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3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治疗老年肌少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张林英 梅群超 +2 位作者 张炜琦 王志刚 刘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5-857,共3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D3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肌少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维生素D3片并不强制要求运动方式,观察组应用碳酸钙/维生素D3并进行低... 目的探究维生素D3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肌少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维生素D3片并不强制要求运动方式,观察组应用碳酸钙/维生素D3并进行低强度抗阻运动训练,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四肢骨骼肌质量(ASM)、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优势手握力(HGS)、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ASM、ASMI及HGS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HGS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但治疗后两组ASM及ASM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25(OH)D3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血清25(OH)D3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后两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炎症相关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治疗结束后血清25(OH)D3与血清TNF-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ASMI、HGS及血清IL-6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维生素D3联合低强度抗阻运动能够显著增加老年肌少症患者的骨骼肌质量并增加上肢力量,有利于患者恢复,该过程可能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增高、全身炎症反应水平降低相关,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对于老年肌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3 低强度抗阻运动 肌少症 炎症水平
下载PDF
低频超声导药仪联合推拿疗法治疗骨科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龚一 孙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评价低频超声导仪药联合推拿疗法治疗骨科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医院骨科手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推拿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低频... 目的评价低频超声导仪药联合推拿疗法治疗骨科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医院骨科手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推拿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低频超声导药仪治疗,均连续干预7 d。比较两组首次排便时间、Wexner便秘量表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Wexner便秘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导药联合推拿疗法可以有效缩短骨科术后便秘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改善便秘伴随症状,提高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超声导药仪 推拿疗法 术后便秘 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经颅磁声电刺激对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回路中beta振荡的影响
3
作者 张帅 由胜男 +2 位作者 杜文静 王磊 徐桂芝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19-2526,共8页
背景:经颅磁声电刺激是一种基于磁声耦合电效应的无创、高精度脑神经聚焦刺激方法,可调节神经节律振荡活动,从而影响大脑的运动、认知等功能。目的:探究经颅磁声电刺激对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回路中beta振荡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 背景:经颅磁声电刺激是一种基于磁声耦合电效应的无创、高精度脑神经聚焦刺激方法,可调节神经节律振荡活动,从而影响大脑的运动、认知等功能。目的:探究经颅磁声电刺激对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神经回路中beta振荡的影响。方法:①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正常刺激组大脑前额叶皮质接受经颅磁声电刺激(空间峰值脉冲平均强度为13.33 W/cm^(2),基波频率为0.4 MHz,基波周期数为1000,脉冲重复频率为200 Hz);模型对照组、模型刺激组通过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建立帕金森病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对照组大脑前额叶皮质接受经颅磁声电假刺激,模型刺激组大脑前额叶皮质接受经颅磁声电刺激,每天刺激时长2.0 min,刺激结束停留8-10 min后,采集大鼠执行T迷宫过程中局部场电位信号并同时记录行为学正确率,对比分析各组局部场电位信号能量的时频分布情况和行为差异,当大鼠正确率连续3 d高于80%后停止刺激实验和T迷宫实验。②建模仿真实验:构建经颅磁声电刺激下皮质-基底神经节回路模型,分别改变超声发射周期(5,10,20 ms)、超声发射占空比(30%,50%,90%)和感应电流密度(20,50,100μA/cm^(2)),比较不同刺激参数下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beta振荡的功率谱密度值。结果与结论:①动物实验:正常对照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强于模型对照组(P<0.001),正常刺激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强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刺激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强于模型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beta振荡能量分布较为集中,正常刺激组较正常对照组beta振荡信号能量有所降低,模型对照组与模型刺激组beta振荡能量广泛分布且能量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刺激组,并且模型刺激组beta振荡信号能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②建模仿真实验:不加刺激时,健康大鼠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峰值(30 dB)显著低于帕金森病大鼠(55 dB);施加经颅磁声电刺激后,两组大鼠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值普遍降低;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峰值与超声发射周期呈正相关、与感应电流密度呈负相关,当超声发射占空比为50%时功率谱密度峰值最低;③结果表明:经颅磁声电刺激可抑制健康与帕金森病大鼠的beta振荡,进而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与决策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声电刺激 皮质-基底神经节回路 beta振荡 帕金森病 局部场电位 T迷宫 神经调控
下载PDF
