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80篇文章
< 1 2 2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乔坤艳 刘韦娜 +2 位作者 郑晓雅 苏瑞 杨悦杰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91-396,共6页
目的 研究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确诊布鲁氏菌病的患者90例,其中急性期59例,慢性期31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采用全... 目的 研究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确诊布鲁氏菌病的患者90例,其中急性期59例,慢性期31例,另外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T、CD4^(+)T及CD8^(+)T细胞计数,计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析各细胞参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各参数对布鲁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慢性期组的关节痛和脊柱炎占比高于急性期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期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NLR均降低,慢性期组MPV和PDW降低,而CD3^(+)T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升高(P<0.05)。有关节炎症状的急性期布病患者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D3^(+)T细胞计数和CD8^(+)T细胞计数低于无关节炎的急性期布病患者,而PLR则升高(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水平对于急性期布鲁氏菌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和0.717,而CD3^(+)T细胞计数对于诊断慢性期布鲁氏菌病的AUC为0.748。在急性期患者中,CD3^(+)T、CD8^(+)T细胞计数及PLR水平对诊断关节炎的AUC分别为0.779、0.768、0.722。结论 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以及急性期布病患者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关节炎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多药物联合治愈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1例报告
2
作者 刘思琦 姚军 +1 位作者 刘飞 吴珩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给予1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2g/d、多西环素0.2g/d、利福平0.6g/d以及脱水降颅内压等治疗。治疗70d后,患者病情改善出院。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抑郁症状 鉴别诊断
下载PDF
1950-2015年中国布鲁菌病空间流行病学分析
3
作者 丁言稳 刘婷 +1 位作者 蔡奔 贾贤杰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62-365,共4页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趋势,包括地区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10构建1950-2015年布病数据库,绘制60年间布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月平均发病例数趋势图作趋势分析。通过Arcgis 10.2软件空间统...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趋势,包括地区和空间分布特征,为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10构建1950-2015年布病数据库,绘制60年间布病发病率、死亡率和月平均发病例数趋势图作趋势分析。通过Arcgis 10.2软件空间统计工具,对2000-2015年布病发病率作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1950-2009年60年间,中国共报告布病发病927987例,死亡54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012(1/100000),年平均死亡率为0.0003(1/100000);布病发病率较高的为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新疆等省、自治区;2008-2013年中国布病发病情况的全局空间分布关系为离散模式(Moran′s I<0,P<0.05),2014-2015发病情况的全局空间分布关系为随机模式(P>0.05);高高空间关联模式存在于山西、新疆和宁夏,高低空间关联模式多存在于内蒙古和山西。结论:中国布病发病呈现全局空间负相关关系,高低空间关联模式多存在于内蒙古,高高空间关联模式多存在于山西、新疆和宁夏,应加大对这几个省和自治区布病的监控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中国 时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4
作者 廖云龙 吴春燕 +1 位作者 宋君 李国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1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与4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2种疾病病变钙化、密度、骨质破坏位... 目的探讨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2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1例化脓性脊柱炎患者与4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2种疾病病变钙化、密度、骨质破坏位置、类型等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MRI、CT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CT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3例,胸腰椎结核37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46,P<0.05);MRI鉴别诊断出化脓性脊柱炎39例,胸腰椎结核41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82,P<0.05)。MRI检查鉴别诊断化脓性脊柱炎、胸腰椎结核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95.12%、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0.49%、83.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受累脊椎椎体高度≥正常椎体1/2、椎体破坏区内钙质样高密度影、附件受累≥5个、椎旁异常软组织钙化比例均低于胸腰椎结核患者,椎体虫蚀型骨质破坏、病灶周围骨质伴硬化边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结果显示,化脓性脊柱炎患者骨质破坏部位为边缘性、骨质破坏类型为肉芽肿、无椎间盘变窄、椎旁病变局限性脓肿、局限椎间盘破坏、无死骨或钙化、无椎体塌陷及成角比例均高于胸腰椎结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疾病患者病变累及节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检查均可有效鉴别诊断胸腰椎结核与化脓性脊柱炎,但MRI诊断效能相对更高,结合患者影像学征象和临床特征可进一步为术前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脊柱炎 胸腰椎结核 CT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以尿频尿急及腰痛伴发热为表现的布鲁菌病1例报道
