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李亭 李志强 +3 位作者 赵若溪 马智勇 马晓 李梅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痰液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将患者分为...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炎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河北省沧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2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痰液标本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根据是否合并肺炎将患者分为合并组与未合并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 2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中,65例合并肺炎的患者纳入合并组,其余205例未合并肺炎患者纳入未合并组。合并组患者的65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72株菌株,革兰阴性菌45株,占62.50%,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2株,占30.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真菌5株,占6.94%。合并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具有较高耐药率;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具有较高耐药率;溶血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阿奇霉素具有较高耐药率。合并组有侵入性操作、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患者比例高于未合并组,双歧杆菌数量少于未合并组,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多于未合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双歧杆菌数量减少、大肠埃希菌数量增多均为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痰液标本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病原菌耐药性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紊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菌药物等因素会增加老年肺结核合并肺炎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炎 细菌分布 耐药性 肠道菌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自动粪便分析仪与人工复核法检测粪便结果的比较分析
2
作者 吴莉春 李勇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自动粪便分析仪与人工复核法两种粪便检测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患者的9402份新鲜粪便标本,分别使用FA160自动粪便分析仪和人工复核法检测粪便有形成分(白细胞、红细胞、脂肪球、真菌... 目的比较自动粪便分析仪与人工复核法两种粪便检测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9月—2023年8月三明市第二医院就诊患者的9402份新鲜粪便标本,分别使用FA160自动粪便分析仪和人工复核法检测粪便有形成分(白细胞、红细胞、脂肪球、真菌)和隐血,记录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脂肪球、真菌和隐血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90%、2.67%、6.31%、4.54%、25.34%,人工复核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7%、2.22%、5.55%、5.29%、25.23%,自动粪便分析仪对粪便有形成分的阳性检出率除真菌略低于人工复核外,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人工复核,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粪便隐血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人工复核法为标准,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脂肪球、真菌、隐血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1.07%、96.17%、94.83%、78.07%、98.19%;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8.85%、99.46%、98.90%、99.56%、99.2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44%、80.08%、83.47%、90.87%、97.7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61%、99.91%、99.69%、98.79%、99.39%。结论自动粪便分析仪与人工复核法的检测结果虽然符合率较高,但还存在漏检和误检。因此对自动分析结果必须进行人工复核,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粪便分析仪 人工复核法 粪常规检测 粪便隐血试验
下载PDF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及稳定性检测
3
作者 杨莹 王雪 +3 位作者 刘泽宇 林志健 王雨 张冰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45-852,共8页
