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细斑点型抗核抗体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对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张雷 徐远久 +2 位作者 邹燕 何流 杨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657-659,共3页
目的:研究致密细斑点型抗核抗体(DFS)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对免疫性疾病(A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医院接受抗核抗体(ANA)常规检查的7 513例儿童临床资料。分析ANA常规检查患儿ANA和DFS的科... 目的:研究致密细斑点型抗核抗体(DFS)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对免疫性疾病(A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于医院接受抗核抗体(ANA)常规检查的7 513例儿童临床资料。分析ANA常规检查患儿ANA和DFS的科室分布情况,DFS阳性患儿首发症状与累及部位情况。此外,将所有受试者按照临床诊断的差异分为AID组28例、非AID组150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ANA阳性检出率前3位科室分别为风湿免疫科33.07%、内分泌科31.61%、皮肤科30.23%,DFS阳性检出率前3位科室分别为消化科4.61%、儿内科3.28%、感染科3.11%。DFS阳性患儿首发症状发生率前3位分别为发热24.72%、皮疹20.22%、关节痛17.42%;累及部位发生率前3位分别为皮肤25.28%、四肢关节19.10%、肾脏16.85%。AID组IgG、IgM、IgA、C3以及C4水平低于非AID组;非AID组IgG、Ig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ID组IgM、C3以及C4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Ig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结论:DFS阳性在辅助筛查儿童AID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且联合实验室指标可能有助于早期儿童AID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疾病 儿童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致密细斑点型抗核抗体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2、VEGF、S100-β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辉鑫 杜伟鹏 +3 位作者 翟素平 闫彬 胡天喜 王海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03-106,112,共5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CHD患者作为CHD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02例...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CHD患者作为CHD组,另选取同期该院10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CHD组和对照组及CHD组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患者Lp-PLA2、VEGF、S100-β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PLA2、VEGF、S100-β水平对CHD的诊断效能。结果 CHD组血清Lp-PLA2、VEGF、S100-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患者血清Lp-PLA2、VEGF、S100-β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水平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p-PLA2单项检测诊断CH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93.3%,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95%CI:0.522~0.974),优于S100-β单项检测(Z=2.289,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93.5%,AUC为0.921(95%CI:0.812~0.979),优于VEGF、S100-β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36、2.361,P<0.05)。结论 CHD患者血清Lp-pLA2、VEGF、S100-β水平高于健康人群,3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诊断CHD方面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冠心病 诊断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ircTTC3和miR-138-5p水平变化及意义
3
作者 古红 张奕玲 +2 位作者 赵宇 张婷 沈恺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7-541,547,共6页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环状RNA TTC3(circTTC3)和微小RNA-138-5p(miR-138-5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诊治老年ACI患者128例(ACI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环状RNA TTC3(circTTC3)和微小RNA-138-5p(miR-138-5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干部医疗科诊治老年ACI患者128例(ACI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轻度亚组42例、中度亚组49例和重度亚组37例,同期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人员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circTTC3和miR-138-5p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老年ACI患者血清circTTC3和miR-138-5p的相关性,Spearman法分析老年ACI患者血清circTTC3和miR-138-5p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rcTTC3和miR-138-5p表达水平对老年ACI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circTTC3表达水平升高,miR-138-5p降低(t/P=17.207/<0.001、16.239/<0.001)。血清circTTC3水平比较,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miR-138-5p表达水平比较,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F/P=26.579/<0.001、105.935/<0.001)。老年ACI患者血清circTTC3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21,P<0.001),与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425、-0.392,P均<0.001);miR-138-5p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785,P<0.001),与MCA、ACA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571、0.635,P均<0.001)。circTTC3、miR-138-5p及二者联合诊断ACI神经缺损程度的AUC分别为0.817、0.810、0.878,二者联合诊断价值优于单独诊断(Z/P=2.106/0.035、2.406/0.016)。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circTTC3表达水平升高,miR-138-5p表达水平降低,二者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作为ACI病情诊断、治疗相关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环状RNA TTC3 微小RNA-138-5p 神经功能 老年人
下载PDF
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应用LC-MS/MS检测的性能评价
4
