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宗光 何婷婷 +5 位作者 谢婧姿 吕尚标 胡飞 袁敏 林丹丹 李宜锋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分析江西省现存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精准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等基本信息,通过B超检查获取患者肝纤... 目的分析江西省现存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精准管理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所在地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等基本信息,通过B超检查获取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情况,对其三间分布特征、肝纤维化程度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21年江西省共有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17575例,平均年龄为(64.9±12.6)岁,男女比例为1.45∶1,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96.83%,17017/17575),职业多为农民(90.09%,15833/17575),主要分布在处于传播控制的九江市(7546例)、上饶市(7072例)和南昌市(2192例)。肝纤维化程度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的患者分别占总数的36.03%(6333/17575)、52.38%(9206/17575)和11.58%(2036/17575)。湖沼型和山丘型流行区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6.40%(4004/8630)和58.16%(5202/8945);传播控制及消除地区以Ⅱ级为主,分别占49.48%(4109/8305)和71.19%(4149/5828),传播阻断地区以Ⅰ级为主,占69.67%(2398/3442);不同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地区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8.21,H=509.81,P均<0.05)。40岁及以下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Ⅰ级为主,40岁以上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则以Ⅱ级为主,所有年龄段患者肝纤维化分级均以Ⅲ级占比最低。不同年龄组患者肝纤维化分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4.89,P<0.05)。结论江西省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主要分布于传播控制地区,肝纤维化程度以Ⅰ级和Ⅱ级居多。对血吸虫病患者开展肝纤维化早期筛查、精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血吸虫病发展为晚期血吸虫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流行现状 江西省
下载PDF
《血吸虫病防治领域杀螺剂的室内和现场药效试验指南》摘译
2
作者 金伟 张光明 +2 位作者 黄殷殷 操治国 汪天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6期305-310,320,共7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9年发布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域杀螺剂的室内和现场药效试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旨在为杀螺剂的药效试验和评估提供标准化流程,从而为所在国监管部门进行产品登记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对该《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9年发布了《血吸虫病防治领域杀螺剂的室内和现场药效试验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旨在为杀螺剂的药效试验和评估提供标准化流程,从而为所在国监管部门进行产品登记等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对该《指南》的背景以及室内试验、小规模现场试验、大规模现场试验等主要内容进行翻译,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杀螺剂 药效试验 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
下载PDF
江苏省血吸虫既往感染者血糖及血脂情况调查
3
作者 黄伊 孙芳 +3 位作者 张键锋 杨坤 华海涌 陈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 了解血吸虫既往感染者体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现状,评估血吸虫感染对人体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江苏省南、中、北部地区分层整群抽样共计3 086例有血吸虫感染史者,进行问卷调查、肝脏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FBG)和血... 目的 了解血吸虫既往感染者体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现状,评估血吸虫感染对人体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江苏省南、中、北部地区分层整群抽样共计3 086例有血吸虫感染史者,进行问卷调查、肝脏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FBG)和血脂4项(TC、TG、LDL-C、HDL-C)。结果 受调查者中病原学确诊者2 997例(97.12%),末次抗虫治疗距今(42.92±4.62)年,有糖尿病史者9.69%,高脂血症者8.69%。B超示肝实质异常者51.66%,肝左叶增厚者45.06%,门静脉增宽者20.95%。FBG为(5.73±1.53)mmol/L,阳性者23.17%;分组观察均值和阳性率与性别和门静脉内径无关,苏南>苏中>苏北,非农民高于农民,肝实质及肝左叶异常者高于正常者。