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D特征的FBCCA脑电信号识别方法
1
作者 张学军 杨京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1417,共7页
当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BCIs)使用的都是单一识别算法,针对不同时间长度的识别准确率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典型相关分析(filter bank c... 当前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s,BCIs)使用的都是单一识别算法,针对不同时间长度的识别准确率较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器组的典型相关分析(filter bank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FBCCA)与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分析相结合的SSVEP识别算法,可以提高SSVEP识别的普适性与准确率。该方法使用FBCCA寻找高相似度的参考频率信号,再通过多组PSD分析来锁定最终的响应频率,完成频率识别。该方法无需经过训练就能得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刺激时长为1 s时,该方法能达到86.61%的准确率,比PSD分析方法提升了5.44%,比典型相关性分析方法(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提升了10.38%的准确率,比FBCCA提升了8.86%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 滤波器组的典型相关分析(FBCCA) 功率谱密度(PSD) 频率识别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联用cART对HIV-1感染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
作者 董雁 刘锦 +5 位作者 闵奇萍 黄金龙 何妙翠 王黎芳 钱峰 刘义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198,共2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ombined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但部分患者由于免疫功能重建不全和不良反应,可能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消化功能下降、神经系统毒性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了抗病毒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AIDS治疗领域的瓶颈[1]。部分国家资助的中医药防治AIDS科研课题提出正虚(主要为肾虚)是AIDS发生发展的内在病理基础,以肾气与肾阴肾阳的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2-3]。补肾制剂可能是缓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的可靠方式。金匮肾气丸是由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牛膝、泽泻等多味中药制成的综合制剂[4],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治疗HIV-1感染者,比较了金匮肾气丸与cART联用、单用cART对HIV-1感染者抗病毒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试图为探索HIV-1感染者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不良反应 T细胞亚群 HIV感染者医疗结局健康调查量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转录组分析的“白术-苍术”药对防治高脂血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张亦婷 康静怡 +5 位作者 楼招欢 韩丽萍 徐佳熠 姜涛 张光霁 黄建波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0,共12页
[目的]明确“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的防治作用,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HLP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苍术”药对进行干预;实验期末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水... [目的]明确“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的防治作用,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初步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HLP大鼠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苍术”药对进行干预;实验期末比较各组大鼠血脂水平并观察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白术-苍术”药对治疗HLP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结果]“白术-苍术”药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HLP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白术-苍术”所含3β-醋酸基白术酮、汉黄芩素、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成分为其治疗HLP的潜在活性成分,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信号通路相关PPARγ、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4,FABP4)为其潜在调节通路和作用靶点。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白术-苍术”能显著上调HLP模型大鼠PPARγ表达。[结论]“白术-苍术”药对防治高脂饮食诱导的HLP的作用与激活PPAR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白术 苍术 网络药理学 药对 PPARΓ
下载PDF
血细胞处理仪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陈小光 陈茵 +4 位作者 谭爱玲 梁明月 黄小敏 杨子曜 何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5-1449,共5页
目的建立血细胞处理仪(NGL-BBS)新程序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与传统手工法比较对血小板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白膜法从无偿献血者捐献的全血中分离并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分别采用血细胞处理仪(NGL-BBS)设定的新程序(观察组)和手工法(对照... 目的建立血细胞处理仪(NGL-BBS)新程序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与传统手工法比较对血小板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白膜法从无偿献血者捐献的全血中分离并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分别采用血细胞处理仪(NGL-BBS)设定的新程序(观察组)和手工法(对照组)进行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修改血细胞处理仪原洗涤红细胞程序参数建立新的洗涤血小板程序,具体参数如下:稀释量150 mL,洗涤量150 mL,稀释速度100 r/min,洗涤速度120 r/min。流式细胞术比较两组洗涤混合血小板的生物活化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率,并使用血栓弹力图仪(TEG)测量和比较两组洗涤混合血小板的MA值。结果观察组洗涤混合血小板CD62P和CD63表达率均低于对照组(t=4.11,P<0.01;t=10.78,P<0.01);观察组血小板的血栓弹力图MA值显著大于对照组(t=6.67,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细胞处理仪(NGL-BBS)制备洗涤混合血小板的方法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明显小于手工制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生物活性 血栓弹力图 MA值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龄孕晚期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