目的: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肠道菌群的一类重要代谢产物,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亦是中医药整体调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信号分子。本研究考察不同贮存条件对粪便SCFAs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代谢性疾病相关的SCFAs检测... 目的: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是肠道菌群的一类重要代谢产物,与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亦是中医药整体调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信号分子。本研究考察不同贮存条件对粪便SCFAs含量的影响,以期为代谢性疾病相关的SCFAs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原样品及粪便处理后样品2种贮存形式在不同贮存温度(室温、−20℃、−80℃)及不同贮存时间(0、2、4、6、8 h或1、3、7、15、30 d)下SCFAs的含量,并利用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评价粪便样品在不同贮存温度下的稳定性。结果:不同温度下粪便处理后样品SCFAs含量RSD值的变化范围均小于粪便原样品;不同贮存形式的样品在−80℃条件下的SCFAs含量RSD值的变化范围均小于−20℃;粪便处理后样品SCFAs含量在不同贮存温度下RSD变化范围均较小,粪便原样品在−20℃条件下放置15 d内SCFAs含量无显著变化,在−80℃条件下放置30 d内SCFAs含量无显著变化。结论:粪便处理后样品中SCFAs含量稳定性优于粪便原样品,获取粪便样品后,应及时对粪便进行前处理。若粪便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前处理,可将粪便样品暂置于−20℃或−80℃条件下贮存,−20℃条件下贮存15 d内或−80℃条件下贮存30 d内,其SCFAs含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稳定性 气相色谱法 粪便 代谢性疾病 肠道菌群代谢物
下载PDF
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性能评价
4
作者 陈海扬 梁建新 +3 位作者 李雪莹 卢万通 陈春智 莫秀红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8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性能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集的120份粪便标本,均进行人工镜检和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以人工镜检为金标准,分析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 目的分析全自动粪便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的性能评价。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集的120份粪便标本,均进行人工镜检和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以人工镜检为金标准,分析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结果人工镜检结果显示,粪便理学异常14例、隐血36例、红细胞11例、白细胞13例及虫卵5例。以人工镜检为金标准,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的理学性质、隐血、红细胞、白细胞、虫卵的灵敏度分别为82.4%、97.3%、91.7%、92.9%、80.0%;特异度分别为96.3%、97.7%、98.2%、100.0%、96.5%;准确度分别为94.2%、97.5%、97.5%、99.2%、95.8%;Kappa值分别为0.725、0.941、0.855、0.955、0.795,一致性较好。结论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检测隐血、红细胞及白细胞等指标与人工镜检的一致性较好,可用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分析仪 人工镜检 特异度 灵敏度
下载PDF
粪便复检发现脆弱双核阿米巴三例报道
5
作者 刘晓艳 郑国娜 高菊兴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31-32,F0002,共3页
粪便有形成分复检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应用爱威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有形成分复检过程中发现三例本地区较少的脆弱双核阿米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66岁,因“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半天”于2023年4月21日... 粪便有形成分复检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应用爱威全自动粪便分析仪有形成分复检过程中发现三例本地区较少的脆弱双核阿米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66岁,因“头晕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半天”于2023年4月21日入院。患者既往有脑梗死、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5年,高血压病史。查体:T 36.6℃、P 63次/min、BP 141/90 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皮肤黏膜正常;意识清醒,腹部平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复检 脆弱双核阿米巴
下载PDF
三种便潜血试验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建洲 陆希明 《哈尔滨医药》 2005年第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便潜血试验 测定方法 胶体金试纸条法 胃肠道肿瘤 消化道出血 临床应用 试纸带法 联苯胺法 化学法 免疫法 优缺点 诊断
下载PDF
3种粪便隐血试验试剂实验效果观察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林海 黄晓燕 +1 位作者 张云虎 徐德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粪便隐血试验 试剂 实验效果 评价 胶体金试纸条法
下载PDF
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分析
8
作者 张育超 黄雪霞 李文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经细菌培养证实为沙门菌感染的511例患儿,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对三代头孢菌素...