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脊髓损伤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阳庆林 王勇平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期1-3,8,共4页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由外伤、血肿、感染以及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严重脊髓疾病,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及严重程度,可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ASCI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 急性脊髓损伤(ASCI)是一种由外伤、血肿、感染以及肿瘤等原因导致的严重脊髓疾病,临床症状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及严重程度,可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ASCI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ASCI的治疗效果不理想,预后不良。近年来,对ASCI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ASCI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病因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当归(粗)多糖对麻黄素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孟茹 李重阳 +2 位作者 俞诗源 袁静 魏娉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9-386,共8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麻黄素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当归多糖1组和当归多糖2组4个组,实验对照组和当归多糖组连续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4.0g/L麻黄素溶液15d(每天2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麻黄素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当归多糖1组和当归多糖2组4个组,实验对照组和当归多糖组连续腹腔注射0.2ml浓度为4.0g/L麻黄素溶液15d(每天2次),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当归多糖1组和2组在腹腔注射麻黄素溶液1h后,灌胃0.3ml(12.5g/L、25.0g/L)当归(粗)多糖溶液,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5、10、15d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浆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Bax蛋白、Csa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对照组小鼠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疏松,肝血窦扩张,血浆γ-GT、AKP、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当归多糖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浆γ-GT、AKP、ALT、AST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所降低。结论当归(粗)多糖可提高肝组织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组织细胞损伤修复,对麻黄素致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粗)多糖 麻黄素 肝组织结构 BAX蛋白 CASPASE-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原文传递
黄芪(粗)多糖对麻黄素损伤小鼠肾组织结构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娉婷 李重阳 +2 位作者 俞诗源 孟茹 袁静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71,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粗)多糖(APS)对麻黄素致损伤小鼠肾组织结构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72只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黄芪(粗)多糖1、2组。实验对照组和黄芪(粗)多糖1、2组连续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4.0g/L麻黄素溶液,黄芪... 目的探讨黄芪(粗)多糖(APS)对麻黄素致损伤小鼠肾组织结构和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72只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黄芪(粗)多糖1、2组。实验对照组和黄芪(粗)多糖1、2组连续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4.0g/L麻黄素溶液,黄芪(粗)多糖1、2组在腹腔注射麻黄素溶液1 h后,分别灌胃0.3 ml(12.5 g/L、25g/L)APS溶液,空白对照组注射和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浆尿素氮(BUN)及肌酐(Cr)含量、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用显微镜观察小鼠肾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对照组小鼠血浆BUN及Cr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肾组织SOD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肾小球严重肿胀,肾小囊腔狭窄,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肿胀、坏死,肾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与实验对照组相比,APS组小鼠血浆BUN及Cr含量降低,肾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或P<0.01),肾小球肿胀显著减轻,肾小囊腔明显可见,肾小管肿胀明显减轻,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APS能提高小鼠肾功能及肾组织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能降低肾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可有效减轻麻黄素对小鼠肾组织的损伤,对麻黄素致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粗)多糖 麻黄素 肾功能 组织结构 超氧化物歧化酶 比色法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原文传递
