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干预小鼠巨大肩袖损伤后的肌肉退变
1
作者 何榕真 应吕方 +4 位作者 贺行文 陈传顺 印岳松 张克祥 王梓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136-5140,共5页
背景:肩袖肌退变(肌肉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是肩袖撕裂后出现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和手术预后。人参皂苷Rg1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降血脂等生物效应,然而人参皂苷Rg1对肩袖损伤后肌肉退变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参... 背景:肩袖肌退变(肌肉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是肩袖撕裂后出现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和手术预后。人参皂苷Rg1具有抗氧化、抗细胞凋亡、降血脂等生物效应,然而人参皂苷Rg1对肩袖损伤后肌肉退变的影响未见报道。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巨大肩袖损伤小鼠肌肉退变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小鼠切开右肩皮肤后缝合,其余3组小鼠均行右侧肩关节肩袖损伤造模,模拟巨大肩袖撕裂手术切断冈上肌肌腱和肩胛上神经压迫。术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予以腹腔注射人参皂苷Rg130,60 mg/kg,1次/d,共注射6周。末次注射后次日予以步态分析评估小鼠肢体功能,安乐死后取术侧冈上肌测量肌肉萎缩率、肌肉收缩力,肌肉组织进行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RT-PCR检测萎缩、纤维化、脂肪浸润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爪印面积、步长显著增加(P<0.05);②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肌纤维横截面积、冈上肌收缩力显著增加(P<0.05),湿肌质量减少比率、脂肪浸润面积比率、胶原纤维面积比率显著下降(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肌肉组织中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相关基因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④人参皂苷Rg1低、高剂量组爪印面积、冈上肌收缩力、肌纤维横截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人参皂苷Rg1高剂量组其他指标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⑤结果说明,人参皂苷Rg1能显著减轻小鼠巨大肩袖撕裂后肩袖肌萎缩、纤维化和脂肪浸润,并有利于肌肉力量及肢体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巨大肩袖损伤 脂肪浸润 肌肉萎缩 步态分析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醛对实验性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曦 马怡晗 +3 位作者 覃兵 王宇晖 徐笑天 段小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5-692,共8页
目的基于小鼠肠纤维化模型、体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探讨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HD)对小鼠肠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qPCR、Western blot等实... 目的基于小鼠肠纤维化模型、体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探讨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HD)对小鼠肠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qPCR、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验证HD对小鼠肠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在体内实验中,相较于正常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肠纤维化模型组小鼠结肠缩短,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升高,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升高,Ⅰ型胶原(collagenⅠ)明显表达升高。在使用4、10、25 mg·kg-1HD治疗后,相较于模型组,缓解了小鼠结肠缩短,且组织病理评分、CVF及collagenⅠ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而在体内外实验中,相较于模型组,HD都能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结肠组织和IEC-6细胞中EMT相关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升高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论HD能够通过抑制EMT改善实验性肠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醛 肠纤维化 炎症性肠病 胶原沉积 上皮间质转化 cadherin-switch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PC12细胞模型中异常表达
3
作者 任炳秀 王欣 +5 位作者 周呈义 靖功伟 陶敏 麻锦心 王娇亚 叶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6056-6059,共4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AD)PC12细胞模型中异常表达。方法将PC12细胞扩增,通过MTT法选择浓度为0、30、40 nmol/L的冈田酸(OA)分别加入培养液中处理24 h后更换培养液;收集经前述方法处理后的细胞,以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受体在阿尔茨海默病(AD)PC12细胞模型中异常表达。方法将PC12细胞扩增,通过MTT法选择浓度为0、30、40 nmol/L的冈田酸(OA)分别加入培养液中处理24 h后更换培养液;收集经前述方法处理后的细胞,以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Aβ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tau蛋白磷酸化情况;Western印迹和PCR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OA处理后的PC12细胞的甲状腺激素受体(THR)α,β及其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0 nmol/L OA组相比,30、40 nmol/L组A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1)且40 nmol/L组表达明显高于30 nmol/L组(P=0.00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0、40 nmol/L OA处理组A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0 nmol/L;30、40 nmol/L OA处理组蛋白磷酸酯酶(PP)2A表达明显下调,磷酸化的tau蛋白(P-tau)表达明显增加,酪氨酸307磷酸化的PP2A(PP2Ac-yp307)表达显著升高(P<0.001);40 nmol/L OA处理组细胞THRα、THRβ蛋白及基因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30 nmol/L OA处理组仅THRα蛋白,THRβ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升高(P<0.001),而THRα基因表达无显著异常(P=0.098)。结论PC12细胞AD模型中PC12神经细胞表达THR蛋白(α、β)及THRβ基因异常升高可能是细胞的一种修复反应,AD的发生诱发了PC12细胞THR蛋白及基因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田酸 阿尔茨海默病 TAU 甲状腺激素受体 PC12细胞
下载PDF
QDPR通过调控Beclin1改善UUO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4
作者 高海洋 何海兰 +2 位作者 张立国 陈曦 李治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6-811,共6页
