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双向队列研究
1
作者 车璐 余佳文 +6 位作者 金迪 白雪 王怡 张越伦 许力 申乐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术前合并COVID⁃19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前瞻性对入组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CPS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相关暴露指标与CPSP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手术患者4117例,术前均合并COVID⁃19。其中急性期轻症4002例,重症62例,危重症53例。术后6个月时伴有长新冠综合征1298例(31.53%),CPSP发生率为5.59%(95%CI:4.88%~6.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合并症、麻醉方法、手术种类等混杂因素后发现,急性期危重症COVID⁃19(aOR=3.35,95%CI:1.48~7.62,P<0.001)、有术后长新冠综合征(aOR=2.50,95%CI:1.90~3.29,P<0.001)与CPSP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急性期危重症及术后存在长新冠综合征与术前COVID⁃19患者CPSP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慢性术后疼痛 长新冠综合征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手三里穴治疗术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探索
2
作者 肖静 唐占英 +3 位作者 秦晔 金美 周浩然 孙成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36-339,共4页
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康复手段,其特定康复穴位的选择值得重视。“扭伤穴”手三里一般用于治疗腰扭伤等疾病,笔者在临床使用本穴治疗术后疼痛、颈腰椎疾病术后、膝关节术后疼痛或功能障碍、术后水肿等后遗病症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术后... 针灸作为传统的中医康复手段,其特定康复穴位的选择值得重视。“扭伤穴”手三里一般用于治疗腰扭伤等疾病,笔者在临床使用本穴治疗术后疼痛、颈腰椎疾病术后、膝关节术后疼痛或功能障碍、术后水肿等后遗病症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在术后康复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穴的思考及拓展应用,探索康复特定专穴,并为穴位的拓展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伤穴 手三里穴 针灸 术后康复 中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的影响
3
作者 梁丽 孙雯 +1 位作者 孙青 何晓玲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睡眠质量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0例,男女不限,年龄62~80岁,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睡眠质量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0例,男女不限,年龄62~80岁,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别记录者入院时(T 0)、治疗后第1天(T 1)、治疗后第3天(T 2)和治疗后第7天(T 3)患者PSQI总分和PainDegree(PD)值,以PD值>300为切点,对PHN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与入院时相比较,患者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SQI的总分、PD值明显降低,PSQI、PD成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抽烟、饮酒的患者中PSQI总分与PD值存在一定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N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且睡眠障碍会对PainVision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存在一定影响,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PHN患者的睡眠,同时加强此方面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PainVision知觉-痛觉 PSQI睡眠障碍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根性疼痛1例报告
4
作者 周鑫 张晓宇 崔庆同 《医药前沿》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根性疼痛,无明确的单一病因,传统切开翻修手术时间长、暴露风险大、感染概率较高,往往采用保守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经安全三角进入,目标靶点是神经根和硬膜囊的腹侧,避免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可以避免过多地分离... 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根性疼痛,无明确的单一病因,传统切开翻修手术时间长、暴露风险大、感染概率较高,往往采用保守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经安全三角进入,目标靶点是神经根和硬膜囊的腹侧,避免对椎管和神经的干扰,可以避免过多地分离椎管后侧因前次手术带来的瘢痕组织,从而避免神经根损伤和脑脊液渗漏。本报道1例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根性疼痛,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全椎板减压 术后根性疼痛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辰 张丽 +4 位作者 马超 刘红菊 刘栩铭 张珂浦 王腾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72-278,共7页
疼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传统的疼痛治疗措施种类繁多,但各具有其局限性。目前,数字疗法正蓬勃发展,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疼痛治疗领域展现出较大潜力。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头戴式设备等... 疼痛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更对社会造成巨大负担。传统的疼痛治疗措施种类繁多,但各具有其局限性。目前,数字疗法正蓬勃发展,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疼痛治疗领域展现出较大潜力。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头戴式设备等辅助工具,为使用者构建一个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参与的三维虚拟世界,从而让使用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围绕虚拟现实技术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认识,为疼痛治疗提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慢性疼痛 虚拟现实技术 数字疗法
下载PDF
运动贴扎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疼痛、功能活动及足底压力评估
6
作者 柯竟悦 马圣楠 +5 位作者 董洪铭 沈双 李建萍 张洪浩 刘超 李古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0-217,225,共9页
