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7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半乳糖致心脏衰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1
作者 王柏惠 王经 +2 位作者 王琦 黎静 谭机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6,共6页
目的采用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制备心脏衰老动物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其中实验组(D-gal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溶液(150 mg/kg,每日1次),建立心脏衰老小鼠模型。对照组(Vehicle组... 目的采用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制备心脏衰老动物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其中实验组(D-gal组)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溶液(150 mg/kg,每日1次),建立心脏衰老小鼠模型。对照组(Vehicle组)采用颈背部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每周称重1次,按照体重调整给药剂量,并利用超声影像、病理组织学染色、Western blot等技术对模型表型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小鼠一般情况、心腔大小、射血分数、衰老相关蛋白表达量均有明显变化,接近心脏自然衰老的各项指标,无小鼠死亡。结论利用D-半乳糖建立心脏衰老动物模型是可行的,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模时间较短、成功率较高,是建立心脏衰老动物模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心脏衰老 衰老小鼠模型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衰老的关系
2
作者 郭文文 齐莉莉 +3 位作者 王梦婷 柯智健 毛海光 王进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639,共14页
衰老已成为引发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众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老年群体的肠道免疫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衰老显著影响肠道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稳态,本文回顾了伴随衰老发生的肠黏膜免疫功能变化,包括Toll样受体(TLRs)、T细胞和B细胞及... 衰老已成为引发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众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老年群体的肠道免疫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衰老显著影响肠道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稳态,本文回顾了伴随衰老发生的肠黏膜免疫功能变化,包括Toll样受体(TLRs)、T细胞和B细胞及炎症细胞因子,如IL-6、TNF-α和IFN-γ等。分析了与年龄相关的典型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衰老导致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发生变化,与年龄相关的拟杆菌、双歧杆菌、丁酸梭菌等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SCFAs)、胆汁和吲哚及吲哚衍生物减少,肠道菌群稳态失衡。本文探讨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肠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肠道菌群与肠黏膜免疫功能间存在高度关联性。正常情况下,健康的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相互加强,共同促进宿主健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黏膜完整性及肠道菌群稳态失衡,导致免疫应答及调节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应对各种外源侵害。同时,免疫系统的持续性损伤更进一步加深肠道菌群失衡。老年人肠道菌群的变化影响防御素等抗菌肽、免疫球蛋白A(IgA)等关键免疫分子的多样性和数量。肠道中免疫分子的异常表达也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变化,影响肠道健康,并可能增加疾病的风险。肠道菌群代谢物通过与肠道受体相互作用,激活相关信号通路,直接调节免疫细胞,控制免疫系统,影响肠道屏障和肠道免疫功能,对肠道具有肠道免疫调节作用。随着肠道菌群与免疫衰老的关系越来越清晰,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针对肠道菌群调节的抗衰老和增强免疫策略。此外,本文进一步探讨了通过饮食干预和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调控肠道菌群及肠道免疫功能,进而延缓免疫衰老的策略。饮食干预通过对老年人饮食结构的调整及补充微生物制剂,促进有益菌生长,维持肠道屏障,减少慢性炎症产生。FMT则是将健康个体的粪便移植到受体中来增强黏膜完整性和促进微生物多样性。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抗衰老手段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了衰老、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之间的复杂机制,以期为靶向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黏膜免疫功能促进健康、抗衰老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免疫 肠道菌群 免疫衰老
原文传递
烟酰胺单核苷酸与衰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郁天华 姒健敏 曹倩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是一种来源于核糖、烟酰胺、烟酰胺核苷和烟酸的生物活性核苷酸。NMN可以通过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直接从烟酰胺制备,也可以通过烟酰胺单核苷酸转移酶转化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 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是一种来源于核糖、烟酰胺、烟酰胺核苷和烟酸的生物活性核苷酸。NMN可以通过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直接从烟酰胺制备,也可以通过烟酰胺单核苷酸转移酶转化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NMN具有水溶性,不仅天然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以及肉类中,而且在血液或尿液等体液中也能被检测到。近年来,NMN作为潜在的抗衰老药物被广泛关注和研究。既往研究表明,补充NMN可以增加线粒体中NAD+的储备[1]。NAD^(+)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在许多细胞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代谢、DNA修复和延缓细胞衰老等[2],尤其是在能量产生和细胞代谢方面至关重要,如糖酵解、β氧化和氧化磷酸化等。研究表明,NAD+的浓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进而导致活性氧生成增加和线粒体活性受损[3]。因此抑制NAD^(+)消耗或补充NAD+前体被认为是减缓衰老过程的潜在干预靶点。本综述将从NMN的合成和代谢、NMN的潜在抗衰老机制以及其在疾病治疗和健康促进方面的应用三大方面展开NMN与衰老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健康促进 单核苷酸 抗衰老药物 β氧化 氧化磷酸化 细胞代谢 DNA修复
