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有效成分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杰 彭清林 +5 位作者 徐志为 吴钰坤 任国武 谢小中 金万清 杨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51-3758,共8页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难治和难愈性疾病,尚无确切研究观点完整解释其病理机制。随着三七有效成分干预多种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增加,三七有效成分通过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该病逐渐成为时下研究热点。目的... 背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难治和难愈性疾病,尚无确切研究观点完整解释其病理机制。随着三七有效成分干预多种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增加,三七有效成分通过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信号通路治疗该病逐渐成为时下研究热点。目的:系统总结分析近年来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研究文献和三七有效成分调控该病相关信号通路的相关文献内容,为后续研究三七有效成分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糖皮质激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信号通路,三七,有效成分”等;检索PubMed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Glucocorticoid,steroid associat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Pathological mechanism,signaling pathway,Panax notoginseng,active ingredient”等,筛选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理机制相关文献和三七有效成分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信号通路文献,最终共纳入63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三七主要成分包括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三七皂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等。②在调控相关通路方面,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b1和槲皮素作用于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通路,能促进骨修复和血管新生;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CK和山柰酚作用于Wnt/β-catenin通路,可促进成骨分化和脂质代谢;三七总皂苷及三七皂苷R1/R2作用于MAPK通路,抑制破骨和促进骨修复;三七总皂苷、人参皂苷Rb2及槲皮素作用于RANKL/RANK/骨保护蛋白通路,可抑制破骨增殖并促进成骨分化;三七总皂苷、槲皮素及山柰酚作用于缺氧诱导因子1α通路,能修复血管损伤和促进成骨。③三七皂苷R1、槲皮素联合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三七总皂苷联合聚乙烯-L-乳酸等生物材料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④三七有效成分可通过多种机制调控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相关信号通路,对该病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但目前相关研究深度和广度不足,未来应基于现有的机制研究,深入探究三七调控该病不同通路的具体机制及通路间相互作用,将有利于运用三七有效成分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多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有效成分 糖皮质激素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病理机制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信号通路 综述
下载PDF
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
作者 熊洋 周世博 +9 位作者 俞兴 毕连涌 杨济洲 王逢贤 曲弋 杨永栋 赵丁岩 赵赫 仇子叶 姜国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81-4888,共8页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 背景:异位骨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临床中不同亚型的异位骨化具有不同病因或诱导因素,但在异位骨化中后期进展阶段又表现出相似的病理过程,其中由于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异位骨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的:对近年获得性异位骨化发生发展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方法:以“分子生物学,异位骨化,机制”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进行检索,以“molecular biological,heterotopic ossification,mechanisms”为检索词分别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为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并根据获得文献进行补充检索,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31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因此该疾病的诊疗有一定的困难。②文章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获得性异位骨化涉及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Hedgehog、Wnt及mTOR共5条主要信号通路,同时在局部微环境中涉及到Run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Sox9共5项核心枢纽因子,核心机制可能是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机体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细胞微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细胞因子,进而影响机体骨代谢并导致获得性异位骨化的发生。③未来可以以异位骨化相关单细胞的成骨内稳态为研究方向,以成骨细胞前体细胞-成骨微环境-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作为研究要素,探索各部分要素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特征,比较不同种类、不同个体细胞成骨内稳态异同,从整体视角观察异位骨化分子信号网络调控机制,有利于未来临床防治异位骨化新方法的探究。④以中医药及靶向治疗为代表的治疗方法是近年的研究热点,如何将中医药与体内成骨稳态联系,并与靶向治疗相结合,也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⑤目前获得性异位骨化的研究仍多限于基础实验研究,临床防治方法仍存在疗效不确切及不良反应明显等缺陷,相关靶向防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仍有待验证,如何以基础实验研究为基础,结合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方向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分子生物学机制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HEDGEHOG WNT/Β-CATENIN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NONHSAT248596.1内源性竞争miR-146a-5p调控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机制
