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性卵巢癌YAP核表达及肿瘤大小与预后的关联性研究
1
作者 李泽莲 肖兰 +4 位作者 江玉 季维雪 陈颍 杨媛媛 曹云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8-304,共7页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YES相关蛋白(YAP)核表达与肿瘤大小及预后关系及YAP作用。方法 120例EOC患者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其中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EOC分别为38和82例,30例选自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YES相关蛋白(YAP)核表达与肿瘤大小及预后关系及YAP作用。方法 120例EOC患者组织标本为实验组,其中早期(Ⅰ+Ⅱ)和晚期(Ⅲ+Ⅳ)EOC分别为38和82例,30例选自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YAP蛋白定位及表达,回顾性分析120例EOC患者临床资料,YAP核表达与EOC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相关性;不同初始细胞量培养EOC细胞系C13K及OV2008,使用免疫荧光及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Ki67表达及增殖情况;EOC细胞分别培养至汇合度为60%(低密度组)和90%(高密度组),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YAP mRNA及蛋白在EOC细胞中表达。结果 YAP蛋白在EOC组织中胞核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Ⅰ+Ⅱ期EOC肿瘤平均直径大于Ⅲ+Ⅳ期EOC (P<0.01);YAP核高表达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糖类抗原125(Ca125>1 000 IU/ml)呈正相关,而与肿瘤大小呈负相关(P均<0.05);生存分析提示肿瘤直径较小(<10 cm)及YAP核高表达与EOC术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低密度组培养C13K及OV2008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多,Ki67及YAP表达高(P<0.01);敲低YAP表达可降低两种培养密度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结论 YAP核高表达及肿瘤直径小与EOC患者预后负相关,降低YAP核表达可使EOC细胞增殖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P 上皮性卵巢癌 细胞增殖 肿瘤大小 细胞密度 预后
下载PDF
微小RNA-103a-3p通过肿瘤蛋白53调控凋亡抑制剂1/P53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2
作者 黄皆和 王茜 +1 位作者 郏舜杰 杨晟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03a-3p调控细胞肿瘤蛋白53调控凋亡抑制剂1(TRIAP1)对成骨细胞分化以及去卵巢小鼠骨量的影响。方法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miR-103a-3p-NC组、miR-103a-3p模拟(mimc)组、miR-103a-3p mimic+TRIAP1-NC组...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03a-3p调控细胞肿瘤蛋白53调控凋亡抑制剂1(TRIAP1)对成骨细胞分化以及去卵巢小鼠骨量的影响。方法MC3T3-E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NC)组、miR-103a-3p-NC组、miR-103a-3p模拟(mimc)组、miR-103a-3p mimic+TRIAP1-NC组、miR-103a-3p mimic+TRIAP1 mimic组。Real-time PCR检测细胞miR-103a-3p、TRIAP1、P53的mRNA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免疫荧光染色和茜红素染色检测细胞骨架F-actin表达和矿化情况,ELISA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24只雌性小鼠设为sham组、骨质疏松症(OP)组、miR-103a-3p antagonist-NC组和miR-103a-3p antagonist组,每组6只摘取双侧卵巢制备OP模型,sham组仅分离卵巢组织周围脂肪。测定骨组织miR-103a-3p、TRIAP1、P53、AL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的mRNA表达,microCT测定骨密度(BMD)、骨矿物质含量(BMC),HE染色观察骨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细胞转染miR-103a-3p mimic后,miR-103a-3p及P53表达升高、TRIAP1表达降低,细胞增殖降低、凋亡增加,F-actin表达减弱,钙结节数量减少,ALP活性降低(P<0.01);而在增加转染TRIAP1 mimic后,以上miR-103a-3p mimics导致的结果均得到显著逆转(P<0.01)。OP组小鼠骨组织miR-103a-3p、P53表达升高,TRIAP1、ALP、OCN、OPN基因表达降低,BMD、BMC降低,骨组织结构破坏(P<0.05);miR-103a-3p antagonist组小鼠骨组织miR-103a-3p及P53表达降低,TRIAP1、ALP、OCN、OPN基因表达升高,BMD、BMC升高,骨组织结构改善(P<0.05)。结论MiR-103a-3p可介导TRIAP1/P53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及矿化,而miR-103a-3p拮抗治疗可减少OP小鼠骨量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微小RNA-103a-3p 肿瘤蛋白53调控细胞凋亡抑制剂1 P53 骨分化 骨密度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小鼠
原文传递
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成骨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连笑宇 邵佳 +4 位作者 高坤 余正红 菅炎鹏 王一公 高延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成骨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18例后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成骨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的18例后纵韧带组织标本(OPLL组)和15例非骨化的颈椎后纵韧带组织标本(非OPLL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颈椎后纵韧带组织形态学改变;Von Kossa染色观察颈椎后纵韧带钙盐沉积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分别测定两组标本中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Osterix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行Beclin1、LC3与RUNX2、BMP2及Osterix的关系研究。结果:与非OPLL组相比,OPLL组细胞形态较大且形状不规则,细胞核较明显;Von Kossa染色可见非OPLL组无明显钙盐沉积,而OPLL组可见棕黑色钙盐并聚积成片状或团状;Beclin1、LC3、RUNX2、BMP2及Osterix的蛋白及mRNA在OPLL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OPLL组(P<0.05);Beclin1 mRNA表达水平与BMP2、RUNX2和Osterix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r>0.5),而LC3与成骨因子不具备相关性。结论: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在颈椎OPLL组织中显著高表达,Beclin1与后纵韧带成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 颈椎 自噬 成骨因子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一种运用病理切片技术制作脱细胞支架的简易方法
