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1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皮肤萎缩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丹丹 沈杰 +3 位作者 赵琪 王雍 孙振亮(综述) 胡振林(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81-184,共4页
皮肤萎缩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萎缩的机制包括: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快其分化成熟、抑制表皮脂质合成、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钠等细胞外基质合成等。近年来,对其副作... 皮肤萎缩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萎缩的机制包括: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快其分化成熟、抑制表皮脂质合成、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胶原蛋白和透明质酸钠等细胞外基质合成等。近年来,对其副作用的防治主要集中在研发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选择性调节剂、靶向抑制促萎缩基因及相关的信号通路、联合使用其他核受体的激动剂等方面,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皮肤萎缩 副作用 选择性调节剂 促萎缩基因 核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脂水平与皮损面积、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马男 祁瑛 +2 位作者 李俊捧 刘璐瑶 杨历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70-73,82,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青海地区寻常型银屑病(PsV)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PsV患者的资料(PsV组),另随机选取1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银屑病共病患病率。比较高海拔地区... 目的分析中国青海地区寻常型银屑病(PsV)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PsV患者的资料(PsV组),另随机选取1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银屑病共病患病率。比较高海拔地区(>3000 m)PsV患者和相对低海拔地区(2000~3000 m)PsV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银屑病皮损面积以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分析高海拔地区PsV患者并发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PsV组的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血脂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MI)≥25.0 kg/m^(2)、合并糖尿病、有饮酒史是高海拔地区PsV患者并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高海拔地区银屑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PASI评分、DLQI评分高于相对低海拔地区银屑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海拔地区和血脂水平的PsV患者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BMI≥25.0 kg/m^(2)、合并糖尿病、有饮酒史是高海拔地区PsV患者并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寻常型银屑病 血脂 代谢 皮损面积
下载PDF
经皮局部麻醉与透皮给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董薪 熊丽丹(综述) 李利(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89-192,共4页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方法,透皮给药可以克服传统注射给药引起的不适、经肝脏代谢的首过消除效应等弊端,具有方便、安全、无痛等优势。近年来,随着经皮渗透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透皮技术的更新迭代,各种经皮局部麻醉制剂与透皮给药方式层... 作为一种非侵入式给药方法,透皮给药可以克服传统注射给药引起的不适、经肝脏代谢的首过消除效应等弊端,具有方便、安全、无痛等优势。近年来,随着经皮渗透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透皮技术的更新迭代,各种经皮局部麻醉制剂与透皮给药方式层出不穷。本文主要概述经皮局部麻醉药物以及透皮给药技术的进步和新方法,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经皮局部麻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透皮给药 经皮渗透 皮肤美容 利多卡因
下载PDF
面部皮肤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子暄 张铮 章一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3期378-381,共4页
皮肤分型是用于描述皮肤特征的常用手段。传统的皮肤分型(如Fitzpatrick皮肤光型、Baumann皮肤分型等)各有其优缺点,但都通过主观判断来评价皮肤类型,缺乏皮肤客观参数的定量分析。近年来,皮脂分泌量、经皮水丢失等客观参数的测量技术... 皮肤分型是用于描述皮肤特征的常用手段。传统的皮肤分型(如Fitzpatrick皮肤光型、Baumann皮肤分型等)各有其优缺点,但都通过主观判断来评价皮肤类型,缺乏皮肤客观参数的定量分析。近年来,皮脂分泌量、经皮水丢失等客观参数的测量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使得客观参数描述皮肤类型成为可能。此外,基于面部照片的图像识别技术能提取面部皮肤特征,为皮肤分型提供依据。本文就主观皮肤分型方法、皮肤客观参数检测,以及基于图像识别的皮肤分析技术等进行综述,探讨皮肤分型从定性-定量-可视化的发展过程,以期为今后对皮肤进行客观、精细的分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分型 客观参数 图像识别
下载PDF
一种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辅助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可行性研究
5
