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2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联合病理评估肝细胞癌的生存预后
1
作者 史学莲 翟英敏 +3 位作者 刘辉 潘江洋 张宁 时高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6,共7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与病理分级对肝细胞癌(HCC)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HCC,进行5年生存期随访。...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与病理分级对肝细胞癌(HCC)术后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并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的65例HCC,进行5年生存期随访。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标准表观扩散系数(s ADC)、真性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等的最佳临界值。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CC术后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HR=1.588,95%CI 0.936~2.692,P=0.086)、微血管侵犯(HR=2.512,95%CI 1.308~4.823,P=0.00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HR=1.752,95%CI 1.000~3.068,P=0.050)、s ADC(HR=0.433,95%CI 0.235~0.796,P=0.007)、D(HR=0.262,95%CI 0.121~0.565,P<0.001)、F(HR=2.268,95%CI 1.259~4.087,P=0.006)均为HCC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Ⅲ、Ⅳ级)是HCC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48,95%CI 1.003~3.045,P=0.049);D值>0.916×10-3 mm2/s是其生存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HR=0.249,95%CI 0.113~0.550,P<0.001)。结论肿瘤病理分级(Ⅲ、Ⅳ级)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定量参数D值是HCC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两者联合可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构建并外部验证XGBoost模型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良恶性
2
作者 杨文 杨蔚 +5 位作者 周晓平 杨妍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刘召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14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变480个。患者被分为建模组[n=310,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检查]、内部验证组(n=108,DM检查),和外部验证组[n=62,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检查]。记录患者术前乳腺X线(DM或DBT),MRI以及临床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XGBoost模型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建模组中,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17)和测试集(n=93)。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恶性非肿块病灶分别为159(73%)、58(62%)、73(68%)和43(69%)。XGBoost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LR模型,在独立的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0.884~0.913之间。XGBoost模型在四个队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XGBoost模型能够准确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强化 乳腺癌 极端梯度提升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定量参数术前预测直肠癌肿瘤出芽分级的价值
3
作者 陈安良 谢素玲 +4 位作者 王悦 董德硕 田士峰 魏强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4,99,共7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定量参数预测直肠癌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3.0 T 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13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按照术后病理TB分为TB中低级...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定量参数预测直肠癌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行3.0 T 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113例直肠腺癌患者资料,按照术后病理TB分为TB中低级别组(75例)、TB高级别组(38例)。两名观察者分别测量两组病灶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DKI定量参数值,包括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两名观察者各参数值测量一致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各参数两组间差异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单参数及联合参数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诊断效能。结果两观察者测量的各定量数据一致性良好(ICC值均>0.75)。TB中低级别组MK值为0.762±0.127,低于TB高级别组的MK值(0.962±0.120);中低级别组ADC、MD值分别为1.157(1.043,1.317)×10^(-3) mm^(2)/s、(1.377±0.265)μm^(2)/ms,皆高于高级别组[0.964(0.869,1.069)×10^(-3) mm^(2)/s、(1.114±0.135)μm^(2)/ms];参数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C、MD、MK值预测TB分级的AUC分别为0.805、0.816、0.880,敏感度分别为73.7%、92.1%、76.3%,特异度分别为78.7%、68.0%、86.7%。MK值诊断效能优于ADC及MD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参数的AUC值为0.826~0.881,与MK值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KI定量参数MK与MD值对术前无创预测直肠癌TB状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对患者提供不同诊疗计划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肿瘤出芽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特征的深度学习预测直肠癌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状态
