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4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照护能力提升需求调查研究
1
作者 邓新 李想 +3 位作者 王玉玲 喻航 孔丹 汤若男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照护能力提升需求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医院、养老机构、康复机构、居家照护4类机构417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自行设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照护能力提升需求问卷进行调...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照护能力提升需求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医院、养老机构、康复机构、居家照护4类机构417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自行设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照护能力提升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照护能力提升需求总分为(303.61±41.15)分,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基础照护需求、围手术期照护需求、延续性家庭康复照护需求维度得分分别为(55.91±8.79)分、(80.40±11.71)分、(109.55±15.42)分、(57.76±8.6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照护培训经历、个人照护能力水平自我评价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照护能力提升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护人员的照护能力提升需求较强烈,应以需求为导向,针对性设计培训项目内容,以满足照护人员的能力提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人 照护人员 照护能力 能力需求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院感发生率与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倪秀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院感发生率与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方式为计算机随机抽选,均为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别划分标准为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其一为常...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降低院感发生率与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治疗时间段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选择方式为计算机随机抽选,均为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组别划分标准为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其一为常规护理,其二为手术室护理干预,分别对应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分别有68例患者,共计136例符合条件患者,对研究完成后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院感发生率达到了2.94%,对照组达到了14.71%,观察组的院感发生率要明显更低(P<0.05)。患者的服务态度、文书质量、操作技能、管理能力以及风险识别水平评估分值均相对更高的为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院感的概率,使临床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院感 护理安全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3
作者 王彦艳 姚梁怡 +4 位作者 蔡立柏 陈鑫 时慕华 周佳宁 曹梦迪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106,共5页
目的总结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确定循证问题,依照“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等... 目的总结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运动康复提供参考。方法确定循证问题,依照“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BMJ、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指南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患者运动干预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临床决策、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8年2月10日至2023年2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指南6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以及随机对照试验2篇。从运动原则、运动评估、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时间、运动监测6个方面共汇总27条最佳证据。结论膝骨关节炎患者运动方案的制定应遵循运动频率、强度、时间和类型原则,医护人员在临床应结合患者自身状况意愿、证据应用情境等因素选择证据,个体化制定患者的运动干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运动 锻炼 非手术治疗 康复护理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4
作者 曹娟 李方 +6 位作者 于跃 戴丽 杨丹丹 李志华 徐欣怡 戴琪 陈柯宇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63-68,共6页
目的构建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食管静脉血栓栓塞症癌根治术的220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组60例和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组160例。采用Logisti... 目的构建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食管静脉血栓栓塞症癌根治术的220例患者作为建模组,分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组60例和非静脉血栓栓塞症组1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验证。结果年龄≥60岁、基础疾病、新辅助化疗、手术时长、术后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prothrombin complex concentrates,PCC)、术后12 h D-D是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HL检验P=0.250,受试者工作曲线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66,最佳临界值为0.445,灵敏度为0.783,特异度为0.662。验证组AUC为0.738,灵敏度为0.682,特异度为0.769,正确率为80.0%。结论该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风险预测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腺癌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伟婧 王清 +2 位作者 陈静 马莲 徐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9月-2022年3月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偏差、体象、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认知偏差评分(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对他人评价、感知到的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象评分(身体羞耻、疾病易感、身体关注、功能受限、患臂关注及透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未来和现实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动)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性健康、假体满意度、乳房满意度、手术及信息满意度、医疗团队满意度)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美学效果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多元家庭参与计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 乳房重建术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138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包良笑 李婧 +2 位作者 李秋红 张洋 史占军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旨在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科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膝关节美国特种... 目的旨在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期间在我科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评分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信任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总分为(136.75±7.93)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1 d护患信任度总分与其焦虑评分总分呈负相关(r=-0.419,P<0.01),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无相关性(r=0.06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无住院经历、文化程度及术前焦虑评分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6.9%。结论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患信任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文化程度、既往有无住院经历、术前焦虑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应重点关注文化水平低、无既往住院经历、焦虑程度高的患者,针对性的对以上患者进行干预,以减少患者术后焦虑及改善术后功能,促进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信任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 焦虑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苏建薇 阳晓娟 +1 位作者 张倩 叶红雨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177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177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加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机脱机时间、卧床时间、ICU停留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缩短恢复时间,改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疼痛程度,提高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早期康复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生命帮助计划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8
作者 徐艳芳 左立新 +2 位作者 刘晓辉 王丽冰 刘永刚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命帮助计划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共有9例因各种原因... 目的:探讨基于生命帮助计划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共有9例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转院或者临床资料缺失,最终纳入111例,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在术后康复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生命帮助计划的多学科协作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生存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问卷(WHO-QOL-BREF)],同时观察术后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生命帮助计划的多学科协作干预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提高了髋关节功能,改善了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降低了术后康复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帮助计划 多学科协作干预 老年 髋部骨折 术后康复
下载PDF
耳穴揿针对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效果
9
作者 王婷 张园园 +3 位作者 段培蓓 吴丽红 王晓庆 王永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5期655-661,共7页
目的探讨耳穴揿针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 目的探讨耳穴揿针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耳穴揿针疗法,两组患者干预3天,对比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3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术后第7天的机体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PA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揿针可以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缩短首次排便时间,有效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及腹胀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术后患者机体营养水平,从而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 揿针 胃癌 胃肠功能 营养状况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三联预康复策略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10
作者 余鸿 许武英 徐新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三联预康复策略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入组奇偶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三联预康复策略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入组奇偶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实施三联预康复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术后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下床、首次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和术后14 d,观察组的ALB、PA、TRF水平及36项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预康复 策略 胰腺癌 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 康复