4
作者 陈菲 李丽 包春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一种由细胞分泌到胞外间质构成3D复杂网架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主要作用是支持和连接组织的结构及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主要成分聚糖和纤连蛋白构成结构支架[1]。组织经过复杂的脱细胞过程可获得...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一种由细胞分泌到胞外间质构成3D复杂网架结构的大分子物质,主要作用是支持和连接组织的结构及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其主要成分聚糖和纤连蛋白构成结构支架[1]。组织经过复杂的脱细胞过程可获得天然的ECM支架,常用于组织工程学与再生医学的器官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组织 细胞外基质 冷冻切片 石蜡切片 染色
下载PDF
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调控HSP70对老年宫颈癌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5
作者 马晓俞 申华素 +2 位作者 王平 刘微 吴振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4-687,共4页
目的 分析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调控热休克蛋白(HSP)70对老年宫颈癌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8月龄的SPF健康雌性SD老年大鼠40只,将40只大鼠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A)组、宫颈癌模型(B)组、脂多糖(C)组... 目的 分析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调控热休克蛋白(HSP)70对老年宫颈癌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18月龄的SPF健康雌性SD老年大鼠40只,将40只大鼠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只,分别为对照(A)组、宫颈癌模型(B)组、脂多糖(C)组、脂多糖^(+)腹腔神经从阻滞(D)组。B、C、D组大鼠进行建模,C、D组大鼠向腹腔注射脂多糖药物(1 mg/kg),连续给药1 w。与此同时,D组注射罗哌卡因。实验结束观察大鼠的肿瘤重量和肿瘤体积、免疫性T细胞亚群、疼痛介质P物质(SP)、胺类的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及HSP70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与B组相比,C组、D组肿瘤重量显著降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与C组相比,D组肿瘤重量降低情况、肿瘤体积缩小情况更显著(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D组CD3^(+)、CD4^(+)、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SP、5-HT、GABA、HSP70水平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B组相比,C组、D组CD3^(+)、CD4^(+)、NKT、SP、5-HT、GABA、HSP70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但D组CD3^(+)、CD4^(+)、NKT、SP、5-HT、GABA、HSP70升高水平、CD8^(+)降低水平明显优于C组(P<0.05)。结论 脂多糖配合腹腔神经丛阻滞可能会通过上调HSP70,改善宫颈癌机体免疫细胞及疼痛介质水平,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从而提升了淋巴细胞活力,缓解了癌痛,最终有利于宫颈癌机体生存时间的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脂多糖 腹腔神经丛阻滞 热休克蛋白70 疼痛介质
下载PDF
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免疫调节、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汪海波 王广伟 +2 位作者 朱彦泽 李叶 陈星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622,共6页
目的探究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免疫调节、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大鼠60只,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桑通颗粒低浓度(C)组、桑通颗粒中浓度(D)组、桑通颗粒高浓度(E)组、西药(F)组,10只/组。... 目的探究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免疫调节、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健康大鼠60只,分为正常(A)组、模型(B)组、桑通颗粒低浓度(C)组、桑通颗粒中浓度(D)组、桑通颗粒高浓度(E)组、西药(F)组,10只/组。除A组外,其余均建立肺炎模型,A组与B组每日0.2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C、D、E组每日灌胃5、10、20g/kg桑通颗粒,F组给予20 mg/kg左氧氟沙星每日1次灌胃处理,均连续干预30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Western印迹与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核转录调节因子NF-κB、磷酸化NF-κB抑制因子蛋白(p-IKBα)、p65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IL-1β、IL-6、TNF-α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E组比较,F组以上指标显著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F组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肺组织结构无损伤;B组、C组肺泡塌陷及间质水肿、充血、炎症浸润严重;D组、F组肺部仍伴随轻度增生及少量炎性浸润;E组水肿、炎性、管壁平滑肌及上皮细胞增生明显改善。