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5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姬玉涵 潘明月 +6 位作者 来晓瑜 刘丽珍 施继敏 赵妍敏 余建 杨露欣 罗依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1-318,共8页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早期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患者的... 目的 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早期应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诊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 IFD)患者的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allo-HSCT患者,移植后早期(100 d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1)经验性抗细菌治疗72 h及以上持续发热,且血培养阴性患者;(2)既往抗感染有效后再次出现不明原因高热;(3)下呼吸道症状合并肺部CT病灶,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送检移植后外周血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行mNGS检测,并分析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非复发死亡率(non-relapse mortality, NRM)。结果 纳入60例患者,送检外周血标本47例,肺泡灌洗液标本13例。mNGS检测病原学阴性组19例,非真菌阳性组30例,真菌阳性组11例;真菌阳性组中曲霉菌3例、毛霉菌5例、热带念珠菌2例、阿萨丝孢酵母菌1例。11例真菌阳性患者经调整抗真菌治疗8例获完全缓解。60例患者1年OS和1年NRM分别为70.0%(95%CI:64.1%~75.9%)和20.0%(95%CI:11.9%~32.5%)。真菌阳性组1年OS为54.5%(95%CI:49.5%~69.5%),1年NRM为36.4%(95%CI:15.5%~70.3%);阴性组、真菌阳性组和非真菌阳性组1年OS (P=0.487)和1年NRM (P=0.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菌阳性组与非真菌阳性组OS(P=0.238)和NRM (P=0.154)上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NGS可快速诊断allo-HSCT后早期IFD,有利于及时有效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侵袭性真菌病
原文传递
甲基化SIM2、GNA12、CTGF在子痫前期孕妇中表达水平及其对疾病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阔 陈莹 +1 位作者 刘丹 汪俊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 探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甲基化DNA的表达水平及对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1-12月在该院确诊的82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纳入8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提取患者游离总DNA,经过DNA亚硫酸氢盐修饰后通过实时... 目的 探究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甲基化DNA的表达水平及对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1-12月在该院确诊的82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纳入82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提取患者游离总DNA,经过DNA亚硫酸氢盐修饰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qRT-PCR)检测患者血浆中甲基化单意同源物2(SIM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GNA12)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各甲基化DNA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血浆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各甲基化DNA相对表达水平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浆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与孕妇发生子痫前期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血浆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预测孕妇子痫前期的效能均较好,且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88,95%CI:0.827~0.949)。结论 相较于健康孕妇,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甲基化SIM2、GNA12、CTGF相对表达水平均较高,且其与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呈正相关,血浆甲基化SIM2、GNA12及CTGF相对表达水平有望成为判断子痫前期是否发生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甲基化DNA 单意同源物2 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下载PDF
进一步提高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水平
3
作者 罗远明 王璐 王丽双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65-267,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病,可导致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长期以来,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主要依赖睡眠多导图,治疗则主要依赖自动持续气道正压。这期刊登了多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论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病,可导致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长期以来,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主要依赖睡眠多导图,治疗则主要依赖自动持续气道正压。这期刊登了多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论文,对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有重要价值。儿童期的睡眠呼吸暂停常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有关,但由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可能与过敏、慢性炎症有关并且可能随年龄增大而缩小,外科摘除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 视网膜病变 腺样体 扁桃体
下载PDF
高敏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在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戴倩梅 丁体龙 +2 位作者 代雪枫 于莉 陈策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87-490,共4页
目的比较高敏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与普通HCV-RNA、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优势,探讨高敏HCV-RNA在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HCV抗体阳性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 目的比较高敏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与普通HCV-RNA、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优势,探讨高敏HCV-RNA在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8例HCV抗体阳性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40例HCV抗体阴性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5 mL空腹静脉血标本,留取血清。高敏HCV-RNA采用赛沛全自动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系统检测,普通HCV-RNA采用厦门安普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nadas9850全自动核酸提纯系统及荧光定量PCR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检测,HCV抗体及HCV核心抗原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验前,先对赛沛高敏HCV-RNA检测进行性能验证。结果高敏HCV-RNA检测性能验证准确度、重复性、线性范围和最低检出限符合要求。高敏HCV-RNA诊断丙型肝炎灵敏度明显高于普通HCV-RNA及HCV核心抗原检测。结论高敏HCV-RNA是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指标,并可用于丙型肝炎治疗终点判断和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高敏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诊断
