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念珠菌气道定植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1
作者 王丽辉 张伟俊 +5 位作者 杨思敏 朱琤 林彬 皋源 向淑麟 余跃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93,共7页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气道定植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病死率、抗菌药物疗程、免疫状态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以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于6所三级...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气道定植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病死率、抗菌药物疗程、免疫状态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本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以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于6所三级甲等综合教学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V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呼吸道是否存在白念珠菌定植分为定植组及非定植组。比较两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抗菌药物敏感性及疗程、诊断VAP后第1、3、5、7天免疫指标及炎症指标变化。结果5年研究期间共纳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VAP患者232例,其中白念珠菌定植组105例,非定植组127例。非定植组患者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于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高于定植组(P<0.05),但两组患者对于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低于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a antimicrobial surveillance network,CHINET)2022年水平(P<0.05)。研究发现非定植组患者白介素-17A、(1,3)-β-D葡聚糖在各时间节点均低于定植组,且其他炎性指标更容易恢复至正常范围(P<0.05),同时非定植组患者的T及Th淋巴细胞绝对值可以在第7天更快地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两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7%vs 22.8%,P=0.61),但非定植组抗菌药物的疗程明显短于定植组[(11.3±3.1)d vs(14.2±4.7)d,P<0.01],且存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缩短的趋势。结论气道白念珠菌定植不影响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致VAP患者的30 d全因死亡率,但会延长炎症反应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并导致免疫功能延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白念珠菌 铜绿假单胞菌 定植 共生长
下载PDF
大鼠VDAC1腺病毒过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
2
作者 赵嘉仪 袁明明 +5 位作者 王利军 赖松青 邹华西 黄琼 刘季春 黄璜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构建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9C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VDAC1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ADV6-NC腺病毒及ADV6-VDAC1腺病毒,取第6代H9c2心肌样细胞用于转染。... 目的构建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腺病毒过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9C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VDAC1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构建ADV6-NC腺病毒及ADV6-VDAC1腺病毒,取第6代H9c2心肌样细胞用于转染。转染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ADV6-NC腺病毒)和实验组(转染ADV6-VDAC1腺病毒)。通过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组细胞VDAC1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ADV6-NC及ADV6-VDAC1,实验组的VDAC1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腺病毒载体可使H9c2细胞在体外持续高效表达VDA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蛋白1 肌细胞 质粒构建 腺病毒载体
下载PDF
红茶菌发酵液对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保护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霍星宇 冯巧巧 +4 位作者 蓝雅琪 张春蓉 孙梦英 杨拯 曾俊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目的 探究红茶菌发酵液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回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高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中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和低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5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无菌引流... 目的 探究红茶菌发酵液对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回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高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中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和低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5组,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无菌引流管套环法制备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高、中、低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分别灌胃54.0%、27.0%、13.5%浓度的红茶菌发酵液,给药剂量均为1 mL/(100 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用同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灌胃4 d。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大鼠回盲部黏膜形态学改变;检测大鼠血浆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IL-6、IL-1α、IL-18、MDA含量水平明显升高,SOD活性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红茶菌发酵液组大鼠血浆IL-6、IL-1α、IL-18、MDA含量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SOD活性水平则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结论 红茶菌发酵液可改善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肠道受损情况,下调大鼠血浆中IL-1α、IL-18、IL-6和MDA的含量,并提高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性肠梗阻 红茶菌 肠道黏膜损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SP146-C1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的表达