与A组比较,B组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CD4^(+)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CD4^(+)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与E组比较,F组CD4^(+)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其中B组与C组、D组与F组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p-IKBα、NF-κB、p65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以上指标显著降低(P<0.05);与E组比较,F组以上指标显著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F组以上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桑通颗粒对肺炎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可降低IL-1β、IL-6、TNF-α炎症水平,增加CD8^(+)、降低CD4^(+)而参与免疫调控,研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IKBα、p65表达相关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通颗粒 肺炎 免疫调节 核转录因子(NF)-κB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及白细胞介素1β的相关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树良 徐良 +2 位作者 钱学峰 曾金才 朱立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 背景:研究表明,miRNA水平与椎间盘细胞的凋亡和增殖、细胞外基质代谢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miR-142-3p在椎间盘退变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因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而行手术的患者8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Videman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退变组(n=36)、中度退变组(n=26)和重度退变组(n=20),获取82份髓核组织标本,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以及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Ⅰ型胶原和Ⅱ型胶原的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评估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β表达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成年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穿刺皮肤与肌肉后处死)、轻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1周后处死)与重度退变组(穿刺Co7/8椎间盘2周后处死),每组10只,检测各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蛋白表达,以及miRNA-142-3p、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人髓核组织:miRNA-142-3p的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Ⅰ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低到高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P<0.05),Ⅱ型胶原基因与蛋白表达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的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椎间盘退变程度与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P<0.05),与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P<0.05);②大鼠髓核组织:与假手术组比较,轻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与轻度退变组比较,重度退变组髓核组织中混合谱系激酶3、白细胞介素1β基因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NA-142-3p表达降低(P<0.05);③结果表明,人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与髓核组织中miRNA-142-3p表达呈负相关,与混合谱系激酶3和白细胞介素1β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髓核组织 miRNA-142-3p 混合谱系激酶3 白细胞介素1Β 相关性
下载PDF
miR-27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心肌能量代谢及PPARα信号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陈运起 吴钟伟 +3 位作者 赵圣吉 李堪董 王敢 钟江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9-1683,共5页
目的 研究miR-27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心肌能量代谢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由于建模时意外死亡3只,因此健康组10只、模型组9只,miR-27b-NC... 目的 研究miR-27b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心肌能量代谢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的作用机制。方法 清洁级SD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由于建模时意外死亡3只,因此健康组10只、模型组9只,miR-27b-NC组9只、miR-27b组9只,miR-27b-NC组及miR-27b组于腹主动脉分别注射5μl(20 nmol/L)拮抗剂阴性对照、5μl(20 nmol/L)miR-27b拮抗剂,其余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共4 w。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纤维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R-27b、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mRNA、PPARα mRNA指标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指标,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微管相关轻链蛋白(LC)3Ⅱ、LC3Ⅰ、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组织蛋白酶(Cath)D表达。结果 HE染色:健康组心肌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模型组与miR-27b-NC组心肌细胞水肿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此外还产生大量的成纤维细胞;miR-27b组与模型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减少。Masson染色:胶原纤维呈现蓝紫色,心肌细胞及肌纤维呈现红色。健康组心肌组织结构正常,心腔附近有少量胶原纤维;模型组与miR-27b-NC组胶原纤维显著增加;与模型组相比,miR-27b组胶原纤维增生有所减少。上述结果均提示建模成功。与健康组相比,模型组与miR-27b-NC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游离脂肪酸(FFA)、心肌细胞凋亡、LC3Ⅱ、Beclin-1、CathD、miR-27b水平显著升高,LC3Ⅰ、AMPK、PPAR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经过抑制miR-27b后,NT-proBNP、FFA、心肌细胞凋亡、LC3Ⅱ、Beclin-1、CathD、miR-27b水平显著降低,LC3Ⅰ、AMPK、PPAR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沉默miR-27b表达后可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同时通过调控AMPK/PPARα通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水平,从而起到心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b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自噬 心肌能量代谢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信号通路
