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髓再生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1
作者 姚敏慧 吴锦涛 +5 位作者 周愉 褚凤清 蒋葭葭 陈玥 周莉丽 李泽汉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82-288,共7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牙髓根尖周病的再生性治疗面临新的机遇。目前,大量关于牙髓再生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促进牙髓干细胞迁移、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将对近期作为热点研究...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牙髓根尖周病的再生性治疗面临新的机遇。目前,大量关于牙髓再生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促进牙髓干细胞迁移、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将对近期作为热点研究的几类牙髓再生的相关细胞因子进行综述,分析其在牙髓再生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再生 血管生成 细胞因子 信号分子 信号通路 SDF⁃1 CXCL⁃12 CXCR4 浓缩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朱晋坤 毛华 +5 位作者 尹扬光 董文 杜峰 鲁玉明 熊宗华 邓梦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质粒,观察两种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和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的影响,评估两种生长因子对血管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pc D... 目的通过体外转染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质粒,观察两种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和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T/G HA-VSMC的影响,评估两种生长因子对血管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构建人pc DNA 3.1(+)空载(空载组)、pc DNA 3.1(+)-PDGF-透明质酸(HA)(PPH组)和pc DNA 3.1(+)-PD-ECGF-HA(PPEH组)质粒,分别转染入EAHY926和T/G HA-VSMC中,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伤痕实验观察内源性PD-ECGF和外源性PD-ECGF对EAHY926和T/G HA-VSMC细胞迁移速度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3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18,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EH组(P<0.05);空载组与PPE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法检测3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89,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P<0.05);PPEH组低于空载组(P<0.05)。MTT法检测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L-PPEH)对PPH诱导的EAHY926和T/G HA-VSMC增殖的影响,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EAHY926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12.89,P=0.183)。空载组、PPH组、PPH+L-PPEH组T/G HA-VSMC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40,P<0.001);其中PPH组高于空载组和PPH+L-PPEH组(P<0.05)。细胞伤痕实验证实,转染PPEH质粒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PEH组EAHY926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56.1%±2.2%)较空载组(27.8%±3.4%)升高(t=-15.08,P<0.001);PPEH组T/G HA-VSMC平均细胞迁移距离百分比(69.1%±2.3%)较空载组(43.6%±5.8%)升高(t=-33.64,P<0.001)。用转染PPEH质粒的培养基培养EAHY926、T/G HA-VSMC发现,外源性PD-ECGF处理的EAHY926、T/G HA-VSMC细胞迁移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通过转染PDGF质粒,模拟血管损伤后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到PDGF和/或PD-ECGF刺激,发现PDGF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PD-ECGF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效果不明显,但能上调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迁移速度;同时PD-ECGF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两种因子同时使用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促进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两者联合使用可能成为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损伤血管恢复及预防血管再狭窄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内皮细胞生成因子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伊海英 孙晓艳 +2 位作者 付小兵 任明姬 张广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78,共3页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男性生殖系统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艾庆燕 赵豫凤 +2 位作者 杨加周 王艳梅 苗乃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704-3706,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刺激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迁移而促使血管生成;VE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经其特异性受体介导传递细胞间信息,调节生殖系统各器官血管产生和形成,参与调节睾丸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能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刺激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迁移而促使血管生成;VEGF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经其特异性受体介导传递细胞间信息,调节生殖系统各器官血管产生和形成,参与调节睾丸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功能及调控睾丸激素合成,对精子的发生、发育及成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进展起着重要作用,与男性生殖系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泌尿生殖系统 睾丸 附睾 精子 前列腺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炎症刺激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丛丛 蒋少云 邓嘉胤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脂多糖(LPS)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HGFs,用不同浓度(1mg/L、10mg/L)的P.gLPS刺激HGFs后6h和12h,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g)脂多糖(LPS)刺激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HGFs,用不同浓度(1mg/L、10mg/L)的P.gLPS刺激HGFs后6h和12h,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定量real-timePCR检测Toll样受体(TLR)2和TLR4在HGFs中的表达。结果与非P.gLPS刺激组相比较,P.gLPS刺激HGFs6h和12h后,TLR2的表达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分泌显著升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而且随时间的延长TNF-α、IL-1β分泌明显增加(P<0.05)。