5
作者 罗云 谢范星 +4 位作者 杨俊 唐梅 杨伟 王云龙 赵涛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和牛等疫畜。在全球,布鲁菌病每年新发约50万例[2],我国布鲁菌病主要发生在内蒙古、新疆、山西、河北、陕西等北方农业省份[3-4],以羊种布鲁菌病为主[4]...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和牛等疫畜。在全球,布鲁菌病每年新发约50万例[2],我国布鲁菌病主要发生在内蒙古、新疆、山西、河北、陕西等北方农业省份[3-4],以羊种布鲁菌病为主[4]。布鲁菌病可累及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等,临床表现无特异性[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尿频尿急 发热 腰痛 重庆地区 传染病
下载PDF
昆明市335例布鲁氏菌病患者感染途径及临床特征分析
6
作者 李鹏宇 黄瑛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昆明市布鲁氏菌病传播途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昆明市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结果335例患者中,男∶女... 目的分析昆明市布鲁氏菌病传播途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昆明市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结果335例患者中,男∶女为1.89∶1,40~60岁患者占54.93%;石林县患者占50.15%,宜良县患者占17.01%。挤奶者、饲养者、兽医等长期接触牲畜聚集环境的感染者占87.76%。临床表现为发热(67.76%)、游走性关节疼痛(87.16%)、乏力(60.00%)、盗汗(56.42%)、腰痛(57.31%)。骨关节炎患者占40.90%,其中≥15岁脊柱炎患者占89.78%,肝损伤患者占56.72%、贫血患者占32.84%、低蛋白血症患者占28.66%、儿童髋关节炎或膝关节炎患者占2.99%;化脓性皮肤损害患者占2.69%。94.93%患者SAT≥100,血或骨髓培养出马耳他布鲁氏菌(51.34%);治疗3月70.80%患者脊柱炎好转,而10.61%的患者新出现脊柱炎。结论石林县、宜良县布鲁氏菌病好发,挤奶者、接生者、兽医、饲养者、贩卖羊或牛的商贩均是易感人群,一般是长期在羊及牛聚集环境经气溶胶、接触等被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游走性关节疼痛、盗汗、乏力、腰痛等,脊柱炎发生率高,短时间难以治愈,布鲁氏菌病治疗后仍可能发展为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感染途径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云南省2010-2019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及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秋菊 于彬彬 +1 位作者 张青 杨向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19个监测点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开展布病监测、控制、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10-2019年间19个监测点(每年2个国家级监测点和10个省级非固定监测点)... 目的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19个监测点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为开展布病监测、控制、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2010-2019年间19个监测点(每年2个国家级监测点和10个省级非固定监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同期云南省的布病疫情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云南省2010-2019年19个布病监测点共检测布病重点职业人群血清18654份,其中阳性539份,阳性率为2.89%,年血清学阳性率在0.94%~4.56%之间,布病的阳性率呈随年份推移而上升的趋势(χ_(趋势)^(2)=48.556,P<0.01);季节分布看,夏秋季略高于冬春季,4-9月共检出阳性319例,阳性人数占总数的59.18%;年龄分布看,30~50岁年龄组检出最多,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32,P<0.01);性别分布看,男女性别比为1.37∶1,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36,P<0.01);地区分布看,阳性率最高的3个州市依次为红河州、昆明市、曲靖市,病例呈散发状态。结论2010—2019年期间,云南省布病监测点重点职业人群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滇中地区职业人群阳性率较高,并有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趋势,需加强对布病重点职业人群的健康宣教及对外来牲畜的检验检疫工作,预防人间布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监测 云南省
下载PDF
2012—2021年宁夏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向林 齐蓉婷 +3 位作者 闫芳 马天波 段红菊 高建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07-110,F0002,共5页
目的了解宁夏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宁夏2012—2021年网络报告的确诊布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中matlab多... 目的了解宁夏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宁夏2012—2021年网络报告的确诊布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中matlab多项式拟合预测未来3年布病发病趋势。结果2012—2021年宁夏共报告22305例布病,22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死亡1例(青铜峡市)。报告发病率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Z=3629.64,P<0.05),且呈现两个高峰期,分别为2015年44.84/10万(2988例)、2021年72.68/10万(5049例)。报告病例数排前5位的县区依次为盐池县3002例(13.46%)、同心县2252例(10.10%)、原州区1848例(8.29%)、中宁县1527例(6.85%)和红寺堡区1482例(6.64%)。共报告男性病例16004例(72.10%),女性病例6301例(27.90%),男性年均发病率52.46/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12.51/10万(χ^(2)=36.53,P<0.05)。报告病例以30~59岁(14718例,66.01%)(χ^(2)=8922.46,P<0.05)、农(牧)民(18543例,83.13%)(χ^(2)=2885.20,P<0.05)居多。每年4月病例最多,3~8月为发病高峰期(13932例,62.46%)。matlab多项式拟合函数为:y=0.3179t2+0.9163t+15.713(R2=0.874),预测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人间布病发病率分别为64.26/10万、72.49/10万和81.35/10万。结论宁夏布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人群、季节特征。