下载PDF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肥胖作用
4
作者 朱鹏 李瑛玉 +1 位作者 卢小倩 吴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36-2543,共8页
背景: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青年脂肪干细胞移植到老年小鼠体内会有减重效果,并且能改善老年小鼠体内炎症状态,推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可能对于衰老和肥胖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肥胖作用。方法:①生... 背景: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青年脂肪干细胞移植到老年小鼠体内会有减重效果,并且能改善老年小鼠体内炎症状态,推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可能对于衰老和肥胖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究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对自然衰老小鼠的抗肥胖作用。方法:①生物信息学分析:对GEO数据库中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测序,并对青年小鼠脂肪干细胞和老年小鼠脂肪干细胞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表达情况。②动物实验验证:2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青年小鼠)6只,20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老年小鼠)12只。采用ELISA和qRT-PCR检测青年小鼠和老年小鼠的腹部脂肪组织和血清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表达情况。将老年小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连续4周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蛋白(50μ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PBS。定期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变化,实验结束时测量小鼠葡萄糖耐受,ELISA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腹部脂肪组织炎症因子,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肾及腹部脂肪组织病理变化,qRT-PCR检测腹部脂肪组织炎症因子、PI3K-AKT信号通路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低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并在接受减肥手术后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表达上升;②老年脂肪干细胞低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③老年小鼠腹部脂肪组织和血清均低表达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④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蛋白能显著降低老年小鼠的体质量并改善胰岛素抵抗;⑤老年小鼠肝脏病理切片发现有脂肪堆积情况,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蛋白后,脂肪堆积情况显著改善,并且显著降低了脂肪组织的脂滴大小;⑥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能显著降低老年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脂肪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⑦结论:外源性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能降低老年小鼠体质量、减小脂肪组织脂滴大小及改善肝脏脂肪堆积情况,改善老年小鼠的炎症状态,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老年小鼠的炎症状态,从而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的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老年 肥胖 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炎症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百香果果皮总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海马的影响
5
作者 黄彦峰 张丽凤 +1 位作者 黄永毅 庞文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5-948,共4页
目的探讨百香果果皮总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海马的影响。方法SPF级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100 mg/kg维生素C)、百香果果皮总黄酮高(1.00 g/kg)、中(0.50 g/kg)、低(0.25 g/kg)组。空白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百香果果皮总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海马的影响。方法SPF级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100 mg/kg维生素C)、百香果果皮总黄酮高(1.00 g/kg)、中(0.50 g/kg)、低(0.25 g/kg)组。空白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小鼠每日腹腔注射D-半乳糖(500 mg/kg),同时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胃同体积蒸馏水,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同体积相应剂量药液,小鼠均按0.1 ml/10 g的剂量给药。给药6 w后,行避暗实验检测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乙酰胆碱(ACh)及单胺氧化酶(MAO)的含量,对小鼠海马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海马区病理状态及小鼠海马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百香果果皮总黄酮高、中、低组均明显改善衰老小鼠学习和记忆的能力(P<0.05,P<0.01),显著提高小鼠脑组织中SOD、ACH活性,显著降低MDA、MAO含量(P<0.05,P<0.01);改善海马区的病理状态,显著增加Bcl-2表达,显著减弱Bax、Caspase-3的表达(P<0.05,P<0.01)。结论百香果果皮总黄酮可拮抗D-gal所致衰老小鼠海马损伤并延缓海马衰老,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上调Bcl-2、下调Bax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果皮总黄酮 衰老 海马
下载PDF
传统中医药防治皮肤光老化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黄琳(综述) 王雄(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88-191,共4页
皮肤光老化是指暴露在外的皮肤长期反复受到UV辐射所导致的皮肤干燥、松弛、皱纹、色素不均、色斑等现象。常见的抗皮肤光老化的方法有使用防晒剂、抗氧化剂,但是大多数药物制剂对皮肤有着较强的刺激作用。而传统中医药具有天然及毒副... 皮肤光老化是指暴露在外的皮肤长期反复受到UV辐射所导致的皮肤干燥、松弛、皱纹、色素不均、色斑等现象。常见的抗皮肤光老化的方法有使用防晒剂、抗氧化剂,但是大多数药物制剂对皮肤有着较强的刺激作用。而传统中医药具有天然及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已经在中医美容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就中医药对于皮肤光老化治疗的作用机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老化 中医 中药 作用机制 紫外线 皮肤衰老
