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离培养的探讨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关嵩 杨晓静 +2 位作者 钱桂生 胡义德 兰阳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分离主动脉和肺动脉,再用翻转干涸法进行操作。结果:显微镜下分离组织,可基本除净动脉纤维脂肪层和外膜,再用刀片轻刮内膜,可保证所贴组织块为动脉中膜。传至第三代时,用台盼蓝... 目的: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方法:手术显微镜下分离主动脉和肺动脉,再用翻转干涸法进行操作。结果:显微镜下分离组织,可基本除净动脉纤维脂肪层和外膜,再用刀片轻刮内膜,可保证所贴组织块为动脉中膜。传至第三代时,用台盼蓝检查细胞传代成活率95%,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鉴定培养细胞,培养细胞纯度96%。结论:贴块片简便易行、经济,又可以防止膜损伤,可为血管病理变化研究提供适宜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细胞培养 平滑肌细胞 大鼠
下载PDF
正常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6
2
作者 赖克方 郭晓明 +2 位作者 王长征 郭先健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63-764,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纯化、分离与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1.082~1.100)分离外周血Eos,离心前细胞悬液预先与fMLP37℃孵育10min。纯化的Eos分别在加入或不加入细胞因子(IL-3、IL-5和GM-CSF)...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纯化、分离与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1.082~1.100)分离外周血Eos,离心前细胞悬液预先与fMLP37℃孵育10min。纯化的Eos分别在加入或不加入细胞因子(IL-3、IL-5和GM-CSF)的条件下培养,观察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传统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Eos的纯度和回收率分别为(15.8±53)%和(64.3±6.4)%。预先用fMLP孵育Eos使分离Eos纯度(96.5±1.8%)显著增高(P<0.01),回收率(68.4±71)%无明显变化(P>0.05)。Eos体外培养存活2~3d,加入细胞因子可使Eos存活时间延长6d以上。结论:fMLP可有效增加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Eos的纯度。分离的EoS可用于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性疾病 哮喘 分离 培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PBK/TOPK在人体正常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何芙蓉 黄高昇 +4 位作者 王娟红 王璐 刘宇红 王頔 李袁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观察PBK/TOPK在人体正常组织和常见恶性肿瘤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 ision法,在含有人体19种正常组织的组织芯片和含有19种恶性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上进行PBK/TOPK染色,检测PBK/TOPK... 目的观察PBK/TOPK在人体正常组织和常见恶性肿瘤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 ision法,在含有人体19种正常组织的组织芯片和含有19种恶性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上进行PBK/TOPK染色,检测PBK/TOPK蛋白的表达。结果在19种正常组织中,只有头皮的汗腺、睾丸的精原细胞、肝脏的胆管上皮、食管黏膜下腺体、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前列腺的基底细胞和肾脏的远曲小管8种组织有不同数量细胞明确阳性表达。在19种恶性肿瘤组织中,乳腺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PBK/TOPK的大量、强阳性表达。结论PBK/TOPK在少数正常组织特定细胞中的明确表达及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强阳性表达,为其成为研究肿瘤起源与发生的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正常组织 肿瘤组织 PBK/TOPK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关节滑膜A型和B型细胞的纯化分离和体外培养 被引量:6
4
作者 蒋建平 朱志刚 +1 位作者 易朝辉 侯凡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7-388,共2页
关键词 关节滑膜细胞 MLC/A型细胞 MLC/B型细胞 体外培养 免疫磁柱法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析的周围神经Karnovsky-Roots法染色规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戚剑 罗鹏 +3 位作者 程思红 李增宏 张毅 刘小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6-441,共6页
