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药敏试验分析
1
作者 刘静 高玉伟 +5 位作者 王兴华 胡秀红 崔红蕊 徐保振 杨洪娟 王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83-187,19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为该院腹膜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9例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为该院腹膜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9例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69例PDAP患者腹膜透析透出液共培养出病原菌43例,阳性率为62.32%,43例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23例(53.49%),革兰阴性菌17例(39.53%),真菌3例(6.98%)。43例病原菌感染原因包括肠道感染18例(41.86%),换液操作不规范11例(25.58%),呼吸道感染8例(18.60%),原因不明6例(13.95%)。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10例)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7例)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莫西沙星均敏感,对克林霉素(52.17%)、红霉素(56.5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0.87%)、青霉素G(78.26%)耐药;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黏菌素均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7.06%)、头孢呋辛(47.06%)、头孢唑啉(52.94%)、氨苄西林(82.35%)耐药;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均敏感。69例PDAP患者共治愈53例,退出1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76.81%,真菌性PDAP患者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培养阴性的PDAP患者。结论该院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的主要原因为换液操作不规范和肠道感染,PDAP相关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真菌性PDAP患者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腹膜透析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药敏试验 治愈率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分析
2
作者 尤玉婷 曾丽娥 +3 位作者 林春燕 陈琼华 林洁如 郑敬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3-216,220,共5页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分析其BALF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100例患儿BALF... 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并分析其BALF病原菌及药敏试验情况。结果100例患儿BALF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31株,革兰阴性菌98株(74.81%),革兰阳性球菌33株(25.19%),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5.19%)、肺炎链球菌(21.37%)占比较高,卡他布兰汉菌(15.27%)、肺炎克雷伯菌(11.45%)其次。重症肺炎患儿BALF中前4位病原菌主要以<1岁(97.37%)、1~3岁(96.88%)占比较高,>3~7岁(94.12%)、>7~14岁(92.31%)相对较少。各年龄BALF中流感嗜血杆菌、卡他布兰汉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BALF中肺炎链球菌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四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复方磺胺甲噁唑均较敏感,对氯霉素敏感性其次,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耐药性均较高;15株卡他布兰汉菌对头孢噻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8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较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氯霉素耐药性均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耐药性其次;20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均较敏感,对青霉素G、泰利霉素敏感性其次,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性较高,对四环素、头孢噻肟、克林霉素耐药性其次。结论儿童重症肺炎BALF中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多见,且0~3岁患儿病原菌占比高于>3~14岁,临床应合理用药以预防耐药菌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儿童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球菌
下载PDF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PCT、IFN-γ和IL-6水平变化分析
3
作者 杨晶 陈美玲 +3 位作者 张丽秀 颜鲁伟 白正强 贺锐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调查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细菌感染的效能。方法2019年1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86例,常规分离和鉴定... 目的调查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细菌感染的效能。方法2019年12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86例,常规分离和鉴定菌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PCT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6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指标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效能。结果本组发生细菌感染者37例,未发生明确感染者49例;在37例HBV-ACLF并发细菌感染患者中,共检出68株感染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1株(60.3%),革兰氏阳性菌27株(39.7%);感染组血清PCT、IFN-γ和IL-6水平分别为(10.9±3.1)μg/L、(46.5±1.9)pg/mL和(16.9±1.6)pg/mL,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0.9±0.1)μg/L、(20.1±2.4)pg/mL和(4.8±0.9)pg/mL,P<0.05】,28 d和90 d病死率分别为67.6%和75.7%,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8.2%和12.2%,P<0.05);经ROC分析显示,分别以PCT>3.3μg/L、IFN-γ>45.5 pg/mL和IL-6>15.4pg/mL为截断点,其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诊断的灵敏度为93.6%,特异度为84.1%。结论HBV-ACLF患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以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为主,除检测血清PCT水平外,监测血清IFN-γ和IL-6水平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细菌感染而给予预防性处理,或能提供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细菌感染 降钙素原、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6 诊断
下载PDF