TLR4在P.gLPS刺激HGFs6h后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随着P.gLPS浓度增加其表达量升高更明显,但LPS刺激细胞12h后,TLR4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P.gLPS能刺激HGFs分泌炎症细胞因子,可能是早期主要通过其表面的TLR2、TLR4来介导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随后主要通过其表面的TLR2来介导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单胞菌 牙髓 脂多糖类 成纤维细胞 牙龈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4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光东 徐艳 +3 位作者 吴友农 刘卫红 朱玲 俞未一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人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经10ng/mlbFGF(或)和100ng/mlIGF-1刺激4d后,在410nm波长,检测牙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值;经矿化液诱导后,采用VonKo...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人牙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经10ng/mlbFGF(或)和100ng/mlIGF-1刺激4d后,在410nm波长,检测牙髓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值;经矿化液诱导后,采用VonKossa染色法检测不同组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培养4d后,IGF-1组及bFGF加IGF-1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bFGF加IGF-1组高于IGF-1组(P<0.05),而bFGF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GF-1可促进牙髓细胞向具有矿化能力的细胞分化,而bFGF可能起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碱性磷酸酶 矿化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MCP-1、ICAM-1表达及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顾俊菲 叶山东 +2 位作者 汪姗 孙文佳 胡圆圆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合成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s,随机分为正常糖组(NG)、高糖组(HG)及高糖+不同浓度...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核因子-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合成的影响,探讨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s,随机分为正常糖组(NG)、高糖组(HG)及高糖+不同浓度二甲双胍组(M1、M2、M3)。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细胞NF-κB、MCP-1及ICAM-1的mRN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NF-κBp65及ICAM-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CP-1蛋白浓度。结果①MCs可表达NF-κB、MCP-1和ICAM-1;②与NG组比较,HG组MCs NF-κB、MCP-1、ICAM-1的mRNA表达增强,NF-κBp65、ICAM-1及细胞上清液中MCP-1蛋白含量增高(P<0.05);③经二甲双胍干预后,高糖培养的MCs NF-κB、MCP-1及ICAM-1表达合成显著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MCs NF-κB、MCP-1和ICAM-1的表达及合成,该作用可能与其肾脏保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核因子-KB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成骨生长肽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向成骨方向分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姣 徐凌 王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981-3985,共5页
背景:成骨生长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促进成骨作用的生长因子,其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验证成骨生长肽在体外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6-02/06在教... 背景:成骨生长肽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具有促进成骨作用的生长因子,其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的:验证成骨生长肽在体外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6-02/06在教育部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6周龄雄性SD大鼠用于骨髓基质细胞提取;成骨生长肽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加入含不同浓度(10-11,10-10,10-9,10-8,10-7mol/L)成骨生长肽及小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培养,以单纯含小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培养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基质细胞的鉴定。②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③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表达。④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内核心结合因子1mRNA的表达。结果:成骨生长肽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P<0.05),最大效应浓度为10-9mol/L;能增加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最大效应浓度为10-8mol/L;可诱导核心结合因子1mRNA的表达(P<0.05)。结论:成骨生长肽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诱导其内核心结合因子1mRNA的表达促进其成骨向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生长肽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 碱性磷酸酶 核心结合因子1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吴国柱 郭跃先 杨士杰 《河北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398-1400,共3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因与胰岛素有一定的同源性而得名。最初于1976年 Rinderknecth 从人的血清中提取得到。IGF-1具有调节代谢,促细胞增殖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由于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由70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因与胰岛素有一定的同源性而得名。最初于1976年 Rinderknecth 从人的血清中提取得到。IGF-1具有调节代谢,促细胞增殖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由于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及牛初乳短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Bc-tIGF-1)的研制成功,促进了对 IGF-1临床治疗作用的开发。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对 IGF-1的研究,着重对 IGF-1的临床治疗应用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合成代谢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与骨缺损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诺 赵亮 +1 位作者 梁飞新 韦山良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牵张成骨和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28只犬随机分为牵引组和直接延长组各12只及正常对照组4只,在牵张第6天,固定2周、固定8周时两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牵张区新...