目的:结合足底压力评估,探究运动贴扎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7例来院就诊的单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健康宣教及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贴... 目的:结合足底压力评估,探究运动贴扎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67例来院就诊的单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健康宣教及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贴扎(KT)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采用鞋垫式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量患者足底各区压力峰力值。比较治疗前、治疗第3周、治疗第5周的临床疗效及患侧足底压力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3周、治疗第5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足底压力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3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足底压力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贴扎联合治疗组足跟内侧的峰力值体重比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第5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活动的量表评分、足底压力的组间差异均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运动贴扎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改善情况、功能活动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中足、后足负重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相比单纯的体外冲击波治疗,辅以运动贴扎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疼痛、改善后足功能、纠正异常的足底负重、改善患者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运动贴扎 体外冲击波治疗 足底压力评估 疼痛 生物力学机制
下载PDF
数字化医疗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7
作者 陈斐 张羽冠 朱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279-284,共6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医疗在医学麻醉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其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数字化医疗不仅为儿童术后疼痛的术前预测、术后监测评估及治疗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麻醉医生制定最佳术后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了新方案...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医疗在医学麻醉领域应用逐渐广泛,其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数字化医疗不仅为儿童术后疼痛的术前预测、术后监测评估及治疗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麻醉医生制定最佳术后疼痛管理策略提供了新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数字化医疗及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对该疗法在儿童术后疼痛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医师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医疗 临床麻醉 小儿术后疼痛 疼痛治疗
下载PDF
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疼痛的治疗进展
8
作者 贾贵鎣 黄燕 +2 位作者 黄河 段光友 但伶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转化治疗是目前将不可切除晚期肝癌降期转化为可切除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可为患者提供肝移植的机会。然而,疼痛为肝癌TACE和HAIC治疗的主要并发症,TACE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等转化治疗是目前将不可切除晚期肝癌降期转化为可切除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可为患者提供肝移植的机会。然而,疼痛为肝癌TACE和HAIC治疗的主要并发症,TACE术后腹痛的发生率为19.3%~71.2%,HAIC治疗过程中近64.6%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生存期。目前,TACE和HAIC引起疼痛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栓塞剂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后局部肝组织肿胀、肝组织被膜压力增高或肿块包膜被牵拉、栓塞剂与抗肿瘤药物对肝动脉的化学刺激、邻近正常脏器的误栓及肠管缺血所致的内脏痛觉敏化有关。疼痛的干预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多卡因、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干预措施;另一种是腕踝针、中药汤剂等其他干预措施,但治疗效果参差不齐。本文就肝癌TACE及HAIC治疗所致疼痛情况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动脉灌注化疗 疼痛 肝癌
下载PDF
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暨2023年疼痛周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9
作者 朱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7-67,共1页
2023年12月16日,由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暨2023年疼痛周学术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400余名来自全国各省地的专家... 2023年12月16日,由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辑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会议暨2023年疼痛周学术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400余名来自全国各省地的专家、同道参加会议。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杨爱平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周军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马长啸处长,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继教处负责人易彦妤女士,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蒋大伟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张淑霞女士,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教授,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张达颖教授,国家疼痛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主任熊东林教授,中国民族医药协会软组织疼痛分会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王文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友好医院 继续教育中心 医疗质量控制 软组织疼痛 中华医学会 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延胡索-鹿衔草药对治疗癌症疼痛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胡悦 姜庆辉 +2 位作者 马宝柱 迟文成 姜家康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延胡索-鹿衔草药对治疗癌症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分别检索延胡索、鹿衔草的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对照UniPort蛋白数据库进行匹配、校正、筛选,获取药物...