3
作者 杨光 李彦林 +6 位作者 王国梁 宁梓文 杨腾云 何任杰 熊波涵 杨兵 李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12-2518,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针对lncRNA\mi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对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调控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前期研究已通过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NONHSAT248596.1和miR-146a-5p,尚缺乏体内实验来验证上述调控机制。目的:探究NONHSAT248596.1在基质细... 背景:目前已有针对lncRNA\mi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对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调控机制的研究,课题组前期研究已通过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条件的NONHSAT248596.1和miR-146a-5p,尚缺乏体内实验来验证上述调控机制。目的:探究NONHSAT248596.1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4型趋化因子受体轴介导体内骨关节炎软骨退变进程中对miR-146a-5p发挥的竞争性内源性RNA调控作用。方法:取36只新西兰兔,通过向右侧后肢膝关节注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溶液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lncRNA组、miRNA组、ceRNA组、对照组分别向造模膝关节内注射NONHSAT248596.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miR-146a-5p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miR-146a-5p+NONHSAT248596.1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及空慢病毒载体。造模第4,8,12周,取膝关节软骨组织和软骨下骨组织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与番红O固绿染色显示,4组软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表现,造模第4周时,lncRNA组软骨组织中的软骨细胞肿胀、细胞极性消失,细胞外基质破坏,出现表层糜烂、裂缝形成和软骨组织局部或全层缺失,并随时间延长软骨损伤程度逐渐加重,4组中miRNA组关节软骨炎症进展最缓慢;②qRT-PCR检测显示,相同时间点下,lncRNA组软骨组织中NONHSAT248596.1、4型趋化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9及13的mRNA表达量高于其他3组(P<0.05),miR-146a-5p、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低于其他3组(P<0.05);造模后第8,12周,miRNA组软骨组织中的NONHSAT248596.1、4型趋化因子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3,9及13的mRNA表达量低于ceRNA组、对照组(P<0.05),miR-146a-5p、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高于ceRNA组、对照组(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相同时间点下,lncRNA组软骨组织中的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始终低于其他3组(P<0.05);miRNA组造模后第8,12周软骨组织中的聚集蛋白聚糖及Ⅱ型胶原蛋白表达量高于ceRNA组、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miR-146a-5p作为NONHSAT248596.1的作用靶点会受到其竞争性内源性RNA的作用造成活性被抑制,NONHSAT248596.1作用于miR-146a-5p后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4型趋化因子受体轴,影响骨关节炎软骨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Ⅱ型胶原、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造成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蛋白多糖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lncRNA(NONHSAT248596.1) miR-146a-5p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4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4) 软骨退变
下载PDF
CDR132L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和功能
4
作者 林俊敏 梁风金 +3 位作者 吴莹 许开祖 吴梅芳 林丽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3-309,共7页
[目的]观察CDR132L(miR-132反义核苷酸)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择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CDR132L组,每组10只。对照组接受标准饲料喂养,模型... [目的]观察CDR132L(miR-132反义核苷酸)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择30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CDR132L组,每组10只。对照组接受标准饲料喂养,模型组和CDR132L组给予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高脂食物联合喂养来诱导高血压和高脂血症。CDR132L组给予20 mg/kg CDR132L腹腔注射,1次/周,连续6周,对照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溶液。尾套法测量小鼠尾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血脂、血糖检测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HE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结构,血管环试验观察小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定量基因扩增检测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胸主动脉Gab1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和体质量均明显升高(P<0.05),胸主动脉内膜凹凸不平,血管壁厚度不均,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排列呈现不规则状态,血管壁上存在大量脂肪积聚,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低(P<0.05),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CDR132L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和体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主动脉管腔内膜较完整光滑,血管壁厚度较均一,中膜平滑肌细胞的排列较为有序,血管壁仅存在少量脂肪积聚,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增强(P<0.05),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CDR132L能改善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小鼠血管重构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低胸主动脉miR-132表达水平,进而上调胸主动脉Gab1和eNOS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R132L miR-132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血管重构 内皮舒张功能
