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的关系
1
作者 郑文凯 衡春妮 +3 位作者 谭云龙 杜娟 冯硕 方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关系,以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687名,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神经质分量表(E...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关系,以及焦虑症状和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选取上海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687名,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神经质分量表(EPQ-RSC-N)、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资本量表(PCQ)进行测量。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运用PROCESS程序进行有调节效应检验。结果:失眠症状患病率49.93%,男患者的AIS得分低于女患者(P<0.01)。SAS得分在神经质人格得分和AIS得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0.03,占总效应18.29%;随着PCQ得分水平的提升,SAS得分对AIS得分的预测作用呈逐渐降低趋势(β=-0.01,t=-4.41,P<0.00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焦虑症状在失眠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的正相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可以调节失眠症状和焦虑症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失眠 神经质 焦虑 心理资本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人工智能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及展望
2
作者 李安琪 赵佩然 +2 位作者 赵玉强 王锐 杨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9,16,共10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人工智能(AI)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的应用及展望。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中AI技术应用于MAFLD中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VOSviewer、R包“bibliometrix”以及文献计量在线分...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人工智能(AI)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中的应用及展望。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中AI技术应用于MAFLD中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VOSviewer、R包“bibliometrix”以及文献计量在线分析平台分析该领域的应用热点及趋势。结果共获得30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从2017年开始,该领域论文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美国在AI应用于MAFLD领域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且是参与国际合作最频繁的国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是发文量最高的机构。LOOMBA R是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发表了14篇文章。共被引关键词聚类标签显示了10个主要聚类:digital image analysis,machine learning,computer-aided diagnosis,fibrosis stage,automa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metaproteomics,non-invasive diagnosis,ultrasonography,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knowledge representation。AI在MAFLD领域的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MAFLD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分期中的应用。图像识别与分析、智能辅助诊断、AI算法和监测疾病进展将是AI在MAFLD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结论AI应用于MAFLD的相关研究呈指数级增长,考虑到该领域的巨大潜力和临床应用前景,AI在MAFLD相关领域的应用仍将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人工智能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智能辅助诊断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及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田丹丹 张程达 +5 位作者 王连珂 葛梦颍 侯全亮 吴越 李媛媛 张卫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96-1400,1407,共6页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MTR)多态性与口服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疗效的关系及基因与环境在治疗效果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9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住院HHcy患者515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5 mg/d)治疗90 d。治疗中期(叶酸补充45 d)行第1次电话随访,治疗结束(叶酸补充90 d)行第2次电话随访,督促患者遵循医嘱服药,并在治疗结束后到医院复查血浆Hcy水平。按照复查血浆Hcy水平将患者分为失败组(Hcy≥15.0μmol/L)和成功组(Hcy<15.0μmol/L)。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选取MTHFR上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MTR上1个SNP位点,分别为:rs1801133、rs1801131和rs1805087;采用Sequenom公司的时间飞行质谱生物芯片系统(Mass Array系统)检测基因分型和等位基因,采用多因素降维法(MDR)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随访结束后,剔除服药依从性差或者失访患者131例,剔除两次服药依从性均一般的患者125例,剩余259例。其中失败组115例,成功组144例。失败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发生率、高血压病史发生率、冠心病病史发生率、基线血浆Hcy水平均高于成功组(P<0.05)。成功组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1801133:χ2=0.11,P=0.170;rs1801131:χ2=0.00,P=1.000;rs1805087:χ2=0.01,P=0.860)。