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下载PDF
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cAMP-PKA通路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维娟 许顺江 +5 位作者 丛斌 李淑瑾 马春玲 徐锦荣 姚玉霞 谷振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1-1895,共5页
目的:用cAMP激动剂forskolin和PKA抑制剂H-89,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 s)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cAMP-PKA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PIM s。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PIM s... 目的:用cAMP激动剂forskolin和PKA抑制剂H-89,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抑制LPS作用下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 s)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cAMP-PKA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PIM s。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PIM s中NF-κB活性,用W estern b lotting分析IκB-α蛋白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PIM s核内未检测到与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相结合的NF-κB,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胞浆中IκB-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CK组和Fsk组细胞内NF-κB活性和胞浆中IκB-α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CCK+LPS组和Fsk+LPS组,细胞内NF-κB活性均低于LPS组(P<0.05),IκB-α含量均高于LPS组(P<0.01)。LPS+CCK+H-89组NF-κB活性高于CCK+LPS组(P<0.01),而IκB-α蛋白水平低于CCK+LPS组(P<0.01)。结论:cAMP-PKA信号通路的活化可抑制LPS诱导的大鼠PIM s细胞内NF-κB活性升高和IκB-α蛋白水平的降低,CCK-8的抗炎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活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AMP依赖性蛋白激酶类 胆囊收缩素 巨噬细胞 肺间质 NF-ΚB 脂多糖类
下载PDF
Visfatin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叶小龙 王长江 +2 位作者 林刚 曹永红 代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visfatin基因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糖代谢正常者(对照组20例)和T2DM患者(22例)的大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 目的探讨visfatin基因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糖代谢正常者(对照组20例)和T2DM患者(22例)的大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体重、血压、腰围、臀围、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和HOMA-IR。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网膜组织的visfatin mRNA表达量分别高于对应的皮下脂肪组织(P<0.05)。糖尿病组网膜的visfatin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P<0.05);糖尿病组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数据合并,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所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所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HOMA-IR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可以作为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抗药性 脂肪组织 网膜 VISFATIN
下载PDF
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CCK受体的结合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维娟 许顺江 +6 位作者 李淑瑾 丛斌 凌亦凌 姚玉霞 杨世方 孟爱红 谷振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胆囊收缩素(CCK)受体的表达亚型和结合特性。方法:用酶消化法结合肺泡耗竭灌洗和肺循环灌洗技术分离纯化大鼠PIMs,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膜,与[~3H]标记的硫酸化CCK-8([~3H]-CCK-8S)进行放射配基结合实验... 目的:观察大鼠肺间质巨噬细胞(PIMs)胆囊收缩素(CCK)受体的表达亚型和结合特性。方法:用酶消化法结合肺泡耗竭灌洗和肺循环灌洗技术分离纯化大鼠PIMs,超速离心法提取细胞膜,与[~3H]标记的硫酸化CCK-8([~3H]-CCK-8S)进行放射配基结合实验,用非标记的CCK-8S、CCK-A受体(CCK-AR)特异性拮抗剂CR1409及CCK-B受体(CCK-BR)特异性拮抗剂CR2945进行竞争抑制实验,观察配体受体结合的特异性及CCK受体表达亚型,观察孵育时间和温度对特异性结合的影响。结果:正常大鼠PIMs未能检出特异性结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48h出现特异性结合,且对孵育时间与温度有依赖性。经Scatchard分析,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0.68±0.28)nmol·L^(-1),最大结合容量(Bmax)值为(32.50±2.70)pmol·g^(-1)蛋白。通过竞争抑制实验,[~3H]-CCK-8S与膜的结合可被CCK-8S、CR1409、CR2945所抑制,其IC_(50)值分别为:(3.20±1.13)nmol·L^(-1),(0.19±0.06)μmol·L^(-1)和(2.30±0.80)nmol·L^(-1)。结论:大鼠PIMs存在CCK-A和CCK-B两种受体亚型,为CCK对生理及病理条件下巨噬细胞发挥效应提供了直接的结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收缩素 受体 肺间质巨噬细胞 脂多糖 放射配基结合实验
下载PDF