下载PDF
基于不同组织和器官角度回顾PGC-1α在运动抗衰老中的作用
5
作者 李兆进 郑鹏程 +2 位作者 孔健达 朱腾旗 姜付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717-4725,共9页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和衰老密切相关,且其在运动抗衰老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缺乏从不同组织和器官视角下PGC-1α在运...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和衰老密切相关,且其在运动抗衰老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缺乏从不同组织和器官视角下PGC-1α在运动抗衰老中作用的相关综述。目的:详细回顾PGC-1α在运动抗衰老中的作用,并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角度探讨其调控情况。方法:于2023-05-01/07-01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范围包括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并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上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PARGC1A,衰老,运动,老年人等”;英文检索词:“PGC-1α,aging,exercise,exercise training,older adults”。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将检索词连接进行检索,并制定了相应的检索策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83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PGC-1α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维持线粒体功能、调控能量代谢和适应不同代谢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②在线粒体衰老中的多种功能,在多种细胞类型中的调节作用,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炎症途径和氧化还原控制的关系及其相关蛋白修饰和表观遗传变化。③PGC-1α的表达水平能够被运动训练提高,并通过调节线粒体生物发生、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积极的作用,其在运动改善脂肪组织衰老、心血管老化、神经系统老化、肾脏衰老、骨骼肌衰老和肝脏老化等中发挥重要作用。④课题组专家建议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探索不同类型、强度和时长的运动对PGC-1α表达的调节影响,研究PGC-1α的蛋白修饰和表观遗传变化的调节机制,以及加强对PGC-1α在不同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PGC-1Α 运动 运动训练 衰老 老化 组织 器官 综述
下载PDF
内皮细胞特异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新生的影响: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6
作者 燕茹 王凯茹 +2 位作者 张飞燕 贾绍斌 丛广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背景:血管新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干预靶点,骨形态发生蛋白2具有调控血管新生作用,但内皮细胞特异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不清楚。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通... 背景:血管新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干预靶点,骨形态发生蛋白2具有调控血管新生作用,但内皮细胞特异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新生的调控作用不清楚。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1)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Panglao DB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单细胞转录组荟萃分析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细胞群表达丰度和定位。血管新生小鼠和内皮(心内膜)过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小鼠转录组测序数据集探索内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血管新生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2)体内实验验证:建立小鼠后肢缺血模型,对比模型小鼠患侧与健侧缺血后肢7,14和21 d血流灌注情况,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小鼠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CD31的表达定位情况。(3)体外实验验证: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抑制剂(Noggin蛋白)干预组,培养24 h,观察各组内皮细胞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内皮细胞是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重要细胞亚群,在血管新生内皮细胞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过表达内皮细胞转录组再分析均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升高,血管新生通路明显激活。(2)缺血7 d小鼠新生血管周围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血管明显增加(P<0.05),缺血2周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血管明显减少(P<0.001)。(3)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干预后,内皮细胞迁移能力和血管出芽明显增加,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升高,Noggin明显减少了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血管新生(P<0.001),并下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表达(P<0.01)。(4)结果证实,内皮细胞特异性骨形态发生蛋白2具有调控血管新生作用,靶向性内皮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望改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新生 单细胞RNA测序 批量RNA测序 信号通路 后肢缺血模型 成管实验
下载PDF
翻转课堂+病例教学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7
作者 张阳 赵海燕 +4 位作者 王世全 王俊亚 张冬梅 马建慧 刘丹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包含理论与实验的综合学科,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内容,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间的联系。故在实验课中开展基于病例讨论的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包含理论与实验的综合学科,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完成教学内容,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间的联系。故在实验课中开展基于病例讨论的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翻转课堂 病例教学 虚拟实验室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非肿瘤疾病中SERPINA3/Serpina3c介导的细胞信号轴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覃梦岚 朱素梅 +2 位作者 黎芳 梁健钦 丘琴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21-628,共8页
