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5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姚光弼 王宝恩 +2 位作者 崔振宇 姚集鲁 曾民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_脱氧核糖核酸(HBV_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9例病人,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322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07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拉米夫...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_脱氧核糖核酸(HBV_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9例病人,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322例)和安慰剂对照组(107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拉米夫定100mg,对照组服用外形相同的安慰剂每日1片,共12wk。结果:治疗组累计92.2%病人血清HBV_DNA阴转(低于1.6ng/L),最终持续阴转率为78.5%。对照组HBV_DNA累计阴转率为14.1%,最终阴转率为11%。2组疗效比较P<0.01。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的病人,12wk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为60.3%,对照组为27%,P<0.01。2组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明显降低血清HBV_DNA水平,促使ALT恢复正常,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E抗原 治疗 药理
下载PDF
大剂量胸腺肽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宜俊 李灼亮 +6 位作者 刘树人 谢庆 王复生 贾颜征 吕丽春 余宙耀 杨永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研究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110例,分大剂量胸腺肽、干扰素和一般护肝治疗三组。结果表明,大剂量胸腺肽可以促使ALT复常,降低血中HBVDNA水平,促使HBeAg和HBVDNA阴转,其疗效与干扰素相似,优于一般护... 本研究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110例,分大剂量胸腺肽、干扰素和一般护肝治疗三组。结果表明,大剂量胸腺肽可以促使ALT复常,降低血中HBVDNA水平,促使HBeAg和HBVDNA阴转,其疗效与干扰素相似,优于一般护肝组,且使用安全,大剂量胸腺肽疗法可作为阻断或抑制HBV复制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胸腺肽Α1 HBV DNA 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干扰素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孙亚萍 王英明 乔守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6-679,共4页
关键词 干扰素 鸡胚绒毛尿囊膜 可溶性物质 生物学活性 病毒感染后 抗病毒功能 病毒学家 20世纪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叶下珠及其联合用药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压西 郭树华 +1 位作者 张定凤 陈学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5-227,共3页
本文应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进行了不同产地中草药叶下珠及其联合中药苦参及抗菌药环丙沙星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疗效初探,连续用药1个月后,结果表明:广西叶下珠、云南叶... 本文应用重庆麻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进行了不同产地中草药叶下珠及其联合中药苦参及抗菌药环丙沙星的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疗效初探,连续用药1个月后,结果表明:广西叶下珠、云南叶下珠能使鸭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DNA)滴度下降(P<0.05),而重庆叶下珠无此作用(p>0.05);云南叶下珠停药后有血清DHBVDNA回升现象;广西叶下珠与苦参合用,无明显协同作用,但与环丙沙星合用,似有增强抗病毒的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动物模型 乙型肝炎 环丙沙星 治疗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4
5
作者 邹桂舟 李旭 +2 位作者 叶王君 魏少峰 刘家琴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7-248,共2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 C H B) 的疗效。方法:甘草酸二铵组 C H B 病人86例,用甘草酸二铵150 mg/d 加入10 % 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 中静脉滴注( 静滴) ,30 d 后减为100 mg/d ,...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 C H B) 的疗效。方法:甘草酸二铵组 C H B 病人86例,用甘草酸二铵150 mg/d 加入10 % 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 中静脉滴注( 静滴) ,30 d 后减为100 mg/d , 再用15 d 后改为50 m g/d , 疗程60 d 。门冬氨酸钾镁组 C H B 病人60 例,用门冬氨酸钾镁20 m L/d和胸腺肽20 m g/d , 各加入10 % 葡萄糖注射液250m L 中静滴,疗程60 d 。结果:甘草酸二铵组总有效率为86 % ,优于门冬氨酸钾镁组63 % ( P< 0 .01) 。丙氨酸转氨酶( A L T) 、血清胆红素( S B) 均明显下降 ( P< 0 .05) 。 H Be Ag 阴转率、 H Be Ab 阳转率分别为28 % 和25 % ,较门冬氨酸钾镁组12 % 和12 % 为优( P< 0 .05) 。结论;甘草酸二铵对 C H B 有明显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乙型肝炎 钾镁天冬氨酸 治疗
下载PDF
水芹水提物在鸭原代肝细胞培养中对DHBV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黄正明 杨新波 +2 位作者 曹文斌 邵兴无 陈鸿珊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720-723,共4页
