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研究
1
作者 李利 刘梅 毛国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程中是否发生肝功能损伤,分为肝功能损伤组和肝功能正常组。收集并比较... 目的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程中是否发生肝功能损伤,分为肝功能损伤组和肝功能正常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90 d随访的预后情况。结果148例IM患儿中发生肝功能损伤71例,发生率为48.0%。在一般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肝功能损伤组患儿年龄、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表现出肝肿大、脾大、眼睑浮肿和皮疹的患者比例高于肝功能正常组,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D8+细胞和CD4+/CD8+细胞比值低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随访结果表明,肝功能损伤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淋巴细胞比例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血清EBV DNA转阴时间较肝功能正常组延长,且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相较于肝功能正常的IM患儿,肝功能损伤患儿病情更为严重,预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其主要原因可能与该类患儿免疫应答反应强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肝功能损伤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IL-24对肺癌A549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CXCL12∕CXCR4信号轴的影响
2
作者 李燕涛 赵晓静 +2 位作者 薛艳超 霍燕楠 王慧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179-0183,共5页
探究白介素-24(IL-24)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CXCL12/CXCR4信号轴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肺上皮细胞及肺癌A549细胞,通过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及肺癌A549细胞中CXCR4 mRNA... 探究白介素-24(IL-24)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及CXCL12/CXCR4信号轴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肺上皮细胞及肺癌A549细胞,通过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肺上皮细胞及肺癌A549细胞中CXCR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肺上皮细胞相比,肺癌A549细胞中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Control 组细胞相比,CXCL12能够明显升高A549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过表达IL-24联合AMD3100可显著降低A549细胞CXCL12对其侵袭、迁移能力的促进作用(P<0.05)。与正常肺上皮细胞相比,CXCL12可显著提高肺癌A549细胞CXCR4和Akt/mTOR 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表达水平(P<0.05),过表达IL-24联合AMD3100可显著降低CXCL12促进p-Akt、p-mTOR蛋白表达的作用(P<0.05),但是过表达的IL-24则不影响CXCL12对CXCR4表达的促进作用(P>0.05),而过表达的IL-24联合AMD3100则能够显著抑制CXCL12对CXCR4表达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 在肺癌A549细胞中,过表达IL-24可能够通过破坏CXCL12/CXCR4信号轴而抑制A549细胞侵袭、迁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能与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白介素-24 CXCL12/CXCR4信号轴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外周血EBV-DNA及SAA、LDH联合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方立江 袁露 +2 位作者 高行军 张茜 张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IM患儿为研究组,以同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IM患儿为研究组,以同期入院体检的103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初诊/体检时的外周血及血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V-DNA拷贝数,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SAA和LDH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IM的效能。结果研究组SAA、LD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EBV-DNA阳性率为70.19%(73/10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9.71%(1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16,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项指标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3.65%,特异度为83.33%。结论EBV-DNA、SAA、LDH联合诊断IM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有利于IM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淀粉样蛋白A 乳酸脱氢酶 诊断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M诊断及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徐云霞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254-257,共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儿科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自限性疾病,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出现多脏器受累,引发肝炎、血小板减少、噬血综合征及脾破裂等并发症,少数患儿可进展为重症IM,严重影响预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儿科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自限性疾病,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出现多脏器受累,引发肝炎、血小板减少、噬血综合征及脾破裂等并发症,少数患儿可进展为重症IM,严重影响预后[1-3]。因此,IM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肝损伤患者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的比例和功能变化
5
作者 侯环荣 康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1223,共7页
目的:分析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相关肝损伤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入组17例健康对照者、2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肝损伤患者、21例IM合并肝损伤患者,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目的:分析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相关肝损伤患者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比例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入组17例健康对照者、2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无肝损伤患者、21例IM合并肝损伤患者,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浆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5(IL-1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56^(+)CD16-、CD56^(+)CD16^(+)、CD56-CD16^(+)3个NK细胞亚群比例。PBMC分别与721.221细胞、K562细胞、P815-Ab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中CD107a的表达和CD16平均荧光强度(MFI)。使用抗IL-15中和抗体刺激IM合并肝损伤患者PBMC,观察NK细胞功能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配对t检验。结果:CD56^(+)CD16-NK细胞在IM合并肝损伤组(7.36±0.92)%和IM无肝损伤组(10.67±1.37)%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2±2.51)%(P<0.05),IM合并肝损伤组CD56^(+)CD16-NK细胞比例低于IM无肝损伤组(P<0.0001)。CD56^(+)CD16^(+)NK细胞在IM合并肝损伤组(62.03±8.78)%和IM无肝损伤组(44.74±13.03)%的比例高于对照组(40.74±10.15)%(P<0.05),IM合并肝损伤组CD56^(+)CD16^(+)NK细胞比例高于IM无肝损伤组(P<0.0001)。CD56-CD16^(+)NK细胞比例在3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血浆IL-15在IM合并肝损伤组(309.1±68.00)pg/ml的水平明显高于IM无肝损伤组(269.6±53.57)pg/ml和对照组(257.4±73.93)pg/ml(P<0.05)。NK细胞通过不同受体介导杀伤相应靶细胞后,IM合并肝损伤组NK细胞中CD107a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IM无肝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CD16 MFI明显低于IM无肝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抗IL-15中和抗体刺激IM合并肝损伤患者PBMC后,NK细胞中CD107a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IM合并肝损伤患者中存在NK细胞亚群失衡和功能增强,IM合并肝损伤患者中IL-15水平升高可能增强NK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伤 自然杀伤细胞