下载PDF
GP1BA、PTGS1、LTC4S、ITGB3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阿司匹林使用
5
作者 冯淳 姚杨 +3 位作者 甄拴平 王慧 赵家骏 王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29-933,共5页
目的对陕西宝鸡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与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 目的对陕西宝鸡地区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与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的突变率。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的住院患者47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阿司匹林药物相关的4个基因[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GP1BA)基因、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基因、白三烯C4合酶(LTC4S)基因、糖蛋白Ⅲa(ITGB3)基因]进行检测,然后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各基因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GP1BA c.482C>T基因型分布频率CC>CT>TT,ITGB3 c.176T>C基因型分布频率TT>TC>CC,PTGS1 c.-842A>G基因型分布频率AA>AG>GG,LTC4S c.-444A>C基因分布频率AA>AC>CC;不同性别、年龄的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患者进行阿司匹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为临床医生对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辅助性的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阿司匹林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多肽基因 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基因 白三烯C4合酶基因 糖蛋白Ⅲa基因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6
作者 鲁翠红 耿贝贤 +3 位作者 赖建明 范天利 郇述玲 王玲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确诊治疗的100例SFT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 目的研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病人实验室检查指标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确诊治疗的100例SFT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实验室检查指标与早期诊断以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病人的病毒载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尿素氮、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CD3+淋巴细胞数、CD4+淋巴细胞数、CD8+淋巴细胞数和血Ca 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1~6.043,t=4.393、3.605,P<0.05)。IL-10、PCT、病毒载量是病人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0~4.801,P<0.05)。结论多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可预示SFTS病人的临床结局,高IL-10、PCT、病毒载量使病人死亡的风险增加,应该早期检测,动态观察,以指导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实验室技术 预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睡眠参数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梁锡丽 许婷 +4 位作者 陈莉雅 江茵 谢晴娥 廖生武 冯媛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87-293,共7页
目的评价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MSMSMS)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诊断及睡眠评估中多参数与多导睡眠监测(PSG)相比的一致性。方法67例拟诊OSA的受试者同步使用PSG及MSMSMS记录多导睡眠参数,比较两者在OSA诊断及分度上的一致性,... 目的评价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MSMSMS)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诊断及睡眠评估中多参数与多导睡眠监测(PSG)相比的一致性。方法67例拟诊OSA的受试者同步使用PSG及MSMSMS记录多导睡眠参数,比较两者在OSA诊断及分度上的一致性,以及分别在呼吸事件、血氧事件、睡眠基本信息及睡眠结构参数上的一致性。计量资料采取了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以及组内相关系数(ICC),等级资料采取了weighted kappa分析。结果MSMSMS与PSG对照,诊断轻度以上、中度以上、重度OS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999和0.967(P<0.001);两种分层诊断结果的weighted kappa系数为0.841(95%CI:0.766~0.928,P<0.001)。其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以及血氧指标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0.943,0.980)、0.937(0.900,0.961)、0.900(0.837,0.939)和0.936(0.891,0.962);两者在除低通气指数(HI)[0.181(-0.032,0.387),P=0.036]外的其他呼吸事件和血氧指标判读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P<0.001);在睡眠结构的判读上,两者在浅睡眠比例和时间、深睡眠时间上具有中等程度的一致性。结论MSMSMS与PSG在OSA诊断和分度中具有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除了呼吸事件和血氧指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外,MSMSMS在评判OSA患者的睡眠结构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 多导睡眠监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诊断试验 一致性评价 睡眠结构
下载PDF
中国≥45岁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一项基于CHARLS2018的全国横断面调查
8
作者 高川 李庆印 +3 位作者 柯丹丹 周俞余 张宇扬 何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9-1185,共7页
背景居民门诊和住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然而分析我国居民预防性就医及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的相关研究却较少。目的了解我国≥45岁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 背景居民门诊和住院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然而分析我国居民预防性就医及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的相关研究却较少。目的了解我国≥45岁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数据,选取≥45岁人群,统计其2015—2018年参加体检率和体检项目数。采用零膨胀负二项回归(Zinb)模型,分析居民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203例居民,平均年龄(62.4±10.0)岁,参加体检率为47.73%(8211/17203)。体检参加率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96.47%)、上海市(83.67%)和北京市(82.05%),排名后三位的分别为辽宁省(35.41%)、青海省(36.55%)和福建省(36.94%)。8211例参加过常规体检的人群平均年龄(64.1±9.9)岁,人均参加体检项目中位数为9(5,12)项。体检项目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北京市(14项)、上海市(14项)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项),排名后三位的分别为甘肃省(7项)、安徽省(7项)和辽宁省(7.5项)。非参数检验显示,城镇居民体检项目数高于农村(10项与8项),东部高于中部(10项与8项)、西部(10项与9项)及东北部(10项与8项),西部高于中部(9项与8项)(P<0.001)。