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血与弓形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崇功 黄承楣 +8 位作者 王坚武 金志龙 朱逸文 沈洁杭盘宇 张迪君 汤秀英 朱秋英 龚佩娟 王雪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5-46,共2页
输血与弓形体感染关系的研究王崇功,黄承楣,王坚武,金志龙,朱逸文,沈洁杭盘宇,张迪君,汤秀英,朱秋英,龚佩娟,王雪芳弓形体病是全球分布的人兽共患病,近来资料表明,弓形体感染在我国亦普遍存在[1、2]。其传播途径除饮食... 输血与弓形体感染关系的研究王崇功,黄承楣,王坚武,金志龙,朱逸文,沈洁杭盘宇,张迪君,汤秀英,朱秋英,龚佩娟,王雪芳弓形体病是全球分布的人兽共患病,近来资料表明,弓形体感染在我国亦普遍存在[1、2]。其传播途径除饮食(肉→人)、水源污染、接触感染禽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弓形体病 病因
下载PDF
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SAG1/ROP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海峰 陈观今 +2 位作者 郭虹 郑焕钦 王又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 构建含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基因SAG1和棒状体蛋白ROP1复合基因重组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检测复合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活性。方法 用亚克隆技术分别把SAG1与ROP1基因克隆至 pET2 8aRT7启动子下游 ,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 目的 构建含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基因SAG1和棒状体蛋白ROP1复合基因重组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检测复合基因表达产物的免疫活性。方法 用亚克隆技术分别把SAG1与ROP1基因克隆至 pET2 8aRT7启动子下游 ,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经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获得pET2 8-SAG1/ROP1重组表达载体 ;SDS -PAGE及Western -Blot印迹显示SAG1/ROP1复合基因表达蛋白产物分子量约为 6 6kD ,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结论 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SAG1/ROP1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SAG1 ROP1 基因表达 抗原基因 大肠杆菌
下载PDF
截短的弓形虫P30基因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及纯化条件的探索 被引量:13
3
作者 龚娅 陈晓光 杨培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 构建能在E .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P30 )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插入载体pET ... 目的 构建能在E .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 (P30 )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 ,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插入载体pET 30 (a)中 ,转化大肠杆菌DH5α,IPTG诱导表达 ,包涵体经洗涤、变性、复性及不同程度的浓缩后 ,进行SDS 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从弓形虫ZS1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截短的P30基因片段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 pET P30 ;SDS -PAGE显示蛋白表达带的分子量约为 31kD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 31.5 8% ,经 1M及 2M尿素洗涤后 ,其纯度分别达 6 3.42 %及 75 .74% ;免疫印迹显示 ,该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病人阳性血清所识别 ,而且当浓缩至初始体积的 1/ 3~ 1/ 6时 ,纯化蛋白与DNA免疫鼠血清的反应最强。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 pET P30 ,并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进行了高效表达 ,经变性、复性后 ,该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反应性 ,为弓形虫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P30基因 蛋白表达 E.COLI 纯化
下载PDF
弓形虫P30基因MBP融合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丛华 古钦民 +2 位作者 黄勇 李瑛 禹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中表达。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并在引物5’端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 目的 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中表达。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并在引物5’端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 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30 基因片段,插入pMALP2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阳性重组子经IPTG诱导表达,SDS- 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从弓形虫RH 株DNA中扩增出976bp 的P30 基因,构建成功pMALP2 - P30 重组质粒;SDS- PAGE电泳及Western - blot 显示MBP/P30 融合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约为77-5kD,减去MBP的分子量43kD,得出P30 蛋白分子量为34-5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 基因,并成功构建pMALP2 - P30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 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P30 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动物的免疫原性研究作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P30基因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MBP