4
作者 胡鸿博 赵升 +2 位作者 姜昊 张莹 姜慧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突变状态与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20年6月... 目的探讨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B-Raf proto-oncogene serine/threonine kinase,BRAF)突变状态与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外显子测序鉴定BRAF基因突变状态。通过生存分析评估BRAF基因突变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从260名接受多参数MRI的直肠癌患者中提取7388个特征模块,包括术前T1加权图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图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对比增强T1加权图像(contrast-enhanced T1-weighted imaging,CE-T1WI)。随后,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构建了放射组学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等指标评估模型效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例BRAF突变患者和171例BRAF野生型患者。两组在肿瘤恶性分期、年龄、性别等临床特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5年生存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RAF突变组生存期低于BRAF野生型组(P<0.001)。所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9,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的Kappa统计量为0.87,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基于CNN的放射组学特征模型在区分直肠癌患者BRAF突变状态方面表现优异,为未来无创筛查BRAF突变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深度学习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基因 卷积神经网络 影像组学模型
下载PDF
T2DM及GLP-1RAs治疗后脂肪异位分布的定量影像研究进展
5
作者 郑永利 袁涛 +1 位作者 张伟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异位脂肪分布是2型糖尿病(T2DM)重要的体质异常,与T2DM发生、发展、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新型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可改善T2DM患者异位脂肪分布。DXA、CT及MRI已实现对T2DM患者肝、胰、体腔等部位异位脂肪的影... 异位脂肪分布是2型糖尿病(T2DM)重要的体质异常,与T2DM发生、发展、并发症及预后密切相关。新型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可改善T2DM患者异位脂肪分布。DXA、CT及MRI已实现对T2DM患者肝、胰、体腔等部位异位脂肪的影像定量分析,有助于T2DM血糖状态判断、心血管疾病(CVD)并发症预测以及GLP-1RAs疗效评估。本文对T2DM及GLP-1RAs治疗后脂肪定量影像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异位脂肪 脂肪影像定量 预后 双能X线吸收法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相位导航技术下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俯卧位扫描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6
作者 李鹏 杨立棋 +5 位作者 徐守军 张艳慧 林飞飞 熊海芮 孙金磊 向葵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 目的对比MRI相位导航技术下二维T2加权快速自旋回波(two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turbo spin echo,2D T2-TSE)序列与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three dimensional T2 weighted imaging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3D T2-SPACE)序列在疑似隐匿性脊髓栓系综合征(occult tethered cord syndrome,OTCS)俯卧位扫描中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接受MRI检查的疑似OTCS的6岁以下患者30例,均采用相位导航技术下俯卧位2D T2-TSE和3D T2-SPACE序列进行检查。根据所得图像整体质量、脊髓圆锥显示、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背景噪声显示情况进行主观评分,记录扫描时间,计算椎管内的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两种序列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扫描时间、椎管内SNR与CNR的客观分析。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Kappa检验分别评估两名医师主观评分的一致性,以及两名技师客观定量分析的一致性。结果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中,两名医师的评分一致性较强(Kappa=0.794,P<0.001),3D T2-SPACE序列图像整体质量、马尾神经及终丝显示、蛛网膜下腔脑脊液信号显示以及背景噪声显示评分均高于2D T2-TSE序列(Z=-2.305、-4.242、-3.453、-2.201,P均<0.05),在脊髓圆锥显示上,2D T2-TSE与3D T2-SPACE序列一致(Z=-0.948,P>0.05)。客观定量分析中,两名技师对椎管内SNR与CNR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强(Kappa=0.851、0.734,P均<0.001),2D T2-TSE对比3D T2-SPACE序列,两次测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中3D T2-SPACE序列椎管内SNR和CNR均优于2D T2-TSE序列(第一次测量SNR与CNR:t=-3.058、-3.703;第二次测量SNR与CNR:t=-2.981、-2.965,P均<0.05)。3D T2-SPACE序列扫描时间较2D T2-TSE序列扫描时间长[(183.67±34.89)s vs.(120.53±27.93)s,t=-10.087,P<0.001]。