针刺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于海龙 麻聪聪 +1 位作者 冯春燕 李金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及其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足内翻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康复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及其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足内翻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康复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踝关节跖屈肌张力、踝关节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下肢踝关节跖屈肌张力、足内翻角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肢的踝关节跖屈肌张力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足内翻角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被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足内翻能够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肌张力的改善,并加快患者足内翻的纠正,是一种有效的联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足内翻 穴位针刺 被动等速肌力训练
下载PDF
197例胃结石内镜下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苏荣 侯瑞瑞 +4 位作者 孟祥坤 苗雨 张飞雄 阮继刚 杨少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9-1395,共7页
目的比较胃结石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7月至2024年1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结石患者197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数据,依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 目的比较胃结石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3年7月至2024年1月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结石患者197例。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等数据,依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分别为药物保守治疗组、内镜下自制圈套器治疗组、一次性圈套器治疗组、碎石器治疗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结石多发生于男性,年龄(55.45±14.21)岁,85.3%的患者有进食柿子病史,86.3%的患者合并溃疡,其中65.9%位于胃角。自制圈套器组治疗费用花费最低,碎石器组治疗费用最高;内镜下的三种治疗方式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无差别,自制圈套器组的患者满意度最高,但药物保守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最长且患者满意度最低。颜色为黑绿色的胃结石其内镜治疗次数和内镜下治疗时间明显高于颜色为杂色和金黄色的胃结石。结论胃结石患者需综合考虑患者结石大小、颜色及患者本人的意愿,充分告知患者病情及不同治疗的优势。对于较大结石(约5 cm以上的胃结石)患者,选择内镜下自制圈套器治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结石 内镜下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
下载PDF
混合小型化波导热疗天线设计
6
作者 王婷 杜永兴 +2 位作者 李敏超 李晨璐 李宝山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43,共7页
热疗天线由于体积较大,辐射的微波能量范围也较大,天线设计使用较为复杂,不适用于治疗体积较小的肿瘤。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化波导热疗天线来治疗小体积肿瘤,考虑到透热深度与天线体积的兼顾,选用了915 MHz的中心频率,使用混合... 热疗天线由于体积较大,辐射的微波能量范围也较大,天线设计使用较为复杂,不适用于治疗体积较小的肿瘤。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化波导热疗天线来治疗小体积肿瘤,考虑到透热深度与天线体积的兼顾,选用了915 MHz的中心频率,使用混合小型化技术将天线小型化,即通过对天线加脊的同时加入短路探针将天线半径缩小到了19 mm,其高为36 mm。比吸收率仿真时馈入1 W的能量最高点能够达到45 W/kg,温度场仿真时馈入20 W能量加热30分钟后最热的区域温度可达45℃,体模实验结果与仿真实验相吻合,这些实验结果均表明其能够达到治疗乳房内部肿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疗 小型化 波导天线 体模热疗
原文传递
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张华敏 李江帆 邵静 《中医研究》 2024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电针组、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他组小鼠均接...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区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电针组、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他组小鼠均接受抑郁造模(共3周)。自第3周起,两个电针组小鼠在双侧太冲穴或神门穴处进行电针,假电针组将针刺入非穴位(尾巴),20 min/次,1次/d,共7 d。通过旷场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小鼠抑郁水平,c-Fos染色检测基底外侧杏仁核脑区的c-Fos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对比,造模后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减少(P<0.05),在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增多(P<0.05)。与假电针组对比,治疗后电针太冲穴组小鼠在中央区停留时间增多(P<0.05),电针神门穴组无统计学差异;两个电针组不动时间均缩短(P<0.01)。与假电针组对比,3个电针组基底外侧杏仁核c-Fos表达增加(P<0.01),且穴位配伍组较电针太冲穴组、电针神门穴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电针太冲穴或神门穴抗抑郁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基底外侧杏仁核脑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行为学 c-Fos免疫荧光染色 基底外侧杏仁核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辉 谷宇 +2 位作者 胡国芳 梁日观 华树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195-198,共4页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手术及药物等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找一种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特殊治疗,主要由气动、电动液压、电磁或压电发电机诱导产...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手术及药物等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寻找一种延缓疾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体外冲击波疗法是一种特殊治疗,主要由气动、电动液压、电磁或压电发电机诱导产生单脉冲瞬态声波,聚焦于需要治疗的区域。它被证实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软骨代谢,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对于软骨的修复有一定的疗效。