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周田美 董晓勤 +3 位作者 施新颜 赵芷音 金玉霞 汪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84-485,共2页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 ESBL s,用 K- 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ESBL s总阳性率为 33.3% ,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 36 .3% ,... 目的 了解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 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 ESBL s,用 K- B法作药敏试验。结果  ESBL s总阳性率为 33.3% ,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 36 .3% ,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 2 8.6 % ,产 ESBL s的菌株对亚胺培南 10 0 %敏感 ,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治疗 ESBL s引起的感染最佳药物为亚胺培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厌氧菌检测技术在口腔颌面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包振英 林琴 +3 位作者 孟彦宏 何淳 苏家增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类型及厌氧菌耐药情况。收集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1例脓液标本均培养分离出细菌,其中单纯需氧菌感染6例(9.8%),单纯厌氧菌感染7例(11.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48例(78.7%)。厌氧菌感染总例数为55例(90.2%),共分离出81株厌氧菌。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疮疱丙酸杆菌(Pemphigus propionbacterium),上述3类革兰阳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上述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甲硝唑、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4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81.3%。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其中厌氧菌占有较高比例,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细菌 厌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口腔外科手术
下载PDF
2013年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曹丽军 时东彦 +17 位作者 李志荣 孙艳 王迁 崔幸坤 谢守军 冯军 赵文申 陈玉兰 李洪臣 郭映辉 冯忠军 张金艳 张征 李士英 安翠萍 李书君 王雁勇 赵建宏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9期970-973,共4页
目的了解2013年河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Hebarin)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所监测抗菌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Hebarin上报数据合格单位分离自各类临床标本的8 07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肉汤稀释... 目的了解2013年河北省细菌耐药性监测网(Hebarin)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所监测抗菌药物的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Hebarin上报数据合格单位分离自各类临床标本的8 07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或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按照CLSI(2012年版)判定标准。结果共收集细菌26 65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8 076株,占总构成比30.3%,位于第一位。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为62.4%。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等多种抗生素耐药性较高,耐药率>5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耐药率均<1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最低,耐药率为0.6%、0.8%。结论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较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活性仍为最强,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gyrA和parC基因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灿 王中新 +1 位作者 姚杰 罗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关系,为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上收集的6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 目的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基因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关系,为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临床上收集的6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选择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对其gyrA和parC的喹诺酮决定区域的基因进行PCR扩增,随机选择5株PCR扩增产物进行纯化测序,BLAST比对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结果 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依次为: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5株菌的gyrA基因有2株菌的第57位氨基酸发生了突变,突变方式为丙氨酸→精氨酸(GCG→CGC/CGG);parC基因中有1株菌发现了第80位的氨基酸突变,突变方式为丝氨酸→异亮氨酸(AGC→ATC),该菌株与另一株菌同时发生了第44位氨基酸突变,突变方式为甘氨酸→精氨酸(GGC→CGC)。发生gyrA或parC基因突变的菌株对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水平比未发生突变的菌株高2~4倍。结论 gyrA基因的第57位氨基酸突变和parC基因的第44、80位氨基酸突变可能是引起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氟喹诺酮类
下载PDF
2008-2010年血培养细菌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6
5
作者 孟祥红 朱蕾 +3 位作者 杨彩娥 王迪 董跃明 赵利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986-989,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血培养细菌的菌种分布、科室分布及耐药变迁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患者血液培养标本经BACTEC905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 目的了解我院2008-2010年血培养细菌的菌种分布、科室分布及耐药变迁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患者血液培养标本经BACTEC905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美国德灵公司Microscan-walkaway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连续三年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居首位,大肠埃希氏菌居第二位,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导致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较敏感,但对两药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类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较高,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出现泛耐药菌株;血培养阳性球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结论血液培养的细菌种类多样,且分离率居前几位细菌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和实验室应加强血流感染细菌的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细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6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磨国鑫 管希周 +2 位作者 崔俊昌 佘丹阳 陈良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95-697,共3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5-6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痰、血液、尿及创口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的...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特征,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5-6月收治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痰、血液、尿及创口分泌物等临床标本,应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鉴定为鲍曼不动杆菌标本的MIC值,分析耐药特征。结果分离到的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外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科,它们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80%和90.8%,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9.2%,对多黏菌素均敏感。结论本次临床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为多药耐药不动杆菌,以耐碳青霉烯类(CRA)的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针对此时的MDRA临床感染,治疗上不推荐单药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交叉感染
原文传递