结论在疑似OTCS患者的俯卧位MRI检查中,相位导航技术下的3D T2-SPACE序列相比2D T2-TSE序列可以提供更优良的椎管内图像质量、更小的FOV与体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隐匿性 三维T2加权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 俯卧位 相位导航技术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膝关节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王超 谢晓亮 +4 位作者 朱熹 黄文诺 尚松安 叶靖 王志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环境中通过优化扫描参数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提升膝关节MRI扫描效率和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110例行膝关节MRI平扫的患者,先后进行常规(常规组)与复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扫描(复合组),采... 目的:探讨临床环境中通过优化扫描参数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在提升膝关节MRI扫描效率和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搜集110例行膝关节MRI平扫的患者,先后进行常规(常规组)与复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扫描(复合组),采用双盲法比较两组主客观图像质量。结果:相较常规组,复合组PD和T1序列的骨髓、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肉、脂肪、关节液的SNR分别提升89.3%、52.5%、65.3%、73.8%、60.3%、103.9%、58.9%和78.0%、172.9%、78.0%、72.5%、75.4%、63.4%、97.0%。相较常规组,复合组PD和T1序列的软骨-关节液、软骨-骨髓、半月板-关节液、韧带-关节液、骨髓-关节液、脂肪-关节液、肌肉-关节液的CNR分别提升119.5%、83.3%、116.2%、109.2%、109.2%、99.3%、116.8%和61.7%、23.1%、78.7%、32.5%、161.7%、44.9%、39.2%。复合组的峰值信噪比(PSNR)相较常规组显著提高(P<0.05),结构相似度(SSIM)均>0.999。主观图像质量评价中复合组病灶边缘区分度、运动伪影和综合诊断度的主观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灶辨别度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优化扫描参数并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复合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可在提升扫描效率的同时显著提高膝关节MRI的图像质量和综合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超分辨率重建
下载PDF
小脑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1 例
8
作者 高丽娟 王亚 +1 位作者 袁涛 全冠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病例男,71岁,因发作性头晕1月入院。1月前突发发作性头晕,伴恶心呕吐,自觉脚踩棉花感,起立活动时可诱发,休息后缓解,不伴肢体麻木无力,未出现肢体抽搐。当地医院头部MR示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4年,遗留左侧... 病例男,71岁,因发作性头晕1月入院。1月前突发发作性头晕,伴恶心呕吐,自觉脚踩棉花感,起立活动时可诱发,休息后缓解,不伴肢体麻木无力,未出现肢体抽搐。当地医院头部MR示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脑梗死病史4年,遗留左侧面瘫;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史4年,手术后给予化疗,而后规律复查病情缓解。专科查体:四肢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共济运动欠稳。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神经元 小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CE-MRI对肉芽肿性乳腺炎与非肿块样强化乳腺癌鉴别诊断价值
9
作者 段小玲 陈淑明 张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GM)和非肿块样强化(NMLE)乳腺癌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影像特征,以提高GM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在DCE-MR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NMLE)病变,分析N MLE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强... 目的 分析肉芽肿性乳腺炎(GM)和非肿块样强化(NMLE)乳腺癌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影像特征,以提高GM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在DCE-MR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NMLE)病变,分析N MLE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强化分布及强化方式,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环状强化的分布、不同期相环壁强化程度。结果NMLE中GM组25例,强化分布(局灶3例、区域8例、多区域性5例、线样或导管样0例、段性6例、弥漫性3例),强化方式(不均匀2例、大小不等环23例),病灶实性区时间信号曲线(TIC)Ⅰ型9例,Ⅲ型16例,Ⅲ型曲线0例;NMLE中乳腺癌组35例,强化分布(局灶性5例、区域性15例、多区域性5例、线样或导管样3例、段性4例、弥漫性4例),强化方式(均匀强化3例、不均匀强化6例、集簇/簇环状26例),病灶实性区TIC曲线Ⅰ型7例,Ⅱ型12例及Ⅲ例16例, NMLE中GM组与乳腺癌在病灶环壁及环内容物DWI高信号(P=0.00、 P=0.00),大小不等环形强化(P=0.02),集簇/簇环状强化(P=0.01),病灶环壁晚期显著强化程度(P=0.01)有统计学意义,病灶环壁早期显著强化(P=0.07)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线样、段样强化分布及以小簇环状强化的NMLE病变多提示恶性肿瘤;以区域或弥漫性强化分布伴大小不等环状强化的非肿块样强化,且随时间延迟渐进性均匀强化的病变多提示G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磁共振 非肿块样强化 肉芽肿性乳腺炎 乳腺癌
下载PDF