miR-206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Cdc42蛋白表达及其对细胞骨架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浩 曹友德 +1 位作者 叶维霞 孙阳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miR-206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Cdc42表达的调控及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miR-206进入MDA-MB-231细胞,48h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乳腺癌细胞Cdc42、MMP-2和MMP-9蛋白质表达。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 目的探讨miR-206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Cdc42表达的调控及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miR-206进入MDA-MB-231细胞,48h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乳腺癌细胞Cdc42、MMP-2和MMP-9蛋白质表达。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丝状伪足的改变,进一步用侵袭迁移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Cdc42、MMP-2和MMP-9在转染前后的表达结果,其条带灰度值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细胞免疫荧光计数每个细胞平均丝状伪足数,空白对照组为(14.99±5.53),表皮生长因子(EGF)组为(23.59±3.92),miR-206转染组为(9.45±3.59),miR-206+EGF组为(11.77±2.85)。与空白对照组和EGF组比较,miR-206转染组或miR-206+EGF组细胞丝状伪足明显减少(P<0.05)。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小室膜下的细胞数量空白对照组为(311.7±23.5),miR-206转染组为(65.0±13.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迁移实验结果显示,小室膜下的细胞数量空白对照组为(793.0±76.3),而miR-206转染组为(415.3±2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206能抑制MDA-MB-231细胞Cdc42的表达和细胞丝状伪足的形成,并且能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侵袭 转移 miR-206 CDC42
原文传递
胎鼠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及其配体mRNA表达与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6
作者 沈霖 武嘉林 +5 位作者 夏远军 李蕾 高兰 谢晶 周丕琪 杨艳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2期146-148,共3页
背景: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疗效肯定,但其确切作用机制有待探讨。目的:观察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胎鼠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及保护素配体表达的影响,探讨阿胶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水平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 背景: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疗效肯定,但其确切作用机制有待探讨。目的:观察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胎鼠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及保护素配体表达的影响,探讨阿胶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的分子水平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材料:实验于2003-06/2004-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骨代谢实验室完成。选用3月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30只,随机分为3组,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和雌激素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选用清洁级新生SD大鼠12只用于成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①各组Wistar大鼠灌胃7d后,制备各组的含药血清。②将清洁级新生SD大鼠分离的颅骨成骨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消化传代,取二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培养细胞被分为5组,分别加同体积药液。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分别加入用培养液稀释为100和500及1000g/L浓度的阿胶强骨口服液含药血清;雌激素组分别加入100及1000g/L替勃龙含药血清;对照组仅加培养液。同时各组再加入含100g/L小牛血清的培养液,继续培养。③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分析法、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用放免法测定细胞内骨钙素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胎鼠成骨细胞中骨保护素及保护素配体mRNA的表达。④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胎鼠成骨细胞经阿胶强骨口服液或利维爱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中骨保护素及保护素配体mRNA的表达。结果:①成骨细胞增殖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分析法及3H-胸腺嘧啶核苷测定结果: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和替勃龙组各药物血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并在500g/L时达到最大效应(P<0.01),当浓度大于500g/L时,其作用趋于饱和。各浓度阿胶强骨口服液及替勃龙含药血清均可增加成骨细胞骨钙素含量(P均<0.05)。②骨保护素基因mRNA表达: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含药血清1000g/L时最强,明显高于100和500g/L(P<005),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含药血清1000g/L及雌激素组含药血清100和1000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RANKL基因表达: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含药血清1000g/L时最强,明显低于100和500g/L(P<005),阿胶强骨口服液组含药血清1000g/L及雌激素组含药血清100和1000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阿胶强骨口服液对成骨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可饱和性,与替勃龙相近。②阿胶强骨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机制之一可能与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调节OPG/RANKL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细胞 培养的 骨钙素 口服液