目的探讨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DPR)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对Beclin1的影响。方法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构建UUO模型,Masson、COLⅠ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纤维化进展及QDPR和Beclin1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QDPR)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对Beclin1的影响。方法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构建UUO模型,Masson、COLⅠ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纤维化进展及QDPR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慢病毒输尿管逆行注射构建过表达QDPR基因和空载对照UUO模型,评估慢病毒感染效率和QDPR表达情况,并检测QDPR过表达对纤维化进展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结果UUO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的胶原纤维表达水平增高(P<0.05),QDPR表达水平降低(P<0.05),Beclin1表达增高(P<0.05)。通过输尿管逆行注射慢病毒,成功感染肾脏,并能增加肾脏QDPR表达。过表达QDPR后,胶原纤维表达水平降低(P<0.05),且Beclin1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过表达QDPR抑制了Beclin1的表达水平,改善了纤维化的进展,提示过表达QDPR可能通过抑制Beclin1进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醌型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 BECLIN1 肾间质纤维化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对UUO大鼠肾组织β-catenin及EMT的影响
5
作者 王晖 张海英 +3 位作者 高海波 郭金晶 裴刚 唐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85-2389,共5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Liuwei Dihuang decoction,LWDHD)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ic obstrutction,UUO)大鼠肾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肾脏组织病理变...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汤(Liuwei Dihuang decoction,LWDHD)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ic obstrutction,UUO)大鼠肾组织中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UUO)、LWDHD低、中、高组(LWDHD 3.375、6.75、13.5 g·kg^(-1))、依那普利组(Enalapril)10 mg·kg^(-1),每组8只。采用HE、Masson染色法观察6组大鼠患侧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上E-cadherin、β-catenin、α-SM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比较,UUO组大鼠患侧肾组织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扩张,间质纤维化明显。β-catenin、α-SMA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UUO组相比,LWDHD组和Enalapril组中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沉积明显改善,β-catenin、α-SMA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LWDHD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的表达,进而抑制EMT,发挥缓解肾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单侧输尿管梗阻 Β-CATENIN EMT 六味地黄汤 组织病理
下载PDF
非编码RNAs与心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长勇 孙钺 +3 位作者 保苏丽 柴圣杰 李皓洁 彭云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5-609,共5页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晚期的共同病理性改变,进行性的纤维化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和进展的病理性基础。目前,针对心肌纤维化并无有效的逆转药物,这与人们对分子机制认识不够深入相关。非编码RNAs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晚期的共同病理性改变,进行性的纤维化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发生和进展的病理性基础。目前,针对心肌纤维化并无有效的逆转药物,这与人们对分子机制认识不够深入相关。非编码RNAs是一类不具有编码蛋白功能的RNAs。人们已经发现,非编码RNAs密切参与了心肌细胞的分化、转录和凋亡等生命周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非编码RNAs通过相关的信号通路调节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转化,可作为心脏纤维化的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及新型治疗靶点,该文就非编码RNAs与心脏纤维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生物标记物 基因调控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兔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宇 梁长虹 +3 位作者 伍筱梅 李新春 何建勋 秦积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DWI定量参数诊断兔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49只新西兰大白兔,正常组采用标准饮食,实验组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采用10个b值的IVIM-DWI对实验兔肝脏成像,得到ADC值、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DWI定量参数诊断兔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49只新西兰大白兔,正常组采用标准饮食,实验组采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采用10个b值的IVIM-DWI对实验兔肝脏成像,得到ADC值、扩散系数(D)、假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值)。对各实验组间参数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结果最后实验样本为41只实验兔,正常组9只,Borderline组(可疑NASH组)13只,NASH组19只。NASH组、Borderline组的D、D*、f及ADC值均低于正常组(P均<0.05);NASH组的D及ADC值低于Borderline组(P均<0.05),而两组D*和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VIM参数能客观反映兔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组织学改变,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重要无创性量化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 扩散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下载PDF
