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LR与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琳 王天凯 +1 位作者 秦康春凤 丁宁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冠心病(CHD)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20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50%)的CHD患者(CHD组),以同期131例造影结果为阴性...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冠心病(CHD)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20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主要血管直径≥50%)的CHD患者(CHD组),以同期131例造影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CHD组和对照组M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CHD患者MLR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CH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LR诊断CHD的效能。结果CHD组MLR、NLR、PLR均高于对照组(P<0.001);CHD患者治疗后MLR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LR与CHD患者CK、LDH、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00、0.2900、0.545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K、MLR、NLR、PLR均是CHD的影响因素;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R>0.25时,发生CHD的风险是MLR≤0.17时的1.6倍[比值比(OR)值为1.609,95%可信区间(CI)为1.213~2.13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LR诊断CHD的曲线下面积为0.6743,敏感性为62.00%,特异性为62.60%。结论MLR与CHD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可能是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可帮助临床判断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侵入性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TPPA、TRUST、TP-ELISA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陆荣 王仪含 陈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99-300,303,共3页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28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于我院接受检查的128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对其行TPPA、TRUST、TP-ELISA检测,对比不同检测方法及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和诊断效能。结果:单一检测中,在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面,TPPA、TP-ELISA优于TRUST(P<0.05),而TPPA与TP-ELISA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TPPA、TP-ELIS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效果优于TRUST,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红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半乳糖凝聚素-3(Gal-3)在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半乳糖凝聚素-3(Gal-3)在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67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19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与TC、TG、HDL-C、LDL-C以及继发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RP3、Lp-PLA2、Ga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TC、TG、HDL-C、LDL-C、CTRP3、Lp-PLA2、Gal-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清CTRP3水平与TC、TG、LDL-C水平以及继发冠心病均呈负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Lp-PLA2、Gal-3水平与TC、TG、LDL-C水平以及继发冠心病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CTRP3、Lp-PLA2、Gal-3联合检测预测原发性高血压继发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03%、86.57%。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继发冠心病的风险与血清CTRP3、Lp-PLA2、Gal-3水平密切相关,CTRP3、Lp-PLA2、Gal-3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早期预防、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半乳糖凝聚素-3
下载PDF
外周血sIL-2R、CD4^(+)/CD8^(+)、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刘会 高江彦 +10 位作者 霍琳 张晓光 张会晓 张焕 付洪义 王显雷 安贺娟 王勇 刘锐 陈素丽 李卫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38-743,750,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 目的探讨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D4^(+)淋巴细胞百分比/CD8^(+)淋巴细胞百分比比值(下称CD4^(+)/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2例年龄≥60岁且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水平并分析sIL-2R、TNF-α、CD4^(+)/CD8^(+)间的相关性。观察组均采用2HRZE/4HR抗结核治疗方案,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不同疗效患者外周血sIL-2R、TNF-α、CD4^(+)/CD8^(+);分析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疗效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用于老年患者化疗疗效评估的效能。结果观察组sIL-2R、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IL-2R、TNF-α与CD4^(+)/CD8^(+)呈负相关(P<0.05),sIL-2R与TNF-α呈正相关(P<0.05)。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时显效患者sIL-2R、TNF-α水平低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低于无效患者,显效患者CD4^(+)/CD8^(+)高于有效患者,而后者又高于无效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2R、TNF-α水平与疗效呈负相关(P<0.05),CD4^(+)/CD8^(+)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1个月、6个月时sIL-2R、CD4^(+)/CD8^(+)、TNF-α联合用于评估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各时间点单项指标用于评估的AUC(P<0.05),而且治疗6个月时各指标联合评估的AUC大于治疗1个月(P<0.05)。结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老年患者sIL-2R、CD4^(+)/CD8^(+)、TNF-α水平与患者疗效密切相关,将以上指标联合用于评估患者化疗疗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CD4 CD8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动性肺结核 化疗 老年患者
