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过程心理干预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俯卧位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1
作者 王蕾 杨瑞 +3 位作者 杜凌霄 谢晓娟 宋娟娟 周玉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过程心理干预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俯卧位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过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全过程心理干预对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俯卧位依从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过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俯卧位依从性、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干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日均俯卧位时长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过程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俯卧位依从性,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心理干预 老年 肺部感染 俯卧位 依从性 焦虑情绪
下载PDF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学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苏文芳 郑振光 +1 位作者 李耿祥 石艳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学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7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46)和预后差组(n=11)。比较两组细... 目的探讨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学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7例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46)和预后差组(n=11)。比较两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学水平对预后的影响。结果预后良好组CD4^(+)、CD4^(+)/CD8^(+)均高于预后差组,CD8^(+)、免疫球蛋白(Ig)G、IgE、IgA、WBC和CRP均低于预后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OR=3.582,95%CI=2.482~6.313)、CD4^(+)/CD8^(+)(OR=6.413,95%CI=5.682~8.452)、CD8^(+)(OR=4.083,95%CI=3.235~4.572)、IgG(OR=1.034,95%CI=0.283~4.394)、IgE(OR=1.593,95%CI=1.241~1.786)、IgA(OR=1.246,95%CI=0.987~1.583)、WBC(OR=1.692,95%CI=1.212~1.889)、CRP(OR=1.326,95%CI=1.021~1.984)均为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免疫水平因素(P<0.05)。结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表达异常,能预测患儿治疗预后,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匹多莫德对支原体感染小鼠肺功能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坤 李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支原体感染(MPI)小鼠肺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MPI小鼠随机分为MPI组和实验A、B、C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小鼠设为正常组。实验A、B、C组分别灌胃匹多莫德颗粒100、200和400 mg/kg,正常组、MP...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支原体感染(MPI)小鼠肺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MPI小鼠随机分为MPI组和实验A、B、C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小鼠设为正常组。实验A、B、C组分别灌胃匹多莫德颗粒100、200和400 mg/kg,正常组、MPI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1次/d,持续3 d。采用小动物呼吸机检测肺功能,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细胞色素C还原法检测血清氧化应激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免疫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PI组每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TV)、最大呼气量(MEV)均减少(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升高(P<0.05);与MPI组比较,实验A、B、C组MV、TV、MEV均增加(P<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C组MV、TV、MEV均增加(P<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与实验B组比较,实验C组MV、TV、MEV均增加(P<0.05),GSH-Px、SOD活性均增强(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IL-4水平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MPI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与MPI组比较,实验A、B、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实验A组比较,实验B、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实验B组比较,实验C组肺组织Nrf2、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匹多莫德可能通过调节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MPI小鼠肺功能和免疫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肺功能损伤 匹多莫德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下载PDF
儿童支原体肺炎重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力铭 李明 《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81-87,共7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在临床中,诊断为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患儿中,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在临床中,诊断为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患儿中,重症支原体肺炎(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SMPP)、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和危重症MPP除带来治疗困难、预后差等严重影响儿童生命安全的情况外,还常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分析MPP重症化的影响因素,寻找早期识别MPP重症化的相关预警指标,对于进行早期干预,降低SMPP和RMPP的致残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以及降低SMPP和RMPP的病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中,感染MPP的患儿对支原体耐药性、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表现等,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的应用与MPP重症化发生相关,笔者对上述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抗药性 体征和症状 临床实验室技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载PDF
板蓝根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7A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赵若莲 柴琳 +3 位作者 周宏 刘荣均 李云芬 杨川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板蓝根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BALB/c小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种不同浓度(250、125、62.5 mg/ml)板蓝根提取物... 目的探讨板蓝根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BALB/c小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三种不同浓度(250、125、62.5 mg/ml)板蓝根提取物组,每组8只。采用肺炎支原体标准菌株M19滴鼻法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模型。建模成功后灌胃不同浓度的板蓝根提取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流式法检测小鼠血清IL-6、TNF-α、IL-17A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IL-6、TNF-α、IL-17A水平高于对照组;板蓝根低、中、高浓度组IL-6和IL-17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板蓝根中、高浓度组TNF-α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板蓝根能缓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组织炎性病变及过量炎症因子IL-6、TNF-α、IL-17A的释放,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免疫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板蓝根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7A 免疫病理损伤 小鼠
下载PDF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卢光杰 张运飞 邓家乾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 探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目的 探究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给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两组疗程均为2周。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咳嗽、咳痰、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布他林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IgG、IgM抗体、CRP及D-D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7