下载PDF
雌激素与皮肤健康:生理作用、衰老影响及治疗进展
7
作者 杨凤娟(综述) 蒋献(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81-184,共4页
雌激素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已得到充分证明,然而尚未探索的一个领域是雌激素对皮肤的影响。目前,不断发展的皮肤内分泌学认为皮肤不仅是各种激素的靶器官,而且是一个高度活跃的代谢器官,雌激素似乎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皮肤及皮肤病的发生... 雌激素对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已得到充分证明,然而尚未探索的一个领域是雌激素对皮肤的影响。目前,不断发展的皮肤内分泌学认为皮肤不仅是各种激素的靶器官,而且是一个高度活跃的代谢器官,雌激素似乎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皮肤及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雌激素的生成特性及相关受体、雌激素对皮肤的生理作用、更年期与皮肤衰老的关系进行回顾,以期为雌激素对皮肤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皮肤生理作用 皮肤衰老 更年期
下载PDF
虚弱与胸痛不适的因果关系:一项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8
作者 王先艳 张哲 +2 位作者 任继刚 郭金莲 雷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5期88-92,共5页
目的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虚弱和胸痛不适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双向孟德尔随机研究虚弱与胸痛不适的因果关系,并采用Weighted-median、MR-Egger和IVW方法估计因果关系及其稳健性。此外进... 目的利用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虚弱和胸痛不适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双向孟德尔随机研究虚弱与胸痛不适的因果关系,并采用Weighted-median、MR-Egger和IVW方法估计因果关系及其稳健性。此外进行包括Cochran's Q检验、MR-PRESSO、MR-Egger截距检验和leave-one-out分析在内的敏感性分析,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基因预测的虚弱和胸痛不适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以虚弱为暴露,胸痛不适为结局,虚弱与胸痛不适之间呈负性因果关系(OR=0.89,95%CI 0.88~0.90,P<0.05),以胸痛不适为暴露,虚弱为结局,胸痛不适与虚弱之间也呈负性因果关系(OR=0.21,95%CI 0.12~0.35,P<0.05)。结论虚弱与胸痛不适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随着虚弱的增加,产生胸痛不适的风险降低。反之,随着胸痛不适的增加,产生虚弱的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弱 胸痛不适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下载PDF
衰老与肿瘤专栏导读
9
作者 毛泽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5-1185,共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和防治衰老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面临的重大挑战。组织中衰老细胞的大量积累是引起机体衰老和多种老年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衰老细胞向胞外分泌多种各类因子,包...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和防治衰老相关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面临的重大挑战。组织中衰老细胞的大量积累是引起机体衰老和多种老年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衰老细胞向胞外分泌多种各类因子,包括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生长因子以及蛋白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健康问题 老年性疾病 衰老细胞 健康寿命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 胞外分泌
原文传递
肝脏衰老与慢性病
10
作者 王华利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66-769,共4页
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肝脏随着人体衰老而变化。本文通过对衰老肝脏形态学、功能变化,以及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作一综述,进而了解衰老肝脏与慢性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衰老 肝脏 慢性病
下载PDF
基于“久病及肾”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探讨虚弱与肾功能的因果关系
11
作者 罗春秀 龙凤 +2 位作者 张哲 雷枭 郭金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探究虚弱和肾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大样本全基因关联研究数据库(GWAS)中筛选出与虚弱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加权中位数三种分析方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分析... 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探究虚弱和肾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大样本全基因关联研究数据库(GWAS)中筛选出与虚弱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MR-Egger、加权中位数三种分析方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分析,以β值和95%CI评价虚弱与肾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为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利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MR-PRESSO和留一法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和多效性检验。结果:IVW估计值表明,虚弱与血尿素氮之间存在负性因果关系(β=-0.030,95%CI:-0.055~-0.006,P=0.013),同样,虚弱与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之间也存在负性因果关系(β=-0.045,95%CI:-0.065~-0.025,P<0.001),未发现虚弱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功能肌酐、慢性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本研究证实了虚弱与肾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虚弱及肾功能损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弱 肾功能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久病及肾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蛋白16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崔京 李逸雯 +1 位作者 刘艳飞 刘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是人类PYHIN(pyrin and H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家族(也称干扰素诱导蛋白P200家族)成员之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广泛存在,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及免... 