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源异体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单桂秋 李艳辉 +5 位作者 张雅妮 邓爱民 李红梅 吕品 周谋 刘广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79-282,共4页
目的评价同源异体血小板凝胶促进糖尿病性难治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源异体单采血小板为原料制备血小板凝胶(platelet gel,PG)。32例患者分为皮肤溃疡型和窦道型2类,各类分别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皮肤溃疡型各10例,窦道型各6例,对... 目的评价同源异体血小板凝胶促进糖尿病性难治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源异体单采血小板为原料制备血小板凝胶(platelet gel,PG)。32例患者分为皮肤溃疡型和窦道型2类,各类分别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皮肤溃疡型各10例,窦道型各6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实验组采用PG治疗,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情况,测量愈合面积或体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例糖尿病性溃疡患者综合疗效评价统计结果显示,糖尿病性皮肤表面溃疡型和窦道型溃疡种类型的PG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12周痊愈率达到87.5%,而对照组仅为12.5%。皮肤溃疡型和窦道型创面治疗第3、6、12周时的愈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具有疗程短、换药间隔时间长、愈合质量好等优势。结论同源异体血小板凝胶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难治性溃疡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无不良反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性难治性创面愈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异体 血小板凝胶 糖尿病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富血小板血浆成分及其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潘红娟 汪丽 刘铁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08-1412,共5页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将新鲜全血通过特定离心方式得到的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是1种血小板浓缩物。现已知PRP富含多种生长因子,是自体生长因子库。作为自体血液成分,PRP输注在临床辅助治疗方法中,与其他重组生长因子或干细胞疗法相比更...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将新鲜全血通过特定离心方式得到的含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是1种血小板浓缩物。现已知PRP富含多种生长因子,是自体生长因子库。作为自体血液成分,PRP输注在临床辅助治疗方法中,与其他重组生长因子或干细胞疗法相比更安全、更实际。目前PRP已广泛用于整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及难愈合伤口和骨缺损的修复。但关于PRP中主要生长因子的作用、血小板的有效含量及最佳浓度和PRP中白细胞的临床效应等问题,至今并不完全明确,本文将对PRP中的主要成分及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富血小板血浆的标准化制备及临床应用现状做一理论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 生长因子 白细胞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血红蛋白携氧-释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江川 王翔 +3 位作者 高玮 彭雁 谢家馨 李遥金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3-89,共7页
本文研究了鸡、家兔、鲤鱼、蟾蜍4种实验动物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携氧-释氧动力学过程,初步建立Hb携氧-释氧动力学研究方法,并探讨Hb携氧-释氧动力学过程与动物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种动物Hb携氧动力学曲线均呈"S&qu... 本文研究了鸡、家兔、鲤鱼、蟾蜍4种实验动物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携氧-释氧动力学过程,初步建立Hb携氧-释氧动力学研究方法,并探讨Hb携氧-释氧动力学过程与动物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种动物Hb携氧动力学曲线均呈"S"形曲线特征,与传统的Hb氧解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rve,ODC)相似;同时不同动物Hb携氧-释氧动力学曲线也有各自特点,如鸡Hb释氧时间长达(1411±6)s;在Hb携氧-释氧曲线I阶段,鲤鱼上升斜率远大于家兔等。提示Hb携氧-释氧动力学曲线可反映不同动物Hb携氧效率的差异。与传统ODC参数P50相对应,由动力学曲线可得到Hb携氧动力学参数T50。T50是Hb达到50%氧饱和度所需时间,可直观反映Hb携氧效率的差异。4种实验动物Hb均有较稳定的T50,从大到小依次为:鸡、家兔、鲤鱼和蟾蜍。对Hb携氧动力学曲线与ODC综合分析,可得到Hb携氧效能参数E50,E50表示Hb达到50%氧饱和度所用时间与环境氧分压之间的关系,即E50(50%Sat,XPO2,YT)。