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保山市某地2005~2020年既往丙肝病例回顾性调查分析
1
作者 杨晓娟 董贤雅 +6 位作者 李红梅 尹刚 李正旭 郑维斌 李佳豫 杨迎雪 胡安艳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保山市某地既往丙肝病例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史、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诊疗情况,为2030年保山市实现消除丙肝优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照相关条件下载保山市某地区2005~2020... 目的了解云南省保山市某地既往丙肝病例人口学特征、流行病学史、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诊疗情况,为2030年保山市实现消除丙肝优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按照相关条件下载保山市某地区2005~2020年报告的既往丙肝病例,进行筛选以后开展问卷调查,获得相关信息。结果本次共调查1000例既往丙肝病例,平均年龄为45.71±12.94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个人月均收入以3000元及以下为主;有过高危行为或接触史的占比91.90%;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占比42.30%;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5.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月收入3000元以上知晓率较高;知晓率高、月收入3000元以上、无吸毒史、有家庭接触史是治疗的促进因素(P<0.05)。结论调查显示保山市某地既往丙肝病例基数大,病例寻找困难;还有较大部分病例未进行规范化抗病毒治疗。影响治疗的主要因素是对丙肝防控知识的掌握、收入、家庭接触史等。患者自费再次核酸检测和治疗意愿不强。因此,有必要对既往丙肝病例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医保报销政策,动员既往丙肝病例进行核酸检测,摸清治疗基数,动员抗病毒治疗,切实消除丙肝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往丙肝病例 回顾性调查 分析
下载PDF
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研究
2
作者 唐智权 杨婷 李开铃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CHC患者200例,治疗前存在高SUA血症者38例,均接受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24周,随访24周。结果高SUA组和... 目的分析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CHC患者200例,治疗前存在高SUA血症者38例,均接受索磷布韦/达拉他韦治疗24周,随访24周。结果高SUA组和正常SUA组CHC患者体质指数(BMI)为(26.9±3.5)kg/m^(2)和(24.2±2.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UA组血清TG和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CAP)分别为(2.8±0.5)mmol/L和(273.5±15.3)dB/m,显著高于正常SUA组【分别为(1.9±0.6)mmol/L和(236.8±16.1)dB/m,P<0.05】;高SUA组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和早期病毒学应答(EVR)率分别为78.9%和84.2%,显著低于正常SUA组(分别为96.9%和100.0%,P<0.05),而两组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VR)率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94.7%对100.0%,和97.4%对100.0%,P>0.05);治疗结束时,16例男性和22例女性高SUA患者血SUA水平均趋于下降,下降比例分别占93.7%和72.7%。结论伴有高SUA血症的CHC患者可能影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早期病毒学应答,但基本不影响SVR,且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血SUA水平会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索磷布韦 达拉他韦 高尿酸血症 治疗
下载PDF
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GLAST、GS蛋白表达及其与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关系
3
作者 沈晨 张景 +1 位作者 马鹏飞 郑幼伟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25例实施切除术的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采用...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GLAST)、谷氨酰胺合成酶(GS)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25例实施切除术的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组织GLAST、GS蛋白表达。比较癌组织与切缘正常组织GLAST、GS蛋白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癌组织GLAST、GS蛋白阳性率;随访1年,Cox回归分析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癌组织GLAST、GS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8.57%、73.95%,前者低于切缘正常组织的57.98%,后者高于切缘正常组织的33.61%(P<0.05);HBV感染病程>22年患者癌组织GLAST蛋白阳性率均低于<10年、10~22年患者(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TNM)Ⅲ~Ⅳ期、有门静脉癌栓、未/低分化患者癌组织GLAST蛋白阳性率低于TNMⅠ~Ⅱ期、无门静脉癌栓、中/高分化患者(P<0.05),GS蛋白阳性率趋势相反;术后早期复发转移发生率为21.01%;年龄(HR=1.471,95%CI 1.086~1.993)、伴肝硬化(HR=1.728,95%CI 1.110~2.691)、GLAST蛋白阳性表达(HR=0.451,95%CI 0.224~0.910)、GS蛋白阳性表达(HR=2.255,95%CI 1.027~4.948)均是患者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GLAST蛋白阳性率降低、GS蛋白阳性率升高,且二者均与切除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1 谷氨酰胺合成酶 复发转移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与HCV高敏核酸检测对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筛查价值研究