下载PDF
小儿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癫痫与弓形虫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听安 陆雪芬 吕冰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7-9,共3页
本文同时采用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了210例不明原因的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和癫痫患儿及100例正常小儿血清和部分患儿脑脊液弓形虫抗体。结果表明:脑瘫和精神发育迟滞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41.3%和38.6%,明显高于对照组(14%)(P<0.01),提... 本文同时采用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了210例不明原因的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和癫痫患儿及100例正常小儿血清和部分患儿脑脊液弓形虫抗体。结果表明:脑瘫和精神发育迟滞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41.3%和38.6%,明显高于对照组(14%)(P<0.01),提示弓形虫感染是不明原因的脑瘫和精神发育迟滞的重要病因之一;癫痫组弓形虫感染率为18.3%,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似提示弓形虫感染可能与该组癫痫关系不大。在弓形虫抗体阳性患儿中,抗体效价多偏低,仅提示过去感染。患儿血中弓形虫抗体与其脑脊液中抗体之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脑瘫 精神发育迟滞 癫痫
下载PDF
大鼠脑微量元素变化与弓形虫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耿志辉 SHI Yi +3 位作者 石毅 方艳秋 李淑红 刘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 检测感染弓形虫对大鼠脑 5种微量元素 (Fe+ + 、Cu+ + 、Zn+ + 、Ca+ + 、Mg+ + )的影响。方法  2 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每只大鼠经腹腔注入 2ml含 1 5× 10 6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6 4d后将 2组大鼠处... 目的 检测感染弓形虫对大鼠脑 5种微量元素 (Fe+ + 、Cu+ + 、Zn+ + 、Ca+ + 、Mg+ + )的影响。方法  2 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每只大鼠经腹腔注入 2ml含 1 5× 10 6弓形虫速殖子的生理盐水悬液 ,6 4d后将 2组大鼠处死 ,取脑组织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 ,感染组脑组织Fe+ + 、Cu+ + 、Mg+ + 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1) ;Ca+ + 增加 (P <0 0 1) ;Zn+ + 无明显变化。结论 弓形虫感染能引起大鼠脑组织微量元素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微量元素 大鼠
下载PDF
弓形虫感染兔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彩华 傅翠娥 +2 位作者 郑志国 杨纪顺 杨旭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8-29,共2页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者认为,不能确定抗体滴度与抵抗弓形虫能力之间有任何关系,而证明在对弓形虫的免疫作用中,细胞免疫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应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法,测定人工感染弓形虫兔外周血的淋转率,并与检测血清CAg进行同步试验,...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者认为,不能确定抗体滴度与抵抗弓形虫能力之间有任何关系,而证明在对弓形虫的免疫作用中,细胞免疫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应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法,测定人工感染弓形虫兔外周血的淋转率,并与检测血清CAg进行同步试验,观察家兔感染弓形虫后不同临床期的细胞免疫反应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 新西兰纯种雌性兔19只,实验前经IHA及ELISA检测弓形虫抗体均为阴性。取14只为感染组,每兔腹腔接种弓形虫强毒株(CN)速殖子2万个,接种后分期采血。另5只兔为对照组,与感染兔同时采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T细胞 免疫反应
下载PDF
孕妇感染弓形虫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子庆 汪承亚 +2 位作者 陈华群 王海琦 杜青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7-117,共1页
弓形虫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专性细胞内机会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分布。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严重的可致畸或引起胎儿死亡。我院进行的孕妇感染弓形虫后胎儿生长发育的跟踪研究,提示随访孕妇感染弓形虫后的妊娠结局,与正... 弓形虫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专性细胞内机会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分布。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严重的可致畸或引起胎儿死亡。我院进行的孕妇感染弓形虫后胎儿生长发育的跟踪研究,提示随访孕妇感染弓形虫后的妊娠结局,与正常孕妇比较弓形虫感染胎儿致畸率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弓形体病 细胞因子
下载PDF
^(125)碘-标记弓形虫感染孕鼠后胎鼠脑放射示踪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海琦 梅蔚宁 +1 位作者 邵亚男 张建宁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195-200,共6页