下载PDF
靶向HER-2 mRNA反义寡核苷酸对SK-BR-3乳腺癌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栓平 宋海峰 +2 位作者 宋三泰 郑晓玲 张凤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 检测HER 2特异性的反义寡核苷酸HA82 4对SK BR 3乳腺癌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用HER 2高表达的SK BR 3乳腺癌细胞株作为试验的细胞株。HA82 4合成如前所述 ,HA4为已报道的阳性序列 ,Scramble设定为随机对照序列... 目的 检测HER 2特异性的反义寡核苷酸HA82 4对SK BR 3乳腺癌细胞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用HER 2高表达的SK BR 3乳腺癌细胞株作为试验的细胞株。HA82 4合成如前所述 ,HA4为已报道的阳性序列 ,Scramble设定为随机对照序列。上述药物分别以浓度为 2 0 0nmol·L-1孵育SK BR 3细胞 8h和 36h ,之后采用逆转录PCR法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SK BR 3细胞HER 2mR NA及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Scramble对照序列相比 ,HA82 4、HA4能抑制HER 2mRNA的表达 ,HA82 4作用更强 ;与Scramble相比 ,HA82 4、HA4对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则无影响。结论 HA82 4、HA4这两种靶向HER 2mRNA反义药物对SK BR 3乳腺癌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激活Caspase 3蛋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乳腺癌 CASPASE-3
下载PDF
全血中直接抽提RNA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宫磊 李铁臣 孔丽娜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对全血中直接抽提RNA的方法及标本的保存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采集人体外周血标本15例,分成三份,分别作为新鲜血组、-80℃冻存血组和-20℃冻存血组标本,用TRIReagent和TRIReagent BD两种不同的试剂提取RNA,以RT PCR方法扩增βActin... 目的:对全血中直接抽提RNA的方法及标本的保存方式进行探讨。方法:采集人体外周血标本15例,分成三份,分别作为新鲜血组、-80℃冻存血组和-20℃冻存血组标本,用TRIReagent和TRIReagent BD两种不同的试剂提取RNA,以RT PCR方法扩增βActin基因,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紫外透射仪下观察分析。结果:经TRIReagent BD抽提的15例新鲜血标本,均出现了303bp的目标带。而经TRIReagent抽提的新鲜血标本,只有11例出现了目标带,4例未见目标条带;新鲜血标本、-80℃冻存血标本和-20℃简易冻存血中抽提RNA,均出现了目标带。结论:全血中直接提取RNA的抽提液以TRI Reagent BD为宜;-20℃简易冻存的外周血标本中提取的RNA,可用于RT PCR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RNA提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E6/E7 mRNA检测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阳性患者分流的可行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梁雯 白华 +2 位作者 林晓琰 黄丽英 黄宁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69-573,共5页
目的探讨E6/E7 mRNA检测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61(HPV)16/18型阳性患者分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HPV 16/18型阳性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E6/E7 mR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活检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E6/E7 m... 目的探讨E6/E7 mRNA检测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61(HPV)16/18型阳性患者分流的可行性。方法选取HPV 16/18型阳性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E6/E7 mR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活检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E6/E7 mRNA检测、液基细胞学检查对HPV 16/18型感染者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及以上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在200例HPV 16/18型感染者中,阴道镜活检HSIL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仅为29.5%(59/200)。共107例患者HPV E6/E7 mRNA阳性,56例患者液基细胞学阳性。HPV E6/E7 mRNA阳性者HSIL及以上病变检出率高于阴性者(P<0.05);随着宫颈病变病理级别的提高,HPV E6/E7 mRNA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均P<0.05),但液基细胞学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诊断HSIL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44%、60.28%,液基细胞学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25.42%、70.92%,HPV E6/E7 mRNA的灵敏度高于液基细胞学(P<0.05)。结论E6/E7 mRNA检测对HPV 16/18型感染者的HSIL及以上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或可用于患者的进一步分流,以降低阴道镜的转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 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 E6/E7 mRNA 患者分流 液基细胞学 阴道镜转诊率
