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9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广西6个市白纹伊蚊成蚊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海芳 廖宁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6—9月分别在南宁、北海、百色、梧州、钦州、防城港6个城市的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采集白纹伊蚊成蚊或幼虫,按城市放在实验室蚊笼... 目的了解广西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6—9月分别在南宁、北海、百色、梧州、钦州、防城港6个城市的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采集白纹伊蚊成蚊或幼虫,按城市放在实验室蚊笼内混合饲养,以F1代羽化后3~5天的成蚊进行抗药性检测。用WHO推荐的接触筒法检测抗性,试验重复3次,根据死亡率判断抗性水平。结果拟除虫菊酯类抗药性水平中,6个地级市的抗药性均小于80%,全部为抗性种群,其中南宁市的溴氰菊酯最为明显(仅为41.8%)。氨基甲酸酯类抗药性水平中,噁虫威除南宁(98.2%)是敏感水平外,其余5个城市均为可疑抗性(86.8%~96.3%);6个地级市的残杀威均为可疑抗性种群(83.0%~91.7%)。有机磷类抗药性水平中,马拉硫磷除梧州市(100.0%)是敏感种群外,其余均为可疑抗性种群;杀螟硫磷6个地级市均为可疑抗性种群(91.7%~96.7%);毒死蜱除北海、防城港(均为98.1%)是敏感种群外,其余4个城市均为可疑抗性种群(88.3%~96.4%)。结论广西白纹伊蚊成蚊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和可疑抗性,应每年开展蚊虫抗药性监测,科学使用杀虫剂,提高灭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杀虫剂 抗药性
下载PDF
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沧源县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抗性及突变情况调查
2
作者 周耀武 罗宗圣 +10 位作者 林祖锐 许建卫 许时燕 施靖 孙维江 田光强 李荣明 李春华 孙晓东 段凯霞 曾旭灿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3,298,共6页
目的助力云南省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工作。为选择或更换适宜的杀虫剂,控制当地媒介按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沧源县开展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和抗性基因突变调查,选定沧源县勐董镇勐董社区芒勐寨... 目的助力云南省消除疟疾后防止输入再传播工作。为选择或更换适宜的杀虫剂,控制当地媒介按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沧源县开展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和抗性基因突变调查,选定沧源县勐董镇勐董社区芒勐寨旁永和下7组为监测点,使用吸蚊管于试验前夜在现场采集牛圈内的中华按蚊成蚊,带回实验室饲以10%葡萄糖水供试验用。参照《蚊虫抗药性检测方法生物测定法》(GB/T26347-2010),采用成蚊接触筒法开展中华按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调查。测定结束后分别收集死亡(敏感表型)和存活(抗性表型)个体,用无水乙醇保存带回,提取蚊DNA后,开展抗药性靶标kdr(knockdown resistance)、ace-1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接触0.05%高效氯氰菊酯、0.05%高效氯氟氰菊酯、0.05%溴氰菊酯、0.1%残杀威、5%马拉硫磷和1%杀螟硫磷后,中华按蚊首只被击倒的时间分别为5 min 34 s、5 min 11 s、6 min 46 s、4 min 30 s、5 min 13 s和3 min 36 s;击倒率分别为17.49%、17.32%、15.44%、29.72%、57.39%和46.82%。其中,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首只击倒时间最长,击倒率最低,表明对溴氰菊酯的抗击倒力最强,其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中华按蚊对马拉硫磷区分剂量死亡率是98.33%,为敏感群体(S),对杀螟硫磷区分剂量死亡率是90%,为初步抗性群体(M),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残杀威区分剂量死亡率均小于80%,为抗性群体(R)。检测接触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中华按蚊共386只,kdr基因的1014位点全部为L1014野生型,未检测到突变;检测接触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的中华按蚊113只,仅存在G119S型突变。中华按蚊ace-1的119位点突变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抗性相关。结论当地传疟媒介中华按蚊对高效氯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残杀威已产生较大抗药性,为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再传播,今后宜选用马拉硫磷等有机磷类或不同类别杀虫剂联合制剂开展媒介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边境地区 中华按蚊 杀虫剂 抗药性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北京市朝鲜伊蚊的野外采集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3