下载PDF
2种快速光学法与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检测结果一致性分析
5
作者 彭朝阳 李宏波 +4 位作者 周建明 张洪涛 杨霞 贾波 沈红强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02-607,共6页
目的 分析2种快速光学法和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5家医院402例患者(以骨科和风湿免疫科患者为主)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血样本,分别采用2种快速光学法(A方法和B方法)和魏氏法检测ESR。按照ESR的医学决定水... 目的 分析2种快速光学法和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5家医院402例患者(以骨科和风湿免疫科患者为主)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血样本,分别采用2种快速光学法(A方法和B方法)和魏氏法检测ESR。按照ESR的医学决定水平和血细胞比容(HCT)进行分组,比较2种快速光学法和魏氏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魏氏法ESR结果为15.00(7.00~38.00)mm,A方法和B方法分别为15.90(7.59~36.28)和23.00(10.00~46.00)mm。2种快速光学法检测结果与魏氏法均存在系统偏差(P<0.05),但相关性较好(P<0.05)。魏氏法ESR为20.00 mm时,A方法的分类效能与魏氏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方法与魏氏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HCT(HCT<0.35)组B方法与魏氏法ESR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正常HCT(0.35≤HCT≤0.45)组和高HCT(HCT>0.45)组A方法与魏氏法ESR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快速光学法检测ESR与魏氏法的相关性较好,但存在系统偏差。实验室在将ESR分析仪应用于临床实践之前,需进行全面的验证,建立适合的参考区间,以保证不同体系间ESR检验结果互认的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沉降率 魏氏法 全自动快速光学法 性能评价
下载PDF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血管紧张素-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黄左宇 朱晓红 +2 位作者 陆雪峰 邹美银 曹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纳入研究者进行α1-AT、Ang-Ⅱ水平检测,并进行分组比较。对纳入研究的AIDS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α1-AT、Ang-Ⅱ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患者预后的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α1-AT、Ang-Ⅱ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IDS患者1年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3.71%(23/97)。预后不良患者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合并淋巴瘤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清蛋白(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淋巴瘤(OR=2.087)、高α1-AT水平(OR=2.611)、高Ang-Ⅱ水平(OR=2.138)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α1-AT预测AI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Ang-Ⅱ预测的AUC为0.798,α1-AT联合Ang-Ⅱ预测的AUC为0.918。结论α1-AT和Ang-Ⅱ在AIDS患者血清中水平异常升高,而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α1-AT和Ang-Ⅱ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Α1-抗胰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Ⅱ 预后评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血栓形成凝血指标监测及治疗1例报告
7
作者 沈连军 吴蔚 +6 位作者 吉薇 王红 孙幸 施青青 孙梅 顾健 倪军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CBFB基因阳性)患者,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下肢微血栓形成,并总结其诊治经验。该患者经常规化疗后获完全缓解,但又于2年后复发,遂予行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 本文报道1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M4型)(CBFB基因阳性)患者,经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下肢微血栓形成,并总结其诊治经验。该患者经常规化疗后获完全缓解,但又于2年后复发,遂予行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患者接受移植后的常规治疗期间,动态观察其凝血相关指标[包括D-二聚体(D-dimer, D-D)、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FDP)、纤维蛋白单体(fibrin monomer, FM)]。在移植后100 d左右,患者出现黄疸及转氨酶升高,采用经右下肢股静脉置管行血浆置换治疗3次。在去除静脉置管1周后,患者出现左踝部指凹性水肿,血管B超检查提示其左下肢腓肠肌浅静脉丛有微血栓形成;凝血指标检测显示,D-D、vWF、FDP、FM等指标升高,AT-Ⅲ水平降低。予口服拜瑞妥5 mg/d抗栓治疗2周后,患者上述凝血指标渐趋正常,左下肢肌间静脉丛血栓和肢肿消失。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除密切检查血管B超,动态监测D-D、AT-Ⅲ、vWF、FDP、FM等凝血指标可预测移植相关微血栓和高凝状态,并为临床开展有效抗的凝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亲缘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血栓形成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HBP、NT-proBNP及β_(2)-MG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价值
8
作者 苟鑫 封凯旋 +2 位作者 马斌 王小兵 黄晓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759-1763,共5页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治的脓毒血症患...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β_(2)-微球蛋白(β_(2)-MG)与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诊治的脓毒血症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一般脓毒血症组(23例)、严重脓毒血症组(23例)和脓毒血症休克组(23例),另选取同期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住院的非脓毒血症患者23例为对照组。根据28 d病死率将脓毒血症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一般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表现为一般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血症患者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45、0.776、0.59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P、NT-proBNP、β_(2)-MG联合检测预测脓毒血症患者死亡的AUC为0.870(95%CI:0.730~1.000),明显高于HBP、NT-proBNP、β_(2)-MG单独检测的AUC[0.768(95%CI:0.598~0.937)、0.792(95%CI:0.653~0.932)、0.814(95%CI:0.645~0.9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05,P=0.007;Z=2.496,P=0.013;Z=2.126,P=0.033)。