建议各地严格落实《宁夏布鲁氏菌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大力实施牛羊免疫与监测、人群筛查与病人救治、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遏制布病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 趋势预测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布鲁菌病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费爽 陈浩 +7 位作者 孙黎 黄正楷 王子杰 韩志坚 陶俊 居小兵 顾民 谭若芸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2-444,共3页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按照宿主动物的不同可分为羊布鲁氏杆菌、牛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犬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鼠布鲁氏杆菌6个种,约20个生物型,其中前4种均对人类有致病能力,但毒力不同[1...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布鲁氏杆菌按照宿主动物的不同可分为羊布鲁氏杆菌、牛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犬布鲁氏杆菌、绵羊布鲁氏杆菌、鼠布鲁氏杆菌6个种,约20个生物型,其中前4种均对人类有致病能力,但毒力不同[1]。布鲁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有潜伏周期长、传染性强、传染源广、危害性大、致死率高的特点。布鲁菌病主要经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布鲁菌病 机会性感染 抗生素
原文传递
线上教学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钦鹏 梁成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线上联合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本科实习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3~9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轮转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 目的:探讨线上联合问题为导向教学法(PBL)-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临床本科实习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3~9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轮转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实验组采用线上联合PBL-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完成后进行理论测试、MiniCEX考核及教学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总成绩和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理论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ni-CEX考核中,实验组在问诊技巧、体格检查、临床诊断、医患沟通、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表现七个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上教学联合PBL-CBL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实习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PBL教学 CBL教学 Mini-CEX考核 神经病学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
11
作者 冯晶 黄艳辉 +1 位作者 丁晓霞 伏彩红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0期919-921,926,共4页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与患者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有先后关系,符合卡瑞利珠单抗药物说明书标注的不良反应,停药后RCCEP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和原发疾病及其他疾病导致...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与患者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有先后关系,符合卡瑞利珠单抗药物说明书标注的不良反应,停药后RCCEP症状逐渐减轻直至消失,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和原发疾病及其他疾病导致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评价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致RCCEP关联性为“很可能”。患者在出现了卡瑞利珠单抗相关的RCCEP后,改用了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的治疗方案较好的兼顾了肿瘤治疗与不良反应处置,使得患者抗肿瘤疗效维持稳定且RCCEP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下载PDF
1例布鲁氏菌心内膜炎病例报道
12
作者 赵树兰 桂龙升 《云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119-120,共2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牛、猪、羊和狗。人类通常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动物产品或吸入空气中病原体而感染。与动物打交道和接触血液、胎盘、胎儿...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牛、猪、羊和狗。人类通常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食用或饮用被污染的动物产品或吸入空气中病原体而感染。与动物打交道和接触血液、胎盘、胎儿和子宫分泌物的农民、屠夫、兽医和实验室人员面临更高感染风险^([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心内膜炎 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对布鲁氏菌感染诊断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侯淑芬 马丹丹 +1 位作者 许少莉 靳大川 《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对布鲁氏菌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布鲁氏菌感染患者,进行血培养、血清学检验,以WS268-2007布氏菌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比较血清学检验与联合检... 