Zinb模型显示,经济区域(中部、西部、东北部)、居住地类型(城镇地区)、性别(女性)、年龄(60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健康状况(共患病)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职工医疗保险)是居民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P<0.001)。按照城镇和农村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区域(中部、西部、东北部)、年龄(60岁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是城镇和农村居民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除此之外,对于城镇地区居民而言,已婚是其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P<0.001);对于农村地区居民而言,男性、共病、具有职工医疗保险是其参加体检项目数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我国≥45岁人群健康体检服务利用率较低,城镇地区、东部地区健康体检服务更多,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居民利用健康体检服务的影响因素,婚姻状况是城镇地区居民利用健康体检服务的影响因素,性别、健康状态和基本医疗保险类型是农村地区居民利用健康体检服务的影响因素。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体检服务的利用率,并分城乡和地域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人 老年人 体格检查 预防卫生服务 健康体检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血清外泌体miRNA-21、miRNA-214联合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祁彩虹 李丽 廖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NA)-21和miRNA-214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对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7例OP患者作为OP组,另选取同期该院81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离并...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NA)-21和miRNA-214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对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7例OP患者作为OP组,另选取同期该院81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离并鉴定血清外泌体,提取外泌体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两组血清外泌体中miRNA-21和miRNA-214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中miRNA-21和miRNA-214对OP的诊断价值。结果分离的血清外泌体中CD63标志蛋白呈高表达。OP组血清外泌体miRNA-21和miRNA-214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302(2.407,9.765)和1.875(1.605,2.4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8(0.801,2.088)和1.163(0.860,1.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miRNA-21、miRNA-214相对表达水平升高是导致OP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外泌体miRNA-21、miRNA-214诊断OP的AUC分别为0.853、0.811,灵敏度分别为80.5%、89.6%,特异度分别为79.0%、82.7%,二者联合诊断OP的AUC为0.919,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84.0%。结论血清外泌体miRNA-21和miRNA-214单独检测对诊断OP具有一定的价值,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血清外泌体 MIRNA-21 miRNA-214 诊断
下载PDF
LMR/LDH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
10
作者 胡里花 石倩筠 +4 位作者 聂微 何水 梁俊秋 严芝强 杨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56-462,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LMR/LDH)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LMR/LDH)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临床分期、B症状、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淋巴结外受累数量、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级等];抽取治疗前空腹抗凝全血及静脉血,采用电阻抗、高频电导及激光散射联合检测法检测淋巴细胞绝对值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并计算LMR,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6个月,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患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LMR/LDH的临界值,分析LMR/LDH高低对患者OS及PFS的影响;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LMR/LDH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LMR/LDH的临界值为0.00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607和0.7619,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4(95%CI为0.5491~0.8937,P=0.0057);LMR/LDH与临床分期、ECOG评分、淋巴结外受累数量、IPI、LDH、β2-MG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MR/LDH、临床分期、ECOG≥2分、淋巴结外受累数量≥2个、IPI、LDH及β2-MG对患者OS及PFS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MR/LDH是影响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OS及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LMR/LDH组的OS与PFS高于低LMR/LDH组。结论LMR/LDH对DLBCL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乳酸脱氢酶类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下载PDF
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检查的价值
11
作者 陈耿波 江矞颖 +3 位作者 傅婉玉 王元白 庄建龙 李燕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查对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RS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于该院进行产检的75例孕妇的胎儿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Ⅱ~Ⅲ级彩超检查提示ARSA,且所有孕妇均在该院产前诊...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查对胎儿右锁骨下动脉迷走(ARS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于该院进行产检的75例孕妇的胎儿为研究对象,所有胎儿Ⅱ~Ⅲ级彩超检查提示ARSA,且所有孕妇均在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羊水/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SNP-array检查,总结分析其染色体检查结果、临床表型及妊娠结局。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包含2例致病性变异和2例46,XN,inv(9)(p11q13),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2.67%(2/75);SNP-array检出12例异常,包含5例致病性变异(pCNVs)、2例存在杂合性缺失(LOH)、5例临床意义尚不明确(VOUS),致病性变异检出率为6.67%(5/75)。合并心脏其他结构畸形的ARSA胎儿染色体pCNVs检出率最高(33.33%),其次为孤立性ARSA胎儿(10.71%)。结论ARSA胎儿建议进行染色体SNP-array检查排除染色体微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锁骨下动脉迷走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胎儿 染色体异常 致病性变异