干扰素诱导蛋白16(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16,IFI16)是人类PYHIN(pyrin and H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家族(也称干扰素诱导蛋白P200家族)成员之一,在人体器官组织中广泛存在,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不同生理及病理状态下,IFI16的含量及定位均会发生改变,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抗病毒、肿瘤、炎性疾病及其他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对其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IFI16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PYHIN 细胞衰老 生物学机制 疾病 进展
下载PDF
PDK1在衰老小鼠小脑中的功能研究
13
作者 彭文婕 齐翠 +1 位作者 刘睿 高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65-2071,共7页
目的研究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在衰老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PCs)中的功能。方法采用足迹印记实验、高架平衡木实验和转棒实验来检测小鼠步态特征、运动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应用免疫荧光观察小鼠小脑结构和细胞形态学改变... 目的研究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在衰老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PCs)中的功能。方法采用足迹印记实验、高架平衡木实验和转棒实验来检测小鼠步态特征、运动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应用免疫荧光观察小鼠小脑结构和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小脑组织中PDK1、γ型蛋白激酶C(PKCγ)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水平及核糖体蛋白S6(rpS6)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小鼠出现前后足重合程度、运动平衡和运动协调能力降低,小脑体积和PCs胞体体积减少,但PCs密度并未随着小鼠年龄增加而改变;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小脑组织中PDK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rpS6磷酸化水平、PKCγ和AKT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小鼠小脑体积及PCs胞体体积减少,这可能与小脑中PDK1表达下降以及rpS6磷酸化、PKCγ和AKT表达水平降低有关,最终影响小脑相关运动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浦肯野细胞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 核糖体蛋白S6 γ型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B
下载PDF
衰老的表现、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晓冉 葛亚豪 +4 位作者 魏雨婕 解奇伟 王彭彭 关思怡 王威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1-745,共5页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出现多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变化,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前者指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生理性退化,后者则是各种外来因素所导致的老年性变化(包括各种疾病)[1]。衰老一方面表现为一系列生...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出现多种生理性或病理性变化,各组织器官功能下降;可分为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前者指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生理性退化,后者则是各种外来因素所导致的老年性变化(包括各种疾病)[1]。衰老一方面表现为一系列生物标志物变化,另一方面表现为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期望寿命[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衰老相关疾病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颈部皱纹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雪静(综述) 孙立(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75-179,共5页
颈部衰老是人体衰老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颈部横纹、颈部松弛下垂、凹陷、颈阔肌带突出和皮肤质地改变等。颈部皱纹按方向不同可分为纵向的颈阔肌纹和横向的颈部横纹,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存在创伤面大、术... 颈部衰老是人体衰老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表现为颈部横纹、颈部松弛下垂、凹陷、颈阔肌带突出和皮肤质地改变等。颈部皱纹按方向不同可分为纵向的颈阔肌纹和横向的颈部横纹,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存在创伤面大、术后恢复期长等问题,随着对颈部皱纹的深入研究,非手术治疗通过微创技术可以达到甚至超过手术治疗的效果,且具有术后不良反应少、术后停工时间短等优点。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光电疗法、肉毒毒素注射、填充剂注射等,本文就颈部皱纹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皱纹 颈部年轻化 注射 肉毒毒素 填充剂 激光
下载PDF
microRNA与皮肤衰老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包树明(综述) 诺布央卓 +1 位作者 左蕊 向小燕(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86-190,共5页
皮肤衰老是人体衰老最直观的表现,目前已发现皮肤衰老过程中伴着microRNA(miRNA)表达的改变。这表明miRNA可能参与了皮肤衰老过程的调控,可能有用于作为皮肤衰老的标志物和抗衰老治疗策略。本文旨在探讨miRNA如何通过影响皮肤角质形成... 皮肤衰老是人体衰老最直观的表现,目前已发现皮肤衰老过程中伴着microRNA(miRNA)表达的改变。这表明miRNA可能参与了皮肤衰老过程的调控,可能有用于作为皮肤衰老的标志物和抗衰老治疗策略。本文旨在探讨miRNA如何通过影响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及黑素细胞的增殖、分化、细胞稳定、蛋白通路、细胞周期等方面导致皮肤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衰老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黑素细胞 免疫细胞
下载PDF
铜与衰老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荣佳慧 蔡建升 张志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18-1523,共6页