下载PDF
miR-217靶向调控胰岛素分泌细胞诱导分化NeuroD1基因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涛 穆长征 +2 位作者 王小梅 田鹤 陈修思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063-1066,1100,共5页
目的实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的诱导分化并验证分化过程中miR-217靶向调控NeuroD1基因表达。方法分离培养BMSCs,应用大鼠胰腺损伤提取物(rat pa... 目的实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producing cells,IPCs)的诱导分化并验证分化过程中miR-217靶向调控NeuroD1基因表达。方法分离培养BMSCs,应用大鼠胰腺损伤提取物(rat pancreatic extraction,RPE)将其诱导分化为IPCs。采用靶基因预测软件miRanda和TargetScan对miR-217和NeuroD1基因的靶向匹配关系进行预测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鉴定。qRT-PCR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miR-217和NeuroD1的表达。结果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双硫腙染色呈猩红色,免疫荧光化学显示有胰岛素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发现miR-217和NeuroD1基因二者匹配良好,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miR-217能结合到NeuroD1 mRNA的3'UTR并有效抑制其表达。qRT-PCR检测结果表明,miR-217的表达水平与NeuroD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miR-217能调控IPCs诱导分化过程中NeuroD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NeuroD1 胰岛素分泌细胞 小鼠
下载PDF
ASPP1基因mRNA在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初探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彬 张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6-1097,共2页
目的建立p53凋亡刺激蛋白基因(ASPP1)mRNA表达水平的RT-PCR测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测定ASPP1 mRNA在正常人单核细胞与白血病细胞株Jurkat、HL-60、K562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正常人血液单核细胞,用RPMI 1640培养液培... 目的建立p53凋亡刺激蛋白基因(ASPP1)mRNA表达水平的RT-PCR测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测定ASPP1 mRNA在正常人单核细胞与白血病细胞株Jurkat、HL-60、K562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正常人血液单核细胞,用RPMI 1640培养液培养细胞株Jurkat、HL-60、K562,所得细胞用Tripure分离试剂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取ASPP1基因和β-actin基因的扩增产物各10μl,行溴钇锭染色,在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ASPP1 mRNA的表达水平。对ASPP1基因表达量与β-actin表达量的比值进行比较,从而计算ASPP1在各细胞株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正常人单核细胞和各白血病细胞株中均有ASPP1基因的mRNA表达,ASPP1与β-actin的比值在正常人单核细胞中为0.545±0.019,而在白血病细胞株Jurkat、HL-60、K-562中分别为0.155±0.081、0.199±0.016、0.191±0.015,可见ASPP1 mRNA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比在白血病细胞株Jurkat、HL-60、K-562中的表达水平高(P<0.01)。结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ASPP1与p53共同作用,形成ASPP-p53复合物作用于原凋亡基因启动子,能特异性增强p53结合DNA的能力,促进p53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ASPP1的这种功能在抑制正常细胞恶性转化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凋亡刺激蛋白基因 RNA 信使 聚合酶链反应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p73G4A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宫颈癌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莉莉 潘晓琳 +4 位作者 杨安强 郑兴征 王晓凌 周秋媛 李新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302-2306,2311,共6页
目的p73G4A多态性与新疆维族HPV相关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探讨PCR-CTPP在SNP检测及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CR、PCR-RFLP以及PCR-CTPP技术对101例维族宫颈癌和10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的p73G4A多态性分布及HPV16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p7... 目的p73G4A多态性与新疆维族HPV相关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探讨PCR-CTPP在SNP检测及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CR、PCR-RFLP以及PCR-CTPP技术对101例维族宫颈癌和100例维族正常宫颈组织的p73G4A多态性分布及HPV16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p73G4A多态性3种基因型GC/GC、AT/AT和GC/AT在维吾尔族宫颈癌中所占比例差异无显著性(χ2=2.268,P>0.05);HPV16DNA检测显示,HPV16感染在宫颈癌及对照组中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χ2=116.837,P<0.05);p73G4A多态性3种基因型在HPV16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χ2=1.820,P>0.05);采用PCR-CTPP技术检测分析维族宫颈癌p73G4A多态性,与PCR-RFLP技术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73G4A多态性可能与维族宫颈癌无相关性;PCR-CTPP技术经济、省时、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对于SNP以及基因点突变研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3多态性 HPV PCR-CTPP 宫颈癌 维吾尔族