因此,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手段,在一些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都显示出对骨关节炎的作用;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疗法,可推荐用于骨关节炎的治疗,但推荐的等级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进行讨论。文章就体外冲击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疗法 老年骨性疾病 保守治疗 康复治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足部自动伸缩支架在下肢肌力障碍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彦芳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足部自动伸缩支架在下肢肌力障碍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肌力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踝泵运动,观察组使用自制足部自动伸缩支架干... 目的探讨足部自动伸缩支架在下肢肌力障碍患者踝泵运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下肢肌力障碍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踝泵运动,观察组使用自制足部自动伸缩支架干预。比较两组足下垂、下肢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康复锻炼依从性、肌力改变及患侧踝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足下垂、下肢症状性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康复锻练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力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角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部自动伸缩支架应用于下肢肌力障碍患者踝泵运动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肌力,提高踝关节背屈与跖屈角度,预防足下垂、下肢症状性DVT发生,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肌力障碍 踝泵运动 足部自动伸缩支架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璇 王谦 蔺俊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49-1755,共7页
背景:体外冲击波因对各种肌肉骨骼疾病的潜在益处而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具有缓解疼痛和功能恢复等优良效果。然而,针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可视化研究相对缺乏。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国... 背景:体外冲击波因对各种肌肉骨骼疾病的潜在益处而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具有缓解疼痛和功能恢复等优良效果。然而,针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可视化研究相对缺乏。目的:对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国内外该领域的知识结构、探索研究现状及热点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2-2022年间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相关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制作图谱并解读其涵义。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文献2101篇,发文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美国和中国在发文量具有一定优势;发文机构多为大学和医院,发文作者多属于独立团队,发文机构及作者彼此交流有待加强,跨机构、跨地域合作度较低;关键词可视化分析表明体外冲击波在肌骨疾病应用广泛,未来研究侧重于多学科深入研究及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②体外冲击波应用于疼痛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足底筋膜炎、肩周炎、网球肘等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近年来与超声引导注射治疗、中国传统治疗技术的联合治疗及新领域的拓展是研究趋势及关注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疼痛 肌肉骨骼疾病 联合治疗 炎症 可视化 CITESPACE
下载PDF
不同体位对健康成年人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影响: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11
作者 Ruchada Sriamad Sirinut Chaiduang +1 位作者 Thaniya Klinsophon Premtip Thaveeratitham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9-45,I0004,共18页
目的不同的体位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均有正向和负向的生理作用。本研究旨在进行文献综述并探讨不同体位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变化。方法研究方案在国际前瞻性系统评价登记处注册(注册号:CRD42021291464)。两名独立研究人员使用Down and Bl... 目的不同的体位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均有正向和负向的生理作用。本研究旨在进行文献综述并探讨不同体位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变化。方法研究方案在国际前瞻性系统评价登记处注册(注册号:CRD42021291464)。两名独立研究人员使用Down and Black检查表评估了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证据质量的评估则基于“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s,GRADE)。通过随机效应荟萃分析报告了不同体位的总体效果。结果3项低偏倚风险研究和10项高偏倚风险研究符合纳入标准。与70度直立倾斜位、坐位和站姿相比,仰卧位的心输出量最高(极低至中等质量的证据);与70度直立倾斜位和站姿相比,仰卧位的全身血管阻力最低(中等质量证据)。此外,与70度直立倾斜位、左侧和站姿相比,仰卧位的总呼吸阻力最高(极低至中等质量的证据),而其肺泡通气量则高于俯卧位(低质量证据)。结论仰卧位与血流动力学变量的正相关性最高,相对应的心输出量最高、全身血管阻力最低。直立体位(70度直立倾斜位和站姿)与呼吸变量的正相关性最高,相对应地总呼吸阻力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心输出量 全身血管阻力 肺泡通气 总呼吸阻力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祝劲松 张雅婷 +4 位作者 刘彬 陈太长 彭颖 徐婷 韩徐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54-255,共2页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和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 目的 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和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积分(CASCS)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对比T0时间点,T1~T4时间点患者的VAS评分降低,CASCS评分升高,其中观察组VAS和CASCS评分在T1~T3时间点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改善即时疼痛、远期疼痛,具有精准治疗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式冲击波 红外热成像 VAS评分 CASCS评分