2020—2022年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胆道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陈明慧 张爱民 +2 位作者 薛海玲 房杰 贾晓冬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67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道感染(BTI)将患者分为BTI组(... 目的: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临床常见的胆道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胆道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67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胆道感染(BTI)将患者分为BTI组(n=361)和非BTI组(n=311);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胆结石数量、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资料,分析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征。结果:胆汁培养共分离病原菌353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75株,占67.20%;革兰阳性菌1058株,占29.94%;真菌92株,占2.60%。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0.05),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头酶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均升高(P<0.05)。屎肠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逐年上升(P<0.05),粪肠球菌对红霉素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下降(P<0.05)。年龄、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与胆道疾病患者并发BTI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65岁、有胆道手术史、结石数目>2个是胆石症患者并发B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胆道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耐药性不断变迁,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患者发生胆道感染与年龄、胆道手术史和胆结石数目有相关性,临床应增强感染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风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肖春海 梁爽 +3 位作者 刘向禄 吴娟芳 马慧敏 钟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机器学习模型及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2年在该院治疗的451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感染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其对碳青霉烯是否耐药分为CRE组(115例)和敏感组(336例)... 目的探讨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机器学习模型及风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2年在该院治疗的451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感染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其对碳青霉烯是否耐药分为CRE组(115例)和敏感组(336例)。用Logistic回归分析、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4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评估,根据性能最好的预测模型分析CRE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随机森林模型性能最优,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523。随机森林模型预测CRE感染的风险因素为发热超过3 d、有脑损害、引流液标本、躯干手术、一级或特级护理、ICU治疗、降钙素原、抗厌氧菌治疗、用3代头孢、年龄、前清蛋白、肌酐、白细胞计数和清蛋白15项临床资料。结论该研究得出的CRE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风险因素对于临床防治CRE早期感染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因素 耐碳青霉烯 肠杆菌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的基因组及耐药机制分析
6
作者 黄蓉 段小女 芮勇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85-789,共5页
目的对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全基因组分析,为研究其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含美罗培南的MH培养基对粪便标本进行初筛,经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提取耐药菌总DNA进行二代测序和细菌多位点... 目的对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进行全基因组分析,为研究其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含美罗培南的MH培养基对粪便标本进行初筛,经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提取耐药菌总DNA进行二代测序和细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经质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检测质粒的组分和功能,并与参考质粒进行比较,通过质粒接合转移实验分析耐药质粒传递情况。结果413份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株多重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该菌株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曲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耐药;MLST分型的耐药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ST22型,该菌株共含有5412个基因,含耐药基因367个,包括碳青霉烯酶类耐药基因、AmpC酶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等。质粒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该质粒含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NDM-1、blaSHV12,该质粒与泄殖腔肠杆菌菌株ECN49质粒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质粒pA575-NDM有极高的同源性;质粒接合实验显示,blaNDM-1和blaSHV-12可以通过质粒转移。结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含有blaNDM-1、blaSHV-12等耐药基因,并且该耐药性能通过质粒进行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全基因组分析 耐药基因 质粒
下载PDF
儿童脑脊液阳性菌株分布及耐药分析
7
作者 贾静 郭明发 +3 位作者 徐璐 杨俊文 周娟娟 杨俊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了解儿童脑脊液阳性菌株分布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脑脊液分离菌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病原菌鉴定,凤凰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Phoenix 100)、... 目的了解儿童脑脊液阳性菌株分布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脑脊液分离菌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病原菌鉴定,凤凰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Phoenix 100)、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 Compact)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读药敏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回顾性耐药性分析。结果314例脑脊液阳性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204株(65.0%)。前五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2株(29.3%)、肠球菌44株(14.0%)、大肠埃希菌32株(10.2%)、肺炎克雷伯菌21株(6.7%)、肺炎链球菌18株(5.7%)。二、三季度分离菌株数较多,1岁以内婴儿病例最多见,占147株(46.8%)。检出科室以神经外科77株(24.5%)、新生儿内科70株(22.3%)、神经内科46株(14.6%)为主;多重耐药菌检出149株(47.5%),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6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ESBLs)18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18株;各年龄组、性别、年份之间多重耐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室之间多重耐药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脑脊液阳性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感染主要集中在1岁以内婴儿,对于多重耐药菌株应该重视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脊液 多重耐药菌株