下载PDF
Galectin-3及整合素α_νβ_3 mRNA在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云超 邱虹 +5 位作者 阚志生 韩依轩 陈广 于向东 庄雅娟 孙向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3-9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整合素ανβ3mRNA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二者在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例正常脑组织及4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中Galectin-3mRNA、整合素ανβ3mRNA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整合素ανβ3mRNA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二者在胶质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例正常脑组织及40例不同级别胶质瘤中Galectin-3mRNA、整合素ανβ3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脑组织中Galectin-3mRNA、整合素ανβ3mRNA的表达均为阴性。Galectin-3mRNA主要表达于脑胶质瘤细胞的胞浆中,在23例Ⅰ-Ⅱ级胶质瘤标本中阳性2例、弱阳性4例、阴性17例,阳性表达率为29.09%(6/23),阳性指数(LI)值为(4.80±3.22)%;在17例Ⅲ-Ⅳ级胶质瘤标本中强阳性4例、阳性6例、弱阳性1例、阴性6例,阳性表达率为64.71%(11/17),LI值为(27.30±22.72)%,Ⅰ-Ⅱ级胶质瘤Galectin-3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级(P<0.05)。整合素ανβ3mRNA主要表达于脑胶质瘤细胞的胞浆中,在23例Ⅰ-Ⅱ级胶质瘤标本中阳性3例、弱阳性4例、阴性16例,阳性表达率为34.43%(7/23),LI值为(5.35±3.79)%;在17例Ⅲ-Ⅳ级胶质瘤标本中强阳性4例、阳性6例、弱阳性3例、阴性4例,阳性表达率为76.47%(13/17),LI值为(29.24±21.10)%,Ⅰ-Ⅱ级胶质瘤整合素ανβ3mRNA阳性表达率低于Ⅲ-Ⅳ级(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alectin-3mRNA与整合素ανβ3mRNA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呈正相关(r=0.718,P<0.05)。结论:Galectin-3mRNA、整合素ανβ3mRNA的表达在Ⅰ-Ⅱ级胶质瘤组明显低于Ⅲ-Ⅳ级胶质瘤组,提示Galectin-3及整合素ανβ3mRNA检测可作为从分子水平判定人脑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GALECTIN-3 整合素ΑΝΒ3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力强 韩向春 +2 位作者 张凯 包图雅 樊静媛 《华北国防医药》 2009年第5期6-8,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及皮损周围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GAPDH为内参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皮损边缘及20例正常组织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 目的:研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及皮损周围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GAPDH为内参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皮损边缘及20例正常组织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处与皮损边缘和正常组织比较,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皮损边缘与正常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期、稳定期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消退期(P<0.001),但进行期与稳定期Survivin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 mRNA在银屑病患者皮损处组织呈高表达,且与临床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基因表达 生存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p53 Arg72Pro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的相关性
15
作者 潘晓琳 王晓凌 +5 位作者 郑兴征 杨安强 郑莉莉 李洪安 周秋媛 李新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p53 Arg72Pro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和PCR方法检测152例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和110例维吾尔族正常宫颈组织中p53Arg/Arg、Pro/Pro、Arg/Pro3种基因型的分布和HPV16DNA。结果p53基因型Arg/Arg... 目的探讨p53 Arg72Pro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和PCR方法检测152例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和110例维吾尔族正常宫颈组织中p53Arg/Arg、Pro/Pro、Arg/Pro3种基因型的分布和HPV16DNA。结果p53基因型Arg/Arg、Pro/Pro、Arg/Pro在维吾尔族宫颈癌中的分布频率为46.0%、13.2%、40.8%,对照组为30.0%、14.5%、55.5%,两组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6,P<0.05),Arg/Arg在宫颈癌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它两个基因型,且高于对照组中Arg/Arg的比例。维族宫颈癌患者HPV16阳性率为74.3%。在维族宫颈癌组中,HPV16阳性组p53基因型Arg/Arg、Pro/Pro、Arg/Pro的分布频率为48.7%、8.8%、42.5%,HPV16阴性组为38.5%、25.6%、35.9%,两组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7,P<0.05)。结论p53 Arg72Pro多态性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相关,p53 Arg/Arg基因型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遗传易感因素,且与维吾尔族HPV相关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P53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 人乳头状瘤病毒 维吾尔族