下载PDF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敬雨婷 米建荣 张金辉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52-253,共2页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和对照组(盆底康复训练)各50例。对比两组临... 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低频电刺激)和对照组(盆底康复训练)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ICI-Q-SF评分和1 h尿垫试验漏尿量、盆底肌肌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前,两组ICI-Q-SF评分和1 h尿垫试验漏尿量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CI-Q-SF评分和1h尿垫试验漏尿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更低组(P<0.05)。治疗前,两组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和手测肌力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和手测肌力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和手测肌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漏尿量,改善患者盆底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康复训练 低频电刺激
下载PDF
对比分析电针颈三针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
14
作者 蔡承全 黎炳杰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50-251,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电针颈三针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电针颈三针)和对照组(颈椎牵引)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 目的 对比分析电针颈三针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电针颈三针)和对照组(颈椎牵引)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和NDI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升高,VAS评分和ND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颈项酸胀、颈部僵硬、上肢麻木、颈肩窜痛)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颈项酸胀、颈部僵硬、上肢麻木、颈肩窜痛)积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候(颈项酸胀、颈部僵硬、上肢麻木、颈肩窜痛)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颈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优于牵引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颈三针
下载PDF
放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肿瘤设备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研究
15
作者 林杰民 陈俏均 +1 位作者 张雅芝 叶锡渠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放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肿瘤的疗效对比单独放疗疗效更佳,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是首家在汕头市卫健局备案并开展的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新技术的单位,笔者作为该新技术的第一完成人,对于该技术的研究有较深厚的兴趣... 目的:放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肿瘤的疗效对比单独放疗疗效更佳,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我院是首家在汕头市卫健局备案并开展的肿瘤深部热疗和全身热疗新技术的单位,笔者作为该新技术的第一完成人,对于该技术的研究有较深厚的兴趣,较全面的认识与研究。循证医学更多的证据显示,热疗能对放疗、化疗起到增敏增效的作用,为此,对放疗直线加速器跟肿瘤深部热疗机这个设备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前往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该技术,参与2022年杭州举办的全国热疗培训班,取得了相关的资质证书,进修期间结合科里开展的放疗、热疗技术,总结了一些经验与心得,对于2个设备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有了更多的认识与应用,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加速器 肿瘤深部热疗机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波谱分析评估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促醒疗效
16
作者 吴超瑜 欧阳奕安 +5 位作者 薛正彪 赖纪英 欧阳松茂 王树生 苏子慧 朱宏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4-560,共7页
目的基于磁共振波谱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基于磁共振波谱对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的促醒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颅脑损伤慢性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接受以M1作为刺激靶点的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组各含53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头颅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比较两组脑代谢指标[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值、胆碱复合物(Cho)/Cr值]、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脑电图(EEG)分级、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分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分级及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容积(CBV)、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结果治疗后,两组丘脑、脑干NAA/Cr数值升高,Cho/Cr数值降低,且观察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GCS评分、CRS-R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EP分级、EEG分级、SSEP分级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BF、CBV均升高,MTT下降,且观察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促醒效果明显,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脑组织血流速度及脑内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经颅磁刺激 重症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促醒
下载PDF
经皮肾微通道激光碎石术患者应用同伴支持教育联合ERAS理念的护理效果探析
17
作者 李单单 陈博 李飞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38-39,42,共3页
