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0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
作者 陈春娇 陈春芳 陈冬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NS)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4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NS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NS的536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NS)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4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NS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NS的536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资料记录新生儿围产期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情况;收集并记录52例N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NS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2例NS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体温改变、反应差、黄疸等症状为主;NS患儿的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极早产儿(OR=3.594,95%CI:1.997-6.468)、极低出生体重儿(OR=3.724,95%CI:2.071-6.698)、超早产儿(OR=2.244,95%CI:1.158-4.346)、超低出生体重儿(OR=15.111,95%CI:8.286-27.557)是发生N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体温改变、反应差、黄疸等症状为主,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极早产儿、超早产儿、极低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是NS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临床特征 极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胃肠道功能障碍在肝硬化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2
作者 韩才均 黄媛 +3 位作者 吴政燮 金星 朴美花 金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 评估急性胃肠道损伤(AGI)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肝硬化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4例肝硬化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4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对... 目的 评估急性胃肠道损伤(AGI)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肝硬化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3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84例肝硬化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4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I-FABP水平。计算入院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住院病历评估AGI程度,观察30天和90天生存状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变量间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肝硬化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诊断效能。结果 肝硬化脓毒症组患者AGI分级和I-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肝硬化脓毒症患者I-FABP与降钙素原(PCT)、MELD和SOFA评分均相关(均P<0.05),AGI分级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38)。肝硬化脓毒症组患者30天病死率为25.0%(21例),90天病死率为35.7%(30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I-FABP、SOFA评分与30天和90天生存结局独立相关,且I-FABP四分位数显示出良好的预后区分能力。ROC曲线显示,I-FABP能明显提高SOFA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论 肝硬化脓毒症患者AGI分级和I-FAB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FABP与患者预后相关,并可提高SOFA评分对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脓毒症 胃肠道功能障碍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胃肠道损伤
下载PDF
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李晓君 黄兴辉 +3 位作者 周晓红 郭健芬 袁琳 段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抗感染治疗。方法收集广州市某院2018—2022年连续5年因CRKP血流感染的70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年轻组和老年组,分...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死亡危险因素以及抗感染治疗。方法收集广州市某院2018—2022年连续5年因CRKP血流感染的70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年轻组和老年组,分组分析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将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30 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案。结果住院到感染时间延长、有呼吸衰竭、消化系统疾病、泌尿道感染等基础病是≥65岁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危险因素。55例老年CRKP血流感染患者30 d死亡率为54.5%,住院到感染时间延长、降钙素原水平增高、进行机械通气、合并感染性休克均是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住院到感染时间延长(OR=1.071,P=0.032)、合并感染性休克(OR=7.101,P=0.014)是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4例患者30 d死亡率为50.0%(22/44),30 d死亡率在单药组治疗与联合用药治疗组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感染治疗方案中,以碳青霉烯类药物(28例)为基础的治疗是最常见的用药方案,有7例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的治疗方案,30 d病死率为85.7%(6/7),有3例亚胺培南联合米诺环素的治疗方案,3例患者30 d结局均存活。结论老年患者CRKP血流感染后死亡率高,感染后常规剂量替加环素治疗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联合米诺环素对降低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降钙素原水平对预后有评估价值
4
作者 赵媛 郭东风 吴坤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脓毒症组84例和普通感染组108例,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9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脓毒症组84例和普通感染组108例,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和PCT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普通感染组比较,脓毒症组MPV、PDW、P-LCR和PCT明显升高,当PCT≥5.0 ng/mL时,脓毒症患者PLT低于普通感染组,MPV、PDW和P-LCR高于普通感染组;PCT<0.5 ng/mL时,脓毒症患者MPV和PDW高于普通感染组;PCT≥0.5~<5.0 ng/mL时,脓毒症组MPV、PDW和PLR高于普通感染组。脓毒症组中PLT和血小板压积与PCT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37、-0.218),MPV、PDW和P-LCR与PC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3、0.303、0.391);血小板参数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预测分析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依次为P-LCR、PDW、MPV(0.87、0.81、0.79),PCT的AUC为0.97。结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和PCT水平与普通感染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CT水平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败血症一例
5
作者 吴丽华 叶挺华 +2 位作者 潘新灵 洪俐 施云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一例8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1 d”就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迟钝,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急诊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收入病房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期间血培养发现脑膜脓毒性... 一例82岁男性患者因“发热1 d”就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应迟钝,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急诊予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收入病房后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期间血培养发现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经16S rRNA测序结果确认为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患者住院期间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压为80 mmH2O(1 mmH_(2)O=0.0098 kPa),脑脊液生化检查结果均正常。治疗11 d后血培养阴性,且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予以出院。出院后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继续口服治疗14 d,随访3个月,患者体温正常,无感染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菌属 脑膜脓毒性伊丽莎白金菌 败血症 基因测序 头孢哌酮舒巴坦 左氧氟沙星 病例报告
下载PDF
Malvidin Mitigates Sepsis-induced Cardiac Injury by Modulating the TLR4-iNOS-COX-2 Inflammatory Pathway and the Bax/Bcl-2/Cyto-C Mitochondrial Apoptosis Pathway in a p38 MAPK-dependent Manner
6