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的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经细菌培养证实为沙门菌感染的511例患儿,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出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沙门菌,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筛选出的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共分离出31株沙门菌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其中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产生耐药的分别有31株(100%)、16株(51.61%)、13株(41.94%);31株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中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占67.74%,其他血清型分别是肠炎沙门菌、纽兰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未分型沙门菌分别占3.23%、6.45%、3.23%、19.35%;31株沙门菌中30株检出了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检出率为96.77%,其中blaCTX、blaOXA、blaTEM分别有22株(73.33%)、16株(53.33%)、25株(83.33%)。结论:惠州地区儿童患者中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沙门菌主要以鼠伤寒沙门菌血清型为主,携带的ESBLs耐药基因以blaTEM和blaCTX为主,且耐药基因呈多样性,应继续强化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头孢菌素 沙门菌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罗福东 廖焕兰 +1 位作者 黄宪章 陈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7-40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RF)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蒸馏水稀释已知浓度的Hb液和TRF液,测定Hb、TRF以及Hb/TRF双联免疫胶体金法(胶体金试纸)的敏感范围。对87例临床标本进行三种试纸的临床检测,比较Hb和TR...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和转铁蛋白(TRF)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蒸馏水稀释已知浓度的Hb液和TRF液,测定Hb、TRF以及Hb/TRF双联免疫胶体金法(胶体金试纸)的敏感范围。对87例临床标本进行三种试纸的临床检测,比较Hb和TRF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Hb试纸对Hb的敏感范围为0.2~2000mg/L;TRF试纸对TRF的敏感范围为0.02~2000mg/L;Hb/TRF双联试纸的各区带敏感范围分别与单一试纸的敏感范围相同。87例临床标本中,Hb试纸检出阳性25例(28.7%),TRF试纸检出阳性36例(41.3%),Hb/TRF双联试纸检出阳性48例(55.2%)。结论Hb和TRF同时用于粪便隐血试验可以更好地筛检消化道出血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隐血试验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免疫胶体金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联合免疫法和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鹏 李艳 +1 位作者 陈进 孙端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评价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联合免疫法和匹拉米洞化学法在检测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联合免疫法和化学法分别对12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和76名阴性对照粪便标本进行检测,评价2种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阳... 目的评价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联合免疫法和匹拉米洞化学法在检测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联合免疫法和化学法分别对12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和76名阴性对照粪便标本进行检测,评价2种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并用稀释已知浓度人红细胞(RBC)悬液比较2种方法检测线性范围。结果化学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是54.1%、97.4%、97.1%、56.9%,而联合免疫法分别为96.7%、98.7%、99.2%、94.9%,化学法检出限高于联合免疫法。结论Tf与Hb联合免疫法可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隐血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下载PDF
中国现阶段粪便常规检验基本分析和潜血检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田鹏鹏 李琦 +2 位作者 魏运梅 周铭 范文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19-120,123,共3页
目的 探讨现阶段条件下粪便常规的异常情况和潜血试验的重要性,了解粪便常规和潜血试验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 665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其中7 071例同时检测潜血试验,有348例检测到... 目的 探讨现阶段条件下粪便常规的异常情况和潜血试验的重要性,了解粪便常规和潜血试验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12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 665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其中7 071例同时检测潜血试验,有348例检测到轮状病毒,按照科室分类统计粪便颜色、形状、红细胞、白细胞及寄生虫、潜血试验的异常检出率.结果 各指标总的异常率为16.4%,其中性状异常最高,寄生虫、虫卵及各种病理结晶未检出.送检科室以儿科的送检标本次数最多,为1 843例,但是各指标异常率却以外科ICU和泌尿外科最多.潜血试验的总阳性率为23.1%,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6.4%.结论 现阶段中随着公共卫生条件及医疗水平的提高,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显著下降,结直肠癌呈现上升趋势.潜血试验作为最常见的筛检手段,临床上应加强其检测,同时在轮状病毒易感季节应加强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常规 异常率 潜血试验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人芽囊原虫在RPMI1640及LES培养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姚繁荣 乔继英 +3 位作者 杨珺华 李小琪 张旭 答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259-264,共6页