4
作者 李斯锦 冯骁腾 +1 位作者 王怡茹 刘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02-4208,共7页
背景:携带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SP146-C1(Synthetic promoter 146-C1)及外源性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在动脉... 背景:携带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SP146-C1(Synthetic promoter 146-C1)及外源性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重组9型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9,rAAV9)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效率还不确定。目的:探究rAAV9-SP146-C1-VEGFC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中的表达效率及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取30只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2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转染7,14,21,28,35 d组各5只,尾静脉注射5.0×10^(11) vg rAAV9-SP146-C1-VEGFC,对照组5只小鼠尾静脉注射等量对照病毒rAAV9-SP146-C1-Scramble。分别于转染后7,14,21,28,35 d时麻醉后处死,留取血清、股骨、胫骨、心脏及主动脉组织,对照组于7 d时同法取材。各组小鼠的股骨和胫骨用于提取骨髓原代巨噬细胞,RT-qPCR检测骨髓原代巨噬细胞及主动脉中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平足蛋白、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髓原代巨噬细胞及主动脉中VEGFC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VEGFC水平,免疫荧光检测主动脉窦中VEGFC的表达,主动脉周围及心肌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转染7 d组小鼠血清VEGFC水平增加,主动脉及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平足蛋白、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mRNA表达增高,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蛋白表达增高,主动脉窦斑块的VEGFC荧光强度增高(P<0.05,P<0.01);②转染rAAV9-SP146-C1-VEGFC的各组小鼠血清VEGFC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在28 d时开始减少;主动脉及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平足蛋白、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mRNA水平、骨髓巨噬细胞中VEGFC蛋白水平、主动脉窦斑块的VEGFC荧光强度、主动脉窦周围及心肌的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荧光强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其中主动脉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的mRNA水平、主动脉窦周围及心肌的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荧光强度在28 d时表达量最高(P<0.05),其余均在21 d时表达最高,28 d后逐渐减少(P<0.05)。结果表明,rAAV9-SP146-C1-VEGFC可有效转染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并促进淋巴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巨噬细胞特异性启动子 主动脉
下载PDF
短期大量摄入酒精对树鼩行为学及运动机能的影响
5
作者 郑思聪 罗秋妮 +7 位作者 彭碧燕 肖林林 罗兰诗雨 杨逸萱 尹思威 欧阳轶强 施维 李习艺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大量摄入酒精对树鼩行为学及运动机能的影响,为后续神经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体积的50%乙醇溶液构建树鼩酒精暴饮模型。将20只雄性滇西树鼩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5只。采用旷场试验... 目的:探讨短期大量摄入酒精对树鼩行为学及运动机能的影响,为后续神经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体积的50%乙醇溶液构建树鼩酒精暴饮模型。将20只雄性滇西树鼩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5只。采用旷场试验、步态分析试验综合评价树鼩饮酒前后的行为学基本特征,比较3个剂量组的运动总距离、平均速度、最高速度、穿越中央区次数以及步态线性度Δα、交替系数β、步长规律系数σ。结果:旷场试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的运动总距离、平均速度、最高速度均显著降低(均P<0.01),3个剂量组树鼩穿越中央区次数均显著减少(均P<0.01),且高剂量组的变化最为明显。步态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树鼩的步态线性度Δα均显著升高(均P<0.01),3个剂量组的交替系数β、步长规律系数σ均显著升高(均P<0.01),且高剂量组升高最为明显。结论:树鼩短期大量摄入酒精对其身体产生明显的镇静作用,表现为探索欲望降低,步态紊乱,甚至共济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动物行为 酒精 旷场试验 步态分析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大鼠造模的文献研究现状与评价
6
作者 徐亮 王雅琪 乔建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大鼠造模的文献研究现状,并进行总结与评价。方法以“原发性肝癌”“大鼠模型”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199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最终纳入115篇有效文献。对文献的造模方法、造模药物...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大鼠造模的文献研究现状,并进行总结与评价。方法以“原发性肝癌”“大鼠模型”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为199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最终纳入115篇有效文献。对文献的造模方法、造模药物种类及剂量、造模周期以及造模结果评价等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最常用的原发性肝癌造模大鼠种类为Wistar大鼠,主要造模诱导剂有二乙基亚硝胺(DEN)配制的水溶液、DEN+灭菌食用水、DEN+四氯化碳(CCL 4)、DEN+生理盐水、DEN+标准饲料、二乙酰氨基芴(2-AAF)、黄曲霉毒素B_(1)(AFB_(1))等7种,其中以DEN配制的水溶液最为常用,占63.5%。造模方法有自由饮用法、腹腔注射法、腹腔注射+自由饮用法、灌胃法、皮下注射+自由饮用法、腹腔注射+灌胃法等6种,其中以自由饮用法最常用,占35.7%。主要通过客观评价法对造模结果进行判定,占47.8%。结论原发性肝癌大鼠造模方法多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法。研究者宜根据自身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造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大鼠模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适度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人群肺功能的比较分析