5
作者 薛洁 王慧敏 +3 位作者 徐丽华 郑丽丽 姜静 王志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高龄孕晚期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45岁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另纳入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女性10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用辛普森双平面法、2D-STI及...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高龄孕晚期孕妇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45岁孕晚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另纳入年龄匹配的健康查体女性102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用辛普森双平面法、2D-STI及RT-3DE进行检查分析,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比高龄孕妇与对照组受试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三种方法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龄孕妇较高龄对照受试者左室LSapi减低,Tmsv-16-SD%及Tmsv-16-Dif%增高(P<0.05),高龄孕妇较适龄孕妇LSbas增加(P<0.05)。结论:高龄孕妇孕晚期LVEF处于正常水平,但可能已经存在左室壁局部纵向应变减低和心肌运动同步性减低,RT-3DE及2D-STI均可早期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提示临床给予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孕妇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下载PDF
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对焦虑症诊断及疗效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王贵贤 王慧颖 +2 位作者 陈永新 郭新胜 杨焦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表达及其对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0例焦虑症患者设为观察组,18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同时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红...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表达及其对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80例焦虑症患者设为观察组,18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同时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对焦虑症诊断价值及对临床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免疫黏附促因子、循环免疫复合物、β-内啡肽水平及红细胞-免疫复合植物花环率均高于对照组,酵母花环率低于对照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6种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诊断焦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747、0.698、0.729、0.722、0.863,6项指标联合诊断焦虑症的AUC为0.991,高于单项诊断效能(Z=4.266、4.760、5.742、4.106、4.022、4.464,P<0.05或0.01)。180例患者中,疗效良好144例,疗效较差36例;疗效良好患者5种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水平均低于疗效较差患者,酵母花环率高于疗效较差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种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预测焦虑症治疗无效的AUC分别为0.786、0.845、0.777、0.866、0.745、0.902,6项指标联合预测焦虑症治疗无效的AUC为0.990,高于单项预测效能(Z=2.880、2.286、3.049、2.662、3.049、2.182,P<0.01)。结论 焦虑症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表达异常,且与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该指标能为焦虑症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免疫黏附调节因子 焦虑症 表达 疗效
下载PDF
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后大鼠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陈广 李彬 +1 位作者 文英 蒋学俊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02-106,130,共6页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空白溶剂(MI)组、心肌梗死+秋水仙碱灌胃治疗(MI+Col/i.g)组及心肌梗死+秋水仙碱心肌内注射(MI+Col/i.m)组...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梗死+空白溶剂(MI)组、心肌梗死+秋水仙碱灌胃治疗(MI+Col/i.g)组及心肌梗死+秋水仙碱心肌内注射(MI+Col/i.m)组,每组10只。记录大鼠体质量及死亡情况,干预28天后取材,采集大鼠超声心动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取心脏组织,行Masson染色,光镜下分析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秋水仙碱治疗未能显著提升大鼠MI后28天内生存率。但与MI组比较,MI+Col/i.g组及MI+Col/i.m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P<0.05),抑制MI后心肌纤维化,改善MI大鼠心功能(P<0.001),且均未造成与之相关的肝肾功能损伤,且MI+Col/i.m组体质量较MI+Col/i.g组显著增长(P<0.001)。结论秋水仙碱口服及心肌内注射治疗MI大鼠安全可行,能显著改善MI大鼠心功能,且心肌内注射相较于口服能大幅提升大鼠对药物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秋水仙碱 炎症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脂质体凝胶负载油酸促进慢性烧伤创面的修复