作者 周小洁 李静 +4 位作者 戚广浩 王广文 王文龙 佟颖 张勇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对北京市蚊虫调查过程中在房山区采集到的蚊虫进行种类鉴定,探讨其与其他蚊种种群分化与系统发生关系。方法于2022年7月采用幼虫吸管法在房山区南部山区进行蚊虫标本采集,在实验室饲养羽化后,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条形码COI(Cytochro... 目的对北京市蚊虫调查过程中在房山区采集到的蚊虫进行种类鉴定,探讨其与其他蚊种种群分化与系统发生关系。方法于2022年7月采用幼虫吸管法在房山区南部山区进行蚊虫标本采集,在实验室饲养羽化后,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条形码COI(Cytochrome Oxidase I)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在房山区地质公园的石洼积水中采集到蚊幼虫,对幼虫和成蚊进行形态与分子综合鉴定,结果为朝鲜伊蚊,采集地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符合蚊种特点,其成蚊形态特征与日本伊蚊非常相似,二者的中胸背片均有5条金黄色纵纹,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后足跗节与股节斑纹差异。基于COI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采集的朝鲜伊蚊种群与其他地理种群相似性高达99%,朝鲜伊蚊与日本伊蚊COI基因相似性亦高达91.36%。结论在北京市房山区野外首次采集到朝鲜伊蚊,建议后续在更大范围加强对其监测与鉴定能力,评估其潜在媒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伊蚊 形态鉴定 分子鉴定 条形码 种群演化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合肥市蚊虫监测分析
4
作者 张磊 张燕婕 +3 位作者 徐红平 王文君 侯银续 仰凤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合肥市蚊虫种类、密度、年度消长趋势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Excel 2016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2018—2022年合肥市成蚊监测数据和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本地感染蚊媒传染病病例... 目的了解和掌握合肥市蚊虫种类、密度、年度消长趋势和季节消长情况,为蚊虫及蚊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使用Excel 2016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2018—2022年合肥市成蚊监测数据和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本地感染蚊媒传染病病例数据。结果2018—2022年合肥市国家级蚊虫监测点平均蚊密度为5.01只/(灯·夜),蚊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72.80%(59.80%~83.70%)。5类生境中,牲畜棚蚊密度最高,达11.85只/(灯·夜);农户次之,为7.21只/(灯·夜)。不同蚊种和不同生境的蚊密度均呈现以夏季为高峰的单峰曲线。5年内,仅发生3例本地感染蚊媒传染病,均为乙脑。结论合肥市蚊密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优势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农村地区,特别是牲畜棚是防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种群构成 密度监测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2018—2021年马鞍山市成蚊生态学监测分析
5
作者 查兵 吴丽琴 +2 位作者 单天赐 吴起乐 杨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2018—2021年成蚊种类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媒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采用成蚊诱蚊灯法捕蚊,并对蚊虫分类统计。结果2018—2021年共捕获成蚊20537只,淡色库蚊为优势种,...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2018—2021年成蚊种类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蚊媒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采用成蚊诱蚊灯法捕蚊,并对蚊虫分类统计。结果2018—2021年共捕获成蚊20537只,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59.02%,其次为中华按蚊(19.33%)、白纹伊蚊(19.14%)。捕获蚊虫总密度为2.38只/(灯·h),在不同的生境类型中,牲畜棚监测平均蚊密度最高,达4.46只/(灯·h);医院密度最低,为1.34只/(灯·h)。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均在牲畜棚里密度最高,分别为2.17、1.67只/(灯·h),白纹伊蚊在公园里密度最高,为0.74只/(灯·h)。季节消长呈单峰型,7月最高,为5.57只/(灯·h)。结论马鞍山市蚊密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淡色库蚊是马鞍山市的优势蚊种,是今后防治的重点。重点应加强牲畜棚、公园和农户的蚊虫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监测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场所蚊虫监测
6
作者 任志华 王鹏莉 +3 位作者 刘天 王玉峰 陈紫旖 朱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了解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举办场所蚊虫密度分布及动态变化等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诱卵器法、路径法开展监测。结果诱蚊灯法蚊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及9月下旬,密度... 目的了解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举办场所蚊虫密度分布及动态变化等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诱卵器法、路径法开展监测。结果诱蚊灯法蚊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及9月下旬,密度分别为0.47、0.37只/(灯·h);人诱停落法蚊密度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及10月上旬,密度分别为2.67、1.67只/(人·次);诱蚊诱卵指数高峰出现在8月上旬及9月下旬,诱蚊诱卵指数均为6.00;蚊幼路径法高峰出现在7月中旬及9月中旬,密度分别为1.20、1.11处/1000 m。结论掌握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区域内蚊虫密度变化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蚊虫 监测