7
作者 斯赛女 祝玛 +2 位作者 李优珍 张顺平 徐涛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适度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人群的肺功能、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分析适度海拔地区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并比较适度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人群的肺功能、血红蛋白、氧饱和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两个地区人群的年龄、... 目的比较适度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人群的肺功能、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分析适度海拔地区对人体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并比较适度海拔地区、低海拔地区人群的肺功能、血红蛋白、氧饱和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计算两个地区人群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与其肺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适度海拔地区人群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一秒率、最大呼气中期流量,与低海拔地区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度海拔地区人群最大呼吸流量高于低海拔地区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个地区人群的肺功能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身高与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均呈正相关,体质量与用力肺活量正相关;均P<0.05。适度海拔地区人群氧饱和度低于低海拔地区人群,适度海拔地区男性血红蛋白高于低海拔地区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度海拔地区人群氧饱和度降低,男性血红蛋白代偿性升高;适度海拔地区人群的呼吸阻力下降,最大呼气流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海拔 低海拔 肺功能 氧饱和度 血红蛋白
下载PDF
一种低密度及高纯度胎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方法的优化及鉴定
8
作者 苏芃 王兴仪 +1 位作者 梁景岩 熊天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通过将海马、皮层细胞共培养的方式建立一种低密度、高纯度、高稳定性的大鼠胎鼠原代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以获取纯度更高、活力更好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方法分离孕16~18 d SD大鼠胎鼠的海马和皮层并分别剪碎,经0.125%胰蛋白酶消... 目的通过将海马、皮层细胞共培养的方式建立一种低密度、高纯度、高稳定性的大鼠胎鼠原代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方法,以获取纯度更高、活力更好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方法分离孕16~18 d SD大鼠胎鼠的海马和皮层并分别剪碎,经0.125%胰蛋白酶消化后用200目细胞筛过滤,将获得的细胞悬液以包围的形式分别接种于培养板的内层和外环上,于含10%马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共同培养,4~6 h细胞贴壁后更换培养基为维持培养基培养(Neurobasal培养基+2%B27+0.5 mmol/L谷氨酰胺)。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纯度。结果海马神经元在5 d后形成纵横交错的神经网络,生长状态较好,经鉴定海马神经元的纯度高达98%,且能够稳定存活3周。结论利用海马、皮层细胞共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取高纯度、高活性、高存活率、高稳定性的胎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可为神经系统中海马神经元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原代培养 低密度 免疫荧光 大鼠
原文传递
GM1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减轻脑出血小鼠的神经功能损伤
9
作者 翁红林 张崇太 吴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基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出血小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脑出血神经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GM1(25 mg/(kg·d))组、GM1+LY294002(6μg/(kg·d))... 目的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基神经节苷脂(GM1)对急性脑出血小鼠的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小鼠脑出血神经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GM1(25 mg/(kg·d))组、GM1+LY294002(6μg/(kg·d))组各10只。于造模结束1 h后腹腔注射GM1或LY294002,连续1 w,Sham组和Model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等检测各组神经功能损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试剂盒和尼氏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脑组织和神经元损伤水平;酶联试验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胱天蛋白酶(cleaved caspase)-3、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PI3K/AKT/GSK)3β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Model组神经功能损伤严重(P<0.05),且神经细胞出现大量凋亡。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Bcl-2、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明显下调,Bax、cleaved caspase-3、p-GSK3β/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Model组相比,GM1治疗组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脑组织损伤和炎症明显减轻且神经细胞凋亡明显被抑制(P<0.05),而GM+LY294002使得这一治疗作用明显被弱化(P<0.05)。结论GM1能有效保护急性脑出血小鼠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唾液酸四己糖基神经节苷脂(GM1) 急性脑出血 神经损伤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酶激酶(PI3K/AKT/GSK)3β
下载PDF
miR-182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对冠心病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10
作者 陶晓芳 王雅洁 +1 位作者 王文斌 费年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2-665,共4页