下载PDF
γ射线对大鼠肝脏代谢酶CYP3A1的多水平影响
16
作者 张海晖 董航 +7 位作者 赵丹阳 叶彤 孟志云 朱晓霞 顾若兰 吴卓娜 窦桂芳 甘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究γ射线对肝脏核心药物代谢酶CYP3A1在mRNA、蛋白以及代谢活性多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辐射后24 h组、辐射后72 h组。6 Gyγ射线单次全身辐射实验组大鼠,于辐照后24 h、72 h眼眶静脉丛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测... 目的探究γ射线对肝脏核心药物代谢酶CYP3A1在mRNA、蛋白以及代谢活性多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辐射后24 h组、辐射后72 h组。6 Gyγ射线单次全身辐射实验组大鼠,于辐照后24 h、72 h眼眶静脉丛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与血生化分析;取肝脏组织,RT-PCR定量CYP3A1 mRNA以及肝脏特异性的microRNA(miR-122-5p),Western blot分析CYP3A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特异性底物咪达唑仑与液质联用方法检测CYP3A1代谢活性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射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谷丙转氨酶活性持续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辐射后大鼠肝脏可能受损。CYP3A1 mRNA相对表达量在辐射后24 h、72 h持续明显升高;CYP3A1蛋白表达及代谢活性水平在辐射后24 h呈现较明显的升高趋势,在辐射后72 h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同时,监测到辐射24 h组和72 h组大鼠肝脏miR-122-5p表达量快速且持续下降。结论γ射线辐射对肝脏可能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其造成肝组织中关键代谢酶CYP3A1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持续上调,以及代谢活性水平的升高,调控机制可能与miR-122-5p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 CYP3A1 MRNA表达 蛋白表达 代谢活性 miR-122-5p
下载PDF
人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对心肌微小损伤的诊断和监测价值(英文)
17
作者 朱健华 姚登福 +2 位作者 吴玮 高增栋 施公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158-161,F0003,共5页
背景:心肌收缩系统中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复合物所含的心肌特异蛋白,正在替代肌酸激酶同工酶而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黄金标准。目的:建立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的方法,并评价对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设计:建立心肌肌钙蛋... 背景:心肌收缩系统中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复合物所含的心肌特异蛋白,正在替代肌酸激酶同工酶而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黄金标准。目的:建立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的方法,并评价对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设计:建立心肌肌钙蛋白ImRNA分析方法,重复观察测量。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5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完成。建立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mRNA方法,并经临床应用证实为心肌损伤诊断及微小损伤监测的灵敏基因标志。方法:以普通病理染色和电镜分别观察心肌损伤时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并从外周血中制备总mRNA,经随机引物和反转录酶作用合成心肌肌钙蛋白IcDNA,再分别以巢式PCR扩增心肌肌钙蛋白IcDNA片段,并分析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主要观察指标: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检测方法灵敏度与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心肌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严重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异形变、染色质浓缩边聚。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心肌和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片段,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2μg/L,并经DNA测序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mRNA存在于血浆而非有核细胞;在慢性心脏病患者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酶学检测和心肌肌钙蛋白I定性(P<0.05)。