8
作者 王毛毛 张庆 +1 位作者 吴博文 谢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24-3531,共8页
背景:油酸能够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修复皮肤创面的潜力,但油酸在病灶处滞留时间短、在空气中易自氧化而变质,需要合适的药物载体才能充分发挥疗效。目的:探究油酸脂质体凝胶修复慢性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油酸脂... 背景:油酸能够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具有修复皮肤创面的潜力,但油酸在病灶处滞留时间短、在空气中易自氧化而变质,需要合适的药物载体才能充分发挥疗效。目的:探究油酸脂质体凝胶修复慢性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油酸脂质体溶液,随后溶于泊洛沙姆凝胶基质中制备油酸脂质体凝胶。①体外实验:将不同体积油酸脂质体凝胶加入细胞培养基中制备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体积比分别为1∶3、1∶9、1∶27),应用阿尔玛蓝染色检测不同体积比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②体内实验:取成年SD大鼠,采用背部全层烧伤叠加创面皮下注射表柔比星复合因素构建慢性烧伤创面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6只:油酸脂质体凝胶组、油酸组、脂质体凝胶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创面分别外敷涂抹油酸脂质体凝胶、油酸、脂质体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与生理盐水的纱布,隔日换药一次,总共给药16次,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阿尔玛蓝试剂检测与结晶紫染色显示,体积比为1∶9的油酸脂质体凝胶溶液可促进人角质形成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②体内实验: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其他4组(P<0.01),用药第4,8,12,16,20天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4组(P<0.01)。给药结束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5组创面均上皮化愈合,其中油酸脂质体凝胶组表皮厚度最接近于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中细胞角蛋白10、肿瘤蛋白63、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最接近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用药第12,32天,油酸脂质体凝胶组创面匀浆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表达最接近正常皮肤,并且优于其他4组。③结果表明:油酸脂质体凝胶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促进慢性烧伤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烧伤创面 脂质体凝胶 油酸 创面愈合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增殖
下载PDF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的生理作用
9
作者 刘鲁冰 刘雪环 李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组织或细胞受到外界机械力刺激后会产生机械转导,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信号调控过程,而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是实现信号转导过程的主力军。研究较为广泛的是机械敏感性通道Piezo1。Piezo1已在多种哺乳动物组织中被发现,能够在接受机械刺激后... 组织或细胞受到外界机械力刺激后会产生机械转导,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信号调控过程,而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是实现信号转导过程的主力军。研究较为广泛的是机械敏感性通道Piezo1。Piezo1已在多种哺乳动物组织中被发现,能够在接受机械刺激后影响多个信号通路,涉及血管扩张、细胞迁移与炎症反应等,为了发掘Piezo1的潜在治疗价值,提高对其功能的认识,本文检索了关于Piezo1的文献报道,总结了Piezo1在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 内皮功能障碍 骨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迁移
下载PDF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李定微 钱帅伟 李春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CMD)是指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单一或者同时发生、可相互影响的病理改变,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脂肪因子在CMD的发生发...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ardiometabolic disease,CMD)是指代谢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单一或者同时发生、可相互影响的病理改变,是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总称。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脂肪因子在CM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complement C1q TNF-related protein 7,CTRP7)是新近发现的脂肪因子,与肥胖、糖尿病及冠心病等CMD密切相关。本文围绕CTRP7生物学特性,综述其在CMD(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如多种途径调控糖脂代谢、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促进炎症反应和增加氧化应激等,以期为CTRP7作为CMD的治疗靶标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7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 冠心病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联合应用基因分型和DH3检测406例女性子宫颈HPV感染分析与临床意义
11
作者 姜朋飞 沈思环 印洪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26,共2页
HPV属于球形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能特异性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可导致多种良恶性病变。HPV高危型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本科室联合应用基因分型和第三代杂交捕获技术定... HPV属于球形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能特异性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可导致多种良恶性病变。HPV高危型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本科室联合应用基因分型和第三代杂交捕获技术定量分型(daltonbio hybrid capture 3,DH3),可以准确检测子宫颈中HPV型别和病毒载量的高低,对子宫颈癌的筛查进行精准分流,现作简要介绍。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收集2021~2022年我院妇产科门诊和健康管理中心406例女性子宫颈标本,患者年龄18~76岁,中位年龄3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HPV 基因分型 DH3 联合应用