作者 王颖 刘煜 王娅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Ig)G、Ig M抗体、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及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2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体...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血清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Ig)G、Ig M抗体、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及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22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g G、Ig M抗体、CRP及D-D水平,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其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预后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g G、Ig M抗体、CRP及D-D水平预测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Ig G抗体、Ig M抗体、CRP和D-D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治疗预后不佳56例(25.45%),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佳与预后良好组住院时间、是否集体生活、有无抗菌药物应用、Ig G抗体、Ig M抗体、CRP及D-D含量等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Ig G抗体、Ig M抗体、CRP和D-D均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 G、Ig M抗体、CRP及D-D水平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预后不佳的AUC分别为0.644、0.849、0.752和0.861(P<0.05),敏感度分别为0.625、0.857、0.768和0.768,特异度分别是0.628、0.811、0.701和0.927,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肺炎支原体Ig G、Ig M抗体、CRP及D-D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及预后密切相关,其中CRP预测患儿预后效果最好,建议临床上予以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 血清 IgG、IgM抗体 CRP D-D
下载PDF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
8
作者 廖丽娟 余俊浩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研究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11月于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采集资料并分析患儿预后的单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结... 目的 研究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11月于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采集资料并分析患儿预后的单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结果 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NLR、PLR、CRP、DD、PCT及LDH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包含NLR、PLR、CRP、DD、PCT及LDH。经过模型优化后,产生的最大AUC值为0.877(95%CI:0.704~0.961),准确度是94.27%,存在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预后预测模型所产生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预后 预测模型 构建 应用
下载PDF
解毒活瘀化痰汤联合清宣汤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的临床价值研究
9
作者 王晓萌 王嫣嫣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解毒活瘀化痰汤联合清宣汤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痰热闭肺证)患儿肺部体征、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痰热闭肺型MPP患儿11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用组... 目的探讨解毒活瘀化痰汤联合清宣汤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痰热闭肺证)患儿肺部体征、炎性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痰热闭肺型MPP患儿11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用组(n=57)和联用组(n=57)。单用组采用清宣汤治疗,联用组在单用组基础上加用解毒活瘀化痰汤治疗。两组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肺部症状和体征、炎性因子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及总积分均降低(P<0.01)、且联用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单用组,两组差异明显(P<0.01);联用组患儿的发热、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啰音、肺部阴影等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单用组,两组差异明显(P<0.01);治疗前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联用组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低于单用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值增加、且联用组大于单用组(P<0.05),治疗后两组Fib水平降低、且联用组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自拟解毒活瘀化痰汤联合清宣汤口服治疗痰热闭肺型MPP患儿可降低中医症候积分,促进肺部体征消失,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和凝血指标水平,且安全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活瘀化痰汤 清宣汤 肺炎支原体肺炎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心肌酶谱、BNP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关系及对心肌损害诊断价值
10
作者 王晓微 付迎新 +2 位作者 赵淑清 朱晓晨 徐颖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四项、BNP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心肌损害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MPP患儿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n=76)和重度(n=58),采用Spearma...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四项、BNP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心肌损害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MPP患儿13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将患儿分为轻度(n=76)和重度(n=58),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心肌酶谱四项、BNP与小儿MPP严重程度的关系。根据心肌损害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心肌损害组(33例)与无心肌损害组(101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心肌酶谱四项、BNP对小儿MPP心肌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重度CK、CK-MB、LDH、AST及BNP水平均高于轻度(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CK、CK-MB、LDH、AST、BNP与小儿MPP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心肌损害组的心肌酶谱四项指标及BNP水平均高于无心肌损害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心肌酶四项指标CK、CK-MB、LDH、AST及BNP五项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心肌酶谱、BNP水平随着小儿MPP的加重而升高,具有正相关性,其联合检测对小儿MPP引发的心肌损害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脑钠肽
下载PDF
hs-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11
作者 武新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血常规检查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2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在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查和C反应蛋白(CRP)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患儿的hs-CRP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病例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绝对值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率和单核细胞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淋巴细胞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儿hs-CRP水平与气喘、肺部啰音、咳嗽、咳痰的缓解时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hs-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hs-CRP水平和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具有相关性,对于患儿康复的预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形成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路素坤 牛波 +4 位作者 黄坤玲 杨会荣 曹丽洁 吕文山 刘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04-706,711,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形成原因。方法纳入行支气管镜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74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SMPP)组43例和普通(GMPP)组31例,对比2组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血及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荧光定量PC...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形成原因。方法纳入行支气管镜治疗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74例,根据病情分为重症(SMPP)组43例和普通(GMPP)组31例,对比2组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血及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BALF中肺炎支原体载量(MPL),计算MPL指数(MPLI),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MPLI的相关性。结果与GMPP组相比,SMPP组患儿气道内更容易形成黏液栓(χ^(2)=10.689,P=0.001),而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差异(P>0.05),BALF中IL-6、TNF-α、IFN-γ、Th1/Th2、血清IL-6水平、MPLI显著增高(P<0.05),秩相关分析提示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均与MPLI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SMPP患儿感染局部炎性因子增高及Th1/Th2免疫失衡、气道内更易出现黏液栓,其形成可能与肺炎支原体高载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TH1/TH2 肺泡灌洗液 肺炎支原体载量 儿童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杨金广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0084-0086,共3页