作者 孔卓 李春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135,145,共6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的性能。方法收集200例临床剩余血清样本,采用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 目的评估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脂溶性维生素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检测的性能。方法收集200例临床剩余血清样本,采用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血清中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同时联合LC-MS/MS检测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的线性、定量限、精密度、正确度、携带污染率等性能指标以及基质效应。并比较此方法与传统萃取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脂溶性维生素A,D_(2),D_(3),E和K线性相关系数均>0.99;五种物质的定量限分别为5,0.25,0.25,125和0.025ng/ml;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66%~4.83%,0.15%~3.7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05%~111.11%;基质效应为95.43%~99.07%;高-低值样本循环进样结果均值与低-低值样本循环进样结果均值之差,均小于低-低值样本循环进样结果均值的3s;统计学结果显示自动化磁珠法和传统萃取法提取的脂溶性维生素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偏倚。结论自动化磁珠法提取脂溶性维生素的检测性能良好,有望提高样品通量和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磁珠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脂溶性维生素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5
作者 刘慧 钟娇影 +2 位作者 陈秀娟 英一铭 刘杰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81-584,589,共5页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肾胺酶(renalase)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IM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河北以岭医院肾病科收治IMN患者120例为IMN组,另选取同期医院进行健康...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ROCK2)、肾胺酶(renalase)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IM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河北以岭医院肾病科收治IMN患者120例为IMN组,另选取同期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2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Pearson法分析ROCK2、renalase水平与部分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ROCK2、renalase及二者联合诊断IMN的价值。结果IMN组ROCK2、renalase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P=12.837/<0.001、11.066/<0.001)。Ⅰ期、Ⅱ期、Ⅲ期、Ⅳ期IMN患者血清ROCK2逐次升高(F/P=77.154/<0.001),而Ⅰ期、Ⅱ期、Ⅲ期血清renalase水平逐次升高,但Ⅳ期血清renalase水平低于Ⅲ期(F/P=163.042/<0.001)。Alb与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呈负相关(r/P=-0.302/0.009、-0.402/<0.001),PLA2R抗体、BUN、SCr、24 h尿蛋白与血清ROCK2、renalase水平均呈正相关(r/P=0.336/<0.001、0.264/0.011、0.315/0.007、0.320/<0.001,0.359/<0.001、0.284/0.010、0.420/<0.001、0.412/<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ROCK2、renalase及二者联合诊断IMN的AUC分别为0.908、0.907、0.965,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3.597,3.755,P均<0.001)。结论ROCK2与renalase在IMN患者血清中均高表达,二者联合诊断IMN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2 肾胺酶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四川宜宾地区不同孕期妇女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水平参考范围的建立
6
作者 龙琴 石安惠 黄佳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 探究四川宜宾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oluble fibrin monomer complex,SFMC)水平的变化,建立不同孕期SFMC的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01月在宜宾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77例健康孕妇及120例... 目的 探究四川宜宾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血浆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oluble fibrin monomer complex,SFMC)水平的变化,建立不同孕期SFMC的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01月在宜宾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77例健康孕妇及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对照组四组。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浆SFMC和D-二聚体(D-D)水平,建立各组SFMC的参考范围,同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SFMC的参考范围分别为<7.3μg/ml,<18.4μg/ml,<20.4μg/ml和<58.5μg/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5.989,P<0.001),且随着孕期的增长,血浆SFMC水平呈上升趋势。受试者血浆SFMC水平与D-D水平呈正相关(r^(2)=0.468 8)。结论 孕妇血浆SFMC水平随孕期的增加明显上升,正常人群的参考范围不能满足各妊娠期妇女的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初步建立了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妇女血浆SFMC的参考范围,对孕妇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妊娠 参考范围 四川宜宾地区
下载PDF
西安地区0~12岁健康体检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研究
7
作者 丁聪聪 刘瑛琦 +2 位作者 苏海鹏 张靖 白重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调查并评估西安地区0~12岁体检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1日~2023年7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的2670例西安市0~12岁儿童的血清25(OH)D资... 目的调查并评估西安地区0~12岁体检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1日~2023年7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的2670例西安市0~12岁儿童的血清25(OH)D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季节儿童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结果①该研究共纳入2670例西安市0~12岁儿童,血清25(OH)D均值为40.80±18.00ng/ml,其中38例(1.42%)存在血清25(OH)D缺乏,333例(12.47%)存在血清25(OH)D不足,2299例(86.11%)血清25(OH)D充足。②不同年龄段血清25(OH)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4.23,P=0.000);1~<4岁组最高,为52.51±13.57ng/ml;8~12岁组最低,为21.65±6.75ng/ml。③夏季的血清25(OH)D水平(39.44±17.46ng/ml)低于春季(41.96±17.76ng/ml)和秋季(42.71±18.1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1.57,-134.06,均P<0.01)。但冬季血清25(OH)D缺乏、不足率(18.95%)高于春夏秋(13.52%,12.75%,12.36%)三季(χ^(2)=14.32,P=0.026)。④不同性别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933,P=0.351)。但男童血清25(OH)D缺乏、不足率(12.51%)低于女童(15.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57,P=0.010)。结论西安地区0~12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好,应加强3岁以上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25羟维生素D 西安地区 儿童