4
作者 谢骊 蔡雷鸣 +2 位作者 冯颖 段玉萍 厉倩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56-459,46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需进行手术、输血或其他侵入性医疗服务的住院患者的HCV血清学抗体及高敏HCV RNA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与HCV高敏核酸检测对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筛查检测价值。方法对本院... 目的通过对本院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需进行手术、输血或其他侵入性医疗服务的住院患者的HCV血清学抗体及高敏HCV RNA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检测与HCV高敏核酸检测对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筛查检测价值。方法对本院相关住院患者进行Elecsys Anti-HCV II或(和)高敏HCV RNA检测,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HCV血清学抗体检测22443人次,阳性率为0.68%,阳性COI中位数为38.4(1.0~165)。高敏HCV RNA检测34628人次,阳性率0.30%,阳性病毒载量中位数为1.00×10^(6)IU/mL(3.50×10^(1)~4.00×10^(7)IU/mL)。两种方法学均显示45~59岁人群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01)。两种检测有重合的样本共17785人次,HCV抗体血清学阳性率为0.70%。高敏HCV RNA阳性率0.22%,如以高敏HCV RNA为丙型肝炎现症感染的标准,HCV抗体血清学检测HCV现症感染的灵敏度为100.00%(95%CI 89.09%~100.00%),特异性为99.52%(95%CI 99.41%~99.61%),现症感染阳性预测期PPV为32.00%(95%CI 23.82%~40.18%),阴性预期值为100.00%。HCV抗体血清学检测COI值与高敏HCV RNA检测的病毒载量无线性相关性,COI<10和COI>100的HCV RNA阳性率低。结论HCV抗体检测和高敏HCV RNA均为有效的丙型肝炎筛查手段,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RNA 发光免疫标记 核酸检测
下载PDF
三种DAAs方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两年随访研究
5
作者 王焱 韩军 杨美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随访观察两年结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C患者123例,其中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治疗52例,接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EBR/GZR)治疗43例,接受... 目的分析不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随访观察两年结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HC患者123例,其中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治疗52例,接受艾尔巴韦/格拉瑞韦(EBR/GZR)治疗43例,接受来迪派韦/索磷布韦(LDV/SOF)治疗28例,均连续治疗12 w,随访24 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比较不同方案治疗患者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情况。结果SOF/VEL、EBR/GZR和LDV/SOF治疗患者RVR分别为96.2%、93.0%和92.9%,EVR分别为98.1%、97.7%和96.4%,ETVR和SVR均为100.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过程中,SOF/VEL、EBR/GZR和LDV/SOF治疗组出现恶心、乏力和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5%、11.6%和21.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获得SVR者,分别有45例、36例和23例完成2年监测随访,结果均未发生病毒学复发和病情反复情况,也未出现肝癌发生。结论由于我国CHC患者以GT1b基因型感染为主,应用SOF/VEL、EBR/GZR或LDV/SOF抗病毒治疗效果均好,较长期的观察病情无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物 持续病毒学应答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
6
作者 许盼 尹会芬 +3 位作者 赵致维 李文豪 王晓凡 张文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CHC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单纯CHC组(110例)和CHC-N...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CHC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单纯CHC组(110例)和CHC-NAFLD组(64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成人87例(健康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纳入对象血清25(OH)D水平,生化分析检测糖脂代谢指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C患者HCV-RNA载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CHC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C-NAFLD组、CHC组患者中BMI≥28kg/m^(2)比率、HbA1c、FBG、INS、IR、TG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CHC-NAFLD组BMI≥28kg/m^(2)比率、HbA1c、FBG、INS、IR、TG、LDL-C水平和HCV-RNA载量显著高于CHC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CHC组(P<0.05)。25(OH)D水平与HbA1c、FBG、IR、TG水平呈负相关(r=-0.426、-0.387、-0.406、-0.514,P<0.001)。