下载PDF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检测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马海霞 冯丽云 +1 位作者 郭苑青 何丽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23例高龄孕妇的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CNV-Seq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3例高龄...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技术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23例高龄孕妇的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CNV-Seq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3例高龄孕妇中检出染色体异常共29例,异常检出率为4.0%。723例高龄孕妇中检出核型异常21例,异常检出率为2.9%,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3例,包括21-三体7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例;染色体嵌合3例,包括性染色体嵌合2例,常染色体嵌合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5例,包括染色体倒位3例,染色体易位2例;检出CNV-Seq异常24例,异常检出率为3.3%,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3例,包括21-三体7例,18-三体1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例;染色体嵌合3例,包括性染色体嵌合2例,常染色体嵌合1例;致病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8例,包括染色体微重复1例,染色体微缺失7例。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中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结果一致。结论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NV-Seq检测可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两种方法各自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相互验证,互补不足,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比较直观地检测出染色体结构变异,而CNV-Seq可检测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 高龄 孕妇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胸腔积液检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提示食管破裂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杨清兰 郭庆昕 +1 位作者 饶华春 吴丽宝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4期564-56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查见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作为食管破裂的快速诊断指标的价值,并进行食管破裂确诊方案的文献复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例胸腔积液检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提示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食管破裂”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查见复层鳞状上皮细胞作为食管破裂的快速诊断指标的价值,并进行食管破裂确诊方案的文献复习。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例胸腔积液检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提示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食管破裂”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2018-2023年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该院1例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外伤性食管破裂在送检的胸腔积液中均检出大量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文献复习共纳入7篇文献,61例患者中采用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0例(32.8%),胸部CT确诊20例(32.8%),胃镜确诊19例(31.1%),口服美蓝确诊1例(1.6%),胸腔积液检出引流食物残渣确诊1例(1.6%)。结论结合病例和文献复习,胸腔积液显微镜检查时发现大量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是提示食管破裂的重要信息,较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更加安全、快速、经济,对食管破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有助于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 食管破裂 胸腔积液 食管胸膜瘘 食管造影检查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输血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曾春红 吴天然 +1 位作者 饶华春 郭庆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病历资料,探讨影响该疾病临床输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避免盲目输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病历资料,探讨影响该疾病临床输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输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避免盲目输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围术期是否输血分为未输血组(310例)和输血组(216例)两组。采用单项因素比较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确定该病种围术期输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5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围术期输血患者共有216例,占41.06%,红细胞成分血制品的平均输血量为(3.06±1.50)U。单项因素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合并心血管疾病、入院时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APTT水平、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入院时血红蛋白含量是该病围术期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红蛋白、年龄、二项联合的AUC分别为0.889、0.738、0.905。结论 年龄、入院时血红蛋白含量二项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 输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秦巴硒菇提取物活性成分及其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5
作者 王东萍 葛万文 +1 位作者 邵晶 孙延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5,共7页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秦巴硒菇提取物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的潜在活性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方法 应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秦巴硒菇提取物的...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秦巴硒菇提取物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的潜在活性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方法 应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秦巴硒菇提取物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靶点;从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CML的疾病靶点。筛选出药物和CML的共同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别应用DockThor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处理。利用CCK-8法测定秦巴硒菇提取物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Western blot验证其对相关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秦巴硒菇提取物活性成分共126种,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172个;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能在治疗CML疾病中起到关键作用。秦巴硒菇提取物在K562细胞中24、48 h的IC50分别为1.86、1.48 g·L^(-1),秦巴硒菇提取物可抑制PI3K、Akt、mTOR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秦巴硒菇提取物可通过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多种方式协同作用治疗CML,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硒菇提取物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下载PDF