下载PDF
探讨血液生化检验指标及铁代谢指标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8
作者 黄水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检验指标及铁代谢指标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医院接收的缺铁性贫血患者9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90例和健康无贫血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不同贫血严重程度患者... 目的探讨血液生化检验指标及铁代谢指标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医院接收的缺铁性贫血患者9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90例和健康无贫血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不同贫血严重程度患者血常规指标和铁代谢指标,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 TfR),比较3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健康组比较,地中海贫血RDW、SI、sTfR、Hb、RBC降低,SF升高,缺铁性贫血RDW、sTfR升高,Hb、RBC、SF、SI降低(P<0.05);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比较,缺铁性贫血RDW、sTfR明显更高(P<0.05),Hb、SF、SI明显更低(P<0.05),而RB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及铁代谢指标可进行贫血诊断,而且可依据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鉴别,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血液检验 血常规 铁代谢
下载PDF
CRP/PAB、NLR辅助诊断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及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文波 邱越 +2 位作者 李家政 伏俊全 龚光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辅助诊断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及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242例患者作为研...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辅助诊断良恶性胃溃疡的价值及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于孝感市中心医院行电子胃镜检查的2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良性胃溃疡组、恶性胃溃疡组、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CRP/PAB、NLR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RP/PAB、NLR辅助诊断胃良恶性溃疡的价值。根据ROC曲线截断值将恶性胃溃疡患者分为低CRP/PAB组和高CRP/PAB组,分析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恶性胃溃疡组CRP/PAB、NL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与良性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AB辅助诊断恶性胃溃疡有一定的准确性,NLR辅助诊断恶性胃溃疡的准确性较低(P<0.001)。高CRP/PAB组年龄≥65岁、进展期、有淋巴结转移占比高于低CRP/P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AB对恶性胃溃疡的辅助诊断价值优于NLR,年龄、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是恶性胃溃疡患者CRP/PAB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胃溃疡
下载PDF
急、慢性肾损伤患者血清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与验证
10
作者 丁璐 刘胜 胡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5-342,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其他生物标志物在急、慢性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急性... 目的:探讨血清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及其他生物标志物在急、慢性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171例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209例。收集各组成员的钾(K)、钠(Na)、氯(Cl)、二氧化碳(CO_(2))、尿素(Urea)和葡萄糖(GLU)数据。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9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并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3组成员血清中的NGAL水平。分析血清NGAL和其他生物标志物在鉴定急性和慢性肾损伤中的诊断有效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AKI和CKD患者发生的因素。此外,还构建了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评估这些生物标志物在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NGAL可能是肾损伤的检测标志物。一般资料显示,在AKI组及CKD组中,K、Na、CO_(2)、Urea、GLU和NGAL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Na、Urea、GLU和NGAL水平均为AKI或者CKD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AKI组中,Na、Urea、GLU和NGAL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11、0.960、0.793和0.841(P<0.01);在CKD组中,Na、Urea、GLU和NGAL的AUC分别为0.681、0.990、0.703和0.930(P<0.01)。NGAL和Urea联合诊断AKI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81.9%和61.1%,诊断CKD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62.7%和80.0%。结论:血清NGAL可作为急、慢性肾损伤的指标,联合其他生物标志物在急、慢性肾损伤中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生物标志物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血清CTRP1、CTRP5和CTRP1/CTRP5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宏秀 袁宝军 +4 位作者 刘丽 赵莹 张菲菲 佟艳艳 张会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CTRP5及CTRP1与CTRP5的比值(CTRP1/CTRP5)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以103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GS)积分的中位数将其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GS≤39分,53例... 目的探讨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CTRP5及CTRP1与CTRP5的比值(CTRP1/CTRP5)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以103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GS)积分的中位数将其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GS≤39分,53例)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GS>39分,50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其分为单支病变组(20例)、双支病变组(46例)和多支病变组(37例)。