25(OH)D<42 nmol/L、BMI≥28 kg/m^(2)、TG≥1.72 mmol/L、HCV-RNA载量≥3.5×10^(6) IU/mL是CHC患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C合并NAFLD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25(OH)D水平与HbA1c、FBG、IR、TG呈负相关且其水平升高会增加CHC患者发NAFLD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5-羟维生素D HCV-RNA载量 糖脂代谢 临床意义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甄向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对患者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对患者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盐酸可洛派韦联合索磷布韦治疗,观察组给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应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 肝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T肝细胞外基质体积分数评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前后的肝纤维化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梁占东 刘燕霞 +3 位作者 谢晋 邹殿俊 刘兰 崔书君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肝细胞外基质体积分数(HECV)与肝纤维化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经抗病毒药物初治患者94例,均完成基线腹部CT多期增强检查及肝脏穿刺检查,且在SVR后进行规律随访并完成肝脏...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后肝细胞外基质体积分数(HECV)与肝纤维化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经抗病毒药物初治患者94例,均完成基线腹部CT多期增强检查及肝脏穿刺检查,且在SVR后进行规律随访并完成肝脏穿刺及腹部CT多期增强检查。通过平扫及延迟期(注射对比剂180 s后)计算肝实质及主动脉绝对强化值,并根据公式计算HECV。根据治疗前后Metavir评分变化分为3组:逆转组(Metavir评分下降≥1)、稳定组(Metavir评分无变化)、进展组(Metavir评分升高≥1)。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治疗前与SVR后肝脏HECV值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并采用独立ROC曲线下面积对比Z检验分析HECV在治疗前与获得SVR后诊断预测进展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经治疗获得SVR后,8例(8.50%)被判断为纤维化逆转,71例(75.53%)为稳定,15例(15.97%)为进展。逆转组治疗前HECV为27.50(27.00~35.38),在获得SVR后HECV为24.90(23.58~28.05),较治疗前有所下降,而进展组患者在获得SVR后的HECV值[39.70(32.60~40.90)]要明显高于治疗前[34.60(28.20~37.20)](P<0.05)。稳定组中,患者治疗前HECV值[36.20(34.50~38.90)]与获得SVR后的HECV值[36.50(34.80~39.10)]无明显变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SVR后HECV值诊断预测进展期肝纤维化的AUC[0.761(95%CI:0.664~0.858)]与治疗前AUC[0.711(95%CI:0.606~0.8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6,P>0.05)。获得SVR后HECV值诊断预测肝硬化的AUC[0.940(95%CI:0.877~1.000)]与治疗前AUC[0.930(95%CI:0.874~0.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32,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获得持续性病毒应答后,肝细胞外基质体积分数的变化随肝纤维程度发生同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细胞外基质 持续病毒学应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
9
作者 曾庆磊 纪泛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60-1563,共4页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 2022年组织国内专家对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更新,新版指南从流行病学、人群的筛查与预防、实验室检测、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的简化、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本文拟对新指南中未明确...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 2022年组织国内专家对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更新,新版指南从流行病学、人群的筛查与预防、实验室检测、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的简化、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本文拟对新指南中未明确提及的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和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及尚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解读,以供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治疗学 诊疗准则
下载PDF
2011—2020年武威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0
作者 宋咪 宣昊 +4 位作者 顾子杨 黄长形 王波 邵中军 王安辉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26-530,536,共6页