TC、LDL-C、HDL-C分别为(4.82±1.21)mmol/L、(2.64±0.73)mmol/L、(1.47±0.41)mmol/L,均值都在正常范围,阳性率依次为17.53%、22.50%、10.65%;分组观察TC均值和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苏南>苏北>苏中,非农民高于农民,肝实质及门静脉内径异常者较高;TG为(1.79±1.80)mmol/L,高于正常,阳性率33.73%;分组观察各组内阳性率无差异。结论 血吸虫既往感染对人体血糖及血脂代谢的总体影响并不明显;FBG、TC变化与肝脏病损程度有一定的关联性,TG则不明显,但其HDL-C均值较高,而低HDL-C血症患病率较低的现象值得注意,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血吸虫既往感染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马鞍山市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4
作者 范泽涵 汪为春 +7 位作者 詹惕 段永梅 朱应富 项可霞 江小鱼 罗颖 何家昶 操治国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调查马鞍山市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为血吸虫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11月,根据马鞍山市血吸虫病历史疫情资料,选取近3年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出感染性钉螺的... 目的 调查马鞍山市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为血吸虫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11月,根据马鞍山市血吸虫病历史疫情资料,选取近3年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出感染性钉螺的乡镇(街道)的部分重点环境,对其野鼠分布及血吸虫感染情况实施调查。采用夹夜法投放鼠夹,并对捕获野鼠采用肝脏压片镜检、肝脏匀浆镜检、肠系膜静脉压片镜检、Kato-Katz法和毛蚴孵化法进行平行检测,分析野鼠密度和血吸虫感染率等相关指标。结果 此次调查共抽取4个乡镇(街道)的15个重点环境,累计捕获野鼠343只,平均野鼠密度为6.40%(343/5 362)。各乡镇(街道)中,花山区金家庄街道野鼠密度为12.43%(69/555),雨山区佳山乡为9.62%(50/520),当涂县湖阳镇为6.76%(148/2 188),当涂县黄池镇为3.62%(76/2 099),各乡镇(街道)野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71,P<0.05)。捕获有效野鼠样本326只,其中黄毛鼠173只、黑线姬鼠122只、褐家鼠23只、小家鼠7只、针毛鼠1只。检出血吸虫感染野鼠36只,分别来自当涂县湖阳镇和黄池镇,两地野鼠感染率分别为18.57%(26/140)和13.16%(1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5)。湖阳镇检出的阳性野鼠种类为黄毛鼠、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小家鼠,感染率分别22.00%(22/100)、6.45%(2/31)、33.33%(1/3)和20.0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黄池镇检出的阳性野鼠种类为黄毛鼠和黑线姬鼠,感染率分别为20.59%(7/34)和13.64%(3/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05)。结论 野鼠可能是当前马鞍山市血吸虫病重要传染源之一。今后应继续加强流行区野鼠监测,对重点环境开展灭螺的同时,适时结合灭鼠、环境整治等措施降低野鼠密度,进一步降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鼠 血吸虫 感染率 马鞍山市
下载PDF
武警部队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及防控
5
作者 刘经纬 王丽曼 +3 位作者 孙丽 刘涛 江三红 刘小利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73-276,共4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阻碍社会发展的寄生虫疾病和人畜共患性疾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我国经过70余年大规模防治,成果显著,但血吸虫病的流行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传播途径未能完全阻断,流行与传播...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阻碍社会发展的寄生虫疾病和人畜共患性疾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我国经过70余年大规模防治,成果显著,但血吸虫病的流行环境没有根本改变,传播途径未能完全阻断,流行与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武警部队 遂行任务 风险评估 监测预警
下载PDF
我国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6
6
作者 吴观陵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323-328,共6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免疫诊断 血吸虫病流行区 寄生虫学检查 化疗药物 防治效果评价 确定诊断 科学依据 传播控制 20世纪
下载PDF
2021年荆州市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超声检测抽样调查
7
作者 周静 何亮才 +4 位作者 袁梅枝 吴小荣 胡其勇 廖显超 杨志强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50-351,362,共3页