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T等位基因,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C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有回归关系(P<0.05)。MDR软件结果显示,最优模型为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和rs1801133的三因素交互模型(P<0.05)。结论 MTHFR rs1801133位点的T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T可增加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rs1801131位点的AC基因型、AC+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可降低叶酸治疗HHcy失败的风险。MTR rs180508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叶酸治疗HHcy疗效无回归关系。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rs1801133位点对叶酸治疗HHcy的疗效具有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ADPH) 5-甲基四氢叶酸-高半胱氨酸S-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叶酸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5
4
作者 程丝 冯娟 王宪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29-334,共6页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相继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肾病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高同型半胱氨...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被许多研究相继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肝硬化、慢性肾病相关。本文将简要介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其发病机制,重点综述利用叶酸、维生素B6、B12、甜菜碱、阿托伐他汀、异黄酮、牛磺酸和某些中药治疗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同时分析各个治疗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叶酸 甜菜碱 牛磺酸
下载PDF
TNF对离体培养肌管蛋白降解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盛志勇 蒋金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8-959,共2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长寿命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 ,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纯化成肌细胞 ,融合形成肌管 ,使用L [3,5 3 H] 酪氨酸标...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长寿命蛋白降解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 ,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纯化成肌细胞 ,融合形成肌管 ,使用L [3,5 3 H] 酪氨酸标记肌管蛋白后 ,随机分成四组 :对照组和TNF组分别应用不含TNF和含有TNF α(2 0 0 0U/mL)的培养液培养肌管 12、2 4、36和 4 8h。MG132组和TNF +MG132组则分别使用含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 (5 0 μmol/L)或含有MG132 (5 0 μmol/L) +TNF α(2 0 0 0U/mL)的培养液培养肌管2 4h。应用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培养液和细胞内L [3,5 3 H] 酪氨酸的含量 ,计算肌管长寿命蛋白的降解率。结果 长寿命蛋白降解率TNF组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 <0 0 1) ,MG132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 1) ,TNF +MG132组显著低于TNF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是骨骼肌肌管长寿命蛋白的重要降解途径之一 ;TNF α能作用于骨骼肌肌管 ,增强蛋白降解率 ;泛素蛋白酶途径是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降解 肌管 骨骼肌 肿瘤坏死因子 泛素
下载PDF
活性氧对低氧诱导因子的调节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学军 彭兆云 +1 位作者 陈箫莹 陶恒沂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0-664,共5页
需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氧的供应。如果在物质氧化产生能量过程中,氧未被完全还原成水,可导致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也可转变成一些非自由基氧活性物质。由于功能上的相似性,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OS)。ROS增多可造成蛋白质、DNA和... 需氧生物的生存离不开氧的供应。如果在物质氧化产生能量过程中,氧未被完全还原成水,可导致氧自由基的产生,氧自由基也可转变成一些非自由基氧活性物质。由于功能上的相似性,这些物质被统称为活性氧(ROS)。ROS增多可造成蛋白质、DNA和脂质损伤。许多证据表明,氧分压改变、激素、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等均可引起的ROS增加,作为细胞信号分子,ROS可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低氧诱导因子(HIF)是各种低氧诱导基因调节的关键转录因子,它的活性复合体是由2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构体。最近研究发现,无论是缺氧或非缺氧情况,ROS均参与HIF活性的调节。本文主要就ROS的产生及其对HIF活性调节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 活性氧 转录因子
下载PDF
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与临床 被引量:18
7
作者 郑露 邵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62-1265,共4页
随着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同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影响到多学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对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慢性肝病及肝移植患者的药物选择、抗癫药物及抗抑郁药物... 随着对CYP2C19基因多态性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它同时存在个体差异和种群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影响到多学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它对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慢性肝病及肝移植患者的药物选择、抗癫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肿瘤高危性的判断、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大小等均有影响。本文对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瘦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坚 邹大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瘦素的体重调节作用是通过瘦素受体介导的。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已在受体的基因表达、结构、功能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肥胖患者常合并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 。