SERPINA3/Serpina3c是一种丝氨酸(或半胱氨酸)肽酶抑制剂,可抑制组织蛋白酶G活性,发挥抗炎作用。目前对SERPINA3/Serpina3c功能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癌变背景下的研究,认为它参与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凋亡、信号转导和癌变等多种细胞生物... SERPINA3/Serpina3c是一种丝氨酸(或半胱氨酸)肽酶抑制剂,可抑制组织蛋白酶G活性,发挥抗炎作用。目前对SERPINA3/Serpina3c功能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癌变背景下的研究,认为它参与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凋亡、信号转导和癌变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近年来,SERPINA3/Serpina3c在非肿瘤疾病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系统分析了SERPINA3/Serpina3c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综述了SERPINA3/Serpina3c在非肿瘤疾病对细胞信号轴的调控机制,为SERPINA3/Serpina3c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PINA3 Serpina3c 信号通路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组织细胞的调节
9
作者 王鑫 吾布力卡斯木·米吉提 +1 位作者 黄金勇 谢增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00-3406,共7页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多种骨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途径,以进一步... 背景: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认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多种骨组织细胞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效应。目的:总结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骨及破骨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途径,以进一步阐明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组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检索截至2023年3月的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骨祖细胞”;英文检索词包括“TNF-α,osteoblast,osteoclast,osteocyte,osteoprogenitor cell”,并根据研究需要确立相应的标准,对最终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调控了骨祖细胞的募集、增殖与分化,但在特定环境下导致骨祖细胞剥离及死亡。同时通过分泌酶类直接或间接参与骨质吸收。②肿瘤坏死因子α能够通过激活破骨系细胞中相关信号通路,提高环境中炎性因子水平,或在特定环境下直接诱导破骨细胞生成。③肿瘤坏死因子α可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RUNX2和Osterix等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成骨分化并诱导成骨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性凋亡。④肿瘤坏死因子α通过激活骨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诱导RANKL、SOST及DKK1等细胞因子抑制成骨促进破骨,同时增强骨细胞的凋亡,以及凋亡骨组织周围的骨吸收。⑤综合而言,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组织中的效应以抑制成骨、促进破骨为主,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组织细胞中实现生物效应通常依赖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激活。⑥未来的研究中肿瘤坏死因子α与骨组织周围其他组织细胞类型的交互以及在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细胞 骨祖细胞 骨组织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骨吸收 凋亡
下载PDF
颈椎椎旁肌退变与颈椎疾病的发生和手术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鑫 马迅 李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46-49,共4页
颈椎椎旁肌作为颈椎周围重要的附着结构,其功能状态与颈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手术预后均有着密切关联。颈椎椎旁肌的退变往往会通过影响颈椎稳定性、矢状位平衡等方面进而诱发颈椎疾病,并与颈椎手术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颈椎疾病则通... 颈椎椎旁肌作为颈椎周围重要的附着结构,其功能状态与颈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手术预后均有着密切关联。颈椎椎旁肌的退变往往会通过影响颈椎稳定性、矢状位平衡等方面进而诱发颈椎疾病,并与颈椎手术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颈椎疾病则通过去神经支配、炎症、失平衡等不同机制亦能加速颈椎椎旁肌的退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颈椎椎旁肌退变与颈椎疾病的发生和手术预后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剖析颈椎疾病的病因及其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旁肌 颈椎病 脂肪浸润 肌肉萎缩
下载PDF
敲除TSP-1对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11
作者 吴敏 冯伟珂 +6 位作者 占一姗 王剑巧 曾金娣 李科浩 张守华 陶强 占敏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目的研究敲除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在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16只,TSP-1基因敲除小鼠8只:C57BL/6J小鼠分为WT组和WT+CCl_(4)组,TSP-1基因敲除小鼠为TSP-1^(-/-)+CCl... 目的研究敲除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在四氯化碳(CCl_(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16只,TSP-1基因敲除小鼠8只:C57BL/6J小鼠分为WT组和WT+CCl_(4)组,TSP-1基因敲除小鼠为TSP-1^(-/-)+CCl_(4)组;WT+CCl_(4)和TSP-1^(-/-)+CCl_(4)组给予0.5 mL CCl_(4)+9.5 mL/kg橄榄油进行腹腔注射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WT组注射橄榄油10 mL/kg作为对照。通过HE染色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观察各组小鼠肝脏损伤情况及炎症反应程度;同时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通过免疫组化和TUNEL检测凋亡的变化。结果敲除TSP-1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表现为血清AST、ALT、IL-6和TNF-α的降低和肝细胞坏死的减少,以及降低MDA含量和升高GSH含量,减少肝组织中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结论敲除TSP-1对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四氯化碳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机制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治疗前景