目的 探究微小RNA(miR)-182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对冠心病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SD成年大鼠30只,8~10周龄,15只作为假手术组,15只建立冠心病模型,建模成功后获取建模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经培养、转染后分为上调miR-... 目的 探究微小RNA(miR)-182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对冠心病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SD成年大鼠30只,8~10周龄,15只作为假手术组,15只建立冠心病模型,建模成功后获取建模大鼠心肌组织细胞,经培养、转染后分为上调miR-182a、下调miR-182组、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18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相关基因表达,观察3组细胞增殖、凋亡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 在1、3、6 h与对照组比较,下调miR-182组GSH-PX、SOD、Bcl-2表达水平较高,足细胞凋亡率、细胞增殖密度值、miR-182、MDA、Bax表达水平较低,上调miR-182组GSH-PX、SOD、Bcl-2表达水平较低,足细胞凋亡率、细胞增殖密度值、miR-182、MDA、Bax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下调miR-182组相比,上调miR-182组GSH-PX、SOD、Bcl-2表达水平较低,足细胞凋亡率、细胞增殖密度值、miR-182、MDA、Bax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82通过下调表达水平调控线粒体凋亡通路Bcl-2、Bax水平低表达,从而抑制冠心病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对心肌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miR)-182 线粒体凋亡通路 冠心病 心肌组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SARS-CoV-2 S蛋白主要结构与突变及S蛋白引起疾病的潜在机制
11
作者 刘兴健 张锐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7-861,共5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发现,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被认为是病毒感染的关键结构蛋白,该蛋白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导致组织器官发生炎症反应。因此研究S蛋白引起疾病的潜...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备受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发现,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被认为是病毒感染的关键结构蛋白,该蛋白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导致组织器官发生炎症反应。因此研究S蛋白引起疾病的潜在机制对于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病毒的演变进化给研究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总结了SARS-CoV-2 S蛋白的主要结构以及从Alpha到Omicron突变,及其引起多种疾病的潜在机制,从而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S蛋白 ACE2 呼吸道炎症
下载PDF
帕立骨化醇抑制氧化应激减轻小鼠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
12
作者 张威威 谢婧 李丽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17-324,共8页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Pal)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胆总管结扎构建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BDL)、治疗组(BDL+Pal)。通过HE染色,探究各组小鼠肝组...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Pal)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胆总管结扎构建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BDL)、治疗组(BDL+Pal)。通过HE染色,探究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epG2,分为空白组、模型组(400μmol/L H_(2)O_(2))、治疗组(400μmol/L H_(2)O_(2)+20 nmol/L Pal)。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磷酸化p65(p-p65)、磷酸化ERK(p-ERK)、磷酸化肌球蛋白II调节轻链(p-MLC)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p65、p-ERK、p-ML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001或P<0.01或P<0.001);ZO-1、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HE染色显示肝细胞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而治疗组相对于模型组,上述水平呈相反趋势。结论Pal通过抑制胆汁淤积性小鼠及HepG2细胞中的氧化应激,从而减轻肝细胞紧密连接受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活性氧及NF-κB/p65、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立骨化醇 氧化应激 胆汁淤积 肝损伤
下载PDF
乳腺MRI简化序列对乳腺疾病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13
作者 向醒 陈威 +3 位作者 廖小君 张姣 庄羽翔 旷连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照乳腺MRI常规检查法(full diagnostic protocol,FDP)、首次增强减影(first postcontrast subtracted,FAST)、扩散加权成像(difus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联合首次增强减影、扩散加权成像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找出适... 目的通过对照乳腺MRI常规检查法(full diagnostic protocol,FDP)、首次增强减影(first postcontrast subtracted,FAST)、扩散加权成像(difus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联合首次增强减影、扩散加权成像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找出适合乳腺疾病MRI诊断的最优简化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全序列乳腺MRI检查且有病理结果的患者,由两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分别对乳腺MRI-FDP、FAST、DWI及FAST+DWI方案进行评估,随后完成病情评估报告,如有分歧,由两名医师协商完成,每种方案间隔两周。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照各方案的图像数量,诊断花费时间、诊断自信度及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2名医师采用FDP评估乳腺疾病的时间花费和影像数量均显著大于FAST、DWI及FAST+DWI方案(P<0.01),且DWI方案的时间花费和影像数量小于FAST方案(P<0.05)。FDP与FAST+DWI方案的诊断自信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均高于FAST及DWI方案(P<0.01),FAST方案的诊断自信度高于DWI(P<0.01)。四种方案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FAST+DWI方案能在保证诊断自信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的基础上,减少扫描时间及诊断时间,提高影像医师工作效率,可以用于女性乳腺常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乳腺MRI 简化MRI
下载PDF
血浆microRNA-206联合床旁超声膈肌功能预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价值
14