下载PDF
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制约因素的质性研究
11
作者 李苗苗 董利英 +5 位作者 赵文博 于鲁欣 朱永健 吕晓慧 张双双 夏永梅 《上海护理》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探究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制约因素,以期促进相关服务的深入落实。方法2022年2-4月,选取11名山东省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围绕“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对... 目的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探究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制约因素,以期促进相关服务的深入落实。方法2022年2-4月,选取11名山东省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围绕“互联网+护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及Colaizzi七步法对访谈材料进行编码、提取。结果根据访谈结果提炼出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五方面制约因素,分别为:支持保障政策不完善,护患双方存在风险;时间成本较高,专科护士角色冲突;服务定价及医疗费用支付体系有待完善;老年患者互联网服务使用能力弱,平台建设亟待加强;医用耗材及医疗废物处理等物联网支持系统不成熟。结论相关部门需关注“互联网+护理服务”中的医疗安全及护理人员自身安全,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培养专业的护理服务队伍、搭建并完善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体系、优化服务收费及医保政策等措施,进一步促进造口伤口失禁专业“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良性发展,更好满足患者居家护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造口伤口失禁 互联网+护理 制约因素 扎根理论 访谈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李宁 吕阳 +1 位作者 刘芳 李东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配合度、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活习惯,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配合度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习惯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SAS、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的总配合度、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评分,缓解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老年患者 行为转变理论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专科护士指导下赋能教育对创伤性骨髓炎骨外固定架治疗患者术后的影响
13
作者 梁雁冰 孙秀钦 +1 位作者 王云阁 艾彬彬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指导下赋能教育对创伤性骨髓炎骨外固定架治疗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0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指导下赋能教育对创伤性骨髓炎骨外固定架治疗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0月1日~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78例创伤性骨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专科护士指导下赋能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自我认知水平[采用中文版疾病认知问卷(简化版)(B-IPQ)]、依从性[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B-IPQ、MMAS-8、GSES评分及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护士指导下赋能教育能改善创伤性骨髓炎骨外固定架治疗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术后自我效能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髓炎 专科护士指导 赋能教育 骨外固定架治疗 自我效能感 依从性
下载PDF
分阶段护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珊珊 李方 +3 位作者 张迪 王瑞雪 张洁 张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德尔菲法的分阶段护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7例肺癌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治疗,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 目的分析基于德尔菲法的分阶段护理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7例肺癌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治疗,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反应、生理应激反应、癌因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结果术前30 min,两组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30 min,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低于对照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指导的分阶段护理应用于全麻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根治术患者,能有效减少心理、生理应激,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德尔菲法 分阶段护理 应激反应 癌因性疲乏程度
下载PDF
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
15
作者 杨丽华 谭琳 +1 位作者 卢怡 孙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笔者医院行乳腺癌保乳切除术的10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 目的:探究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笔者医院行乳腺癌保乳切除术的10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尊量表(Rosenberg senesteem scale,RSES)]、生活质量[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SDS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RS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ACT-B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40%(P<0.05)。结论: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能够改善乳腺癌保乳切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瘢痕,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切除术 美学需求 心理状态 瘢痕 个案护理模式
下载PDF
老年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效果分析
16
作者 严建波 张玉萍 张惠玉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讨老年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江苏省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术前自身准备完善率,术前知识需求满足度,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自身准备完善率、术前知识需求满足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择期手术患者应用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术前自身准备完善率、术前知识需求满足度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老年患者 多元化术前访视模式 负性情绪 术前准备 满意度
下载PDF
双元护理干预模式对烟雾病患者术后心理健康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周红娜 行君 赵黎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3-148,160,共7页
目的探讨双元护理模式对烟雾病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弹性、自护能力和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烟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元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住院全程。比... 目的探讨双元护理模式对烟雾病患者术后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弹性、自护能力和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6例烟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元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住院全程。比较入院时及出院时两组患者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护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MUIS-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出院时CD-RISC、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元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烟雾病术后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升心理弹性和自护能力,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双元护理模式 疾病不确定感 心理弹性 自护能力 并发症 康复
下载PDF
基于IMB的围术期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刘海佳 胡婷 +3 位作者 赵芬 杨远帆 车梦婷 余发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62-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24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24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实施基于IMB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肠造口患者干预前及出院1、3个月时的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评分的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1、3个月的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本组出院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知识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时,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的自我护理知识评分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的自我护理知识评分高于本组出院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3个月的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3个月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肠造口 自我护理能力 造口并发症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质控护理小组对肾移植手术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张书琴 刘雪霞 +1 位作者 李静 张杨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8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质控护理小组对肾移植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计算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质控护理。比... 目的:探讨质控护理小组对肾移植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肾移植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计算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质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应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血液指标(包括尿素氮与血肌酐)及干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KDQOL-SFT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控护理小组用于肾移植手术患者中,通过质控护理调节患者生活方式,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肾移植预后转归,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手术患者 质控护理小组
下载PDF
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
作者 彭海艳 谢艳娇 +3 位作者 汤利萍 黎露思 孙先霖 张华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究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将2022年1—6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8例归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4例归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口头方式进行健康... 目的探究回授法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将2022年1—6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8例归为对照组,2022年7—12月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44例归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口头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回授法联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期间按《永久性膀胱造瘘健康教育指引单》对患者需掌握的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出院1年时,分别采用泌尿造瘘口自我护理量表、SF-36生存质量表评估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授法联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永久性膀胱造瘘患者的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同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性膀胱造瘘 回授法 微信 居家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