目的基于图像分析探讨用于鉴别周围神经功能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Karnovsky-Roots法24小时内的染色规律,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确定标准化的孵育条件。方法新鲜人体截肢腓总神经标本,连续横断冰冻切片,... 目的基于图像分析探讨用于鉴别周围神经功能束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Karnovsky-Roots法24小时内的染色规律,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确定标准化的孵育条件。方法新鲜人体截肢腓总神经标本,连续横断冰冻切片,片厚10μm,共切取56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张切片,采用Karnovsky-Roots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孵育,其中1~6组分别为1、2、4、8、12和24 h,第7组切片为阴性对照组。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对不同时间染色组图像进行图像分析,指标为:(1)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面积;(2)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3)AChE反应阳性区域的累积光密度。组间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t-test统计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8h组的平均光密度值与12 h组有显著性差异,而12 h与24 h的平均光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8 h、12 h和24 h间的染色面积、累计光密度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镜下可观察到24 h组存在过度染色。结论孵育12~24 h间的染色效果趋于一致,染色结果稳定可靠,神经束功能性质鉴别容易,神经束膜与染色的神经纤维间有清晰的分界,利于轮廓获取,可作为基于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的周围神经功能束三维重建的标准化的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Kamovsky-Roots法 周围神经 图像分析
原文传递
成年猪胰岛的分离和纯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章乐虹 杨学伟 +1 位作者 刘应生 胡以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11,共2页
目的 :观察胶原酶消化法对成年猪胰岛的分离效果。方法 :采用胶原酶胰导管注射负荷技术 ,静止消化与物理消化相结合消化分离成年猪胰腺脾叶 ;不连续密度梯度比重离心纯化 ,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功能。结果 :胰岛收获量为 8339... 目的 :观察胶原酶消化法对成年猪胰岛的分离效果。方法 :采用胶原酶胰导管注射负荷技术 ,静止消化与物理消化相结合消化分离成年猪胰腺脾叶 ;不连续密度梯度比重离心纯化 ,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胰岛细胞功能。结果 :胰岛收获量为 8339± 2 30 5胰岛数 /g胰腺 ,纯化后胰岛数 / g胰腺为 436 7± 1876 ,纯度为 85 %,胰岛素释放反应良好。结论 :采用本方法消化分离成年猪胰岛 ,胰岛细胞产量、纯度较高 ,功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猪 胰岛细胞 分离 胰岛移植 糖尿病
下载PDF
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俞永林 任志伟 +4 位作者 乔健 杨丰建 肖保国 金慰芳 王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兔关节软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和生物学特性。方法从4周龄新西兰白兔关节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培养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探讨兔关节软骨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和生物学特性。方法从4周龄新西兰白兔关节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及传代培养的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数绘制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冻存复苏后的存活率。用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法了解葡萄糖胺多糖(GAGs),Ⅱ型胶原的合成情况并鉴定细胞。结果成功建立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方法。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呈多角形,传代3次后出现反分化。形态学、免疫化学染色显示细胞培养3代以内可以保持表型的稳定,冷冻复苏存活率为92%。结论本文建立的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的方法简单可行。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细胞表型能保持3代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可用于实验研究,可经深低温冷冻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 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富军 任娟 +2 位作者 王飞苗 吕社民 李冬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法对DA.1U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微波修复法、高压修复法、酶修复法和高压加酶修复法对DA.1U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DA.1U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LXR-α、LXR-β、PP...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法对DA.1U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微波修复法、高压修复法、酶修复法和高压加酶修复法对DA.1U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DA.1U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LXR-α、LXR-β、PPAR-γ和FXR经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强度较其他修复方法明显增强,而且定位较佳。结论在核受体免疫组化染色中高压抗原修复法染色效果优于其他抗原修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抗原修复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富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刘美 李少林 +2 位作者 陈宓 李小青 龙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2-916,共5页