原文传递
2021年福州市白纹伊蚊伊蚊密度及抗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黄春文 方海银 李玉伟 《应用预防医学》 2023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了解福州市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2021年2月观察越冬蚊卵孵化后幼虫生长羽化情况。2021年3-11月,用布雷图指数法在不同地理方位的街道/村的居民区监测白纹伊蚊幼... 目的 了解福州市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防控登革热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2021年2月观察越冬蚊卵孵化后幼虫生长羽化情况。2021年3-11月,用布雷图指数法在不同地理方位的街道/村的居民区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每月调查2次;同时采用人诱挥网法在2处公园监测成蚊密度,每月调查1次。2021年10月在该市东、西、南、北、中等5个方位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做为抗性检测的虫源,利用幼虫浸渍法和成蚊接触筒法检测其抗药性。结果 2021年越冬蚊卵孵化后开始羽化的时间为3月1日。2021年福州市白纹伊蚊幼虫布雷图指数为11.11,成蚊叮咬指数为16.44只/人工小时;幼虫和成蚊的密度高峰都在7月。抗药性检测发现白纹伊蚊幼虫对灭蚊幼杀虫剂双硫磷和残杀威敏感,成蚊对3种常用的菊酯类杀虫剂均显示抗性,对残杀威和马拉硫磷显示敏感。结论 福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密度较高,且对常用的菊酯类杀虫剂均产生了抗性。应系统地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和杀虫剂抗性水平监测,科学防制白纹伊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监测 抗药性 福州市
下载PDF
2018—2022年常州市蚊虫密度调查与季节消长分析
8
作者 曹淦 王晗 +2 位作者 田诚 杨晓 赵立凡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83-87,共5页
2018—2022年开展常州市蚊媒密度、种群特征及季节性消长研究,为常州市蚊虫密度控制及蚊媒传染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市各区(县)选择不同生境包括: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及牲畜棚等,采用诱蚊灯法对成蚊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8... 2018—2022年开展常州市蚊媒密度、种群特征及季节性消长研究,为常州市蚊虫密度控制及蚊媒传染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在全市各区(县)选择不同生境包括: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及牲畜棚等,采用诱蚊灯法对成蚊进行监测。结果显示,2018—2022年常州市各区(县)共捕获蚊虫50833只,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3.31只/(灯·夜)。不同年份中,2018年蚊密度最高,达1.75只/(灯·夜)。2021年蚊密度消长呈单峰曲线形,9月是高峰,为2.36只/(灯·夜),其余年份均呈双峰曲线,高峰为7、9月。不同生境中蚊种构成比不同,其中居民区、公园、医院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农户和牲畜棚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常州市蚊虫种群总构成比以淡色库蚊最高(43.71%),其次为三带喙库蚊(27.08%)。蚊虫密度调查可以为本地区蚊虫防治提供可靠依据,应进一步提高蚊虫密度监测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蚊虫控制措施,切实降低本地区蚊虫密度及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 密度 季节消长 综合防治
下载PDF
2017—2020年安徽省成蚊监测分析
9
作者 张家林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掌握安徽省成蚊密度、季节消长和种类构成等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进行监测。结果安徽省2017—2020年共捕获成蚊29709只,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蚊总数的69.56%,其次为白纹伊蚊(13.11%)、中华按蚊... 目的掌握安徽省成蚊密度、季节消长和种类构成等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进行监测。结果安徽省2017—2020年共捕获成蚊29709只,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蚊总数的69.56%,其次为白纹伊蚊(13.11%)、中华按蚊(8.57%)和三带喙库蚊(6.54%)。2017—2020年安徽省总蚊密度为6.27只/(灯·夜),成蚊密度高峰期在6—7月。不同生境中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13.78只/(灯·夜),居民区最低,为3.64只/(灯·夜)。不同生境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582,P<0.05)。结论淡色库蚊是安徽省成蚊优势种群,蚊虫防治以牲畜棚和农户为重点控制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成蚊 密度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2017—2021年白银市国家级监测点蚊类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冀彤 马菊红 张学太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掌握白银市国家级监测点蚊虫种群构成、不同生境下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为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21年白银市国家级监测点4—10月蚊密度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同年度、月份及生境下蚊密度监测情况。