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本溶血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生化项目检测影响的实验室处理路径研究
1
作者 艾丽皮热·帕尔哈提 王琳 +4 位作者 苏看看 张炳峰 穆原 张世昌 张洁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这类患者血标本的实验室处理路径。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健康体检者共275例。使用25例血标本制备模拟溶血液。...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及这类患者血标本的实验室处理路径。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健康体检者共275例。使用25例血标本制备模拟溶血液。根据溶血指数筛选溶血检测偏倚(B_(H))大的血生化项目,分别建立血清溶血校正方程。收集250例血浆和血清标本,计算各指定生化项目在不同标本类型间的血清检测偏倚(B_(S)),再与规定的项目分析偏倚(B_(A))比较,分别建立血浆参考区间。结果 11个血生化项目的检测结果易受标本溶血影响。以溶血指数为横坐标,B_(H)均值为纵坐标,建立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总蛋白(TP)、肌酐和钾离子(K^(+))共计8个项目的血清溶血校正方程,R~2值均>0.90。由于AST、LDH、TP、磷和K^(+)的B_(S)均>适当B_(A),分别建立血浆参考区间,依次为(21.9±10.5)U/L,(166±58)U/L,(71.3±10.8)g/L,(1.14±0.37)mmol/L和(3.66±0.61)mmol/L。结论 在一定溶血程度内,可使用血清溶血校正方程纠正部分血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建议优先使用患者血浆进行检测,再参照各项目的血浆参考区间以获得更准确的报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溶血 校正方程 血浆参考区间
下载PDF
羊水原位培养法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向文秀 钱罡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评估羊水原位培养法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产前诊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而行羊水穿刺术的3133例孕妇,比较羊水原位培养法和CMA法... 目的评估羊水原位培养法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在产前诊断检出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3年2月于怀化市妇幼保健院因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而行羊水穿刺术的3133例孕妇,比较羊水原位培养法和CMA法在胎儿染色体异常方面的检出率和差异。结果在3133例样本中,双指征组的异常检出率均较单指征组分别增加0.95%(羊水原位培养法)和2.36%(CMA);两种技术联合检测共检出796例异常(检出率25.41%),其中羊水原位培养法检出300例(9.58%),CMA法检出706例(22.53%)。两者均能检出145例非整倍体异常和3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但CMA另增加检出169例提示致病或可能致病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杂合性缺失(LOH)、杂合性不存在(AOH)/纯合区域(ROH)及单亲体二倍体异常(UPD),而羊水原位培养法增加检出11例染色体结构异常。两者联合检出嵌合体23例(0.73%)。结论羊水原位培养法与CMA技术互为补充,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可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更详细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孕妇决策是否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羊水原位培养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
下载PDF
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血培养特性及临床表现分析
3
作者 董昭娣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3期0087-0089,共3页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血培养特性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在我院治疗的12例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进行血培养,比较培养结果和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并观察分析培养指标结果、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结... 目的:探讨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血培养特性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22年08月~2023年08月在我院治疗的12例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进行血培养,比较培养结果和临床确诊结果的符合率,并观察分析培养指标结果、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12例血培养样本的培养结果符合率与确诊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样本中有2例谷草转氨酶升高、11例谷氨酰基转移酶升高、2例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升高、7例乳酸脱氢酶升高;患者中发热、多汗、乏力、头痛、腰痛患者居多,其他相关临床症状表现相对较少。结论:血培养特性对于布鲁氏杆菌感染的确诊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诊断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 血培养 临床表现 符合率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张雅静 韩雪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4-138,144,共6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记录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和CA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不同预后(根据患者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老年脓毒症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浆PAI-1水平和C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PAI-1、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浆PAI-1水平和CA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CAR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8天内,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31例(34.44%)、存活59例(65.56%),生存组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SOFA评分、血浆PAI-1水平及CAR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PAI-1水平和CAR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AI-1、CA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52(95%CI为0.642~0.862,P<0.001),0.842(95%CI为0.745~0.939,P<0.001)及0.887(95%CI为0.796~0.977,P<0.001)。