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在牵张成骨和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28只犬随机分为牵引组和直接延长组各12只及正常对照组4只,在牵张第6天,固定2周、固定8周时两组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牵张区新骨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比较VEGF、IGF-1的表达。结果下颌骨牵张组和直接延长组VEGF、IGF-1均呈高水平表达,牵张6 d和牵张2周时,牵张组VEGF的表达较直接延长组增高(P<0.05),而IGF-1的表达则在牵张固定2周时牵张组较直接延长组增高(P<0.05),两者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下降。结论VEGF、IGF-1可能共同参与促进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骨缺损修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复合1%透明质酸钠骨膜内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双越 陈宁 +1 位作者 宋晓陵 袁华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BMP 2 )复合 1%透明质酸钠骨膜内诱导成骨的组织学过程 ,探讨其诱导成骨的机制。方法 将rhBMP - 2和 1%透明质酸钠复合后植入 9只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膜下骨皮质的表面 ,对侧植入 1%透明质酸钠作为对... 目的 观察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BMP 2 )复合 1%透明质酸钠骨膜内诱导成骨的组织学过程 ,探讨其诱导成骨的机制。方法 将rhBMP - 2和 1%透明质酸钠复合后植入 9只新西兰大白兔胫骨骨膜下骨皮质的表面 ,对侧植入 1%透明质酸钠作为对照 ,分别于术后第 4、8、12周处死 3只动物取标本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rhBMP - 2复合 1%透明质酸钠组骨膜内侧有明显的新骨形成 ,新骨呈渐进性的成熟过程 ,12周时和原有骨的组织结构一致。结论 rhBMP - 2和 1%透明质酸钠复合后可以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透明质酸钠 诱导成骨
下载PDF
壳聚糖温敏凝胶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伟 白宇宏 穆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温敏凝胶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GFCs)的生物学作用,为其局部应用于牙周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GFCs,制备50、10、2倍及20%4种浓度的壳聚糖温敏凝胶浸提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 目的:观察壳聚糖温敏凝胶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龈成纤维细胞(GFCs)的生物学作用,为其局部应用于牙周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人GFCs,制备50、10、2倍及20%4种浓度的壳聚糖温敏凝胶浸提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其对GFCs增殖状况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LP活性以反映壳聚糖温敏凝胶对GFCs分化状况的影响。结果:在培养初期24h,各浓度浸提液组与对照组比较,GFCs的增殖及ALP活性(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h后,各浓度浸提液组GFCs的增殖及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倍组对GFCs的增殖及分化状况的影响明显强于25倍组及10%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温敏凝胶有促进GFCs增殖的作用,能增强GFCsALP活性,用于牙周病局部治疗,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牙龈 细胞 培养的 牙周病学 凝胶类 壳多糖
下载PDF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在鼠胚髁突外植体软骨内成骨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来奎 江宏兵 +2 位作者 徐艳 李晓箐 易新竹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对体外培养的鼠胚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影响。方法体外解剖分离鼠胚髁突,行外植体培养,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PTHrP对体外培养的髁突外植体软骨内成骨的影响。结果髁突外植体在无血清半固态培养系...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相关蛋白(PTHrP)对体外培养的鼠胚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影响。方法体外解剖分离鼠胚髁突,行外植体培养,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PTHrP对体外培养的髁突外植体软骨内成骨的影响。结果髁突外植体在无血清半固态培养系统中能正常发育。加入人PTHrP(1-34)后,实验组髁突长度的增加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加入人PTHrP(1-34)后培养的髁突外植体增殖层和肥大软骨细胞层明显增厚,同时Ⅱ及Ⅹ型胶原在增殖层和肥大软骨细胞层中表达增强。结论PTHrP可刺激髁突外植体软骨增殖层和肥大层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髁突软骨内成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相关蛋白 软骨内成骨 髁突 外植体 鼠胚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及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云生 杨兴华 +1 位作者 慕宗秩 刘少华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观察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DNA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后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兔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2代,HGFcDNA转染软骨细胞,空白质粒... 目的观察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DNA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后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兔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2代,HGFcDNA转染软骨细胞,空白质粒组为对照组;噻唑蓝(MTT)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SABC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测其Ⅱ型胶原在转染前后的变化与mRNA的表达。结果髁状突软骨细胞在转染后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其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SABC免疫组化测第Ⅵ代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达仍呈强阳性,而对照组软骨细胞则明显减弱,说明HGF基因转染软骨细胞后可表达其生物学功能。基因瞬间转染率大约为31.23%。结论GFP标记的HGF基因以脂质体为载体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后可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加速细胞的生长,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直观地计算软骨细胞的瞬间转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染 软骨细胞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葡萄糖转运体-1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井 陶娟 +2 位作者 刘业强 李延 涂亚庭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ng factor-1α,HIF-1α)及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人恶性黑素瘤标本和22例色素痣中HIF-1α、G...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ng factor-1α,HIF-1α)及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人恶性黑素瘤标本和22例色素痣中HIF-1α、GLUT-1的表达。