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海马S100β表达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杰 刘勇 +3 位作者 钱亦华 胡海涛 邱芬 郭世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Aβ)对S10 0 β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Aβ2 5-3 5和IL 1ra ,选择大鼠海马CA1区进行定位注射 ,通过行为学测试、刚果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 ,对不同时间大鼠的学习记忆、淀粉样... 目的 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Aβ)对S10 0 β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Aβ2 5-3 5和IL 1ra ,选择大鼠海马CA1区进行定位注射 ,通过行为学测试、刚果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 ,对不同时间大鼠的学习记忆、淀粉样沉积、GFAP和海马CA1区S10 0 β表达的变化进行观测。 结果 Aβ2 5-3 5注射后 ,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 ;海马CA1区出现Aβ沉积 ,并有大量GFAP阳性胶质细胞包绕 ;实验组S10 0 β阳性细胞数目在 3、7、2 1d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多 ,细胞平均面积只在 2 1d才有明显增大。脑内注射IL 1ra后 3、7d,S10 0 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低于同组的Aβ大鼠 ,而高于对照组。结论 Aβ2 5-3 5脑内注射可建立具有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局部病理改变和学习记忆损害的AD动物模型 ;Aβ2 5-3 5可上调大鼠海马CA1区S10 0 β的表达 ,实验早期以S10 0 β阳性细胞的数目增加为主 ,后期表现为细胞体积的增大 ;IL 1ra脑内注射可明显降低Aβ2 5-3 5上调S10 0 β表达的作用 ,其机制是阻断由Aβ2 5-3 5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的IL 1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S100β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 海马 大鼠 学习记忆
下载PDF
锌对疼痛后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海马神经元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月静 张海燕 +3 位作者 廉洁 姚宏波 孙丽慧 张萌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61,共7页
目的探讨锌对第5腰椎(L5)脊神经结扎横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PP)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海马组织中P5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C57/BL6)48只,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con),NPP组及高锌NPP组(Zn-NPP)。对照组仅暴露L5脊神经不结扎... 目的探讨锌对第5腰椎(L5)脊神经结扎横切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PP)模型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及海马组织中P5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小鼠(C57/BL6)48只,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con),NPP组及高锌NPP组(Zn-NPP)。对照组仅暴露L5脊神经不结扎,NPP组施行L5脊神经左侧结扎横切(L L5-SNT)手术,Zn-NPP组施行左侧L5-SNT手术后饮用硫酸锌水溶液。3组术后第29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量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P53表达。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中,NPP组(21.03±12.08)m/s,Zn-NPP组(16.97±8.59)m/s及con组(8.74±3.61)m/s,隐藏平台潜伏期逐渐缩短(P<0.05),并穿过平台所在象限的时间及路径占总游泳时间和总路径的比例逐渐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con组(1.88%),Zn-NPP(16.12%)及NPP组(33.17%)凋亡率逐渐增多(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on组,Zn-NPP组及NPP组的P53阳性表达吸光度值在CA1区分别为27.42±7.08、37.52±10.58及53.31±9.26;CA3区分别为29.51±8.31、36.21±7.91及56.71±8.09。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on组,Zn-NPP组及NPP组的P53表达吸光度值分别为0.12±1.01、0.37±1.13和0.86±1.22,吸光度值逐渐增多(P<0.05)。结论锌可改善NPP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学习记忆 P53 免疫组织化学 海马 小鼠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前额叶内侧皮质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增高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景华 李慢 +1 位作者 石玉秀 韩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前额叶内侧皮质(mPFC)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单一连续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PTSD模型1d、7d、14d、28d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前额叶内侧皮质(mPFC)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单一连续应激(SPS)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PTSD模型1d、7d、14d、28d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RT-PCR方法分别进行各组mPFC神经元GR表达变化的观察及检测,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PTSD大鼠mPFC神经元GR的表达高于对照组,SPS后14d最高,SPS后28d恢复性下调,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SD模型大鼠经SPS处理后,mPFC区域出现GR表达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前额叶内侧皮质 糖皮质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反转录-聚合酶 链反应 大鼠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晓明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及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SPS刺激后1d、4d、7d、14d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透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PTSD大鼠海马...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的表达及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认定的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SPS刺激后1d、4d、7d、14d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透射电镜和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激光共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细胞凋亡改变;凋亡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于SPS刺激后7d达高峰;Bcl-2蛋白于SPS刺激后4d达高峰;Bax蛋白于SPS刺激后7d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Bcl-2/Bax的比值于SPS刺激后一过性增加,以后随时间延长比值下降。结论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是PTSD大鼠海马萎缩的原因之一;Bcl-2和Bax蛋白含量增加以及两者的比值失衡可能是导致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Bcl-2 Bax 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1H-MRS检测早期帕金森病纹状体、黑质的功能代谢 被引量:8
5