麻黄素对仔鼠肝脏组织结构和相关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孙隽 李重阳 +1 位作者 俞诗源 王锦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讨麻黄素对仔鼠肝组织结构、Bax蛋白的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影响。方法对48只仔鼠采用递增剂量腹腔连续注射麻黄素溶液(2.0g/L、3.0... 目的探讨麻黄素对仔鼠肝组织结构、Bax蛋白的表达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的影响。方法对48只仔鼠采用递增剂量腹腔连续注射麻黄素溶液(2.0g/L、3.0g/L和4.0g/L)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5d、10d和15d称量检测仔鼠肝重的变化,用比色法测定仔鼠肝组织中SOD、CAT活性、MDA含量及血清中GOT和GPT活性的变化,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注射麻黄素5d、10d、15d仔鼠的肝重低于对照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和药剂量的增加,SOD和CAT的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实验组仔鼠5d时SOD、CAT的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0d、15d时SOD、CAT的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MDA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实验组仔鼠5d时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10d、15d时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注射麻黄素后仔鼠血清内GOT和GPT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注射麻黄素后仔鼠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肝板萎缩,肝血窦扩张,细胞界限模糊,内皮细胞脱落;Bax蛋白阳性表达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结论麻黄素影响发育期仔鼠肝脏的组织结构,这可能与肝组织中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素 肝脏 BAX蛋白 酶活性 比色法 仔鼠
原文传递
油橄榄叶提取物干预海洛因依赖小鼠认知和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昱 王胜青 +1 位作者 崔文辉 祁林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2-470,共9页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海洛因依赖小鼠认知和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50只小鼠皮下注射海洛因(10 mg/kg)40 d,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50、100、200 mg/kg)的OLE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用Morris水迷宫观察空间学习记忆能... 目的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海洛因依赖小鼠认知和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50只小鼠皮下注射海洛因(10 mg/kg)40 d,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50、100、200 mg/kg)的OLE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用Morris水迷宫观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细胞结构的改变,用比色法检测小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Bax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核膜不规则,细胞器结构异常或空泡化,小鼠逃避潜伏期和逃避的距离高于正常组,在目标象限探索的时间及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低于正常组(P<0.01),海马组织SOD、CAT、GPx、GSH活性低于正常组,MD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OLE治疗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害程度减轻,小鼠逃避潜伏期和逃避的距离缩短,在目标象限探索的时间及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延长,海马组织SOD、CAT、GPx、GSH活性又升高,MDA含量及Bax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又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OLE对海洛因诱导的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与其具有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提取物 海洛因 海马 学习记忆 氧化损伤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原文传递
小鼠小脑皮质发育中的神经元凋亡 被引量:7
6
作者 程相树 杜耀武 +4 位作者 蒋杞英 胡艳秋 李明善 于东明 邓锦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小脑皮质发育中神经元凋亡的规律和机制。方法用激活型Caspase-3多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Hoechst 33258染色液染色,检测从出生至成年小鼠小脑皮质中神经元的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小脑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8的... 目的探讨小鼠小脑皮质发育中神经元凋亡的规律和机制。方法用激活型Caspase-3多抗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Hoechst 33258染色液染色,检测从出生至成年小鼠小脑皮质中神经元的凋亡,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小脑组织中Caspase-3和Caspase-8的活化片段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外颗粒层、普肯耶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凋亡细胞密度最高分别在出生后第8d(P8)、P5及P9,P20各层凋亡细胞密度都很低。Caspase-3活化片段的表达量在P5较高,P5以后逐渐降低,至P14消失;Caspase-8活化片段的表达量从P0到P10都较高,P10以后逐渐降低,至P30消失。结论P0至P14是小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重要时期,通过启动Caspase-8的活化进而激活效应性Caspase-3的细胞凋亡途径存在于小脑皮质的塑型成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皮质 发育 神经元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小鼠
原文传递
不同参数电针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感受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跃秀 袁斌 唐敬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1-534,541,共5页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参数电针对大鼠“足三里穴”的镇痛效应。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腰部脊髓背角广动力型 (WDR)和特异伤害感受型 (NS)神经元的活动 ,观察了不同强度 (1mA ,5~ 6mA)和不同频率 (5、2 0、5 0、10 0Hz)电...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不同参数电针对大鼠“足三里穴”的镇痛效应。方法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腰部脊髓背角广动力型 (WDR)和特异伤害感受型 (NS)神经元的活动 ,观察了不同强度 (1mA ,5~ 6mA)和不同频率 (5、2 0、5 0、10 0Hz)电针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感受性反应 (C 反应 )的影响。结果 强电针时选用低频 (5Hz)较好 ,而弱电针时选用高频 (5 0Hz)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电针 大鼠 脊髓背角 神经元 神经纤维 伤害感受性反应
下载PDF
X线对仔鼠胃组织结构及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左文涛 俞诗源 +3 位作者 王昱 王元春 李丽 肖世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1-526,共6页