E5有可能成为全面评价Hb携氧效能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携氧-释氧动力学曲线 血氧含量 氧合血红蛋白 T50E50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痤疮动物模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叶露露 单桂秋 +3 位作者 马静 吕品 唐艳姣 张卫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建立兔耳痤疮动物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耳痤疮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油酸和痤疮丙酸杆菌菌液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兔耳痤疮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分为PRP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和异维A酸乳膏阳性对照组(7只... 目的建立兔耳痤疮动物模型,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兔耳痤疮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油酸和痤疮丙酸杆菌菌液建立新西兰大白兔兔耳痤疮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分为PRP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和异维A酸乳膏阳性对照组(7只/组),于各组兔耳痤疮皮损处外涂PRP、生理盐水和异维A酸乳膏,1次/d,连续治疗14 d,取兔耳痤疮处皮肤组织活检,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外用油酸涂抹和痤疮丙酸杆菌菌液注射14 d后,兔耳皮肤外观和组织学观察呈痤疮样改变,与人类痤疮相似;3组动物治疗14 d,根据疗效组织病理学判定标准对结果判定:PRP组3例痊愈,4例明显好转;异维A酸乳膏组5例痊愈,2例明显好转;生理盐水组1例明显好转、5例好转、1例无效(P<0.01)。结论 PRP对兔耳痤疮动物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异维A酸乳膏有着相近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痤疮 动物模型 新西兰兔 异维A酸乳膏
原文传递
微粒型血小板干粉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静 黎儒青 +1 位作者 王昕 赵树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86-890,共5页
目的将过期的血小板制成微粒型血小板制剂,研究其与创面愈合及修复的作用关系。方法将过期的单采血小板冰冻干燥制成微粒型血小板制剂,制备的干粉质量为约0.28g/ml;分别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常规(液态)血小板与微粒型血小板制剂(复溶成液... 目的将过期的血小板制成微粒型血小板制剂,研究其与创面愈合及修复的作用关系。方法将过期的单采血小板冰冻干燥制成微粒型血小板制剂,制备的干粉质量为约0.28g/ml;分别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常规(液态)血小板与微粒型血小板制剂(复溶成液态)中VEGF、TGF-β1、PDGF的含量;将微粒型血小板制剂应用于全层皮肤缺损的小鼠背部皮肤创面,观察该制剂是否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把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血浆组和微粒型血小板制剂组(每组每时相点6只),每只小鼠右侧均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两组给药50μl(干粉用生理盐水复溶成液态)1次/d,观察伤后各组各时相点创面愈合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术后5、7、10、14d创面皮肤组织CD31的表达情况。结果常规液态血小板和微粒型血小板制剂(液态)组中VEGF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t=-1.616,P>0.05),而微粒型血小板制剂组中TGF-β1、PDGF的含量较相应的常规液态血小板为高(t=-2.269、2.338,P均<0.05)。微粒型血小板制剂组在小鼠创伤后d5、7、10创面面积较盐水对照组和血浆组有明显的减小(t分别=2.997、3.427、10.78,t=2.599、2.331、6.407,两组P均<0.05);d5、7、10创面收缩率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提高(t=2.542、3.161、5.884,P<0.05),d7、10与血浆组相比,t=2.177、4.351,P均<0.05;实验组在创伤后d5、7、10创面组织CD31的积分光密度与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t=-2.339、-3.553、-4.941,P<0.05)。d7、10与血浆组比较,t=-2.373、-2.412,P均<0.05。结论微粒型血小板干粉制剂中TGF-β1、PDGF较常规血小板中增高;其对小鼠皮肤创面的修复和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粒型血小板 生长因子 VEGF TGF—β1 PDGF CD31 创伤 愈合 动物实验 小鼠
原文传递
混合浓缩血小板在1种国产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中保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贺曾 韩玎玎 +7 位作者 钟锐 张学俊 李燊 周洋 李伟楠 桑培培 刘嘉馨 王红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考察浓缩血小板混合后在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从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2 U(1 U约30 mL)ABO血型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混合并滤除白细胞后,注入一次性滤除白... 目的考察浓缩血小板混合后在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保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从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2 U(1 U约30 mL)ABO血型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混合并滤除白细胞后,注入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振荡保存,共完成10例(袋);分别于滤除白细胞前、后以及保存d1、d3、d5、d7观察涡流现象,检测pH值、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低渗休克(HSR)、血小板形变能力(ESC),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ATP含量、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等指标。