ABO疑难血型的基因型鉴定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秋燕 张进萍 +4 位作者 黄震宇 黄清华 范丽萍 付丹晖 黄豪博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20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基因型并鉴定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标准血型血清学鉴定技术分析标本的血清学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标本ABO基因7个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ABO... 目的 研究20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基因型并鉴定其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标准血型血清学鉴定技术分析标本的血清学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标本ABO基因7个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ABO疑难血型的基因分型和序列。结果 20例ABO疑难血型标本的血清学表型分别为:A抗原减弱5例、A抗原减弱合并抗-A15例、A抗原正常合并抗-A12例、B抗原减弱8例,基因型分别为:Ax02/O01 3例、Ael07/O01 2例、B313/O01 2例、A204/O02、A220/O01、Ael07/O02、Ael02/O01、Ael02/O02、Ax03/O01、Ax03/O02、B313/O02、B302/O01、B302/O02、Bw19/O02、A102/B313、A101/Bw37各1例。结论 ABO基因分型技术可精准鉴定疑难标本的血型,提供明确的血型遗传学信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疑难血型 基因型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文红 蔡靖 +18 位作者 孙莹璞 孙海翔 邓成艳 刘平 周灿权 冯云 郝桂敏 全松 沈浣 师娟子 滕晓明 王晓红 王秀霞 伍琼芳 曾勇 张松英 钟影 黄学锋 黄国宁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辅助生殖治疗策略制定、避孕节育效果评估、男科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依据。由于精液分析高度复杂,操作难以标准化,因此每个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均应该在标准化方法和操作的基础上执行质量保... 精液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辅助生殖治疗策略制定、避孕节育效果评估、男科疾病诊断、疗效观察的依据。由于精液分析高度复杂,操作难以标准化,因此每个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均应该在标准化方法和操作的基础上执行质量保证项目,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为此,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制定“精液分析质量控制方法专家共识”,为我国各地从事精液分析的实验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分析 质量控制 共识
下载PDF
CNV-seq联合核型分析在NIPT及NIPT-plus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翛然 武爽 韩锐 《新疆医学》 2023年第9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探讨在NIPT及NIPT-plus高风险孕妇的产前诊断中,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联合核型分析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82例NIPT及NIPT-plus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 目的探讨在NIPT及NIPT-plus高风险孕妇的产前诊断中,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联合核型分析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82例NIPT及NIPT-plus检测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行羊水穿刺,做G显带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羊水CNV-seq检测,对比检测结果,评估G显带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羊水CNV-seq检测对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结果与G显带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CNVseq多检测出2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除2L、18、13、性染色体外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异常和24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CNV-seq对NIPT及NIPT-plus高风险孕妇染色体异常的总检出率为53.90%,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比较,异常检出率提高了10.64%。结论CNV-seq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两者联合在NIPT及NIPT-plus高风险孕妇的产前诊断中能有效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尤其是针对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和低比例嵌合体的检测,两者结合可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无创产前DNA检测 拓展性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的痰液细胞学制片
19
作者 康丽菲 孙精晶 +6 位作者 许志明 李晓霞 刘娜 宋会改 杨永辉 陈宁 朱桂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6-377,共2页
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致病微生物也在不断演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密闭环境中高浓度气溶胶等传播,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面临如... 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致病微生物也在不断演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COVID-19)为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密闭环境中高浓度气溶胶等传播,已成为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面临如此严峻的疫情,给病理科痰液样本的制作带来了风险。因此如何对送检的痰样进行消毒和灭活,成为我们更为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痰液 细胞学 液基
下载PDF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型CT值变化规律指导疫情研判
20
作者 聂滨 施绍瑞 +5 位作者 罗立 郑绪香 范智利 唐世杰 牛倩 任春琼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型CT值变化规律,建立指导疫情研判机制。方法 采用圣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分别对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4种疫苗、3种质控品进行双孔检测,对8个临床... 目的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型CT值变化规律,建立指导疫情研判机制。方法 采用圣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分别对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4种疫苗、3种质控品进行双孔检测,对8个临床阳性样本进行单孔检测,记录O基因(ORF1ab)和N基因的CT值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非试剂阳性质控品、重组疫苗不能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型;灭活疫苗、第三方质控品O基因扩增效率高于N基因,即O基因CT值低于N基因,此情况刚好与临床阳性样本相反。结论 结合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型CT值变化规律,有助于疫情研判,降低疫情流调过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基因型 CT值 疫情研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