目的:应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体外肝细胞培养模型,研究中草药水芹(SQ)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制取北京雏鸭原代肝细胞(50万/ml/孔/24孔板)于37℃,CO2培养24h存活后,除对照组外,给... 目的:应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体外肝细胞培养模型,研究中草药水芹(SQ)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制取北京雏鸭原代肝细胞(50万/ml/孔/24孔板)于37℃,CO2培养24h存活后,除对照组外,给药组每天换药1次,连续加药5d并测定DNA的含量。结果:①在肝细胞毒性实验中,SQ对鸭肝细胞无毒性,半数有毒浓度(CD50)大于10000μg·ml-1。②在DHBV感染鸭的原代肝细胞培养中能够保护肝细胞,连续给药培养7d,肝细胞的贴壁状态、形态和存活量均优于对照组。③对D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2500μg·ml-1)为64%,半数有效浓度(ED50)为1120.8μg·ml-1,选择指数(SI)大于9。结论:实验结果提示,SQ对DHB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培养
下载PDF
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防治肝硬变的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光曙 赵世科 +3 位作者 赵汇川 杜庆岭 于建国 林国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乙型肝炎100例经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后,肝活检复查证明急性乙肝平均3个月后肝组织病理基本正常者仅15.4%,明显进步61.5%,提示出院后仍需巩固治疗。慢活肝和慢活肝伴早期肝硬变者经本剂治后,肝活检复... 乙型肝炎100例经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治疗获得临床治愈后,肝活检复查证明急性乙肝平均3个月后肝组织病理基本正常者仅15.4%,明显进步61.5%,提示出院后仍需巩固治疗。慢活肝和慢活肝伴早期肝硬变者经本剂治后,肝活检复查示病理形态明显进步者,观察组显著多于对照组,早期肝硬变的病理改变治后可获消退,代偿期肝硬变的病理形态改变亦可获进步。因此,初步证明肝硬变的病理形态是可逆转的,抗乙肝胎盘转移因子可以提高逆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乙肝胎盘 转移因子 乙型肝炎 肝活检 肝硬变
下载PDF
胎盘特异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00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学志 张光曙 +4 位作者 王祥业 侯宪荣 赵汇川 孙军山 王根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1-23,共3页
试自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HBVM)阳性胎盘提取特异转移因子(PST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型167例、慢性迁延型1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有硬变趋势者11例、肝炎肝硬变6例)200例,平均疗程82天,来见毒副反应,临床治愈率83.0%、进步11.0%... 试自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HBVM)阳性胎盘提取特异转移因子(PST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型167例、慢性迁延型1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有硬变趋势者11例、肝炎肝硬变6例)200例,平均疗程82天,来见毒副反应,临床治愈率83.0%、进步11.0%、无效6.0%;近期HBsAg、HBeAg阴转率为9.9%和32.8%;出院后平均随访5 1/2月,病情波动者13.9%,出院时进步和无效者,复查时转临床治愈分别为40.0%和50.0%。本文认为PSTF对慢乙肝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胎盘 特异转移因子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利福平复治肺结核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俊娟 王丽芳 +3 位作者 李国刚 樊利红 王峰 王秋梅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90-1990,共1页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治疗 胸腺肽联 利福平 复治肺结核 疗效分析 复治涂阳肺结核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增强剂
下载PDF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及治疗意义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春兰 谢敏 蔡晓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本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327例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部分病例治疗前后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但肝组>急肝组,且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与肝硬化组相似;HBeAg(+)组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 本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327例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部分病例治疗前后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但肝组>急肝组,且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与肝硬化组相似;HBeAg(+)组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组;血清HBVDNA含量与黄疸及转氨酶无关。特异性过继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后完全反应者、部分反应者及无反应者其血清HBVDNA含量变化不同。结果表明:血清HBVDNA含量高低与肝炎疾病进展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无关;定量检测HBVDNA含量是评价特异性过继细胞免疫疗法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癌 免疫疗法 PCR 治疗
下载PDF
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及其抗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洪权 刘英 李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抗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 抗病毒机制 免疫调节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抗病毒作用 IFN-Α 细胞因子 细胞增长 抗肿瘤 白血病 淋巴瘤