目的 了解荆州市血吸虫病病人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2021年在荆州市公安县、监利市、沙市区等3县各随机抽样1个乡镇,每个乡镇整群抽取100例既往有血吸虫病治疗史者进行肝脏超声显像检查分级、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流行病学个案问卷调查。... 目的 了解荆州市血吸虫病病人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2021年在荆州市公安县、监利市、沙市区等3县各随机抽样1个乡镇,每个乡镇整群抽取100例既往有血吸虫病治疗史者进行肝脏超声显像检查分级、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流行病学个案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00例,发生肝实质性改变的占78.67%(236例),其中I、II、III级改变分别占52.00%、21.67%、5.00%。检出血吸虫病肝病80例,占26.67%,主要集中在男性(占66.25%)、≥50岁(占92.50%)、农民(占83.75%)和治疗≥5次(占66.25%)。男、女患者发生肝实质改变分别占79.53%、77.51%,均以Ⅰ级改变为主。<30岁各组以0级为主(占100.00%),≥30岁各组均以I级为主(分别占33.33%、50.00%、53.91%、50.50%、61.29%)。病例血清学检查结果异常率以CG(19.66%)、HA(46例,占15.33%)、PⅢP(30例,占10.00%)较高;Ⅱ级改变以HA(30.43%)、CG(32.20%)异常为主,Ⅲ级以CⅣ(占33.33%)异常为主。结论 荆州市血吸虫病例肝纤维化程度较高,以I级改变为主,与病例治疗次数、接触水体方式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超声检测 荆州市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8
作者 冯惊涛 聂东宋 +2 位作者 周松辉 柳勇波 李广平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44-48,共5页
确定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是进行日本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的重要依据.现有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等局限,因此研发一种易于推广和使用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设计和开发一套基... 确定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是进行日本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的重要依据.现有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检测方法存在费时费力、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等局限,因此研发一种易于推广和使用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方法十分必要.设计和开发一套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技术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检测体系.该检测体系可以在恒温(39℃)条件下、快速(20 min内)检测出浓度仅为10^(3)copies/μL的目标基因;结合简单的钉螺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该体系可以方便、快捷地检测出1/20的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即20只阴性钉螺中混有1只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钉螺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钟昊然 金亚美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183,共7页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宿主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沉积于肝脏的虫卵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主要刺激肝星状细胞(HSC)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最终引起肝纤维化,造成宿...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宿主感染日本血吸虫后,沉积于肝脏的虫卵分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主要刺激肝星状细胞(HSC)产生免疫应答反应,导致细胞外基质(ECM)过度沉积,最终引起肝纤维化,造成宿主严重的病理损害。对于血吸虫病晚期患者,即使进行了彻底的杀虫治疗,肝纤维化仍会发展、恶化,而目前尚无有效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策略,因此进行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将对血吸虫病的防治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从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形成与调节、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发病机制 信号通路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2005---2007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宝应段血吸虫病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波 华向阳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63-363,368,共2页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血吸虫病 病监测 流行因素 重流行区
下载PDF
肝细胞FXR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波 宗现龙 +5 位作者 辛连连 李幸 卞正瑞 张蓓蓓 颜超 郑葵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42-247,共6页