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延胡索-鹿衔草药对治疗癌症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分别检索延胡索、鹿衔草的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对照UniPort蛋白数据库进行匹配、校正、筛选,获取药物的最终靶点,并将结果导入Cytoscape3.9.0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图。分别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癌症疼痛的靶点。在Venny 2.1.0中,导入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绘制韦恩图,取得交集靶点。再将交集靶点通过STRING网站、Cytoscape3.9.0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基于DAVID数据库、微生信平台对筛选后的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绘制作图。最后应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核心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结果:通过查找、筛选获取药物成分共56个,其中延胡索49个,鹿衔草7个;药物靶点203个;疾病靶点6020个;交集靶点182个。按照度值获得药物有效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有效蛋白靶点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肿瘤抑制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在GO分析中,生物过程主要参与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转录的正调控(DNA模板),药物反应等240条过程;细胞组分主要参与核、质膜、细胞质等27条;分子功能主要参与结合蛋白、酶结合、相同蛋白结合等48条。KEGG富集分析中,靶点主要涉及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多糖、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HTLV)感染、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信号通路等94条通路。核心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的对接验证也均显示有良好的结合性。结论:延胡索-鹿衔草药对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干预癌症疼痛的,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抗炎、调节神经的过程有关,这为临床中中药对癌症疼痛的干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鹿衔草 癌症疼痛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在难治性癌痛中的应用
11
作者 徐娟 龚黎燕 丁群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
目的探究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应用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0例晚期难治性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癌痛护理... 目的探究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应用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0例晚期难治性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癌痛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镇痛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干预前后暴发痛发作次数、睡眠质量及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感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4h、72h、7d时,两组患者暴发痛发作次数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4h、72h、7d时,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后7d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心理、躯体、生活、社会领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应用于难治性癌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疼痛缓解效果,可降低患者暴发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评分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氢吗啡酮 镇痛 难治性癌痛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住院患者急性疼痛智能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2
作者 杨丽娜 孔怡儒 游书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构建住院患者急性疼痛智能管理平台,并评价应用效果,为提高住院患者疼痛管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以临床照护分类系统2.5中文版知识库和编码库为基础,开发包括评估工具智能推荐、评分高值预警、护理任务排程、... 目的: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构建住院患者急性疼痛智能管理平台,并评价应用效果,为提高住院患者疼痛管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以临床照护分类系统2.5中文版知识库和编码库为基础,开发包括评估工具智能推荐、评分高值预警、护理任务排程、疼痛程度自动触发个体化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等功能的住院患者急性疼痛智能管理平台,于2022年4月试运行,比较平台使用前后住院患者疼痛管理质量指标及满意度。结果:使用平台后,住院患者的首次疼痛评估覆盖率、疼痛动态评估率、疼痛处置及时率均高于使用平台前(P<0.05),护士对信息系统使用满意度、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平台运行前(P<0.05)。结论:基于临床照护分类系统的住院患者急性疼痛智能管理平台的使用提升了住院患者急性疼痛管理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住院患者 临床照护分类系统 智能平台
原文传递
中医外治法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网状Meta分析
13
作者 姚念 徐然 +2 位作者 胡佳吉 彭莎 张京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10,13,共6页
【目的】探讨网状Meta分析不同中医外治法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肿瘤... 【目的】探讨网状Meta分析不同中医外治法治疗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肿瘤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同时,追溯相关系统评价和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Stata 17.0软件和R 4.2.3软件中的Gemtc程序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7篇文献,共1570例患者,涉及7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贴敷+常规治疗(OR=7.00,95%CI=3.90~13.00,P<0.05)、艾灸+常规治疗(OR=6.20,95%CI=2.20~21.00,P<0.05)、腹部推拿+常规治疗(OR=8.80,95%CI=2.40~46.00,P<0.05)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SUCRA值显示,疗效排名前三的中医外治法依次为腹部推拿+常规治疗(80.36%)、穴位贴敷+常规治疗(74.54%)、艾灸+常规治疗(68.76%)。【结论】推荐采用腹部推拿+常规治疗措施缓解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考虑患者意愿、患者身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药物疗法 镇痛药 阿片类/治疗应用 阿片类药物诱导便秘/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临床效果的比较