目的观察X线辐射后仔鼠胃组织结构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动态变化,为电离辐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7Gy)X线进行全身辐... 目的观察X线辐射后仔鼠胃组织结构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动态变化,为电离辐射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160只仔鼠(出生6~7d)用不同吸收剂量(0Gy、1Gy、3Gy、5Gy、7Gy)X线进行全身辐射,分别于辐射后1d、5d、10d和20d,用比色法检测仔鼠胃组织中T-AOC、GSH-PX、GR酶活性的变化,用显微技术观察仔鼠胃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 1Gy辐射组仔鼠胃T-AOC活性在1~2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GR活性在1~10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辐射组T-AOC和GR在辐射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1Gy辐射组仔鼠胃GSH-PX活性在辐射后1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Gy辐射组GSH-PX在辐射后1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以后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他各辐射组GSH-PX活性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实验组仔鼠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上皮肿胀、空泡化、脱落,胃底腺细胞排列松散、部分降解,胃出血。结论 X线辐射影响仔鼠胃组织结构,这可能与胃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组织结构 总抗氧化能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 比色法 仔鼠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唐云安 王瑞淑 +4 位作者 张成 刘玉清 徐培渝 黄慧 姚晓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质干细胞并传至第 4代 ,诱导前 2 4h加 1 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入培养液中以促分裂 ,再以正常脊髓、损伤后 5d及损伤后 40d脊髓...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质干细胞并传至第 4代 ,诱导前 2 4h加 1 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入培养液中以促分裂 ,再以正常脊髓、损伤后 5d及损伤后 40d脊髓匀浆上清液作诱导剂 ,然后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 ,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对诱导后第 4d的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神经丝蛋白 (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表达的检测。结果 诱导后第 4d的部分细胞不仅在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 ,而且呈NSE及NF阳性表达 ,GFAP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脊髓匀浆上清液 骨髓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呼吸相关神经元的放电形式 被引量:17
10
作者 吴中海 张枫桐 徐小元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9-394,共6页
实验用家兔和SD大鼠,氨基甲酸乙酯麻醉(1g/kg,ivorip)。记录隔神经或隔肌放电作为呼吸的指标。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细胞外记录呼吸相关神经元(RRNs)放电,在家兔所记录到的249个RRNs中,吸气神经元118个(47.4%,可... 实验用家兔和SD大鼠,氨基甲酸乙酯麻醉(1g/kg,ivorip)。记录隔神经或隔肌放电作为呼吸的指标。在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细胞外记录呼吸相关神经元(RRNs)放电,在家兔所记录到的249个RRNs中,吸气神经元118个(47.4%,可分4种亚型),呼气神经元91个(36.5%,包括4种亚型),呼吸跨时相神经元40个(16.1%,包括E-I和I-E)。在大鼠所记录到的153个RRNs中,吸气神经元68个(44.5%),呼气神经元55个(35.9/),呼吸跨时相神经元30个(19.6%),在mNRF分布有较多的呼气-吸气跨时相神经元(E-IPS),这类神经元放电总是先于隔神经吸气性放电,可能在基本呼吸节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面神经 后核内侧区 呼吸神经元 放电
下载PDF
山丹黄参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袁静 俞诗源 +1 位作者 孟茹 魏娉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7-393,共7页
目的探讨山丹黄参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山丹黄参多糖1~3组5个组,山丹黄参多糖1~3组分别连续灌胃浓度为12.5、25.0和37.5g/L的山丹黄参多糖(共28 d,每天2次,每次0.... 目的探讨山丹黄参多糖对四氯化碳(CCl4)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山丹黄参多糖1~3组5个组,山丹黄参多糖1~3组分别连续灌胃浓度为12.5、25.0和37.5g/L的山丹黄参多糖(共28 d,每天2次,每次0.2ml),正常对照组和实验对照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多糖第3天起,实验对照组:山丹黄参多糖1、2、3组各组小鼠于下午灌胃2 h后分别腹腔注射0.2%CCl4橄榄油溶液0.2ml(每3天1次,共9次),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组织的结构变化,用比色法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及Bax蛋白在肝组织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对照组血浆ALT、AST和ALP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结构不清,肝细胞炎性坏死,空泡化严重,Caspase-3蛋白和Bax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山丹黄参多糖各组血浆ALT、AST、ALP活性明显降低,肝组织SOD活力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肝索清晰,炎性坏死减少,肝细胞结构清晰,Caspase-3及Bax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山丹黄参多糖可提高细胞抗氧化活性,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凋亡和保护肝细胞等作用,能有效减轻CCl4对肝组织的损伤,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丹黄参多糖 四氯化碳 肝脏 组织结构 超氧化物歧化酶 比色法 小鼠
原文传递
骨髓干细胞及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臂丛神经损伤的对比实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军 曹阳 +2 位作者 杜劲松 王俭 张信英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86-88,i0004,共4页