作者 ZHANG Wei YUAN Si Long +4 位作者 QIANG Jing Chao HUANG He LI Da SUN Ying ZHANG Hong Ga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1-227,共7页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sepsis is a dangerous systemic condition that is highly prevalent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1]).The high mortality rate associated with sepsis is closely rel...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sepsis is a dangerous systemic condition that is highly prevalent and is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ates^([1]).The high mortality rate associated with seps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multi-organ dysfunction,with heart injury being particularly critical and considered the starting point of multi-organ injury^([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TALITY Apoptosis TLR4
下载PDF
Aggressive fluid managemen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in suspected sepsi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7
作者 Miao Bian Zhihao Wang +4 位作者 Yanling Chen Yue Sun Hongsen Ji Yutao Wang Li Pang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52-55,共4页
Sepsis is a lethal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due to disrupted host responses to severe infections.[1]Aff ected patients often have a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score≥2.[2]Pat... Sepsis is a lethal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due to disrupted host responses to severe infections.[1]Aff ected patients often have a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score≥2.[2]Patients with a SOFA score<2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were considered as“suspected sepsis”:(1)quick SOFA(qSOFA)score≥2;(2)SOFA score=1;or(3)National Early Warning Score(NEWS)4-6.[3]Compared with studies on fluid resuscitation in sepsis patients,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fluid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epsis.Therefore,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luid management and disease progression in suspected sepsis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IENTS SEPSIS admitted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方案在老年脓毒症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娟 左园弋 +2 位作者 康俊杰 顾博 张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9-1071,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脓毒症通气治疗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13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镇静方案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 目的 分析老年脓毒症通气治疗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13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镇静方案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咪达唑仑镇静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的67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镇静效果与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指标[撤机时间、拔管时间、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间]、不同时点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静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V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更低(P<0.05);T0时,两组TNF-α、IL-1、IL-6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T2、T3各时点,两组TNF-α、IL-1、IL-6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更低(P<0.05);各时点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方案可提高老年脓毒症通气治疗患者镇静效果,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其炎症反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机械通气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沈恩芳 欧阳松茂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脓毒症是指由于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但目前尚无诊断的金标准。理想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应该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不良预后的... 脓毒症是指由于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与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但目前尚无诊断的金标准。理想的脓毒症生物标志物应该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不良预后的能力,且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脓毒症的候选生物标志物众多,本文主要综述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CD6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关注度较高的候选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CD64 降钙素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DR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流感染334例的病原学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侯钧 马瑜珊 +2 位作者 张婧 康月茜 党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9-425,共7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以寻找可能改善患者预后的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病原菌的...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以寻找可能改善患者预后的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将患者按照感染后30 d疾病转归分为生存组、死亡组,分析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334例糖尿病血流感染患者被纳入研究,分离出非重复病原菌347株,以大肠埃希菌(143株,41.2%)、肺炎克雷伯菌(83株,23.9%)、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6.3%)最为常见;其中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多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90%以上的肝脓肿源性血流感染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不同类型血流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存在差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肠杆菌目细菌在社区获得性感染中分离率更高,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念珠菌更常见于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等的耐药率均高于5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等药物的耐药率低于10%,医院获得性感染分离株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及其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医院获得性感染分离株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病程中使用非敏感抗生素经验性治疗、未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发生急性并发症、Pitt菌血症评分升高是患者的全因死亡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8.261、2.719、5.263、1.918。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流感染的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病原菌分布与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类型相关,其中分离自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势较为严峻。糖尿病患者血流感染的全因死亡危险因素有感染初期使用非敏感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未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出现急性并发症和病程中Pitt菌血症评分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流感染 病原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脐带血浆微小RNA-141检测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鉴别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杨丽 李坤 +1 位作者 杨蓉 罗玲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5-720,共6页