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升高,两者联合对患者28 d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脓毒症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尿基质金属蛋白-7及微量白蛋白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吴常福 郭圣阳 +1 位作者 李子文 司文腾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7,13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尿基质金属蛋白-7(MMP-7)及微量白蛋白(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18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90 d的感染情况,其中28例术后假体感染患者设为...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尿基质金属蛋白-7(MMP-7)及微量白蛋白(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18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90 d的感染情况,其中28例术后假体感染患者设为感染组,159例未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CRP/ALB、MMP-7、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BMI水平、患部手术史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住院时间、激素使用史发生率、低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尿、C反应蛋白(CRP)水平、CRP/ALB水平、MMP-7水平、MA水平、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RP/ALB≥2.5、MMP-7≥22μg·g^(-1)、MA≥15 mg·L^(-1)均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CRP/ALB、MMP-7、MA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三项联合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单项预测。结论:CRP/ALB≥2.5、MMP-7≥22μg·g^(-1)、MA≥15 mg·L^(-1)均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的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应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有较佳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感染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尿基质金属蛋白-7 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出效果分析
6
作者 娄红 彭可 刘学礼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目的 研究应用3种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凝集法、培养法、镜检法,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检验,... 目的 研究应用3种不同微生物检验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凝集法、培养法、镜检法,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样本进行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阳性检出例数及检出率。结果 凝集法、培养法、镜检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17%、84.38%、92.71%,3种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7,P<0.05)。结论 采用镜检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能够获得更高的阳性检出率,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微生物检验
下载PDF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VEGF的性能验证和临床应用效果评估
7
作者 屠竞扬 周琰 +3 位作者 邵文琦 潘柏申 王蓓丽 郭玮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81-585,591,共6页
目的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性能并评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实体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癌症组,良性病变患者80例作为良性疾病组,另选取于该院体检的表观健康者20例... 目的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性能并评估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实体恶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癌症组,良性病变患者80例作为良性疾病组,另选取于该院体检的表观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VEGF的水平,并验证其正确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参考范围及抗干扰能力。比较3组患者VEGF水平并绘制VEGF诊断恶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低值样本重复检测20次的变异系数(CV)为4.38%,高值样本重复检测20次的CV为1.32%,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标准中公布的肿瘤标志物不超过总允许误差(TEa)的1/4的要求(≤6.25%)。低值样本测量10次的CV为2.38%,高值样本测量10次的CV为1.92%,中间精密度符合不超过TEa的1/3的要求(≤8.33%)。重复检测3次国际标准品Z1、Z2的偏差分别为1.43%和-1.45%,其绝对值均未超出目标偏差(≤15%)。线性范围为40~3200 pg/mL。可报告范围为40~16000 pg/mL。20例表观健康人群检测结果均在厂家声明参考范围内,参考范围验证通过。加入干扰物质后,检测结果偏差均符合产品说明书声明的偏差(≤15%),抗干扰验证通过。癌症组VE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和良性疾病组(P<0.05),以160 pg/mL为最佳截断值时,VEGF诊断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90,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95。结论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VEGF的重复性、中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参考范围、抗干扰能力均符合实验室质量管理要求,能保证检测质量,满足临床使用需求,可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性能验证 临床应用效果 评估
下载PDF
全血细胞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李敬 孙红春 +2 位作者 高茜 岳国栋 李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5-1549,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NHR)、单核细胞/HDL-C比值(MHR)和淋巴细胞与HDL-C比值(LHR)在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心功能分级将慢性HF患者420例分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NA)心功能分级Ⅲ级组230...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NHR)、单核细胞/HDL-C比值(MHR)和淋巴细胞与HDL-C比值(LHR)在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心功能分级将慢性HF患者420例分为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NA)心功能分级Ⅲ级组230例和Ⅳ级组190例。根据有无急性肾损伤分为肾损伤组160例和无肾损伤组260例。根据出院后6个月有无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50例和预后良好组370例。