结果2... 目的掌握白银市国家级监测点蚊虫种群构成、不同生境下蚊虫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为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21年白银市国家级监测点4—10月蚊密度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不同年度、月份及生境下蚊密度监测情况。结果2017—2021年共捕获蚊虫9516只,蚊虫总密度为3.22只/(灯·夜),蚊虫年平均密度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仅2021年略有回升。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占蚊虫总数的86.83%,其次是中华按蚊(8.64%);不同生境下,牲畜棚蚊密度最高5.67只/(灯·夜),居民区最低1.64只/(灯·夜);居民区和医院蚊密度逐年下降;5年捕获蚊虫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上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在7月。不同蚊种密度季节消长变化也不同,淡色库蚊密度最高峰在7月,中华按蚊在5月,三带喙库蚊在9月。结论2017—2021年白银市蚊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应在蚊虫高峰期前加强防蚊、灭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监测
原文传递
淡色库蚊成蚊肠道可培养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产消化酶活性分析
11
作者 吕文祥 程鹏 +4 位作者 类晶晶 郭秀霞 王海防 公茂庆 刘丽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目的为明确淡色库蚊成蚊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组成及产消化酶活性。方法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淡色库蚊成蚊肠道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细菌,通... 目的为明确淡色库蚊成蚊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组成及产消化酶活性。方法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淡色库蚊成蚊肠道可培养细菌,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利用平板透明圈法筛选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细菌,通过水解圈(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比较不同细菌的产消化酶活性。结果从淡色库蚊成蚊肠道中共分离出11种细菌,其中可产淀粉酶的细菌有6种,产蛋白酶的细菌有7种,4种细菌同时产淀粉酶和蛋白酶,未筛选到产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细菌。6种细菌的产淀粉酶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451,P<0.0001),其中Pseudochrobactrum的产淀粉酶活性最强;7种细菌的产蛋白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7,P=0.004),其中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candidae)的产蛋白酶活性最强。结论淡色库蚊成蚊肠道中存在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细菌,这些细菌可协助淡色库蚊成蚊消化和分解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成蚊 肠道细菌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2019年潍坊地区一株登革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12
作者 李东英 霍锡元 +3 位作者 孙玉红 聂清 张作栋 刘淑慧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 分析2019年潍坊市一株登革病毒(Weifang 2019)全基因组序列及关键性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登革病毒感染病例的血清样本,对初检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测序,构建进化树,对该序列进行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析。结... 目的 分析2019年潍坊市一株登革病毒(Weifang 2019)全基因组序列及关键性氨基酸位点的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登革病毒感染病例的血清样本,对初检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测序,构建进化树,对该序列进行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分别以登革病毒1型(DENV-1)参考毒株(NC_001477.1)和原型株(EU848545.1)为对照,Weifang 2019核苷酸基因组的全序列分别检出94个和95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有57个突变位点一致。其中,3个结构蛋白和7个非结构蛋白均存在突变,蛋白NS5、E和NS1位点突变占比前3位。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Weifang2019与Guangdong 2014(99.5%/99.3%)、Wenzhou 2014(99.6%/99.4%)、Guangdong 2016(99.4%/99.2%)、Henan 2014(99.5%/99.3%)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且相似性均大于99%。结论 2019年潍坊地区一株登革病毒Weifang 2019与Guangdong 2014(MN018287.1)、Wenzhou 2014(KR024708.1)、Guangdong 2016(MN018286.1)和Henan 2014(KP686070.1)的遗传距离较近、相似性较高,提示Weifang 2019可能由上述地区毒株遗传进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1型病毒 E氨基酸位点 关键性氨基酸