下载PDF
荔枝核总黄酮对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曹杰 覃桂金 +2 位作者 李息友 全冬梅 赵永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96-0199,共4页
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emen litchi, TFL)对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HSC-LX2)的作用机制。方法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 研究荔枝核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emen litchi, TFL)对活化的人肝星状细胞(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HSC-LX2)的作用机制。方法 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TFL可减少活化的HSC-LX2中TNF-α、IL-6的表达,阻滞细胞于G0/G1期,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TFL可减少活化的HSC-LX2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其凋亡,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总黄酮 肝星状细胞 机制
下载PDF
LncRNA SNHG3通过miR-330-5p/PAK1信号轴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
10
作者 程耿 周舰 +2 位作者 杨军 张朝阳 万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9-684,共6页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LncRNA SNHG)3通过miR-330-5p/P21活化激酶(PAK)1信号轴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方法 体外培养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DU 145、VCaP,通过实时荧光定...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LncRNA SNHG)3通过miR-330-5p/P21活化激酶(PAK)1信号轴调节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方法 体外培养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和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DU 145、VCaP,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细胞中LncRNA SNHG3、miR-330-5p与PAK1 mRNA表达。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PC-3,随机分为对照组、LncRNA SNHG3 siRNA组、miR-330-5p inhibitor组、共转染阴性对照(LncRNA SNHG3 siRNA阴性对照+miR-330-5p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共转染(LncRNA SNHG3 siRNA+miR-330-5p inhibitor)组,分组转染LncRNA SNHG3 siRNA及其阴性对照、miR-330-5p inhibitor及其阴性对照后,以噻唑蓝(MTT)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术检测PC-3细胞凋亡情况;以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情况;以qRT-PCR检测PC-3细胞miR-330-5p、PAK1与上皮间质转化因子E-钙黏附蛋白(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以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PC-3细胞中LncRNA SNHG3对miR-330-5p的靶向调控作用。结果 与人前列腺上皮细胞比较,PC-3、DU 145、VCaP细胞中LncRNA SNHG3、PAK1 mRNA表达明显升高,miR-330-5p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共转染组分别相比,LncRNA SNHG3siRNA组细胞活力与相对增殖率、细胞Vimentin与PAK1 mRNA表达、侵袭细胞数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细胞miR-330-5p、E-cadherin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miR-330-5p inhibitor组细胞活力与相对增殖率、细胞Vimentin与PAK1 mRNA表达、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细胞miR-330-5p、E-cadherin mRNA表达均降低(P<0.05);共转染阴性对照组细胞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PC-3细胞中,LncRNA SNHG3可靶向下调miR-330-5p表达。结论 下调LncRNA SNHG3可通过上调miR-330-5p表达而降低PAK1表达,进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3 miR-330-5p/P21活化激酶1 前列腺癌 增殖 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1
作者 谭培勇 胡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7-980,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其余40只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作为脊髓损伤模型组,喂养1 w后每组随机抽样2只,取脊髓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发现脊髓组织神经...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其余40只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作为脊髓损伤模型组,喂养1 w后每组随机抽样2只,取脊髓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发现脊髓组织神经元缺失,结构不清晰为建模成功。建模成功后将脊髓损伤模型组剩余的3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13只)、甲泼尼松龙组(12只)、电针组(13只),以上各组均连续治疗1 w。对比分析各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因子(NT)3、脊髓损伤的行为学评分(BBB)、丝裂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2、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P-ERK)1。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甲泼尼松龙组、电针组BDNF、NT-3阳性细胞数、MEK2、P-ERK1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甲泼尼松龙组、电针组BDNF、NT-3阳性细胞数、MEK2、P-ERK1明显升高(P<0.05);与甲泼尼松龙组相比,电针组BDNF、NT-3阳性细胞数、MEK2、P-ERK1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甲泼尼松龙组、电针组BBB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甲泼尼松龙组、电针组BBB升高(P<0.05);与甲泼尼松龙组相比,电针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增强受损脊髓的神经功能,可改善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脊髓损伤 神经功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研究下调miR-29对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