结论检测血清HBP、NT-proBNP、β_(2)-MG水平有助于判断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预测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肝素结合蛋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β_(2)-微球蛋白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罗晓颖 章安迪 +2 位作者 许燕 吴立群 戚文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及其与患者新发心房颤动(房颤)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120例射血分数降低(<40%)的窦性心律的缺血性心衰患者,分别在基线0 d、6个月和12个月测定其血浆NT-proBNP水平,并在入组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入组后1、3、6、12个月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随访12个月中是否发生房颤,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44)和无房颤组(n=76)。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动超声图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T-proBNP检测对新发房颤的预测作用及其最佳临界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T-proBNP与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间的关系。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缺血性心衰患者中新发房颤率为36.7%。与无房颤组相比,房颤组的纽约心功能分级、NT-proBNP水平(入组当天、6个月和12个月)、心动超声检查中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二尖瓣环速度比值(E/E’)、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PCWP)、左心房容量(left atrial volume,LAV)和左心房容量指数(left atrial volume index,LAVI)更高(P<0.05)。NT-proBNP与E/A、E/E’、PASP、PCWP、LAV和LAVI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基线0 d的NT-proBNP水平对新发房颤的预测能力最强,临界值取NT-proBNP≥2357.5 pg/mL时,其预测新发房颤的灵敏度为69%,特异度为83%,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为0.722~0.924,P<0.001)。回归分析发现,仅NT-proBNP是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4,95%CI为1.08~1.43)(P=0.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检测在预测缺血性心衰患者新发房颤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 缺血性心肌病 新发心房颤动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的川崎病诊断关键实验室指标预测研究
10
作者 王爱琼 萨日娜 +2 位作者 张巧丽 柴利娜 李爱月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2887-2891,2897,共6页
目的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诊断模型,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区别于完全川崎病的关键实验室指标,以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率及降低其误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完全川崎病或不完全川崎病的患儿... 目的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诊断模型,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区别于完全川崎病的关键实验室指标,以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率及降低其误诊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儿科确诊为完全川崎病或不完全川崎病的患儿145例,其中不完全川崎病34例(不完全组),完全川崎病111例(完全组)。比较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清蛋白、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降钙素原(PCT)、肌酸激酶、肌酸激酶M多肽(CK-M)、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尿白细胞计数的差异,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诊断模型,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区别于完全川崎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模型结果显示,贡献度前5位的实验室指标依次为血小板计数(0.381)、尿白细胞计数(0.372)、淋巴细胞百分比(0.260)、凝血酶时间(0.255)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163),在区分川崎病类型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构建的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64,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0.74。结论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得出,血小板计数、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凝血酶时间以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作为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关键实验室指标,这为患儿的诊断与及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不完全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早期诊断 完全川崎病
下载PDF
MAP添加液对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保存的质量影响
11
作者 杨剑豪 聂晓绚 +5 位作者 张莉莉 章舜玮 杜祎 邱颖婕 马庆 徐蓓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84-689,共6页
目的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本研究将采集后d 3的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30 d,解冻... 目的观察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于MAP添加液中对保存效果的影响,探索最佳保存方式。