目的对2011—2020年武威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武威市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武威市2011—202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丙肝报告发病率及不同人群... 目的对2011—2020年武威市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武威市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武威市2011—2020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丙肝报告发病率及不同人群、地区及时间报告发病的构成比,采用0x0E䥺SymbolcA@0x0F 2检验对不同人群特征及地区的丙肝报告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武威市2011—2020年丙肝报告发病1831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00.92/10万;其中2013年报告发病率最高(126.06/10万),202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63.47/10万)。10年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的季节分布。报告病例年龄分布以40~69岁为主,占65.60%;女性病例数及发病率均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总发病人群的69.35%。凉州区报告发病16631例,平均发病率为164.62/10万,报告发病例数及发病率均高于其他3县;其次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县,发病人数依次为642例(平均发病率16.52/10万)、546例(平均发病率22.63/10万)、499例(平均发病率28.55/10万)。10年间武威市一区三县丙肝报告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x0E䥺SymbolcA@0x0F 2=918.03,P<0.001)。结论2011—2020年武威市丙肝发病有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同时具有地区和人群差异。应该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监测和健康教育进行加强,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丙肝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报告发病 流行特征 描述性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丙肝感染不同时期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及预测价值
11
作者 戴颖 孙杨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12-16,共5页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不同时期血清辅助性T1型(Th1)/辅助性T2型(Th2)细胞因子表达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南昌市第九医院肝病科收治的50例慢性HC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不同阶段分为慢性丙型肝炎(CHC)...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不同时期血清辅助性T1型(Th1)/辅助性T2型(Th2)细胞因子表达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南昌市第九医院肝病科收治的50例慢性HC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疾病不同阶段分为慢性丙型肝炎(CHC)组2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LC)组12例、丙型肝炎肝癌(HCC)组10例,以50名正常健康人为对照(NC)组,比较50例慢性HCV感染患者与50名正常健康人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慢性HCV感染患者HCV R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HCV感染者中,HCC组患者年龄大于LC组,LC组患者年龄大于C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患者HCV RNA载量低于LC组,LC组患者HCV RNA载量低于C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C、LC、HCC组性别、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IFN-γ、IL-6、IFN-γ/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801、41.346、12.671,P<0.05)。经两两比较可知,CHC、LC、HCC组IFN-γ、lL-6水平均高于NC组,CHC、LC、HCC组IFN-γ/lL-6水平均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的IFN-γ高于CHC组和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的IL-6水平高于CHC组和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的IFN-γ/IL-6比值低于LC组和C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TNF-α、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CV感染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与HCV RNA载量、ALT水平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369、-0.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γ水平与HCV RNA载量、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99、-0.03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HCV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中,Th2型细胞处在优势的地位。IFN-γ水平在LC组明显升高,IL-6水平在HCC组显著升高,IL-6可能与HCV感染相关性更大,提示了丙型肝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427例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覃亚勤 黎彦君 +1 位作者 张超 罗凤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5期423-425,432,共4页