目的:检验大鼠骨髓干细胞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神经根脊髓内植入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3/2004-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室完成。成年雄性SD大鼠3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提取;新生1~3d雄性SD大... 目的:检验大鼠骨髓干细胞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神经根脊髓内植入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3/2004-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室完成。成年雄性SD大鼠3只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提取;新生1~3d雄性SD大鼠5只用于脊髓细胞提取;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8只制作C5,C6,C7,C8,T1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模型。骨髓基质干细胞及脊髓神经干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标记5-溴-2-脱氧尿苷。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和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于损伤脊髓内注入相应干细胞10μL(1×1011L-1),对照组损伤脊髓内注入10μL生理盐水。两个月后观察大鼠运动功能(采用grooming实验评价标准,分为0~5分,0分为严重障碍,5分为正常);电生理检查结果;大鼠颈髓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纳入大鼠18只,实验过程骨髓干细胞移植组死亡2只、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死亡2只、对照组死亡3只。进入结果分析11只。①大鼠神经功能恢复:脊髓干细胞移植组1只大鼠左前肢恢复行走功能,左前爪已伸开,其他3只分别为4分,3分和1分;骨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3只达2分,1只无恢复;对照组3只存活大鼠无一只恢复。②大鼠电生理检查结果:电生理可见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肌电图有明显的收缩波。骨髓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肌电图可见肌肉纤颤波。③大鼠颈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植入脊髓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均能存活,移植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突触明显的神经细胞,而骨髓干细胞移植只有较少的细胞分化为突触较长的运动神经元。脊髓神经干细胞较骨髓干细胞分化好,游走广。结论:①脊髓神经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再植具有促进作用。②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较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根再植的功能恢复效果好。③移植的脊髓神经干细胞密度大,分化的神经细胞突触粗大,与周围组织结合良好;移植的骨髓干细胞只有少数细胞分化为胞体较大的运动神经细胞。可见脊髓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后分化明显好于骨髓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细胞 移植 臂丛/损伤 脊髓神经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移植 臂丛神经损伤 移植修复 对比实验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下载PDF
大鼠福尔马林实验中脊髓后角浅层内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恒兴 龚良维 +1 位作者 丁玉强 秦秉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5-259,I009,共5页
为研究福尔马林实验动物行为反应与脊髓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福尔马林实验大鼠不同时程的脊髓后角浅层内SP、CGRP的含量进行了半定量分... 为研究福尔马林实验动物行为反应与脊髓内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福尔马林实验大鼠不同时程的脊髓后角浅层内SP、CGRP的含量进行了半定量分析,并与大鼠的行为反应分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脊髓后角浅层内SP和CGRP的含量在福尔马林实验后的第1期反应(0~5min)时迅速降低;在间歇期(5~20min)仍持续降低,在15min达最低值;间歇期后进入第2期反应(30~60min)时,逐渐开始缓慢恢复,60min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开始逐渐增高,于90min达最高值。之后逐渐回落,在12~24h又恢复至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尔马林实验 P物质 脊髓 大鼠 CGRP
原文传递
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贺 柴文刚 +1 位作者 徐国兴 李贞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和任务-导向性作业疗法(OT)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疗效,探讨改良CIMT是否适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方法:将9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和任务-导向性作业疗法(OT)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疗效,探讨改良CIMT是否适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方法:将9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10例患者脱落,共收集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患者采用CIMT,对照组患者采用任务-导向性为主的OT进行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1d后和治疗结束后30d随访评估2组患者的Wolf运动功能(WMFT)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21d后组内比较,2组患者WMFT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21d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WMFT评分、FMA评分和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30d,治疗组患者WMFT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21d后升高(P<0.05),FMA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各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改良CIMT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任务-导向性OT,适用于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康复
下载PDF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 mRNA在人胚胎脊髓的原位杂交定位 被引量:6
15
作者 闵敏 丁新生 +3 位作者 田向阳 王枫 邓晓萱 姚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7-338,共2页