原文传递
2021年和2022年马鞍山市鼠与蚊病原学监测分析
13
作者 吴起乐 杨锟 +4 位作者 项可霞 江小鱼 单天赐 吴丽琴 侯银续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掌握马鞍山市鼠与蚊病原感染情况,为病媒传播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蚊类监测方法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参照《全国病媒生物病原学监测方案(试行)》(中疾控传发[2020]13号)《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中疾控传防发[2016]5... 目的掌握马鞍山市鼠与蚊病原感染情况,为病媒传播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蚊类监测方法及实验室检测方法参照《全国病媒生物病原学监测方案(试行)》(中疾控传发[2020]13号)《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中疾控传防发[2016]56号)》执行;采用Excel 2013和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QGIS 3.30.0绘制病例地区分布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21年和2022年共捕获鼠类486只,涉及城镇居民区、农村居民区、重点行业、农田、林地5类生境,在农村居民区生境的褐家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中检测出汉坦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23%(6/486);蚊类共捕获10762只,分为489组,涉及居民区、牲畜棚、农户、公园、医院5类生境,其中牲畜棚、农户、医院3类生境中检出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共16组乙脑病毒阳性,阳性率为3.27%(16/489)。结论依据病原学监测结果,提示需在重点地区开展综合措施降低媒介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鼠类 蚊虫 病原学监测
原文传递
2017—2020年上海市闵行区诱蚊诱卵器法监测社区白纹伊蚊的情况调查
14
作者 莫旦红 朱敏慧 +2 位作者 刘丽军 范佳磊 刘洪霞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生境白纹伊蚊的密度变化情况,为科学灭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0年对闵行区13家社区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在居民区、学校、公园、企业单位和医院等不同场所进行密度监测并计算诱蚊诱卵指数(MOI),分析各街镇白纹伊蚊消长... 目的了解不同生境白纹伊蚊的密度变化情况,为科学灭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0年对闵行区13家社区采用诱蚊诱卵器法在居民区、学校、公园、企业单位和医院等不同场所进行密度监测并计算诱蚊诱卵指数(MOI),分析各街镇白纹伊蚊消长趋势。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rcGIS 10.8软件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2017—2020年闵行区共布放诱蚊诱卵器41891只,回收40411只。各年度MOI总体呈现单峰趋势,2017年6月(11.17),2018年8月(13.39),2019年6月(8.86),2020年7月(8.22)。2017年企业和公园指数较高,2018年学校和医院指数较高,2019年和2020年均以居民区最高。闵行区2019年、2020年MOI值低于2017年、2018年同期水平,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χ^(2)=39.349,P<0.01)。结论7—9月闵行区是登革热、寨卡等蚊媒传染病防控的重点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蚊诱卵器法 白蚊伊纹 社区监测 动态
原文传递
2022年德州市家蝇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15
作者 孙玉霞 苏厚谊 +4 位作者 梁朝伟 杨海先 周静 朱文彬 宋夏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 掌握德州市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点滴法。结果 2022年德州市家蝇野生品系试虫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残杀威、马拉硫磷、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7.29、24.68... 目的 掌握德州市家蝇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合理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点滴法。结果 2022年德州市家蝇野生品系试虫对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残杀威、马拉硫磷、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7.29、24.68、6.22、4.92和2.65倍。结论 2022年德州市家蝇野外品系试虫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在灭蝇工作中,要注重环境整治,科学使用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点滴法 抗药性
原文传递
致倦库蚊取食前后肠道基因转录组学研究
16
作者 肖菲菲 黄旭 +2 位作者 肖颖 蔡怡珊 黄恩炯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48-159,共12页