方法本研究将采集后d 3的400 mL全血,离心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 215全自动血细胞仪,加入40%复方甘油溶液,置于-65℃超低温冰箱中保存30 d,解冻去甘油洗涤后,等量分离成两袋,以添加0.9%氯化钠溶液为对照组;添加MAP为实验组,两组保存于2~6℃冷藏条件下,分别于0、1、3、5、7、14 d取样检测血液学参数指标、溶血指标、细胞代谢指标,观察两组在14 d保存期内的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两组红细胞在解冻去甘油后6项质控项目包括容量、血红蛋白含量、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残留量、甘油残留量、无菌试验的检测值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压积、红细胞计数、Hb洗涤后回收率、MCV符合《冰冻红细胞质量评价指标专家共识》检测限值,血小板残留量超过检测限值(≤1%);在14 d保存期内,两组的RBC、Hct、MCV和血红蛋白含量值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游离血红蛋白、溶血率和K+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于3、5、7、14 d;3、5、7、14 d;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渗透脆性于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P、pH值随保存时间延长而下降,分别于3、5、7 d;1、3、5、7、14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浮于MAP添加液中的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可将血液保存期延长至7 d,本研究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 MAP ACP215 保存期 血液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血清TLR4、TIMP-1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继发癫痫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张润春 李树华 +2 位作者 王玉珍 张静 曹志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2089-209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FC)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FC继发癫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320例FC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发热无惊厥儿童150例作为发热组,... 目的分析血清Toll样受体4(TLR4)、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FC)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FC继发癫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320例FC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发热无惊厥儿童150例作为发热组,体检健康儿童1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FC患儿是否继发癫痫分为癫痫组和无癫痫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TLR4、TIMP-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TLR4、TIMP-1水平及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LR4、TIMP-1预测FC继发癫痫的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C患儿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FC患儿、发热无惊厥儿童、体检健康儿童血清TLR4、TIMP-1水平依次降低,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发热组围生期异常发生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儿血清TLR4、TIMP-1水平明显高于无癫痫组(P<0.05)。癫痫组和无癫痫组患儿首次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首次惊厥前发热时间、围生期异常发生情况、TNF-α、CRP、IL-1β水平和AEEG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LR4水平与TIMP-1呈正相关(P<0.05);血清TLR4、TIMP-1水平与TNF-α、CRP、IL-1β呈正相关(P<0.05),与AEEG评分呈负相关(P<0.05)。TLR4、TIMP-1联合预测FC患儿继发癫痫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AUC(Z_(TLR4-联合)=3.016,P=0.003;Z_(TIMP-1-联合)=2.232,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LR4、TIMP-1、TNF-α、CRP、IL-1β水平升高,AEEG评分降低均为FC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TLR4、TIMP-1与FC患儿临床特征密切相关,TLR4、TIMP-1可能是FC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小儿热性惊厥 癫痫 相关性
下载PDF
IL-35、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
13
作者 宦宇 黄秋兰 +5 位作者 齐结华 赵斌奇 蔡徐山 吴守乐 张春利 戴清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2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4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女性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及体检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5-10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4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女性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及体检的健康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比较各组外周血中IL-35和Beclin-1水平,同时检测乳腺癌患者糖类抗原15-3(CA15-3),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患者IL-35、Beclin-1、CA15-3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CA15-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肿瘤组外周血IL-35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Beclin-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乳腺癌组外周血IL-35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Beclin-1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eclin-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负相关(r=-0.484,P<0.05);IL-35、Beclin-1水平与CA15-3水平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升高、Beclin-1水平降低。不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Beclin-1水平有明显差异。乳腺癌患者外周血IL-35水平与Beclin-1水平呈负相关,而IL-35、Beclin-1水平与肿瘤标志物CA15-3水平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BECLIN-1 乳腺癌 糖类抗原15-3 乳腺良性肿瘤
下载PDF
血清LBP、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袁翊 张春红 +1 位作者 曹建 黄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9-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 目的探讨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根据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将研究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BP、CXCL-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LBP、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LBP、CXCL-10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LBP、CXCL-10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血清LBP、CXCL-10单独及联合用于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95%CI:0.724~0.822)、0.843(95%CI:0.796~0.898)、0.906(95%CI:0.852~0.959)。细菌感染组家庭成员吸烟、铁元素缺乏、钙元素缺乏者所占比例、年均抗菌药使用次数、血清LBP、CXCL-10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均抗菌药使用次数≥2次(OR=2.305,95%CI:1.483~3.582)、LBP≥104.26 ng/mL(OR=2.573,95%CI:1.446~4.578)、CXCL-10≥112.98 pg/mL(OR=1.208,95%CI:0.110~1.314)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BP、CXCL-10水平升高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指标且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结合蛋白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下载PDF