下载PDF
血液净化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的效果
12
作者 王西臻 张珊 张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热射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组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CBP联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热射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组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CBP联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以及0、24、48、72 h的炎症、生化等指标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心率、体温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初期观察组炎症、生化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炎症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中窦性心动过速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HS可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生命体征变化 炎症指标 生化指标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下载PDF
宽胸气雾剂通过调控TLR4/MyD88/NLRP3/Caspase-1通路减轻心梗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
13
作者 王乙连 何晨晨 +2 位作者 张珊苑 韦琛谊 褚剑锋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目的]探索宽胸气雾剂(Kuanxiong aerosol,KX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炎症和细胞焦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焦亡关键通路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 [目的]探索宽胸气雾剂(Kuanxiong aerosol,KXA)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心肌炎症和细胞焦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焦亡关键通路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MyD88)/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胱天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的作用。[方法]按体质量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ISO 120 mg·kg^(-1))、单硝酸异山梨酯组(ISO 120 mg·kg^(-1)+单硝酸异山梨酯5 mg/kg·d)、KXA低剂量组(ISO 120 mg·kg^(-1)+KXA 0.1 mL/kg·d)和KXA高剂量组(ISO 120 mg·kg^(-1)+KXA 0.3 mL/kg·d),每组6只,连续灌胃14 d,并在第13、14天腹腔注射ISO。末次干预结束后,麻醉采血、分离心脏,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心肌病理变化;转录组测序分析各组心肌基因表达差异;免疫印迹检测焦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TnT和CK-MB检测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MI大鼠模型构建成功。HE染色显示,KXA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干预后心肌纤维排列断裂、紊乱情况明显减轻。转录组测序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2646个差异基因;模型组和KXA组之间存在714个差异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130个基因表达上调,7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炎症相关性通路TLR4通路被显著富集。与模型组比较,KXA高剂量组、KXA低剂量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血清IL-6、IL-18、IL-1β和TNF-α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免疫印迹显示,模型组TLR4、MyD88、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hospho-nuclear factor-κB,p-NF-κB)p65、NLRP3、切割的胱天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和消皮素D蛋白N端结构域(Gasdermin D-N,GSDMD-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而KXA高剂量组、KXA低剂量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KXA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减轻心脏损伤,抑制心肌细胞焦亡和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MyD88/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胸气雾剂 心肌梗死 焦亡 炎症 TLR4 NLRP3
下载PDF
Pristane诱导的狼疮肾炎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变化的研究
14
作者 林佳忆 朱焱 吴颖颖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Pristane诱导的狼疮肾炎小鼠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 helper lymphocyte 17,Th17)数量及相关基因的改变。方法:在8周龄雌性Balb/c腹腔注射0.5mL pristane诱导构建狼疮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SC)及pristane诱导组(PC)。... 目的:探讨Pristane诱导的狼疮肾炎小鼠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 helper lymphocyte 17,Th17)数量及相关基因的改变。方法:在8周龄雌性Balb/c腹腔注射0.5mL pristane诱导构建狼疮小鼠模型,实验分为生理盐水组(SC)及pristane诱导组(PC)。在28周时测量小鼠踝关节直径、脾脏长度及质量,镜下观察肾脏病理,ELISA检测尿蛋白浓度、血清抗ds-DNA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q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结果:PC组踝关节直径(P<0.05)、脾脏质量(P<0.05)显著高于SC组,脾脏长度(P<0.05)显著长于SC组。PC组尿蛋白浓度(P<0.05)及血清抗ds-DNA抗体浓度(P<0.05)显著高于SC组。PC组Th17比例显著高于SC组(P<0.05)。PC组CCL19表达显著高于SC组(P<0.05)。