下载PDF
多重PCR毛细管电泳细菌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和临床应用研究
8
作者 汤荣睿 陈瑶 +3 位作者 李娟 李蓉 王芳 裴光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针对引起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建立一种基于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快速细菌鉴定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建立23种常见病原菌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收集150例临床微生物检测标本,分别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法(以下简... 目的针对引起人类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建立一种基于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技术的快速细菌鉴定方法,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建立23种常见病原菌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收集150例临床微生物检测标本,分别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法(以下简称多重PCR法)、培养法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多重PCR法的检测效能。结果150例标本中多重PCR法检出15种病原菌、培养法检出14种病原菌。多重PCR法检测阳性率为73.3%,培养法为7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PCR法对肺炎链球菌的检出率为16.0%,培养法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PCR法对混合菌标本的检出率为15.3%,培养法未检出混合菌标本。多重PCR法与培养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79.3%。多重PCR法检测时间为3~6 h,培养法为2~4 d。结论与培养法比较,多重PCR法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对肺炎链球菌及混合菌标本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满足临床标本病原微生物快速初筛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毛细管电泳 培养法 肺炎链球菌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研究
9
作者 王丽 王重娟 +2 位作者 黄云昆 李翠红 赵方允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本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住院患者检出CRKP的病例,应用SPSS软件比较CRKP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和感染标志物变化,结合病情,对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研究纳入59名CRKP...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本院2020年2月-2021年6月住院患者检出CRKP的病例,应用SPSS软件比较CRKP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和感染标志物变化,结合病情,对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研究纳入59名CRKP感染患者,药敏试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有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替加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及多粘菌素。主要治疗方案为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2.88%。治疗前后患者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院患者多使用替加环素联合方案治疗,疗效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物 治疗方案 疗效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张俊 栾和伟 +1 位作者 闵敏 陈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294-298,共5页
目的探讨该院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耐药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发生CRE感染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住院患者中发生CRE感染的81例患者(81株CRE)作为CRE组,按... 目的探讨该院住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的耐药特征和危险因素,以及建立列线图模型预测患者发生CRE感染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句容医院住院患者中发生CRE感染的81例患者(81株CRE)作为CRE组,按1∶1原则随机选取同期确诊为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CSE)感染患者81例(81株CSE)作为CSE组。分析CRE组患者标本来源和菌种分布;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基本健康状况、侵入性操作史、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住院患者发生CRE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发生CRE感染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校准曲线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检出CRE的标本主要为痰液标本[72.84%(59/81)],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见[46.91%(38/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3个月内手术、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感染前使用加酶抑制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前半年内住院次数≥2次是发生CRE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依此建立该院住院患者发生CRE感染的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CRE感染的C-index为0.898(95%CI:0.849~0.948)。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该院住院患者发生CRE感染有较好的预测作用,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CRE感染的高风险患者,医务人员可据此制订个体化防治策略,从而降低CRE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11