目的分析肝细胞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特异性敲除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6~8周龄野生型雄性C57BL/6J和肝细胞FXR特异性敲除小鼠(FXR-HKO)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正常对照组(WT,n=5)、FXR-HKO小鼠正... 目的分析肝细胞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特异性敲除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6~8周龄野生型雄性C57BL/6J和肝细胞FXR特异性敲除小鼠(FXR-HKO)随机分为4组:野生型小鼠正常对照组(WT,n=5)、FXR-HKO小鼠正常对照组(FXR-HKO,n=6)、野生型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组(Sj-WT,n=6)、FXR-HKO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组(Sj-FXR-HKO,n=5)。其中,感染组每只小鼠感染(15±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第5周处死小鼠,在无菌条件下收取小鼠结肠内容物,进行16S rDNA测序,比较各组之间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差异。结果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Sj-WT组和Sj-FXR-HKO组小鼠的肠道菌群与正常小鼠肠道菌群有明显的分群。在门水平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j-WT组和Sj-FXR-HKO组小鼠肠道中拟杆菌门的丰度升高,厚壁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丰度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在属水平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肠道中拟杆菌属的丰度明显升高(均P<0.05),Sj-FXR-HKO组拟杆菌属的丰度比Sj-WT组的升高更明显(P<0.05),其中Sj-WT组脱硫弧菌属、杜氏菌属、乳杆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均P<0.05),Sj-FXR-HKO组瘤胃球菌科属、毛罗菌科、杜氏菌属、乳杆菌属的丰度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肝细胞FXR特异性敲除影响了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肠道菌群稳态,为后续进一步研究FXR-肠道菌群在血吸虫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醇X受体 日本血吸虫 肝细胞 肠道菌群
下载PDF
2020—2022年池州市贵池区野鼠血吸虫感染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建军 刘泽祥 +3 位作者 陈县 柯永文 龙道胜 慈胜利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了解池州市贵池区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或调整针对性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2022年,根据贵池区既往血吸虫病疫情资料,结合流行类别和流行程度,每年抽取不少于10%的有螺流行村开展野鼠调查。采用夹夜法在... 目的了解池州市贵池区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定或调整针对性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2022年,根据贵池区既往血吸虫病疫情资料,结合流行类别和流行程度,每年抽取不少于10%的有螺流行村开展野鼠调查。采用夹夜法在有螺环境投放鼠夹,采取肝结节压片镜检、肠系膜静脉压片镜检、Kato-Katz法和毛蚴孵化法对捕获的野鼠进行平行检测,统计野鼠密度和血吸虫感染率等相关指标。结果2020—2022年共调查流行村46个,累计捕获野鼠922只,野鼠密度为6.91%(922/13346),野鼠血吸虫感染率为13.02%(120/922);不同年份野鼠密度分别为8.22%(245/2982)、4.29%(217/5058)和8.67%(460/5306),野鼠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27%(8/245)、14.29%(31/217)和17.61%(81/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426、29.455,P均<0.05)。山丘型地区野鼠密度为7.82%(589/7534),野鼠血吸虫感染率为16.98%(100/589);湖沼型地区野鼠密度为5.73%(333/5812),野鼠感染率为6.01%(20/333);两类地区野鼠密度和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04、22.398,P均<0.05)。捕获数量最多的是黑线姬鼠和黄毛鼠,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5.10%(69/457)和11.49%(40/348)。结论贵池区山丘地区和湖沼地区均存在野鼠血吸虫感染情况,野鼠作为传染源的传播风险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野鼠 动物传染源 贵池区
下载PDF
安徽铜陵县1992~2000年血吸虫病防治费用-效果和费用效益调查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卫平 高凤华 +6 位作者 金江 安继胜 潘新平 张诚 周蜀薇 吴祖琴 田学根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铜陵县1991~2000年各项疫情与卫生经济学指标、血防投入与经费支出资料,分析疫情变化和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指标。结... 目的为世界银行贷款中国血吸虫病控制项目卫生经济学评估提供依据,为制订全省防治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铜陵县1991~2000年各项疫情与卫生经济学指标、血防投入与经费支出资料,分析疫情变化和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指标。结果 9年中,全县血防年均直接投入为174.65万元,全县人群感染率下降75.95%,血防效益为9364.67万元,费用效益比为1比5.96。结论 9年中,平均每年每万元血防投入达到防止64人感染血吸虫和治愈28例病人的防治效果,疫区年人均血防投入为7.7元,而年人均净获益约38.2元,取得了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2~2000年 血吸虫病防治 铜陵县 费用-效果 1991~2000年 卫生经济学评估 安徽 世界银行贷款 经济效益指标 防治效果 经济学指标 人群感染率 费用效益比 感染血吸虫 控制项目 防治对策 经费支出 疫情变化 直接投入 年人均