结论: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检测是心肌损伤诊断和监测的敏感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Ⅰ/血液 心肌疾病/血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新型结直肠癌诊断预后生物标记物-微小RNA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林 聂晶 +2 位作者 郑伟 田文 杜晓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794-796,共3页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细胞内源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作用,广泛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学进程。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表达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联。本文总结了血浆与粪便miRNA作为结...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细胞内源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对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作用,广泛参与多种重要生物学进程。研究发现,microRNA(miRNA)表达异常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联。本文总结了血浆与粪便miRNA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生物标记物的突破性研究进展,并分析了miRNA在结直肠癌预后及疗效中的标记物潜能,就miRNA作为新型结直肠癌临床生物标记物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结直肠癌 生物标记物 诊断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的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RNA干扰对气道上皮细胞MMP-9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严建平 李亚清 +2 位作者 钟晖 陈淳 顾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9-565,共7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TNF-α/NF-κB信号转导机制及慢病毒介导的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RNA干扰(RNAi)对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ADAM17 siRNA慢病毒载体、包装重组慢病毒。以NF...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TNF-α/NF-κB信号转导机制及慢病毒介导的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RNA干扰(RNAi)对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ADAM17 siRNA慢病毒载体、包装重组慢病毒。以NF-κB抑制剂(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或TNF-α拮抗剂(etanercept)预处理HBE4-E6/E7细胞,以LPS刺激HBE4-E6/E7细胞24 h。以重组慢病毒感染HBE4-E6/E7细胞72 h后,以LPS或TNF-α刺激HBE4-E6/E7细胞24 h。以半定量RT-PCR检测MMP-9 mRNA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TNF-α蛋白含量;以Western blot检测MMP-9蛋白表达;以凝胶阻滞分析实验检测NF-κB活性。结果 LPS或TNF-α刺激均明显增加HBE4-E6/E7细胞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及NF-κB活性(P<0.05);etanercept和PDTC均明显抑制LPS诱导的MMP-9表达及NF-κB活性(P<0.05)。慢病毒介导的ADAM17 RNAi明显降低LPS诱导的HBE4-E6/E7细胞上清液中TNF-α蛋白含量(P<0.05),亦明显降低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及NF-κB活性(P<0.05),但不能降低TNF-α诱导的MMP-9mRNA和蛋白表达及NF-κB活性(P>0.05)。PDTC明显抑制TNF-α诱导的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及NF-κB活性(P<0.05)。结论 TNF-α/NF-κB信号通路参与调控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MMP-9的表达,ADAM17通过调节TNF-α释放在其信号通路上游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慢病毒 气道上皮细胞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7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17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下载PDF
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损伤及HIF-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姚娟 马慧萍 +3 位作者 杨燕 樊鹏程 景临林 贾正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建立PC12细胞缺氧模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正常及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的增殖;PC12细胞缺氧培养0,2,4,8,12,24和48 h后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建立PC12细胞缺氧模型;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正常及缺氧环境对PC12细胞的增殖;PC12细胞缺氧培养0,2,4,8,12,24和48 h后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用Real-time RT-PCR检测HIF-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缺氧培养24 h,48 h后PC1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P<0.01);PC12细胞缺氧培养2、4、8 h后培养液中的LDH活性从2~8 h逐渐增高,8 h达到最高值(P<0.01),8 h后逐渐下降;PC12缺氧培养0~4 h HIF-1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增高,4 h达到最高,4~48 h逐渐降低。结论缺氧环境可引起PC12细胞损伤,缺氧8 h损伤最严重。缺氧导致HIF-1基因表达水平提高,4 h时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12细胞 缺氧损伤 MTT 乳酸脱氢酶 HIF-1mR-NA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