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47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TRP1和CTRP5的水平,并计算CTRP1/CTRP5比值。结果UAP组血清CTRP1、CTRP5和CTRP1/CTRP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血清CTRP1和CTRP5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在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UAP中,多支病变组血清CTRP1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CTRP1水平升高是U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TRP1、CTRP5和CTRP1/CTRP5辅助筛查U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631和0.625,cut-off值分别为870.33μg/L、43.04μg/L和18.41,CTRP1/CTRP5的敏感度较高(84.5%),CTRP1的特异度较高(78.7%)。结论CTRP1和CTRP5参与了UAP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检测血清CTRP1和CTRP5并计算CTRP1/CTRP5的水平有助于UAP的筛查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冠状血管造影术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肽和相关蛋白质类 CTRP1 CTRP5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血清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12
作者 李敏 于洪远 李会强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方法采用同位素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液萃取进行... 目的建立基于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iquid phase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hydroxy vitamin D3,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方法采用同位素标准溶液为内标,液液萃取进行前处理,正离子电喷雾模式进行监测。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C62-A和EP15-A3等文件,对方法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定量限、检测下限、相对基质效应等进行验证。采用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和质谱常规程序检测40份临床血清样本,评价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候选方法的分析时间为15 min,通过色谱的等度洗脱可有效分离同分异构体3-epi-25(OH)D3,特异度好。测定参考实验室室间比对(RELA)样本,偏倚低于1.5%。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0.75%~2.31%和1.28%~2.01%。定量限和检测下限分别为0.85 ng/ml和1.84 ng/ml。在2.5~22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无相对基质效应和携带污染。质谱常规程序与候选参考程序的相关性较好(r=0.982),但低浓度样本处的偏差超出卫健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的允许总误差±25%。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LC-MS/MS技术的血清25(OH)D3的候选参考测量程序,分析性能符合要求,可用于临床常规方法的量值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3 候选参考测量程序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段一硕 饶军 +13 位作者 夏菁 马娜丫 蔺诗佳 李甫 唐书翰 周沙 曾韫璟 李炘檑 黄德智 李琼 刘帮洞 赵先兰 魏锦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 目的 观察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能量代谢产物的变化,从能量代谢角度寻找监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诊治的16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初诊患者,并招募同期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选择性反应/多反应监测技术(selected/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SRM/MRM)检测其血清中能量相关代谢产物的差异,并结合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史、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中能量代谢相关产物水平表达谱存在差异,其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6-磷酸葡萄糖水平升高(P<0.05),且患者血清中的柠檬酸和琥珀酸水平与疾病危险度分级(低危、中危、高危)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同时,苹果酸和柠檬酸水平与患者中期疗效评估结果[完全缓解/部分缓解(CR/PR)或疾病稳定(SD)]呈明显负相关(P<0.05)。对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n=10),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琥珀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和顺乌头酸含量亦有显著降低(P<0.05),其中柠檬酸与琥珀酸的水平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中期疗效评估(CD/PR或SD)呈明显相关性(P<0.05);对于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n=6),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血清中环磷腺苷、柠檬酸和琥珀酸的含量明显降低,而6-磷酸葡萄糖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琥珀酸水平分别与患者临床分期和危险度分级都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 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在血清代谢产物水平上共鉴定出5个差异代谢产物,其中琥珀酸、柠檬酸有希望成为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血清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多反应监测
原文传递
尿素测定试剂盒国家监督抽检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飞 黄杰 +1 位作者 孙楠 兰华林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估现阶段临床用尿素测定试剂盒的质量。方法国家监督抽检中,依据注册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对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尿素测定试剂盒的准确度、精密度和试剂空白吸光度进行法定检验并观察其贯彻标准(以下简称贯标)符合情况,依... 目的评估现阶段临床用尿素测定试剂盒的质量。方法国家监督抽检中,依据注册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对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尿素测定试剂盒的准确度、精密度和试剂空白吸光度进行法定检验并观察其贯彻标准(以下简称贯标)符合情况,依据行业标准并利用国家标准品对产品的准确度进行探索研究。结果共抽检43批次效期内尿素测定试剂盒。法定检验结果,有效检验中的试剂空白吸光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检测结果符合率均为100%。贯标结果,试剂空白吸光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贯标符合率分别为97.67%,93.02%,100.00%。探索研究结果,准确度相对偏差在±15%和±5%范围内的产品分别占85.71%,66.67%。结论我国临床用尿素测试剂盒存在贯标不严格、审评尺度不一致的情况。建议各生产企业尽量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注册检验或出厂检验中,统一使用国家标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测定试剂盒 国家监督抽检 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品 医疗器械