作者 林丽琳 陈素玉 +3 位作者 黄瑞 陈建华 林娟 施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6期8-11,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辅助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方法:7例实验家猪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在同一例实验家猪的食管和胃分别开展ESD,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实验组则使用新型黏膜下填...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辅助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可行性。方法:7例实验家猪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在同一例实验家猪的食管和胃分别开展ESD,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黏膜下注射,实验组则使用新型黏膜下填充剂进行黏膜下注射,术后饲养1个月后以内镜评估食管、胃创面愈合情况,之后解剖食管和胃创面进行病理评估。主要观察与比较两组创面的单位面积手术时间,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实验家猪的胃单位面积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食管单位面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复查,两组实验家猪出现术后并发症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型黏膜下填充剂可加快食管ESD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不影响创面愈合,但没有提高胃ESD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下填充剂 上消化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动物实验 实验家猪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DNA去甲基化酶TET3过表达介导转录因子KLF4显著高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帅 罗雯 +2 位作者 张莲 殷秀琴 罗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643,共7页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 KLF)异常高表达的DNA甲基化分子机制。方法 以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理检查所取皮损组织为实验组,13例眼外伤手术患者所取眼睑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 KLF)异常高表达的DNA甲基化分子机制。方法 以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理检查所取皮损组织为实验组,13例眼外伤手术患者所取眼睑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BSP)检测各组皮肤样本及转染十-十一转位3(ten-eleven translocation 3, TET3)过表达及干扰质粒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转录因子Krüppel样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 KLF4)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皮肤组织样本及转染HaCat细胞中KLF4、TET1(ten-eleven translocation1)、TET2、TET3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KLF4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KLF4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KLF4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与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49,P=0.002)。实验组TET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TET1及TET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TET3表达水平与KLF4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88,P=0.001)。HaCat细胞中过表达TET3后,KLF4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明显下调(P<0.01),KLF4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HaCat细胞中干扰TET3表达后,KLF4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明显上调(P<0.01),KLF4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 过度表达的TET3通过下调KLF4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介导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中KLF4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DNA甲基化 TET家族蛋白3 kruppel样因子4
原文传递
敏感性头皮的发生机制及其评价与治疗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宇涵(综述) 刘廷竹(综述) +1 位作者 王娟(综述) 薛斯亮(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78-182,共5页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理状态,在世界各国发生率均很高。敏感性头皮(Sensitive scalp,SP)同样广泛影响人类头皮健康。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敏感性头皮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评价方法进行了... 敏感性皮肤(Sensitive skin,SS)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理状态,在世界各国发生率均很高。敏感性头皮(Sensitive scalp,SP)同样广泛影响人类头皮健康。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敏感性头皮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总结发现未来从分子机制等方面针对敏感性头皮的治疗与护理也将成为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头皮 敏感性皮肤 发生机制 评价方法 治疗护理
下载PDF
皮肤去角质功效研究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职蕾蕾(综述) 焦倩(综述) +4 位作者 梅华倩(综述) 张晔翔(审校) 亓玉锋(审校) 杨洁(审校) 贾焱(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82-185,共4页
本文主要概述了皮肤角质的屏障功能与代谢机制,并介绍了皮肤图像分析法、角质层染色法、模拟污渍法、摩擦性能测试法、角质剥脱测试法、皮肤切片法、皮肤模型替代法、细胞生物法、生物化学法等皮肤角质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去角质功效评... 本文主要概述了皮肤角质的屏障功能与代谢机制,并介绍了皮肤图像分析法、角质层染色法、模拟污渍法、摩擦性能测试法、角质剥脱测试法、皮肤切片法、皮肤模型替代法、细胞生物法、生物化学法等皮肤角质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去角质功效评价的新思路,展望角质管理产品的发展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屏障 角质细胞代谢 去角质 皮肤脱屑 功效评价
下载PDF
微生物在人类皮肤解剖生理中的作用分析
9