目的:研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时所展现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基层社区和卫生院门诊随访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基础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时所展现的实施效果与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1月在基层社区和卫生院门诊随访的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基础常规治疗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临床指标、生活质量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为(172.51±27.18)ng·L-1、干扰素-α(INF-α)水平为(4.31±0.87)ng·L-1、免疫球蛋白A(lgA)水平为(0.53±0.18)g·L-1、lgM水平为(0.96±0.19)g·L-1、发热减退时长为(3.62±1.09)d、咳嗽消失时间为(5.90±1.24)d;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IL-2水平为(262.11±40.26)ng·L-1、INF-α水平为(7.80±2.15)ng·L-1、lgA水平为(0.70±0.35)g·L-1、lgM水平为(1.32±0.27)g·L-1、发热减退时长为(5.22±1.24)d、咳嗽消失时间为(7.51±1.35)d。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指标更高,且血清中IL-2水平、INF-α水平、lgA水平、lgM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减退时长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实施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质量,降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治疗 肺炎支原体肺炎 患儿 临床疗效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4
作者 李华 《大医生》 2024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10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10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收治的3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咳痰、喘憋、发热及肺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目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血清IL-2、IL-8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丽萍 梁利红 +2 位作者 曹欢 封金花 何倩倩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101例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组。两组患儿... 目的分析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对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期间101例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常规组50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51例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减轻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CD4^(+)/CD8^(+)、CD3^(+)、CD4^(+)水平均高于常规组,CD8^(+)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儿头晕、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减轻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免疫功能,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阿奇霉素 大叶性肺炎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新生 达春水 刘佳淳子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23-724,共2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和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各54例。比较...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常规组(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和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各54例。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IL-6、IL-10、TNF-α和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有利于降低支原体肺炎患儿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儿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方剂 阿奇霉素 序贯治疗 小儿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血清中TLR4、NF-κB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预测价值
17
作者 王永芳 许玉芳 +4 位作者 程艳波 李琳楠 曾培培 李伟霞 张成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TLR4、NF-κB水平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住院治疗的确诊为肺炎支... 目的探讨血清中TLR4、NF-κB水平对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二病区住院治疗的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69例,其中RMPP组33例,普通MPP组36例。应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预测RMPP的特异性指标。结果两组MPP患儿血清TLR4、NF-κ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2、9.850,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NF-κB水平与RMPP呈正相关(r_(s)=0.642、0.791,均P<0.05)。当TLR4值为8.36 ng/mL时,AUC(曲线下面积)为0.871,诊断出RMPP的敏感度是84.8%,特异度72.2%;当NF-κB值为572.12 pg/mL时,AUC为0.957,诊断出RMPP的敏感度是97.0%,特异度83.3%。两因子联合检测,预测RMPP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9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LR4>8.36 ng/mL(OR=1.918,95%CI:1.058~3.479,P=0.032)及NF-κB>572.12 pg/mL(OR=1.028,95%CI:1.008~1.046,P=0.004)是发展为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MPP患儿血清中TLR4、NF-κB表达水平增高,早期检测TLR4、NF-κB水平对RMPP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为发生RMPP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预测
下载PDF
人性化护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发热的安抚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杜翠芬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索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发热的临床安抚效果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泉州市儿童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发热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索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发热的临床安抚效果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泉州市儿童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发热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探索分析二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发热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睡眠改善时间、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D)评分、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是每日睡眠时间、眠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伴发热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安抚其心理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加快发热症状消失速度,保障其睡眠时间的充足,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小儿 支原体肺炎 发热 安抚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探讨
19
作者 李园园 顾婷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以降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8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儿是否并发大...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及对应预防策略,以降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8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儿是否并发大叶性肺炎将其分为对照组(138例,未并发大叶性肺炎)与观察组(46例,并发大叶性肺炎)。将所有患儿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病程>7 d、存在胸腔积液、存在肺外并发症的患儿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红细胞沉降率(ES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病程>7 d、存在胸腔积液、存在肺外并发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CRP水平高、LDH水平高、ESR水平高均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OR=1.968、1.887、1.904、1.910、1.747、2.214、2.192,均P<0.05)。结论病程>7 d、存在胸腔积液、存在肺外并发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CRP水平高、LDH水平高、ESR水平高均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因素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此降低患儿并发大叶性肺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大叶性肺炎 影响因素 预防策略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异病同治”肺炎支原体肺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邬霄霞 李焕敏 +2 位作者 孙丹 韩耀巍 李新民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916-924,共9页
[目的]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麻杏石甘汤“异病同治”肺炎支气体肺炎(MPP)与支气管哮喘(BA)的共同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筛选麻杏石甘汤的... [目的]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麻杏石甘汤“异病同治”肺炎支气体肺炎(MPP)与支气管哮喘(BA)的共同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筛选麻杏石甘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将其进行标准化。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MPP与BA疾病相关靶点。利用Venny2.1获取药物-疾病共有靶点。利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将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麻杏石甘汤有效成分123种,相关靶点208个。MPP疾病靶点374个,BA疾病靶点2623个,药物-疾病交集靶点46个。GO富集分析获得生物过程276个(P<0.05),细胞组成15个(P<0.05),分子功能33个(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麻杏石甘汤治疗MPP与BA的共同通路主要有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多能形成稳定结构。[结论]麻杏石甘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治疗MPP与BA,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提供了生物信息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支气管哮喘 麻杏石甘汤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