12
作者 郑丽玮 黄晶 +3 位作者 雷玉华 华晓芳 朱贤林 周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信号通路研究下调微小RNA(miR)-29对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分为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4组分别... 目的探讨基于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信号通路研究下调微小RNA(miR)-29对慢性心律失常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40只健康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慢性心律失常模型,分为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4组分别干预。对各组心肌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抗人脑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变化,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上调组Nrf2、HO-1、miR-29表达显著上升,下调组Nrf2表达显著下降,miR-29、HO-1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对比,上调组HO-1、Nrf2、miR-29表达显著升高,下调组Nrf2、miR-29表达显著下降,HO-1表达显著上升(P<0.05);与上调组对比,下调组Nrf2、miR-29、HO-1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上调组、下调组SBP、DBP、MAP、HR、LVEF水平明显降低,NT-proBNP、LVESD、LVEDD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上调组、下调组SBP、DBP、MAP、HR水平明显升高,上调组心功能指标明显升高,下调组LVESD、LVEDD、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上调组相比,下调组SBP、DBP、MAP、HR、LVEF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LVESD、LVEDD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下调miR-29表达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律失常大鼠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保护心脏,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微小RNA-29 慢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联合HER-2在原发性胃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
13
作者 张娟 张东英 王琴 《系统医学》 202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诊断中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2023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选为观察组,将同期接受...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诊断中联合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6月—2023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选为观察组,将同期接受体检的60例健康者选为参照组。两组均给予肿瘤标志物水平、HER-2水平检验,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HER-2水平,以及肿瘤标志物诊断、HER-2诊断、肿瘤标志物联合HER-2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72-4、癌胚抗原、HER-2水平分别为(50.37±5.42)U/mL、(49.63±5.29)U/mL、(11.69±2.42)U/mL、(17.53±3.28)ng/mL、(20.65±3.58)ng/mL,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51、59.408、30.833、35.147、18.848,P均<0.05)。肿瘤标志物联合HER-2诊断原发性胃癌的灵敏度与准确度分别为98.33%、97.50%,高于肿瘤标志物和HER-2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肿瘤标志物与HER-2均可用于诊断原发性胃癌,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72-4 癌胚抗原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B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病理诊断价值
14
作者 姜黄 郑丽华 +5 位作者 徐小艳 王建君 徐宪伟 王娜 邢晨菊 鲁显宇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B(KDM6B)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3种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浸润性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B(KDM6B)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3种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浸润性乳腺癌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保存的124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活检标本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保存的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标本20例、高级别导管内癌组织标本27例、距离浸润性乳腺癌>1 cm处癌旁组织标本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旁组织、低级别导管内癌、高级别导管内癌及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表达。分析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KDM6B蛋白的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对浸润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高级别导管内癌和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乳腺癌旁组织和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高级别导管内癌组织(P<0.05);癌旁组织与低级别导管内癌组织中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KDM6B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和肿瘤直径无关(P>0.05),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和肿瘤部位无关(P>0.05)。