作者 吴魏芹 韩香 +3 位作者 高利利 赵红梅 孙虹 孙青松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8-65,共8页
目的观察血浆microRNA-206(miRNA-206)与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联合预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102例,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 目的观察血浆microRNA-206(miRNA-206)与床旁超声膈肌功能联合预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102例,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miRNA-206、膈肌功能指标及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miRNA-206、床旁超声膈肌功能单独及联合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患者撤机失败率为33.33%。与成功组比较,失败组膈肌增厚率(DTF)、膈肌活动度(DE)、血浆miRNA-206、白蛋白(Alb)水平降低(P<0.05),膈肌收缩速度(DCV)加快(P<0.05),膈肌浅快呼吸指数(DRSBI)、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早期气管切开百分率升高(P<0.05),年龄增大(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89(95%CI:1.041,1.139)]、APACHEⅡ评分[OR=1.079(95%CI:1.029,1.131)]、miRNA-206[OR=0.663(95%CI:0.502,0.876)]、DTF[OR=0.587(95%CI:0.389,0.887)]、DE[OR=0.744(95%CI:0.584,0.947)]、DCV[OR=1.213(95%CI:1.059,1.389)]和DRSBI[OR=1.931(95%CI:1.029,3.622)]是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NA-206、DTF、DE、DCV、DRSBI预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0、34.36%、9.60mm、1.50 cm/s、1.90次/(min·mm),敏感性分别为73.53%(95%CI:0.556,0.871)、67.65%(95%CI:0.495,0.826)、61.76%(95%CI:0.436,0.778)、70.59%(95%CI:0.525,0.849)、64.71%(95%CI:0.465,0.803),特异性分别为70.59%(95%CI:0.583,0.810)、73.53%(95%CI:0.614,0.835)、75.00%(95%CI:0.630,0.847)、72.06%(95%CI:0.599,0.823)、79.41%(95%CI:0.679,0.883),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15、0.645、0.742、0.719;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97.06%(95%CI:0.847,0.999),特异性为69.12%(95%CI:0.567,0.798),AUC为0.851。结论血浆miRNA-206联合床旁超声膈肌功能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结果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结果 microRNA-206 床旁超声膈肌功能
下载PDF
游戏结合言语训练在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儿童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15
作者 王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29-0032,共4页
观察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儿童应用游戏结合言语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儿童(n=90),随机分2组,对照组运用言语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游戏,对比两组康复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儿童应用游戏结合言语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 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儿童(n=90),随机分2组,对照组运用言语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游戏,对比两组康复护理结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Gesell(社交能力、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评分以及语言能力(接受性语言能力、描述性语言能力、交流性语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至于家长的满意度,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5岁语言发育迟缓高危儿童应用游戏结合言语训练后,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发育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结合言语训练 2~5岁 语言发育迟缓 高危儿童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引导式健康教育对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患者吞咽、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钱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69-0172,共4页
探究对吞咽障碍联合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2例吞咽障碍联合构音障碍的患者为研究样本,纳入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7月,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引导组(n=41,进行语言、吞咽康复训练联合引导式健... 探究对吞咽障碍联合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引导式的健康教育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2例吞咽障碍联合构音障碍的患者为研究样本,纳入时间:2022年12月-2023年7月,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引导组(n=41,进行语言、吞咽康复训练联合引导式健康教育)与参照组(n=41,进行语言、吞咽康复训练),对比两组的语言功能[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量表(FDA)]、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引导组的吞咽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DA评分均有改善,且引导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引导组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8%)、(31.71%),引导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引导式健康教育对吞咽障碍合并构音障碍患者吞咽、语言康复训练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构音障碍 引导式健康教育 吞咽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流程优化联合质量控制在俯卧位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陈奕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98-0101,共4页