14
作者 任伟 刘静 +1 位作者 张丽 郑凯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43-46,95,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和B组(髂筋膜阻滞),各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与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的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下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和B组(髂筋膜阻滞),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静息状态疼痛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2~T5时,A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阻滞维持时间高于B组,但神经阻滞起效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滞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B组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P>0.05)。结论相比髂筋膜阻滞,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在腰麻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部手术中起效时间相近,在改变体位时镇痛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间隙阻滞 髂筋膜阻滞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褪黑素通过SIRT1-BMAL1通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王镇池 李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评价褪黑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夜间加重的影响,并通过特异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96只SPF级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NP)组和NP模型+褪黑素... 目的评价褪黑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夜间加重的影响,并通过特异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96只SPF级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NP)组和NP模型+褪黑素治疗(NP+M)组;术前试验小鼠置于指定光照模式环境中;采用12 h光照与12 h黑暗交替环境,持续至少两周,将自然时间转换为授时时间(ZT),光照起点定为ZT0;S组小鼠仅分离坐骨神经,NP组和NP+M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制备小鼠NP模型,NP+M组术后注射10 mg/kg褪黑素;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14 d各时点脊髓的SIRT1、BMAL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表达量的变化;术后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脊髓背角SIRT1和脊髓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小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进行共染色,并检测各时点iba-1以确定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结果与NP组ZT10时点相比,NP组小鼠术后14 d ZT22时点SIRT1、BMAL1和Gpx1降低(P<0.05);与NP组ZT14时点相比,NP+M组ZT14时点SIRT1与BMAL1升高(P<0.05),而Gpx1于ZT18时点升高(P<0.05)。SIRT1在脊髓背角与小胶质细胞共表达;与ZT10时点相比,NP组小鼠术后14 d ZT22时点小胶质细胞表达降低(P<0.05);与ZT10时点相比,NP+M组小鼠术后14 d ZT22时点小胶质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褪黑素可以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夜间加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小胶质细胞SIRT1-BMAL1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昼夜节律 抗氧化 褪黑素 小胶质细胞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
下载PDF
黄帝内针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16
作者 许艺娴 陈醉 +1 位作者 胡冬梅 周晓燕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研究黄帝内针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内科治疗的7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研究黄帝内针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内科治疗的7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帝内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的偏头痛每周发生天数、次数、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采用头痛日记法)和头痛程度{[采用头痛视觉模拟量表(VAS-H)]以及生活质量[采用头痛影响测试量表-6(HIT-6)]};于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偏头痛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4.29%、7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4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偏头痛发作次数、天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为(1.37±1.33)次、(0.91±0.85)d,(1.03±0.91)h,明显少(短)于对照组的(2.37±1.73)次、(1.37±0.84)d、(2.03±1.1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H、HIT-6与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34±1.30)分、(36.31±5.17)分、(5.91±4.8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9±1.60)分、(42.91±5.15)分、(8.91±3.9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CA、MCA、PCA分别为(89.15±4.15)cm/s、(99.69±3.19)cm/s、(68.61±4.20)cm/s,明显慢于对照组的(92.97±3.67)cm/s、(108.56±6.94)cm/s、(75.59±6.0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周,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帝内针联合氟桂利嗪能够有效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症状与生活质量,其作用与调节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黄帝内针 氟桂利嗪 肝阳上亢 血流动力学 疗效