分别于入院后24、72 h,检测血常规、血脂、肾功能、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肿瘤因子2抑制剂(sST2)水平;计算NHR、MHR、LH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于入院后24 h、出院时,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芬达生活质量量表(MLHFQ),出院后6个月,随访MACE。结果 入院后24 h, NYNAⅣ级组、肾损伤组、预后不良组NHR、MHR、LHR、sST2、NT-proBNP、MLHFQ评分分别高于NYNAⅢ级组、无肾损伤组、预后良好组,LVEF、6MWD分别低于NYNAⅢ级组、无肾损伤组、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BUN)、血肌酐(Scr)、eGFR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2 h, NYNAⅣ级组、肾损伤组、预后不良组NHR、MHR、LHR、sST2、NT-proBNP、MLHFQ评分、BUN、Scr分别高于NYNAⅢ级组、无肾损伤组、预后良好组,LVEF、6MWD、eGFR分别低于NYNAⅢ级、无肾损伤组、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4 h,各组NHR、MHR、LHR、sST2、NT-proBNP高于入院后72 h, MLHFQ评分高于出院时;各组LVEF、6MWD低于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入院后24 h患者NHR、MHR、LHR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894、0.847、0.931,均P=0.001);与入院后72 h eGFR呈负相关(r=-0.868、-0.731、-0.806,P=0.001、0.001、0.0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24 h NHR、MHR、LHR升高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性增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NHR、MHR、LHR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21,对HF发生MACE预测价值最大。结论 全血细胞计数和HDL-C比值升高,HF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危险性增加,对HF短期预后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全血细胞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下载PDF
宁夏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鉴定和分布特点
9
作者 刘建成 杨洁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2021年宁夏血液中心122 305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检测,对O细胞凝集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统计分析不规则抗体的...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2021年宁夏血液中心122 305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ABO血型检测,对O细胞凝集的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统计分析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分布情况。结果:122 305例无偿献血者标本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58例,其中女性献血者检出比例大于男性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7,P<0.05);汉族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大于回族献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67,P>0.05);男性有输血或妊娠史13例(22.4%),女性有输血或妊娠史31例(53.4%);18~40岁和41~60岁年龄段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57,P<0.05)。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存在性别差异,而汉族和回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规则抗体的有效检出能够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抗体 无偿献血 输血安全
下载PDF
3种不同方法全自动自身抗体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
10
作者 李季青 江超 +4 位作者 段聪聪 王涛 谢长好 侯传云 李志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7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方法全自动自身抗体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的患者72例作为AID组,留取患者相关项目检测剩余的血... 目的探究临床常用的3种不同方法全自动自身抗体分析仪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autoimmune disease,AID)的患者72例作为AID组,留取患者相关项目检测剩余的血清样本72份,同时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原则,选取同期体检无AID的31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留取血清样本31份。采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进口全自动流式点阵发光免疫分析仪(方法A)、国产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分析仪(方法B)和多重液相芯片免疫分析仪(方法C)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样本中的10种抗核抗体,比较3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分析其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敏感度、特异性等。为了帮助选择出对临床检验更可靠的方法学及检验设备,对3种方法进行两两比较,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方法A、B和C与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AID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方法A、B和C检测对照组10种抗体的结果均为阴性,AID组10种抗体检测结果中,方法B、C检测抗Sm抗体和抗SSA60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方法A(P<0.05),3种方法检测的其他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方法A与方法B的一致性分析中,二者的平均符合率为92.22%,有1项一致性差,3项一致性一般,6项一致性好;方法A与方法C的一致性分析中,二者的平均符合率为93.89%,有5项一致性一般,5项一致性好;方法B与方法的一致性分析中,二者的平均符合率为92.65%。有1项一致性差,4项一致性一般,5项一致性好。结论目前两种国产品牌的全自动流式荧光发光分析仪和多重液相芯片免疫分析仪与进口全自动流式点阵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自身抗体总符合率较高,但是检测血清抗Sm抗体的一致性较差,应密切结合临床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技术 多重液相芯片免疫分析技术
下载PDF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法技术的脓毒症代谢标志物研究
11