目的比较3种细胞分选方法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的富集效率,探讨获得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流式细胞术(多重联合)分别富集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 目的比较3种细胞分选方法对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的富集效率,探讨获得肿瘤干细胞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流式细胞术(多重联合)分别富集人结肠癌细胞株CW-2干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NOD-SCID小鼠致瘤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比较3种方法的富集效率;分别测量不同时间点(4、7、9、14、21、28d)各组小鼠成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中CD44和EPCAM的表达情况。结果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和多重联合分选细胞中具有结肠癌干细胞特性的CD44+EPCAM+细胞,细胞比例分别为57.39%、73.85%、89.57%;多重联合分选细胞接种NOD-SCID小鼠后成瘤时间早、瘤体增长速度快,各时间点体积分别为(209.25±31.54)、(500.00±72.90)、(852.75±157.51)、(2280.00±440.91)、(4897.00±1154.15)、(11070.00±3559.86)mm3,与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的成瘤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和多重联合分选后细胞接种72h后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分别为(98±7)/视野、(135±7)/视野、(188±6)/视野,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瘤中均表达CD44和EPCAM。3种分选方法所获得细胞中干细胞含量由高到低为:多重联合分选后细胞、无血清悬浮培养+奥沙利铂处理细胞、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细胞。结论多重联合法富集肿瘤干细胞的效果明显强于单纯无血清悬浮培养和无血清悬浮培养+化疗药物法,是获得肿瘤干细胞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结肠肿瘤 流式细胞术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硝普钠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艳武 罗卓荆 +1 位作者 曹延林 叶正旭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1-794,共4页
目的 :探讨硝普钠 (SNP)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 :脊髓源性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 ,观察神经干细胞... 目的 :探讨硝普钠 (SNP)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 .方法 :脊髓源性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的硝普钠溶液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结合间接免疫细胞化学法 ,观察神经干细胞的数量、形态变化 .结果 :硝普钠作用后活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硝普钠可以抑制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细胞数分别为 (5 .1±1 .3)× 1 0 5/mL ,(3.3± 0 .8)× 1 0 5/mL ,(2 .2± 0 .6 )× 1 0 5/mL和(1 .4± 0 .3)× 1 0 5/mL ,其中组 3与组 4间P <0 .0 5 ,其余各组间P <0 .0 1 ].相差显微镜下大部分神经干细胞伸出多个细长突起 ,且MAP2免疫荧光染色增强 ;部分为有多个短小突起、GFAP阳性表达 ,部分细胞为少数粗大突起 ,MAG染色阳性 .神经元数与 3种细胞总数之比 ,4组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 (30 .2± 3.8) % ,(5 0 .9± 2 .8) % ,(5 8.6± 3.3) %和 (6 6 .7± 4 .1 ) % ,硝普钠浓度越高 ,神经元比例越大 (P <0 .0 1 ) .结论 :硝普钠可以抑制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硝普钠还可诱导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而抑制其向星型胶质细胞分化 .浓度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细胞 硝普钠 增殖抑制 分化 脊髓
下载PDF
固定液对原位杂交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云 张燕 +2 位作者 孙长华 李冰 刘同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5-346,共2页
关键词 固定液 原位杂交 组织检验
下载PDF