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肿瘤直径有关(P<0.05)。浸润性乳腺癌WHO分级Ⅰ级、Ⅱ级、Ⅲ级中,EMMPRIN、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P<0.05);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有转移组EMMPRIN、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NM分期Ⅲ~Ⅳ期组EMMPRIN、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Ⅰ~Ⅱ期组(P<0.05),KDM6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Ⅰ~Ⅱ期组(P<0.05)。在浸润性乳腺癌肿瘤直径≤2 cm、2~5 cm、>5 cm组中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与MMP-9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990,P=0.000),EMMPRIN与KDM6B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06,P=0.000),MMP-9与KDM6B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1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EMMPRIN蛋白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95%置信区间(CI):0.823~0.926,P<0.05],最佳界值为10.043,敏感度为79.0%,特异度为76.8%;MMP-9蛋白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AUC为0.863(95%CI:0.808~0.917,P<0.05),最佳界值为10.070,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76.8%;KDM6B蛋白诊断浸润性乳腺癌的AUC为0.267(95%CI:0.196~0.338,P<0.05),最佳界值为11.003,敏感度为71.0%,特异度为98.6%。结论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与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EMMPRIN、MMP-9和KDM6B蛋白的表达有助于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诊断及其浸润转移的临床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B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HE制片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李彬 党裔武 +3 位作者 邱健峰 陈罡 李奇 黄志广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 探讨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苏木精-伊红(HE)制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12月该院病理科脱钙不充分、骨组织块或含钙化组织的蜡块100块,制成病理切片,根据脱钙方法的不同将病理切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探讨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苏木精-伊红(HE)制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6-12月该院病理科脱钙不充分、骨组织块或含钙化组织的蜡块100块,制成病理切片,根据脱钙方法的不同将病理切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脱钙法,研究组采用二次脱钙法,分析2种方法制片效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病理切片HE制片结构完整性、HE染色满意度、切片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次脱钙法在临床病理骨组织HE制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脱钙 临床病理 骨组织 HE制片 HE染色
下载PDF
巴戟天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生物力学、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及OX-LDL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如君 邢晓磊 张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251-3255,共5页
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生物力学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别均用去双侧卵巢... 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骨质量、生物力学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4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别均用去双侧卵巢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模型组与正常组不进行用药,西药组采用普拉芬进行每天喂药干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日灌胃不同剂量的巴戟天多糖。分别检测各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骨生物力学和骨质量,ADRB2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中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及OX-LDL、ADRB2蛋白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模型组弹性模量、最大载荷、屈服强度、断裂点载荷、股骨、胫骨骨密度和刚性系数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巴戟天多糖对于降低骨质疏松大鼠血清TC、TG和OX-LDL水平、增强骨质量及骨生物力学及平衡肾上腺素(ADRB2)水平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多糖 骨质疏松 骨质量 生物力学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
下载PDF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应用于病理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7