结论:PC组小鼠Th17比例显著高于S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淋巴细胞17 狼疮肾炎 CCL19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促进痛风炎症反应消散作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邓曼琦 顾兵 +1 位作者 吴思颖 李华南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旨在系统概述痛风炎症反应消散过程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作用,以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综述的方法,从代谢感受器、信号通路和肠道屏障3个方面,探索肠道菌群发酵膳食纤维的终产物SC... 目的:旨在系统概述痛风炎症反应消散过程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作用,以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综述的方法,从代谢感受器、信号通路和肠道屏障3个方面,探索肠道菌群发酵膳食纤维的终产物SCFAs在促进痛风炎症反应消退中的作用机制。结果:SCFAs以不同的亲和力与G蛋白偶联受体(GPR43)结合,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并通过抑制MAPK/NF-КB信号通路来减轻炎症反应。此外,SCFAs直接作用于肠道上皮细胞,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阻止病原菌入侵。结论:SCFAs在痛风炎症反应的消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减少促炎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维护肠道屏障完整性等途径。SCFAs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痛风的潜在治疗靶点,为痛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炎症反应 短链脂肪酸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超声影像传输系统
16
作者 张致诚 倪勇 +5 位作者 张玥 王丽娜 聂莉翔 周麒 严兆阳 赵贤达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55-259,271,共6页
目的:开发一种以头戴式眼镜(Helmet-mounted displays,HMD)为显示方式的混合现实超声影像传输系统(Mixed reality ultrasound in helmet-mounted displays,MRUS-HMD)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测试产品技术参数,包括图像分辨率、传输帧率和... 目的:开发一种以头戴式眼镜(Helmet-mounted displays,HMD)为显示方式的混合现实超声影像传输系统(Mixed reality ultrasound in helmet-mounted displays,MRUS-HMD)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测试产品技术参数,包括图像分辨率、传输帧率和传输延迟,通过系统可用性量表(System usability scale,SUS)评估产品系统可用性。志愿者被分为初学者组和有经验者组,利用猪肉制作穿刺模型进行MRUS-HMD、传统正视超声和传统斜视超声穿刺实验。收集穿刺时间评价脑力负荷,通过口头会话和半结构化访谈分析用户体验。结果:图像分辨率可达到600×800,传输帧率为30 FPS,传输延迟平均(73.69±14.56)ms。SUS评分为72.33分。初学者组使用MRUS-HMD对比两种传统方式,穿刺时间缩短(MRUS-HMD vs正视P=0.022;MRUS-HMD vs斜视P=0.002),初学者和有经验者使用MRUS-HMD对比传统斜视超声下都可减少脑力负荷(初学者P=0.050;有经验者P=0.012)。结论:初步证明了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超声影像传输的可行性,可在部分情况下帮助操作者减少穿刺时间和脑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图像引导 穿刺 超声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在血气分析采血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吴双燕 熊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桡动脉穿刺在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困难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行血气分析的采血困难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又分为采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50例(试验A组),采用超...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桡动脉穿刺在血气分析动脉采血困难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行血气分析的采血困难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试验组又分为采用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50例(试验A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50例(试验B组)。对照组又分为采用传统股动脉穿刺50例(对照A组),采用传统桡动脉穿刺50例(对照B组)。评估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试验A组与对照A组比较,采血成功率分别为100%(50/50)与94%(4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分别为(36.68±12.76) s与(64.78±15.81) s,疼痛评分分别为(1.74±0.88)分与(2.60±0.90)分,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74±1.07)分与(7.68±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与对照B组比较,采血成功率分别为100%(50/50)与98%(4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分别为(34.92±11.41) s与(60.92±16.91) s,疼痛评分分别为(1.64±0.72)分与(2.42±0.86)分,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66±0.89)分与(8.04±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下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方面,试验A组与对照A组、试验B组与对照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股动脉穿刺采血在采血困难患者,特别是肥胖患者中具有优势,能提高采血准确度及速度,减轻疼痛,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穿刺 桡动脉 股动脉 动脉穿刺 疼痛评分 满意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应用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评估临床样本炎性反应状态
18