原文传递
97例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燊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5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采集2016年5月至2022年4月间我院诊治的9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历资料,统计患儿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数据。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采集2016年5月至2022年4月间我院诊治的97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历资料,统计患儿性别、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数据。结果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男女比例为1.77∶1,3~6岁年龄段患儿比例最高(51.5%)。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84.5%)、颈部淋巴结肿大(64.9%)、咽峡炎(60.8%)。0~3岁患儿更易出现眼睑浮肿及鼻塞症状。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M的阳性率达92.8%。该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结论该疾病好发于3~6岁儿童,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呈多样性,需早期识别、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及外周血Th1/Th2型细胞标志物与EB病毒-DNA载量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沈燕 陆建春 +2 位作者 冯妍 沈晨涛 蒋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表现及外周血Th1/Th2型细胞标志物与EB病毒(E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就诊的IM患儿,共纳入研究63例,根据患儿的EBV-DNA...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表现及外周血Th1/Th2型细胞标志物与EB病毒(E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5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和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就诊的IM患儿,共纳入研究63例,根据患儿的EBV-DNA载量(中位水平),分为高载量组(31例)和低载量组(32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Th1/Th2型细胞标志物(IFN-γ、IL-4)水平及肝功能,并分析EBV-DNA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Th1/Th2型细胞标志物的相关性。记录患儿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高载量与低载量组患儿的发热、咽峡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患儿的肝脾肿大、眼睑水肿发生率高于低载量组(P<0.05);高载量组患儿的CD3^(+)、CD8^(+)、AST、ALT、IL-4水平均高于低载量组,CD4^(+)、CD4^(+)/CD8^(+)、IFN-γ水平低于低载量组(P<0.05);CD3^(+)、CD8^(+)、IL-4水平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CD4^(+)、CD4^(+)/CD8^(+)、IFN-γ水平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高载量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低载量组长(P<0.05);复诊时发现,高载量组患儿的EBV-DNA载量阳性例数、颈部淋巴结肿大例数均高于低载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脾肿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患儿多出现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EBV-DNA高载量患儿临床症状更严重,免疫功能更紊乱;EBV-DNA载量及Th1/Th2型细胞标志物的检测对IM病情诊断及对病情严重程度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EB病毒 Th1/Th2型细胞标志物 EB病毒-DNA载量
下载PDF
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EBV-DNA定量、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袁焘 余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及EBV-DNA定量、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方法:将96例IM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疗效及EBV-DNA定量、异型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方法:将96例IM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记录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心肌酶谱指标变化、治疗后病毒学指标、外周血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肝脾肿大恢复时间、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咽峡炎消失、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4^(+)、CD8^(+)及CD4^(+)/CD8^(+)、LDH、CK、CK-MB水平、EBV-DNA定量阳性率、EBV-CA-IgM阳性率、异型淋巴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儿童IM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前者对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适宜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疗效 EB病毒 异型淋巴细胞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损害患儿血清ADA、LDH及EBV-DNA水平对评估病情及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静静 贾媛媛 +1 位作者 胡苗苗 成胜权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90-1093,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ADA、LDH及EBV-DNA水平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损害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出现肝损害将患儿分为肝损害组(n=62)与非肝损害组(n=47)。检测两组患... 目的:探究血清ADA、LDH及EBV-DNA水平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损害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9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出现肝损害将患儿分为肝损害组(n=62)与非肝损害组(n=47)。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EBV-DNA)载量,分析不同肝损害程度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及其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肝损害组患儿发生肝肿大率、ALT、AST、TBil水平均高于非肝损害组(P<0.05);肝损害组患儿血清ADA、LDH及EBV-DNA水平高于非肝损害组(P<0.05),且均随肝损害程度升高而升高(P<0.0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清ADA、LDH及EBV-DNA水平与ALT、AST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ADA、LDH及EBV-DN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0.861和0.934,截断值分别为30.60 U/L、544.63 U/L和2.35 lg copies/mL,联合诊断的AUC为0.957。结论:血清ADA、LDH及EBV-DNA水平与IM患儿肝损害相关,对于评估IM合并肝损害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害 腺苷脱氨酶 乳酸脱氢酶 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及血清标志物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苗芳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55-1356,共2页