结果 1个成人治疗剂量的混合浓缩血小板滤除白细胞后血小板回收率(86.7±1.6)%,HSR(3.87±12.75)%,剩余白细胞数(0.15±0.15)×106个,滤除白血病前、后血小板pH值、HSR(%)和CD62p阳性率(%)分别为7.00±0.17 vs 7.06±0.16、66.96±12.35 vs 63.22±8.26、28.94±14.25 vs 31.60±16.77,花生四烯酸诱导时的聚集率(%)106.2±23.5 vs 106.5±20.1,ADP+肾上腺素诱导时的聚集率(%)104.8±19.0 vs 106.5±18.6(P>0.05)。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混合浓缩血小板的各项指标绝对值发生变化:保存d1及d5(有效保存期末)的pH值、HSR(%)、CD62p(%)及ESC(%)分别为7.27±0.12 vs 7.13±0.21、62.28±6.93 vs 65.53±8.23、30.27±9.06 vs 34.45±14.23、14.28±2.01 vs 8.55±4.12,花生四烯酸诱导时的聚集率(%)92.2±6.1 vs 86.3±23.1,ADP+肾上腺素诱导时的聚集率(%)为93.2±6.7 vs 44.5±41.6。ATP(μmol/1011个血小板)、乳酸(mmol/L)、葡萄糖(mmol/L)分别为5.40±1.66 vs 4.97±1.01、8.35±2.94 vs 13.87±2.97、24.55±1.53vs 20.75±2.04。结论浓缩血小板经混合、滤除白细胞后放入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血小板贮存袋中保存,保存过程中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可以作为临床单采血小板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 混合浓缩血小板 白细胞过滤 血小板贮存袋 血小板质量
原文传递
犬心脏停搏复苏后脑氧供需变化及高血压性再灌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杜权 马永达 +2 位作者 葛衡江 刘怀琼 李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 观察犬心脏停搏 (cardiacarrest,CA)复苏后再灌流期间脑氧代谢情况变化及高血压性再灌流的影响。方法 建立犬电击引起室颤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VF)性CA 8min后开胸心肺复苏 (CPR)模型 ,动物随机分两组 :正常血压性再灌流 ... 目的 观察犬心脏停搏 (cardiacarrest,CA)复苏后再灌流期间脑氧代谢情况变化及高血压性再灌流的影响。方法 建立犬电击引起室颤 (ventricularfibrillation ,VF)性CA 8min后开胸心肺复苏 (CPR)模型 ,动物随机分两组 :正常血压性再灌流 (NT)组 (n =6) ,高血压性再灌流 (HT)组 (n =6) ,在自主循环恢复 (ROSC)后 ,MAP在NT组维持于CA前基础值水平 ,而HT组维持于基础值的 110 %~ 115 %。取动脉血及脑矢状窦血行血气分析 ,观察CA前及CA再灌流后 3 0、60、12 0、2 40min的脑动脉 矢状窦氧含量差 (Ca ssDO2 )及矢状窦氧分压 (PssO2 )变化。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 ,CA后再灌流 3 0min ,NT组Ca ssDO2显著下降 (P <0 0 5 ) ,PssO2 显著升高 (P <0 0 1) ,直至再灌流 2 40min ,Ca ssDO2 升高显著 (P <0 0 1) ,PssO2 下降显著 (P <0 0 1)。两组间比较 ,再灌流 3 0min ,HT组Ca ssDO2 下降显著 (P <0 0 1) ,PssO2 升高显著 (P <0 .0 1) ,但此后 4h内两组脑氧代谢值差别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CA复苏后脑氧供需关系失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 脑氧代谢 高血压性再灌流
下载PDF
不溶性血小板膜颗粒的制备及其功能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凤娟 王宗奎 +5 位作者 杜晞 叶生亮 曹海军 肖小璞 林方昭 李长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制备具有止血功能的不溶性血小板膜(IPM)颗粒。方法过期的浓缩血小板经过差速离心去除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浆,用生理盐水悬浮,经冻融破碎、离心洗涤、超声匀浆,获得大小较均一的IPM颗粒;检测其理化和功能指标:IPM颗粒大小、表面蛋白... 目的制备具有止血功能的不溶性血小板膜(IPM)颗粒。方法过期的浓缩血小板经过差速离心去除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浆,用生理盐水悬浮,经冻融破碎、离心洗涤、超声匀浆,获得大小较均一的IPM颗粒;检测其理化和功能指标:IPM颗粒大小、表面蛋白受体、聚集功能和凝血酶生成能力。结果制备得到的IPM颗粒大小为140nm左右,其表面含有糖蛋白GPⅠbα(CD42b)、糖蛋白GPⅡb-Ⅲa(CD41/CD6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P-选择素(CD62p);体外功能试验显示:IPM颗粒在瑞斯托霉素和Ⅲ型胶原诱导下能发生聚集;凝血酶生成试验证实:IPM能为凝血因子Ⅹ酶复合物和凝血酶生成提供催化表面,参与凝血级联反应。结论应用冻融和超声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出大小均一的IPM颗粒,其表面保留了与止血功能相关的蛋白受体;在血小板聚集诱导剂的刺激下IPM颗粒可以发生聚集反应,初步表现为止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血小板膜颗粒 止血 蛋白受体 聚集反应 凝血酶生成 制备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高剂量置换液连续血液净化应用于ARDS患儿的效果
9