目的探讨广西住院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在我院首次住院治疗的13142例HIV/AIDS患者合并HCV的感染率。收集HIV/AIDS合并HCV感染患者(HIV/HCV组)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探讨感染途径和直接抗病毒... 目的探讨广西住院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现状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在我院首次住院治疗的13142例HIV/AIDS患者合并HCV的感染率。收集HIV/AIDS合并HCV感染患者(HIV/HCV组)的一般及临床资料,探讨感染途径和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DAAs)治疗情况;纳入354例同期收治单纯HCV感染者作为对照;分析2组患者重症肝病的发生率和重症肝病致死率。结果13142例HIV/AIDS患者中,427例合并HCV感染,感染率达3.25%。HIV/HCV组感染途径85.71%为异性性传播。与单纯HCV组相比,HIV/HCV组肝衰竭的发生率和重症肝病致死率更高(P均<0.05)。对51例HIV/AIDS合并HCV感染患者进行HCV基因分型:la型占19.61%、lb型占13.73%、2a型占3.92%、3a型占11.76%、3b型占17.65%、6a型占29.41%,6d型占1.96%、6e型占1.96%。427例患者中入院前接受DAAs治疗者仅占1.41%(6/427)。对106例未行DAAs治疗患者分析显示,农民占53.77%,城镇无固定职业者占34.91%;首次在我院检查发现抗-HCV阳性者占64.15%(68/106),院外已确证丙型肝炎多年的37例患者中,不愿意治疗者占83.78%(31/37)。结论广西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比例高,性传播是合并HCV感染的主要途径,HCV基因型以1、3、6型为主,HIV合并HCV感染易导致肝病重症化,可增加病死率,入院前接受DAAs治疗率很低。因此,对合并HCV感染的HIV/AIDS患者,应加强宣教,提高其依从性,应尽早进行DDAs治疗,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丙型肝炎病毒 重叠感染 预后
下载PDF
《美国肝病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丙型肝炎指导意见:HCV感染的检测、管理和治疗(2023年更新)》意见要点
13
作者 饶慧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98-2803,共6页
自2013年以来,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肝病学会一直联合制定关于HCV感染的诊断、管理和治疗的循证指导意见。修订小组由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具有深厚的有关丙型肝炎的传染病或肝病专业知识,小组定期检索循证证据,并根据证据... 自2013年以来,美国感染病学会和美国肝病学会一直联合制定关于HCV感染的诊断、管理和治疗的循证指导意见。修订小组由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组成,小组成员具有深厚的有关丙型肝炎的传染病或肝病专业知识,小组定期检索循证证据,并根据证据更新现有建议或补充新建议。本次更新侧重于自2020年上一次更新以来对指南的修改。主要包括扩大普遍筛查、简化治疗及检测方案、依从性不佳的处理,以及包括3岁以下儿童和移植人群在内的特殊和重点人群的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直接抗病毒药物 治疗学 诊疗准则
下载PDF
2017—2022年蒙自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14
作者 王束秀 端琼丽 +4 位作者 普伟 高旭芳 万迎春 邹文健 段剑琪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7—2022年云南省蒙自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发病报告数据,为丙肝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蒙自市的丙肝发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丙肝发... 目的:通过分析2017—2022年云南省蒙自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发病报告数据,为丙肝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蒙自市的丙肝发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丙肝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7—2022年蒙自市丙肝发病566例,年均发病率为20.17/10万,丙肝报告发病率从2017年的26.76/10万降至2022年的13.48/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山区与坝区丙肝发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01,P<0.05);不同月份丙肝发病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50,P<0.05),2月和6月出现低峰;男性发病率为134.45/10万,女性发病率为57.54/10万,不同性别丙肝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9岁(502例,88.69%),不同年龄组丙肝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25,P<0.05)。病例报告最多的为农民(335例,59.19%)。结论:2017—2022年蒙自市丙肝流行呈缓慢下降趋势,应以文澜镇为重点地区,以吸毒人群为重点人群,针对30~59岁年龄段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丙肝疫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肝 流行 分析
下载PDF
12周索磷布韦联合可洛派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伟 翟嵩 +8 位作者 杜虹 景富春 王丽梅 张野 亢必勃 王九萍 党双锁 连建奇 姜泓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9-545,共7页
目的 分析索磷布韦联合盐酸可洛派韦12周方案治疗中国西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宝鸡... 目的 分析索磷布韦联合盐酸可洛派韦12周方案治疗中国西北地区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1年7月1日—2021年12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4家医院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接受索磷布韦(400 mg)联合盐酸可洛派韦(60 mg)治疗12周的101例患者,其中肝硬化13例,无肝硬化88例。无论是否有肝硬化、任何基因分型均未加用利巴韦林等其他抗病毒药物。提取患者基线、治疗12周及停药后12周的HCV RNA定量、肝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主要评估治疗结束后12周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和治疗12周时的安全性。其次评估治疗12周对肝生化指标的影响。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P_(25)~P_(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共101 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55例(54.5%),中位年龄53岁,12.8%有肝硬化,1.0%合并肝癌,3.0%为经治患者,3.0%合并有2型糖尿病。基因型分布:1型8%,2型60%,3型19%,6型6%,未检测基因型7%。101例患者经12周治疗HCV RNA均低于检测下限,SVR12达100%,与基线相比治疗12周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有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硝苯地平、双环醇、复方甘草酸苷等合并用药的患者为22.7%。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8%,疲乏(12.9%)最常见。结论 12周索磷布韦联合盐酸可洛派韦治疗西北地区 CHC患者可获得较高的SVR12,抗病毒治疗安全性良好,治疗12周时患者血清ALT异常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盐酸可洛派韦 索磷布韦 治疗结果