关键词 瘦素受体 肥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促进脂肪组织TRB3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雅楠 李治纲 +3 位作者 张超 李树德 李涛 彭建志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动物模型,检测脂肪组织TRB3的表达,探讨TRB3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0只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每组10只.饮用含1.5%蛋氨酸3个月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模型.2组麻醉处... 目的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动物模型,检测脂肪组织TRB3的表达,探讨TRB3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0只昆明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每组10只.饮用含1.5%蛋氨酸3个月建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模型.2组麻醉处死后取脂肪组织,逆转录PCR检测TRB3、Akt和GLUT4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RB3、Akt、p-Akt(473)和GLUT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的TRB3的m 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Akt和GLUT4的m 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的TRB3的蛋白质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p-Akt(473)蛋白质的表达降低,Akt和GLUT4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增加脂肪组织TRB3的表达,降低p-Akt(473)和GLUT4蛋白质含量,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TRB3 PI3K/AKT信号通路 GLUT4 脂肪组织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和肾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玲 谭宏伟 +5 位作者 王志浩 王桢 杜鹃 钟明 张运 张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简称内脂素)和肾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85例MS患者和88例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MS患者按GFR≥90 ml.min-1.1.73 m-2和GFR<90 ml.min-1.1.73 m-2分为两组,记...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简称内脂素)和肾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以85例MS患者和88例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MS患者按GFR≥90 ml.min-1.1.73 m-2和GFR<90 ml.min-1.1.73 m-2分为两组,记录并检测临床和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MDRD公式法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MS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匹配。与对照组比较,MS组患者血清内脂素(对数值)和肌酐水平显著升高〔(1.06±0.16)vs(0.98±0.25)ng/ml,P<0.05;(73.20±13.95)vs(63.93±13.78)μmol/L,P<0.01〕;GFR水平显著减低〔(90.88±19.91)vs(109.10±32.43)ml.min-1.1.73 m-2,P<0.01〕;GFR减低的MS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GFR正常的MS患者〔(1.11±0.15)vs(1.03±0.16)ng/ml,P<0.05〕;直线相关分析GFR与血清内脂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19,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是GFR的独立危险因素(β=-0.17,P<0.01)。结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MS患者肾功能密切相关,可能是MS患者肾脏病变的重要参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内脏脂肪素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不同民族农村居民代谢综合征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今女 崔兰 +2 位作者 黄明爱 崔莲花 全贞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93-1094,共2页
目的调查延边农村地区汉族和朝鲜族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状况。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内常驻人群447人,其年龄在50~60岁之间。采用面对面询问法收集有关研究变量资料。结果(1)无论男女朝鲜族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目的调查延边农村地区汉族和朝鲜族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状况。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内常驻人群447人,其年龄在50~60岁之间。采用面对面询问法收集有关研究变量资料。结果(1)无论男女朝鲜族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汉族。(2)女性组汉族的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显著高于朝鲜族。结论延边农村地区汉族和朝鲜的代谢综合征患病水平存在差异,应及早对代谢综合征采取多因素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朝鲜族 代谢综合征(MS)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急性热应激对大鼠肺细胞膜磷脂代谢及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邢成 王鲁明 +2 位作者 刘永学 周建中 吕宝璋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正常健康雄性大鼠经急性热应激致肛温达42℃后,肺细胞膜中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胆碱(PC)的变化,同时用荧光探剂标记红细胞和肺组织细胞膜制剂,采用偏振荧光法测定了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表明,正常大鼠的PS...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正常健康雄性大鼠经急性热应激致肛温达42℃后,肺细胞膜中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胆碱(PC)的变化,同时用荧光探剂标记红细胞和肺组织细胞膜制剂,采用偏振荧光法测定了膜流动性的改变。结果表明,正常大鼠的PS和PC分别为425.1±68.1μg/g湿重和53.5±9.7mg/g湿重,肛温达42℃持续15min时,两者明显减低,分别为224.3±51.3μg/g湿重和26.5±5.5mg/g湿重。热应激大鼠置于室温下恢复4h后,两者又都回到正常水平。热应激后,大鼠红细胞膜及肺组织细胞膜的流动性明显降低。表明膜磷脂含量的改变对膜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膜磷脂 代谢 膜流动性