目的 分析脐带血微小RNA(miR)-141检测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由围产期发热母体分娩的568例新生儿,根据EOS诊断将新生儿分为EOS组(n=56)及非EOS组(n=484),剔除28... 目的 分析脐带血微小RNA(miR)-141检测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由围产期发热母体分娩的568例新生儿,根据EOS诊断将新生儿分为EOS组(n=56)及非EOS组(n=484),剔除28例。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脐带血miR-141水平。所有EOS患儿至少进行为期28 d的随访研究。结果 EOS组新生儿脐带血miR-141水平显著低于非EOS组[0.519(0.329,0.651)对0.920(0.712,1.264),Z=-12.48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母体白细胞计数(WBC)升高(P=0.041)、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P=0.001)、产时体温峰值高(P=0.002)以及脐带血miR-141降低(P<0.001)都与EOS风险独立相关。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脐带血miR-141鉴别诊断EOS的曲线下面积(AUC)[0.877(95%CI:0.828~0.927)]高于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0.631(95%CI:0.554~0.708)]。且产前母体WBC联合脐带血miR-141鉴别诊断EOS的AUC为0.888(95%CI:0.841~0.936),较产前母体WBC[0.690(95%CI:0.620~0.760)]单独鉴别诊断价值更优(Z=-1.814,P=0.013)。结论 脐带血miR-141可能是EOS有用的潜在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41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脐带血
下载PDF
sST2及PC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牟志芳 康秀文 董跃福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06-509,共4页
目的 分析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1年9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ST2与PCT水平,随访28 d,以... 目的 分析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脓毒症休克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1年9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ST2与PCT水平,随访28 d,以近期预后情况将其分成生存组及死亡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统计82例患者28 d内预后情况,比较死亡组与生存组血清sST2与PCT水平,对比死亡组与生存组的一般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入院时血清sST2与PCT水平及二者联合对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28d,82例患者中死亡24例,死亡率为29.27%,生存58例。死亡组血清sST2与PCT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死亡组入院时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APACHEⅡ评分、血清sST2与PCT水平为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sST2与PCT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15、0.672、0.786(P<0.05)。结论 入院时sST2与PCT水平可用于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近期预后,其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 降钙素原 脓毒症休克 近期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gC1qR在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
13
作者 王丹 王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球状C1q受体(gC1qR)在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败血症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30... 目的探讨球状C1q受体(gC1qR)在败血症中的表达及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败血症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49.21±18.54)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7.23±20.51)岁。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清中gC1qR表达,同时从患者全血中分离巨噬细胞,将其分化为空转染组和转染组,分析gC1qR对败血症患者巨噬细胞焦亡和线粒体功能改变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清gC1qR mRNA表达分别为(2.31±0.21)、(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320,P<0.001);空转染组、转染组巨噬细胞焦亡率分别为(41.36±5.21)%、(15.44±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0,P<0.001);空转染组、转染组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分别为(8.24±2.56)μmol/L、(38.47±4.8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20,P<0.001);gC1qR与巨噬细胞焦亡呈正相关(r=0.879,P<0.001)、与ATP呈负相关(r=-0.957,P<0.001)。结论gC1qR在败血症患者中呈高表达,gC1qR可促进巨噬细胞焦亡,并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球状C1q受体(gC1qR) 巨噬细胞焦亡 线粒体功能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李大告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0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东海县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术后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东海县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期间接诊的78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术后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辅以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观察组辅以阿托伐他汀钙、尼可地尔口服,为期1年。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较对照组的74.36%高(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13%,较对照组的20.51%低(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方案的近远期疗效更理想,利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尼可地尔 阿托伐他汀钙 近远期疗效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儿童化学治疗期间脓毒症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15
作者 高姗 林江 +1 位作者 李芳芳 向明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5-952,共8页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住院化学治疗(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并发脓毒症情况,探讨其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某三级教学医院小儿内科819例急性白血病确诊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监测期间... 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住院化学治疗(化疗)期间医院感染并发脓毒症情况,探讨其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某三级教学医院小儿内科819例急性白血病确诊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监测期间出现脓毒症的患儿为病例组,按照1∶2的比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且白血病类型相同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及研究指标的差异,分析白血病化疗相关脓毒症危险因素,以及血标本病原体分布和药敏情况。结果81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中,发生脓毒症51例,发病率为6.23%。按照1∶2的比例配对,纳入102例患儿为对照组。血标本检出病原体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株(72.4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株(27.59%),以缓征链球菌为主。使用糖皮质激素(OR=13.20,95%CI:3.42~155.8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1×109/L(OR=38.09,95%CI:12.06~357.61)、血清清蛋白<35 g/L(OR=7.61,95%CI:2.11~39.76)为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应加强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期间的感染监测、防控与随访,尤其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血清清蛋白水平较低的患儿,以减少医院感染并发脓毒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脓毒症 儿童 病原学 危险因素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Endothelial cell metabolism in sepsis 被引量:6
16
作者 Jue-xian Wei Hui-lin Jiang Xiao-hui Chen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16,共7页