胰岛细胞与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共同培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信照亮 贾延杰 +1 位作者 胡海涛 任惠民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 验证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NG)对胰岛细胞的营养和生长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NG与SD大鼠及新生猪胰岛样细胞团 (ICCs) ,进行同种属和异种属细胞间的共同培养。用倒置显微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细胞的生长状况 ,MTT法测... 目的 验证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 (NG)对胰岛细胞的营养和生长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NG与SD大鼠及新生猪胰岛样细胞团 (ICCs) ,进行同种属和异种属细胞间的共同培养。用倒置显微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两种细胞的生长状况 ,MTT法测定细胞的活力 ,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胰岛素和淀粉酶的含量 ,免疫组化鉴定共同培养的细胞。结果 共同培养能显著延长同种属及异种属胰岛细胞的生存期 (>1月 ) ,增加ICCs的活力和胰岛素的分泌 (P <0 0 5 ) ,减少胰淀粉酶的分泌 (P <0 0 5 )。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结论 共同培养能为胰岛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优良的微环境。这为脑内胰岛移植提供了一个新依据 ;为胰岛细胞的体外保存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在移植前与NG共同培养以消除外分泌部细胞的影响 ,也是一个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Cs 神经细胞 胶质细胞 共同培养 细胞保存
下载PDF
硬脂酸石蜡混合液替代二甲苯透明剂制片的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导 顾萍 严军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75-75,i0019,共2页
关键词 硬脂酸 二甲苯 病理制片 优势
下载PDF
原代肾上皮细胞改良培养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峰 杜贤进 +1 位作者 董长垣 张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01-2104,共4页
背景:目前国内对上皮细胞的研究多采用细胞株的方式,但其离体时间长,细胞易产生变异,而原代培养则与体内状态更相近,希望能为组织工程肾脏相关研究提供肾上皮细胞来源。目的:探索原代肾上皮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 背景:目前国内对上皮细胞的研究多采用细胞株的方式,但其离体时间长,细胞易产生变异,而原代培养则与体内状态更相近,希望能为组织工程肾脏相关研究提供肾上皮细胞来源。目的:探索原代肾上皮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建立一套高效快捷的原代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案。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开放性实验,于2007-12/2008-03在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病毒与癌研究室完成。材料:新生2~4dSPF级雄性SD大鼠鼠婴12只。方法:取SD大鼠,切取双侧肾脏组织,将其反复剪成约1mm×1mm×1mm块,加入2.5g/L的胰酶和0.4g/L乙二胺四乙酸,放入37℃恒温水浴箱消化,30min后移至200目钢网过滤,去除未消化组织块和细胞团,收集网下悬液1000r/min低温离心5min,用DMEM(pH7.2)培养基制成细胞悬液,以4×108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置CO2培养箱中培养。再将细胞悬液接种到一个培养瓶内,静止培养30min,镜下观察细胞部分贴壁,将培养液连同尚未贴壁细胞一起吸到另一瓶内,继续培养,重复上述操作一次,纯化肾上皮细胞。主要观察指标:以4×108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培养。用4g/L锥虫蓝染色检测肾上皮细胞的存活率,不着色者为存活细胞。并观察肾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贴壁率。结果:肾上皮细胞存活率为95.20%,4h约60%的细胞贴壁,12h85%以上的细胞已经贴壁。24h后肾上皮细胞伸出伪足呈梭形、多角形,具有胞核一两个,细胞大小均匀,生长迅速,三四天后形成细胞簇,最后肾上皮细胞连接成片生长。结论:该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法存活率、贴壁率高,是一种可靠的肾上皮细胞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蛋白基因产物9.5与神经丝蛋白标记瘢痕神经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一兵 何剪太 +2 位作者 冯永强 李昊 张阳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29,共3页
目的比较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神经丝蛋白(NFP)对瘢痕组织内神经纤维的染色效果。方法采取瘢痕组织标本25份,由两实验者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以PGP9.5、NFP作为神经标记物进行实验,测量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灰度并计算神经容积分数NVF... 目的比较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与神经丝蛋白(NFP)对瘢痕组织内神经纤维的染色效果。方法采取瘢痕组织标本25份,由两实验者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以PGP9.5、NFP作为神经标记物进行实验,测量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灰度并计算神经容积分数NVF,对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实验者、标记物对染色以及两标记物染色阳性率的差异。结果⑴实验者对实验数据没有造成显著差异(F=0.542,P>0.05);⑵PGP9.5组的灰度值51.55±41.47,显著低于NFP组的81.38±32.1,(P<0.05);⑶PGP9.5组NVF值为0.57±0.38,显著低于NFP组的NVF0.82±0.28,(P<0.05);⑷PGP9.5染色阳性率也低于NFP组(P<0.05)。结论 PGP9.5标记人瘢痕神经纤维的效果不如N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皮肤神经 PGP9.5 NFP