下载PDF
正常人餐后甘油三酯动态代谢对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金秀 柴大军 +3 位作者 吴可贵 许昌声 康晴 汤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7-230,共4页
为探讨正常人脂肪负荷后甘油三酯动态代谢对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 1浓度的影响 ,取 2 0例正常人标准脂肪餐前 (0h)、餐后 2、4、6和 8h外周静脉血 ,分离血清 ,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 为探讨正常人脂肪负荷后甘油三酯动态代谢对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 1浓度的影响 ,取 2 0例正常人标准脂肪餐前 (0h)、餐后 2、4、6和 8h外周静脉血 ,分离血清 ,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Ⅰ和载脂蛋白B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 1浓度 ,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相对浓度 ,计算一氧化氮 /内皮素 1比值。结果发现 ,餐后 2h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餐前 (2 .19± 0 .16比 1.161.16± 0 .11mmol/L ,P <0 .0 5 ) ,4h达到高峰 (3.34± 0 .37mmol/L) ,8h恢复至餐前水平。餐后 2h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存在一过性升高 (61.5 8± 5 .97比 42 .5 0± 7.42ng/L ,P <0 .0 5 ) ,6、8h又显著降低 (37.60± 5 .71比 61.5 8± 5 .97ng/L ;30 .76± 5 .0 1比 61.5 8± 5 .97ng/L ,P <0 .0 5 )。餐后 2h内皮素 1浓度较餐前显著降低(99.0 8± 16.5 5比 114.2 2± 16 .45ng/L ,P <0 .0 5 ) ,餐后 6、8h较 2h显著升高 (113.82± 19.80比 99.0 8± 16 .5 5ng/L ,12 1.0 2± 19.5 5比 99.0 8± 16.5 5ng/L ,P <0 .0 5 ) ,餐后 8h较 4h高 (12 1.0 2± 19.5 5比 10 3.45± 19.87ng/L ,P <0 .0 5 )。同样 ,一氧化氮 /内皮素 1比值在餐后 2h存在高峰 (0 .78± 0 .13比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脂肪类 高甘油三酯血症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我国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巧凤 颜贤忠 +1 位作者 唐勇 梁繁荣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目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中医理论和针...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目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中医理论和针灸作用机理的工作正在开展,有望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 针灸
下载PDF
JAZF1基因抑制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冉文侠 李伶 +5 位作者 杨刚毅 杜林 罗小河 贾彦军 张亚丽 罗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894-3896,共3页
目的探讨JAZF1基因抑制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构建JAZF1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3T3-L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JAZF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氢三放射示踪法检测3T3-L1细胞糖摄... 目的探讨JAZF1基因抑制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构建JAZF1小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并转染3T3-L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JAZF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氢三放射示踪法检测3T3-L1细胞糖摄取率;蛋白印记法检测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蛋白水平;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细胞甘油三酯(TG)含量变化。结果成功构建JAZF1-shRNA;转染脂肪细胞48 h后,JAZF1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氢3放射性示踪法显示转染组葡萄糖摄取率明显降低(P<0.05);PPAR-γ蛋白表达升高(P<0.05),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内脏脂肪素(Visfatin)、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ig-2)蛋白表达降低(均P<0.05);油红O染色显示JAZFl转染组细胞内脂质积聚明显,比对照组升高约25%(P<0.05)。结论 JAZF1基因抑制可减少基础糖转运,增加脂质与胆固醇合成,减少脂质分解并减少相关脂肪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ZF1 基因抑制 3T3-L1细胞 糖、脂代谢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中医学中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博 杜小正 +3 位作者 王金海 张星华 田亮 朱博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57-59,共3页