目的:研究同伴支持教育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经皮肾微通道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开封市中心医院行经皮肾微通道激光碎石术治疗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方案进... 目的:研究同伴支持教育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经皮肾微通道激光碎石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于开封市中心医院行经皮肾微通道激光碎石术治疗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应用同伴支持教育进行护理。于术前及术后3d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情况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差异。结果:持续护理3d后,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与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对照组(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联合ERAS理念应用于经皮肾微通道激光碎石术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促进术后恢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微通道激光碎石术 同伴支持教育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下载PDF
脉冲电磁场在骨科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18
作者 梁海瑞 蔡振存 +2 位作者 张赫 段思宇 陈北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44-1949,共6页
背景:脉冲电磁场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治疗方法,临床利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科疾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的:综述脉冲电磁场参与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由第一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Pu... 背景:脉冲电磁场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治疗方法,临床利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科疾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的:综述脉冲电磁场参与治疗骨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由第一作者运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脉冲电磁场治疗骨科疾病的相关研究,以“脉冲电磁场,骨科,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愈合,电磁导航”为中文检索词,以“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orthopedics,osteoarthritis,osteoporosis,bone healing,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为英文检索词,同内容相关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文献,从检索结果中选择了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脉冲电磁场对骨折愈合疗效确切,通过抑菌、杀菌、抗炎及促进骨愈合等途径治疗骨髓炎,可抑制骨质疏松及其进展,又通过多种途径治疗早期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及晚期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但脉冲电磁场治疗多种骨科疾病的机制仍不明确,多数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依然需要从高质量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中获得更可靠的证据,为骨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完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磁场 骨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愈合 电磁导航 骨科内植物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疗法患者腹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9
作者 刘凡 王芳 +3 位作者 徐淑娴 何磊 王冉 陈璐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1-65,78,共6页
目的检索并获取符合行亚低温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检索相关数据库和网站,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总结。结果纳入13篇有关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3篇专... 目的检索并获取符合行亚低温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检索相关数据库和网站,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总结。结果纳入13篇有关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系统评价。最终提取了腹泻病因评估筛查、相关指标监测与控制、合理进行肠内喂养、提高胃肠耐受性、腹泻并发症预防和人员培训与管理等6个维度,共26条证据。结论总结的行亚低温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管理相关证据,可为临床工作者对行亚低温疗法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腹泻管理提供循证依据,进而降低患者腹泻发生率,改善住院期营养状态,早日实现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营养不耐受 腹泻 证据总结 重症疾病 最佳证据
下载PDF
面向阿尔茨海默病的非侵入性光生物调节治疗
20
作者 魏双红 刘琦 +4 位作者 郭延光 张玉琴 王韵乐 霍星星 陈雷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据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官方网站显示,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这一数据还将不断攀升。目前,按照现代医学寻找治疗靶点的逻辑思路,尚无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 据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官方网站显示,在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这一数据还将不断攀升。目前,按照现代医学寻找治疗靶点的逻辑思路,尚无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因应对策,药物治疗有许多限制,外科手术也无能为力。对此,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传统的系统化、整体化和功能化观点,并针对产生阿尔茨海默病背后的先导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近年来,关于光生物调节(PBM)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采用非侵入性PBM方式延缓、抑制,甚至逆转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在神经疾病治疗方面,PBM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具有无创伤、无副作用、可以调节氧自由基浓度、激活干细胞调节细胞转录、刺激神经递质分泌、激发突触与神经元生长等显著优点。这些优点是其他治疗方式无与伦比的。本文综述了现代医学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靶点,阐释了PBM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从动物模型、临床试验、病理与细胞模型方面系统总结了PBM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旨在为探索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干预新措施以及发展先进治疗方法和医疗器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物调节 阿尔茨海默病 近红外光 先进治疗方法 医疗器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