目的 检测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mRNA在人胚胎脊髓中的定位表达。方法 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结果 SlitmRNA在脊髓中央管、前角和后角处表达。结论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在人胚胎脊髓发育期轴突投射和神经通路形成中可... 目的 检测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mRNA在人胚胎脊髓中的定位表达。方法 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结果 SlitmRNA在脊髓中央管、前角和后角处表达。结论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在人胚胎脊髓发育期轴突投射和神经通路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 人胚胎 脊髓 原位杂交定位 轴突 神经通路 CRNA探针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曦 陈幸华 +7 位作者 刘林 彭贤贵 孔佩艳 刘红 张怡 高蕾 钟永明 王庆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8期590-59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预处理前后粘附功能的改变。 方法 :采用细胞粘附试验和细胞粘附阻断试验 ,观察 2 1例PBSCT患者经单用化疗 (单化 )或放疗、化疗 (放、化 )两种预处理方案后不同时相点骨髓基质细胞...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预处理前后粘附功能的改变。 方法 :采用细胞粘附试验和细胞粘附阻断试验 ,观察 2 1例PBSCT患者经单用化疗 (单化 )或放疗、化疗 (放、化 )两种预处理方案后不同时相点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 :基质细胞贴壁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粘附能力 ,放、化预处理后第 30、90天显著低于移植前 (P <0 .0 1 ) ;单化预处理后第 30天显著低于移植前 (P <0 .0 5~ 0 .0 1 )。 结论 :PBSCT患者术前预处理后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单化组的损伤较轻 ,放、化组损伤较重。预处理对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损伤可能是影响移植后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粘附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下载PDF
BDNF和NT-3对体外培养胎鼠脊髓神经元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海霞 高建新 +1 位作者 刘克敬 周玉琴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记数和显微测量,观察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分化...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胚胎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细胞记数和显微测量,观察神经元存活和生长分化的状况。结果:BDNF和NT-3均能促进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的存活,BDNF的作用效果更好。BDNF主要促进胞体发育;NT-3主要促进突出分化和伸长,二者有互补作用。结论:BDNF和NT-3能促进体外培养大鼠发育期脊髓神经元存活、分化和生长,其作用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NT-3 体外培养 胎鼠 脊髓 神经元 生长发育 神经营养因子-3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麻黄素对小鼠肺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静 李重阳 +1 位作者 刘婷婷 俞诗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1-527,共7页
目的探讨麻黄素对小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素组和对照组,采用递增剂量腹腔连续注射麻黄素溶液(0.0315 g/kg、0.0477 g/kg、0.0564 g/kg)和等量生理盐水15d(每天两次,每次0.2ml),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超氧化... 目的探讨麻黄素对小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麻黄素组和对照组,采用递增剂量腹腔连续注射麻黄素溶液(0.0315 g/kg、0.0477 g/kg、0.0564 g/kg)和等量生理盐水15d(每天两次,每次0.2ml),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c-Fos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麻黄素组小鼠肺组织SOD、CAT活性5d时暂时升高,10d、15d时显著降低,MDA含量5d时暂时降低,10d、15d时显著升高;血浆MPO活性显著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肺泡直径和肺泡隔厚度显著增大,放射状肺泡数(RAC)明显减小;肺组织c-Fos、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值明显增强。结论麻黄素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影响小鼠肺组织抗氧化酶活性,诱导肺组织细胞凋亡,导致小鼠肺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素 抗氧化酶 组织结构 C-FOS蛋白 CASPASE-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原文传递
5-羟色胺和生长抑素对P物质及慢痛引起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阮怀珍 李希成 蔡文琴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31,共5页
本研究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和离子微电泳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了P物质(SP)对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和慢性伤害性痛放电的影响以及与5-羟色胺(5-HT)和生长抑素(SOM)的关系。结果表明:(1)电泳SP可使脊髓背角... 本研究用多管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和离子微电泳方法,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了P物质(SP)对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发放电和慢性伤害性痛放电的影响以及与5-羟色胺(5-HT)和生长抑素(SOM)的关系。结果表明:(1)电泳SP可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单位放电增多。(2)电泳SP又可抑制福尔马林(Formalin)引起的神经元慢性伤害性痛放电。(3)电泳5-HT和SOM可抑制SP及慢痛诱发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上述结果提示:在痛觉调制过程中,脊髓内SP起着传递痛觉信息和镇痛的双重作用,5-HT和SOM可通过抑制SP的效应,参与痛觉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5-羟色胺 生长抑素 脊髓背角 神经元 痛觉
下载PDF
福尔马林炎症痛诱导的大鼠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曾静波 李文斌 +3 位作者 陈晓玲 李清君 周爱民 凌亦凌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用NADPH 黄递酶 (NADPH d)组化法观察福尔马林炎症性痛及痛过敏过程中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 ,特别是其时间特征。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注射福尔马林后 12 ,2 4及 4 8h组脊髓后角NADPH d阳性细胞的数目及染色深度均显著... 用NADPH 黄递酶 (NADPH d)组化法观察福尔马林炎症性痛及痛过敏过程中脊髓后角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 ,特别是其时间特征。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注射福尔马林后 12 ,2 4及 4 8h组脊髓后角NADPH d阳性细胞的数目及染色深度均显著增加 ,但以 2 4h组增加最为明显。结果表明福尔马林炎症性痛及痛过敏过程中 ,脊髓后角NOS活性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过敏 一氧化氮合酶 NADPH-黄递酶 脊髓后角 福尔马林 炎症性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