铜是必需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抗氧化防御、神经肽合成和免疫功能。然而,铜也是有毒金属,参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目前,人体内铜是否促进衰老相关疾病的发展仍不明确。本文就铜在人体中的来源和吸收、铜的毒性机制以及铜毒... 铜是必需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抗氧化防御、神经肽合成和免疫功能。然而,铜也是有毒金属,参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目前,人体内铜是否促进衰老相关疾病的发展仍不明确。本文就铜在人体中的来源和吸收、铜的毒性机制以及铜毒性对特定衰老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与衰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征兆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线粒体是三羧酸循环的主要场所,几乎是所有真核细胞的能量供应站。衰老伴随着线粒体功能的丧失和损伤线粒体的累积。线粒体自噬是细胞清除衰老损伤线粒体的主要机制。细胞内的线粒体自噬不足,损伤线粒体的累积可以作为细胞衰老的标志物... 线粒体是三羧酸循环的主要场所,几乎是所有真核细胞的能量供应站。衰老伴随着线粒体功能的丧失和损伤线粒体的累积。线粒体自噬是细胞清除衰老损伤线粒体的主要机制。细胞内的线粒体自噬不足,损伤线粒体的累积可以作为细胞衰老的标志物。因此,研究线粒体自噬的机制、调控途径以及寻找干预线粒体自噬的策略,对于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了线粒体自噬与衰老相关的分子调控网络以及干预线粒体自噬延缓衰老的策略及研究方向,旨在推进靶向线粒体自噬治疗衰老相关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衰老 自噬 抗衰老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年龄小鼠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相关特性与成骨分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媛 钟海英 +7 位作者 董世访 黄璐 刘潇淇 廖雨滋 易勤 赵丽 杨珂 李娅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12-1522,共11页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组小鼠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衰老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方法将8只C57BL/6J小鼠分为青年组(4周... 目的探索不同年龄组小鼠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衰老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诱导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方法将8只C57BL/6J小鼠分为青年组(4周龄,体质量约为10~15 g,n=4)和老年组(12月龄,体质量约为20 g~25 g,n=4),每组雌雄各半。分别从2组小鼠的整骨中提取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2组BMSCs的表面标志物,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比较2组BMSCs的衰老程度,通过MTT和EdU掺入实验比较2组BMSCs的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分析2组BMSCs中周期蛋白CyclinD1、P21的表达情况。采用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及RT-qPCR评估2组BMSCs的体外成骨分化能力,使用RNA-seq分析比较2组BMSCs经BMP2诱导后的差异基因表达,并用流式分析验证测序结果。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小鼠BMSCs符合间充质干细胞判定标准。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老年组BMSCs的衰老水平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而MTT和EdU掺入实验结果表明,老年组BMSCs的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BMSCs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水平较低,而细胞周期阻抑因子P2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ALP染色和茜素红S染色及RT-qPCR检测结果显示,BMP2诱导后青年组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RNA-seq结果显示,BMP2诱导后,整合素αV重组蛋白(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51,CD51)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的表达趋势相反。而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青年组CD51^(+)细胞在CD45^(-)细胞中占比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组BMSCs中CD51^(+)细胞在CD45^(-)细胞中占比下降与CD51^(+)细胞对BMP2的成骨诱导响应性下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分化 衰老 整合素αV重组蛋白
原文传递
藁本内酯通过抑制铁自噬延缓小鼠听皮层组织衰老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颖东 张梦娴 +5 位作者 王青玲 康浩然 张治成 王庆林 刘亚敏 郭向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1,共7页
目的探究藁本内酯(ligustilide,LIG)延缓听皮层组织衰老,治疗中枢性老年性聋的机制。方法将40只13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LIG低剂量组(L-LIG)、LIG中剂量组(M-LIG)、LIG高剂量组(H-LIG)和衰老组(Age),同品系2月龄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C... 目的探究藁本内酯(ligustilide,LIG)延缓听皮层组织衰老,治疗中枢性老年性聋的机制。方法将40只13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LIG低剂量组(L-LIG)、LIG中剂量组(M-LIG)、LIG高剂量组(H-LIG)和衰老组(Age),同品系2月龄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Ctrl)。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检测给药前后小鼠听阈值;检测血清SOD活力和MOD含量了解氧化应激水平;HE染色观察听皮层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铁死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听皮层组织NCOA4、GPX4和ACSL4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铁自噬情况;普鲁士蓝染色观察听皮层铁蓄积水平。结果衰老组小鼠听阈值明显升高,并表现出明显的衰老与铁死亡特征。中、高剂量LIG干预降低小鼠听阈值,改善听皮层组织病理损伤,保护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结构,减少铁聚集颗粒细胞数量,抑制铁自噬,降低NCOA4、ACSL4蛋白表达,升高GPX4的蛋白表达。结论LIG可以通过抑制铁自噬,减少衰老小鼠听皮层神经元铁死亡,延缓听皮层衰老,提示LIG具有治疗中枢性老年性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老年性聋 藁本内酯 铁自噬 铁死亡 听皮层 听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