ABCD2评分、PAF、sCD40L、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张文超 尹涛 +3 位作者 杨雪辉 王睿健 张盟盟 张明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38-1542,共5页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及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补体1q(C1q)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4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非脑梗死患者作为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情况,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6.81%、0.927,高于或大于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单独预测(P<0.05);ABCD2评分、血清PAF单独预测的灵敏度分别高于血清sCD40L、C1q单独预测的灵敏度(P<0.05);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血清C1q单独、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血清C1q单独预测的特异度高于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特异度(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发生与患者有颈部血管斑块、发作持续时间≥15 min、发作频率≥2次/月,以及ABCD2评分,血清PAF、sCD40L、C1q、IL-6、hs-CRP水平升高均密切相关,且ABCD2评分及血清PAF、sCD40L、C1q联合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血小板活化因子 可溶性CD40配体 补体1q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赛平 彭艳 +4 位作者 洪淑云 喻晴 董宁 周黄燕 金国兵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5.6 m L,其中1.8 m L加枸橼酸钠抗凝用于TEG检测...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研究对象均采集静脉血5.6 m L,其中1.8 m L加枸橼酸钠抗凝用于TEG检测,1.8 m L加枸橼酸钠抗凝用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2.0 m L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用于血常规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凝血酶原时间(prot hrombin t 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 ernat ional nor mali zed r at i 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 i veat ed par t i al t hr omboplast i ng t i me,APTT)、纤维蛋白原(f i br i nogen,FBG)、PLT等指标。结果 R值与PT、INR、APTT呈正相关(P<0.01),与FBG、PLT相关性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值与PT、INR、APTT呈正相关(P<0.01),与FBG、PLT呈负相关(P<0.01)。α角与PT、INR、APTT呈负相关(P<0.05),与FBG、PLT呈正相关(P<0.01)。MA值与PT、INR、APTT呈负相关(P均<0.05),与FBG、PLT呈正相关(P均<0.01)。R值与K值呈正相关(P<0.01),与α角呈负相关(P<0.01),与MA值无相关性(P>0.05)。K值与α角、MA值均呈负相关(P均<0.01)。α角与MA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TEG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PLT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强度一般,因此TEG在临床上可以作为常规凝血功能、PLT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血小板计数 相关分析
下载PDF
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铁蛋白联合改良WHO预后积分系统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预后不良的价值
17
作者 万姜维 成东茹 +1 位作者 王涛 高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SF)联合改良WHO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1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LDH、β2-MG、SF水平。根据生存情况将...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SF)联合改良WHO预后积分系统(WPSS)评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10例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检测血清LDH、β2-MG、SF水平。根据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血清LDH、β2-MG、SF水平和改良WPSS评分。分析MD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血清LDH、β2-MG、SF水平和改良WPSS评分单独及联合对MDS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MDS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0.20%(41/102)。病死组血清LDH、β2-MG、SF、改良WPSS评分和染色体核型预后不良比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H、β2-MG、SF水平和改良WPSS评分升高、染色体核型预后不良是MDS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H、β2-MG、SF水平联合改良WPSS评分预测MDS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5.12%、0.918,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LDH、β2-MG、SF水平和改良WPSS评分对MDS预后不良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4项指标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 Β2微球蛋白 铁蛋白 改良WHO预后积分系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常用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安宝燕 冯明洋 +4 位作者 王筱寅 曹竹君 蔡伟 谢青 王晖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是否生存,将其分为死亡组(69例)与生存组(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与入院后14 d的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计算并比较入院后14 d的各项指标与基线的差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入院后14 d,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RP、PCT、血清肌酐(sCr)和INR的增高值均显著大于生存组患者(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WBC、NE%、sCr、PCT和INR增高是影响HBV-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患者入院后14 d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的程度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值均<0.001)。结论患者入院后14 d的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程度对HBV-ACL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晚期肾移植术后贫血患者应用罗沙司他治疗血液实验室指标观察及临床效果评价