为研究致倦库蚊取食前后肠道基因转录组水平的变化,对未取食、取食糖水、吸血条件下的致倦库蚊雌蚊肠道样品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未取食和取食糖水条件下... 为研究致倦库蚊取食前后肠道基因转录组水平的变化,对未取食、取食糖水、吸血条件下的致倦库蚊雌蚊肠道样品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筛选表达差异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未取食和取食糖水条件下,共筛选出785个差异基因;在取食糖水和吸血条件下,共筛选出840个差异基因。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消化代谢、生长繁殖、免疫等过程。雌蚊羽化后与消化代谢、生殖相关的基因即开始表达,取食糖水和吸血后肠道中大部分基因表达量高于未取食状态。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得到部分基因调控趋势与转录组测序基本一致。研究还发现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与杀虫剂代谢相关的解毒酶基因以及清道夫受体、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与蚊虫自身免疫相关基因。本研究将有助于今后高效解毒酶类抑制剂杀虫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转录组测序 QRT-PCR
下载PDF
2021年和2022年成都大运会相关场所蚊虫监测分析
17
作者 刘朝发 胡雅劼 张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了解各场所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蚊虫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成蚊采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2021年和2022年成蚊总密度为0.25只/(灯·h),高峰期出现在8月,大运村密度最高,... 目的 了解各场所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科学的蚊虫防治策略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成蚊采用诱蚊灯法,幼蚊监测选用诱蚊诱卵器法。结果 2021年和2022年成蚊总密度为0.25只/(灯·h),高峰期出现在8月,大运村密度最高,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不同场所不同蚊虫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3.254,P<0.05),2年内不同场所蚊密度季节消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6.169,P<0.05)。总体幼蚊诱卵指数(MOI)为7.68,高峰出现在7月,大运村密度最高。不同月份M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32,P>0.05),不同场所之间M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787,P<0.05)。结论 大运会相关场所蚊密度较高且存在明显季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蚊虫防治工作,确保大运会的顺利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会 蚊虫 密度监测
原文传递
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和感染乙型脑炎病毒前后中肠细菌多样性分析
18
作者 徐昌豪 朱茜 +14 位作者 和易 刘雨薇 黄裕恬 李睿冬 曹三杰 黄小波 颜其贵 伍锐 文翼平 郎一飞 赵勤 赵珊 王一平 胡雅劼 杜森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1-1041,共11页
【目的】为了研究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成蚊吸食血餐及感染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前后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及差异,更深层次地揭示致倦库蚊与其中肠细菌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液消化和病毒感染期间中肠细菌... 【目的】为了研究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成蚊吸食血餐及感染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前后的中肠细菌多样性及差异,更深层次地揭示致倦库蚊与其中肠细菌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液消化和病毒感染期间中肠细菌发生变化的原因。【方法】提取吸食糖水(10%蔗糖溶液)、不含JEV血餐和含JEV血餐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中肠细菌的16S rDNA高变区序列,采用Illumina NovaSeq6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吸食不含JEV血餐和含JEV血餐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总RNA,使用RT-qPCR检测中肠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AMP)基因CqAttacin,CqCecropin,CqCecrop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结果】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前后的中肠细菌共有204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归属于4门9纲17目27科36属;感染JEV前后的致倦库蚊中肠细菌共有120个ASVs,归属于6门13纲23目38科47属。在属水平上,伊丽莎白金菌属Elizabethkingia作为优势菌属普遍存在于各中肠细菌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在吸食血餐后第2天时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中丰度最高,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根瘤菌属Rhizobium和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则主要存在于感染了JEV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内。