作者 杨建安 杨小军 金桂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感染患者的尿液、痰液、血液、脑脊液标本,对其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随机抽取80株PDR-AB,测定醋五味子、罗...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中药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的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在医院进行治疗感染患者的尿液、痰液、血液、脑脊液标本,对其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实验,随机抽取80株PDR-AB,测定醋五味子、罗汉果、五倍子、乌梅、黄连、连翘6种中药对PDR-AB的抑菌活性,并比较单用中药、单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中药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使用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联用前后达到完全抑菌时的浓度。结果:PDR-AB对乌梅、罗汉果、醋五味子、黄连、五倍子、连翘等6种中药均无耐药性,所选中药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6种中药中五倍子单独用药的MIC50为5.29 mg/ml,抑菌活性高于其他中药。6种中药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用药后各中药的MIC50均降低,抑菌活性高于联用前,联用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MIC为0.12~33.26μg/ml,MIC50为0.91μg/ml,MIC90为9.95μg/ml。各中药单用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前后的M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后各中药的MIC值均显著降低(P<0.05)。各中药单用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前后的达到完全抑菌时的浓度比较(P<0.05),联用后各中药达到完全抑菌所需浓度均降低(P<0.05),且五倍子联用后达到完全抑菌时的浓度低于其他中药。结论:五倍子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PDR-AB抑菌作用明显,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中药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活性 抑菌浓度指数 药敏实验
下载PDF
水合氯醛杀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郭健莲 王庆芬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考察水合氯醛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考察水合氯醛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结果2.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 目的考察水合氯醛的杀菌活性。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方法,考察水合氯醛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结果2.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均<3.00;5.0%以上的水合氯醛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的灭菌对数值均>3.00;5.0%和7.5%水合氯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对数值均<3.00,但是提高水合氯醛的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后其杀灭对数值均>3.00。结论水合氯醛的杀菌效果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5.0%~10.0%水合氯醛经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用于临床外科的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氯醛 杀菌活性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感染64例临床特征、药敏特点和治疗分析
13
作者 陈宗存 符沙沙 +2 位作者 陈金逸 赖舒畅 符茂雄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DF)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感染的临床特征、药敏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DF合并BP感染病人的临床表现、微生物抗菌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手段。结果 64...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DF)合并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P)感染的临床特征、药敏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DF合并BP感染病人的临床表现、微生物抗菌药物敏感性及治疗手段。结果 64例DF合并BP感染病人中,60例有发热症状、34例有白细胞升高、均有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升高、14例合并肝或脾脓肿、30例出现肝功能不全、20例出现肾功能不全、18例合并感染性休克。64株BP对大多数常见的抗生素敏感性较差,但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复方磺胺甲唑敏感。所有病人均使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大多数静脉应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素约6周,出院后继续使用复方磺胺甲唑治疗。最终22例治愈,30例好转,8例未愈,4例死亡。死亡病例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 DF合并BP主要表现为发热、CRP和PCT明显升高、合并肝或脾脓肿和肝肾功能不全,易出现感染性休克。对高度怀疑BP感染病人应多次进行培养,并及早静脉应用碳青霉素烯类抗菌素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药物敏感性 病原菌
下载PDF
犬小孢子菌致儿童头癣1例
14
作者 许元元 李慧慧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5-76,共2页
头癣好发于儿童,一方面是由于少儿皮脂腺发育不完全,缺乏游离脂肪酸抑制真菌生长^([1]);另一方面儿童顽皮好动,卫生观念欠缺,喜爱接触各类动物。据国内学者报道^([2-4]),随着宠物猫、狗的饲养,脓癣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脓癣是头癣... 头癣好发于儿童,一方面是由于少儿皮脂腺发育不完全,缺乏游离脂肪酸抑制真菌生长^([1]);另一方面儿童顽皮好动,卫生观念欠缺,喜爱接触各类动物。据国内学者报道^([2-4]),随着宠物猫、狗的饲养,脓癣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脓癣是头癣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针对脓癣的不同类型,临床医师常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脓癣的主要致病性真菌依然是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犬小孢子菌 真菌荧光染色 真菌培养 基因测序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感染的致病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洁 吴炜炜 林一禾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压力性损伤(PI)患者的伤口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PI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其致病菌种类,分析导致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压力性损伤(PI)患者的伤口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发生PI的1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及其致病菌种类,分析导致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重症监护病房189例PI患者中,有32例(16.93%)发生了伤口感染。伤口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分别有19株(39.58%)、27株(56.25%)和2株(4.17%)。年龄≥70岁、创面分期3~4期、合并组织水肿、合并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水平<30 g/L、PI持续时间≥1个月及大小便失禁是PI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加用中药敷料及有自主翻身能力是避免发生伤口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PI患者伤口感染中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较高,年龄越大、创面分期3~4期、合并组织水肿、合并糖尿病、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PI持续时间较长、大小便失禁的PI患者越容易出现伤口感染,因此,临床可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加用中药敷料,协助患者勤翻身等,以减少PI伤口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压力性损伤 伤口感染 致病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样本采集时间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的影响