葛根素抑制缺氧状态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雯霖 姜德咏 +1 位作者 郭丽花 张莉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研究葛根素缺氧状态下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分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00μmol·L-1CoCl2模拟缺氧环境,不同浓度(0g·L-1、0.01g·L-... 目的研究葛根素缺氧状态下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al,RPE)细胞分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的抑制作用。方法用100μmol·L-1CoCl2模拟缺氧环境,不同浓度(0g·L-1、0.01g·L-1、0.1g·L-1、1g·L-1)葛根素作用于RPE细胞24h。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分析法检测RPE细胞中HIF1α的表达,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葛根素作用于100μmol·L-1CoCl2刺激的RPE细胞24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01g·L-1以上浓度葛根素均能显著抑制CoCl2诱导的RPE细胞HIF1α的表达,其中0.01g·L-1葛根素使HIF1α的表达降低了12.67%,0.1g·L-1葛根素则降低了39.83%,1g·L-1葛根素则达到53.93%.Westernblot分析显示,与CoCl2组比较,3种不同浓度的葛根素不同程度地抑制HIF1α的表达,随着葛根素浓度的增加,HIF1α免疫印迹带逐渐减弱,0.01g·L-1葛根素使HIF1α的表达降低了12.45%,0.1g·L-1葛根素则降低了39.21%,1g·L-1葛根素则达到53.61%.结论葛根素可显著抑制缺氧状态下RPE细胞HIF1α的表达,提示抑制HIF1α的表达可能是抑制缺血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形成的新策略,葛根素有望用于缺血性视网膜病变药物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低氧诱导因子-1Α CoCl2
下载PDF
Masson染色联合图像半定量分析对肾间质纤维化的诊断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文涛 李燕 +1 位作者 黄婷 张亚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202-4208,共7页
背景肾间质纤维化(RIF)是慢性肾脏病(CKD)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影响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等生化指标,以及超声弹性成像... 背景肾间质纤维化(RIF)是慢性肾脏病(CKD)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影响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等生化指标,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无创检测来反映RIF,但因操作烦琐,价格高昂,临床广泛开展还有困难。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后进行Masson染色等特殊染色方法来反映RIF,但在常规的病理诊断中,病理医师只能通过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来定性描述间质内的改变,存在主观性,而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自动化分析肾间质内的改变,并进行半定量研究。目的通过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仪检测Masson染色的肾脏病理切片的积分光密度,计算平均光密度(MOD),探讨其对RIF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排除继发性肾脏疾病、诊断为慢性间质性肾炎(CIN)及慢性肾小球疾病(CGD)患者149例作为RIF组,其可分为CIN亚组(包括病理诊断为小管间质性炎,伴或不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n=26)、慢性肾小球疾病(CGD)亚组(n=123)。根据CGD常见类型,分为IgA肾病(IgAN,包括伴有肾小球硬化的IgAN患者,n=79)、慢性肾小球肾炎(n=44);根据LEE氏标准将IgAN分为IgANⅡ级(n=3)、IgANⅢ级(n=35)、IgANⅣ级(n=25)、IgANⅤ级(n=16),根据慢性肾小球肾炎硬化程度分为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N,n=31)、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PSGN,n=10)、硬化性肾小球肾炎(SGN,n=3)。将同期于本院行肾脏穿刺活检明确无RIF的Ⅰ~Ⅱ期膜性肾病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临床指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血红蛋白(Hb)、血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分析各组MOD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绘制MOD诊断各组RIF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最佳截断值、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RIF组的MOD与Scr、血及尿β2-MG呈正相关,与Hb呈负相关(P<0.05)。CGD亚组MOD与胱抑素C、血及尿β2-MG呈正相关,与Hb呈负相关(P<0.05)。MOD诊断RI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2〔95%CI(0.961,1.000)〕,最佳截断值为0.0123,灵敏度为0.886,特异度为0.963。MOD诊断CIN亚组RI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95%CI(0.975,1.000)〕,最佳截断值为0.0118,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926。MOD诊断CGD亚组RI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95%CI(0.958,1.000)〕,最佳截断值为0.0080,灵敏度为0.992,特异度为0.852。结论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仪检测Masson染色的肾脏病理切片的MOD可以反映RIF的程度,预测RIF的最佳截断值为0.0123,诊断不同类型RIF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肾间质纤维化 肾疾病 诊断
下载PDF
肝纤维化时Ⅳ型胶原酶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海林 李宣海 +1 位作者 王丹艺 杨少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纤维化时Ⅳ型胶原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在肝组织与贮脂细胞(FSC) 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分别从正常和CCl4 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及FSC中提取R... 目的 研究肝纤维化时Ⅳ型胶原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在肝组织与贮脂细胞(FSC) 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分别从正常和CCl4 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及FSC中提取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MP2 与TIMP1 mRNA 水平。结果 正常肝脏FSC不表达MMP2 ,仅肝纤维化时才转录;肝组织中无论是正常或肝纤维化时均存在MMP2 mRNA,并在肝纤维化时表达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TIMP1 在正常与肝纤维大鼠的肝组织或FSC中均表达,肝纤维化时肝组织和FSC的TIMP1 m RNA 水平与正常相比显著升高( P<0 .05,P< 0.02) 。结论 FSC 表达MMP2对肝纤维化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TIMP1 表达增加可能是导致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降解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Ⅳ型胶原酶 TIMP-1
下载PDF
芦荟素通过激活Nrf2改善TGF-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拥军 李艺 王卫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9-554,共6页