吸食糖水与吸食血餐后第2天时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细菌代谢通路差异最大,主要差异代谢通路是磷酸转移酶系统、铁载体类非核糖体肽的生物合成、N-聚糖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以及一些氨基酸的代谢通路。感染与未感染JEV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菌群存在差异,且感染JEV后中肠细菌丰富度更高。吸食血餐使致倦库蚊成蚊中肠中抗菌肽基因CqAttacin,CqCecropin,CqDefens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与吸食糖水的对照组的相比上调,而感染JEV使抗菌肽基因CqCecropin A,CqDefensin A和CqDefensin C表达量与吸食不含JEV血餐的相比显著下调。【结论】致倦库蚊成蚊吸食血餐和感染JEV均导致中肠细菌发生变化,前者表明血液消化过程对中肠细菌具有选择性,后者则可能与JEV感染导致的致倦库蚊成蚊中肠抗菌肽基因表达量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细菌多样性 16S rDNA 血餐 乙脑病毒 抗菌肽
下载PDF
白纹伊蚊nAChR-α5基因RNA干扰体系的构建及其在双氧木脂素A抗性中的作用
19
作者 任芸皓 郝焕焕 +2 位作者 左亚运 裴雅琨 胡兆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6-684,共9页
【目的】探究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5(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5,nAChR-α5)亚基是否是双氧木脂素A(haedoxan A,HA)潜在的作用靶标,为白纹伊蚊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克隆白纹伊蚊nAChR... 【目的】探究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5(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5,nAChR-α5)亚基是否是双氧木脂素A(haedoxan A,HA)潜在的作用靶标,为白纹伊蚊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克隆白纹伊蚊nAChR-α5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RT-qPCR检测白纹伊蚊nAChR-α5在不同发育阶段(1-4龄幼虫、蛹和未吸血的雌成蚊)的表达量;利用壳聚糖/dsRNA纳米颗粒介导RNAi技术敲减白纹伊蚊2龄幼虫nAChR-α5的表达量;生物测定RNAi后的白纹伊蚊3龄幼虫对HA[LC 30(0.3 mg/L)和LC 50(0.4 mg/L)]的敏感性。【结果】白纹伊蚊nAChR-α5的CDS长1296 bp,编码431个氨基酸,具有nAChR的典型半胱氨酸环(Cys-loop)。蛋白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表明白纹伊蚊nAChR-α5与埃及伊蚊A.aegypti的nAChR-α5同源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nAChR-α5在白纹伊蚊4龄幼虫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雌成虫中的;饲喂壳聚糖/ds nAChR-α5纳米颗粒(dsRNA浓度为0.3%w/w)后24 h时对白纹伊蚊2龄幼虫nAChR-α5的干扰效率最高,达到70%。生测结果表明,与饲喂不含dsRNA饲料的空白对照和饲喂含有壳聚糖/ds GFP纳米颗粒饲料的阴性对照相比,在LC 30和LC 50的HA处理下,敲减nAChR-α5组的白纹伊蚊3龄幼虫死亡率显著下降9.89%~15.45%,表明敲减nAChR-α5使白纹伊蚊对HA的敏感性显著降低。【结论】白纹伊蚊nAChR-α5可能是HA潜在的作用靶标之一,HA可能通过干扰白纹伊蚊nAChR-α5的功能进而影响神经兴奋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双氧木脂素A nAChR-α5 RNAI技术 壳聚糖/dsRNA纳米颗粒
下载PDF
深度学习下的病媒蚊虫分类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永新 余本国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3年第5期234-243,共10页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对病媒蚊虫的监测是预防蚊媒疾病的关键,针对传统病媒蚊虫的人工鉴定方法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提出深度学习下的病媒蚊虫分类方法,基于迁移学习,微调(fine-tuning)ResNet18、DenseNet121、MobileNetV2这3种Imag...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对病媒蚊虫的监测是预防蚊媒疾病的关键,针对传统病媒蚊虫的人工鉴定方法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提出深度学习下的病媒蚊虫分类方法,基于迁移学习,微调(fine-tuning)ResNet18、DenseNet121、MobileNetV2这3种ImageNet预训练模型,在900张少量蚊虫数据集下采用K折交叉验证,对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库蚊3种蚊虫进行分类,评估模型性能,平均峰值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5%、97%、97%.最后,利用在900张蚊虫数据集下重新训练后的模型,对344张蚊虫图像进行预测,其中轻量化模型MobileNetV2达到了最高0.95的精准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1 score.结合3种模型的最终预测准确率,得出轻量化的模型MobileNetV2在少量数据集下表现更优.实验改变了以往的模型微调方式,通过设置模型分类层学习率为前层学习率的10倍,与前人实验相比,对白纹伊蚊的预测准确率提高了5%–6%,解决了少量数据样本的训练收敛问题,进一步拓展了病媒蚊虫识别的适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分类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ImageNet K折交叉验证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