作者 朱秀洁 蔡丽霞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 高剂量置换液连续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对其呼吸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RDS患儿98例,抽签法分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置换液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 高剂量置换液连续血液净化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对其呼吸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ARDS患儿98例,抽签法分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置换液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剂量置换液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呼吸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事件。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连续血液净化时间、入住PICU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吸入氧浓度、呼气末正压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_(4)^(+)、CD_(3)^(+)、CD_(4)^(+)/CD_(8)^(+)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相比常规剂量连续性血液净化,高剂量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ARDS患儿,可有效提高患儿呼吸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液净化 呼吸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MCS+C5和MCS-3P两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洪缨 郑家生 郑碧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比较MCS+C5与MCS 3P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产量和采集效率。方法 随机各选择33 名献血者,分别用MCS+C5和MCS 3P采集献血者血小板,评估两种机型的血小板采集效率和献血者枸橼酸盐反 应率。结果 MCS+C5版本程序采集的血小... 目的 比较MCS+C5与MCS 3P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的血小板产量和采集效率。方法 随机各选择33 名献血者,分别用MCS+C5和MCS 3P采集献血者血小板,评估两种机型的血小板采集效率和献血者枸橼酸盐反 应率。结果 MCS+C5版本程序采集的血小板产量[(2.87±0.46)×1011/袋]和采集效率(64.78±7.90)%明显高 于MCS 3PPLP程序采集血小板的产量[(2.47±0.38)×1011]和采集效率(57.12±9.00)%(P<0.05);MCS+C5 血细胞分离机处理每升血液收集的血小板产量高于MCS 3P;在MCS+C5采集过程中,33名献血者无1例出现枸 橼酸盐反应,而MCS 3P有2人出现轻微的反应。结论 MCS+C5版本程序采集的血小板浓度和量更高,采集时引 入补偿流量(criticalflow),以及冲浪前的淘洗(dwelling)过程,增强了冲浪机制(surging),可提高采集效率,新引入 的枸橼酸盐回输控制系统,回输流速可根据献血者的体重自动控制,且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单采 采集效率 枸橼酸盐反应
下载PDF
一次性机采1U与2U血小板安全性及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锐锋 马红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688,共2页
目的分析1次机采1、2 U血小板对献血者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所得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抽选1次机采1、2 U血小板献血者各30名分为2组;采用美国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观察2组献血者机采后献血者Plt、凝血酶原消耗时间、血块收缩时间、束... 目的分析1次机采1、2 U血小板对献血者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所得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抽选1次机采1、2 U血小板献血者各30名分为2组;采用美国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观察2组献血者机采后献血者Plt、凝血酶原消耗时间、血块收缩时间、束臂试验和所得血小板的含量的黏附、聚集功能及其生化指标。结果 2组献血者机采后献血者Plt、凝血酶原消耗时间、血块收缩时间以及血小板产品的含量、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及其生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 U组6.6%,2 U组1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符合条件的献血者一次机采2 U血小板是有安全性和可行的,采集的血小板产品质量符合《机采成分血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黏附功能 血小板聚集功能