应用125碘-标记弓形虫经尾静脉感染受孕14d的昆明种小鼠,动态观察分布和受侵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孕鼠脑感染率为30.60%,胎鼠头感染率为71.20%,胎鼠头/躯干的放射性比值为1.32~5.95,随受染时间的... 应用125碘-标记弓形虫经尾静脉感染受孕14d的昆明种小鼠,动态观察分布和受侵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孕鼠脑感染率为30.60%,胎鼠头感染率为71.20%,胎鼠头/躯干的放射性比值为1.32~5.95,随受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放射自显影的光电镜观察提示,弓形虫感染后4~8h虫体即在胎鼠脑胶质细胞内被发现。48h细胞核内可见,细胞退变崩解。72h脑神经细胞显著减少。实验结果为妊娠期感染弓形虫易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提供实验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标记 弓形虫 感染 示踪 放射自显影
下载PDF
弓形体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元聪 崔君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1年第10期451-454,共4页
弓形体病(Toxoplasmasis)是由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群感染率各地不等,许多国家或地区感染率在20~50%左右,高者可达80%以上。Kean综合世界文献,估计全球人类弓形体... 弓形体病(Toxoplasmasis)是由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群感染率各地不等,许多国家或地区感染率在20~50%左右,高者可达80%以上。Kean综合世界文献,估计全球人类弓形体平均感染率33%。推测全世界约有5~10亿人有弓形体感染。近年来,我国调查19个省、市、自治区81968人平均感染率5.17%(0.33~11.79%),全国人口标化阳性率为6.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孕鼠感染弓形虫后的动态病理变化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荣芬 冯振卿 +5 位作者 李晶阁 彭韬 印虹 薛婉芬 邵亚男 王海琦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47-49,共3页
经昆明种孕鼠尾静脉注射弓形虫NT强毒株滋养体孵育液,于注射后第2、4、8、12、24、48、72h分批处死,动态观察孕鼠各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在肺、肾、肝、脾、心等脏器的实质细胞核内或胞浆内均发现弓形虫,引起... 经昆明种孕鼠尾静脉注射弓形虫NT强毒株滋养体孵育液,于注射后第2、4、8、12、24、48、72h分批处死,动态观察孕鼠各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在肺、肾、肝、脾、心等脏器的实质细胞核内或胞浆内均发现弓形虫,引起的病理变化均为非特异性,表现为实质细胞的轻度变性、坏死及少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本实验结果提示在积极预防、治疗先天性弓形虫病胎儿发育异常的同时,对母体各脏器的功能、形态学变化需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降低先天性弓形虫病发病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弓形虫病
下载PDF
肺癌患者弓形体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德仁 金炳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1-212,219,共3页
目的 研究肺癌伴发弓形体感染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住院肺癌患者315 例,其中男性244例,女性71 例,细胞分类为:小细胞肺癌16 例,鳞癌188 例,腺癌111 例。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弓形体的抗体,同期还... 目的 研究肺癌伴发弓形体感染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住院肺癌患者315 例,其中男性244例,女性71 例,细胞分类为:小细胞肺癌16 例,鳞癌188 例,腺癌111 例。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弓形体的抗体,同期还检测110 例肺结核患者、76 例肺部急性细胞性感染患者。 结果 伴发弓形体感染:肺癌患者39 例,感染率为1238 % ;肺结核患者4 例,感染率364 % ;肺部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4 例,感染率526 % 。肺癌患者伴发弓形体感染情况与性别和肺癌细胞类型无明显关系( P> 005) ,但与肺癌病期和是否接受过化疗有明显关系( P<001) 。 结论 肺癌患者弓形体感染率非常显著地高于肺结核和肺部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肺癌患者弓形体的易感性,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相关因素 肺肿瘤 并发症
下载PDF
弓形体感染致婴儿畸形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君兆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4年第10期471-472,共2页
弓形体感染致婴儿畸形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崔君兆综述我国自1964年谢天华报告首例先天弓形体病,1979年崔君兆开始报告人畜弓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1987年徐晓云报告孕妇弓形体感染与先天畸形儿... 弓形体感染致婴儿畸形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南宁530021)崔君兆综述我国自1964年谢天华报告首例先天弓形体病,1979年崔君兆开始报告人畜弓形体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1987年徐晓云报告孕妇弓形体感染与先天畸形儿关系以来(1~3),弓形体病研究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畸形 婴儿 孕妇 病因
下载PDF
弓形虫脑炎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佩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6-48,共3页
弓形虫脑炎的病因学研究进展刘佩梅综述杨树森校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其在人及其它中间宿主体内呈现两种形态表现:速殖子(tachyzoite)和包囊(内含缓殖子bradyzoite)。前者引起宿主的急性感染过... 弓形虫脑炎的病因学研究进展刘佩梅综述杨树森校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其在人及其它中间宿主体内呈现两种形态表现:速殖子(tachyzoite)和包囊(内含缓殖子bradyzoite)。前者引起宿主的急性感染过程;后者可长期存在于宿主的脑、肌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脑炎 病因学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在弓形虫和弓形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俊燕 杨树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5-89,共5页