结果HIF-1α在恶性黑素瘤和色素痣中均有表达,但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色素痣(t=7.00,P<0.01);29例恶性黑素瘤组织表达GLUT-1阳性率82.8%,色素痣组织仅2例呈弱阳性表达(9.1%),两者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9.63,P<0.01);HIF-1α与GLUT-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HIF-1α和GLUT-1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增高,可能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黑素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葡萄糖转运体-1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mRNA在创伤咬合犬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研 刘洪臣 +1 位作者 王新木 武胜昔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时犬牙周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tyrosine ki-nase A,trkA)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咬合创伤致口面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高出咬合面1.5 mm的镍铬合金嵌体黏固于18只杂种犬... 目的研究咬合创伤时犬牙周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tyrosine ki-nase A,trkA)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咬合创伤致口面痛的可能机制.方法高出咬合面1.5 mm的镍铬合金嵌体黏固于18只杂种犬右侧上颌第一、二磨牙咬合面的Ⅰ类洞形内,造成对(牙合)牙的创伤.黏固嵌体后3、7、14、30、60 d时拔除双侧上下颌磨牙并立即刮取牙周膜组织.用逆转录(RT)-PCR检测牙周膜组织中NGF及trkA mRNAs表达水平并与无咬合创伤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①咬合创伤3 d起,创伤侧牙周组织内NGF mRNA急剧升高,14~30d时表达水平最高,30d时NGF mRNA是对照侧及对照组的3.0倍,60d时表达量下降.3~7d对照侧牙周组织NGF mRNA也上调(P<0.05).②trkA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同NGF mRNA,trkA mRNA在30 d时表达水平最高.③观测时间内,创伤侧NGF和trkA mRNAs的表达水平高于对侧(P<0.01),分别从咬合创伤3 d和7 d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咬合创伤能导致牙周膜内NGF及trkA mRNA表达水平上调.单侧咬合创伤能导致双侧牙周组织NGF、trkA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创伤 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戈旌 李萌宇 +4 位作者 华洪飞 王宁涛 汪湧 张志愿 王绍义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778-784,共7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MSCs;CCK8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周期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MSCs;CCK8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周期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细胞周期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浓度rh-GDF15对BMSCs中ALP、RunX2、COL-1、VEGF、b FGF和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常氧条件下,GDF15可以在48 h内促进BMSCs的增殖,并上调VEGF的基因表达,且具有浓度相关性,50μg/L的rh-GDF15可以显著降低BMSCs的G1期,上调S期和G2期细胞比例,促增殖作用最显著。结论 GDF15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BMSCs的增殖和VEGF基因表达,其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骨髓干细胞 增殖
下载PDF
P物质对牙龈成纤维细胞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倪杰 朱玲 孙卫斌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观察P物质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以荧光探针Fluo 3/AM标记 ,加入P物质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浓度为 10 -7mol/L的P物质... 目的 观察P物质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以荧光探针Fluo 3/AM标记 ,加入P物质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浓度为 10 -7mol/L的P物质作用后 ,可见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 (荧光值增加 )。结论 P物质能升高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可能在牙周炎症进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游离CA^2+ P物质
下载PDF
正畸用粘结剂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珍 施庆然 +2 位作者 张武 孔卫东 朱啸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713-371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正畸用带环粘结材料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环氧化酶-2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正畸用带环粘结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刺激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两种常用的正畸粘结剂材料,分成6个实验组,树脂类粘结剂的糊剂组、树脂类粘结剂的底剂... 目的通过检测正畸用带环粘结材料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环氧化酶-2表达水平的变化,评估正畸用带环粘结材料对牙周组织的刺激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两种常用的正畸粘结剂材料,分成6个实验组,树脂类粘结剂的糊剂组、树脂类粘结剂的底剂组、树脂类粘结剂的聚合后产物组、玻璃离子粘结剂的粉剂组、玻璃离子粘结剂液体组、玻璃离子粘结剂混合后聚合产物组。上述6组实验材料分别置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一起培养。对照组分别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在培养1、3、6、12及24 h时收集样本,对照组在培养24 h时收集样本,测量环氧化酶-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环氧化酶-2 mRNA的表达水平在培养6 h时达到高峰,其中以树脂类粘结剂的底剂和玻璃离子类粘结剂的粉剂组升高明显。结论正畸用粘结剂通过升高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环氧化酶-2 mRNA的表达水平造成牙周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粘结剂 炎症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俊菲 叶山东 +2 位作者 汪姗 孙文佳 胡圆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s,随机分为正常糖...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s,MCs)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s,随机分为正常糖组(NG)、高糖组(HG)及高糖+不同浓度二甲双胍组(M1:0.5 mmol/L;M2:1.0 mmol/L;M3:2.0 mmol/L)。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 time-PCR)检测细胞NF-κB mRNA及ICAM-1 mRNA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F-κBp65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MCs可表达NF-κB、ICAM-1;②与NG组比较,HG组MCs NF-κB、ICAM-1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P<0.05);③与HG组比较,M3组MCs NF-κB、ICAM-1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HG组比较,M1组、M2组和M3组MCs NF-κBp65、ICAM-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该作用可能是其肾脏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核因子-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