寻求一种在人芽囊原虫培养方面比传统的洛克氏液 鸡蛋 血清培养基(Locke′s egg serummedium ,LES)更优越的培养基 ,建立人芽囊原虫的纯培养系 ,为进一步研究人芽囊原虫的各种特性奠定基础 .将从临床获得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 寻求一种在人芽囊原虫培养方面比传统的洛克氏液 鸡蛋 血清培养基(Locke′s egg serummedium ,LES)更优越的培养基 ,建立人芽囊原虫的纯培养系 ,为进一步研究人芽囊原虫的各种特性奠定基础 .将从临床获得的腹泻病人粪便标本分别接种于RPMI164 0及LES两种培养基中进行人芽囊原虫的培养 ,观察人芽囊原虫在两种培养基内的生长趋势和形态结构 ,比较两种培养基的优缺点 .结果表明 ,RPMI164 0培养管中的虫体密度比较高 ;RPMI164 0培养基中的虫体存活时间比较长 ;RPMI164 0培养基内可见空泡型、颗粒型、复分裂型和似包囊型 .结论表明 ,RPMI164 0培养基比LES培养基在人芽囊原虫的培养方面更优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RPMI1640培养 形态观察
下载PDF
2009~2014年珠海市腹泻儿童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桦 汪伟山 周玉球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640-2642,共3页
目的了解2009~2014年珠海市腹泻儿童感染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2014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4 395例门诊和住院感染性腹泻患儿送检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30种血... 目的了解2009~2014年珠海市腹泻儿童感染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9~2014年珠海市妇幼保健院4 395例门诊和住院感染性腹泻患儿送检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血清学分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出30种血清型沙门菌546株,分离率为12.42%,小于3岁的婴幼儿沙门菌阳性病例占93.22%,男女患儿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2,P〉0.05)。6、7月是沙门菌感染的高峰时期,分离率分别为16.40%和16.09%。鼠伤寒沙门菌(50.92%)、肠炎沙门菌(13.55%)和斯坦利沙门菌(10.26%)为沙门菌优势血清型。结论沙门菌是珠海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其感染与年龄和气候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儿童 沙门菌属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华英 黄胜 +2 位作者 肖伟泉 程洪周 洪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4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黑色便分别使用邻联甲苯胺法、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进行潜血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另对2003-2008年先后使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的10473例随机大便... 目的探讨大便潜血试验免疫法测定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黑色便分别使用邻联甲苯胺法、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进行潜血试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另对2003-2008年先后使用上述3种方法检测的10473例随机大便标本的潜血试验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60例黑色便潜血试验阳性率邻联甲苯胺法假阳性率16.7%,血红蛋白假阴性率10.0%,转铁蛋白法假阴性率2.0%;随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率邻联甲苯胺法为38.7%,血红蛋白法为11.4%,血红蛋白法与转铁蛋白法联合检测时为16.2%,3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蛋白法和转铁蛋白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邻联甲苯胺法,二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潜血试验 免疫法 转铁蛋白 邻联甲苯胺法 血红蛋白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粪便常规检查指标异常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白洁 傅淑宏 +1 位作者 蔡力力 丛玉隆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中国人口模式、人群健康水平、公共卫生及医疗水平下,粪便常规检查对疾病检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1030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按科室分类统计粪便颜色、性状、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和潜血试验的异常... 目的探讨现阶段中国人口模式、人群健康水平、公共卫生及医疗水平下,粪便常规检查对疾病检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1030例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按科室分类统计粪便颜色、性状、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和潜血试验的异常检出率。结果各指标总的异常率为12.19%,其中以颜色异常最高,性状异常次之,再次是白细胞和潜血的异常率。值得关注的是寄生虫和大吞噬细胞、病理结晶等未检出。检查频次以消化内科、心脏内科和骨科为高,但是各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却不高;外科监护室在所有指标的异常率上均居首位,其次是门诊患者。结论此次调查结果提示:由于中国的人口模式和疾病流行谱已发生显著变化,使得现用的粪便常规检查对消化系统疾病和肠道寄生虫病诊治的指导意义已经大为降低。在以门诊筛检为主的初级医疗机构如乡村卫生院或城市社区门诊部等,粪便常规检验还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但粪便检查依旧重要,其检测方向亟待改变、检测指标亟待丰富、检测手段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常规 异常率 调查