原文传递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爱华 李凌云 周卫惠 《河北中医》 2007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单纯型DR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一般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照组3...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单纯型DR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一般治疗。治疗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照组30例加服肠溶阿司匹林片。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红细胞沉降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地降低单纯型DR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高凝状态,对防治单纯型DR,延缓其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补阳还五汤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冻干血小板的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单桂秋 耿文艳 马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血小板冻干保存的重要目的是实现血小板的常温下长期保存,可用于静脉输注,并能将其制备成生理性止血药和促创面愈合的药物,用于战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特别偏远地区伤病员的救治。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冻干是一个特别有价... 研究血小板冻干保存的重要目的是实现血小板的常温下长期保存,可用于静脉输注,并能将其制备成生理性止血药和促创面愈合的药物,用于战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特别偏远地区伤病员的救治。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冻干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制备出合格的冻干血小板有极大的可能性,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需要政府和同道们进行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造福于伤病员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冻干保存 海藻糖 止血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自体血小板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晋林 马春会 田兆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关键词 自体冰冻血小板 富血小板血浆 血小板胶
下载PDF
丹芎抑凝饮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宏 李滨 刘晓明 《河北中医》 2006年第9期698-700,共3页
目的观察丹芎抑凝饮对家兔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华法林组、丹芎抑凝饮高剂量组、丹芎抑凝饮低剂量组。各组按kg体重灌胃给药。定时抽血测定凝... 目的观察丹芎抑凝饮对家兔内源性、外源性凝血途径、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将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华法林组、丹芎抑凝饮高剂量组、丹芎抑凝饮低剂量组。各组按kg体重灌胃给药。定时抽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服药第5日丹芎抑凝饮低、高剂量组、华法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T、APTT均显著延长(P<0.05)。丹芎抑凝饮低、高剂量组与华法林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丹芎抑凝饮低、高剂量组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ELT)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丹芎抑凝饮可使PT、APTT显著延长,对凝血过程中存在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都存在干预作用。并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华法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 血液流变性 血栓形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家兔
下载PDF
苔藓净对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毅 《河北中医》 2006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观察苔藓净对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阴虚有热、脉络瘀阻的OLP患者42例,给予中药苔藓净,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同时观察治... 目的观察苔藓净对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医辨证为阴虚有热、脉络瘀阻的OLP患者42例,给予中药苔藓净,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采取患者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同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OLP患者42例,痊愈1例,有效35例,无效6例,有效率85.7%。同时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与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5项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结论苔藓净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对OLP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苔藓净 血液流变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同保存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友章 沈建良 +7 位作者 杨平地 吴南海 唐湘凤 宫立众 岑坚 王立新 王宁 郑培浩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为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2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DMSO或DMSO加HES,-80℃冰箱(简称冰箱)或程控降温,冰箱或液氮保存,定期检测标本的CFU-GM,LTC-IC,CD34+,TBR,计回收率。