下载PDF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丹 李倩 李琳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应用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肝功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AST及ALT水... 目的 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应用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肝功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AST及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及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与健康人群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检查可以作为诊断脂肪肝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外泌体分离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艺 姚月 余良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0-54,共5页
外泌体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细胞外囊泡之一,在细胞间通信和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外泌体具有磷脂双分子层,其表面存在标志蛋白,其内部包含核酸、蛋白质等活性分子,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上述特征不尽相同。超速离心法、亲和法、超滤法等为常用... 外泌体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细胞外囊泡之一,在细胞间通信和微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外泌体具有磷脂双分子层,其表面存在标志蛋白,其内部包含核酸、蛋白质等活性分子,不同来源的外泌体上述特征不尽相同。超速离心法、亲和法、超滤法等为常用的外泌体提取方法,由于各类方法本身的技术特性以及外泌体的异质性,如何保障所获得外泌体的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外泌体分离提取技术的进展,并对其适用场景进行了总结,为外泌体提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提取 超速离心
下载PDF
血清IL-1β水平与老年患者抑郁症状交互作用对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17
作者 靳小静 韩彩莉 +4 位作者 李卫 陈莹 张瑛琪 苏冠丽 汪艳丽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35-74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老年患者抑郁症状交互作用对其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5例(研究组),选取正常老年人共11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空腹血脂水平...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老年患者抑郁症状交互作用对其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15例(研究组),选取正常老年人共11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空腹血脂水平、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进一步分析血清IL-1β水平与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对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空腹血脂水平、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脂水平、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均为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血清IL-1β水平与抑郁症状对老年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相加交互作用(P<0.05),高血清IL-1β水平和抑郁症状老年人发生血脂代谢紊乱的风险为低血清IL-1β水平且无抑郁症状老年人的8.274倍。结论高血清IL-1β水平以及抑郁症状均为患者血脂代谢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清IL-1β水平与抑郁症状对老年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抑郁症状 交互作用 血脂代谢紊乱 老年患者
下载PDF
点阵CO_(2)激光对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及对血清中TGF-β和VEGF的影响
18
作者 王倩 万品文 李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3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增生性瘢痕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点阵CO_(2)激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瘢痕厚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症因子浓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瘢痕厚度小于对照组,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VEGF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vs 13.89%)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点阵CO_(2)激光能够明显改善增生性瘢痕症状,下调TGF-β、VEGF及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良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CO_(2)激光 曲安奈德 瘢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通心络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鲜廉杰 张新贵 +1 位作者 韩自旺 王长虹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3年第5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表现、心功能指标、超敏... 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表现、心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CO)、心搏出量(SV)、心脏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Hcy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能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hs-CRP、Hcy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心绞痛 冠心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联合GGT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20
作者 罗利民 罗聪 +2 位作者 贾孝莲 李艳 黎探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3年第5期659-6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r-谷氨酰基转移酶(R-glutamyltransferase,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r-谷氨酰基转移酶(R-glutamyltransferase,GGT)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AFP、CEA、CA199和GGT水平,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单项与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血清AFP、CEA、CA199和GG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AFP、CEA、CA199和GGT单项指标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明显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CEA、CA199和GGT水平较高,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对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CEA CA199 GGT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