作者 樊延延 赵海慧 +1 位作者 赵培沛 左龙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于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价值。方法60例行手术治疗且实施病理检验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样本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样本进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切片制作时间,... 目的探讨于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价值。方法60例行手术治疗且实施病理检验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样本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样本进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切片制作时间,切片质量,诊断准确率,切片制作指标(第一道浸蜡时间、第二道浸蜡时间、透明脱水时间、固定时间),满意度。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片制作时间显著较短,其中对照组切片制作时间为(128.66±23.15)min,观察组切片制作时间为(42.59±4.30)min,具备统计学差异(t=20.021,P=0.000<0.05)。(2)观察组高质量切片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低质量切片率3.33%和废片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13.33%,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显著较高,其中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0.00%(24/3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67%(29/30),具备统计学差异(χ^(2)=4.043,P=0.044<0.05)。(4)观察组第一道浸蜡时间、第二道浸蜡时间、透明脱水时间、固定时间分别为(60.96±4.24)、(90.82±6.29)、(30.90±1.22)、(60.29±2.38)min,短于对照组的(89.83±5.36)、(154.33±8.38)、(110.83±3.22)、(119.83±2.52)min,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3.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其临床价值显著突出,与常规的样本切片技术比较,具有缩短时间,切片质量高等优势,利于临床对于病理的诊断,为患者的检查争取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病理检验 常规切片技术 切片制作时间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SD大鼠、小鼠创面新生皮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
18
作者 付蕾 张璐 +1 位作者 杨莹莹 林伟欣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索有效的SD大鼠、小鼠创面新生皮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取21只雄性SD大鼠、21只雄性SD小鼠制作创伤模型,在不同愈合时间取创面新生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控制,包括固定、脱水、浸... 目的:探索有效的SD大鼠、小鼠创面新生皮肤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取21只雄性SD大鼠、21只雄性SD小鼠制作创伤模型,在不同愈合时间取创面新生皮肤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控制,包括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脱蜡、复水、染色、脱水、封藏等。比较不同愈合时间皮肤组织石蜡切片的差异。结果:实验制得组织切片染色均匀,细胞排列紧密,无裂缝,细胞核染色清晰,呈暗红色,成纤维细胞、毛囊、毛细血管和肌肉组织结构均清晰可见。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皮肤表皮层增厚,毛囊越来越多且分化程度提高,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结论:该制备方法可以有效保证石蜡切片的质量并判定皮肤愈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SD小鼠 新生皮肤组织 石蜡切片
下载PDF
子宫颈储备细胞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19
作者 朱梓嫣 张凡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6-62,共7页
子宫颈鳞柱交界处由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上皮和储备细胞共同组成。宫颈储备细胞可能来源于Müllerian管或泌尿生殖窦,具有分化成腺上皮和化生成鳞状上皮细胞的潜能。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该区域的幼稚细胞可... 子宫颈鳞柱交界处由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上皮和储备细胞共同组成。宫颈储备细胞可能来源于Müllerian管或泌尿生殖窦,具有分化成腺上皮和化生成鳞状上皮细胞的潜能。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该区域的幼稚细胞可诱发宫颈上皮内病变乃至癌变。综述了子宫颈储备细胞来源、演变及可能导致的相关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柱交界处 储备细胞 分化 肿瘤干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miR-29b过表达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干预作用及机制
20
作者 池魁 袁涛 +2 位作者 孙欢欢 李烨 张金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 探究miR-29b过表达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其中10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其中10只为疾病模型组,10只进行沉默miR-29b表达干预为miR-29b沉默组,10只进... 目的 探究miR-29b过表达对动脉硬化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其中10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其中10只为疾病模型组,10只进行沉默miR-29b表达干预为miR-29b沉默组,10只进行过表达miR-29b表达干预为miR-29b过表达组)。选择使用反转录(RT)-聚合酶链反应(PCR)对miR-29b表达进行检测,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miR-29b表达明显低,VEGF水平明显高(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miR-29b表达明显低,VEGF水平明显高(P<0.05),miR-29b过表达组miR-29b表达明显高,VEGF水平明显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NO水平较明显低、ET-1水平明显高(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NO水平明显低,ET-1水平明显高,miR-29b过表达组NO水平明显高,ET-1水平明显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ROS、MDA水平明显高,SOD水平明显低(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ROS、MDA水平均明显高,SOD水平明显低,miR-29b过表达组ROS、MDA水平明显低,SOD水平明显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疾病模型组、miR-29b沉默组及miR-29b过表达组TGF-β1、MCP-1及IL-8水平均明显高(P<0.05);与疾病模型组相比,miR-29b沉默组TGF-β1、MCP-1及IL-8水平均明显高,miR-29b过表达组TGF-β1、MCP-1及IL-8水平均明显低(P<0.05)。结论 在动脉硬化模型大鼠中,miR-29b明显参与其中,通过进行过表达miR-29b干预,能够抑制动脉硬化病情进展,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内皮功能,且能够抑制动脉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miR-29b 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