作者 方学文 胡涛 +5 位作者 武玉华 黎见明 张安 胡炎兴 周国华 沈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7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1H-MRS检测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和黑质代谢变化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44例经临床确诊的双侧肢体症状不伴痴呆的早期PD患者纳入研究,32名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纹状体单体素1H-MRS及黑质... 目的探讨1H-MRS检测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纹状体和黑质代谢变化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 44例经临床确诊的双侧肢体症状不伴痴呆的早期PD患者纳入研究,32名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纹状体单体素1H-MRS及黑质多体素1H-MRS检查。PD患者33例获得纹状体MRS谱线,32例获得黑质MRS谱线;志愿者31名获得双侧纹状体MRS谱线,28名获得双侧黑质谱线。测量豆状核、黑质区域NAA、Cho、Cr及各参数比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D组及对照组左右侧纹状体、黑质NAA、Cho、Cr各参数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D组纹状体NAA/Cr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余各参数比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黑质各参数值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1H-MRS能检测双侧症状不伴痴呆的早期PD患者纹状体代谢异常,有助于早期P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磁共振波谱学 黑质 纹状体
下载PDF
iNOS表达与喉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及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3 位作者 刘艳翠 管业秋 丁利 赵斯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淋巴管生成、血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NOS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5’-核...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淋巴管生成、血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iNOS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5’-核苷酸酶染色法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VD),CD34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iNOS的表达较声带息肉组显著增加(P<0.05),iNOS表达与瘤内和瘤周LVD、MVD、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淋巴管侵润有关(P<0.05)。iNOS阳性表达与生存率负相关(P<0.05)。结论:喉癌组织中iNOS过表达能够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检测iNOS表达可成为判断喉癌预后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喉癌 淋巴管生成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欣 潘安娜 +1 位作者 沈维高 梁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980-198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不同缺血时相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再根据不同脑缺血时间分为3、5、7、14d8个亚组。采用线栓... 目的观察电针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不同缺血时相的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再根据不同脑缺血时间分为3、5、7、14d8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MACO模型,电针"水沟"、"百会"、"内关"、"足三里"穴,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价神经功能缺失情况、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测定大鼠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在各时相上的NS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5d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在各时相上的脑梗死体积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14d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在各时相上T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具有改善ACI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小脑梗死体积、调节免疫紊乱、尽早恢复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梗死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的组织学和数字图像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振平 张艳芬 +2 位作者 郭志坤 韩培立 席鸿钧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和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分布及其含量。方法 应用Mas son染色及数字图像分析方法 ,光镜观测 6例正常和 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网络构筑。结果  (1)正常心房心肌细胞周围有较细的胶原纤维膜 ,彼此连接... 目的 探讨正常和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分布及其含量。方法 应用Mas son染色及数字图像分析方法 ,光镜观测 6例正常和 12例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网络构筑。结果  (1)正常心房心肌细胞周围有较细的胶原纤维膜 ,彼此连接成蜂窝状。粗的胶原纤维包绕着若干个心肌细胞 ,分割形成心肌细胞群 ,细纤维以粗纤维为支架 ,编织成纤细的胶原网。(2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的形态构筑与正常基本相似 ,但部分区域胶原纤维发生重排、消失或出现大量的不规则斑块及团块。 (3 )数字图像分析表明 ,室间隔缺损组胶原纤维的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室间隔缺损儿童心房胶原纤维部分区域明显改变 ,含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组织学 数字图像分析 室间隔缺损 心脏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沈维高 刘艳波 +1 位作者 李淑波 何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3-531,共9页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海人酸(kanic acid,KA)致痫大鼠海马后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从而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体外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在海马内注射KA...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海人酸(kanic acid,KA)致痫大鼠海马后对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从而为干细胞移植治疗癫痫提供理论依据.体外分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并在特定条件下培养、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在海马内注射KA建立大鼠癫痫模型,之后把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KA致痫鼠的海马内,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用PCR方法检测海马内NSE、c-fos和SEZ-6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内NSE、C-FOS和SEZ-6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骨髓基质细胞成功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脑内可明显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移植组大鼠海马内NSE、c-fos和SEZ-6基因表达下调,NSE、C-FOS和SEZ-6蛋白表达亦下调,与阳性对照组及假移植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骨髓基质细胞诱导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KA致痫大鼠海马后对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SE、c-fos、SEZ-6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干细胞 颞叶癫痫 学习记忆