作者 韩智玲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皮肤作为人类最大的器官,寄生着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皮肤细胞相互作用,影响着皮肤的健康状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皮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皮肤生理机能中的作用。本文系统... 皮肤作为人类最大的器官,寄生着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皮肤细胞相互作用,影响着皮肤的健康状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皮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在皮肤生理机能中的作用。本文系统探讨了微生物在人类皮肤解剖生理中的作用机制,以期揭示微生物与皮肤健康或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为皮肤微生物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微生物组 皮肤解剖 皮肤疾病 免疫调节
下载PDF
胶原蛋白深浅层结合注射用于面部提升60例
10
作者 裴大伟 王艳波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79-980,共2页
面部松垂是衰老的典型表现,包含了面部皮肤的松垂和深层韧带的松弛,而韧带的松弛老化使其根部的支撑力下降,造成面部皮肤表面的牵拉性凹陷、松弛[1]。胶原蛋白本身有良好的生物支撑性及黏接性[2-4],可以为深层韧带提供支撑并凭借其黏接... 面部松垂是衰老的典型表现,包含了面部皮肤的松垂和深层韧带的松弛,而韧带的松弛老化使其根部的支撑力下降,造成面部皮肤表面的牵拉性凹陷、松弛[1]。胶原蛋白本身有良好的生物支撑性及黏接性[2-4],可以为深层韧带提供支撑并凭借其黏接性把松弛的组织复位、固定,同时良好的生物活性诱导自体胶原增生与修护,使皮肤紧致、充满弹性[3,4]。2018年5月至2023年6月我院应用胶原蛋白深浅层结合注射治疗面部皮肤轻中度松垂患者60例,同时针对深层韧带的松弛下垂及浅层的紧致提升,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肤 胶原蛋白 韧带 黏接 松垂 松弛 支撑力 浅层
下载PDF
LED红黄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李凤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2245-2247,共3页
目的:分析LED红黄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74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LED红黄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我科收治的74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于此基础上加用LED红黄光治疗,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皮肤屏障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P<0.05);观察组的红斑丘疹脱屑、皮损面积及瘙痒灼热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γ-干扰素(IFN-γ)、经皮水分丢失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表皮水分含量、表皮油脂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D红黄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面部紧绷感、灼热等症状,改善炎症因子,有助于调节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LED红黄光 复方甘草酸苷片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皮肤屏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术应用于颜面部浅表良性肿瘤切除后的效果
12
作者 王岗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术在行肿瘤切除术治疗的颜面部浅表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接受肿瘤切除术治疗的颜面部浅表良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时床位的奇、偶数随机分为术后接受皮内埋没缝合术治疗的对照组(n=41)和术后接... 目的探讨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术在行肿瘤切除术治疗的颜面部浅表良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接受肿瘤切除术治疗的颜面部浅表良性肿瘤患者按入院时床位的奇、偶数随机分为术后接受皮内埋没缝合术治疗的对照组(n=41)和术后接受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术治疗的试验组(n=41),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瘢痕情况、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瘢痕评估量表中血管分布、厚度、规则程度、表面面积、瘙痒程度、表面平整度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肿瘤切除术治疗的颜面部浅表良性肿瘤患者的术后缝合技术中,相比于皮内埋没缝合术,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术更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和术后瘢痕增生的减轻,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不良反应方面也具有改善和降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埋置环形褥式缝合术 颜面部浅表肿瘤 良性肿瘤 肿瘤切除术 瘢痕
下载PDF
在医学生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峰 熊婧琳 +1 位作者 杨文林 齐庆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索在医学生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可度及优势。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皮肤性病学课程设计的课程思政方式及元素的接受程度。结果:在被调查的35名学生中,对是否支持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目的:探索在医学生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认可度及优势。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对皮肤性病学课程设计的课程思政方式及元素的接受程度。结果:在被调查的35名学生中,对是否支持皮肤性病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否对皮肤性病学教学有意义、授课中讲述的思政教育事例是否适合皮肤性病学教学内容、是否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您是否认可授课中的思政事例类型5个选项认可的学生分别为30,29,32,31,30名。结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是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是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回应,将其贯穿于皮肤性病学教学全过程,可以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的渠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皮肤性病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脉冲短波促进烧伤患儿创面愈合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杨茹茜 李小兵 +3 位作者 田新立 杨琴 王雪 颜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69-1576,共8页