12
作者 张兴洲 魏明 +3 位作者 董国强 杜为 罗依雯 张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 背景:术后腹腔粘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预防术后粘连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旨在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粘连的发生机制,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和治疗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腹腔粘连,盆腔粘连,术后粘连,上皮间充质转化,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外泌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为中文检索词,以“Abdominal adhesion,pelvic adhesion,postoperative adhesion,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mesenchymal stem cell,stem cell exosomes,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8月发表的术后腹腔粘连及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最终纳入54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任何腹膜炎症、机械损伤、组织缺血和异物植入等病理因素均可引起腹膜表面的损伤,引起术后腹腔粘连;腹腔粘连的形成过程包括腹膜间皮细胞修复、炎性反应、纤溶系统及凝血途径等过程的相互作用,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包括Wnt/β-catenin通路能诱导纤维化和血管生成,并与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相互协同,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引起腹膜纤维化;同时,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上调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组织纤维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2)干细胞的旁分泌功能是目前以再生医学为基础的分子干预腹腔粘连的重要方向,可以参与作用于腹腔粘连中的多种复杂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3)相对于传统治疗腹腔粘连的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具有生物活性、使用安全、无需特殊培养和扩增、更低的免疫原性及较长的稳定性等优势,能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一种正常的修复和愈合。(4)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以往研究中均被证明可以参与调节粘连形成的上述各过程,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探索适当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方案,来解决临床转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腹腔粘连 上皮间质转化 炎症反应 纤溶系统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 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比例雌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炎症、纤维化的研究
13
作者 王晓东 张雪圆 +5 位作者 田野 王元林 江克华 李凯 王振 李涛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浓度雌雄激素对前列腺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并对78只大鼠行双侧睾丸切除手术去势模型,同时对去势大鼠皮下注射不同浓度雌雄激素,1个月后取大鼠前列腺组织,通过HE染色和Masson...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浓度雌雄激素对前列腺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取4月龄SD雄性大鼠84只,随机分并对78只大鼠行双侧睾丸切除手术去势模型,同时对去势大鼠皮下注射不同浓度雌雄激素,1个月后取大鼠前列腺组织,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前列腺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雌激素能诱导前列腺组织炎症浸润及纤维化,且随雌激素浓度增加而加重,而雄激素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炎症、纤维化程度,其缓解程度与雄激素浓度比例正相关。结论雌激素能诱导前列腺组组织炎症、纤维化,雄激素能改善前列腺炎症及纤维化,其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激素比例 前列腺纤维化 前列腺炎症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5在心力衰竭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洋 张雅茸 +2 位作者 杨红琴 王婧 赵红梅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724-728,共5页
磷酸二酯酶5(PDE5)是环磷酸鸟苷(cGMP)特异性水解酶,是由一氧化氮(NO)激活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靶向cGMP产生的。PDE5催化cGMP中磷酸二酯键的水解,从而将cGMP转化为无活性的5′-GMP形式,cGMP-PKG轴功能障碍将引起心脏重塑,是心力衰... 磷酸二酯酶5(PDE5)是环磷酸鸟苷(cGMP)特异性水解酶,是由一氧化氮(NO)激活的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靶向cGMP产生的。PDE5催化cGMP中磷酸二酯键的水解,从而将cGMP转化为无活性的5′-GMP形式,cGMP-PKG轴功能障碍将引起心脏重塑,是心力衰竭(HF)的主要原因之一。但PDE5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PDE5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对未来临床应用PDE5靶向治疗心力衰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磷酸二酯酶5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环磷酸鸟苷
下载PDF
脂氧素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15
作者 王贵佐 杨淑梅 刘璐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 LX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 ATⅡ)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 LXA4)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typeⅡcell, ATⅡ)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组、空质粒+TGF-β1组、pcDNA3.1-Nrf2+TGF-β1组及LXA4+TGF-β1组。TGF-β1组以5 ng/mL TGF-β1干预A549细胞48 h;空质粒+TGF-β1组和pcDNA3.1-Nrf2+TGF-β1组A549细胞先分别转染空质粒或Nrf2过表达质粒,再以5 ng/mL TGF-β1干预48 h;LXA4+TGF-β1组A549细胞先用100 nmol/L LXA4预处理6 h再给予5 ng/mL TGF-β1干预48 h。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光镜下可见部分A549细胞形态从鹅卵石状变成细长不规则状,呈间质性改变,E-cadherin表达减少(P<0.05)、α-SMA表达增多(P<0.01),Nrf2蛋白水平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pcDNA3.1-Nrf2+TGF-β1组A549细胞E-cadherin表达增多(P<0.05)、α-SMA表达减少(P<0.01);LXA4+TGF-β1组A549细胞E-cadherin上调、α-SMA下调以及Nrf2蛋白水平增多(P<0.05)。结论 LXA4可抑制A549细胞发生EMT,其机制与上调Nrf2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脂氧素A4 NRF2