关键词 弓形虫病 弓形虫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弓形体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
16
作者 张桂宁 徐爱强 +5 位作者 赵仲堂 潘玉珍 张玮 郝凤荣 王彪 王登忠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0年第5期193-194,共2页
以IHA检测弓形体抗体,阳性者为“病例”、阴性者为对照,按1∶1配对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结果,养猫者感染弓形体的COR和aOR_(mh)(95%可信限)分别为4.87及5.01(3.40~7.38);接触生猪肉者感染弓形体的COR和aOR_(mh)分别为3.13及3.... 以IHA检测弓形体抗体,阳性者为“病例”、阴性者为对照,按1∶1配对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结果,养猫者感染弓形体的COR和aOR_(mh)(95%可信限)分别为4.87及5.01(3.40~7.38);接触生猪肉者感染弓形体的COR和aOR_(mh)分别为3.13及3.41(1.80~6.45)。养猫与接触生猪肉是人感染弓形体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病因
下载PDF
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基因编码序列的扩增、克隆及原核融合表达 被引量:11
17
作者 游东生 沈继龙 +2 位作者 马华 戴克胜 余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编码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引物,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P30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GEM-T和PGEX-4T-1,经PCR和酶切筛选,测序验证后,进行诱导表达和Westemblot鉴定结果从弓形虫... 目的扩增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编码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设计合成引物,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P30基因编码序列,克隆入载体pGEM-T和PGEX-4T-1,经PCR和酶切筛选,测序验证后,进行诱导表达和Westemblot鉴定结果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P30基因编码序列,并诱导表达出能被兔抗弓形虫血清识别的重组P30结论P30克隆载体和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P30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研究P30及进行诊断试剂和疫苗研究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P30 克隆 GST 弓形体病 基因融合表达
下载PDF
编码弓形虫ROP1蛋白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在E.coli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虹 陈观今 +2 位作者 刘彦文 郑焕钦 罗树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8,共4页
目的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基因重组质粒并在E.coli中表达。方法用RH株接种小鼠,收集腹水,纯化速殖子,抽提基因组DNA;据RO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将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I,BamHI酶... 目的构建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OP1)基因重组质粒并在E.coli中表达。方法用RH株接种小鼠,收集腹水,纯化速殖子,抽提基因组DNA;据RO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将上、下游引物分别引入EcoRI,BamH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编码ROP1的基因片段,插入pBV220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阳性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酶切鉴定;经温度诱导在E.coli中表达,SDS-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ROP1基因体外扩增产物大小与预期值相符,约756bp;构建成功pBV220-ROP1重组质粒;SDS-PAGE、免疫印迹显示特异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约43kD,表达产量约占菌体蛋白13.23%。结论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ROP1基因,并成功构建pBV220-ROP1重组质粒,诱导表达ROP1非融合蛋白,为进一步分离纯化、用于对弓形虫侵入机制及免疫特性的研究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棒状体蛋白1 基因克隆 基因重组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表面抗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琦 林宇光 洪凌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1-92,85,共3页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表面抗原 速殖子 缓殖子 子孢子
下载PDF
获得性弓形虫病18例尸检材料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德纯 林清森 V.S.Venkataseshan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4-67,共4页
作者研究纽约三家医院18例获得性弓形虫病尸检材料。17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1例为何杰金氏病患者。18例均累及脑,其中9例尚播散至心(8例)、肺(4例)、胰(3例)、消化道(2例)及泌尿生殖器官(... 作者研究纽约三家医院18例获得性弓形虫病尸检材料。17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1例为何杰金氏病患者。18例均累及脑,其中9例尚播散至心(8例)、肺(4例)、胰(3例)、消化道(2例)及泌尿生殖器官(3例)等。作者将本病分为(1)免疫正常型,(2)免疫受损型和(3)免疫缺陷型。尸检发现表明,脑、心、肺最易受累。肺和胃肠道同时发现弓形虫。提示通过吞咽含有速殖体和假囊的痰液可能造成自身感染。泌尿生殖器官弓形虫病可能导致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尸体解剖 艾滋病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