目的观察脉冲短波对上肢烧伤患儿创面的促愈合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上肢深二度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脉冲短波对上肢烧伤患儿创面的促愈合效果,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科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上肢深二度烧伤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患儿从烧伤后采用常规换药联合脉冲短波治疗。记录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再生上皮岛首次出现时间及首次再生上皮岛数目;采用eKare inSight 3D创面管理系统观察创面肉芽面积占比;采集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检查,观察2组患儿创面细菌阳性率;采用血流测量仪检测患儿创面血流灌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和再生上皮岛首次出现时间均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创面细菌感染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测量仪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创面在脉冲短波治疗后血流灌注量没有明显增加(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患儿创面血流灌注均呈升高的状态(P<0.05)。结论脉冲短波可通过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清除、肉芽组织再生而有效促进烧伤患儿创面的愈合速度,推测其机制可能与脉冲短波的非热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患儿 创面 脉冲短波 血流灌注
原文传递
Ⅰ型糖尿病小鼠背部皮肤生物力学性能退化和伤口愈合障碍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范德江 贺伟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83-2396,共14页
目的探究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typeⅠ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其背部皮肤生物力学性能减弱和伤口愈合障碍的机制。方法40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野生型(w... 目的探究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typeⅠ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其背部皮肤生物力学性能减弱和伤口愈合障碍的机制。方法40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野生型(wild type,WT)组(n=20)和T1DM组(n=20)。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皮肤的杨氏模量、松弛率及胶原排布。将皮肤组织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染色、天狼星红染色、Gordon Sweet染色和维多利亚蓝染色,分别评估表皮与肉芽组织、总胶原含量、Ⅲ型胶原与Ⅰ型胶原比例、网状纤维含量和弹性纤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和组织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组织内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情况。结果与WT组相比,在造创后第21天T1DM组小鼠背部皮肤刚度、强度和回弹力均显著降低(P<0.05);愈合过程中及愈合后T1DM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减少,Ⅲ型胶原蛋白与Ⅰ型胶原蛋白比例显著增加,网状纤维明显增多(P<0.05);T1DM组创面愈合早期阶段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显著减少(P<0.05)。结论T1DM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引起伤口愈合障碍,导致小鼠背部皮肤力学性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伤口愈合 成纤维细胞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DDIT4介导的自噬在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高媛媛 赵恒光 +1 位作者 杨桂红 雷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97-2406,共10页
目的探索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 induced transcription factor 4,DDIT4)在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A,UVA)和过氧化氢(H 2 O 2)建立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模型;C... 目的探索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DNA damage induced transcription factor 4,DDIT4)在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使用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 A,UVA)和过氧化氢(H 2 O 2)建立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模型;CCK-8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细胞活力,利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试剂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电镜观察自噬小体;Western blot观察DDIT4及自噬相关指标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泛素结合蛋白(ubiquitin-binding protein P62,P62)、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p-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UVA和H 2 O 2导致毛乳头细胞内ROS升高,活力下降(P<0.05);氧化应激环境下毛乳头细胞内的DDIT4表达增加(P<0.05),而抗氧化剂N-乙酰基-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可有效抑制此效应(P<0.05);UVA或H 2 O 2处理后毛乳头细胞内自噬水平升高,表现为自噬体数量增多,LC3Ⅱ/Ⅰ比值增高(P<0.05),P62表达下降(P<0.05),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阻断自噬可观察到细胞活力进一步降低(P<0.05),细胞内ROS增多(P<0.05),反之,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可增加自噬水平提升氧化条件下毛乳头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内ROS生成(P<0.05);下调DDIT4表达可使氧化应激环境下毛乳头细胞自噬减弱,LC3Ⅱ/Ⅰ减少(P<0.05),p-mTOR/mTOR、P62增加(P<0.05),细胞活力下降(P<0.05),细胞内ROS增多(P<0.05)。结论DDIT4可能通过自噬缓解毛乳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诱导转录因子4 自噬 氧化应激 毛乳头细胞
