的测试,运用Qualisys动作捕捉系统、AMTI测力台和Delsys表面肌电系统同步采集受试者跳深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和肌电信号等数据,借助OpenSim4.3仿真软件计算膝关节动力学及肌肉激活表现。结果与结论:间距和高度为0.45 m×0.50 m条件下,间距和高度的增加均会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P=0.033,P=0.024)。在高度为0.60 m,间距的增加会降低股直肌和股中间肌的肌力最大值(P=0.010,P=0.007),同时增加胫骨前肌肌力最大值(P=0.018)。在预激活阶段,跳深高度和间距都会影响主动肌和拮抗肌激活程度,间距增大会增加膝关节的共激活比(P=0.045),降低股二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的共激活指数(P=0.016,P=0.012);高度增加会增加膝关节的共激活比,但是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在一定范围内间距增加会减少跳深动作膝关节关节受力,增加其稳定性和周围肌肉激活,会降低股直肌、股中间肌的峰值肌力。高度和间距为0.45 m×0.90 m组合跳深中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肌肉的协同收缩较其他组表现好,但是要考虑运动专项的目的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深 高度 间距 膝关节 仿真 运动学 动力学 肌肉激活
下载PDF
MicroRNA-204/-211敲除加重DMM小鼠骨关节炎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辉 陈斯佳 王婷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6-931,共6页
目的观察microRNA-204/-211敲除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所致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的影响。方法使用12只C57BL/6J(WT)小鼠和12只microRNA-204/-211基因敲除(miR-204/-211-dKO)小鼠,W... 目的观察microRNA-204/-211敲除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所致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的影响。方法使用12只C57BL/6J(WT)小鼠和12只microRNA-204/-211基因敲除(miR-204/-211-dKO)小鼠,WT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DMM组,即WT-control组和WT+DMM组;miR-204/-211-dKO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DMM组,即dKO组和dKO+DMM组。WT+DMM组和dKO+DMM组行DMM。Von Frey法测定小鼠对疼痛的敏感性。3个月后取材,膝关节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检测、组织染色以及免疫组化分析,RT-qPCR检测DRG组织中相关疼痛和炎症因子。结果与WT-control组小鼠相比,WT+DMM组小鼠出现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疼痛阈值下降等典型OA症状,软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降低、MMP13的表达升高,DRG中炎症因子以及疼痛相关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与此同时,miR-204/-211 dKO+DMM小鼠较WT+DMM小鼠OA症状更加明显,说明miR-204/-211敲除加重了DMM所致小鼠OA。值得注意的是,单纯DMM手术未造成WT小鼠明显的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无法完全模拟临床上OA患者的病理特征,而miR-204/-211敲除明显促进DMM小鼠膝关节的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结论miR-204/-211敲除小鼠行DMM手术后,不仅出现典型OA特征,而且出现滑膜增生和滑膜炎症,能更好得模拟临床OA患者的病理特征,可作为新的OA模型和筛选抗OA药物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 增生 MICRORNA 炎症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满足不同类型关节软骨损伤的治疗需求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紫钰 王一茗 +4 位作者 李涵 王中汉 陆加霖 徐瑞 金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772-2779,共8页
背景: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差,传统疗法只能使缺损处再生出纤维软骨,无法彻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故需一种可以再生出透明软骨的疗法修复缺损。根据关节软骨的缺损深度、部位以及是否伴随炎症可将关节软骨缺损分类,不同类型... 背景: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自我修复能力差,传统疗法只能使缺损处再生出纤维软骨,无法彻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故需一种可以再生出透明软骨的疗法修复缺损。根据关节软骨的缺损深度、部位以及是否伴随炎症可将关节软骨缺损分类,不同类型的关节软骨缺损有不同的致病机制与治疗策略。富血小板血浆作为富含各种生长因子的自体血小板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并且已被大量研究证明对多种类型关节软骨缺损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就目前而言,富血小板血浆疗法有望治愈关节软骨缺损。目的:总结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储存以及激活方式,分析富血小板血浆所具性质是否满足不同类型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需求,综述富血小板血浆对不同类型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软骨,制备,机制,软骨缺损”,英文检索词为“platelet-rich plasma,articular cartilage,prepraration,mechanism,full-thickness cartilage defect,osteochondral defect,weight-bearing areas defect,hip,knee,ankle,osteoarthritis,rheumatoid arthritis”,检索建库至2021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25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富血小板血浆的性质可满足多种类型软骨缺损的治疗需求,包括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调节软骨基质分泌、促进干细胞增殖与分化、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支架结构、减轻炎症、润滑粗糙关节面、降低体内免疫反应等。富血小板血浆对全层软骨缺损、骨软骨缺损、负重区软骨缺损、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富血小板血浆对这些关节软骨缺损的治疗作用提示其具有修复生长板缺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关节软骨 全层软骨缺损 骨软骨缺损 负重区软骨缺损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下载PDF
国人正常膝关节几何学及其参数的测量 被引量:26
16
作者 孙明举 王岩 +4 位作者 陈继营 杨晓光 蒋向华 刘刘 崔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50-1052,共3页
为建立国人正常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 ,对正常膝关节进行三维CT扫描 ,按身高不同分为 3组 (15 6~165cm ,166~ 175cm ,176~ 185cm) ,每组各获得 6个正常左右膝关节数据 ,综合每组同侧 6个膝得出一个典型的膝关节三... 为建立国人正常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并对其参数进行测量 ,对正常膝关节进行三维CT扫描 ,按身高不同分为 3组 (15 6~165cm ,166~ 175cm ,176~ 185cm) ,每组各获得 6个正常左右膝关节数据 ,综合每组同侧 6个膝得出一个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并对其线性、角度等 15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建立了典型的膝关节三维解剖模型 ;膝关节的线性尺寸之间、身高与线性尺寸之间均有很好的相关性 ;角度指标是相对独立的一组指标。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模型 解剖学 三维CT 人工关节