下载PDF
老年大鼠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海马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维高 何欣 +1 位作者 冯力民 刘艳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1-4区AChE。结果具有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的老年大鼠海马ACh含量和ACh能纤维的密度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中枢ACh参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过程,并与记忆的巩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 海马 乙酰胆碱
下载PDF
mGluR1蛋白诱导海马组织自噬对脑血管痉挛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江 李冉 +6 位作者 崔建忠 甄永占 阚泉 王海涛 张宇新 司道文 高俊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脑血管痉挛(CVS)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对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CVS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GluR1拮抗剂LY367385组,于术后10 min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LY367385(500 nmol)... 目的探讨小鼠脑血管痉挛(CVS)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对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穿线法制备小鼠CVS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mGluR1拮抗剂LY367385组,于术后10 min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LY367385(500 nmol)5μl,采用Y型电迷宫检测小鼠自主活动及学习记忆能力。分别于SAH术后6、24、48 h 3个时相点取脑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右侧海马CA1区组织学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mGluR1、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随痉挛时间延长,各组小鼠mGluR1、Beclin-1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拮抗剂组mGluR1、Beclin-1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P<0.05),并且神经功能评分得到改善。结论脑血管痉挛后mGluR1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Beclin-1途径诱导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 BECLIN-1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飞 黄强 +3 位作者 李世亭 潘庆刚 海舰 兰青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索全反式维甲酸在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NSC)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0. 5μmol/L、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7d后,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目的 探索全反式维甲酸在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NSC)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0. 5μmol/L、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的全反式维甲酸(ATRA)在体外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诱导7d后,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荧光染色,计数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全反式维甲酸能显著提高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P<0. 01)。其中1μmol/L的维甲酸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最高,为(29. 20±1. 09)%。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能显著提高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神经干细胞 胚胎 神经元 分化
下载PDF
GDNF基因转染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峰 潘庆刚 +3 位作者 邓东风 刘宁涛 海舰 王飞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索转染GDNF基因到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NSC)的方法,并研究其诱导大鼠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扩增GDNF基因,并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载体PcDNA3-GDNF-GFP质粒。悬浮培养大... 目的探索转染GDNF基因到大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NSC)的方法,并研究其诱导大鼠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作用。方法体外扩增GDNF基因,并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载体PcDNA3-GDNF-GFP质粒。悬浮培养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脂质体介导PcDNA3-GDNF-GFP质粒转染神经干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及表达情况;免疫细胞化学鉴定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 III)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以确定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为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情况。结果转染后72 h,荧光蛋白大量表达。脂质体介导PcDNA3-GDNF-GFP质粒转染神经干细胞后,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增高。结论脂质体介导GDNF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的方法简单、有效,是一较为理想的基因转染方法。GDNF基因能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GDNF 神经元 分化 基因转染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AD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PS-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欣 杨吉平 +2 位作者 高旭红 李兆圣 赖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9-464,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AD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PS-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2个月,对照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大鼠于造模结束后腹...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AD大鼠顶叶皮质β-分泌酶及PS-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大鼠胃饲氯化铝同时腹腔注射D-半乳糖2个月,对照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大鼠于造模结束后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b14周。采用刚果红染色法观察老年斑,镀银染色法观察神经原纤维缠结,Western blot方法、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增多(P<0.01);治疗组老年斑及神经原纤维缠结数量减少,β-分泌酶及PS-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结论AD模型大鼠顶叶皮质神经元β-分泌酶及PS-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人参皂甙Rb1可明显改善模型动物上述蛋白的异常表达,对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和营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肽 Β-分泌酶 早老素蛋白-1 人参皂甙RB1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成年大鼠背根节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苏剑斌 白秉学 +2 位作者 鄂玲玲 周长满 李继硕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3-115,I003,共3页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在成年大鼠背根节中的分布。 