基于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罗红兵 陈哲 +2 位作者 肖茜茜 任静 周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分析基于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有完整术前MRI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的213例浸润性乳腺癌。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的淋巴结转移数量,将病例分为高负... 目的分析基于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有完整术前MRI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的213例浸润性乳腺癌。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的淋巴结转移数量,将病例分为高负荷淋巴结转移组47例(转移淋巴结总数>2枚)和低负荷淋巴结转移组166例(转移淋巴结总数≤2枚)。在T2WI序列上,分析每例的乳腺癌瘤周水肿(包括瘤周水肿类型和水肿程度)特征。在DCE-MRI序列上,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术语分析乳腺癌的MRI特征。通过单因素分析瘤周水肿等T2WI特征和乳腺癌MRI特征对淋巴结转移负荷的诊断价值,将有显著意义的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的诊断效能,根据约登指数计算模型的诊断效能指标。结果本研究的高负荷转移淋巴结占22.1%(47/2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瘤周水肿程度(OR=18.70,P<0.001)、瘤周水肿类型(OR=16.00,P<0.001)、肿瘤最长径(OR=1.40,P=0.025)和肿瘤最短径(OR=2.01,P=0.003)对高负荷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最终对浸润性乳腺癌高负荷淋巴结转移有价值的特征是瘤周水肿水肿特征,包括瘤周水肿程度(OR=8.02,P<0.001)和瘤周水肿类型(OR=5.53,P=0.001),最终诊断模型预测浸润性乳腺癌高负荷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842,敏感度为0.766,特异度为0.861,阳性预测值为0.610,阴性预测值为0.929。结论术前MRI的瘤周水肿特征对浸润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负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尤其是对低负荷淋巴结转移状态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磁共振成像 水肿 诊断 鉴别 预测
下载PDF
坐标增强与多源采样的脑肿瘤图像分割
11
作者 蒋占军 李洋 +1 位作者 廉敬 苗新法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6-1002,共7页
针对脑肿瘤图像分割模型对肿瘤区域关注度不够及易丢失空间上下文信息,导致对肿瘤区域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坐标增强学习机制(CEL)与多源采样的TransUNet脑肿瘤分割网络。首先,提出一种CEL,结合ResNetv2作为模型的浅层特征... 针对脑肿瘤图像分割模型对肿瘤区域关注度不够及易丢失空间上下文信息,导致对肿瘤区域分割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坐标增强学习机制(CEL)与多源采样的TransUNet脑肿瘤分割网络。首先,提出一种CEL,结合ResNetv2作为模型的浅层特征提取网络,增加对脑肿瘤区域的关注度;其次,设计深层混合采样特征提取器,并利用可变形注意力与自注意力机制对脑肿瘤的全局与局部信息进行多源采样;最后,在编码器与解码器之间设计交互层级融合(ILF)模块,从而在实现深层与浅层特征信息交互的同时减少参数的计算量。在BraTS2018和BraTS2019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TransUNet,所提模型的平均相似性系数(mDice)、平均交并比(mIoU)、平均精度均值(mAP)和平均召回率(mRecall)分别提高4.84、7.21、3.83和3.15个百分点,模型大小降低了16.9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多模态信息 坐标增强学习机制 混合采样 交互层级融合模块
下载PDF
创伤性轴索损伤患者脑动态功能连接密度差异的MRI研究
12
作者 李健 陈玲珑 +4 位作者 曾新益 王媛媛 欧阳烽 李声鸿 曾献军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于体素的动态功能连接密度(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dFCD)方法研究创伤性轴索损伤患者(traumatic axonal injury,TAI)脑功能网络改变的时间变异性。材料与方法招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 目的本研究利用基于体素的动态功能连接密度(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dFCD)方法研究创伤性轴索损伤患者(traumatic axonal injury,TAI)脑功能网络改变的时间变异性。材料与方法招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脑外伤患者182例,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从中筛选出符合临床诊断的单纯性TAI患者26例,同时社区招募相匹配的27例健康对照组,基于MATLAB 2016b平台的数据处理工具包DPABI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基于Dynamic BC工具箱结合滑动时间窗方法研究dFCD的时间变异性,最后分析有差异的脑区dFCD值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我们发现TAI患者右侧海马/海马旁回、右侧岛叶/中央盖沟的dFCD时间变异性增加(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GRF校正),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中央前回等区域dFCD时间变异性减低(体素水平P<0.01,团块水平P<0.05,GRF校正),主要涉及到默认网络、突显网络、感觉运动网络,相关性分析未发现dFCD值与临床量表有显著相关(P>0.05)。结论TAI患者dFCD改变反映了更细微的大脑动态活动变化,加深了对TAI患者全脑功能连接变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轴索损伤 功能连接密度 动态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生儿脑结构的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岳学强 付钰蕾 +2 位作者 李品品 杜亚非 付升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 目的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定量诊断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方法选取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加权成像检查的20名不同日龄正常新生儿和40例不同程度新生儿HIE患儿,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划分脑结构的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脑血流量(CBF)。比较不同日龄脑结构ROI及其与HIE患儿相应ROI的CBF值。结果不同日龄脑结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和各日龄组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BF值随着出生日龄增大则逐渐升高,且脑神经核的CBF值明显大于额叶白质。观测组的尾状核头、豆状核、背侧丘脑、额叶白质的CBF值分别为(30.75±1.05)mL/100g·min、(32.02±0.97)mL/100g·min、(39.13±1.36)mL/100g·min、(15.89±0.89)mL/100g·min,与轻、中、重度病变组相应ROI的CBF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尾状核头、豆状核和背侧丘脑的CBF值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升高,而额叶白质的CBF值则随着病情加重则逐渐降低。结论基底神经核和背侧丘脑是新生儿脑结构中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的部位,ASL灌注加权成像的CBF值可以早期反映HIE患儿脑结构的再灌注水平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结构 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 新生儿 CBF值 缺氧缺血性脑病