结果:冰箱降温并保存,5%DMSO-6%HES为保... 目的:为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2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DMSO或DMSO加HES,-80℃冰箱(简称冰箱)或程控降温,冰箱或液氮保存,定期检测标本的CFU-GM,LTC-IC,CD34+,TBR,计回收率。结果:冰箱降温并保存,5%DMSO-6%HES为保护剂的CFU-GM、LTC-IC、CD34+、TBR回收率分别为:82.2%±14.7%、83.0%±12.2%、94.2%±4.3%、97.7%±3.9%,比10%DMSO者具体回收率明显高(P<0.05);同一种保护剂下:冰箱降温并保存与程序降温冰箱保存比,差异不显著(P>0.05),冰箱降温并保存、冰箱降温液氮保存及程控降温液氮保存,在一年内,各种回收率差异不显著(P>0.05),二年时,只有冰箱降温并保存者其各种回收率指标明显下降(P<0.05);细胞复温后,标本不稀释也不洗涤,室温下放置,细胞活力的各指标均下降(P<0.05),以含10%DMSO为保护剂者影响最大。结论:造血干细胞优选保存方法是:保护剂用5%DMSO-6%HES,保存时间不超过一年时,用冰箱降温并保存,长期保存时,冰箱降温则需液氮保存,细胞复温后,标本内保护剂应立即稀释(临床应用)或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 低温冻存 二甲基亚砜 羟乙基淀粉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素梅 靳文军 王献忠 《河北中医》 2014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以简称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以简称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疗法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液黏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中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药物作用 注射剂 人参 附子
下载PDF
心肌单细胞兴奋模式转迁规律和转迁过程中延迟后去极化、早后去极化的生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红菊 刘志强 +3 位作者 古华光 杨明浩 李莉 任维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1-448,共8页
实验观察了培养心肌单细胞自发性兴奋节律的不同模式以及兴奋模式的转迁规律。结果表明,单细胞在正常灌流条件下可处于不同的兴奋状态,产生不同的兴奋节律,包括延迟后去极化、早后去极化现象。不同的兴奋模式在膜电流改变条件下可规律... 实验观察了培养心肌单细胞自发性兴奋节律的不同模式以及兴奋模式的转迁规律。结果表明,单细胞在正常灌流条件下可处于不同的兴奋状态,产生不同的兴奋节律,包括延迟后去极化、早后去极化现象。不同的兴奋模式在膜电流改变条件下可规律地相互转迁。随外向电流的逐渐减弱、内向电流的逐渐加强,同一细胞顺序历经“极化”静息状态、含延迟后去极化电位的节律、连续兴奋节律、含早后去极化电位的节律和“去极化”静息状态的兴奋节律动态转迁过程,形成心肌单细胞自发兴奋的“节律谱系”。其中延迟后去极化节律介于“极化”静息状态和连续放电节律之间,是连续放电节律向“极化”静息过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早后去极化节律则介于连续放电节律和“去极化”静息状态之间,是连续放电向“去极化”静息过渡的一种表现形式。“节律谱系”的概念在延迟后去极化、早后去极化现象和正常节律之间建立了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延迟后去极化电位 早后去极化电位 “节律谱系”
下载PDF
膈下逐瘀汤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武荣芳 张俊平 +1 位作者 曹银香 邵江秀 《河北中医》 2008年第8期877-878,881,共3页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膈下逐瘀汤低剂量组、膈下逐瘀汤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60%CCl4)、普通...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膈下逐瘀汤低剂量组、膈下逐瘀汤高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60%CCl4)、普通饮食及乙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低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1.3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10倍),每日1次灌胃;高剂量组每日用药剂量为2.6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对照组用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混悬液灌胃,用药剂量1.2g/kg(相当于成人剂量的20倍),每日1次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容积均为1mL/只,每日1次,连续灌药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1)。用药后,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P<0.01),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膈下逐瘀汤高、低剂量组与阳性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膈下逐瘀汤可有效地纠正"低凝高聚"这一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变,进而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肝硬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下逐瘀汤 肝硬化 大鼠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