作者 黄荔丰 黄双莲 +3 位作者 蔡志仕 徐文鑫 黄仲庆 张春斌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清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9-03~2021-02就诊于漳州市医院的脓毒症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两组间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 目的:探讨脓毒症与血清代谢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9-03~2021-02就诊于漳州市医院的脓毒症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两组间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ROC曲线筛选出两组中的差异代谢物,通过非靶向KEGG富集分析获得差异代谢通路。结果:该研究共纳入脓毒症患者20例,对照组20例,共筛选出17种重要差异代谢物,其中包含4个内源性代谢物:5’-甲硫腺苷,异亮氨酸丙氨酸,泼尼松龙,甾体。结论:5’-甲硫腺苷,异亮氨酸丙氨酸,泼尼松龙,甾体等血清代谢物可能与脓毒症的发病相关,其中5’-甲硫腺苷可能可以作为鉴别诊断早期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液相色谱-质谱法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浸蜡和烤片温度对乳腺癌石蜡切片ER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12
作者 李红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30余万人,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全球的12.2%和9.6%[1-2]。病理检查对于乳腺癌确诊必不可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ER、PR、HER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治疗具有重要...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肿瘤,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30余万人,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全球的12.2%和9.6%[1-2]。病理检查对于乳腺癌确诊必不可少,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ER、PR、HER2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免疫组化染片结果影响乳腺癌病理诊断的判读和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但免疫组化染色流程操作复杂,其中需要经过切片制作、脱蜡、水化、阻断、抗原修复等十余种操作步骤,在每一步操作过程中均可能影响免疫组化染色。在组织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浸蜡和烤片是两个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步骤,并且在不同组织和分子的免疫组化检测过程中,温度影响的浸蜡和烤片对最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本文就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过程中不同浸蜡和烤片温度对E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ER 浸蜡 烤片
下载PDF
使用REM-710大组织切片机对ESD术后标本的制片体会
13
作者 陈丹丹 刘庆宏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93-294,共2页
我国是消化道癌症的高发地区[1],现阶段,大部分民众可接受常规的内镜检查,并选取小块活体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以初步判断消化道情况[2]。目前,消化道癌的检出标本主要来源于胃肠镜检查标本或ESD手术及外科手术摘除标本[3-4]。ESD手术标本... 我国是消化道癌症的高发地区[1],现阶段,大部分民众可接受常规的内镜检查,并选取小块活体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以初步判断消化道情况[2]。目前,消化道癌的检出标本主要来源于胃肠镜检查标本或ESD手术及外科手术摘除标本[3-4]。ESD手术标本不仅仅可观察肿瘤全貌,还可以采用大组织切片技术,使得在保证病变组织的结构完整情况下,肿瘤检出率和患者舒适度都大幅提高。现阶段基于ESD大组织切片技术的病理诊断还开展得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D标本 大组织切片机 大组织制片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儿童与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脊液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差异分析
14
作者 王余成 周晋 曹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656-660,共5页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附属脑科医院送检的脑脊液样本,对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附属脑科医院送检的脑脊液样本,对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成人组脑脊液标本阳性率(12.8%,346/2703)显著高于儿童组(7.2%,265/3680),两者主要病原菌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外,儿童组以肺炎链球菌为主,成人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儿童组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成人组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在耐药性方面,两组分离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两组均未检出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儿童组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而成人组检出的主要病原菌对此两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两者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均未检出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结论南京地区儿童与成人在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病原菌的鉴定及药敏结果为临床合理治疗和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 儿童 成人 隐球菌
下载PDF
动态检测BNP、AOPPs在CRRT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依嶷 赵志权 +2 位作者 宁燕虹 贺涤非 冯小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B型钠尿肽(BN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行CRRT治疗且动态检测BNP、AO... 目的探讨动态检测B型钠尿肽(BNP)、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行CRRT治疗且动态检测BNP、AOPPs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90例,分为合并心力衰竭和非心力衰竭组,各45例,依据患者出院后5个月内是否生存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比分析不同患者BNP、AOPPs水平,并分析BNP、AOPPs水平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并发心衰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心力衰竭组患者BNP水平、AOPPs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治疗3 d、7 d后,2组BNP、AOPPs均降低,但心力衰竭组患者BNP、AOPPs水平依然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患者出院后5个月内死亡42例,生存48例,死亡组BNP、AOPPs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BNP、AOPPs均是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BNP、AOPPs水平增高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存在正相关性,通过检测其水平可辅助了解CRRT治疗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心力衰竭 B型钠尿肽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下载PDF