下载PDF
膦甲酸钠抗乙肝病毒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珍武 蔡淑清 +6 位作者 叶进 罗端德 李淑莉 曾令兰 吴国栋 徐志斌 覃宗坦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788-790,共3页
目的 :用Amplisensor定量PCR技术考核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为膦甲酸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 2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给予膦甲酸钠 2 .4g ,加入5 %葡萄糖液 10 0ml稀释后静脉滴... 目的 :用Amplisensor定量PCR技术考核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为膦甲酸钠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 2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给予膦甲酸钠 2 .4g ,加入5 %葡萄糖液 10 0ml稀释后静脉滴注 ,bid ,用 2 8d ,同时用常规护肝药物 ;对照组 10例仅给予常规护肝药物共 2 8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乙肝三系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 2 2例患者中有 14例血清HBV DNA水平在治疗结束时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平均值 (对数值 )由 7.6 0± 1.41下降为 6 .89± 1.2 8(P <0 .0 5 ) ;12例HBeAg阳性患者中有 3例阴转。对照组 10例患者中有 7例HBV DNA水平下降 ,平均值 (对数值 )由 8.5 0±0 .81下降为 8.2 8± 0 .91(P >0 .0 5 ) ;7例HBeAg阳性患者中无 1例阴转。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ALT和T Bil的变化无明显差异。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具有一定的作用 ,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甲酸钠 定量PCR 乙型肝炎病毒 药理
下载PDF
抗病毒药NGA-ACV的趋肝性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管昌田 梁正路 +3 位作者 李云春 庞其捷 范举正 李铜铃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法研究抗病毒药半乳糖新糖白蛋白-无环鸟苷(NGA-ACV)的趋肝性及其机理,探讨其作为受体介导肝靶向抗病毒药的可能性。以哺乳动物肝细胞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配体NGA为载体,通过丁二酰胺桥与抗病毒药ACV偶联,制... 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法研究抗病毒药半乳糖新糖白蛋白-无环鸟苷(NGA-ACV)的趋肝性及其机理,探讨其作为受体介导肝靶向抗病毒药的可能性。以哺乳动物肝细胞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特异性配体NGA为载体,通过丁二酰胺桥与抗病毒药ACV偶联,制备了肝靶向抗病毒药NGA-ACV。在用Ⅰ标记后,进行家兔和鸡显像及小鼠体内分布实验,并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NGA-ACV有高度趋肝性和受体介导结合特性。肝摄取峰值>80%;并发现若保持一定的NGA-ACV糖密度,其药密度的高低对趋肝性无影响。因此,NGA-ACV有可能成为良好的受体介导肝靶向抗病毒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 趋肝性 NGA-ACV 无环鸟苷 乙型肝炎
下载PDF
GW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疗效初报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求是 钟大光 +2 位作者 周严恒 李文昌 桑宝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GWe 是天然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临床试用表明,它对 HBV 感染有较强的治疗作用.服药2月后,e抗原阴转率达95%以上,表面抗原阴转率达70%左右.对e抗体则表现双向作用,同时使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明显降低.
关键词 GWe HBSAG HBEAG HBEAB 乙肝病毒
下载PDF
口含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姚光弼 计焱焱 +3 位作者 杨敏燕 陈成伟 许家璋 高健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评估干扰素α口含片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2 例病人(75 例完成全疗程) 随机分成2 组,A 组43 例( 男性33 例,女性10 例;年龄32 a±s 10 a) 每日口含干扰素α片(200 IU) ,共12... 目的:评估干扰素α口含片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2 例病人(75 例完成全疗程) 随机分成2 组,A 组43 例( 男性33 例,女性10 例;年龄32 a±s 10 a) 每日口含干扰素α片(200 IU) ,共12 mo;B组39 例( 男性27 例,女性12 例;年龄32 a±8 a) 前6 mo 每日口含1 片安慰剂,后6 mo 每日口含干扰素α片(200 IU) 。结果:治疗6 mo 时,A组和B 组ALT 复常率分别为61 % (22/36) ,53 %(18/34) ; HBeAg ,HBV_DNA 阴转率分别为40 %(17/43) , 58 % (25/43) 和23 % (9/39) , 41 % (16/39) 。治疗12 mo 时,2 组ALT 复常率分别为75 %(27/36) 和72 % (21/29) ; HBeAg ,HBV_DNA 阴转率分别为44 % (19/43) ,51 % (22/43) 和34 % (11/32) ,53 % (17/32) ,2 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 P>0 .05) 。结论:口含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未见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Α 舌下投药 双盲法 治疗 药理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当代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30
16