下载PDF
Kato-Katz法检查急性血吸虫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晓明 袁道平 +4 位作者 汪昊 尹晓梅 王勇 季虹 陈亚非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367-367,共1页
1979年菲律宾和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与防治联合会议认为,应用Karo法检查日本血吸虫病只能检查40mg粪便,因而在EPG值20以下的病例不敏感,轻感染可能被漏检。近年来,国内已有人对不同(轻、中、重)疫区的慢性血吸虫病人Kato-Katz法的漏检情况... 1979年菲律宾和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与防治联合会议认为,应用Karo法检查日本血吸虫病只能检查40mg粪便,因而在EPG值20以下的病例不敏感,轻感染可能被漏检。近年来,国内已有人对不同(轻、中、重)疫区的慢性血吸虫病人Kato-Katz法的漏检情况做了观察。但Kato-Katz法对急性血吸虫病人的漏检情况未见报道,为此,我们进行了这方面的观察。 1 观察对象 123例急性血吸虫感染者均为芜湖市血吸虫病防治站住院病人。患者系芜湖市内居民(学生、工人、教师、干部等),既往无血吸虫病患病史,入院前均有夏季在疫区游泳史。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37.8—42.0℃),部分患者伴有腹胀、腹痛、腹泻、纳差、咳嗽、荨麻疹、肝肿大等症状和体征。环卵沉淀试验均为阳性(环沉率8%—48%)。吡喹酮(总剂量120mg/kg,6d疗法)治疗均有效。 2 方法 2.1 Karo-Katz法 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手册》的规定操作,一粪两张涂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吸虫感染 KATO-KATZ法 血吸虫病防治 日本血吸虫病 集卵孵化法 急性血吸虫病 环卵沉淀试验 安徽省芜湖市 住院病人 肠道寄生虫病
下载PDF
衢州市动物粪便O157∶H7大肠杆菌的带菌调查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卫国 莫顺堂 +5 位作者 方春福 王炜 林君芬 张政 王文英 叶承华 《疾病监测》 CAS 2002年第6期227-228,共2页
关键词 衢州市 动物粪便 大肠杆菌 调查分析
下载PDF
粪便抗原检测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佐妤 谢立群 +1 位作者 刘彩红 赵红艳 《胃肠病学》 2015年第2期78-80,共3页
背景: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发国家。在众多Hp感染检测方法中,Hp粪便抗原(HpS A)检测具有非侵入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目的:评价HpS A检测试剂盒临床诊断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340例行13C-尿素呼... 背景: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高发国家。在众多Hp感染检测方法中,Hp粪便抗原(HpS A)检测具有非侵入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优势。目的:评价HpS A检测试剂盒临床诊断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340例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受试者同时留取粪便标本,以待评估的酶联免疫法HpS A检测试剂盒检测Hp感染。以13C-UBT为金标准,计算待评估试剂盒诊断Hp感染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和κ系数。结果:与13C-UBT结果比对,待评估HpS A检测试剂盒诊断Hp感染的阳性符合率为96.3%,阴性符合率为75.8%,总符合率为87.4%,κ系数为0.737 522。结论:待评估的HpS A检测试剂盒用于临床诊断Hp感染,与金标准13C-UBT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和一致性,结果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诊断 粪便抗原检测 13C-尿素呼气试验 结果可重复性
下载PDF
粪便自动化分析仪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松 高远 +3 位作者 韩宁 聂玉茹 崔世伟 赵秀英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540-541,共2页
粪便由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大量细菌和无机盐及水等组成,有重要的临床信息。粪便常规联合潜血实验是临床最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在诊断消化道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及恶性肿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临床应用评价 粪便常规 自动化分析仪 消化道炎症 寄生虫感染 食物残渣 临床信息 潜血实验
原文传递
一种双联隐血试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云虎 张蓉 +1 位作者 柯美津 涂倩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1-442,共2页
目的了解免疫法、化学法、双联试剂法测定粪便隐血(Ob)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上述三法对10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进行检测。结果以化学法阳性为参照,100例门诊患者中免疫法的首次检出率为81%,续检率100%,双联试剂... 目的了解免疫法、化学法、双联试剂法测定粪便隐血(Ob)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上述三法对100例门诊患者和30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便进行检测。结果以化学法阳性为参照,100例门诊患者中免疫法的首次检出率为81%,续检率100%,双联试剂法一次检出率为100%;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免疫法首次检出率60%,续检率为97%,双联法的一次检出率为100%。结论双联试剂法避免了免疫法、化学法造成的假阴性、假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隐血试验 免疫法 化学法 双联试剂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