下载PDF
新中国血吸虫病防控常态化的历程与经验
14
作者 曾子凡 袁媛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7-82,共6页
新中国血吸虫病疫情防控(以下简称血防)运动之所以成绩斐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较早建立了血吸虫病防控体系(以下简称血防体系)并使之常态化运行。血防体系的常态化运行,大致经历了惯性运行、巩固加强和全面提升这样三个阶段。不管60多... 新中国血吸虫病疫情防控(以下简称血防)运动之所以成绩斐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较早建立了血吸虫病防控体系(以下简称血防体系)并使之常态化运行。血防体系的常态化运行,大致经历了惯性运行、巩固加强和全面提升这样三个阶段。不管60多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如何变化,血防体系始终在有效运转,并不断在应对挑战中持续加强。新中国在实践中积累的凝聚合力、织密防控网和构建专兼融合治理模式等常态化血防经验,对当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血防运动 常态化防控 血吸虫病防控体系 防控经验与启示
下载PDF
浙江省嘉兴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病情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乌文琳 王金荣 +2 位作者 黄育英 徐晓菲 俞文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177-180,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普查人群、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及切脾后和脾肿大等患者的病情监测分析,寻求更有效的监测方法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受检者包括外来人员及14岁以下儿童进行病史询问、体检以及其他实验室和超声显像等检测,包括血清免... 目的通过对血吸虫病普查人群、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及切脾后和脾肿大等患者的病情监测分析,寻求更有效的监测方法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受检者包括外来人员及14岁以下儿童进行病史询问、体检以及其他实验室和超声显像等检测,包括血清免疫学、肝纤维化和肝炎系列等生化项目。结果 8年来,对上述621 431人(次)作了血清免疫学检测,其中有7 595人作了粪孵检查,检出外来输入性血吸虫病患者2例,分别来自安徽省和江苏省。当地未发现新感染患者。全地区晚血患者由1995年底的1 524例下降至2002年底的906例,下降率为40 .6 %。结论血吸虫病阻断地区为达到及时诊断与治疗,杜绝和减少晚血的发生发展,不能放松对疫情的监测,尤其是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监测,健全医疗卫生单位的报病建卡制度,对切脾后和脾肿大患者仍须定期复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病情监测 追踪随访 肝纤维化
下载PDF
扬州市江都区2022年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现状分析
16
作者 郑亚明 黄永军 张鸥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51-452,共2页
目的了解扬州市江都区2022年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现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都区截至2022年底现存晚血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等信息并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底,江都区在册晚血患者420例,其中男性199例,女... 目的了解扬州市江都区2022年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患者现状,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都区截至2022年底现存晚血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实验室检查等信息并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底,江都区在册晚血患者420例,其中男性199例,女性221例;年龄51~97岁,平均(76±7)岁;晚血分型为腹水型107例(25.48%),巨脾型307例(73.10%),结肠增殖型5例(1.19%),侏儒型1例(0.24%);137例(32.62%)接受过晚血救助治疗;劳动能力丧失91例(21.67%),减弱220例(52.38%),正常109例(25.95%),其中腹水型患者劳动能力丧失占比最高(32.71%);病情转归为痊愈350例(83.33%),好转61例(14.52%),未愈9例(2.14%),其中腹水型患者痊愈比例最低(62.62%)。结论江都区晚血防治工作应以内陆历史有螺乡镇为重点,加强腹水型患者后期料理,开展医疗救助,多措并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血吸虫病 劳动能力 转归
下载PDF
2016—2020年无锡市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17