目的探讨芦荟提取物芦荟素(aloin)对TGF-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发生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TGF-β诱导组、芦荟素50μmol·L^(-1)+TGF-β诱导组、芦荟素100μmol·L^(-1)+TGF-β诱导组。通过CCK-... 目的探讨芦荟提取物芦荟素(aloin)对TGF-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纤维化发生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TGF-β诱导组、芦荟素50μmol·L^(-1)+TGF-β诱导组、芦荟素100μmol·L^(-1)+TGF-β诱导组。通过CCK-8细胞毒性实验检测芦荟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及抗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ROS,SOD活性和MDA脂质氧化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ELISA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芦荟素处理HK-2细胞后无显著性影响细胞活性。芦荟素减低TGF-β诱导的HK-2细胞α-SMA、E-Cadherin、Collagen I、Fibronectin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芦荟素上调Nrf2、HO-1、NQO1等抗氧化应激分子表达水平,减轻ROS、MDA含量,升高SOD酶活性。同时,芦荟素还能抑制IL-1β、IL-6炎症因子释放。结论芦荟素通过上调Nrf2蛋白表达,改善TGF-β诱导的HK-2细胞氧化应激和纤维化,并抑制其炎症因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素 NRF2 氧化应激 肾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娜 罗敏 +7 位作者 王鹏 吴莎 黄蓉 王略力 史云科 马一铭 张玲 杨为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2-1227,共6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脏纤维化(diabetic renal fibrosis,DRF)是DN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的病理性变化。近年来,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脏纤维化(diabetic renal fibrosis,DRF)是DN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的病理性变化。近年来,肾脏纤维化(renal fibrosis,RF)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RF可能使他们面临肾脏移植甚至死亡,给其本人和家庭带来重大的负担。因此,了解DRF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现状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新药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就DN、DRF的概况、分子机制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DRF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脏纤维化 病理机制 分子机制 治疗靶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整合素α_5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浩 许祖德 +2 位作者 张月娥 张锦生 陈琦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整合素(integrin)α5β1及其配体纤维连接蛋白(FN)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Northern印迹杂交、免疫细胞...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整合素(integrin)α5β1及其配体纤维连接蛋白(FN)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Northern印迹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果经PDGF-BB、TGF-β1作用2h,α5、β1、FNmRNA的表达即强于对照组,以后继续增强,其间仅于18或12h短暂回落,但仍明显强于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肺成纤维细胞α5β1和FN蛋白的表达也明显增强。结论PDGF、TGF-β1可以促进integrinα5β1及其配体FN的合成增加,其调控机制之一可能是在转录水平上增强integrinα5β1及其配体FN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PDGF TGF-β 整合素Α5Β1 FN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肝纤维化发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东璞 卢凤美 +1 位作者 马迎军 孟庆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年第5期61-61,共1页
目的 :肝星状细胞 (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环节 ,本实验研究山莨菪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为应用山莨菪碱防治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流 ,以 Nycodenz为分离介质 ,分离大... 目的 :肝星状细胞 (HSC)的激活是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的核心环节 ,本实验研究山莨菪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为应用山莨菪碱防治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链霉蛋白酶、胶原酶原位灌流 ,以 Nycodenz为分离介质 ,分离大鼠的肝星状细胞 ,并以 MTT比色法观察山莨菪碱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效应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星状细胞在细胞周期中DNA含量的改变。结果 :山莨菪碱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 ,DNA合成受到抑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山莨菪碱 肝纤维化
下载PDF
实验化学性肝纤维化中贮脂细胞、Ⅳ型胶原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异玲 傅宝玉 王天骄 《辽宁医学杂志》 1998年第5期241-243,共3页
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复制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注射后4、8、12周处死动物。电镜下观察贮脂细胞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Ⅳ型胶原在肝内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脂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化,逐渐拉长、... 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复制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分别于注射后4、8、12周处死动物。电镜下观察贮脂细胞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Ⅳ型胶原在肝内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脂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化,逐渐拉长、变形,成为肌成纤维样细胞,并分泌大量胶原。Ⅳ型胶原是肝纤维化中形成毛细血管化的主要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贮脂细胞 Ⅳ型胶原
下载PDF
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与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莉 方先来 +7 位作者 李荣藻 唐德燊 孟志华 黄洁平 石广兴 邓行江 陆少翎 雷淑妃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55-257,274,共4页