下载PDF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17
作者 赵寅 催浩 秦光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83例,均行关节镜手术。评估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国际通用评分(IKDC)...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83例,均行关节镜手术。评估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国际通用评分(IKDC)、Lysholm评分变化。疗效差、可纳入疼痛组,优、良纳入无痛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总优良率为90.36%;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术后3个月疼痛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低于无痛组(P<0.05);疼痛组病程>1年、体质量指数(BMI)≥24kg/m^(2)、混合性撕裂、术后未行肢体冷敷、滑膜切除、开始负重时间<6周比例高于无痛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BMI、混合性撕裂、术后肢体冷敷、滑膜切除、开始负重时间与其术后疼痛有关(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其术后疼痛可一定程度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疼痛危险因素包括病程长、BMI大、混合性撕裂、未行肢体冷敷、滑膜切除、过早开始负重,临床可根据其高危因素施以针对性干预,减轻疼痛,促进康复,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手术 疼痛 膝关节功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chillon微创修复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对患者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能力影响
18
作者 吴采荣 许遵营 苏瑞龙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78-79,84,共3页
目的探究Achillon微创修复干预急性损伤的闭合性跟腱断裂情况对病例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接诊的8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例为分析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传... 目的探究Achillon微创修复干预急性损伤的闭合性跟腱断裂情况对病例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择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间接诊的82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例为分析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的干预,观察组则行Achillon微创修复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有关指标以及术后的恢复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实际用时、术中的血液流失总量、创口切开长度以及总的住院天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OFAS评定分值高出对照组(P<0.05);然关节活动度方面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则为0,低于对照组统计的12.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hillon微创修复术用在干预急性损伤的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例时可以收获优于传统手术的效果,对病例带来的创伤更加轻微,益于踝关节的功能康复以及生活能力的提升,为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术式,建议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hillon微创修复术 闭合性跟腱断裂 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能力 AOFAS评分
下载PDF
关节腔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Meta分析
19
作者 杨金梅 余露露 杨瑞嘉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70-576,共7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以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透明质酸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膝骨关节炎...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以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透明质酸作为主要干预措施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限制为2000年1月至2021年9月。运用RevMan 5.3软件对文献中提取的数据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1)最终纳入11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 58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789例、透明质酸治疗793例,使用改良Jadad评分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4分以上高质量文献8篇,3分低质量文献3篇,文献质量较好,数据的可靠性较高。(2)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治疗后Lequesne评分在3个月(MD=2.01,95%CI:1.58,2.63,P=0.02)、6个月(MD=1.43,95%CI:1.06,1.81,P<0.00001),WOMAC评分在治疗6个月后(MD=4.66,95%CI:2.18,7.13,P=0.0002)优于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组VAS评分在治疗3个月(MD=1.95,95%CI:1.31,2.58,P<0.00001)及治疗6个月后(MD=0.99,95%CI:0.48,1.49,P=0.0001)均优于透明质酸组。两组在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META分析 皮质类固醇激素 透明质酸
下载PDF
野菊花总黄酮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晓宇 李俊 +2 位作者 解雪峰 姜辉 韩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研究野菊花有效成分总黄酮(TFC)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复制AA模型;24d后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用MTT法检测TFC对滑膜细... 目的研究野菊花有效成分总黄酮(TFC)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0.1ml弗氏完全佐剂复制AA模型;24d后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膝关节滑膜细胞,用MTT法检测TFC对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滑膜细胞核是否出现凋亡小体;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DNA碎片。结果MTT法显示TFC抑制滑膜细胞增殖,并且呈剂量依赖性趋势,药物作用24h的IC50为112mg/L;TFC能诱导滑膜细胞凋亡,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凋亡细胞核,电泳呈现出阶梯状条带,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到细胞核出现凋亡小体。结论TFC可能会通过抑制AA大鼠滑膜细胞的增生,促进滑膜细胞的凋亡而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总黄酮 佐剂性关节炎 滑膜细胞 细胞凋亡 MTT法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