原文传递
面部毛孔粗大的光电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舒曼 周可 李敬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皮肤光老化,皮脂腺分泌旺盛,激素紊乱等都会造成毛孔粗大。粗大的毛孔形状结构与网状胶原减少,皮肤张力改变有关。近年来光电治疗、微针射频、聚焦超声等已被临床广泛使用,这些治疗可以通过刺激胶原产生来重塑皮肤,减少面部毛发、作用... 皮肤光老化,皮脂腺分泌旺盛,激素紊乱等都会造成毛孔粗大。粗大的毛孔形状结构与网状胶原减少,皮肤张力改变有关。近年来光电治疗、微针射频、聚焦超声等已被临床广泛使用,这些治疗可以通过刺激胶原产生来重塑皮肤,减少面部毛发、作用于皮脂腺,减少皮脂溢出,改善痤疮,进而改善毛孔粗大。本文对毛孔粗大光电类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孔粗大 激光 微针射频 聚焦超声
下载PDF
微针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雨桐(综述) 王佩茹 王秀丽(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98-201,共4页
微针是一种微创的细针状装置,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其长度及材质的选择较为灵活。微针治疗可刺激皮肤启动自然愈合和修复过程,还可以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孔道、增强抗衰老成分经皮吸收率,发挥增加真皮内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含量的作用,从而... 微针是一种微创的细针状装置,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其长度及材质的选择较为灵活。微针治疗可刺激皮肤启动自然愈合和修复过程,还可以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孔道、增强抗衰老成分经皮吸收率,发挥增加真皮内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含量的作用,从而改善细纹、松弛及皮肤质地。微针与射频或光动力联合,可以提高治疗效率,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微针治疗促进面部年轻化的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可溶性微针等多聚物材质微针的基质选择存在优化空间,使用方案缺乏统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针 面部年轻化 皱纹 经皮胶原诱导技术
下载PDF
4种品系小鼠角质形成细胞原代培养比较研究
19
作者 关艳玲 章萍萍 +3 位作者 陈秀 蒋励萍 魏伟 马旸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89-995,共7页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成年小鼠背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C);对比4种品系小鼠KC的增殖与分化能力。方法剪取4种品系成年小鼠背部皮肤,剥离皮下脂肪组织,0.25%胰蛋白酶消化获得KC;免疫荧光法鉴定KC;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设计不同...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成年小鼠背部皮肤角质形成细胞(KC);对比4种品系小鼠KC的增殖与分化能力。方法剪取4种品系成年小鼠背部皮肤,剥离皮下脂肪组织,0.25%胰蛋白酶消化获得KC;免疫荧光法鉴定KC;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设计不同的种板时间和密度,使用CCK-8法、EdU和高内涵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4种成年小鼠KC分化情况。结果对4种品系成年小鼠背部相同面积的皮肤组织进行胰蛋白酶消化,昆明(Kunming,KM)小鼠提取的KC数量最低,C57BL/6提取的细胞数量最多;BALB/c、KM、裸小鼠分别以8×10^(3)个/孔的密度铺板增殖效率较高,C57BL/6以1.6×10^(4)个/孔的密度铺板增殖效率较高;4种品系小鼠,BALB/c小鼠原代KC较C57BL/6小鼠原代KC增殖能力弱,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成功分离并比较4种成年小鼠背部皮肤原代KC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为皮肤相关疾病模型小鼠的品系选择提供一定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形成细胞 原代培养 小鼠表皮 增殖 分化
下载PDF
薄荷醇通过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产生促透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文彬 黄钊 王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研究薄荷醇促透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考察薄荷醇对KC细胞连接紧密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对KC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试剂盒法测定对KC细胞内Ca^(2+)-ATP酶活性、PLC活性、PKC活性和ATP含量的影响,考马... 目的研究薄荷醇促透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考察薄荷醇对KC细胞连接紧密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对KC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试剂盒法测定对KC细胞内Ca^(2+)-ATP酶活性、PLC活性、PKC活性和ATP含量的影响,考马斯蓝染色测定对KC微丝骨架结构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薄荷醇能明显降低KC间连接紧密性、Ca^(2+)-ATP酶活性和ATP含量,增加细胞内Ca^(2+)浓度、PLC活性和PKC活性,KC细胞间隙明显增加。与200μmol·L^(-1)薄荷醇组相比,联合使用PLC阻滞剂U73122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后,均能增加KC间连接紧密性,降低胞内Ca^(2+)浓度。结论薄荷醇通过增加KC胞内Ca^(2+)浓度发挥促透作用,这与其增强PLC活性、促进外源性Ca^(2+)内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醇 促透机制 经皮吸收 钙离子 磷脂酶C 蛋白激酶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