16
作者 孙艳芳 王爱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目的:分析样本采集时间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空腹及餐后3 h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并以快速尿素... 目的:分析样本采集时间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空腹及餐后3 h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并以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个样本采集时间^(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的准确率、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空腹时采集样本的^(13)C-尿素呼气试验准确率、灵敏度高于餐后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空腹时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老年人
下载PDF
人类呼吸道微生物组及检测技术进展
17
作者 吴文娟 田文杰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人类呼吸道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具有巨大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测是区分呼吸道感染和非感染的关键。近年来,以宏基因组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检测技术在病原诊断领域迅速发展,在提高病原微生物检出率的同时,也在分析人... 人类呼吸道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具有巨大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快速准确的微生物检测是区分呼吸道感染和非感染的关键。近年来,以宏基因组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检测技术在病原诊断领域迅速发展,在提高病原微生物检出率的同时,也在分析人类宿主反应以及预测耐药性方面有了很大突破。本文阐述分子技术在呼吸道微生物组中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启发读者今后对新技术开发和临床转化进行思考,旨在探索基于呼吸道微生物组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微生物组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18
作者 梁慧娜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河池市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RE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感染者临床资料,采集标本分离培养,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CRE分布... 目的:分析河池市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CRE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感染者临床资料,采集标本分离培养,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CRE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CRE感染者主要来自手足外科(15.46%)和泌尿外科(14.43%)。CRE标本主要为尿液标本(38.14%),其次为呼吸道标本(27.84%)。CRE以肺炎克雷伯杆菌(34.02%)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30.93%)与阴沟肠杆菌(12.37%)。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结论:河池市人民医院CRE在创伤骨科、手足外科、小儿外科及泌尿外科等科室中感染率较高,主要集中在泌尿生殖道及呼吸道,细菌类型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严重多重耐药。临床需重视CRE感染者,做好病原菌鉴定和病原菌培养工作,给予最佳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基因型分布及在不同遗传基因背景下的耐药谱分析
19
作者 梁进 付明霞 +4 位作者 李娜 王凤霞 陈宇佳 胡远芳 纪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7,共9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型分布,探讨菌株各分子分型间的相关性,并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模型。方法:选取来源于医院25个科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共计204株,采用全自动VITEK 2 Compact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仪及E-test条检测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mecA基因作为确证实验,比较头孢西丁(FOX)和(或)苯唑西林(OXA)作为表型检测方法筛选MRSA的能力。采用PCR法检测MRSA菌株的分子分型,包括S.aureus A蛋白分型(spa)、附属基因调节器分组(agr)、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S.aureus染色体盒mec分型(SCCmec)。结合药物敏感实验和分子分型结果,构建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耐药谱。结果:通过检测mecA基因共获得39株MRSA。通过检测FOX和OXA共获得51株表型MRSA。spa分型中,共鉴定出包括5种新型(t20226、t20227、t20228、t20229和t20230)在内的57种不同型别,主要为t309(30.9%)、t078(11.8%)和t437(11.8%)。agr分型,94.9%的MRSA属于agrⅠ。MLST分析MRSA种群,ST59克隆(61.5%)最流行,其次为ST72(20.5%)。87.2%的MRSA携带Ⅳ型SCCmec,其中亚型Ⅳa 24株,亚型ⅣF 10株。结论:MRSA的主要基因型为ST59-t437-agrⅠ-Ⅳa,其耐药谱主要表现为FOX-OXA-青霉素(PEN)-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头孢西丁 苯唑西林 抗菌谱
下载PDF
111例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因素
20
作者 叶乃芳 龚真 +4 位作者 唐伟 李昕 储雯雯 刘周 周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6月某院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1例IPA患者,年龄为(68.8±12.5)岁,以男性为主(63.1%)...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6月某院IP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风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1例IPA患者,年龄为(68.8±12.5)岁,以男性为主(63.1%),主要分布于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科及感染科,共占75.6%。IPA常见的曲霉为烟曲霉、黄曲霉及黑曲霉,分别占67.6%、19.8%、4.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GM试验)阳性率分别为73.7%、68.0%。111例IPA患者中,32例(28.8%)随访发现预后不良,25例(22.5%)合并病毒感染。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病毒感染[OR(95%CI):4.535(1.385~14.846),P=0.012]、连续3周使用糖皮质激素史[OR(95%CI):9.128(2.293~36.341),P=0.002]、机械通气[OR(95%CI):4.690(1.100~19.990),P=0.037]及留置导尿管[OR(95%CI):7.144(1.345~37.950),P=0.021]是IP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与IPA预后不良有关,应联合多种检测手段早期识别并尽早给予合理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同时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避免出现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曲霉病 IPA 临床特征 预后风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