下载PDF
miR-122靶向调控RhoA基因影响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红 李莉 周丽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2通过调控小G蛋白超家族成员RhoA基因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BV(+)与HBV(-)的肝癌患者组织、HepG2细胞与HepG2.2.15细胞中miR-122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 目的探讨miR-122通过调控小G蛋白超家族成员RhoA基因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与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BV(+)与HBV(-)的肝癌患者组织、HepG2细胞与HepG2.2.15细胞中miR-122表达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BV(+)与HBV(-)的肝癌患者组织、HepG2细胞与HepG2.2.15细胞中RhoA mRNA和RhoA蛋白的表达差异;按照实验分组将pEGFP-C1-miR-122与pcDNA3.0-V14RhoA转染至HepG2.2.15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22与Rho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RhoA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22与RhoA基因的靶向结合位点,构建野生型RhoA 3′非翻译区(3′UTR)和突变型RhoA 3′UTR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Rho相关蛋白激酶(ROCK)-1与ROCK-2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HBV(-)肝癌患者组织,HBV(+)肝癌患者组织中miR-122表达下调,RhoA mRNA和Rho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HepG2细胞比较,HepG2.2.15细胞中miR-122表达也下调,RhoA mRNA和Rho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调(P<0.05)。经预测发现RhoA mRNA 3′UTR与miR-122在特定区域存在碱基互补现象,miR-122 mimic和RhoA 3′UTR WT重组质粒共转染的细胞中相对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此外,过表达miR-122的HepG2.2.15细胞中RhoA mRNA和RhoA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空白组比较,miR-122组HepG2.2.15细胞培养上清液HBsAg与HBeAg水平均降低,HBV DNA表达降低,ROCK-1与ROCK-2表达均上调(P<0.05);而V14RhoA组HBsAg与HBeAg水平则高于空白组,HBV DNA表达升高,ROCK-1与ROCK-2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miRNA-122可通过下调RhoA基因表达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ROC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HOA MIR-122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HLA-DRB1^(*)11:01与HCV感染的病毒选择压力及与CD4+T细胞表位的关系探讨
17
作者 许茹 黄杰庭 +5 位作者 王敏 廖峭 单振刚 钟惠珊 戎霞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71-577,共7页
目的我们前期研究显示,无论在汉族人群还是黎族人群中,HLA-DRB1^(*)11∶01均是与机体自发清除HCV相关联的HLA-Ⅱ类基因,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LA-DRB1^(*)11∶01基因与HCV感染的病毒选择压力及与CD4+T细胞表位的关系。方法对广东地... 目的我们前期研究显示,无论在汉族人群还是黎族人群中,HLA-DRB1^(*)11∶01均是与机体自发清除HCV相关联的HLA-Ⅱ类基因,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HLA-DRB1^(*)11∶01基因与HCV感染的病毒选择压力及与CD4+T细胞表位的关系。方法对广东地区常见的HCV 6a慢性感染者HLA-DRB1^(*)11∶0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E1E2和NS3基因进行病毒选择压力以及病毒群体扩张的分析。采用覆盖我国常见HCV基因型保守区的CD4+T细胞表位的重叠肽段刺激HCV自发清除组和慢性感染组,通过ELISPT实验,根据每孔的斑点形成细胞数以及在不同组出现的频次评估HLA-DRB1^(*)11∶01基因与CD4+T细胞表位的关系。结果广东地区常见的HCV 6a感染者HLA-DRB1^(*)11∶01阴性组E1E2和NS3的阳性选择位点以及位于CD4+T细胞表位的位点数均大于HLA-DRB1^(*)11∶01阳性组;两组HCV 6a感染者在广东地区均具有群体扩张趋势,且HLA-DRB1^(*)11∶01阴性组的扩张趋势明显高于HLA-DRB1^(*)11∶01阳性组。HCV自发清除组对其中5条肽段(C-52 E2691-707、C-119 NS31545-1560、C-134 NS4A1669-1684、C-154 NS4B1912-1927和C-159 NS4B1929-1944)刺激的应答率较高,HCV慢性感染组对其中的2条肽段(C-111 NS31497-1512和C-130 NS31650-1665)刺激的应答率较高。当考虑HLA-DRB1^(*)11∶01分型时,在慢性感染组和自发清除组HLA-DRB1^(*)11∶01阳性和HLA-DRB1^(*)11∶01阴性PBMCs产生的HCV特异性免疫应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揭示了HLA-Ⅱ类基因HLA-DRB1^(*)11∶01与HCV感染的病毒选择压力及与CD4+T细胞表位的关系,同时,获得HCV泛基因型CD4+T细胞抗原候选表位,为研发适合HCV泛基因型的T细胞疫苗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阳性选择位点 CD4+T细胞表位 HLA-DRB1^(*)11∶01 自然转归