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景言 唐荣珍 +1 位作者 喻华 蔡敏泓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95-98,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CLSI 2009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11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2.7%,革兰阳...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临床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患者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CLSI 2009年版判断结果。结果 2110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82.7%,革兰阳性菌占17.3%。分离前五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及肠杆菌属;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0.3%和61.5%;发现一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同时也对替考拉宁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均高度敏感(>9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39.6%,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为5.3%;不动杆菌属耐药率均在50.0%以上。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酰胺酶(ESBLs)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51.0%和34.0%。结论老年患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耐药状况严重,但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度高。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抗菌药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63例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玲 刘正飞 朱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174-175,共2页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分析63例RVVC的菌种类别和药敏试验,念珠菌采用API20C AUX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方法。结果 63例R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检出39例,占61.9%;念珠菌对... 目的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分析63例RVVC的菌种类别和药敏试验,念珠菌采用API20C AUX方法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方法。结果 63例R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检出39例,占61.9%;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力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性分别为95.2%、85.7%、23.8%、14.3%和14.3%,对伊曲康唑、氟康唑、伏力康唑、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分别为57.1%、57.1%、52.4%、14.3%和0。结论 RVVC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性高,耐药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药敏试验 抗真菌药 菌种
下载PDF
198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秀荣 伍德荣 +2 位作者 张群先 姚长记 刘爱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9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病房最多(63株,31.82%),其次是呼吸内科(56株,28.28%)。...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9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病房最多(63株,31.82%),其次是呼吸内科(56株,28.28%)。分离标本痰最多(86株,43.43%),其次是伤口分泌物(41株,20.71%)。该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除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7.07%、9.09%、11.62%;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6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危重病房多见,该菌多重耐药严重且逐年增加。因此,加强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防止或延缓各种耐药菌株的产生与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不动杆菌感染 抗药性 微生物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对多烯类药物耐药的1株黄曲霉临床株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伟 万喆 +2 位作者 陈伟 王端礼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对1株分离自疑似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肺泡灌洗液的黄曲霉进行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判断其药物敏感性。方法以形态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然后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丝状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 目的对1株分离自疑似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肺泡灌洗液的黄曲霉进行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判断其药物敏感性。方法以形态学方法对该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然后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丝状真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A,测定常用抗真菌药物对该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同时以E-test法测定该菌对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结果微量液基稀释法显示,两性霉素B或制霉菌素对该菌的MIC值均为4μg/ml,MFC值均为16μg/ml;伊曲康唑的MIC值为0.5μg/ml,MFC值为2μg/ml;特比萘芬的MIC为0.03μg/ml,MFC为0.03μg/ml。E-test法结果显示,该菌对伊曲康唑敏感,对两性霉素B耐药。结论临床上可以分离到对多烯类抗真菌药物耐药的黄曲霉株,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类药物 黄曲霉 耐药性
下载PDF
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对临床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窦红涛 徐英春 +3 位作者 杨启文 刘娟 谢秀丽 陈民钧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比较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对临床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E-test条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116株真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其中热带念珠菌15株,光滑念珠菌14株,近平滑念珠菌11株,克柔念珠菌6株,新生隐球菌8株,阿萨... 目的比较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对临床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E-test条对分离自临床标本的116株真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其中热带念珠菌15株,光滑念珠菌14株,近平滑念珠菌11株,克柔念珠菌6株,新生隐球菌8株,阿萨希毛孢子菌9株,烟曲霉29株,黄曲霉15株,黑曲霉1株,镰刀菌属7株,根霉属1株,以ATCC22019光滑念珠菌为质控菌株。结果两性霉素B对阿萨希毛孢子菌、镰刀菌、黄曲霉的MIC90均为64μg/ml,对其余受试菌株的MIC90均≤1μg/ml,伏立康唑对镰刀菌的MIC90为64μg/ml,对大部分受试菌株的MIC90均≤2μg/ml。结论除对某些真菌可能无效外,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可能适用于治疗大多数的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伏立康唑 体外抗菌活性 E-TEST
下载PDF
2016-2018年上海市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春 阮小玲 +1 位作者 刘昌颀 张泓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2年第4期227-234,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2016—2018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血流感染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种类分布特点及耐药情... 本文旨在探讨2016—2018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血流感染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种类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期间共送检标本24687份,分离出病原菌2092株,阳性检出率为8.5%。其中革兰阳性菌占84.4%,革兰阴性菌占15.6%;检出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CoNS)、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新生儿科患儿血培养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4.5%,其中CoNS的分离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其平均报阳时间为(32.53±12.36)h。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较强,耐药率低于10%。肺炎克雷伯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达8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逐年上升,2018年为62.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9.1%。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0%以上,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66.7%。结果表明,儿童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CoNS占较大比例,导致血流感染的诊断更加复杂。