代谢组学与中医以及针灸在整体性、动态性、即时性的特点上有明显的趋同性,因此代谢组学可为研究中医证候、针灸治疗提供新思路,即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中医证候以及针灸干预后的标志性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初步揭示证候的分子生物学诊... 代谢组学与中医以及针灸在整体性、动态性、即时性的特点上有明显的趋同性,因此代谢组学可为研究中医证候、针灸治疗提供新思路,即运用代谢组学方法寻找中医证候以及针灸干预后的标志性代谢产物或代谢通路,初步揭示证候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指标,明确证候中发生的相应变化物质,从而为中医药现代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证候 特异标志性代谢产物 辨证论治 针灸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离体培养肌管泛素系统基因表达的调节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传安 柴家科 +1 位作者 姚咏明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5-876,共2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意义。方法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成肌细胞,融合形成肌管,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应用含有地塞米松10ng/ml(A组)、100ng/...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基因表达的调节及其意义。方法无菌分离Wistar大鼠(2日龄)下肢肌肉,组织块培养法增殖、传代成肌细胞,融合形成肌管,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应用含有地塞米松10ng/ml(A组)、100ng/ml(B组)、1000ng/ml(C组)和不含地塞米松(D组)的培养液培养肌管,24h后收集肌管,核糖核酸印迹法测定肌管内泛素和蛋白酶体C2亚基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肌管内泛素mRNA(2·4kb)和蛋白酶体C2亚基mRNA的表达A组、B组和C组均较D组显著增强(P<0·01),B组和C组均较A组显著增强(P<均0·01),而B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地塞米松能增强体外培养的骨骼肌肌管内选择性蛋白降解途径———泛素系统的基因表达,此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管 骨骼肌 地塞米松 泛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和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文娟 杨亚超 +1 位作者 王伟 王颜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和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2/08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及妇科择期手术的患者53例,均知情同意。根据代...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和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02/08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及妇科择期手术的患者53例,均知情同意。根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分为两组:①代谢综合征组28例,分为两个亚组:2型糖尿病组13例,非糖尿病组15例。②对照组25例。手术前当天抽取患者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手术中取大网膜脂肪组织约200mg,用于RNA提取。采用一步法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以及抵抗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代谢综合征组28例,对照组25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4mRNA表达显著低于非糖尿病患者(P<0.01)。②代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患者胰岛素受体底物1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61,0.621,P<0.01)。③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mRNA表达均有明显的相关性。④抵抗素mRNA表达阳性率和表达量在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121,P=0.228),与腰臀比、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以及血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1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mRNA表达明显降低,其中以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最为显著。大网膜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表达与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无关。胰岛素受体底物1、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mRNA表达和腰臀比可联合预测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综合征 受体 胰岛素 单糖转运蛋白质类 胰岛素抗药性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彭净 刘卫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08-512,共5页
药物代谢和相互作用的差异与CYP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有关。综述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质子泵抑制剂、抗真菌药伏立康唑、抗血小板药氯吡格雷的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质子泵抑制剂 伏立康唑 氯吡格雷
下载PDF
^(18)F-FDG PET/CT棕色脂肪摄取的影像学规律和特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一平 陈涛 +1 位作者 陈虞梅 童林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18 F-FDG PET/CT检查中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6月间6759例次行18F-FDG PET/CT全身检查的受检者图像,采用视觉和半定量法分析并记录各部位BAT 18F-FDG摄取的SUVmax,并采用统... 目的分析和探讨18 F-FDG PET/CT检查中棕色脂肪组织(BAT)摄取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6月间6759例次行18F-FDG PET/CT全身检查的受检者图像,采用视觉和半定量法分析并记录各部位BAT 18F-FDG摄取的SUVmax,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BAT 18F-FDG摄取的影像学特征。结果55例次(0.81%)有不同程度BAT摄取:显影主要出现在寒冷季节,女性比例(1.93%)高于男性(0.59%),平均年龄明显低于无BAT摄取者(P<0.001),但体重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征性表现为对称性分布于颈部、锁骨上区、腋窝、脊柱两旁、纵隔血管间隙及肾周的摄取。BAT显影部位的数目与摄取的SUVmax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 BAT摄取具有一定的发生规律和特征表现,通过熟悉和掌握BAT图像特点,可减少PET/CT医师对BAT显影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摄取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