目的 探讨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对布鲁氏菌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布鲁氏菌感染患者,进行血培养、血清学检验,以WS268-2007布氏菌诊断标准作为金标准,比较血清学检验与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 血清学检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1.93%、76.74%、80.39%、67.35%、74.00%,联合检验分别为89.47%、95.35%、96.23%、87.23%、92.00%,联合检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较血清学检验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布鲁氏菌感染患者采用血培养联合血清学检验能够提高临床检出率及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血清学检验 布鲁氏菌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021年郴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分离菌株种型鉴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群 胡琳 +2 位作者 袁红霞 刘卫 曾汇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了解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菌株种型,为科学防控布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郴州市布病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对分离菌株采用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AMOS-PCR)方法进行种型鉴定。结果2... 目的了解2021年湖南省郴州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菌株种型,为科学防控布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21年郴州市布病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对分离菌株采用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AMOS-PCR)方法进行种型鉴定。结果2021年郴州市共报告布病32例,发病率为0.68/10万,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为(51.13±13.33)岁。临武县(3.72/10万)、桂阳县(0.99/10万)、嘉禾县(0.87/10万)的发病率居前三位。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3—9月,共29例;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布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发热、多汗、乏力、腰腿痛为主。14例布病患者血培养分离布鲁氏菌,AMOS-PCR进行种型鉴定结果均为羊种。结论2021年郴州市人间布病发病时间集中在春夏季,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分离菌株主要为羊种,对与羊牛等接触后出现发热伴有腰腿关节痛的患者,应考虑布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 流行病学特征 种型鉴定 AMOS-PCR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在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湘斌 隆宇斌 +4 位作者 王翀 李勇 麦吾兰·曼苏尔江 田征 艾克拜尔·尤努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3-971,共9页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脊柱疾病。然而,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治疗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LBS)。目的探讨UBE技术治疗LBS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 背景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各种退行性脊柱疾病。然而,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治疗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LBS)。目的探讨UBE技术治疗LBS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LBS接受UBE技术治疗的患者13例。记录手术时间、可估计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腰背部和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残疾指数(ODI)、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系统分型和前凸角等临床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评估。采用Bridwell分级标准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3例LBS患者手术时间145~210 min,平均(177.31±19.54)min;可估计失血量120~290 ml,平均(176.15±43.79)ml;共发生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3。术后3个月随访,ESR和CRP水平恢复正常。术后各随访时间点腰背部和腿部VAS、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示:优10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12/13。前凸角由术前(47.18°±6.88°)降至出院前(40.83°±6.71°),术后1年随访时无明显角度丢失。所有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获得骨性融合,其中12例融合等级为Ⅰ级、1例为Ⅱ级,融合率为12/13。结论UBE技术是治疗LBS的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腰椎布鲁菌病脊柱炎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清创术 椎间融合 微创手术
下载PDF
2019-2021年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和感染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旭 陈艳伟 +5 位作者 王小梅 杜丹 何战英 李爽 窦相峰 张代涛 《首都公共卫生》 202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了解2019-2021年北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感染来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2021年北京市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氏菌病219例,其中2019年8... 目的了解2019-2021年北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感染来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2021年北京市布鲁氏菌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布鲁氏菌病219例,其中2019年86例、2020年50例、2021年83例,病例主要分布在郊区。30~75岁年龄段201例,占全部病例数的91.78%,发病率亦较高;男性病例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为主。饲养羊是病例的主要感染途径,其次为非职业人员通过食源性等途径感染。