因此,了解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的目标性监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宏 任玲 +2 位作者 茅一萍 康海全 郑雯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5期523-524,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微生物定植和常见耐药菌群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每隔24-48h采集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口咽部、胃液及呼吸机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气管接口端前10cm内壁...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微生物定植和常见耐药菌群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每隔24-48h采集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口咽部、胃液及呼吸机湿化器、冷凝器、螺纹管气管接口端前10cm内壁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VAP的发病率为61.02%,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发病率逐渐升高;本次研究共送检标本660份,分离菌株249株,下呼吸道、口咽部、胃液的主要定植菌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为56.2%~72.5%;呼吸机装置的主要污染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属、肺炎克雷伯菌。结论VAP的致病菌以GNB为主,且为多重耐药菌。最初经验性抗菌治疗应依据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肺炎 病原微生物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依赖株与耐受株的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彩娥 赵利 +4 位作者 王迪 匡铁吉 吴纯 张伟 董梅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53-454,470,共3页
目的调查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的依赖株和耐受株对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抗药性差异,探讨其原因与意义。方法采用双向匡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痰结核菌并作耐药性和依赖性测定。结果依赖组菌株对8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耐受组菌株;依赖组中耐多药... 目的调查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的依赖株和耐受株对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的抗药性差异,探讨其原因与意义。方法采用双向匡氏琼脂培养基分离痰结核菌并作耐药性和依赖性测定。结果依赖组菌株对8种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耐受组菌株;依赖组中耐多药(Multidrug-Resistant,MDR)株和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XDR)株的比例分别为94.4%和13.9%,均高于耐受组。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依赖株94.4%为MDR株,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容易发展为XDR株,应予高度警惕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异烟肼 物质相关性障碍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苦丁茶对五种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源红 唐华英 +3 位作者 韦连登 林小海 覃学辉 梁昌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苦丁茶对五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苦丁茶汤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五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苦丁茶对所测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目的探讨苦丁茶对五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用琼脂扩散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苦丁茶汤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五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苦丁茶对所测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0mg/ml,表皮葡萄球菌50mg/ml,变形杆菌100mg/ml,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均>100mg/ml。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苦丁茶均呈中度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苦丁茶呈高度敏感,变形杆菌对苦丁茶呈低度敏感,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对苦丁茶均呈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硝酸咪康唑和克霉唑对临床常见分离真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喆 王爱平 李若瑜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55-357,共3页
关键词 硝酸咪康唑 克霉唑 皮肤癣菌 念珠菌 体外抗真菌活性
下载PDF
儿科病房分离菌株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丽 刘海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46-248,259,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儿科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儿科住院病人痰液、尿液等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及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共计522例标本分离菌株231株,阳性检...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院儿科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儿科住院病人痰液、尿液等标本进行培养、菌种鉴定及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共计522例标本分离菌株231株,阳性检出率为44.3%。革兰阴性杆菌占55.8%(129/231),最常见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37.9%(49/129)、大肠埃希菌30.2%(39/129)、阴沟肠杆菌16.3%(21/129);革兰阳性球菌占36.8%(85/23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4.1%(63/85)、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15.3%(13/85);真菌占7.36%(17/231),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82.3%(14/1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β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为66.7%(26/39)、24.5%(12/49)、11.5%(3/26),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 s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MRCNS)检出率分别为31.7%(20/63)和76.9%(10/13),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VRE)、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 saureus,VRSA)。革兰阴性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度较高,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等敏感率相对偏低,尤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著。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敏感度较低,对于万古霉素、链阳性菌素类、恶唑酮类等抗生素尚未检出不敏感菌株。我院儿科院内感染率为1.88%,3例院内感染菌均为多重耐药菌。结论儿科病房以ESβLs肠杆菌科细菌、MRSA及MRCNS为主要耐药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标本解脲与人型支原体的药敏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杨红起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微生物学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支原体人型/药物作用 尿素支原体 尿素分解/药物作用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君 赵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419-1421,共3页
为了解我院鲍氏不动杆菌(ABA)的耐药情况及发展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我们对我院2008~2010年ABA的检出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细菌 医院科室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瑞俊 李云峰 叶增志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5期521-522,共2页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为烧伤病人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烧伤外科住院病人创面培养检查出的各种细菌226株,以及它们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在引起烧伤创...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为烧伤病人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烧伤外科住院病人创面培养检查出的各种细菌226株,以及它们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在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优势菌种,所检出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烧伤创面感染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普遍存在,对此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抗生素 烧伤 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