BACKGROUND: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sepsis is a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 of septic organ failure.Endothelial cells(ECs)exhibit specific metabolic traits and release metabolites to adapt to the septic state in the ... BACKGROUND: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sepsis is a pathophysiological feature of septic organ failure.Endothelial cells(ECs)exhibit specific metabolic traits and release metabolites to adapt to the septic state in the blood to maintain vascular homeostasis.METHODS:Web of Science and PubMed were searched from inception to October 1,2022.The search was limited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only.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identified studies related to EC metabolism in sepsis.The exclusion criteria were duplicate articles according to multiple search criteria.RESULTS:Sixty articles were included,and most of them were cell and animal studies.These studies reported the role of glycolysis,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fatty acid metabolism,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 in EC homeostasis.including glycolysis,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fatty acid metabolism and amino acid metabolism.However,dysregulation of EC metabolism can contribute to sepsis progression.CONCLUSION:There are few clinical studies on EC metabolism in sepsis.Related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basic research,but some scientific problems have also been clarified.Therefore,this review may provide an overall comprehension and novel aspects of EC metabolism in se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ENDOTHELIUM METABOLISM GLYCOLYSIS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Fatty acid metabolism Amino acid metabolism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119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陆爽爽 辛玲 +2 位作者 沈慧 杨帆 袁莉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5,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抗菌治疗,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19例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敏试验...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抗菌治疗,为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19例医院获得性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组和耐药(CRKP)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基线状况显示,CRKP组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多于CSKP组(42.6%对20.7%);基础疾病,CSKP组实体肿瘤高于CRKP组(36.2%对13.1%,P<0.01),而肺部感染CRKP组显著高于CSKP组(62.3%对27.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前3 d内留置导尿管和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患者CRKP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CSKP相比,CRKP血流感染多见于ICU。根据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在诊治中应尽量避免侵袭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从而减少CRKP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危险因素 抗菌治疗
下载PDF
39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血流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18
作者 赵新国 张洪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24-128,共5页
目的分析39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人次发作的SDSE血流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SDSE药物敏感性分析、治疗及转归。结果39例确诊的SDSE血流感染... 目的分析39例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DSE)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45人次发作的SDSE血流感染患者一般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SDSE药物敏感性分析、治疗及转归。结果39例确诊的SDSE血流感染患者中38例(97.4%)有基础疾病。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17例,46.1%)。SDSE血流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以急性高热为主。16人次诊断为丹毒;4人次诊断为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诊断为急性下肢静脉炎合并淋巴水肿。有4例次多次(2~3次)确诊为SDSE血流感染。所有患者全部行血培养检查。14例仅行1套血培养检查,31例行2套血培养检查。38份需氧培养结果阳性,40份厌氧培养结果阳性,33份厌氧和需氧培养结果阳性。22例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28例升高;3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都降低。42人次行药敏试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0.4%,76.2%。入院时或出现发热后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确诊为SDSE后根据药敏选用药物。最终41人次治愈,4例死亡。结论SDSE血流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及丹毒,且易复发。SDSE血流感染首选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需联合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 血流感染 丹毒 血培养 耐药分析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李赟 李琳 +7 位作者 林漓 尹琎 徐金环 汪玥 陈中举 隗佳 孙自镛 张义成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 评估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肠杆菌科细菌菌血症的血液病患者112例,根据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将所有患者分为CRE组(26例)及碳青霉烯敏感肠... 目的 评估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肠杆菌(CR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肠杆菌科细菌菌血症的血液病患者112例,根据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将所有患者分为CRE组(26例)及碳青霉烯敏感肠杆菌组(CSE组,8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既往住院次数、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的状态、带有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多器官系统症状、治疗方法、3个月内抗生素使用情况、原发病、肠杆菌种类、生存结局并分组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RE组住院时间、粒细胞缺乏时间、院内感染、死亡、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接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患者比例均高于CSE组,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缓解患者比例低于CSE组(P<0.05)。CRE组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比例高于CSE组,感染大肠埃希菌患者比例低于CSE组(P<0.001)。CR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3.5天,CSE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未达。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接受标准治疗后缓解状态、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接受CAR-T治疗、住院时间、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与血液病患者发生CRE菌血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为血液病患者发生CRE菌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粒细胞缺乏时间、确诊前出现消化系统症状、3个月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为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CRE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早期识别感染高危人群并提前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血液病 危险因素 血流感染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猪链球菌血流感染1例
20
作者 郑永先 陈瑞娟 +3 位作者 卢学俊 吴若 关小容 刘其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2-494,共3页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us suis disease)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经破损皮肤等侵入人体,导致患者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病[1-2]。人感染猪链球菌后,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普通型、休克型、...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us suis disease)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死猪,经破损皮肤等侵入人体,导致患者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病[1-2]。人感染猪链球菌后,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休克型发病急骤,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关于猪链球菌14型人源分离株的报道少见,现将海口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1例猪链球菌14型导致的重症休克患者诊疗经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血流感染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