作者 徐克成 危北海 +1 位作者 姚希贤 张万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中国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YMDD耐药变异株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剑 侯金林 +2 位作者 王战会 章廉 骆抗先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监测拉米夫定临床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 ,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采用 PCR产物克隆后测序的方法 ,对 2 0例服用拉米夫定病人进行随访观察 ,检测其体内乙型肝炎病毒 (HBV)聚合酶基因 (P gene) )酪氨酸 -蛋氨酸 -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氨... 为了监测拉米夫定临床治疗过程中耐药性的产生 ,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采用 PCR产物克隆后测序的方法 ,对 2 0例服用拉米夫定病人进行随访观察 ,检测其体内乙型肝炎病毒 (HBV)聚合酶基因 (P gene) )酪氨酸 -蛋氨酸 -天门冬氨酸 -天门冬氨酸 (YMDD)区域变异情况 ,同时观察其 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发现 ,1例病人在服用拉米夫定 9个月时出现 HBV YMDD变异株 ,并由混合感染逐渐进展为单一的变异株感染 ,出现耐药时伴有 HBV DNA定量反跳和 AL T的上升。表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 (>6个月 )可能出现耐药 ,耐药变异株由弱势株逐渐演变为优势株 ,耐药出现时可伴有 H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YMDD变异 耐药性
下载PDF
膦甲酸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元成 田德英 +3 位作者 石淑仙 张振纲 邢铭友 宋佩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793-795,共3页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 (可耐 )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 5 6例 ,其中 2 9例应用膦甲酸钠 2 .4g静滴 ,bid ,共用 2 8d ,另 2 7例同时合用干扰素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4d和治疗 2 8d检测患者肝功能及乙肝...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 (可耐 )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 5 6例 ,其中 2 9例应用膦甲酸钠 2 .4g静滴 ,bid ,共用 2 8d ,另 2 7例同时合用干扰素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4d和治疗 2 8d检测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复制指标 (HBeAg ,HBV DNA) ,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5 6例慢性乙型肝炎中 ,2 9例单用膦甲酸钠组HBeAg ,HBV DNA分别阴转 8例 (2 7.6 % )和 16例 (5 5 .2 % ) ;2 7例合用干扰素组HBeAg ,HBV DNA分别阴转 6例 (2 2 .2 % )和 14例 (5 1.9% )。 5 6例患者在治疗结束时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头痛、腰痛等 ,均不影响治疗。结论 :膦甲酸钠抗乙肝病毒疗效肯定 ,疗程短 ,病毒指标阴转快 ,同时具有护肝、降酶、退黄及改善症状的作用 ,单用膦甲酸钠与合用干扰素者抗病毒的近期疗效相近 ,远期有待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胸甲酸钠 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徐向田 荆培棠 +6 位作者 李永华 尹清溪 郭振亚 王春英 陆金山 杨本宏 田庚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73-475,共3页
采用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47例,每日肌肉注射4ml,30天为1疗程,用药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PHSA-R、DNAP阴转率分别为21.09%、38.89%、63.64%、50%,明显高于对照组(143例,以维丙肝、山豆根或甘草甜素治... 采用华蟾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47例,每日肌肉注射4ml,30天为1疗程,用药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PHSA-R、DNAP阴转率分别为21.09%、38.89%、63.64%、50%,明显高于对照组(143例,以维丙肝、山豆根或甘草甜素治疗)的2.1%、10.87%、33.33%及7.7%(P<0.001~0.02)。抗-HBS、抗-HBe的阳转率前者为19.29%及23.45%,亦明显高于后者的4.26%及7.14%(P<0.001)。表明华蟾素对HBV复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华蟾素 治疗学
下载PDF
肝靶向万乃洛韦毫微粒的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张志荣 何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702-706,共5页
为提高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的疗效并降低其毒性,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了万乃洛韦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对其形态、大小及其分布、体外释药特性、载药量、初步稳定性、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体外肝细胞的摄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 为提高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的疗效并降低其毒性,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了万乃洛韦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粒,对其形态、大小及其分布、体外释药特性、载药量、初步稳定性、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体外肝细胞的摄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毫微粒粒径dav=10477±1178nm;载药量1120%;包封率8485%;体外释药符合双相动力学规律;对肝细胞具有通透性;静注后15min有7449%集中在肝脏。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乃洛韦 毫微粒 肝靶向给药系统 乙型肝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