探讨流程优化联合质量控制在俯卧位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 探讨流程优化联合质量控制在俯卧位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俯卧位辅助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流程优化联合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流程优化联合质量控制在俯卧位辅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应用可以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优化 质量控制 俯卧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18
作者 步丹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3-0186,共4页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88例,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均等,分...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188例,根据患者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均等,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呼吸康复护理两种方式进行干预,对其干预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呼吸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对选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干预后,乙组患者运动耐力、呼吸困难指数、肺通气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其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甲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呼吸康复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相关指标的改善、呼吸困难指数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积极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指数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与突出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钟瑞丹 冉兵 魏俊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09-415,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是导致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仍没有模拟腰椎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理想在体动物模型。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将相关动物模型分类总结,以期提高人们对动物模型的理解和使用,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疾病,是导致腰腿疼痛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目前仍没有模拟腰椎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理想在体动物模型。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将相关动物模型分类总结,以期提高人们对动物模型的理解和使用,方便后续椎间盘疾病相关研究。腰椎间盘退变与突出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直接或间接损伤模型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等,各种动物模型具有其特点和局限性,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物尚无一致的结论。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过程复杂,现有动物模型中只能模拟某些部分致病因素,各种动物模型侧重点不一,椎间盘退变或突出模型特征与临床仍有一定差距,选择动物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可信,理想的动物模型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动物模型 退变
下载PDF
三种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制备及特点比较
20
作者 牛小龙 陈佳靓 +2 位作者 郑华群 杨桂媚 姚广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480-5486,共7页
背景:建立稳定可靠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对于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特点及临床用药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研究表明,雨蛙素、L-精氨酸、牛磺胆酸钠均能诱导急性胰腺炎,但是其病理生理学特点、模型特点变化规律尚不明确。目的:采用雨... 背景:建立稳定可靠的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对于了解其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特点及临床用药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研究表明,雨蛙素、L-精氨酸、牛磺胆酸钠均能诱导急性胰腺炎,但是其病理生理学特点、模型特点变化规律尚不明确。目的:采用雨蛙素、L-精氨酸、牛磺胆酸钠制备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观察不同时段模型特点变化规律。方法: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雨蛙素组、L-精氨组、牛磺胆酸组,每组24只,每组内分为12,24,48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正常组不做处理,其余3组制备急性胰腺炎模型:雨蛙素组采用雨蛙素6次腹腔注射,间隔1 h;L-精氨酸组采用L-精氨酸2次腹腔注射,间隔1 h;牛磺胆酸钠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诱导急性胰腺炎模型。考察各组大鼠存活率、胰腺大体形态、胰腺脏器指数、淀粉酶、脂肪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特征并进行胰腺损伤评分,评估大鼠不同时段模型特点变化规律。结果与结论:(1)雨蛙素组大鼠总存活率100%,L-精氨酸组为88%,牛磺胆酸钠组为96%;(2)各组模型大鼠胰腺脏器指数均有所升高;雨蛙素组大体观察可见胰腺水肿、分叶模糊、疏松;L-精氨酸组胰腺腺体增大增厚并伴有点片状出血;牛磺胆酸钠胰腺组织出现不同程度充血水肿伴散在点片状出血坏死;(3)各组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与淀粉酶、脂肪酶水平变化一致,雨蛙素组可能在12 h达到峰值(P <0.05),随后呈下降趋势;L-精氨酸24 h达到最高峰(P <0.05),48 h明显下降;牛磺胆酸钠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在12 h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有缓慢下降的趋势(P <0.05);(4)与正常组相比,光镜下观察雨蛙素组胰腺腺泡轻度水肿,小叶间隙增宽,炎性细胞较多;L-精氨酸组小叶间隙增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片状坏死点;牛磺胆酸钠组胰腺水肿明显,结构紊乱,出现大量坏死灶及炎性细胞浸润;(5)与正常组相比,3种模型诱导急性胰腺炎胰腺病理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且同组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理评分增加,说明胰腺组织损害逐渐加重;同一时间不同模型组相比,病理评分存在差异,且以牛磺胆酸钠组病理评分最高,L-精氨酸组次之,雨蛙素组最低;(6)结果提示,在相同时间点分析3种模型,病情最重的是牛磺胆酸钠组,以胰腺的出血坏死为主要特征;其次是L-精氨酸组,以坏死为主要特征,病情最轻为雨蛙素组,以水肿为主要特征;雨蛙素和L-精氨酸组血清生化指标在48 h有所好转,提示这两种模型可能有自愈倾向属于自限性病程;牛磺胆酸钠组血清生化指标在12 h后缓慢下降,因此认为在48 h后或者更长时间内牛磺胆酸钠组胰腺的损伤可能不会有所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蛙素 L-精氨酸 牛磺胆酸钠 急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