原文传递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侃 王长谦 +4 位作者 范虞琪 韩志华 汪月 高霖 曾华甦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索油红O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技术方法。方法取受精后4d的斑马鱼幼鱼,4%多聚甲醛固定12h后,用油红0工作液对整鱼进行染色,比较不同的染色时间及不同的染料浓度对油红O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斑马鱼脑组织、卵黄囊、鱼鳔及血管... 目的探索油红O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技术方法。方法取受精后4d的斑马鱼幼鱼,4%多聚甲醛固定12h后,用油红0工作液对整鱼进行染色,比较不同的染色时间及不同的染料浓度对油红O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斑马鱼脑组织、卵黄囊、鱼鳔及血管内的脂质被油红O染色。油红0液浓度0.3%、染色时间3h时斑马鱼整鱼油红O染色效果较好。结论油红O可对斑马鱼体内的脂质进行染色,可用于斑马鱼脂代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脂质 油红O染色
下载PDF
改良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承亮 肖鲁伟 +2 位作者 童培建 王伟东 代燎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59-460,共2页
目的获得一种操作简便、细胞数量多而纯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改良I型胶原酶消化获得成骨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成骨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矿化结节形成。结果经改良的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多,形态正常,且碱... 目的获得一种操作简便、细胞数量多而纯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改良I型胶原酶消化获得成骨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成骨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矿化结节形成。结果经改良的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数量多,形态正常,且碱性磷酸酶分泌及矿化特性正常。结论改良大鼠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细胞数量多的成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原代培养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2种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织化学中复染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清林 姜蓉 +2 位作者 雷波 彭小华 黄良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00-1701,共2页
目的:比较Mayer苏木精和Harris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织化学复染中的效果,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方法:采用相同的染色方法分别将两种苏木精染液用于心肌、大脑等多种石蜡切片的SP、SABC免疫组化复染,对比两种染液染色结果。结果:Maye... 目的:比较Mayer苏木精和Harris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织化学复染中的效果,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方法:采用相同的染色方法分别将两种苏木精染液用于心肌、大脑等多种石蜡切片的SP、SABC免疫组化复染,对比两种染液染色结果。结果:Mayer苏木精复染后的切片细胞核呈深蓝色,细胞浆及周围环境却没有附着色,核质对比清晰。结论:Mayer苏木精染液在免疫组化复染中效果明显优于Harris苏木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er苏木精 Harris苏木精 免疫组织化学 复染
下载PDF
结缔组织铺片脂肪组织油红染色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俊梅 平苏宁 +3 位作者 汪泓 黄锦桃 陈大堤 李朝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在传统结缔组织铺片基础上开展脂肪组织油红染色方法在医学本科生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学生先进行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并施行脂肪组织油红o-甲苯胺兰-伊红三重染色,然后镜下观察。结果油红o染色把结缔组织中的脂肪细胞内脂滴... 目的在传统结缔组织铺片基础上开展脂肪组织油红染色方法在医学本科生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学生先进行疏松结缔组织铺片,并施行脂肪组织油红o-甲苯胺兰-伊红三重染色,然后镜下观察。结果油红o染色把结缔组织中的脂肪细胞内脂滴保存下来并染上红色。脂肪组织中央的细胞脂滴均匀红染,充满胞浆,周边的脂肪细胞胞浆中油红染色很少,细胞呈空泡状,显示出脂肪细胞亚群存在。甲苯胺兰染色使得疏松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染成紫红色,胞核染色浅,细胞数量多、成群分布。伊红可使得结缔组织内除脂肪细胞、肥大细胞意外的其他细胞的胞浆和胶原纤维染成淡红色。结论传统的组织学平铺片技术基础上引入脂肪油红o-甲苯胺兰-伊红三重染色,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能很好地了解输送结缔组织中细胞的不同表型和分布,丰富组织学内容,把教学、科研连接一起,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实验教学 疏松结缔组织平铺片 脂肪组织 油红 o-甲苯胺兰-伊红三重染色
下载PDF
自制组织芯片穿刺工具及芯片手工制作技巧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士超 何春年 +2 位作者 张秀智 翟金萍 陈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制作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