下载PDF
PGE_(2)在环氧合酶-2抑制剂保护脓毒症肠屏障功能中的作用
16
作者 刘志慧 张桂利 +5 位作者 王燕燕 卢鼎 李淑凡 张存宇 王姣姣 张子怡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71-175,179,共6页
目的探讨PGE_(2)在环氧合酶-2抑制剂保护脓毒症肠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六组,假手术组、帕瑞昔布钠对照组、脓毒症组、帕瑞昔布钠治疗组、COX-2抑制剂组和帕瑞昔布钠-COX-2抑制剂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 目的探讨PGE_(2)在环氧合酶-2抑制剂保护脓毒症肠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六组,假手术组、帕瑞昔布钠对照组、脓毒症组、帕瑞昔布钠治疗组、COX-2抑制剂组和帕瑞昔布钠-COX-2抑制剂组,每组8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TNF-α、IL-6水平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合酶-1(mPGES-1)和前列腺素受体EP4的蛋白表达,于假手术或CLP术后24 h取四组大鼠肠组织,RT-PCR法检测PGE_(2)、mPGES-1、EP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TNF-α、IL-6和IL-10增加(P<0.05),帕瑞昔布钠治疗后能够降低TNF-α、IL-6水平(P<0.05),IL-10水平增加(P<0.05);术后24 h时脓毒症组大鼠肠组织PGE_(2)、mPGES-1、EP4和EP2 mRNA表达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帕瑞昔布钠治疗脓毒症大鼠后,肠组织PGE_(2)、mPGES-1、EP4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肠组织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合酶-1(mPGES-1)和前列腺素受体EP4的蛋白表达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治疗后,肠组织前列腺素E_(2)(PGE_(2))、前列腺素合酶-1(mPGES-1)和前列腺素受体EP4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时,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帕瑞昔布钠治疗组、COX-2抑制剂组及帕瑞昔布钠-COX-2抑制剂组肠组织TNF-α、IL-10和IL-6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帕瑞昔布钠治疗组、COX-2抑制剂组及帕瑞昔布钠-COX-2抑制剂组肠组织TNF-α、IL-6的水平明显降低,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帕瑞昔布钠治疗组比较,COX-2抑制剂组及帕瑞昔布钠-COX-2抑制剂组肠组织TNF-α、IL-6的水平降低,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脓毒症时肠屏障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COX-2-mPGES-1-PGE_(2)-EP4通路发挥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_(2) COX-2抑制剂 脓毒症 肠屏障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现状探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7
作者 王晶宇 杨雯景 +2 位作者 吴佩润 袁开森 郑卿勇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85-191,共7页
近年来,病理生理学教学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国内病理生理学教育研究年度发文分布、高发文作者、机构分布、高频关键词及趋势热点,深入了解其发展脉络。结果显示,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 近年来,病理生理学教学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丰富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梳理国内病理生理学教育研究年度发文分布、高发文作者、机构分布、高频关键词及趋势热点,深入了解其发展脉络。结果显示,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但近年来略有下滑;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院校内部,合作关系相对有限;高发文作者多来自滨州医学院等机构,而期刊方面以《基础医学教育》《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为主;热点聚类网络与趋势涵盖了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各类教学模式等,揭示了当前教学方案的多元性和发展方向。未来,病理生理学教学研究可通过跨校合作与深化热点主题等途径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医科时代的需求,推动基础医学教育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教学模式 现状剖析 VOSviewer Bibliometrix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孟志成 乔卫平 +3 位作者 赵阳 刘洪飞 李凯杰 马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7,共8页
背景: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各种免疫细胞、免疫介质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被阐明。目的:综述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为今后骨关节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骨... 背景: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各种免疫细胞、免疫介质在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被阐明。目的:综述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为今后骨关节炎的研究和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骨关节炎,膝,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炎症因子,免疫细胞”“osteoarthritis,knee,macrophages,T cells,B cells,natural killer cells,dendritic cells,cytokines, inflammatory factors,immune cells”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在阅读全文后,最后选取9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既往研究认为骨关节炎发病与软骨磨损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骨关节炎是免疫细胞广泛参与的一种慢性炎性状态,随着对骨关节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学者们认为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是由早期先天免疫反应驱动的,这种免疫反应会逐步催化退行性变,最终导致关节微环境的改变。(2)各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是影响骨关节炎修复的关键因素,其中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参与滑膜炎症反应,T细胞免疫反应参与骨关节炎软骨的降解,并加重骨关节炎的病情。(3)免疫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37等炎性细胞因子在骨关节炎的病理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白细胞介素1β是造成关节软骨破坏最重要的炎性因子。(4)在骨关节炎病早期阶段对免疫学危险因素进行评估,能够早期有效地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与骨关节炎相关的残疾、发病率和成本。(5)目前干细胞及其来源外泌体、生物材料进行免疫调节治疗骨关节炎的效果已在不同的实验模型中得到证实,但将其用于临床实践之前仍有大量的实验工作要做,随着新治疗靶点的发现,针对靶点进行相关治疗将为临床骨关节炎修复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巨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细胞 综述