目的通过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RIF)肾穿刺病理检查(RBP)与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SCTDCS)对照,探讨RIF病理与螺旋CT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RBP检查证实的正常及轻中重度RIF患者112例,肾活检病理组织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 目的通过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RIF)肾穿刺病理检查(RBP)与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SCTDCS)对照,探讨RIF病理与螺旋CT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RBP检查证实的正常及轻中重度RIF患者112例,肾活检病理组织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行肾脏SCTDCS作出影像诊断。结果中、重度RIF组肾皮/髓质厚度比、CT值及肾体积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TDCS诊断RIF的敏感性为70.7%,准确性为78.6%,特异性为86.7%。结论SCTDCS通过综合判断肾脏相关指标其诊断RIF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RIF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肾穿刺病理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在利福平引起小鼠肝脏脂肪变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莹 段自皞 +2 位作者 陈熙 张程 徐德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利福平(RIF)引起小鼠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ICR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IF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或RIF(200mg/kg),连续处理1周及单次处理。分析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G)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 目的研究利福平(RIF)引起小鼠肝脏发生脂肪变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ICR成年健康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IF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或RIF(200mg/kg),连续处理1周及单次处理。分析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G)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肪聚集情况,RT-PCR法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清道夫受体(CD36)水平。结果油红O染色病理观察发现RIF 1周引起肝脏脂肪变性,RIF单次引起轻微脂质聚集。RIF 1周和单次处理小鼠血清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肝脏组织中TG水平显著升高。1周和单次RIF处理小鼠肝脏组织Fasn、Acc和CD36 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Scd-1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RIF影响小鼠肝脏脂质代谢,脂肪酸合成和转运的关键酶在RIF干扰脂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 脂肪酸类
下载PDF
腺苷受体在纤维化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凤 王和 +1 位作者 吕雄文 李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纤维化可发生于多种器官,持续进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衰退,乃至器官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腺苷是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在人体各组织中均能生成,主要通过与4种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近来研究发现,... 纤维化可发生于多种器官,持续进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衰退,乃至器官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腺苷是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在人体各组织中均能生成,主要通过与4种不同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近来研究发现,腺苷受体(adenosine receptors,ARs)在组织再生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这些过程可能在纤维化疾病的治疗上能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对ARs在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腺苷受体 纤维化疾病 G-蛋白偶联受体 信号通路 腺苷受体调节剂
下载PDF
肾间质纤维化中肌成纤维细胞来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莹莹 杜玄一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3期349-352,共4页
作为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及评估疾病预后的最重要指标,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细胞在RIF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就RIF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进... 作为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及评估疾病预后的最重要指标,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来源细胞在RIF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就RIF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肾间质纤维化 肌成纤维细胞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 周细胞
下载PDF
纤维细胞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文轩 王菲(综述) +1 位作者 常露 朱振东(审校)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105-1108,共4页
纤维化是组织损伤和炎症造成的一系列反应的最终结果。病理性纤维化会导致永久性瘢痕形成,并损害器官功能。纤维化可发生在多种器官或组织中,如肝脏、肾脏、肺脏、心脏、胰腺、眼球、皮肤、关节等,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纤维细胞拥有... 纤维化是组织损伤和炎症造成的一系列反应的最终结果。病理性纤维化会导致永久性瘢痕形成,并损害器官功能。纤维化可发生在多种器官或组织中,如肝脏、肾脏、肺脏、心脏、胰腺、眼球、皮肤、关节等,是许多疾病的发病基础。纤维细胞拥有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Ⅰ,ColⅠ),纤维连接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和造血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4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5,CD45),CD34,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 MHC Ⅱ ) CD11b, Gr1,Ly6c,CD54,CD80,CD86,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chemokine receptor2,CCR2),CCR1,CCR7和CCRS]的双重特征,且能够分泌促进细胞外基质沉积的生长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