作者 叶雨昕 李慧娴 +2 位作者 阎涛 张赟 孙玉琳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90-698,共9页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炎性相关因子caspase-1和IL-1β表达检测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收集1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术后2 h配对外周血样本各约6 mL,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通... 目的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炎性相关因子caspase-1和IL-1β表达检测中的效果差异。方法收集10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术后2 h配对外周血样本各约6 mL,分离出外周血单核细胞并通过脂多糖活化;分别用qPCR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检测caspase-1和IL-1β在单核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并使用了β-actin进行了数据归一化,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异同,并评估其优缺点。结果绝大部分患者经过手术应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在mRNA水平上,与术前相比,术后caspase-1和IL-1β在50%(5/10)和40%(4/10)的患者中呈现升高趋势,其余表现为降低(分别为40%和50%)或改变甚微无统计学意义(均为10%)。而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caspase-1和IL-1β蛋白在60%(6/10)和60%(6/10)的患者中呈现升高趋势,其余表现为降低(分别为30%和20%)或改变较小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和20%),且80%的患者在术后出现了明显增加的caspase-1和IL-1β活性切割电泳条带。重要的是,有30%和40%的患者手术前后caspase-1和IL-1βmRNA和蛋白质水平变化不一致。结论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样本用量少、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更适于临床样本的炎性反应状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相关因子 CASPASE-1 IL-1Β 微量蛋白质定量分析系统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下载PDF
保元解毒汤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清脂质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
19
作者 章蓓滢 罗丽 +1 位作者 汪曾娜 季旭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8,20,共9页
[目的]探讨保元解毒汤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清脂质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方法]将4~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保元解毒汤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连续干预21 d,观察记录小... [目的]探讨保元解毒汤对癌症恶病质小鼠血清脂质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方法]将4~6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保元解毒汤组和醋酸甲羟孕酮组,连续干预21 d,观察记录小鼠体质量、摄食饮水量和肿瘤体积,以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multidimensional mass spectrometry-based shotgun lipidomics,MDMS-SL)技术测定血清脂质含量,检测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质量;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白色脂肪组织形态及脂滴面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相关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检测白色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保元解毒汤组小鼠摄食饮水量改善,一般状态良好,肿瘤增长受到抑制,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MDMS-SL技术检测提示,模型组小鼠血清中共有61种脂质分子发生了异常调节(P<0.05),而保元解毒汤影响了其中30种脂质的异常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保元解毒汤抑制癌症恶病质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丢失和脂滴面积减少(P<0.05),抑制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相关基因UCP1、Cidea、Prdm16的mRNA表达(P<0.05)以及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标志蛋白UCP1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保元解毒汤能抑制癌症恶病质小鼠体质量丢失,改善血清脂质异常变化,抑制附睾白色脂肪组织和腹股沟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恶病质 血清脂质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保元解毒汤 多维质谱“鸟枪”法脂质组学 脂肪丢失
下载PDF
建立大规模筛选病毒的核酸检测方法
20
作者 梁雪 石云峰 张经纬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24-29,共6页
目的 开发快速、简便、可大规模对病毒进行筛选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集液滴生成、循环扩增、信号读取为一体的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系统,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目的 开发快速、简便、可大规模对病毒进行筛选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通过集液滴生成、循环扩增、信号读取为一体的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系统,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的ORF1ab和N基因为靶序列,以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为内参基因,进行核酸扩增并监测每个液滴的荧光信号。结果 一体式DDPCR仪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的简易操作。其水油体系与SARS-CoV-2检测试剂盒中试剂兼容,至扩增结束液滴稳定未融合,实现了实时检测区分出大量液滴中不同的荧光信号。恒温扩增条件下,最早可在第9min观察到带有三重荧光信号(FAM、HEX、CY5)的液滴。扩增过程中的实时荧光信号通过拟合后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曲线类似,包括基线期、指数期和平台期。各基因几百个液滴的扩增曲线显示,各液滴中无特异性扩增,同时Ct值分析结果显示,最早可在第12min得到扩增信号,达到鉴别目的。结论 一体式ddPCR仪操作简便,液滴中反应迅速,可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恒温扩增对反应设备要求较低,可大规模批量反应,同时拍照式信号采集可记录大量液滴的荧光信号,达到大规模筛选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液滴数字聚合酶链反应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恒温扩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