19
作者 张蓬杰 王小艳 +2 位作者 王坤英 丁通 鲍楠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83-188,共6页
目的评价罗沙司他(Roxadustat,Rox)治疗晚期肾移植后贫血患者的血液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1例晚期肾移植后贫血患者,其中使用罗沙司他治疗48例(Rox组)、使用... 目的评价罗沙司他(Roxadustat,Rox)治疗晚期肾移植后贫血患者的血液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肾病血透中心2020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1例晚期肾移植后贫血患者,其中使用罗沙司他治疗48例(Rox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53例(rhEPO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铁剂以及甲钴胺和叶酸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3,6个月观察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促红素(erythropoietin,EPO)、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n,S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铁调素(hepcidin,HePc)、他克莫司谷值浓度(Tacrolimous trough concentration,Tac CO)、环孢素谷值浓度(CyclosporineA trough concentration,CsA CO)、霉酚酸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Mycophenolic acid area under curve,MPA-AUC)、淋巴细胞(Lym)、T淋巴细胞亚群Th/Ts比率(Th/Ts)、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nitrogen,BUN)的变化。并观察6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间RBC,Hb,EPO,SF,TSAT,HePc,Tac C0,CsA CO,MPA-AUC,Lym,Th/Ts,Scr,BU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19~2.024,均P>0.05)。治疗1,3,6个月后,两组RBC,Hb,EPO,SF,TSAT较治疗前上升,HePc较治疗前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4.890,219.907;256.171,201.231;138.023,89.247;92.890,215.780;189.198,179.092;112.132,76.127,均P<0.05);且罗沙司他组RBC,Hb,SF高于促红素组(F=9.672,8.165,139.360),EPO,HePc低于促红素组(F=124.437,78.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AT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118,P=0.119)。Tac CO,CsA CO,MPA-AUC,Lym,Th/Ts较治疗前变化不大,Scr,BUN较治疗前略上升,但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65,1.167,1.097,1.343,5.219,0.696,1.106,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3,P=0.773)。结论罗沙司他治疗晚期肾移植术后贫血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调节体内铁代谢水平,对移植患者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移植肾功能稳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晚期肾移植后贫血 血液实验室检验 安全性分析
下载PDF
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血清PDK4,DECR1和MMP1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研究
20
作者 马美娟 宋荟琴 +1 位作者 张国安 黄晓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同工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isoenzyme 4,PDK4),2,4-二烯酰辅酶A还原酶1(2,4-dienoyl coenzyme A reductase 1,DECR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同工酶4(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isoenzyme 4,PDK4),2,4-二烯酰辅酶A还原酶1(2,4-dienoyl coenzyme A reductase 1,DECR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性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诊断、临床分级和病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组)患者及120例单纯糖尿病非心肌病患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PDK4,DECR1及MMP1蛋白表达水平,评估这三个检测指标在DCM中的诊断、临床分级和病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DCM组患者血清PDK4(131.38±10.20 pg/ml),DECR1(152.06±12.57 pg/ml)及MMP1(40.27±4.02μg/ml)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82.69±8.17 pg/ml,86.14±9.55 pg/ml,17.77±0.98μg/ml)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4,47.63,12.29,均P<0.001)。DCM组患者血清PDK4,DECR1及MMP1蛋白表达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随等级升高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12,30.04,12.66,均P<0.001);DCM组中重度组患者与轻度组患者比较,血清PDK4(164.92±1.35pg/ml vs 122.48±8.78pg/ml),DECR1(192.17±9.11pg/ml vs124.36±10.83pg/ml)及MMP1(84.44±7.38μg/ml vs 39.41±3.05μg/ml)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3,47.12,15.41,均P<0.001)。血清PDK4,DECR1及MMP1三项联合检测DCM准确度(χ^(2)=18.23,21.37,22.07)、特异度(χ^(2)=9.72,13.43,15.12)、灵敏度(χ^(2)=12.07,16.07,17.55)与单项检测对比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AUC高达0.955,明显高于单项检测(Z=16.67,17.09,20.44,均P<0.05)。结论血清PDK4,DECR1及MMP1与DCM诊断、临床分级及病情预后有一定关联,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DC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心肌病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同工酶4 2 4-二烯酰辅酶A还原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