MPV、PCT、PDW、P-LCR、MPR对儿童SCAP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叶文 龙尧水 +2 位作者 陈咏梅 胡泽玉 白文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9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圧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外周血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率(MPR)]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圧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外周血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率(MPR)]在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520例SCAP患儿为SCAP组,125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为非SCAP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的儿童60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XN1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并应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小板参数对儿童SCAP的诊断价值。结果SCAP组MPV、PCT、PDW、P-LCR及MPR显著高于非SCA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MPV、PCT、PDW、P-LCR是儿童发生SCAP的影响因素(P<0.05)。MPV、PCT、PDW、MPR、P-LCR诊断儿童SC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1、0.774、0.828、0.646、0.860,上述5个指标联合诊断SCAP的AUC为0.94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60%和87.00%。结论MPV、PCT、PDW、P-LCR、MPR对儿童SCAP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圧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大型血小板比例 血小板体积与血小板计数的比率
下载PDF
1例具核梭菌合并直肠弯曲菌引起肺脓肿
17
作者 黄颖凤 邓莉 +4 位作者 周显元 张弛 曾裕 俞梦秋 郑卫东 《临床检验杂志》 2023年第11期878-880,共3页
具核梭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作为不形成孢子的革兰阴性严格厌氧杆菌,是人类口腔、胃肠道等的共生菌。有证据表明,具核梭菌参与了多种类型肿瘤的进展,包括直肠癌、胰腺癌、食道癌和乳腺癌等[1]。
关键词 具核梭菌 直肠弯曲菌 肺脓肿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联合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胡石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第28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mnoraphthousUIcer...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联合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hAFGF)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选择2022年5月-2023年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mnoraphthousUIcerMiRA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子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69.4%.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外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有效缓解RAU惠者的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RAU 疼痛 半导体激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超敏酶标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19
作者 施洋 严永敏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9期53-55,59,共4页
目的研究超敏酶标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62例术中肿瘤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快速免疫组化检测,并以石蜡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分... 目的研究超敏酶标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62例术中肿瘤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快速免疫组化检测,并以石蜡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测方式肿瘤符合率等诊断效能。结果阳性定位指标符合率为92.68%(76/82);表达强度指标符合率为87.80%(72/82);阳性细胞百分比指标符合率为95.12%(78/82);组织背景指标符合率为85.37%(70/82);超敏酶标术中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准确度为98.77%。结论在针对恶性肿瘤疾病进行术中检测时,选择超敏酶标予以快速免疫组化能够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表达更为准确,建议在术中冰冻诊断中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酶标 快速免疫组化 石蜡免疫组化法 恶性肿瘤 术中冰冻诊断 染色
下载PDF
肝素结合蛋白的特性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0
作者 吴凯 李霖 +3 位作者 江华 郑玉玲 陈福生 姜永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6-1228,1231,共4页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对健康威胁比较严重的疾病,脓毒症和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已然成为导致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测定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很多,最常用的指标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血沉、体温等,但上述指标... 感染性疾病是一类对健康威胁比较严重的疾病,脓毒症和一些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已然成为导致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测定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很多,最常用的指标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血沉、体温等,但上述指标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滞后、敏感度低及特异性不高的缺陷。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如何及早地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是成功的关键。因此,目前看来不管是在临床还是实验室研究,都需要一种可以在病人感染早期就能进行鉴定的方法。近几年来HBP被证实可以作为这样一种早期诊断标志。本文简述了肝素结合蛋白(HBP)作为一种感染早期指标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临床诊断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