方法 用 GDN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 结果  GDNF免疫反应主要存在于背根节的小神经细胞中 ,背根节的大神经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与背...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在成年大鼠背根节中的分布。 方法 用 GDN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 结果  GDNF免疫反应主要存在于背根节的小神经细胞中 ,背根节的大神经细胞呈弱阳性反应 ,与背根节相连的感觉神经纤维呈免疫反应性。 结论  GDNF在背根节感觉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中有一定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 背根节 大鼠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蓝斑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慢 韩芳 石玉秀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蓝斑核神经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1d、4d、7d、14d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RT-PCR...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蓝斑核神经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1d、4d、7d、14d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RT-PCR方法检测PTSD大鼠蓝斑核神经元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变化。结果SPS刺激后1d,4d,Caspase-9的表达逐渐增强,7d和14d逐渐下降,Caspase-3于SPS刺激后7d表达最多,14d出现下降。结论蓝斑神经元细胞凋亡可能是导致PTSD患者蓝斑功能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蓝斑 凋亡 CASPASE-3 CASPASE-9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增加基底前脑神经元对谷氨酸的易感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亦华 王晓玲 +5 位作者 朱淑娟 史利利 胡明 刘勇 胡晓丹 韩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与谷氨酸(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应用形态学、MTT法结合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Aβ25-35与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基底...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与谷氨酸(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应用形态学、MTT法结合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观察Aβ25-35与Glu联合应用,对原代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存活率、形态学及ChAT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将100 nmol/L、1μmol/L Aβ分别和20μmol/L Glu联合用于培养的基底前脑神经元,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粗糙,立体感减弱,胞浆中出现深色颗粒,细胞肿胀或收缩;尼氏染色显示尼氏体减少;MTT检测显示神经元存活率明显下降,100n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00 nmol/L Aβ组间,1μmol/L Aβ+20μmol/L Glu组与1μmol/L Aβ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灰度和截面积均减小。结论Aβ25-35可增加神经元对Glu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性,表明Glu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谷氨酸 基底前脑 细胞培养 大鼠
下载PDF
氟西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组织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爱军 刘继刚 +2 位作者 刘昊 王海涛 李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受体1A(5-HT1A受体)表达变化,探讨氟西汀治疗PTSD的机制。方法: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SPS&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 目的: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受体1A(5-HT1A受体)表达变化,探讨氟西汀治疗PTSD的机制。方法:随机将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氟西汀组,采用改良的单一连续应激(SPS&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氟西汀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氟西汀(10mg.kg-1)治疗。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5-HT1A受体表达,RT-PCR方法检测5-HT1A mRNA的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1A相对表达分别为1.18±0.12、0.39±0.05和0.71±0.09,模型组和氟西汀组低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模型组及氟西汀组大鼠海马组织中5-HT1A mRNA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0.95±0.12、0.19±0.05和0.74±0.05,模型组和氟西汀组低于对照组(P<0.05),氟西汀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PTSD大鼠海马组织5-HT1A受体表达减弱,应用氟西汀后可逆转这种现象,提示氟西汀可能通过逆转5-HT1A受体表达降低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海马 5-羟色胺受体 氟西汀
下载PDF
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振江 殷兆花 +1 位作者 沈维高 何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2,CA... 目的观察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2,CA4区AChE.结果具有学习记忆能力的大鼠海马ACh含量和ACh能纤维的密度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中枢ACh参与学习记忆的过程,并与记忆的巩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海马 乙酰胆碱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和Bax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明 韩芳 石玉秀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69-872,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相关基因bax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国际认定的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SPS... 目的观察细胞色素C(CytC)和凋亡相关基因bax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采用国际认定的无连续单一应激(SPS)方法刺激大鼠建立PTSD大鼠模型,取SPS刺激后1d、4d、7d、14d、28d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ytC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CytC蛋白于SPS刺激后4d达到高峰并维持较高水平,SPS刺激7d之后逐渐下降。Bax蛋白于SPS刺激后7d达到高峰,14d开始下调,28d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Bax上调并促进了CytC的释放,而CytC的释放可能是导致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细胞色素C BAX 免疫组织化学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