下载PDF
疼痛灾难化对慢性疼痛患者不良健康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若祎 韩欢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94-198,共5页
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全世界近1/2的成年人都经历过某种身体上的疼痛,每年因慢性疼痛导致的经济损失为560亿~635亿美元。根据疼痛的病程,将其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定义... 疼痛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全世界近1/2的成年人都经历过某种身体上的疼痛,每年因慢性疼痛导致的经济损失为560亿~635亿美元。根据疼痛的病程,将其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慢性疼痛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定义为超过正常组织愈合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疼痛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疼痛灾难化被认为是与疼痛最相关的心理影响因素,是近年欧美学者在疼痛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疼痛灾难化的个体会对实际或潜在的疼痛反应过度,会更多关注疼痛以及经历更高程度的疼痛,如出现疼痛相关残疾,还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等,与患者临床结局紧密联系。本研究围绕疼痛灾难化对不良健康结局的影响,以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引起国内医护人员对疼痛灾难化的重视,为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和慢性疼痛管理效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疼痛灾难化 不良健康结局 综述
下载PDF
消癥止痛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余敏敏 刘梅芬 石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消癥止痛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目的探讨消癥止痛散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消癥止痛散外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止痛效果、疼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止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爆发痛的次数、气滞血瘀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天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7天羟考酮缓释片日均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体表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患者应用消癥止痛散外敷止痛效果较佳,可减轻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减少爆发性痛发作次数,利于缓解气滞血瘀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恶性肿瘤 癌性疼痛 气滞血瘀型 消癥止痛散外敷
下载PDF
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在Ⅲ~Ⅳ期压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9
作者 焦瑞 周杰 +1 位作者 练慧斌 乔娟 《医药前沿》 2024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在Ⅲ~Ⅳ期压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月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观察组采用脂质水胶... 目的:观察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在Ⅲ~Ⅳ期压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3年1月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换药,观察组采用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换药。换药1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换药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的治疗效果。结果:换药4周后,观察组压疮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1周后,观察组换药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在Ⅲ~Ⅳ期压疮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疼痛 脂质水胶体硫酸银敷料 临床效果 凡士林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同力量推拿按法对大鼠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全睿 冯祥 +4 位作者 刘丹 艾坤 李江山 刘小卫 李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27期4360-4366,共7页
背景:推拿按法干预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疗效明确,但是不同力量按法的作用需要深入研究。目的:观察不同力量推拿按法对肌筋膜疼痛大鼠触发点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不参与造模的空白组10只和参与触发点造模的大鼠50只... 背景:推拿按法干预肌筋膜触发点疼痛疗效明确,但是不同力量按法的作用需要深入研究。目的:观察不同力量推拿按法对肌筋膜疼痛大鼠触发点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不参与造模的空白组10只和参与触发点造模的大鼠50只。以定期钝性击打结合离心运动法在大鼠左侧大腿内侧肌建立慢性触发点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轻按组、中按组和重按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大鼠不予干预,轻按组、中按组和重按组以自制按法刺激器,分别以轻力量(0.3 kg)、中力量(0.5 kg)和重力量(0.7 kg)对触发点局部进行干预,7.5 min/次,隔天1次,共计7次。在干预前后分别以电生理仪、软组织张力测定仪和机械痛阈测定仪检测触发点局部肌电图、软组织张力和机械痛阈值。干预结束后,空白组大鼠取左侧大腿内侧肌组织,其余组大鼠取触发点组织,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和缓激肽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机械痛阈值降低,软组织张力升高,自发电活动振幅频率升高,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变,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和缓激肽水平增加(P<0.05);②与模型组比较,中按组和重按组机械痛阈值升高,软组织张力降低,肌电图频率和振幅降低,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和缓激肽水平降低(P<0.05),病理形态学恢复明显;轻按组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③与中按组比较,重按组上述指标改善作用更明显(P<0.05)。结果表明:对触发点疼痛,按压力度可能为中至重度才能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点 疼痛 推拿 肌筋膜 按法 力量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