下载PDF
肠道菌群代谢物在肥胖调控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启航 蒲锐 +4 位作者 陈子扬 冷思逸 宋永晶 刘辉 杜光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8-314,共7页
背景:肠道菌群与宿主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代谢物可调控肥胖的发生发展,可成为防治肥胖新靶点。目的:总结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代谢物调控肥胖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旨在为肥胖的防治提供参... 背景:肠道菌群与宿主能量平衡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代谢物可调控肥胖的发生发展,可成为防治肥胖新靶点。目的:总结肠道菌群与肥胖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代谢物调控肥胖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旨在为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以“Intestinal microbiota,intestinal bacteria,intestinal microbiota metabolites,short-chain fatty acids,bile acids,lipopolysaccharide,trimethylamine N-oxide,medium-chain fatty acids,tryptophan derivatives,obesity”和“肠道菌群、肠道细菌、肠道菌群代谢物、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脂多糖、氧化三甲胺、中链脂肪酸、色氨酸衍生物、肥胖”为检索词,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90-2022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88篇文献。结果与结论:①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厚壁菌与拟杆菌的比值变化可作为肥胖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并通过短双歧杆菌、乳杆菌和阿克曼氏菌等益生菌定植可延缓肥胖的发生。②肠道菌群主要以肠道菌群代谢物为介导参与对肥胖的调控,如短链脂肪酸可通过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41,4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等信号通路调控脂肪生成,进而延缓肥胖的发生发展;胆汁酸可通过促进G蛋白偶联受体5和法尼醇X受体的活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机体组织的能量消耗;此外,脂多糖、氧化三甲胺、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衍生物还可通过各种信号通路广泛参与肥胖的发生发展。③同一菌群代谢物在调控肥胖具体过程中因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不同,进而产生异质性作用,在高脂饮食影响下,乙酸可通过诱导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导致食欲亢进和肝脏胰岛素抵抗,进而加速肥胖的生理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肥胖 肠道菌群代谢物 短链脂肪酸 胆汁酸 脂多糖 氧化三甲胺
下载PDF
生物材料在Masquelet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凤平 李怀任 +2 位作者 常文利 田宝方 冯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4-1640,共7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和治疗难度较高,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Masquelet技术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技术目前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且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仍然不是特别成熟。目的:对现阶段... 背景:骨缺损的修复和治疗难度较高,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Masquelet技术是一种成功率高、疗效可靠且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但是该技术目前机制并未完全明确,且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技术仍然不是特别成熟。目的:对现阶段在Masquelet技术改进的研究中所应用的生物材料进行整理与归纳,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13年1月至2022年11月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膜诱导技术,诱导膜,生物材料,骨缺损”;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biomaterial,Bone defect”,对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5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Masquelet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发展为治疗骨缺损提供了一种治疗策略,有些研究者将研究方向放在研究出更好的间隔材料、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和与诱导膜具有相同性能的膜材料上,以便于将两阶段术式简化,缩短治疗时间和减轻患者的痛苦。②硫酸钙、硅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聚丙烯在动物实验或者临床应用中可以替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形成诱导膜,且各有优势,但是与预想不同,常见的钛和聚乙烯醇海绵反而不能在这一步中作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的替代材料。③自体骨的替代材料多种多样,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可吸收性明胶海绵、α-硫酸钙半水合物、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都在临床或基础实验中证明了其可以在术式第二阶段中减少自体松质骨植骨量的能力,其中同种异体骨、β-磷酸三钙、生物活性玻璃、钛和钽等材料可替代自体骨作为移植物,其余材料需与自体骨混合使用。④仿生诱导膜、人羊膜、人脱细胞真皮、聚四氟乙烯甚至自体皮质骨通过实验证实了其与诱导膜具有相似性能。⑤现阶段,众多生物材料在该技术中的应用与研究大多数仍存在于基础研究阶段,尚未应用于临床实践或大范围推广,但是上述材料可为Masquelet技术机制的探究、术式的改进与临床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膜诱导技术 诱导膜 生物材料 骨再生 骨缺损 骨愈合 骨不愈合 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