目的分析各年龄阶段儿童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血清标志物水平。方法选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00例,依据年龄分成A组(年龄≤6岁)以及B组(年龄>6岁),各5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分布... 目的分析各年龄阶段儿童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和血清标志物水平。方法选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100例,依据年龄分成A组(年龄≤6岁)以及B组(年龄>6岁),各5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分布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分布情况、细胞免疫分布情况。结果B组患儿平均发热时间长于A组,淋巴结炎以及皮疹出现率均低于A组,发热以及眼睑水肿出现率均高于A组(P<0.05);异常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A组,贫血以及心肌损害出现率均低于A组(P<0.05);CD3、CD4、CD4/CD8、CD19水平均低于A组,CD8以及NK细胞水平均高于A组(P<0.05)。结论低年龄患儿易出现淋巴结炎以及皮疹,高年龄患儿更易出现发热以及眼睑水肿情况,同时低年龄患儿易出现贫血以及心肌损害。伴随年龄增长,异常淋巴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CD4+T细胞水平逐渐下降,CD8+T细胞水平逐渐升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患儿,需重视其临床特点以及血清标志物水平,从而提升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 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 儿童 年龄阶段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关会会 林晓彦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IM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 目的探讨引起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IM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将其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LT<40IU/L,69例)和肝功能异常组(ALT≥40IU/L,9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cell count,WBC)、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的差异,探讨引起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64例患儿中男77例,女87例;年龄7个月~17岁,中位年龄4.3岁。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57.9%,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WBC、LDH、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LDH、CD8^(+)、年龄和女性均为IM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M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引起肝功能损害,其中高WBC和LDH水平、年长儿、CD8^(+)高及女性均是发生肝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肝功能损害
下载PDF
EB病毒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静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3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EB病毒感染致IM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无肺炎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EB病毒感染致I... 目的:探讨EB病毒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70例EB病毒感染致IM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是否并发肺炎分为肺炎组、无肺炎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EB病毒感染致IM患儿并发肺炎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EB病毒感染致IM患儿中,25例并发肺炎,45例未并发肺炎,肺炎发生率为35.71%(25/70);两组肺炎支原体(MP)滴度、发热时间和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咽峡炎、最高体温和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血小板计数(PLT)、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滴度≥1∶160、发热时间≥5 d及CRP、IgG、IgM水平升高均为EB病毒感染致IM患儿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MP滴度≥1∶160、发热时间≥5 d及CRP、IgG、IgM水平升高均为EB病毒感染致IM患儿并发肺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单核细胞增多症 患儿 肺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成都地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早期危险指标分析
13
作者 聂芳 罗俊 《临床荟萃》 2023年第11期1008-1011,共4页
目的分析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EB合并肺炎支原体(MP)、EB合并人巨细胞病毒(CMV)及EB同时合并MP、CM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早期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市... 目的分析epstein-barr(EB)病毒感染、EB合并肺炎支原体(MP)、EB合并人巨细胞病毒(CMV)及EB同时合并MP、CMV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早期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入院或初诊确诊为EB病毒检出阳性的IM患儿163例,并分为单纯EB病毒感染组、EB合并MP感染组、EB合并CMV感染组及EB合并MP+CMV感染组。收集患儿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早期实验室各项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性别、年龄、发热、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EB病毒感染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谷氨酰转肽酶(GGT)均高于EB合并MP感染组;GGT高于EB合并CMV感染组;ALT及GGT高于EB合并MP+CMV感染组(P<0.05)。结论IM患儿中单纯EB病毒感染者临床症状与EB合并感染者相似,但肝功能损害较EB合并感染者更严重,早期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治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 巨细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异型淋巴细胞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
14
作者 阮晓华 陈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7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异型淋巴细胞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和同时期到院就诊的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异型淋巴细胞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6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和同时期到院就诊的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白细胞计数分类、异型淋巴细胞检查,分析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异型淋巴细胞检查效能。结果观察组外周血白细胞指标、异型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型淋巴细胞诊断准确度86.15%(56/65)、敏感度98.25%(56/57)、阴性预测值87.50%(7/8)高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准确度76.92%(50/65)、敏感度87.72%(50/57)、阴性预测值46.15%(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分类联合异型淋巴细胞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更高,能为临床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白细胞计数分类 异型淋巴细胞 诊断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的现状调查及风险分析
15
作者 黎金成 谢彩娥 赵少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1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肝损害现状,并分析其发病风险。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接收的145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肝功能损害将其分为肝损害组与非损害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伴肝损害现状,并分析其发病风险。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接收的145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有肝功能损害将其分为肝损害组与非损害组,比较2组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指标等情况,分析其风险。结果年龄越大伴肝损害发生率越高(P<0.05);男女伴肝损害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非损害组,肝损害组的IM持续发热时间在7d以上、伴脾脏或肝脏肿大患儿均显著增加(P<0.05);相比非损害组,肝损害组的WBC>10×10^(9)/L患儿占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年龄、发热时间、持续发热时间7d以上、肝脾肿大及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等在IM伴肝损害中明显增加,通过开展早期免疫调节和护肝治疗可能减轻IM患儿肝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肝损害 现状调查 风险分析