作者 宋琦 盛晟 王宜庆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了解无锡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为制定和巩固全市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血吸虫病监测点2016—2020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药物灭螺面积为2 569.20 hm2(含巩固性灭螺面积)。... 目的 了解无锡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为制定和巩固全市血吸虫病消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无锡市血吸虫病监测点2016—2020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全市累计完成药物灭螺面积为2 569.20 hm2(含巩固性灭螺面积)。在册登记的晚血病人为248例,每年均进行免费体检和随访管理,无血吸虫病新发病例报告。本地人口血清学监测113 843人次,总阳性率为0.26%,流动人口血清学监测8 533人次,总阳性率0.11%,阳性率均随年份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18.062、10.124,P值均<0.05)。均未检出粪检阳性病例和阳性病畜。累计查螺面积17 789.00 hm2,调查发现监测点有螺面积为3.20~17.50 hm2,有螺面积占比由2017年的0.53%降至2020年的0.07%,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9.815,P<0.001)。累计查框2 630 810框,发现活螺框数1 448框,活螺平均密度由2017年的0.64只/框降至2020年的0.09只/框,降幅为85.94%。结论 无锡市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风险,应加强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疫情 监测
下载PDF
口服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再感染小鼠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传刚 张诚 +2 位作者 徐明生 张功华 肖祥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4期209-211,222,共4页
目的评估口服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再感染小鼠的预防效果。方法实验鼠分成4组,第一组只感染血吸虫一次,然后从感染血吸虫第7天起,口服青蒿琥酯300mg/kg。一周2次,连续2周,它的对照组只进行血吸虫感染。第三组小鼠进行再感染实验:人工感... 目的评估口服青蒿琥酯对日本血吸虫再感染小鼠的预防效果。方法实验鼠分成4组,第一组只感染血吸虫一次,然后从感染血吸虫第7天起,口服青蒿琥酯300mg/kg。一周2次,连续2周,它的对照组只进行血吸虫感染。第三组小鼠进行再感染实验:人工感染血吸虫7天的实验鼠,口服青蒿琥酯300mg/kg。一周2次,连续2周,间隔一周后,再次感染血吸虫,服药的处理同前。最后一次服药后一周,用20条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同时,未服药的小鼠作为对照。结果在抗再感染组,减虫率52.6%,减雌率54 3%,肝减卵率96.9%,并且,雌虫长度显著地缩小。预示雌虫的发育被阻碍。结论青蒿琥酯在预防再感染中能有效的减少雌虫和雌虫产卵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青蒿琥酯 血吸虫再感染 预防效果 小鼠 日本 感染血吸虫 血吸虫感染 血吸虫尾蚴 感染实验 攻击感染 实验鼠 雌虫 对照组 服药后 减虫率 产卵量 步研究
下载PDF
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形势与任务 被引量:10
19
作者 戴裕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第2期5-7,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防治 湖北省 传播阻断标准 传播控制标准 血防工作
下载PDF
2019年仁寿县血吸虫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20
作者 周羽莎 苏仲军 +2 位作者 杨凯 吴宗达 程昆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S02期82-86,共5页
目的了解仁寿县在实施《“十三五”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来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评价我县流行区血防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个乡(镇)各1个流行村、每个... 目的了解仁寿县在实施《“十三五”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规划》、《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来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评价我县流行区血防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方法随机抽取5个乡(镇)各1个流行村、每个村调查成年居民不少于200名,其中女性数量要求不少于50。每个抽中乡(镇)选择1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100名和1所中学初中年级学生10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仁寿县流行村和中小学校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统计分析学生、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态度及行为正确率。结果本次调查共抽查5个镇(乡)及流行村共2019人,其中居民1019人(50.47%),中小学生1000人(49.53%)。2019年仁寿县居民血防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7.1%、92.1%和42.5%。不同性别居民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及行为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态度正确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2.4%、77.6%和80.9%。不同性别学生正确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段学生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知识知晓率及态度正确率高于学生,但正确行为形成率低于学生(P<0.05)。结论仁寿县居民和中小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高于态度正确率及正确行为形成率,今后需加大血防健教力度,促进人民确立正确血防态度、养成正确血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中小学生 血吸虫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仁寿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