原文传递
三维超短回波绝热T1ρ对关节软骨退变的定量评估
14
作者 刘文锋 林俊坤 +4 位作者 谭彩虹 刘晓彤 陈晓君 杜江 吴梅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短回波绝热T1ρ(three dimensional ultrashort echo time adiabatic T1ρ,3D UTE-AdiabT1ρ)定量评估关节软骨的退变,以期完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定量评估的磁共振技术方法。材料与方法应用3D UTE-AdiabT1... 目的应用三维超短回波绝热T1ρ(three dimensional ultrashort echo time adiabatic T1ρ,3D UTE-AdiabT1ρ)定量评估关节软骨的退变,以期完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定量评估的磁共振技术方法。材料与方法应用3D UTE-AdiabT1ρ序列圆锥(Cones)数据采集技术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40名不同程度OA患者进行膝关节的扫描。由两名肌骨影像医师在T2WI压脂矢状位图像上把每层膝关节软骨分成13个亚区并进行全器官磁共振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Score,WORMS)。根据WORMS进行分组:WORMS=0为正常软骨组;按病变范围分为局限性病灶组(WORMS=1、2、2.5分)和弥漫性病灶组(WORMS=3、4、5分);按病变深度分为部分软骨层病变组(WORMS=1、2、3、4分)和全层病变组(WORMS=2.5、5分)。应用方差分析和Tukey-Kramer检验进行两两组间比较,分析不同WORMS分组间3D UTE-Cones-AdiabT1ρ值的差异性。应用Spearman's相关分析3D UTE-Cones-AdiabT1ρ及UTE-T1值与WORMS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3D UTE-Cones-AdiabT1ρ诊断早期OA(WORMS=1)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3D UTE-Cones-AdiabT1ρ、UTE大分子组分(macromolecular fraction,MMF)和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诊断早期OA(WORMS=1)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WORMS从0到5分各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分别为36.6、41.7、42.7、45.0、43.2、44.3、47.9 ms;局限性病灶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2.0 ms,弥漫性病灶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4.3 ms;部分软骨层病变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2.5 ms;全层病变组的UTE-Cones-AdiabT1ρ值为46.9 ms。膝关节软骨病变的WORM评分越高、病变范围越广、病变越深时3D UTE-Cones-AdiabT1ρ值越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9.7,P<0.001;F=423.6,P<0.001;F=466.3,P<0.001)。WORMS=0时不同软骨区域的3D UTE-Cones-AdiabT1ρ值不同。3D UTE-Cones-AdiabT1ρ值与WORM评分、病变范围、病变深度组呈正相关(r=0.55,P<0.001;r=0.53,P<0.001;r=0.55,P<0.001),UTE-T1值与WORMS评分呈正相关(r=0.27,P<0.001)。3D UTE-Cones-AdiabT1ρ诊断早期软骨退变(WORMS=1)的AUC为0.76(95%CI:0.74~0.78),诊断阈值是39.4 ms,诊断敏感度为70.9%,特异度为69.3%,与UTE-MMF(AUC=0.74)相近(Z=1.47,P=0.142),高于UTE-MTR(AUC=0.62;Z=8.67,P<0.001)。结论3D UTE-Cones-AdiabT1ρ可以用于关节软骨的定量评估,具有早期诊断OA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退行性变 关节软骨退变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 绝热T1ρ 定量评估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乳腺腺病1例
15
作者 张志强 姚纯 +3 位作者 万翠霞 陈湘光 陈小凤 杨志企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205-206,共2页
患者,女性,37岁,8个月前发现左下腹部包块并渐进性增大,无伴月经周期及量改变。体格检查示左侧附件区一实性肿物,边界清,表面不平,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患者于2008年在外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现予丙硫氧嘧啶100mg每天两次治疗。2... 患者,女性,37岁,8个月前发现左下腹部包块并渐进性增大,无伴月经周期及量改变。体格检查示左侧附件区一实性肿物,边界清,表面不平,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患者于2008年在外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现予丙硫氧嘧啶100mg每天两次治疗。2013年因子宫平滑肌瘤在外院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实验室检查示促甲状腺激素减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雌二醇、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 乳腺腺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下载PDF
基于皮层表面分析的脑结构MRI研究在抑郁症异质性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凡 徐莉 +1 位作者 刘威 杨建中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121,132,共7页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及病理机制表现出显著异质性,传统神经影像技术难以解析其复杂脑结构特征。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通过量化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及病理机制表现出显著异质性,传统神经影像技术难以解析其复杂脑结构特征。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通过量化皮层厚度(cortical thickness,CT)、表面积(surface area,SA)及局部脑回指数(local gyrification index,LGI)等指标,为揭示MDD的神经生物学异质性提供了全新视角,本文系统综述了SBM在MDD研究中的关键进展,旨在为MDD的精准分型提供关键影像学生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 表面积