下载PDF
蒲地蓝联合阿昔洛韦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肌酶的影响
16
作者 胡庆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340-1342,共3页
目的探讨蒲地蓝联合阿昔洛韦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IM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蒲地蓝治疗,均治疗1... 目的探讨蒲地蓝联合阿昔洛韦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3月-2022年12月收治的IM患儿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阿昔洛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蒲地蓝治疗,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心肌酶指标[心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3^(+)、CD8^(+)、LDH、cTn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水平均升高,IL-10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联合阿昔洛韦治疗IM能够有效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蒲地蓝 阿昔洛韦 T淋巴细胞亚群 心肌酶
下载PDF
穿孔素和颗粒酶B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5
17
作者 姜涛 李黎平 +3 位作者 易思思 欧阳文献 谭艳芳 李双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56-1959,共4页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中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变化,探索其在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且符合IM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以30例健... 目的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中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变化,探索其在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且符合IM诊断标准的患儿60例,以30例健康儿童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及其穿孔素及颗粒酶B的表达。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法。结果在60例IM患儿中,肝损伤发生率50%(30/60),其中ALT<200 U/L者60%(18/30),200 U/L≤ALT<400 U/L者33.3%(10/30),ALT≥400 U/L者6.67%(2/30),所有患儿经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均恢复正常。与正常组相比,IM非肝损伤和肝损伤组CD8+T淋巴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与IM非肝损伤组相比,肝损伤组中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NK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值均<0.05)。结论 IM患儿肝损伤发生率高,主要为轻中度转氨酶升高,能自限性恢复正常,NK细胞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及CD8+T淋巴细胞高表达是造成IM肝损伤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穿孔素 颗粒酶类 儿童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颖超 朱桂英 +2 位作者 张秋堂 蒋兰君 李壮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89-209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和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改变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且进行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和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改变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且进行过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检测的EBV感染患儿共34例,其中IM组20例、CAEBV组14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2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_3^+T淋巴细胞、CD_4^+T淋巴细胞、CD_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计数,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结果 3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_3^+T淋巴细胞计数、CD_4^+T淋巴细胞计数、CD_8^+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自然杀伤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_3^+T淋巴细胞计数、CD_8^+T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升高,B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降低(P<0.05);CAEBV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_3^+T淋巴细胞计数、CD_4^+T淋巴细胞计数、CD_8^+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自然杀伤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和IM组降低(P<0.05);CAEBV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较IM组降低(P<0.05)。3组IgA、Ig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M组和CAEBV组Ig A、Ig G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IM患儿CD_8^+T淋巴细胞大量增殖是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CAEBV患儿淋巴细胞减少,以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亚群均降低为主要特点;IM与CAEBV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均明显升高。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有助于IM和CAEBV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同型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华 刘晓东 +1 位作者 许超凡 程士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住的1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10例患儿中男74例(67.3%)、女36例(32.7%),男女之比2.1∶1;年龄分别为2~&l... 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住的11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10例患儿中男74例(67.3%)、女36例(32.7%),男女之比2.1∶1;年龄分别为2~<3岁29例(26.4%)、3~6岁67例(60.9%)、>6~13岁14例(12.7%);症状表现有发热101例(91.8%)、咽峡炎100例(90.9%)、淋巴结肿大95例(86.4%)、眼睑浮肿79例(71.8%)、脾脏肿大55例(50.0%)、肝脏肿大37例(33.6%);病程中合并肺炎61例(55.5%)、心肌损害53例(48.2%)、中性粒细胞减少35例(31.8%)、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3.6%);EB病毒指标检测结果:衣壳抗原IgG抗体阳性率88.2%、衣壳抗原IgM抗体阳性率43.6%,早期抗原IgM抗体阳性率31.8%,核抗原IgG抗体阳性率56.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阳性率46.4%。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于男性且以3~6岁常见,临床症状表现多样,肺炎以及心肌损害为主要合并症,EB病毒指标检测与血清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症状 EB病毒指标
下载PDF
39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晓娟 李香玉 +1 位作者 周平 司慧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73-773,共1页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疱疹病毒4型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