原文传递
2010—2022年北京市某区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分析
18
作者 肖雷 唐莹 +1 位作者 王凤双 黄蓉 《首都公共卫生》 2023年第5期312-315,共4页
目的 为推进消除某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对2010—2022年某区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消除丙肝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丙肝病例数据来自2010—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丙肝病例,人口数据由中国疾病... 目的 为推进消除某区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对2010—2022年某区丙肝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消除丙肝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丙肝病例数据来自2010—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丙肝病例,人口数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直接导出,全部导出数据用Excel 2010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其三间分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地区/人群发病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累计报告丙肝病例369例(急性丙肝病例162例,慢性丙肝病例20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5/10万,年均病死率为1.90%。各年报告发病率在1.27/10万~8.12/10万之间,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递减趋势(χ_(trend)~2=68.84,P<0.01);急性丙肝报告发病率呈现递减趋势(χ_(trend)~2=255.42,P<0.01);慢性丙肝的报告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χ_(trend)~2=8.91,P<0.01)。各年龄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12,P<0.01);男女性别比为1.24∶1;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无地区分布差异,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居多。结论 2010—2022年某区丙肝发病率虽然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是慢性丙肝发病率依然有上升趋势,应继续遏制新发感染,提升慢性丙肝的治疗率和治愈率,最终达到消除丙肝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监测
下载PDF
绵阳市涪城区2013-202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19
作者 王晓丽 熊军 杨晓玲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5期433-436,444,共5页
目的按照国家关于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新的防控措施与策略出台时间点,对比分析绵阳市涪城区2013—2016年、2017—2020年、2021—2022年3个时间段(以下简称3个时间段)丙肝的流行特征,分析国家防控措施与策略调整在绵阳市涪城区实施效果... 目的按照国家关于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新的防控措施与策略出台时间点,对比分析绵阳市涪城区2013—2016年、2017—2020年、2021—2022年3个时间段(以下简称3个时间段)丙肝的流行特征,分析国家防控措施与策略调整在绵阳市涪城区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绵阳市涪城区3个时间段丙肝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绵阳市涪城区3个时间段累计报告丙肝2798例,无死亡病例,累计发病率为48.03/10万,不同时间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时间段丙肝发病率分别为36.74/10万、47.42/10万和71.86/10万。发病率由2013—2016年的36.74/10万上升到2021—2022年的71.86/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3个时间段,农村乡镇累计发病均高于城区街道(P均<0.05);丙肝累计发病病例无季节聚集性发病高峰特征(r=0.064,P>0.05);以50~59岁组发病率较高;发病职业均以农民和农民工为主;男性累计发病均高于女性(P均<0.05)。慢性丙肝病例占88.10%。结论涪城区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乡镇发病高于城区、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当前丙肝防治工作应从宣传教育、高危干预、监测检测、诊断治疗多渠道入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丙型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流行特征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与尿酸水平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悠扬 张冰清 +1 位作者 张昀 曾学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慢性丙型肝炎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代谢紊乱和肝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酸代谢;高尿酸水平可促进肝脏脂肪变性,从而加速慢性丙型肝炎进程。另外,丙型肝炎治疗... 慢性丙型肝炎与高尿酸血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导致代谢紊乱和肝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酸代谢;高尿酸水平可促进肝脏脂肪变性,从而加速慢性丙型肝炎进程。另外,丙型肝炎治疗已进入直接抗病毒药物时代,但抗病毒治疗对尿酸代谢的影响仍无定论。该文就近年来慢性丙型肝炎及其治疗和血尿酸水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直接 丙型肝炎 慢性 尿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