结论北京市2019-2021年期间持续有布鲁氏菌病病例发生,未呈现下降趋势,染疫羊是北京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感染来源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基于PSM设计的农区居民布鲁氏菌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丽 成子飞 +3 位作者 朱磊 梁晨 刘晨芳 梁秀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分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点,探究布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设计布鲁氏菌病调查问卷,对布病重点人群一般情况、防护知识和防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13.0软件建立数据库... 目的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分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特点,探究布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设计布鲁氏菌病调查问卷,对布病重点人群一般情况、防护知识和防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问卷,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选择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使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纳入病例组有152名,对照组有456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年内有过牲畜饲养行为的人群感染布病的危险性是没有饲养行为的3.119倍(95%CI:1.50~6.48,P<0.01);打扫圈舍的人群感染布病的危险性是不打扫圈舍人群的0.658倍(95%CI:0.44~0.99,P<0.05);而有接羔行为的人群感染布病危险性是没有接羔行为人群的1.684倍(95%CI:1.18~2.41,P<0.01)。结论饲养牲畜、不清理圈舍和接羔等行为是布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饲养牲畜人员应提高对防护装备的使用率,并改变无防护措施接羔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性评分匹配 布鲁氏菌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蒙医联合中西医治疗布鲁氏菌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星男 王占黎 +2 位作者 海军 张晶 高志祥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4-37,60,共5页
目的:观察蒙医联合中西医的方法治疗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评价该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为布鲁氏菌病诊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方法的增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观察通辽市蒙医研究所布病科2021年3月-2021年5月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113例... 目的:观察蒙医联合中西医的方法治疗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评价该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为布鲁氏菌病诊疗方案的制定和治疗方法的增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观察通辽市蒙医研究所布病科2021年3月-2021年5月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11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依据国家试行标准中的疗效判定指标分析疗效。结果:113例好转率31.0%,基本治愈率37.2%,治愈率27.4%,总有效率为95.6%,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者6例,胃肠道不适19例,经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余患者经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蒙医联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治疗布鲁氏菌病疗效显著,具有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治愈率高、经济适用等优点,值得更深一步探索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蒙医 中医 西医 疗效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及其慢性持续感染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媛 赵世刚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1期80-85,共6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感染布鲁氏菌后引起多种临床症状的具有传染性的人兽共患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布鲁氏菌可经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其致病过程复杂,可导致患者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主要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感染布鲁氏菌后引起多种临床症状的具有传染性的人兽共患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布鲁氏菌可经皮肤黏膜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其致病过程复杂,可导致患者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主要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该病,诊断该病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慢性患者可因治疗效果欠佳而长期受该病威胁。布鲁氏菌侵入宿主后,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宿主细胞内长时间的存活和复制,影响巨噬细胞功能,诱发宿主弱的免疫反应,造成疾病的慢性持续状态。本文概括目前布鲁氏菌病的研究概况以及布鲁氏菌在宿主体内形成慢性持续感染可能的机制,期望能发现阻止或延缓其持续感染的靶点,以寻找控制疾病进展和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 慢性感染 持续感染 毒力因子 发病机制 布氏小体 脂多糖
下载PDF
以结节性红斑为皮肤表现的布鲁氏菌病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华拓 杨晓双 陈积愫 《安徽医学》 2023年第8期1012-1013,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全身红斑丘疹1月,发热半个月于2021年6月26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1个月前患者左前臂出现散在红斑丘疹,3天后泛发至四肢、躯干,局部皮疹有压痛。当地卫生院予地塞米松针、磷霉素针及葡萄...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全身红斑丘疹1月,发热半个月于2021年6月26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1个月前患者左前臂出现散在红斑丘疹,3天后泛发至四肢、躯干,局部皮疹有压痛。当地卫生院予地塞米松针、磷霉素针及葡萄糖酸钙针治疗(具体不详),后皮疹颜色变暗,压痛减轻,但出现双下肢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结节性红斑 脂膜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