下载PDF
恶性蝾螈瘤MRI表现: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7
作者 潘峰 李安琪 袁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恶性蝾螈瘤(MT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TT患者,观察病变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MTT均为单发病变,分别位于右大腿、骶部右侧、颈部右侧及右肩部,最大径8.05~19.91 cm、平均11.... 目的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恶性蝾螈瘤(MT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4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MTT患者,观察病变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4例MTT均为单发病变,分别位于右大腿、骶部右侧、颈部右侧及右肩部,最大径8.05~19.91 cm、平均11.62 cm;形态均不规则,边界不清,呈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瘤内均见坏死,坏死范围小于肿瘤体积50%,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内部及边缘均见结节样结构,部分边缘结节呈“卫星样”改变;4例均见瘤内分隔,呈T1WI等-高信号、T2WI低信号,其中3例见瘤内束带样结构。增强后2例肿瘤呈中度强化、2例呈明显强化,瘤内坏死区无强化。4例MTT病变均向周围呈弥漫浸润生长,3例瘤周存在广泛水肿、1例瘤周局部水肿,2例见骨侵犯;4例均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MT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肉瘤 恶性蝾螈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8
作者 刘畅 刘静红 方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 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患者(共145个病灶,恶性病变112个,良性病变33个)的术前MRI图像。在肿瘤最大面积的层面上绘制肿瘤T2WI低信号的感兴趣区。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对参数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联合,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并且绘制其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R2^(*)值和幅度值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29~0.937,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幅度值的AUC为0.869(95%CI:0.803~0.92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81.8%;相位值的AUC为0.563(95%CI:0.478~0.645,P=0.2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9%、54.6%;R2^(*)值联合幅度值的AUC为0.886(95%CI:0.823~0.933,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R2^(*)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94(95%CI:0.832~0.939,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0%、81.8%;幅度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58(95%CI:0.790~0.91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9%、90.9%。结论R2^(*)值、R2^(*)值联合病变长径、R2^(*)值联合幅度值是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有效方法,R2^(*)值联合病变长径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磁共振成像 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影像学在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孙应实 张晓燕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CRT)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LARC患者CRT后肿瘤反应的评估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长期预后。由于CRT引起的纤维化、水... 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CRT)是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的首选一线治疗方案,LARC患者CRT后肿瘤反应的评估直接关系到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长期预后。由于CRT引起的纤维化、水肿和炎症反应使得肿瘤的反应性评估尤其是肿瘤是否完全缓解面临挑战。基于现有的标准区分是否完全缓解并不可靠,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人工智能的兴起为新辅助治疗评效带来了希望,本文将围绕目前的影像学评效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以期精准指导直肠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疗效评价 个体化治疗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精准影像
下载PDF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研究近况与展望
20
作者 刘潇 郭祥发 +3 位作者 李晓陵 王杨 高胜兰 魏泽宜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0,192,共7页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 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GTS)属于儿童期神经发育障碍类疾病,少数病例延至成年期;GTS典型征象包括不自主运动及发声抽动,多伴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GTS起病多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功能异常关联。目前,基于MRI对GTS发病、先兆冲动、抽动程度及社会认知诸方面的机制研究,已逐渐成为业内热点;结构和功能MRI对GTS感觉、运动、情感、认知等相关脑区的激活及网络改变,能够予以揭示。笔者围绕近年内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等不同模态成像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早期识别及后续的深入探索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